支付系統詳解(下篇):收付款能力

銀行 支付寶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2019-07-04

收付款能力是支付機構最基礎的能力。

支付系統詳解(下篇):收付款能力

支付機構之所以可以提供收付款的能力,是因為其拿到了支付牌照(可以進行資金結算),以及銀行或者清算機構提供的收付款接口(備付金集中存管後,銀行接口已經關閉),從而可以自行包裝各種支付形式,如擔保支付、認證支付、二維碼支付等。

但歸根到底,銀行或者清算機構提供的就是“收付款”三個字所代表的收款和付款的能力,其中收款的體現形式為網銀、代扣、快捷支付,付款就是指代付。

一、網銀支付

最初大多數用戶使用的支付形式就是網銀支付,網銀支付需要用戶事先將銀行卡開通網銀支付功能,才能夠在支付的時候使用。

網銀支付的表現形式為:用戶在商城購物,支付時跳轉到銀行網銀頁面,輸入銀行卡信息並驗證取款密碼完成支付。(支付完成後,可以點擊一下銀行頁面中的返回商家按鈕,因為如果存在某些異常導致銀行不能成功後臺通知到支付機構,而你又直接關掉了這個支付成功頁面的話,就會造成掉單)

支付機構網銀支付的關鍵過程(僅限於支付機構與渠道側的交互流程):

  • 支付機構組織網銀報文(報文要具備完整性、不可抵賴性)發送到渠道側;
  • 渠道側直接跳轉到選定的銀行網銀頁面(也可能是跳轉到渠道側之後,還可以再選擇銀行);
  • 用戶在銀行網銀頁面輸入卡號、取款密碼、短信驗證碼等信息,確認支付;
  • 支付成功後,點擊一下支付成功頁面的返回商戶按鈕,這時支付成功的信息就會通知到支付機構,這就叫做前臺通知;
  • 銀行通知支付機構,還有一種是後臺通知,就是通過系統接口之間的對接,將支付成功結果通知到支付機構,一般都是支付成功的才通知,其他狀態視具體情況而定。
  • 由於網銀後臺通知一般次數有限(3次),通知成功一次即停止通知,所以為了避免支付機構因為網絡問題等異常情況沒能獲取到支付結果,支付機構應對接渠道提供的訂單查詢接口,在訂單進行支付的一段時間後,自動發起查詢(其實這一步可有可無,但是管理後臺要有訂單狀態查詢的功能),補正訂單的狀態。

二、代扣

代扣是基於用戶與服務方(商戶/支付機構/銀行)簽訂的協議,得到用戶的授權,服務方可向指定賬戶扣除指定款項的業務,正常都是一次簽約無需鑑權。

代扣用於一些特定場景,如水電煤電話費等。

相比於傳統代扣需要扣款的時候給一個扣款明細銀行,做批量扣款,現在使用的代扣都是系統對接,用於單筆或批量的實時代扣,體驗更好。

對於支付機構來說,代扣可包裝成其他的產品,典型的就是快捷支付,鑑權+代扣即可組裝成假快捷。

三、快捷支付

快捷支付是2013年支付寶首創的一種支付形式,主要是為了解決用戶在手機上支付的問題(因為當時移動端網銀的體驗一點都不友好,且網銀支付本身就有每次支付時輸入銀行卡號、手機號等信息的特點,這種操作過程並不快捷)。

開通快捷支付的方式是:輸入銀行卡賬號、銀行預留手機號碼,通過手機驗證碼來確定身份合法性,確認並勾選快捷支付協議。

此後的流程是系統根據這些信息,完成對你本人的鑑權認證,並將銀行卡信息綁定到你個人的支付賬戶上,所以說快捷支付是一種依賴於支付賬戶的支付方式。

開通了快捷支付之後,用戶支付就完全不用跳網銀了,輸入支付賬戶的支付密碼就可以完成對銀行卡餘額的扣減。

另外,對於支付機構來說,快捷支付實際是分真快捷和假快捷,真快捷即是銀行快捷支付的通道,一般這種形式收費高,額度小;假快捷則是支付機構基於代扣+鑑權等通道包裝出來的快捷支付,相對收費低,額度也會大一點。

支付機構快捷支付的關鍵過程(僅限於支付機構與渠道側的交互流程):

  • 支付機構組織快捷報文(報文要具備完整性、不可抵賴性)發送到渠道側;
  • 渠道側驗證報文信息完整可靠,進行扣款操作,並根據處理結果同步返回支付機構(一般都是同步返回,但返回結果不一定是最後的資金處理結果);
  • 支付機構接收到渠道側的返回結果,將訂單定性為支付成功、支付失敗、處理中(超時、網絡中斷情況都可以以此狀態處理)三個狀態;
  • 如果是支付成功狀態,則進行後續的訂單狀態更新、記賬處理、清結算信息登記等操作;
  • 如果是支付失敗狀態,則將訂單更新為支付失敗,退出即可;
  • 如果是處理中狀態,則支付機構會自動調起渠道提供的訂單查詢接口,不斷輪詢訂單的終態,如果可以查到訂單的明確終態(支付成功、支付失敗),則按照上面的對應狀態進行處理,否則,進行下一次輪詢(可能進行到一定次數就停止了輪詢操作,這時只能轉為人工處理)。

四、代付

代付正常來說是付款到銀行賬戶的業務,可以是對公賬戶,也可以是個人賬戶,可以付款給自己(即是提現),也可以付款給別人。

渠道側為支付機構提供了代付接口,支付機構一般將其實現為提現、資金結算、代付三種業務形式,將款項付到個人或者企業的銀行賬戶。

支付機構代付的關鍵過程(僅限於支付機構與渠道側的交互流程):

  • 支付機構組織代付報文(報文要具備完整性、不可抵賴性)發送到渠道側;
  • 渠道側驗證報文信息完整可靠,進行付款操作,並根據處理結果同步返回支付機構(一般都是同步返回,但返回結果不一定是最後的資金處理結果);
  • 支付機構接收到渠道側的返回結果,將訂單定性為付款成功、付款失敗、處理中(超時、網絡中斷情況都可以以此狀態處理)三個狀態;
  • 如果是付款成功狀態,則將訂單更新為付款成功,退出即可;
  • 如果是付款失敗狀態,則將訂單更新為付款失敗,退出即可;
  • 如果是處理中狀態,則支付機構會自動調起渠道提供的訂單查詢接口,不斷輪詢訂單的終態,如果可以查到訂單的明確終態(付款成功、付款失敗),則按照上面的對應狀態進行處理,否則,進行下一次輪詢(可能進行到一定次數就停止了輪詢操作,這時只能轉為人工處理)。

五、總結

以上是支付機構最基礎的能力——收付款能力。

它們相互之間會有相同點,也會有一些區別點:

  • 相比於快捷支付,網銀支付會有更多的處理中的訂單,因為用戶可以不負責任的跳轉到銀行網銀界面而不支付,造成大量處理中的訂單,所以對於網銀訂單的狀態,只需要關心支付成功狀態(支付成功後,類比快捷支付成功狀態處理)即可,其他狀態不必關心(當然,對於出現大量網銀處理中的訂單的時候,我們應該想一想是跳轉網銀的過程不順暢,還是其他什麼環節出現了問題,導致這些單最終沒有支付);
  • 相比於收款的先扣款後記賬,代付應該注意到它自己是先記賬後付款的形式,站在支付機構的角度,這是保障自己的權益。

之所以只講這些基礎的收付款能力,是因為根據現實生活的各種場景變化,支付方式已經很多元化,不但線上線下,還有境內境外,但萬變不離其宗,有了這些基礎,支付方式才能不斷包裝。

相關閱讀

支付系統詳解(上篇):賬務系統

本文由 @江寒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