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文 | 新地平線

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出國前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多和外國人交朋友,但是直到畢業,我沒有一個外國朋友。”

在波士頓讀書的小D這樣總結自己的留學生活。

很多留學生在出國之前,都曾和小D一樣,幻想過自己能夠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積極參加當地活動,與不同國家的人談笑風生。

但是現實卻是,自己一個人窩在家裡吃著剛做的西紅柿炒蛋,看著國內最熱的古裝劇。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文 | 新地平線

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出國前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多和外國人交朋友,但是直到畢業,我沒有一個外國朋友。”

在波士頓讀書的小D這樣總結自己的留學生活。

很多留學生在出國之前,都曾和小D一樣,幻想過自己能夠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積極參加當地活動,與不同國家的人談笑風生。

但是現實卻是,自己一個人窩在家裡吃著剛做的西紅柿炒蛋,看著國內最熱的古裝劇。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不少家長也表示,好不容易花了幾十萬送孩子出了國,結果孩子的朋友圈裡都是和中國學生的合照,晒的是和中國學生一起去的中餐館,回國以後英語沒見長,國內其他地區的方言倒是涉獵不少。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理想與現實的脫節?

隨著出國讀書的人數增加,各個高校的中國留學生圈逐漸壯大起來,天然地,為那些怵於開口與美國人交流的留學生們創造了一個封閉的舒適圈。

而打破舒適圈, 恰恰是留學生的軟肋。

1

舒適圈一:能不說英文就不說英文

2018年,在國內有10年工作經驗的小李,為了自我提升重回校園,來到紐約讀研深造。

雖然艱深難懂的學術材料、幾十頁的論文讓他每天學到淚奔,但作為成熟的社會人,小李早已練就了非凡的學習和抗壓能力。

用他自己的話說,閱讀、論文那些學業上的事都是交給時間就能搞定的事。但是,讓他深深覺得無力的還是日常交流這件事。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文 | 新地平線

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出國前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多和外國人交朋友,但是直到畢業,我沒有一個外國朋友。”

在波士頓讀書的小D這樣總結自己的留學生活。

很多留學生在出國之前,都曾和小D一樣,幻想過自己能夠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積極參加當地活動,與不同國家的人談笑風生。

但是現實卻是,自己一個人窩在家裡吃著剛做的西紅柿炒蛋,看著國內最熱的古裝劇。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不少家長也表示,好不容易花了幾十萬送孩子出了國,結果孩子的朋友圈裡都是和中國學生的合照,晒的是和中國學生一起去的中餐館,回國以後英語沒見長,國內其他地區的方言倒是涉獵不少。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理想與現實的脫節?

隨著出國讀書的人數增加,各個高校的中國留學生圈逐漸壯大起來,天然地,為那些怵於開口與美國人交流的留學生們創造了一個封閉的舒適圈。

而打破舒適圈, 恰恰是留學生的軟肋。

1

舒適圈一:能不說英文就不說英文

2018年,在國內有10年工作經驗的小李,為了自我提升重回校園,來到紐約讀研深造。

雖然艱深難懂的學術材料、幾十頁的論文讓他每天學到淚奔,但作為成熟的社會人,小李早已練就了非凡的學習和抗壓能力。

用他自己的話說,閱讀、論文那些學業上的事都是交給時間就能搞定的事。但是,讓他深深覺得無力的還是日常交流這件事。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我寧願鄭重其事和別人討論一個研究課題、在課堂做presentation,也不願‘沒話找話’和別人social!”

小李的困擾並非個例。

雖然大部分留學生在出國前的目標之一都是瞭解異國文化、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但現實卻給留學生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語言不夠好,文化背景不同,和外國同學根本就聊不到一起去。以至中國留學生在與外國同學交流時,總會感覺無法理解對方笑點,所聊的話題也只能限於課業。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名留學生就在知乎上表達過:“別人說的也聽不懂,不敢也不知道怎麼去和外國人聊天, 稍微遇到個主動點、友好的外國人吧,一張嘴那蹩腳的英語不把別人嚇回去也把自己嚇倒了。即使英語稍微長進了點,也還是很難跟他們玩到一起。太多文化成長背景的不同,導致我們並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文 | 新地平線

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出國前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多和外國人交朋友,但是直到畢業,我沒有一個外國朋友。”

在波士頓讀書的小D這樣總結自己的留學生活。

很多留學生在出國之前,都曾和小D一樣,幻想過自己能夠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積極參加當地活動,與不同國家的人談笑風生。

但是現實卻是,自己一個人窩在家裡吃著剛做的西紅柿炒蛋,看著國內最熱的古裝劇。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不少家長也表示,好不容易花了幾十萬送孩子出了國,結果孩子的朋友圈裡都是和中國學生的合照,晒的是和中國學生一起去的中餐館,回國以後英語沒見長,國內其他地區的方言倒是涉獵不少。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理想與現實的脫節?

隨著出國讀書的人數增加,各個高校的中國留學生圈逐漸壯大起來,天然地,為那些怵於開口與美國人交流的留學生們創造了一個封閉的舒適圈。

而打破舒適圈, 恰恰是留學生的軟肋。

1

舒適圈一:能不說英文就不說英文

2018年,在國內有10年工作經驗的小李,為了自我提升重回校園,來到紐約讀研深造。

雖然艱深難懂的學術材料、幾十頁的論文讓他每天學到淚奔,但作為成熟的社會人,小李早已練就了非凡的學習和抗壓能力。

用他自己的話說,閱讀、論文那些學業上的事都是交給時間就能搞定的事。但是,讓他深深覺得無力的還是日常交流這件事。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我寧願鄭重其事和別人討論一個研究課題、在課堂做presentation,也不願‘沒話找話’和別人social!”

小李的困擾並非個例。

雖然大部分留學生在出國前的目標之一都是瞭解異國文化、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但現實卻給留學生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語言不夠好,文化背景不同,和外國同學根本就聊不到一起去。以至中國留學生在與外國同學交流時,總會感覺無法理解對方笑點,所聊的話題也只能限於課業。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名留學生就在知乎上表達過:“別人說的也聽不懂,不敢也不知道怎麼去和外國人聊天, 稍微遇到個主動點、友好的外國人吧,一張嘴那蹩腳的英語不把別人嚇回去也把自己嚇倒了。即使英語稍微長進了點,也還是很難跟他們玩到一起。太多文化成長背景的不同,導致我們並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說母語無疑是舒適的,沒有詞彙量的限制、語法的鴻溝,和他人交流起來自然更順暢。伴隨著中國的留學潮,隨處可見的同胞和中文社團也往往讓人感到沒有說英文的必要。

例如中國留學生最多的伊利諾伊州某高校,又被戲稱為“ The University of China at lllinois (在伊利諾伊的中國人學校)”——在這裡,中國留學生群體龐大到可以輕鬆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只要成績過得去,完全不和外國朋友交流也可以過得很好。

2

舒適圈二:能不問問題就不問問題

“一到提問環節,就感覺老師環顧四周的眼神像機關槍一樣,而我們就像藏在戰壕裡,拼命低著頭躲避掃射,避免和老師對視...”

這樣的感受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很不喜歡發問和討論,老師說“大家有問題麼?”,中國留學生都會默默低下頭,生怕老師叫到自己。

多年的國內教育模式中,學生上課是不能隨便說話的。我們根深蒂固的傳統學習環境中,沒有參與課堂的意識。而美國學生從小就在一個互動學習的環境中,課堂發言是他們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們的學習習慣。

此外,用非母語和一群自己不熟悉的面孔交流這件事,也讓很多留學生內心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文 | 新地平線

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出國前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多和外國人交朋友,但是直到畢業,我沒有一個外國朋友。”

在波士頓讀書的小D這樣總結自己的留學生活。

很多留學生在出國之前,都曾和小D一樣,幻想過自己能夠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積極參加當地活動,與不同國家的人談笑風生。

但是現實卻是,自己一個人窩在家裡吃著剛做的西紅柿炒蛋,看著國內最熱的古裝劇。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不少家長也表示,好不容易花了幾十萬送孩子出了國,結果孩子的朋友圈裡都是和中國學生的合照,晒的是和中國學生一起去的中餐館,回國以後英語沒見長,國內其他地區的方言倒是涉獵不少。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理想與現實的脫節?

隨著出國讀書的人數增加,各個高校的中國留學生圈逐漸壯大起來,天然地,為那些怵於開口與美國人交流的留學生們創造了一個封閉的舒適圈。

而打破舒適圈, 恰恰是留學生的軟肋。

1

舒適圈一:能不說英文就不說英文

2018年,在國內有10年工作經驗的小李,為了自我提升重回校園,來到紐約讀研深造。

雖然艱深難懂的學術材料、幾十頁的論文讓他每天學到淚奔,但作為成熟的社會人,小李早已練就了非凡的學習和抗壓能力。

用他自己的話說,閱讀、論文那些學業上的事都是交給時間就能搞定的事。但是,讓他深深覺得無力的還是日常交流這件事。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我寧願鄭重其事和別人討論一個研究課題、在課堂做presentation,也不願‘沒話找話’和別人social!”

小李的困擾並非個例。

雖然大部分留學生在出國前的目標之一都是瞭解異國文化、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但現實卻給留學生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語言不夠好,文化背景不同,和外國同學根本就聊不到一起去。以至中國留學生在與外國同學交流時,總會感覺無法理解對方笑點,所聊的話題也只能限於課業。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名留學生就在知乎上表達過:“別人說的也聽不懂,不敢也不知道怎麼去和外國人聊天, 稍微遇到個主動點、友好的外國人吧,一張嘴那蹩腳的英語不把別人嚇回去也把自己嚇倒了。即使英語稍微長進了點,也還是很難跟他們玩到一起。太多文化成長背景的不同,導致我們並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說母語無疑是舒適的,沒有詞彙量的限制、語法的鴻溝,和他人交流起來自然更順暢。伴隨著中國的留學潮,隨處可見的同胞和中文社團也往往讓人感到沒有說英文的必要。

例如中國留學生最多的伊利諾伊州某高校,又被戲稱為“ The University of China at lllinois (在伊利諾伊的中國人學校)”——在這裡,中國留學生群體龐大到可以輕鬆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只要成績過得去,完全不和外國朋友交流也可以過得很好。

2

舒適圈二:能不問問題就不問問題

“一到提問環節,就感覺老師環顧四周的眼神像機關槍一樣,而我們就像藏在戰壕裡,拼命低著頭躲避掃射,避免和老師對視...”

這樣的感受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很不喜歡發問和討論,老師說“大家有問題麼?”,中國留學生都會默默低下頭,生怕老師叫到自己。

多年的國內教育模式中,學生上課是不能隨便說話的。我們根深蒂固的傳統學習環境中,沒有參與課堂的意識。而美國學生從小就在一個互動學習的環境中,課堂發言是他們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們的學習習慣。

此外,用非母語和一群自己不熟悉的面孔交流這件事,也讓很多留學生內心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一個大學學妹前不久剛到加州讀商業分析碩士,她在一次聊天中透露,由於自己是國內本科,她常常感受到自己的口語水平不如一些在美國讀本科的同學,“我感覺我的口語水平很差,課堂上大家發言提問都很積極,我感覺根本沒法插上話。”

“有時候我其實也會躍躍欲試想要發表一下觀點,但是免不了要先默默打腹稿。結果往往是,等我想好怎麼說了,我的觀點已經被其他同學搶先說出來了,或者老師早就跳到下一個話題了...”

很多留學生都發現,同樣來自亞洲的印度人在課堂活躍度上完全碾壓中國留學生。在課堂上,說話最多的是印度人,表現最積極的也是印度人。

他們操著一口“咖喱味”的英語不斷和老師提問互動,很多中國學生往往對他們蹩腳的發音不以為然。然而,印度學生這種積極主動、能言善辯的性格態度恰恰為外國教授所欣賞。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文 | 新地平線

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出國前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多和外國人交朋友,但是直到畢業,我沒有一個外國朋友。”

在波士頓讀書的小D這樣總結自己的留學生活。

很多留學生在出國之前,都曾和小D一樣,幻想過自己能夠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積極參加當地活動,與不同國家的人談笑風生。

但是現實卻是,自己一個人窩在家裡吃著剛做的西紅柿炒蛋,看著國內最熱的古裝劇。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不少家長也表示,好不容易花了幾十萬送孩子出了國,結果孩子的朋友圈裡都是和中國學生的合照,晒的是和中國學生一起去的中餐館,回國以後英語沒見長,國內其他地區的方言倒是涉獵不少。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理想與現實的脫節?

隨著出國讀書的人數增加,各個高校的中國留學生圈逐漸壯大起來,天然地,為那些怵於開口與美國人交流的留學生們創造了一個封閉的舒適圈。

而打破舒適圈, 恰恰是留學生的軟肋。

1

舒適圈一:能不說英文就不說英文

2018年,在國內有10年工作經驗的小李,為了自我提升重回校園,來到紐約讀研深造。

雖然艱深難懂的學術材料、幾十頁的論文讓他每天學到淚奔,但作為成熟的社會人,小李早已練就了非凡的學習和抗壓能力。

用他自己的話說,閱讀、論文那些學業上的事都是交給時間就能搞定的事。但是,讓他深深覺得無力的還是日常交流這件事。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我寧願鄭重其事和別人討論一個研究課題、在課堂做presentation,也不願‘沒話找話’和別人social!”

小李的困擾並非個例。

雖然大部分留學生在出國前的目標之一都是瞭解異國文化、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但現實卻給留學生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語言不夠好,文化背景不同,和外國同學根本就聊不到一起去。以至中國留學生在與外國同學交流時,總會感覺無法理解對方笑點,所聊的話題也只能限於課業。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名留學生就在知乎上表達過:“別人說的也聽不懂,不敢也不知道怎麼去和外國人聊天, 稍微遇到個主動點、友好的外國人吧,一張嘴那蹩腳的英語不把別人嚇回去也把自己嚇倒了。即使英語稍微長進了點,也還是很難跟他們玩到一起。太多文化成長背景的不同,導致我們並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說母語無疑是舒適的,沒有詞彙量的限制、語法的鴻溝,和他人交流起來自然更順暢。伴隨著中國的留學潮,隨處可見的同胞和中文社團也往往讓人感到沒有說英文的必要。

例如中國留學生最多的伊利諾伊州某高校,又被戲稱為“ The University of China at lllinois (在伊利諾伊的中國人學校)”——在這裡,中國留學生群體龐大到可以輕鬆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只要成績過得去,完全不和外國朋友交流也可以過得很好。

2

舒適圈二:能不問問題就不問問題

“一到提問環節,就感覺老師環顧四周的眼神像機關槍一樣,而我們就像藏在戰壕裡,拼命低著頭躲避掃射,避免和老師對視...”

這樣的感受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很不喜歡發問和討論,老師說“大家有問題麼?”,中國留學生都會默默低下頭,生怕老師叫到自己。

多年的國內教育模式中,學生上課是不能隨便說話的。我們根深蒂固的傳統學習環境中,沒有參與課堂的意識。而美國學生從小就在一個互動學習的環境中,課堂發言是他們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們的學習習慣。

此外,用非母語和一群自己不熟悉的面孔交流這件事,也讓很多留學生內心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一個大學學妹前不久剛到加州讀商業分析碩士,她在一次聊天中透露,由於自己是國內本科,她常常感受到自己的口語水平不如一些在美國讀本科的同學,“我感覺我的口語水平很差,課堂上大家發言提問都很積極,我感覺根本沒法插上話。”

“有時候我其實也會躍躍欲試想要發表一下觀點,但是免不了要先默默打腹稿。結果往往是,等我想好怎麼說了,我的觀點已經被其他同學搶先說出來了,或者老師早就跳到下一個話題了...”

很多留學生都發現,同樣來自亞洲的印度人在課堂活躍度上完全碾壓中國留學生。在課堂上,說話最多的是印度人,表現最積極的也是印度人。

他們操著一口“咖喱味”的英語不斷和老師提問互動,很多中國學生往往對他們蹩腳的發音不以為然。然而,印度學生這種積極主動、能言善辯的性格態度恰恰為外國教授所欣賞。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文 | 新地平線

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出國前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多和外國人交朋友,但是直到畢業,我沒有一個外國朋友。”

在波士頓讀書的小D這樣總結自己的留學生活。

很多留學生在出國之前,都曾和小D一樣,幻想過自己能夠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積極參加當地活動,與不同國家的人談笑風生。

但是現實卻是,自己一個人窩在家裡吃著剛做的西紅柿炒蛋,看著國內最熱的古裝劇。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不少家長也表示,好不容易花了幾十萬送孩子出了國,結果孩子的朋友圈裡都是和中國學生的合照,晒的是和中國學生一起去的中餐館,回國以後英語沒見長,國內其他地區的方言倒是涉獵不少。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理想與現實的脫節?

隨著出國讀書的人數增加,各個高校的中國留學生圈逐漸壯大起來,天然地,為那些怵於開口與美國人交流的留學生們創造了一個封閉的舒適圈。

而打破舒適圈, 恰恰是留學生的軟肋。

1

舒適圈一:能不說英文就不說英文

2018年,在國內有10年工作經驗的小李,為了自我提升重回校園,來到紐約讀研深造。

雖然艱深難懂的學術材料、幾十頁的論文讓他每天學到淚奔,但作為成熟的社會人,小李早已練就了非凡的學習和抗壓能力。

用他自己的話說,閱讀、論文那些學業上的事都是交給時間就能搞定的事。但是,讓他深深覺得無力的還是日常交流這件事。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我寧願鄭重其事和別人討論一個研究課題、在課堂做presentation,也不願‘沒話找話’和別人social!”

小李的困擾並非個例。

雖然大部分留學生在出國前的目標之一都是瞭解異國文化、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但現實卻給留學生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語言不夠好,文化背景不同,和外國同學根本就聊不到一起去。以至中國留學生在與外國同學交流時,總會感覺無法理解對方笑點,所聊的話題也只能限於課業。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名留學生就在知乎上表達過:“別人說的也聽不懂,不敢也不知道怎麼去和外國人聊天, 稍微遇到個主動點、友好的外國人吧,一張嘴那蹩腳的英語不把別人嚇回去也把自己嚇倒了。即使英語稍微長進了點,也還是很難跟他們玩到一起。太多文化成長背景的不同,導致我們並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說母語無疑是舒適的,沒有詞彙量的限制、語法的鴻溝,和他人交流起來自然更順暢。伴隨著中國的留學潮,隨處可見的同胞和中文社團也往往讓人感到沒有說英文的必要。

例如中國留學生最多的伊利諾伊州某高校,又被戲稱為“ The University of China at lllinois (在伊利諾伊的中國人學校)”——在這裡,中國留學生群體龐大到可以輕鬆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只要成績過得去,完全不和外國朋友交流也可以過得很好。

2

舒適圈二:能不問問題就不問問題

“一到提問環節,就感覺老師環顧四周的眼神像機關槍一樣,而我們就像藏在戰壕裡,拼命低著頭躲避掃射,避免和老師對視...”

這樣的感受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很不喜歡發問和討論,老師說“大家有問題麼?”,中國留學生都會默默低下頭,生怕老師叫到自己。

多年的國內教育模式中,學生上課是不能隨便說話的。我們根深蒂固的傳統學習環境中,沒有參與課堂的意識。而美國學生從小就在一個互動學習的環境中,課堂發言是他們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們的學習習慣。

此外,用非母語和一群自己不熟悉的面孔交流這件事,也讓很多留學生內心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一個大學學妹前不久剛到加州讀商業分析碩士,她在一次聊天中透露,由於自己是國內本科,她常常感受到自己的口語水平不如一些在美國讀本科的同學,“我感覺我的口語水平很差,課堂上大家發言提問都很積極,我感覺根本沒法插上話。”

“有時候我其實也會躍躍欲試想要發表一下觀點,但是免不了要先默默打腹稿。結果往往是,等我想好怎麼說了,我的觀點已經被其他同學搶先說出來了,或者老師早就跳到下一個話題了...”

很多留學生都發現,同樣來自亞洲的印度人在課堂活躍度上完全碾壓中國留學生。在課堂上,說話最多的是印度人,表現最積極的也是印度人。

他們操著一口“咖喱味”的英語不斷和老師提問互動,很多中國學生往往對他們蹩腳的發音不以為然。然而,印度學生這種積極主動、能言善辯的性格態度恰恰為外國教授所欣賞。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相比於其他民族的同學,中國學生的性格往往更加內斂,“矜持”“不要麻煩別人”等觀念在一些學生心裡根深蒂固,這使得他們在課堂上羞於發言,能不提問就不提問。

“要是上課沒聽懂我也不會直接向老師提問,我會選擇課下再問中國同學。” 學妹說。

3

舒適圈三:非常害怕失敗,能不嘗試就不嘗

最近,波士頓某大學暑期田野調查活動的公開申請剛剛結束,但是申請者名單中幾乎看不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

本次活動的海報放在學院的宣傳欄最顯眼的位置,也確實吸引了一些中國留學生在活動海報前駐足討論,但是直到活動截止,來自中國的報名者僅有兩名。

“這個田野調查感覺都是那些外國本科生才參加這些活動,感覺不太適合我這樣的人!” 就讀傳媒專業的大三學生的小陳說。

坦白來說,小陳是對於在陌生環境下體驗新事物感到懼怕。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文 | 新地平線

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出國前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多和外國人交朋友,但是直到畢業,我沒有一個外國朋友。”

在波士頓讀書的小D這樣總結自己的留學生活。

很多留學生在出國之前,都曾和小D一樣,幻想過自己能夠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積極參加當地活動,與不同國家的人談笑風生。

但是現實卻是,自己一個人窩在家裡吃著剛做的西紅柿炒蛋,看著國內最熱的古裝劇。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不少家長也表示,好不容易花了幾十萬送孩子出了國,結果孩子的朋友圈裡都是和中國學生的合照,晒的是和中國學生一起去的中餐館,回國以後英語沒見長,國內其他地區的方言倒是涉獵不少。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理想與現實的脫節?

隨著出國讀書的人數增加,各個高校的中國留學生圈逐漸壯大起來,天然地,為那些怵於開口與美國人交流的留學生們創造了一個封閉的舒適圈。

而打破舒適圈, 恰恰是留學生的軟肋。

1

舒適圈一:能不說英文就不說英文

2018年,在國內有10年工作經驗的小李,為了自我提升重回校園,來到紐約讀研深造。

雖然艱深難懂的學術材料、幾十頁的論文讓他每天學到淚奔,但作為成熟的社會人,小李早已練就了非凡的學習和抗壓能力。

用他自己的話說,閱讀、論文那些學業上的事都是交給時間就能搞定的事。但是,讓他深深覺得無力的還是日常交流這件事。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我寧願鄭重其事和別人討論一個研究課題、在課堂做presentation,也不願‘沒話找話’和別人social!”

小李的困擾並非個例。

雖然大部分留學生在出國前的目標之一都是瞭解異國文化、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但現實卻給留學生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語言不夠好,文化背景不同,和外國同學根本就聊不到一起去。以至中國留學生在與外國同學交流時,總會感覺無法理解對方笑點,所聊的話題也只能限於課業。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名留學生就在知乎上表達過:“別人說的也聽不懂,不敢也不知道怎麼去和外國人聊天, 稍微遇到個主動點、友好的外國人吧,一張嘴那蹩腳的英語不把別人嚇回去也把自己嚇倒了。即使英語稍微長進了點,也還是很難跟他們玩到一起。太多文化成長背景的不同,導致我們並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說母語無疑是舒適的,沒有詞彙量的限制、語法的鴻溝,和他人交流起來自然更順暢。伴隨著中國的留學潮,隨處可見的同胞和中文社團也往往讓人感到沒有說英文的必要。

例如中國留學生最多的伊利諾伊州某高校,又被戲稱為“ The University of China at lllinois (在伊利諾伊的中國人學校)”——在這裡,中國留學生群體龐大到可以輕鬆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只要成績過得去,完全不和外國朋友交流也可以過得很好。

2

舒適圈二:能不問問題就不問問題

“一到提問環節,就感覺老師環顧四周的眼神像機關槍一樣,而我們就像藏在戰壕裡,拼命低著頭躲避掃射,避免和老師對視...”

這樣的感受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很不喜歡發問和討論,老師說“大家有問題麼?”,中國留學生都會默默低下頭,生怕老師叫到自己。

多年的國內教育模式中,學生上課是不能隨便說話的。我們根深蒂固的傳統學習環境中,沒有參與課堂的意識。而美國學生從小就在一個互動學習的環境中,課堂發言是他們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們的學習習慣。

此外,用非母語和一群自己不熟悉的面孔交流這件事,也讓很多留學生內心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一個大學學妹前不久剛到加州讀商業分析碩士,她在一次聊天中透露,由於自己是國內本科,她常常感受到自己的口語水平不如一些在美國讀本科的同學,“我感覺我的口語水平很差,課堂上大家發言提問都很積極,我感覺根本沒法插上話。”

“有時候我其實也會躍躍欲試想要發表一下觀點,但是免不了要先默默打腹稿。結果往往是,等我想好怎麼說了,我的觀點已經被其他同學搶先說出來了,或者老師早就跳到下一個話題了...”

很多留學生都發現,同樣來自亞洲的印度人在課堂活躍度上完全碾壓中國留學生。在課堂上,說話最多的是印度人,表現最積極的也是印度人。

他們操著一口“咖喱味”的英語不斷和老師提問互動,很多中國學生往往對他們蹩腳的發音不以為然。然而,印度學生這種積極主動、能言善辯的性格態度恰恰為外國教授所欣賞。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相比於其他民族的同學,中國學生的性格往往更加內斂,“矜持”“不要麻煩別人”等觀念在一些學生心裡根深蒂固,這使得他們在課堂上羞於發言,能不提問就不提問。

“要是上課沒聽懂我也不會直接向老師提問,我會選擇課下再問中國同學。” 學妹說。

3

舒適圈三:非常害怕失敗,能不嘗試就不嘗

最近,波士頓某大學暑期田野調查活動的公開申請剛剛結束,但是申請者名單中幾乎看不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

本次活動的海報放在學院的宣傳欄最顯眼的位置,也確實吸引了一些中國留學生在活動海報前駐足討論,但是直到活動截止,來自中國的報名者僅有兩名。

“這個田野調查感覺都是那些外國本科生才參加這些活動,感覺不太適合我這樣的人!” 就讀傳媒專業的大三學生的小陳說。

坦白來說,小陳是對於在陌生環境下體驗新事物感到懼怕。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很多留學生在海外留學的過程中都很懼怕挑戰,不難發現,95%的留學生都將“得以順利畢業就好”作為自己留學的唯一目標。

在課業以外的校園活動中,中國留學生則傾向於不參加。

此外,很多即使在美國有求職意向的留學生對於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十分抗拒。

學商科的Cindy認為留學生在美國找工作難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對於求職信以及電梯簡報(elevator pitch)這樣的美國當地求職招數,Cindy也是一無所知,即使去了招聘會也是做無用功。

“雖然很想在美國找工作,但是又覺得太難了,還是算了吧。” Cindy說。

4

舒適圈四:能和中國人在一起玩就在一起玩

2018年聖誕節假期,在芝加哥讀研的陳福和幾位中國同學剛剛結束美國西部自駕遊。他們回到芝加哥的第一件事就是——吃火鍋。

“哎呀還是吃火鍋舒服,吃完咱們Dota開個黑!另外明天要是大家沒事去唱K啊!生活真是美滋滋!”

陳福說,他身邊的中國同學通常下課都會聚在一起吃飯,在他們的業餘時間內也通常和中國留學生聚在一起做飯、唱卡拉OK、打遊戲。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文 | 新地平線

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出國前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多和外國人交朋友,但是直到畢業,我沒有一個外國朋友。”

在波士頓讀書的小D這樣總結自己的留學生活。

很多留學生在出國之前,都曾和小D一樣,幻想過自己能夠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積極參加當地活動,與不同國家的人談笑風生。

但是現實卻是,自己一個人窩在家裡吃著剛做的西紅柿炒蛋,看著國內最熱的古裝劇。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不少家長也表示,好不容易花了幾十萬送孩子出了國,結果孩子的朋友圈裡都是和中國學生的合照,晒的是和中國學生一起去的中餐館,回國以後英語沒見長,國內其他地區的方言倒是涉獵不少。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理想與現實的脫節?

隨著出國讀書的人數增加,各個高校的中國留學生圈逐漸壯大起來,天然地,為那些怵於開口與美國人交流的留學生們創造了一個封閉的舒適圈。

而打破舒適圈, 恰恰是留學生的軟肋。

1

舒適圈一:能不說英文就不說英文

2018年,在國內有10年工作經驗的小李,為了自我提升重回校園,來到紐約讀研深造。

雖然艱深難懂的學術材料、幾十頁的論文讓他每天學到淚奔,但作為成熟的社會人,小李早已練就了非凡的學習和抗壓能力。

用他自己的話說,閱讀、論文那些學業上的事都是交給時間就能搞定的事。但是,讓他深深覺得無力的還是日常交流這件事。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我寧願鄭重其事和別人討論一個研究課題、在課堂做presentation,也不願‘沒話找話’和別人social!”

小李的困擾並非個例。

雖然大部分留學生在出國前的目標之一都是瞭解異國文化、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但現實卻給留學生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語言不夠好,文化背景不同,和外國同學根本就聊不到一起去。以至中國留學生在與外國同學交流時,總會感覺無法理解對方笑點,所聊的話題也只能限於課業。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名留學生就在知乎上表達過:“別人說的也聽不懂,不敢也不知道怎麼去和外國人聊天, 稍微遇到個主動點、友好的外國人吧,一張嘴那蹩腳的英語不把別人嚇回去也把自己嚇倒了。即使英語稍微長進了點,也還是很難跟他們玩到一起。太多文化成長背景的不同,導致我們並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說母語無疑是舒適的,沒有詞彙量的限制、語法的鴻溝,和他人交流起來自然更順暢。伴隨著中國的留學潮,隨處可見的同胞和中文社團也往往讓人感到沒有說英文的必要。

例如中國留學生最多的伊利諾伊州某高校,又被戲稱為“ The University of China at lllinois (在伊利諾伊的中國人學校)”——在這裡,中國留學生群體龐大到可以輕鬆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只要成績過得去,完全不和外國朋友交流也可以過得很好。

2

舒適圈二:能不問問題就不問問題

“一到提問環節,就感覺老師環顧四周的眼神像機關槍一樣,而我們就像藏在戰壕裡,拼命低著頭躲避掃射,避免和老師對視...”

這樣的感受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很不喜歡發問和討論,老師說“大家有問題麼?”,中國留學生都會默默低下頭,生怕老師叫到自己。

多年的國內教育模式中,學生上課是不能隨便說話的。我們根深蒂固的傳統學習環境中,沒有參與課堂的意識。而美國學生從小就在一個互動學習的環境中,課堂發言是他們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們的學習習慣。

此外,用非母語和一群自己不熟悉的面孔交流這件事,也讓很多留學生內心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一個大學學妹前不久剛到加州讀商業分析碩士,她在一次聊天中透露,由於自己是國內本科,她常常感受到自己的口語水平不如一些在美國讀本科的同學,“我感覺我的口語水平很差,課堂上大家發言提問都很積極,我感覺根本沒法插上話。”

“有時候我其實也會躍躍欲試想要發表一下觀點,但是免不了要先默默打腹稿。結果往往是,等我想好怎麼說了,我的觀點已經被其他同學搶先說出來了,或者老師早就跳到下一個話題了...”

很多留學生都發現,同樣來自亞洲的印度人在課堂活躍度上完全碾壓中國留學生。在課堂上,說話最多的是印度人,表現最積極的也是印度人。

他們操著一口“咖喱味”的英語不斷和老師提問互動,很多中國學生往往對他們蹩腳的發音不以為然。然而,印度學生這種積極主動、能言善辯的性格態度恰恰為外國教授所欣賞。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相比於其他民族的同學,中國學生的性格往往更加內斂,“矜持”“不要麻煩別人”等觀念在一些學生心裡根深蒂固,這使得他們在課堂上羞於發言,能不提問就不提問。

“要是上課沒聽懂我也不會直接向老師提問,我會選擇課下再問中國同學。” 學妹說。

3

舒適圈三:非常害怕失敗,能不嘗試就不嘗

最近,波士頓某大學暑期田野調查活動的公開申請剛剛結束,但是申請者名單中幾乎看不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

本次活動的海報放在學院的宣傳欄最顯眼的位置,也確實吸引了一些中國留學生在活動海報前駐足討論,但是直到活動截止,來自中國的報名者僅有兩名。

“這個田野調查感覺都是那些外國本科生才參加這些活動,感覺不太適合我這樣的人!” 就讀傳媒專業的大三學生的小陳說。

坦白來說,小陳是對於在陌生環境下體驗新事物感到懼怕。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很多留學生在海外留學的過程中都很懼怕挑戰,不難發現,95%的留學生都將“得以順利畢業就好”作為自己留學的唯一目標。

在課業以外的校園活動中,中國留學生則傾向於不參加。

此外,很多即使在美國有求職意向的留學生對於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十分抗拒。

學商科的Cindy認為留學生在美國找工作難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對於求職信以及電梯簡報(elevator pitch)這樣的美國當地求職招數,Cindy也是一無所知,即使去了招聘會也是做無用功。

“雖然很想在美國找工作,但是又覺得太難了,還是算了吧。” Cindy說。

4

舒適圈四:能和中國人在一起玩就在一起玩

2018年聖誕節假期,在芝加哥讀研的陳福和幾位中國同學剛剛結束美國西部自駕遊。他們回到芝加哥的第一件事就是——吃火鍋。

“哎呀還是吃火鍋舒服,吃完咱們Dota開個黑!另外明天要是大家沒事去唱K啊!生活真是美滋滋!”

陳福說,他身邊的中國同學通常下課都會聚在一起吃飯,在他們的業餘時間內也通常和中國留學生聚在一起做飯、唱卡拉OK、打遊戲。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知乎上關於“中國留學生抱團”的討論

在留學生中,中國人和中國人玩再正常不過了,和外國人玩反而顯得奇怪。

如果觀察一下國外大學裡的本地社團,華人面孔屈指可數。

就算參加社團活動,留學生們也更願意以中國學生為主的社團活動,例如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簡稱“CSSA”)。

“有的時候覺得出了國和不出國生活習慣上沒有太大改變,反正也都是和中國人在一起玩。” 陳福說。

國外的華人圈彷彿是一個從國內搬運到海外的巨大溫室,在這個溫室裡,依舊是來自中國的空氣和土壤。在這個溫室為大家阻擋跨文化交流的不適,化解在異國的孤單。

總之, 如果在留學期間待在華人的圈子裡不去與外國同學交流,日子看起來過的可是十分滋潤。

那麼走出華人舒適圈的人,到底得到了什麼?

英語能力得到極大提升,擁有在不同文化環境中快速適應的能力。

出國留學,是為了更好的自我提升。這樣的提升不僅是學術方面的成功,更是能在不同文化環境中快速適應和融入的能力提升。

在硅谷做程序員的張天在知乎上分享過他在美國求學時英語進步最大的兩個時間段:

一是在康奈爾大學做教學助理的時候,那時他需要不斷的給學生用英語講清楚問題。

二是在工作後和美國同事每天一對一出去吃飯的時候。

“這兩種情況逼迫我用英文進行家常裡短的對話,從政治聊到娛樂聊到體育聊到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口語的順暢程度和詞彙量都有較明顯的擴充。”

由此可見,結交外國朋友,多和他們交流是提升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的不二法門。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文 | 新地平線

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出國前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多和外國人交朋友,但是直到畢業,我沒有一個外國朋友。”

在波士頓讀書的小D這樣總結自己的留學生活。

很多留學生在出國之前,都曾和小D一樣,幻想過自己能夠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積極參加當地活動,與不同國家的人談笑風生。

但是現實卻是,自己一個人窩在家裡吃著剛做的西紅柿炒蛋,看著國內最熱的古裝劇。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不少家長也表示,好不容易花了幾十萬送孩子出了國,結果孩子的朋友圈裡都是和中國學生的合照,晒的是和中國學生一起去的中餐館,回國以後英語沒見長,國內其他地區的方言倒是涉獵不少。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理想與現實的脫節?

隨著出國讀書的人數增加,各個高校的中國留學生圈逐漸壯大起來,天然地,為那些怵於開口與美國人交流的留學生們創造了一個封閉的舒適圈。

而打破舒適圈, 恰恰是留學生的軟肋。

1

舒適圈一:能不說英文就不說英文

2018年,在國內有10年工作經驗的小李,為了自我提升重回校園,來到紐約讀研深造。

雖然艱深難懂的學術材料、幾十頁的論文讓他每天學到淚奔,但作為成熟的社會人,小李早已練就了非凡的學習和抗壓能力。

用他自己的話說,閱讀、論文那些學業上的事都是交給時間就能搞定的事。但是,讓他深深覺得無力的還是日常交流這件事。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我寧願鄭重其事和別人討論一個研究課題、在課堂做presentation,也不願‘沒話找話’和別人social!”

小李的困擾並非個例。

雖然大部分留學生在出國前的目標之一都是瞭解異國文化、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但現實卻給留學生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語言不夠好,文化背景不同,和外國同學根本就聊不到一起去。以至中國留學生在與外國同學交流時,總會感覺無法理解對方笑點,所聊的話題也只能限於課業。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名留學生就在知乎上表達過:“別人說的也聽不懂,不敢也不知道怎麼去和外國人聊天, 稍微遇到個主動點、友好的外國人吧,一張嘴那蹩腳的英語不把別人嚇回去也把自己嚇倒了。即使英語稍微長進了點,也還是很難跟他們玩到一起。太多文化成長背景的不同,導致我們並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說母語無疑是舒適的,沒有詞彙量的限制、語法的鴻溝,和他人交流起來自然更順暢。伴隨著中國的留學潮,隨處可見的同胞和中文社團也往往讓人感到沒有說英文的必要。

例如中國留學生最多的伊利諾伊州某高校,又被戲稱為“ The University of China at lllinois (在伊利諾伊的中國人學校)”——在這裡,中國留學生群體龐大到可以輕鬆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只要成績過得去,完全不和外國朋友交流也可以過得很好。

2

舒適圈二:能不問問題就不問問題

“一到提問環節,就感覺老師環顧四周的眼神像機關槍一樣,而我們就像藏在戰壕裡,拼命低著頭躲避掃射,避免和老師對視...”

這樣的感受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很不喜歡發問和討論,老師說“大家有問題麼?”,中國留學生都會默默低下頭,生怕老師叫到自己。

多年的國內教育模式中,學生上課是不能隨便說話的。我們根深蒂固的傳統學習環境中,沒有參與課堂的意識。而美國學生從小就在一個互動學習的環境中,課堂發言是他們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們的學習習慣。

此外,用非母語和一群自己不熟悉的面孔交流這件事,也讓很多留學生內心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一個大學學妹前不久剛到加州讀商業分析碩士,她在一次聊天中透露,由於自己是國內本科,她常常感受到自己的口語水平不如一些在美國讀本科的同學,“我感覺我的口語水平很差,課堂上大家發言提問都很積極,我感覺根本沒法插上話。”

“有時候我其實也會躍躍欲試想要發表一下觀點,但是免不了要先默默打腹稿。結果往往是,等我想好怎麼說了,我的觀點已經被其他同學搶先說出來了,或者老師早就跳到下一個話題了...”

很多留學生都發現,同樣來自亞洲的印度人在課堂活躍度上完全碾壓中國留學生。在課堂上,說話最多的是印度人,表現最積極的也是印度人。

他們操著一口“咖喱味”的英語不斷和老師提問互動,很多中國學生往往對他們蹩腳的發音不以為然。然而,印度學生這種積極主動、能言善辯的性格態度恰恰為外國教授所欣賞。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相比於其他民族的同學,中國學生的性格往往更加內斂,“矜持”“不要麻煩別人”等觀念在一些學生心裡根深蒂固,這使得他們在課堂上羞於發言,能不提問就不提問。

“要是上課沒聽懂我也不會直接向老師提問,我會選擇課下再問中國同學。” 學妹說。

3

舒適圈三:非常害怕失敗,能不嘗試就不嘗

最近,波士頓某大學暑期田野調查活動的公開申請剛剛結束,但是申請者名單中幾乎看不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

本次活動的海報放在學院的宣傳欄最顯眼的位置,也確實吸引了一些中國留學生在活動海報前駐足討論,但是直到活動截止,來自中國的報名者僅有兩名。

“這個田野調查感覺都是那些外國本科生才參加這些活動,感覺不太適合我這樣的人!” 就讀傳媒專業的大三學生的小陳說。

坦白來說,小陳是對於在陌生環境下體驗新事物感到懼怕。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很多留學生在海外留學的過程中都很懼怕挑戰,不難發現,95%的留學生都將“得以順利畢業就好”作為自己留學的唯一目標。

在課業以外的校園活動中,中國留學生則傾向於不參加。

此外,很多即使在美國有求職意向的留學生對於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十分抗拒。

學商科的Cindy認為留學生在美國找工作難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對於求職信以及電梯簡報(elevator pitch)這樣的美國當地求職招數,Cindy也是一無所知,即使去了招聘會也是做無用功。

“雖然很想在美國找工作,但是又覺得太難了,還是算了吧。” Cindy說。

4

舒適圈四:能和中國人在一起玩就在一起玩

2018年聖誕節假期,在芝加哥讀研的陳福和幾位中國同學剛剛結束美國西部自駕遊。他們回到芝加哥的第一件事就是——吃火鍋。

“哎呀還是吃火鍋舒服,吃完咱們Dota開個黑!另外明天要是大家沒事去唱K啊!生活真是美滋滋!”

陳福說,他身邊的中國同學通常下課都會聚在一起吃飯,在他們的業餘時間內也通常和中國留學生聚在一起做飯、唱卡拉OK、打遊戲。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知乎上關於“中國留學生抱團”的討論

在留學生中,中國人和中國人玩再正常不過了,和外國人玩反而顯得奇怪。

如果觀察一下國外大學裡的本地社團,華人面孔屈指可數。

就算參加社團活動,留學生們也更願意以中國學生為主的社團活動,例如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簡稱“CSSA”)。

“有的時候覺得出了國和不出國生活習慣上沒有太大改變,反正也都是和中國人在一起玩。” 陳福說。

國外的華人圈彷彿是一個從國內搬運到海外的巨大溫室,在這個溫室裡,依舊是來自中國的空氣和土壤。在這個溫室為大家阻擋跨文化交流的不適,化解在異國的孤單。

總之, 如果在留學期間待在華人的圈子裡不去與外國同學交流,日子看起來過的可是十分滋潤。

那麼走出華人舒適圈的人,到底得到了什麼?

英語能力得到極大提升,擁有在不同文化環境中快速適應的能力。

出國留學,是為了更好的自我提升。這樣的提升不僅是學術方面的成功,更是能在不同文化環境中快速適應和融入的能力提升。

在硅谷做程序員的張天在知乎上分享過他在美國求學時英語進步最大的兩個時間段:

一是在康奈爾大學做教學助理的時候,那時他需要不斷的給學生用英語講清楚問題。

二是在工作後和美國同事每天一對一出去吃飯的時候。

“這兩種情況逼迫我用英文進行家常裡短的對話,從政治聊到娛樂聊到體育聊到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口語的順暢程度和詞彙量都有較明顯的擴充。”

由此可見,結交外國朋友,多和他們交流是提升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的不二法門。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此外,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多交外國朋友的好處之一是擁有在不同文化環境中快速適應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瞭解到美國各方面的文化,這對日後的職業發展有著更為長遠的好處。

各大國際跨國公司在招聘時都會傾向於有過海外經歷留學的同學,但這一要求背後的隱藏動機是想尋找可以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合作的應聘者。

在留學期間我們會遇到來自多元文化背景的同學,這正是我們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最佳機會。

為成功國外求職奠定基石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就讀金融碩士專業的L同學,就曾透露過她在“研究生入學兩個月後就拿到紐約安永會計事務所實習生錄用信”的祕籍。

“這個實習信息,是我一個來自德國的同班同學告訴我的,他在讀碩士之前就在紐約的安永工作過幾年,我平時和他關係不錯,所以暑期實習的消息放出來後,他第一個就告訴了我。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文 | 新地平線

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出國前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多和外國人交朋友,但是直到畢業,我沒有一個外國朋友。”

在波士頓讀書的小D這樣總結自己的留學生活。

很多留學生在出國之前,都曾和小D一樣,幻想過自己能夠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積極參加當地活動,與不同國家的人談笑風生。

但是現實卻是,自己一個人窩在家裡吃著剛做的西紅柿炒蛋,看著國內最熱的古裝劇。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不少家長也表示,好不容易花了幾十萬送孩子出了國,結果孩子的朋友圈裡都是和中國學生的合照,晒的是和中國學生一起去的中餐館,回國以後英語沒見長,國內其他地區的方言倒是涉獵不少。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理想與現實的脫節?

隨著出國讀書的人數增加,各個高校的中國留學生圈逐漸壯大起來,天然地,為那些怵於開口與美國人交流的留學生們創造了一個封閉的舒適圈。

而打破舒適圈, 恰恰是留學生的軟肋。

1

舒適圈一:能不說英文就不說英文

2018年,在國內有10年工作經驗的小李,為了自我提升重回校園,來到紐約讀研深造。

雖然艱深難懂的學術材料、幾十頁的論文讓他每天學到淚奔,但作為成熟的社會人,小李早已練就了非凡的學習和抗壓能力。

用他自己的話說,閱讀、論文那些學業上的事都是交給時間就能搞定的事。但是,讓他深深覺得無力的還是日常交流這件事。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我寧願鄭重其事和別人討論一個研究課題、在課堂做presentation,也不願‘沒話找話’和別人social!”

小李的困擾並非個例。

雖然大部分留學生在出國前的目標之一都是瞭解異國文化、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但現實卻給留學生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語言不夠好,文化背景不同,和外國同學根本就聊不到一起去。以至中國留學生在與外國同學交流時,總會感覺無法理解對方笑點,所聊的話題也只能限於課業。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名留學生就在知乎上表達過:“別人說的也聽不懂,不敢也不知道怎麼去和外國人聊天, 稍微遇到個主動點、友好的外國人吧,一張嘴那蹩腳的英語不把別人嚇回去也把自己嚇倒了。即使英語稍微長進了點,也還是很難跟他們玩到一起。太多文化成長背景的不同,導致我們並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說母語無疑是舒適的,沒有詞彙量的限制、語法的鴻溝,和他人交流起來自然更順暢。伴隨著中國的留學潮,隨處可見的同胞和中文社團也往往讓人感到沒有說英文的必要。

例如中國留學生最多的伊利諾伊州某高校,又被戲稱為“ The University of China at lllinois (在伊利諾伊的中國人學校)”——在這裡,中國留學生群體龐大到可以輕鬆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只要成績過得去,完全不和外國朋友交流也可以過得很好。

2

舒適圈二:能不問問題就不問問題

“一到提問環節,就感覺老師環顧四周的眼神像機關槍一樣,而我們就像藏在戰壕裡,拼命低著頭躲避掃射,避免和老師對視...”

這樣的感受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很不喜歡發問和討論,老師說“大家有問題麼?”,中國留學生都會默默低下頭,生怕老師叫到自己。

多年的國內教育模式中,學生上課是不能隨便說話的。我們根深蒂固的傳統學習環境中,沒有參與課堂的意識。而美國學生從小就在一個互動學習的環境中,課堂發言是他們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們的學習習慣。

此外,用非母語和一群自己不熟悉的面孔交流這件事,也讓很多留學生內心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一個大學學妹前不久剛到加州讀商業分析碩士,她在一次聊天中透露,由於自己是國內本科,她常常感受到自己的口語水平不如一些在美國讀本科的同學,“我感覺我的口語水平很差,課堂上大家發言提問都很積極,我感覺根本沒法插上話。”

“有時候我其實也會躍躍欲試想要發表一下觀點,但是免不了要先默默打腹稿。結果往往是,等我想好怎麼說了,我的觀點已經被其他同學搶先說出來了,或者老師早就跳到下一個話題了...”

很多留學生都發現,同樣來自亞洲的印度人在課堂活躍度上完全碾壓中國留學生。在課堂上,說話最多的是印度人,表現最積極的也是印度人。

他們操著一口“咖喱味”的英語不斷和老師提問互動,很多中國學生往往對他們蹩腳的發音不以為然。然而,印度學生這種積極主動、能言善辯的性格態度恰恰為外國教授所欣賞。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相比於其他民族的同學,中國學生的性格往往更加內斂,“矜持”“不要麻煩別人”等觀念在一些學生心裡根深蒂固,這使得他們在課堂上羞於發言,能不提問就不提問。

“要是上課沒聽懂我也不會直接向老師提問,我會選擇課下再問中國同學。” 學妹說。

3

舒適圈三:非常害怕失敗,能不嘗試就不嘗

最近,波士頓某大學暑期田野調查活動的公開申請剛剛結束,但是申請者名單中幾乎看不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

本次活動的海報放在學院的宣傳欄最顯眼的位置,也確實吸引了一些中國留學生在活動海報前駐足討論,但是直到活動截止,來自中國的報名者僅有兩名。

“這個田野調查感覺都是那些外國本科生才參加這些活動,感覺不太適合我這樣的人!” 就讀傳媒專業的大三學生的小陳說。

坦白來說,小陳是對於在陌生環境下體驗新事物感到懼怕。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很多留學生在海外留學的過程中都很懼怕挑戰,不難發現,95%的留學生都將“得以順利畢業就好”作為自己留學的唯一目標。

在課業以外的校園活動中,中國留學生則傾向於不參加。

此外,很多即使在美國有求職意向的留學生對於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十分抗拒。

學商科的Cindy認為留學生在美國找工作難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對於求職信以及電梯簡報(elevator pitch)這樣的美國當地求職招數,Cindy也是一無所知,即使去了招聘會也是做無用功。

“雖然很想在美國找工作,但是又覺得太難了,還是算了吧。” Cindy說。

4

舒適圈四:能和中國人在一起玩就在一起玩

2018年聖誕節假期,在芝加哥讀研的陳福和幾位中國同學剛剛結束美國西部自駕遊。他們回到芝加哥的第一件事就是——吃火鍋。

“哎呀還是吃火鍋舒服,吃完咱們Dota開個黑!另外明天要是大家沒事去唱K啊!生活真是美滋滋!”

陳福說,他身邊的中國同學通常下課都會聚在一起吃飯,在他們的業餘時間內也通常和中國留學生聚在一起做飯、唱卡拉OK、打遊戲。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知乎上關於“中國留學生抱團”的討論

在留學生中,中國人和中國人玩再正常不過了,和外國人玩反而顯得奇怪。

如果觀察一下國外大學裡的本地社團,華人面孔屈指可數。

就算參加社團活動,留學生們也更願意以中國學生為主的社團活動,例如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簡稱“CSSA”)。

“有的時候覺得出了國和不出國生活習慣上沒有太大改變,反正也都是和中國人在一起玩。” 陳福說。

國外的華人圈彷彿是一個從國內搬運到海外的巨大溫室,在這個溫室裡,依舊是來自中國的空氣和土壤。在這個溫室為大家阻擋跨文化交流的不適,化解在異國的孤單。

總之, 如果在留學期間待在華人的圈子裡不去與外國同學交流,日子看起來過的可是十分滋潤。

那麼走出華人舒適圈的人,到底得到了什麼?

英語能力得到極大提升,擁有在不同文化環境中快速適應的能力。

出國留學,是為了更好的自我提升。這樣的提升不僅是學術方面的成功,更是能在不同文化環境中快速適應和融入的能力提升。

在硅谷做程序員的張天在知乎上分享過他在美國求學時英語進步最大的兩個時間段:

一是在康奈爾大學做教學助理的時候,那時他需要不斷的給學生用英語講清楚問題。

二是在工作後和美國同事每天一對一出去吃飯的時候。

“這兩種情況逼迫我用英文進行家常裡短的對話,從政治聊到娛樂聊到體育聊到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口語的順暢程度和詞彙量都有較明顯的擴充。”

由此可見,結交外國朋友,多和他們交流是提升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的不二法門。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此外,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多交外國朋友的好處之一是擁有在不同文化環境中快速適應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瞭解到美國各方面的文化,這對日後的職業發展有著更為長遠的好處。

各大國際跨國公司在招聘時都會傾向於有過海外經歷留學的同學,但這一要求背後的隱藏動機是想尋找可以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合作的應聘者。

在留學期間我們會遇到來自多元文化背景的同學,這正是我們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最佳機會。

為成功國外求職奠定基石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就讀金融碩士專業的L同學,就曾透露過她在“研究生入學兩個月後就拿到紐約安永會計事務所實習生錄用信”的祕籍。

“這個實習信息,是我一個來自德國的同班同學告訴我的,他在讀碩士之前就在紐約的安永工作過幾年,我平時和他關係不錯,所以暑期實習的消息放出來後,他第一個就告訴了我。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在美國找工作時,主動積累人脈網(Networking)尤為重要, 留學生長期抱團的結果就是不知道怎麼在國外進行人脈網的積累。

以在美國求職為例,很多留學生由於長期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內,對美國本土公司和當地人才市場的狀況不甚瞭解,信息源嚴重缺失。每次去招聘會,甚至都不知道該如何和招聘官交流,只是遞了簡歷就走,導致投了無數簡歷卻杳無音訊。

如果在學校時,就有意識地主動去獲取信息,針對自己的情況蒐集“情報”,這對於詳細掌握求職所在地的就業市場情況大有裨益。

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同時也意味著你將收穫更廣闊的進步空間、更豐富的發展機會。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留在舒適圈內有錯嗎?

沒有錯。

例如,多和來自祖國的同胞們交流和學習可以讓我們在異國更快適應,獲得歸屬感。

我們在留學階段認識的同胞,是我們在國外共同承擔留學孤獨感和挑戰的兄弟姐妹,是我們在新環境裡自己選擇的“親人”。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文 | 新地平線

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出國前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多和外國人交朋友,但是直到畢業,我沒有一個外國朋友。”

在波士頓讀書的小D這樣總結自己的留學生活。

很多留學生在出國之前,都曾和小D一樣,幻想過自己能夠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積極參加當地活動,與不同國家的人談笑風生。

但是現實卻是,自己一個人窩在家裡吃著剛做的西紅柿炒蛋,看著國內最熱的古裝劇。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不少家長也表示,好不容易花了幾十萬送孩子出了國,結果孩子的朋友圈裡都是和中國學生的合照,晒的是和中國學生一起去的中餐館,回國以後英語沒見長,國內其他地區的方言倒是涉獵不少。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理想與現實的脫節?

隨著出國讀書的人數增加,各個高校的中國留學生圈逐漸壯大起來,天然地,為那些怵於開口與美國人交流的留學生們創造了一個封閉的舒適圈。

而打破舒適圈, 恰恰是留學生的軟肋。

1

舒適圈一:能不說英文就不說英文

2018年,在國內有10年工作經驗的小李,為了自我提升重回校園,來到紐約讀研深造。

雖然艱深難懂的學術材料、幾十頁的論文讓他每天學到淚奔,但作為成熟的社會人,小李早已練就了非凡的學習和抗壓能力。

用他自己的話說,閱讀、論文那些學業上的事都是交給時間就能搞定的事。但是,讓他深深覺得無力的還是日常交流這件事。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我寧願鄭重其事和別人討論一個研究課題、在課堂做presentation,也不願‘沒話找話’和別人social!”

小李的困擾並非個例。

雖然大部分留學生在出國前的目標之一都是瞭解異國文化、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但現實卻給留學生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語言不夠好,文化背景不同,和外國同學根本就聊不到一起去。以至中國留學生在與外國同學交流時,總會感覺無法理解對方笑點,所聊的話題也只能限於課業。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名留學生就在知乎上表達過:“別人說的也聽不懂,不敢也不知道怎麼去和外國人聊天, 稍微遇到個主動點、友好的外國人吧,一張嘴那蹩腳的英語不把別人嚇回去也把自己嚇倒了。即使英語稍微長進了點,也還是很難跟他們玩到一起。太多文化成長背景的不同,導致我們並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說母語無疑是舒適的,沒有詞彙量的限制、語法的鴻溝,和他人交流起來自然更順暢。伴隨著中國的留學潮,隨處可見的同胞和中文社團也往往讓人感到沒有說英文的必要。

例如中國留學生最多的伊利諾伊州某高校,又被戲稱為“ The University of China at lllinois (在伊利諾伊的中國人學校)”——在這裡,中國留學生群體龐大到可以輕鬆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只要成績過得去,完全不和外國朋友交流也可以過得很好。

2

舒適圈二:能不問問題就不問問題

“一到提問環節,就感覺老師環顧四周的眼神像機關槍一樣,而我們就像藏在戰壕裡,拼命低著頭躲避掃射,避免和老師對視...”

這樣的感受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很不喜歡發問和討論,老師說“大家有問題麼?”,中國留學生都會默默低下頭,生怕老師叫到自己。

多年的國內教育模式中,學生上課是不能隨便說話的。我們根深蒂固的傳統學習環境中,沒有參與課堂的意識。而美國學生從小就在一個互動學習的環境中,課堂發言是他們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們的學習習慣。

此外,用非母語和一群自己不熟悉的面孔交流這件事,也讓很多留學生內心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一個大學學妹前不久剛到加州讀商業分析碩士,她在一次聊天中透露,由於自己是國內本科,她常常感受到自己的口語水平不如一些在美國讀本科的同學,“我感覺我的口語水平很差,課堂上大家發言提問都很積極,我感覺根本沒法插上話。”

“有時候我其實也會躍躍欲試想要發表一下觀點,但是免不了要先默默打腹稿。結果往往是,等我想好怎麼說了,我的觀點已經被其他同學搶先說出來了,或者老師早就跳到下一個話題了...”

很多留學生都發現,同樣來自亞洲的印度人在課堂活躍度上完全碾壓中國留學生。在課堂上,說話最多的是印度人,表現最積極的也是印度人。

他們操著一口“咖喱味”的英語不斷和老師提問互動,很多中國學生往往對他們蹩腳的發音不以為然。然而,印度學生這種積極主動、能言善辯的性格態度恰恰為外國教授所欣賞。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相比於其他民族的同學,中國學生的性格往往更加內斂,“矜持”“不要麻煩別人”等觀念在一些學生心裡根深蒂固,這使得他們在課堂上羞於發言,能不提問就不提問。

“要是上課沒聽懂我也不會直接向老師提問,我會選擇課下再問中國同學。” 學妹說。

3

舒適圈三:非常害怕失敗,能不嘗試就不嘗

最近,波士頓某大學暑期田野調查活動的公開申請剛剛結束,但是申請者名單中幾乎看不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

本次活動的海報放在學院的宣傳欄最顯眼的位置,也確實吸引了一些中國留學生在活動海報前駐足討論,但是直到活動截止,來自中國的報名者僅有兩名。

“這個田野調查感覺都是那些外國本科生才參加這些活動,感覺不太適合我這樣的人!” 就讀傳媒專業的大三學生的小陳說。

坦白來說,小陳是對於在陌生環境下體驗新事物感到懼怕。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很多留學生在海外留學的過程中都很懼怕挑戰,不難發現,95%的留學生都將“得以順利畢業就好”作為自己留學的唯一目標。

在課業以外的校園活動中,中國留學生則傾向於不參加。

此外,很多即使在美國有求職意向的留學生對於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十分抗拒。

學商科的Cindy認為留學生在美國找工作難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對於求職信以及電梯簡報(elevator pitch)這樣的美國當地求職招數,Cindy也是一無所知,即使去了招聘會也是做無用功。

“雖然很想在美國找工作,但是又覺得太難了,還是算了吧。” Cindy說。

4

舒適圈四:能和中國人在一起玩就在一起玩

2018年聖誕節假期,在芝加哥讀研的陳福和幾位中國同學剛剛結束美國西部自駕遊。他們回到芝加哥的第一件事就是——吃火鍋。

“哎呀還是吃火鍋舒服,吃完咱們Dota開個黑!另外明天要是大家沒事去唱K啊!生活真是美滋滋!”

陳福說,他身邊的中國同學通常下課都會聚在一起吃飯,在他們的業餘時間內也通常和中國留學生聚在一起做飯、唱卡拉OK、打遊戲。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知乎上關於“中國留學生抱團”的討論

在留學生中,中國人和中國人玩再正常不過了,和外國人玩反而顯得奇怪。

如果觀察一下國外大學裡的本地社團,華人面孔屈指可數。

就算參加社團活動,留學生們也更願意以中國學生為主的社團活動,例如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簡稱“CSSA”)。

“有的時候覺得出了國和不出國生活習慣上沒有太大改變,反正也都是和中國人在一起玩。” 陳福說。

國外的華人圈彷彿是一個從國內搬運到海外的巨大溫室,在這個溫室裡,依舊是來自中國的空氣和土壤。在這個溫室為大家阻擋跨文化交流的不適,化解在異國的孤單。

總之, 如果在留學期間待在華人的圈子裡不去與外國同學交流,日子看起來過的可是十分滋潤。

那麼走出華人舒適圈的人,到底得到了什麼?

英語能力得到極大提升,擁有在不同文化環境中快速適應的能力。

出國留學,是為了更好的自我提升。這樣的提升不僅是學術方面的成功,更是能在不同文化環境中快速適應和融入的能力提升。

在硅谷做程序員的張天在知乎上分享過他在美國求學時英語進步最大的兩個時間段:

一是在康奈爾大學做教學助理的時候,那時他需要不斷的給學生用英語講清楚問題。

二是在工作後和美國同事每天一對一出去吃飯的時候。

“這兩種情況逼迫我用英文進行家常裡短的對話,從政治聊到娛樂聊到體育聊到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口語的順暢程度和詞彙量都有較明顯的擴充。”

由此可見,結交外國朋友,多和他們交流是提升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的不二法門。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此外,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多交外國朋友的好處之一是擁有在不同文化環境中快速適應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瞭解到美國各方面的文化,這對日後的職業發展有著更為長遠的好處。

各大國際跨國公司在招聘時都會傾向於有過海外經歷留學的同學,但這一要求背後的隱藏動機是想尋找可以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合作的應聘者。

在留學期間我們會遇到來自多元文化背景的同學,這正是我們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最佳機會。

為成功國外求職奠定基石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就讀金融碩士專業的L同學,就曾透露過她在“研究生入學兩個月後就拿到紐約安永會計事務所實習生錄用信”的祕籍。

“這個實習信息,是我一個來自德國的同班同學告訴我的,他在讀碩士之前就在紐約的安永工作過幾年,我平時和他關係不錯,所以暑期實習的消息放出來後,他第一個就告訴了我。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在美國找工作時,主動積累人脈網(Networking)尤為重要, 留學生長期抱團的結果就是不知道怎麼在國外進行人脈網的積累。

以在美國求職為例,很多留學生由於長期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內,對美國本土公司和當地人才市場的狀況不甚瞭解,信息源嚴重缺失。每次去招聘會,甚至都不知道該如何和招聘官交流,只是遞了簡歷就走,導致投了無數簡歷卻杳無音訊。

如果在學校時,就有意識地主動去獲取信息,針對自己的情況蒐集“情報”,這對於詳細掌握求職所在地的就業市場情況大有裨益。

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同時也意味著你將收穫更廣闊的進步空間、更豐富的發展機會。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留在舒適圈內有錯嗎?

沒有錯。

例如,多和來自祖國的同胞們交流和學習可以讓我們在異國更快適應,獲得歸屬感。

我們在留學階段認識的同胞,是我們在國外共同承擔留學孤獨感和挑戰的兄弟姐妹,是我們在新環境裡自己選擇的“親人”。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但走出舒適圈,往往能讓我們收穫更多可能性。

心理學上有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延遲滿足”,即指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雖然走出舒適圈會給人帶來短暫的不舒適,但長期看來卻能收益更多,在未來得到更多的機遇與成長。

而這些機遇與成長,又豈能簡單用“舒適與否”來衡量?

本文系授權發佈,By 新地平線,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歡迎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微信後臺回覆【舞弊】,閱讀文章《1.68億!美國史上最大招生舞弊!涉及SAT、ACT管理層,耶魯、斯坦福等8所名校....》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文 | 新地平線

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出國前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多和外國人交朋友,但是直到畢業,我沒有一個外國朋友。”

在波士頓讀書的小D這樣總結自己的留學生活。

很多留學生在出國之前,都曾和小D一樣,幻想過自己能夠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積極參加當地活動,與不同國家的人談笑風生。

但是現實卻是,自己一個人窩在家裡吃著剛做的西紅柿炒蛋,看著國內最熱的古裝劇。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不少家長也表示,好不容易花了幾十萬送孩子出了國,結果孩子的朋友圈裡都是和中國學生的合照,晒的是和中國學生一起去的中餐館,回國以後英語沒見長,國內其他地區的方言倒是涉獵不少。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理想與現實的脫節?

隨著出國讀書的人數增加,各個高校的中國留學生圈逐漸壯大起來,天然地,為那些怵於開口與美國人交流的留學生們創造了一個封閉的舒適圈。

而打破舒適圈, 恰恰是留學生的軟肋。

1

舒適圈一:能不說英文就不說英文

2018年,在國內有10年工作經驗的小李,為了自我提升重回校園,來到紐約讀研深造。

雖然艱深難懂的學術材料、幾十頁的論文讓他每天學到淚奔,但作為成熟的社會人,小李早已練就了非凡的學習和抗壓能力。

用他自己的話說,閱讀、論文那些學業上的事都是交給時間就能搞定的事。但是,讓他深深覺得無力的還是日常交流這件事。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我寧願鄭重其事和別人討論一個研究課題、在課堂做presentation,也不願‘沒話找話’和別人social!”

小李的困擾並非個例。

雖然大部分留學生在出國前的目標之一都是瞭解異國文化、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但現實卻給留學生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語言不夠好,文化背景不同,和外國同學根本就聊不到一起去。以至中國留學生在與外國同學交流時,總會感覺無法理解對方笑點,所聊的話題也只能限於課業。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名留學生就在知乎上表達過:“別人說的也聽不懂,不敢也不知道怎麼去和外國人聊天, 稍微遇到個主動點、友好的外國人吧,一張嘴那蹩腳的英語不把別人嚇回去也把自己嚇倒了。即使英語稍微長進了點,也還是很難跟他們玩到一起。太多文化成長背景的不同,導致我們並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說母語無疑是舒適的,沒有詞彙量的限制、語法的鴻溝,和他人交流起來自然更順暢。伴隨著中國的留學潮,隨處可見的同胞和中文社團也往往讓人感到沒有說英文的必要。

例如中國留學生最多的伊利諾伊州某高校,又被戲稱為“ The University of China at lllinois (在伊利諾伊的中國人學校)”——在這裡,中國留學生群體龐大到可以輕鬆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只要成績過得去,完全不和外國朋友交流也可以過得很好。

2

舒適圈二:能不問問題就不問問題

“一到提問環節,就感覺老師環顧四周的眼神像機關槍一樣,而我們就像藏在戰壕裡,拼命低著頭躲避掃射,避免和老師對視...”

這樣的感受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很不喜歡發問和討論,老師說“大家有問題麼?”,中國留學生都會默默低下頭,生怕老師叫到自己。

多年的國內教育模式中,學生上課是不能隨便說話的。我們根深蒂固的傳統學習環境中,沒有參與課堂的意識。而美國學生從小就在一個互動學習的環境中,課堂發言是他們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們的學習習慣。

此外,用非母語和一群自己不熟悉的面孔交流這件事,也讓很多留學生內心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一個大學學妹前不久剛到加州讀商業分析碩士,她在一次聊天中透露,由於自己是國內本科,她常常感受到自己的口語水平不如一些在美國讀本科的同學,“我感覺我的口語水平很差,課堂上大家發言提問都很積極,我感覺根本沒法插上話。”

“有時候我其實也會躍躍欲試想要發表一下觀點,但是免不了要先默默打腹稿。結果往往是,等我想好怎麼說了,我的觀點已經被其他同學搶先說出來了,或者老師早就跳到下一個話題了...”

很多留學生都發現,同樣來自亞洲的印度人在課堂活躍度上完全碾壓中國留學生。在課堂上,說話最多的是印度人,表現最積極的也是印度人。

他們操著一口“咖喱味”的英語不斷和老師提問互動,很多中國學生往往對他們蹩腳的發音不以為然。然而,印度學生這種積極主動、能言善辯的性格態度恰恰為外國教授所欣賞。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相比於其他民族的同學,中國學生的性格往往更加內斂,“矜持”“不要麻煩別人”等觀念在一些學生心裡根深蒂固,這使得他們在課堂上羞於發言,能不提問就不提問。

“要是上課沒聽懂我也不會直接向老師提問,我會選擇課下再問中國同學。” 學妹說。

3

舒適圈三:非常害怕失敗,能不嘗試就不嘗

最近,波士頓某大學暑期田野調查活動的公開申請剛剛結束,但是申請者名單中幾乎看不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

本次活動的海報放在學院的宣傳欄最顯眼的位置,也確實吸引了一些中國留學生在活動海報前駐足討論,但是直到活動截止,來自中國的報名者僅有兩名。

“這個田野調查感覺都是那些外國本科生才參加這些活動,感覺不太適合我這樣的人!” 就讀傳媒專業的大三學生的小陳說。

坦白來說,小陳是對於在陌生環境下體驗新事物感到懼怕。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很多留學生在海外留學的過程中都很懼怕挑戰,不難發現,95%的留學生都將“得以順利畢業就好”作為自己留學的唯一目標。

在課業以外的校園活動中,中國留學生則傾向於不參加。

此外,很多即使在美國有求職意向的留學生對於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十分抗拒。

學商科的Cindy認為留學生在美國找工作難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對於求職信以及電梯簡報(elevator pitch)這樣的美國當地求職招數,Cindy也是一無所知,即使去了招聘會也是做無用功。

“雖然很想在美國找工作,但是又覺得太難了,還是算了吧。” Cindy說。

4

舒適圈四:能和中國人在一起玩就在一起玩

2018年聖誕節假期,在芝加哥讀研的陳福和幾位中國同學剛剛結束美國西部自駕遊。他們回到芝加哥的第一件事就是——吃火鍋。

“哎呀還是吃火鍋舒服,吃完咱們Dota開個黑!另外明天要是大家沒事去唱K啊!生活真是美滋滋!”

陳福說,他身邊的中國同學通常下課都會聚在一起吃飯,在他們的業餘時間內也通常和中國留學生聚在一起做飯、唱卡拉OK、打遊戲。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知乎上關於“中國留學生抱團”的討論

在留學生中,中國人和中國人玩再正常不過了,和外國人玩反而顯得奇怪。

如果觀察一下國外大學裡的本地社團,華人面孔屈指可數。

就算參加社團活動,留學生們也更願意以中國學生為主的社團活動,例如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簡稱“CSSA”)。

“有的時候覺得出了國和不出國生活習慣上沒有太大改變,反正也都是和中國人在一起玩。” 陳福說。

國外的華人圈彷彿是一個從國內搬運到海外的巨大溫室,在這個溫室裡,依舊是來自中國的空氣和土壤。在這個溫室為大家阻擋跨文化交流的不適,化解在異國的孤單。

總之, 如果在留學期間待在華人的圈子裡不去與外國同學交流,日子看起來過的可是十分滋潤。

那麼走出華人舒適圈的人,到底得到了什麼?

英語能力得到極大提升,擁有在不同文化環境中快速適應的能力。

出國留學,是為了更好的自我提升。這樣的提升不僅是學術方面的成功,更是能在不同文化環境中快速適應和融入的能力提升。

在硅谷做程序員的張天在知乎上分享過他在美國求學時英語進步最大的兩個時間段:

一是在康奈爾大學做教學助理的時候,那時他需要不斷的給學生用英語講清楚問題。

二是在工作後和美國同事每天一對一出去吃飯的時候。

“這兩種情況逼迫我用英文進行家常裡短的對話,從政治聊到娛樂聊到體育聊到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口語的順暢程度和詞彙量都有較明顯的擴充。”

由此可見,結交外國朋友,多和他們交流是提升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的不二法門。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此外,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多交外國朋友的好處之一是擁有在不同文化環境中快速適應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瞭解到美國各方面的文化,這對日後的職業發展有著更為長遠的好處。

各大國際跨國公司在招聘時都會傾向於有過海外經歷留學的同學,但這一要求背後的隱藏動機是想尋找可以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合作的應聘者。

在留學期間我們會遇到來自多元文化背景的同學,這正是我們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最佳機會。

為成功國外求職奠定基石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就讀金融碩士專業的L同學,就曾透露過她在“研究生入學兩個月後就拿到紐約安永會計事務所實習生錄用信”的祕籍。

“這個實習信息,是我一個來自德國的同班同學告訴我的,他在讀碩士之前就在紐約的安永工作過幾年,我平時和他關係不錯,所以暑期實習的消息放出來後,他第一個就告訴了我。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在美國找工作時,主動積累人脈網(Networking)尤為重要, 留學生長期抱團的結果就是不知道怎麼在國外進行人脈網的積累。

以在美國求職為例,很多留學生由於長期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內,對美國本土公司和當地人才市場的狀況不甚瞭解,信息源嚴重缺失。每次去招聘會,甚至都不知道該如何和招聘官交流,只是遞了簡歷就走,導致投了無數簡歷卻杳無音訊。

如果在學校時,就有意識地主動去獲取信息,針對自己的情況蒐集“情報”,這對於詳細掌握求職所在地的就業市場情況大有裨益。

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同時也意味著你將收穫更廣闊的進步空間、更豐富的發展機會。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留在舒適圈內有錯嗎?

沒有錯。

例如,多和來自祖國的同胞們交流和學習可以讓我們在異國更快適應,獲得歸屬感。

我們在留學階段認識的同胞,是我們在國外共同承擔留學孤獨感和挑戰的兄弟姐妹,是我們在新環境裡自己選擇的“親人”。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但走出舒適圈,往往能讓我們收穫更多可能性。

心理學上有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延遲滿足”,即指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雖然走出舒適圈會給人帶來短暫的不舒適,但長期看來卻能收益更多,在未來得到更多的機遇與成長。

而這些機遇與成長,又豈能簡單用“舒適與否”來衡量?

本文系授權發佈,By 新地平線,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歡迎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微信後臺回覆【舞弊】,閱讀文章《1.68億!美國史上最大招生舞弊!涉及SAT、ACT管理層,耶魯、斯坦福等8所名校....》
“我去美國讀書,但我只和中國人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