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

素質教育著眼於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21世紀學校教育的方向。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教育事業的崇高歷史使命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①簡單地說,就是造就一批在知識經濟時代能夠獨領風騷的傑出人才。要培養適應2l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新人,必須在實施學校素質教育時,“從教育思想、課程教材、考試評估、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改革。”②音樂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中小學學校教育效果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面,客觀上成為向社會展示學校成績的一個“特殊”窗口。豐富多彩的校園藝術活動更是學生精神風貌的具體體現。學校教育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給音樂教育開闢廣闊的天地,提供出充分發揮的舞臺。作為音樂教育重要內容的“器樂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藝術實踐,可在課內適當安排,也可課內課外結合進行。各地學校應因地制宜,積極創造條件搞器樂教學。”③

"

素質教育著眼於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21世紀學校教育的方向。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教育事業的崇高歷史使命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①簡單地說,就是造就一批在知識經濟時代能夠獨領風騷的傑出人才。要培養適應2l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新人,必須在實施學校素質教育時,“從教育思想、課程教材、考試評估、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改革。”②音樂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中小學學校教育效果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面,客觀上成為向社會展示學校成績的一個“特殊”窗口。豐富多彩的校園藝術活動更是學生精神風貌的具體體現。學校教育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給音樂教育開闢廣闊的天地,提供出充分發揮的舞臺。作為音樂教育重要內容的“器樂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藝術實踐,可在課內適當安排,也可課內課外結合進行。各地學校應因地制宜,積極創造條件搞器樂教學。”③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作者本人

當前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和開展器樂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器樂教學對於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和表現能力,對於掌握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對於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著其它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本文試以中小學音樂為對象,略述素質教育中的器樂教學的性質與特點。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質的規定性和自身特點。中小學音樂教育是一種通過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正確高尚的音樂審美觀念,提高他們的音樂審美鑑賞力和音樂審美創造力的審美教育,來塑造完美的人格的國民音樂普及教育。它是一門具有審美性、思想性、綜合性、工具性等基本性質,富有鮮明學科個性的藝術審美學科教育。有著形象性、情感性、技藝性和愉悅性等自身特點。這樣便決定了中小學器樂教育的性質和特點:

一、愉悅性的器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審美教育

中小學器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為主要目的的素質教育,而不是為個別“特長生”或少數“加強班”進行的普及性審美教育。在課外活動中培養個別音樂愛好者和特長生,使他們的器樂技能得到較高的發展,是我們學校音樂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但不是我們中小學器樂教學的主要著眼點。“把器樂引進教室”,

"

素質教育著眼於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21世紀學校教育的方向。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教育事業的崇高歷史使命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①簡單地說,就是造就一批在知識經濟時代能夠獨領風騷的傑出人才。要培養適應2l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新人,必須在實施學校素質教育時,“從教育思想、課程教材、考試評估、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改革。”②音樂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中小學學校教育效果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面,客觀上成為向社會展示學校成績的一個“特殊”窗口。豐富多彩的校園藝術活動更是學生精神風貌的具體體現。學校教育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給音樂教育開闢廣闊的天地,提供出充分發揮的舞臺。作為音樂教育重要內容的“器樂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藝術實踐,可在課內適當安排,也可課內課外結合進行。各地學校應因地制宜,積極創造條件搞器樂教學。”③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作者本人

當前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和開展器樂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器樂教學對於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和表現能力,對於掌握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對於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著其它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本文試以中小學音樂為對象,略述素質教育中的器樂教學的性質與特點。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質的規定性和自身特點。中小學音樂教育是一種通過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正確高尚的音樂審美觀念,提高他們的音樂審美鑑賞力和音樂審美創造力的審美教育,來塑造完美的人格的國民音樂普及教育。它是一門具有審美性、思想性、綜合性、工具性等基本性質,富有鮮明學科個性的藝術審美學科教育。有著形象性、情感性、技藝性和愉悅性等自身特點。這樣便決定了中小學器樂教育的性質和特點:

一、愉悅性的器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審美教育

中小學器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為主要目的的素質教育,而不是為個別“特長生”或少數“加強班”進行的普及性審美教育。在課外活動中培養個別音樂愛好者和特長生,使他們的器樂技能得到較高的發展,是我們學校音樂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但不是我們中小學器樂教學的主要著眼點。“把器樂引進教室”,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本班的小提琴學生

把主要力量放在“面向全體學生”、“推動大面積”開展器樂教學才是中小學器樂教學的主要目的。讓學生人人都會一門或幾門樂器表現,通過器樂教學,來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感受、鑑賞、表現和創造等能力,使他們都成為社會主義的一代新人。器樂是音響的藝術,也是情感的藝術。通過樂器所產生的音樂審美功能,在教育、認識、娛樂等方面都有體現。這種聽覺渠道的審美感受方式既有別於文學作品朗讀這唯一的聽覺藝術的同類項,又不同於眾多的視覺藝術。如讓學習器樂的中學生去聆賞古曲《春江花月夜》和聽讀白居易詩《琵琶行》,或讓學生去觀賞多鳥的樹林後去欣賞民樂《空山鳥語》,

"

素質教育著眼於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21世紀學校教育的方向。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教育事業的崇高歷史使命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①簡單地說,就是造就一批在知識經濟時代能夠獨領風騷的傑出人才。要培養適應2l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新人,必須在實施學校素質教育時,“從教育思想、課程教材、考試評估、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改革。”②音樂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中小學學校教育效果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面,客觀上成為向社會展示學校成績的一個“特殊”窗口。豐富多彩的校園藝術活動更是學生精神風貌的具體體現。學校教育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給音樂教育開闢廣闊的天地,提供出充分發揮的舞臺。作為音樂教育重要內容的“器樂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藝術實踐,可在課內適當安排,也可課內課外結合進行。各地學校應因地制宜,積極創造條件搞器樂教學。”③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作者本人

當前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和開展器樂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器樂教學對於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和表現能力,對於掌握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對於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著其它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本文試以中小學音樂為對象,略述素質教育中的器樂教學的性質與特點。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質的規定性和自身特點。中小學音樂教育是一種通過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正確高尚的音樂審美觀念,提高他們的音樂審美鑑賞力和音樂審美創造力的審美教育,來塑造完美的人格的國民音樂普及教育。它是一門具有審美性、思想性、綜合性、工具性等基本性質,富有鮮明學科個性的藝術審美學科教育。有著形象性、情感性、技藝性和愉悅性等自身特點。這樣便決定了中小學器樂教育的性質和特點:

一、愉悅性的器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審美教育

中小學器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為主要目的的素質教育,而不是為個別“特長生”或少數“加強班”進行的普及性審美教育。在課外活動中培養個別音樂愛好者和特長生,使他們的器樂技能得到較高的發展,是我們學校音樂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但不是我們中小學器樂教學的主要著眼點。“把器樂引進教室”,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本班的小提琴學生

把主要力量放在“面向全體學生”、“推動大面積”開展器樂教學才是中小學器樂教學的主要目的。讓學生人人都會一門或幾門樂器表現,通過器樂教學,來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感受、鑑賞、表現和創造等能力,使他們都成為社會主義的一代新人。器樂是音響的藝術,也是情感的藝術。通過樂器所產生的音樂審美功能,在教育、認識、娛樂等方面都有體現。這種聽覺渠道的審美感受方式既有別於文學作品朗讀這唯一的聽覺藝術的同類項,又不同於眾多的視覺藝術。如讓學習器樂的中學生去聆賞古曲《春江花月夜》和聽讀白居易詩《琵琶行》,或讓學生去觀賞多鳥的樹林後去欣賞民樂《空山鳥語》,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他們都能發現音樂美的魁力,感覺到音樂的審美方式是獨特而不可取代的。中小學器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通過器樂培養人的審美實踐過程。從而,通過優美的器樂激起青少年的複雜心理活動,讓其美感效應給審美主體以愉悅和享受,使他們產生充盈著理性的精神力量。

二、形象性的器樂教學是注重學生身心的思想教育

中小學器樂教學作為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音樂教育目標的一種手段。我們通過學習樂器演奏來學習音樂,可以填補聲樂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器樂以其獨特的出神入化的藝術形象、淳樸典雅的美好情感,去叩開心靈之窗、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直接而迅速地影響到人的情緒乃至性格,在人的心理和生理上引起連鎖反映。教學中講解作品的曲調和介紹有關創作背景材料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音樂形象,加強對其的德育教育;同時,還可以利用器樂的旋律、節奏、和聲等音樂語言創造出聲態、形態、動態、情態等形象特徵的具象可感的形象去感染學生,讓他們在自我表現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如在器樂《紅星歌》教學過程中,

"

素質教育著眼於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21世紀學校教育的方向。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教育事業的崇高歷史使命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①簡單地說,就是造就一批在知識經濟時代能夠獨領風騷的傑出人才。要培養適應2l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新人,必須在實施學校素質教育時,“從教育思想、課程教材、考試評估、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改革。”②音樂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中小學學校教育效果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面,客觀上成為向社會展示學校成績的一個“特殊”窗口。豐富多彩的校園藝術活動更是學生精神風貌的具體體現。學校教育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給音樂教育開闢廣闊的天地,提供出充分發揮的舞臺。作為音樂教育重要內容的“器樂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藝術實踐,可在課內適當安排,也可課內課外結合進行。各地學校應因地制宜,積極創造條件搞器樂教學。”③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作者本人

當前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和開展器樂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器樂教學對於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和表現能力,對於掌握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對於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著其它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本文試以中小學音樂為對象,略述素質教育中的器樂教學的性質與特點。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質的規定性和自身特點。中小學音樂教育是一種通過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正確高尚的音樂審美觀念,提高他們的音樂審美鑑賞力和音樂審美創造力的審美教育,來塑造完美的人格的國民音樂普及教育。它是一門具有審美性、思想性、綜合性、工具性等基本性質,富有鮮明學科個性的藝術審美學科教育。有著形象性、情感性、技藝性和愉悅性等自身特點。這樣便決定了中小學器樂教育的性質和特點:

一、愉悅性的器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審美教育

中小學器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為主要目的的素質教育,而不是為個別“特長生”或少數“加強班”進行的普及性審美教育。在課外活動中培養個別音樂愛好者和特長生,使他們的器樂技能得到較高的發展,是我們學校音樂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但不是我們中小學器樂教學的主要著眼點。“把器樂引進教室”,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本班的小提琴學生

把主要力量放在“面向全體學生”、“推動大面積”開展器樂教學才是中小學器樂教學的主要目的。讓學生人人都會一門或幾門樂器表現,通過器樂教學,來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感受、鑑賞、表現和創造等能力,使他們都成為社會主義的一代新人。器樂是音響的藝術,也是情感的藝術。通過樂器所產生的音樂審美功能,在教育、認識、娛樂等方面都有體現。這種聽覺渠道的審美感受方式既有別於文學作品朗讀這唯一的聽覺藝術的同類項,又不同於眾多的視覺藝術。如讓學習器樂的中學生去聆賞古曲《春江花月夜》和聽讀白居易詩《琵琶行》,或讓學生去觀賞多鳥的樹林後去欣賞民樂《空山鳥語》,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他們都能發現音樂美的魁力,感覺到音樂的審美方式是獨特而不可取代的。中小學器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通過器樂培養人的審美實踐過程。從而,通過優美的器樂激起青少年的複雜心理活動,讓其美感效應給審美主體以愉悅和享受,使他們產生充盈著理性的精神力量。

二、形象性的器樂教學是注重學生身心的思想教育

中小學器樂教學作為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音樂教育目標的一種手段。我們通過學習樂器演奏來學習音樂,可以填補聲樂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器樂以其獨特的出神入化的藝術形象、淳樸典雅的美好情感,去叩開心靈之窗、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直接而迅速地影響到人的情緒乃至性格,在人的心理和生理上引起連鎖反映。教學中講解作品的曲調和介紹有關創作背景材料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音樂形象,加強對其的德育教育;同時,還可以利用器樂的旋律、節奏、和聲等音樂語言創造出聲態、形態、動態、情態等形象特徵的具象可感的形象去感染學生,讓他們在自我表現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如在器樂《紅星歌》教學過程中,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電影《閃閃的紅星》劇照

在介紹這首樂曲反映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意義的同時,用有關圖片配合樂器錄音創設一個良好的感性環境,讓學生在雄壯又帶抒情性的旋律中,激發器樂學習興趣和熱情,進而在情緒的勃發與激動中產生不僅要學會還要演奏好的強烈願望。這樣,青少年學生不但感受到了樂曲主人公的愛軍情懷和對革命無限忠誠、勇敢向前的民族精神,而且將自己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昇華為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素質教育著眼於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21世紀學校教育的方向。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教育事業的崇高歷史使命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①簡單地說,就是造就一批在知識經濟時代能夠獨領風騷的傑出人才。要培養適應2l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新人,必須在實施學校素質教育時,“從教育思想、課程教材、考試評估、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改革。”②音樂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中小學學校教育效果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面,客觀上成為向社會展示學校成績的一個“特殊”窗口。豐富多彩的校園藝術活動更是學生精神風貌的具體體現。學校教育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給音樂教育開闢廣闊的天地,提供出充分發揮的舞臺。作為音樂教育重要內容的“器樂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藝術實踐,可在課內適當安排,也可課內課外結合進行。各地學校應因地制宜,積極創造條件搞器樂教學。”③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作者本人

當前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和開展器樂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器樂教學對於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和表現能力,對於掌握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對於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著其它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本文試以中小學音樂為對象,略述素質教育中的器樂教學的性質與特點。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質的規定性和自身特點。中小學音樂教育是一種通過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正確高尚的音樂審美觀念,提高他們的音樂審美鑑賞力和音樂審美創造力的審美教育,來塑造完美的人格的國民音樂普及教育。它是一門具有審美性、思想性、綜合性、工具性等基本性質,富有鮮明學科個性的藝術審美學科教育。有著形象性、情感性、技藝性和愉悅性等自身特點。這樣便決定了中小學器樂教育的性質和特點:

一、愉悅性的器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審美教育

中小學器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為主要目的的素質教育,而不是為個別“特長生”或少數“加強班”進行的普及性審美教育。在課外活動中培養個別音樂愛好者和特長生,使他們的器樂技能得到較高的發展,是我們學校音樂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但不是我們中小學器樂教學的主要著眼點。“把器樂引進教室”,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本班的小提琴學生

把主要力量放在“面向全體學生”、“推動大面積”開展器樂教學才是中小學器樂教學的主要目的。讓學生人人都會一門或幾門樂器表現,通過器樂教學,來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感受、鑑賞、表現和創造等能力,使他們都成為社會主義的一代新人。器樂是音響的藝術,也是情感的藝術。通過樂器所產生的音樂審美功能,在教育、認識、娛樂等方面都有體現。這種聽覺渠道的審美感受方式既有別於文學作品朗讀這唯一的聽覺藝術的同類項,又不同於眾多的視覺藝術。如讓學習器樂的中學生去聆賞古曲《春江花月夜》和聽讀白居易詩《琵琶行》,或讓學生去觀賞多鳥的樹林後去欣賞民樂《空山鳥語》,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他們都能發現音樂美的魁力,感覺到音樂的審美方式是獨特而不可取代的。中小學器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通過器樂培養人的審美實踐過程。從而,通過優美的器樂激起青少年的複雜心理活動,讓其美感效應給審美主體以愉悅和享受,使他們產生充盈著理性的精神力量。

二、形象性的器樂教學是注重學生身心的思想教育

中小學器樂教學作為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音樂教育目標的一種手段。我們通過學習樂器演奏來學習音樂,可以填補聲樂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器樂以其獨特的出神入化的藝術形象、淳樸典雅的美好情感,去叩開心靈之窗、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直接而迅速地影響到人的情緒乃至性格,在人的心理和生理上引起連鎖反映。教學中講解作品的曲調和介紹有關創作背景材料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音樂形象,加強對其的德育教育;同時,還可以利用器樂的旋律、節奏、和聲等音樂語言創造出聲態、形態、動態、情態等形象特徵的具象可感的形象去感染學生,讓他們在自我表現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如在器樂《紅星歌》教學過程中,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電影《閃閃的紅星》劇照

在介紹這首樂曲反映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意義的同時,用有關圖片配合樂器錄音創設一個良好的感性環境,讓學生在雄壯又帶抒情性的旋律中,激發器樂學習興趣和熱情,進而在情緒的勃發與激動中產生不僅要學會還要演奏好的強烈願望。這樣,青少年學生不但感受到了樂曲主人公的愛軍情懷和對革命無限忠誠、勇敢向前的民族精神,而且將自己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昇華為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同時在演奏中由於手、腳、眼、耳、腦等協調運動而促進身體健康發展。器樂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所以,器樂教學中採用的曲子,能讓學生根據器樂的特殊表現手段,結合作品的內容、時代背景和音樂風格特徵等來認識音樂的思想傾向和價值取向,感知民族音樂的樸素與優美,樹立熱愛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技能性的器樂教學是提高學生素質的綜合教育

器樂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而且需要培養他們的器樂表現與創造能力。因此,器樂教學必須進行必要的技能技巧訓練。但是,中小學器樂教學是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的音樂文化教育,而非專門的技術教育和技能訓練。所以說,器樂教學的技藝性訓練是讓青少年學生感受音樂、鑑賞音樂和表現與創造音樂的基礎,同樣肩負著對學生的美育任務。中小學器樂表演技巧,既與識譜能力、器樂聽覺能力等方面有著緊密的聯繫,又影響到音樂欣賞、音樂表現與創作。不脫離美感表現的器樂演奏技巧是一種音樂表現手段,一種“藝術性的技術”,既有助於完善音樂的品格,又可以實現審美教育的目的,還可以更好地感知和表現器樂內容而使人在情感上接受作品,更能學到旋律、節奏、節拍、調式、和聲、復調、曲式等工具性音樂手段和弓法、指法、坐勢、力度、速度等器樂技能。學習和掌握這一系列的知識的同時,會接觸到器樂教學範疇的綜合性質。從其內部構成來看,一是器樂知識的豐富性,如器樂知識既有民族樂器知識和西洋樂器知識,又有民樂曲知識和西洋樂曲知識等;二是器樂表演形式的多樣性,如器樂的演奏形式分為五種:獨奏、齊奏、重奏、協奏、合奏,室內樂的器樂重奏形式又可分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六重奏、七重奏乃至十重奏;三是器樂能力的多項性,如器樂的專門能力主要有表現器樂的能力、感受能力、理解鑑賞能力、簡單的創作能力與識譜能力,還有聽辨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等所牽涉到的一般能力。從外部聯繫來看,正如19世紀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

"

素質教育著眼於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21世紀學校教育的方向。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教育事業的崇高歷史使命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①簡單地說,就是造就一批在知識經濟時代能夠獨領風騷的傑出人才。要培養適應2l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新人,必須在實施學校素質教育時,“從教育思想、課程教材、考試評估、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改革。”②音樂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中小學學校教育效果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面,客觀上成為向社會展示學校成績的一個“特殊”窗口。豐富多彩的校園藝術活動更是學生精神風貌的具體體現。學校教育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給音樂教育開闢廣闊的天地,提供出充分發揮的舞臺。作為音樂教育重要內容的“器樂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藝術實踐,可在課內適當安排,也可課內課外結合進行。各地學校應因地制宜,積極創造條件搞器樂教學。”③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作者本人

當前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和開展器樂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器樂教學對於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和表現能力,對於掌握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對於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著其它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本文試以中小學音樂為對象,略述素質教育中的器樂教學的性質與特點。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質的規定性和自身特點。中小學音樂教育是一種通過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正確高尚的音樂審美觀念,提高他們的音樂審美鑑賞力和音樂審美創造力的審美教育,來塑造完美的人格的國民音樂普及教育。它是一門具有審美性、思想性、綜合性、工具性等基本性質,富有鮮明學科個性的藝術審美學科教育。有著形象性、情感性、技藝性和愉悅性等自身特點。這樣便決定了中小學器樂教育的性質和特點:

一、愉悅性的器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審美教育

中小學器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為主要目的的素質教育,而不是為個別“特長生”或少數“加強班”進行的普及性審美教育。在課外活動中培養個別音樂愛好者和特長生,使他們的器樂技能得到較高的發展,是我們學校音樂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但不是我們中小學器樂教學的主要著眼點。“把器樂引進教室”,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本班的小提琴學生

把主要力量放在“面向全體學生”、“推動大面積”開展器樂教學才是中小學器樂教學的主要目的。讓學生人人都會一門或幾門樂器表現,通過器樂教學,來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感受、鑑賞、表現和創造等能力,使他們都成為社會主義的一代新人。器樂是音響的藝術,也是情感的藝術。通過樂器所產生的音樂審美功能,在教育、認識、娛樂等方面都有體現。這種聽覺渠道的審美感受方式既有別於文學作品朗讀這唯一的聽覺藝術的同類項,又不同於眾多的視覺藝術。如讓學習器樂的中學生去聆賞古曲《春江花月夜》和聽讀白居易詩《琵琶行》,或讓學生去觀賞多鳥的樹林後去欣賞民樂《空山鳥語》,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他們都能發現音樂美的魁力,感覺到音樂的審美方式是獨特而不可取代的。中小學器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通過器樂培養人的審美實踐過程。從而,通過優美的器樂激起青少年的複雜心理活動,讓其美感效應給審美主體以愉悅和享受,使他們產生充盈著理性的精神力量。

二、形象性的器樂教學是注重學生身心的思想教育

中小學器樂教學作為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音樂教育目標的一種手段。我們通過學習樂器演奏來學習音樂,可以填補聲樂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器樂以其獨特的出神入化的藝術形象、淳樸典雅的美好情感,去叩開心靈之窗、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直接而迅速地影響到人的情緒乃至性格,在人的心理和生理上引起連鎖反映。教學中講解作品的曲調和介紹有關創作背景材料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音樂形象,加強對其的德育教育;同時,還可以利用器樂的旋律、節奏、和聲等音樂語言創造出聲態、形態、動態、情態等形象特徵的具象可感的形象去感染學生,讓他們在自我表現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如在器樂《紅星歌》教學過程中,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電影《閃閃的紅星》劇照

在介紹這首樂曲反映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意義的同時,用有關圖片配合樂器錄音創設一個良好的感性環境,讓學生在雄壯又帶抒情性的旋律中,激發器樂學習興趣和熱情,進而在情緒的勃發與激動中產生不僅要學會還要演奏好的強烈願望。這樣,青少年學生不但感受到了樂曲主人公的愛軍情懷和對革命無限忠誠、勇敢向前的民族精神,而且將自己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昇華為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同時在演奏中由於手、腳、眼、耳、腦等協調運動而促進身體健康發展。器樂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所以,器樂教學中採用的曲子,能讓學生根據器樂的特殊表現手段,結合作品的內容、時代背景和音樂風格特徵等來認識音樂的思想傾向和價值取向,感知民族音樂的樸素與優美,樹立熱愛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技能性的器樂教學是提高學生素質的綜合教育

器樂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而且需要培養他們的器樂表現與創造能力。因此,器樂教學必須進行必要的技能技巧訓練。但是,中小學器樂教學是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的音樂文化教育,而非專門的技術教育和技能訓練。所以說,器樂教學的技藝性訓練是讓青少年學生感受音樂、鑑賞音樂和表現與創造音樂的基礎,同樣肩負著對學生的美育任務。中小學器樂表演技巧,既與識譜能力、器樂聽覺能力等方面有著緊密的聯繫,又影響到音樂欣賞、音樂表現與創作。不脫離美感表現的器樂演奏技巧是一種音樂表現手段,一種“藝術性的技術”,既有助於完善音樂的品格,又可以實現審美教育的目的,還可以更好地感知和表現器樂內容而使人在情感上接受作品,更能學到旋律、節奏、節拍、調式、和聲、復調、曲式等工具性音樂手段和弓法、指法、坐勢、力度、速度等器樂技能。學習和掌握這一系列的知識的同時,會接觸到器樂教學範疇的綜合性質。從其內部構成來看,一是器樂知識的豐富性,如器樂知識既有民族樂器知識和西洋樂器知識,又有民樂曲知識和西洋樂曲知識等;二是器樂表演形式的多樣性,如器樂的演奏形式分為五種:獨奏、齊奏、重奏、協奏、合奏,室內樂的器樂重奏形式又可分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六重奏、七重奏乃至十重奏;三是器樂能力的多項性,如器樂的專門能力主要有表現器樂的能力、感受能力、理解鑑賞能力、簡單的創作能力與識譜能力,還有聽辨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等所牽涉到的一般能力。從外部聯繫來看,正如19世紀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所說:它“涉及其他一切學科,並把各種學科的結果集中在自身裡”,諸如語文、歷史、物理、生物等廣為包容,舉凡政治、社會、教育、人生、道德、文學、藝術等均有反映。前蘇聯著名美學家尤·鮑列夫認為:“如果說社會意識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質的話(例如,道德形成的是道德規範,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觀念,哲學形成的是世界觀,科學把人造就成專家),那麼藝術則對智慧和心靈產生綜合性的影響,藝術的影響可以觸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個角落,藝術造就完整的人格。”④中小學器樂教學既滲透到思想品德素質教育中,又對科學文化素質教育起著促進作用,還有利於學生的生理心理素質教育,同時,它在勞動素質教育方面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一綜合性教育的功效,極大地豐富了中小學器樂教學的內容,有效地開拓了青少年學生的視野,相應地促進了他們對音樂藝術形式的感知、理解,有利於全方位提高學生素質,有利於受教育者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①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開創教育振興的新紀元》,《中國教育報》1999年6月12日。

③國家教委《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音樂教學大綱(試用)》,《中國音樂教育》1993年第2期。

④尤·鮑列夫:《美學》,上海澤文出版社1988年版。

向陽光簡介

"

素質教育著眼於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21世紀學校教育的方向。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教育事業的崇高歷史使命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①簡單地說,就是造就一批在知識經濟時代能夠獨領風騷的傑出人才。要培養適應2l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新人,必須在實施學校素質教育時,“從教育思想、課程教材、考試評估、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改革。”②音樂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中小學學校教育效果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面,客觀上成為向社會展示學校成績的一個“特殊”窗口。豐富多彩的校園藝術活動更是學生精神風貌的具體體現。學校教育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給音樂教育開闢廣闊的天地,提供出充分發揮的舞臺。作為音樂教育重要內容的“器樂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藝術實踐,可在課內適當安排,也可課內課外結合進行。各地學校應因地制宜,積極創造條件搞器樂教學。”③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作者本人

當前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和開展器樂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器樂教學對於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和表現能力,對於掌握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對於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著其它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本文試以中小學音樂為對象,略述素質教育中的器樂教學的性質與特點。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質的規定性和自身特點。中小學音樂教育是一種通過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正確高尚的音樂審美觀念,提高他們的音樂審美鑑賞力和音樂審美創造力的審美教育,來塑造完美的人格的國民音樂普及教育。它是一門具有審美性、思想性、綜合性、工具性等基本性質,富有鮮明學科個性的藝術審美學科教育。有著形象性、情感性、技藝性和愉悅性等自身特點。這樣便決定了中小學器樂教育的性質和特點:

一、愉悅性的器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審美教育

中小學器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為主要目的的素質教育,而不是為個別“特長生”或少數“加強班”進行的普及性審美教育。在課外活動中培養個別音樂愛好者和特長生,使他們的器樂技能得到較高的發展,是我們學校音樂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但不是我們中小學器樂教學的主要著眼點。“把器樂引進教室”,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本班的小提琴學生

把主要力量放在“面向全體學生”、“推動大面積”開展器樂教學才是中小學器樂教學的主要目的。讓學生人人都會一門或幾門樂器表現,通過器樂教學,來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感受、鑑賞、表現和創造等能力,使他們都成為社會主義的一代新人。器樂是音響的藝術,也是情感的藝術。通過樂器所產生的音樂審美功能,在教育、認識、娛樂等方面都有體現。這種聽覺渠道的審美感受方式既有別於文學作品朗讀這唯一的聽覺藝術的同類項,又不同於眾多的視覺藝術。如讓學習器樂的中學生去聆賞古曲《春江花月夜》和聽讀白居易詩《琵琶行》,或讓學生去觀賞多鳥的樹林後去欣賞民樂《空山鳥語》,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他們都能發現音樂美的魁力,感覺到音樂的審美方式是獨特而不可取代的。中小學器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通過器樂培養人的審美實踐過程。從而,通過優美的器樂激起青少年的複雜心理活動,讓其美感效應給審美主體以愉悅和享受,使他們產生充盈著理性的精神力量。

二、形象性的器樂教學是注重學生身心的思想教育

中小學器樂教學作為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音樂教育目標的一種手段。我們通過學習樂器演奏來學習音樂,可以填補聲樂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器樂以其獨特的出神入化的藝術形象、淳樸典雅的美好情感,去叩開心靈之窗、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直接而迅速地影響到人的情緒乃至性格,在人的心理和生理上引起連鎖反映。教學中講解作品的曲調和介紹有關創作背景材料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音樂形象,加強對其的德育教育;同時,還可以利用器樂的旋律、節奏、和聲等音樂語言創造出聲態、形態、動態、情態等形象特徵的具象可感的形象去感染學生,讓他們在自我表現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如在器樂《紅星歌》教學過程中,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電影《閃閃的紅星》劇照

在介紹這首樂曲反映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意義的同時,用有關圖片配合樂器錄音創設一個良好的感性環境,讓學生在雄壯又帶抒情性的旋律中,激發器樂學習興趣和熱情,進而在情緒的勃發與激動中產生不僅要學會還要演奏好的強烈願望。這樣,青少年學生不但感受到了樂曲主人公的愛軍情懷和對革命無限忠誠、勇敢向前的民族精神,而且將自己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昇華為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同時在演奏中由於手、腳、眼、耳、腦等協調運動而促進身體健康發展。器樂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所以,器樂教學中採用的曲子,能讓學生根據器樂的特殊表現手段,結合作品的內容、時代背景和音樂風格特徵等來認識音樂的思想傾向和價值取向,感知民族音樂的樸素與優美,樹立熱愛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技能性的器樂教學是提高學生素質的綜合教育

器樂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而且需要培養他們的器樂表現與創造能力。因此,器樂教學必須進行必要的技能技巧訓練。但是,中小學器樂教學是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的音樂文化教育,而非專門的技術教育和技能訓練。所以說,器樂教學的技藝性訓練是讓青少年學生感受音樂、鑑賞音樂和表現與創造音樂的基礎,同樣肩負著對學生的美育任務。中小學器樂表演技巧,既與識譜能力、器樂聽覺能力等方面有著緊密的聯繫,又影響到音樂欣賞、音樂表現與創作。不脫離美感表現的器樂演奏技巧是一種音樂表現手段,一種“藝術性的技術”,既有助於完善音樂的品格,又可以實現審美教育的目的,還可以更好地感知和表現器樂內容而使人在情感上接受作品,更能學到旋律、節奏、節拍、調式、和聲、復調、曲式等工具性音樂手段和弓法、指法、坐勢、力度、速度等器樂技能。學習和掌握這一系列的知識的同時,會接觸到器樂教學範疇的綜合性質。從其內部構成來看,一是器樂知識的豐富性,如器樂知識既有民族樂器知識和西洋樂器知識,又有民樂曲知識和西洋樂曲知識等;二是器樂表演形式的多樣性,如器樂的演奏形式分為五種:獨奏、齊奏、重奏、協奏、合奏,室內樂的器樂重奏形式又可分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六重奏、七重奏乃至十重奏;三是器樂能力的多項性,如器樂的專門能力主要有表現器樂的能力、感受能力、理解鑑賞能力、簡單的創作能力與識譜能力,還有聽辨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等所牽涉到的一般能力。從外部聯繫來看,正如19世紀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所說:它“涉及其他一切學科,並把各種學科的結果集中在自身裡”,諸如語文、歷史、物理、生物等廣為包容,舉凡政治、社會、教育、人生、道德、文學、藝術等均有反映。前蘇聯著名美學家尤·鮑列夫認為:“如果說社會意識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質的話(例如,道德形成的是道德規範,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觀念,哲學形成的是世界觀,科學把人造就成專家),那麼藝術則對智慧和心靈產生綜合性的影響,藝術的影響可以觸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個角落,藝術造就完整的人格。”④中小學器樂教學既滲透到思想品德素質教育中,又對科學文化素質教育起著促進作用,還有利於學生的生理心理素質教育,同時,它在勞動素質教育方面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一綜合性教育的功效,極大地豐富了中小學器樂教學的內容,有效地開拓了青少年學生的視野,相應地促進了他們對音樂藝術形式的感知、理解,有利於全方位提高學生素質,有利於受教育者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①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開創教育振興的新紀元》,《中國教育報》1999年6月12日。

③國家教委《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音樂教學大綱(試用)》,《中國音樂教育》1993年第2期。

④尤·鮑列夫:《美學》,上海澤文出版社1988年版。

向陽光簡介

怎樣使器樂教學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因?

湖南臨湘人,大學文化,中學音樂高級教師(高級職稱),國際作者作曲者聯合會(CISAC)會員、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會員、中國二胡學會會員、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會員、湖南省音樂評論家協會理事,“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獲得者、中國音樂學院藝術水平考級優秀指導老師、湖南紅網·時刻(文化)《音樂教育與創作》專欄作家,曾被聘為湖南省教科院音樂評委、湖南理工學院音樂系客座教授、《樂苑園丁的歌》《花語》雜誌副主編。先後在國內外發表文藝作品、音教論文1000餘首(篇) 。《沁園春·國慶感懷》、《西江月·祖國六旬贊》、《清平樂·黨誕九秩感賦》、《鷓古天·頌十八大》、《搗練子·盛世召開十八大》等40餘首詩詞、15條語錄榮獲全球華人聯合會(HRA)、世界華人作家協會金獎、特等獎;《美麗臨湘·組詩》(26首)榮獲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最佳獎;《中華輝煌》等2首歌詞獲湖南省文聯一等獎;作品榮入《全球優秀華人詩歌頌典》、《古今中外名家語錄精編》等6部詩歌銘言集。《獻給老師的禮物》等8件作品參加了中國國際名人研究院舉辦的藝術界名人作品展示會系列大展並獲銅鼎獎;《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春江花月夜>賞析》等2篇美學論文榮膺“世界學術貢獻獎”金獎;《摭論素質教育中的器樂教學》等10餘篇論文被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國教育學會評為一、二、三等獎; 8篇論文蟬聯湖南省教科院一等獎; 4首歌曲獲全國徵歌大賽金、銀獎;《我的中華》、《我們擁抱春天》等50餘首歌曲入選《全國教師作曲家歌曲集》、《中國當代優秀校園歌曲》等8部歌集。著有《音樂文化與素質教育》(入選全國高校音樂教材,並且被上海音樂學院編入全國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系列教材/專業主幹課程)、《中國音教十家優秀歌曲專集》、聲樂套曲《臨湘組歌》(十樂章)等10餘部。此外,他輔導學生參加全國音樂知識大賽50多人次獲一、二等獎,3次被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教委授予一等園丁獎;他指導學生參加全國音樂考級、省市“三獨”比賽100餘人取得良好成績,10多次獲中國音樂學院考級委員會、湖南省教育廳、岳陽市教育局“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他40餘年來為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和中國音樂學院、武漢音院、西音、川音等10餘所院校輸送了大批音樂專業生。多次獲臨湘市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嘉獎證書。藝術成就及代表作入選《湖南文藝六十年·音樂卷》《中國音樂家名錄》《中國專家大辭典》等20餘部歷史存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