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喝點葡萄酒,到底能讓你有多舒服?

營養學 心臟病 葡萄酒 腎結石 癌症 紅酒百科全書 2018-12-02

為什麼適量飲酒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為什麼葡萄酒能夠保護心臟和腎臟?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到底是何方神聖?葡萄酒預防癌症,有科學依據,還是道聽途說?葡萄酒會引起過敏反應嗎?為什麼一喝酒,就臉紅?喝了就頭痛的酒,是真是假?



每天喝點葡萄酒,到底能讓你有多舒服?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深度解讀葡萄酒與健康的關係,部分內容參考 Ronald S. Jackson 博士所著的 Wine Science 一書,以及國外權威大學、專業機構的研究結果。


  • 葡萄酒預防心血管疾病
  • 葡萄酒能夠抗氧化
  • 葡萄酒改善視力
  • 葡萄酒預防健忘症
  • 葡萄酒不會導致痛風
  • 葡萄酒能緩解關節炎
  • 葡萄酒預防糖尿病
  • 葡萄酒預防甲狀腺腫
  • 葡萄酒預防腎結石
  • 葡萄酒與癌症的關係
  • 與葡萄酒有關的過敏
  • 與葡萄酒有關的頭痛
  • 葡萄酒有哪些禁忌症候


葡萄酒預防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又稱為循環系統疾病,循環系統指人體內運送血液的器官和組織,主要包括心臟、血管(動脈、靜脈、微血管),可以細分為急性和慢性,一般與動脈硬化有關。


研究發現,每日飲酒可顯著減少高血壓、心臟病、中風、外周動脈病變等疾病。適量飲用葡萄酒的人,比滴酒不沾的人,平均壽命高 2.5-3.5 年。適量飲酒,尤其是葡萄酒,能夠減少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概率 30-35%。飲酒還可預防間歇性跛行,跛行是外周動脈疾病的徵兆之一。



每天喝點葡萄酒,到底能讓你有多舒服?



(1)影響心臟病的兩種脂蛋白


導致心血管病發病的罪魁禍首是人體血液中高含量的膽固醇和高血脂。


人體中含有一種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為血清蛋白之一。高密度脂蛋白運載周圍組織中的膽固醇,再轉化為膽汁酸或直接通過膽汁從腸道排出,以防止膽固醇沉積於血管內膜,從而防治心血管疾病。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種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血漿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護因子。俗稱“血管清道夫”。


當人體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不足時,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就會增多。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種運載膽固醇進入外周組織細胞的脂蛋白顆粒,可被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當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與氧化修飾的低密度脂蛋白過量時,將被巨噬細胞不斷吞食而變為泡沫細胞,並附著於血管壁上,從而造成動脈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被稱為“壞的膽固醇”。


而紅葡萄酒中含有多酚和黃酮類物質,能夠阻止低密度脂蛋白的脂質被氧化,從而保護心臟健康。


(2)多酚:防動脈硬化、防血栓形成


紅葡萄酒中的多酚,能夠穩定構成動脈血管壁中各種膜的膠原纖維,抑制組胺酸酶的活性,避免產生過多的能降低血管壁透性的組胺,從而加強防止動脈硬化的效果。同時,多酚還能夠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防止血栓的形成。此外,紅葡萄酒中還含有較多的花色苷、原花青素、單寧等物質,它們都具有擴張血管、增強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紅葡萄酒中含有一種被稱為槲皮酮(Quercetin)的植物色素成分。該物質以抗氧化劑與血小板抑制劑的雙重“身份”出現,能夠保護血管的彈性和暢通,對心臟有非常重要的保健作用。


(3)白藜蘆醇



每天喝點葡萄酒,到底能讓你有多舒服?



白藜蘆醇是葡萄酒中,對健康有許多好處多的一種多酚。藍莓、桑葚、豌豆、花生中也含有白藜蘆醇,它是一種酚類植物抗毒素,用於保護植物細胞以及防止真菌侵襲。在民間,早已用富含白藜蘆醇的中藥——虎杖,治療和預防高血脂、動脈硬化。研究表明,白藜蘆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抗動脈粥樣硬化、防治冠心病從而對心血管起到保護作用:


  • 調節血脂;
  • 抑制血小板凝集,促進纖維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作用;
  • 保護血管內皮,抑制內皮細胞增殖;
  • 保護血管平滑機細胞,抑制其增殖;
  • 抗白細胞作用;
  • 拮抗內皮素 -1 作用;
  • 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功能。


白藜蘆醇及其衍生物是近年來研究較多的一類植物抗毒素,其心血管保護作用漸漸地成為研究熱點,可望在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開發方面有所作為,但是其作用機制遠未明確,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葡萄酒能夠抗氧化


人體可以從膳食中攝入的維生素 E、維生素 C、β 胡蘿蔔素、硒等,都具有抗氧化的功效。維生素 C 能夠在短期內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


(1)多酚


葡萄酒中的多酚,不僅在保存葡萄酒時發揮抗氧化作用,而且在進入人體後,也可發揮抗氧化作用。多酚抑制低密度脂蛋白髮生氧化反應,從而起到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多酚能夠抑制脂加氧酶,清除氧自由基。單寧亞基可以保護細胞不被氧化。


(2)白藜蘆醇


白藜蘆醇是葡萄酒中的另一種抗氧化劑。白藜蘆醇的抗氧化功效比膳食中的維生素E和抗壞血酸維生素 C 還要強大。


白藜蘆醇是一種存在於植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劑,主要通過清除或抑制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質過氧化,調節抗氧化相關酶活性等機制,發揮抗氧化作用。白藜蘆醇的抗氧化誘除自由基和影響花生四烯酸代謝的藥理功能,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因為這些生理代謝涉及到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許多生理疾病,例如動脈粥樣硬化、老年痴呆症、病毒性肝炎、胃潰瘍、炎症與過敏反應等。


葡萄酒改善視力



每天喝點葡萄酒,到底能讓你有多舒服?



眼睛是人體對輻射激發的自由基損傷最敏感的器官之一。由於眼睛對光線的特殊敏感性,故而眼部一般含有高濃度的抗氧化劑。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來自人體自身的保護作用會削弱,眼睛中晶狀體蛋白質會與自由基發生氧化,從而帶來視力問題,甚至引發白內障。白藜蘆醇具有擴張眼部血管的功能,能夠預防眼部疾病。


哈佛大學的教授研究指出:紅葡萄酒可以防止黃斑(視網膜)變性。黃斑變性是由於有害氧分子的遊離,使肌體內的黃斑受損。而葡萄酒,特別是紅葡萄酒中,含有能消除氧遊離基的白黎蘆醇,能保護視覺免受其害。因此,經常飲用適量紅葡萄酒的人,患黃斑變性的可能性比不喝的,低 20% 以上。


葡萄酒預防健忘症


瑞士巴塞爾大學的 Egemen Savaskan 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也在實驗中發現,人腦中 β- 澱粉樣蛋白,由細胞分泌,在細胞基質沉澱聚積後,具有很強的神經毒性作用,引起老年痴呆症的發生。紅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減少 β- 澱粉樣蛋白在腦細胞中的反常集聚,從而起到保護腦細胞的作用,改善大腦的認知功能和記憶功能。


具體地說,抗氧化物質維生素E,能夠預防 β- 澱粉樣蛋白在神經細胞內聚集;單寧酸能夠抑制 β- 澱粉樣蛋白生成,並破壞已有 β- 澱粉樣蛋白;白藜蘆醇能夠促進 β- 澱粉樣多肽降解。

葡萄酒不會導致痛風


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MSU)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和尿酸排洩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痛風常伴隨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Ⅱ型糖尿病,痛風發生有年輕化趨勢。


在 19 世紀,人們認為痛風與飲用葡萄酒有關,尤其是波特酒。在紅肉、海鮮、啤酒等食物中,含大量嘌呤,而嘌呤是合成尿酸的重要物質。但酒精能夠促進乳酸合成,而這有利於腎臟代謝尿酸。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適量飲用葡萄酒會增加痛風發生的機率。


醫藥歷史學家認為,19 世紀流行的波特酒引發痛風的觀點,是由鉛導致腎臟受損而產生的。對 19 世紀生產的波特酒進行理化測驗,可發現其含鉛量非常高。造成波特酒中含鉛量高的原因有:加強波特酒的白蘭地是由含鉛的蒸餾器製成的;當時流行錫鉛合金製成的酒杯;水晶醒酒器中添加了鉛。



每天喝點葡萄酒,到底能讓你有多舒服?



葡萄酒能緩解關節炎


許多治療關節炎的藥物對胃內膜有一定的刺激,而適量飲用酸度柔和,酒精度低的餐酒,可以緩和這種刺激。適量飲酒還能起到一定的利尿和使肌肉放鬆的作用。酒精的利尿作用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水腫和關節腫脹,酒精還能舒緩由關節炎導致的肌肉痙攣和僵硬。葡萄酒中的酚類,尤其是白藜蘆醇,具有消炎的功效,能夠減少關節炎導致的疼痛。


葡萄酒預防糖尿病


適量飲酒能預防心臟型糖尿病,尤其是 Ⅱ 型糖尿病。Ⅱ 型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長期偏高,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而紅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也具有減少血液中這兩種物質的作用。


研究表明,適量飲用葡萄酒,還能夠減弱Ⅱ型糖尿病人的胰島素抵抗作用。Ⅱ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中,氧自由基不但影響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發展,同時參與了胰島素抵抗。葡萄酒中的酚類,能夠猝滅氧自由基。適量飲酒能夠減少人體細胞因無法對胰島素做出正確反映,而導致的 Ⅱ 型糖尿病。


不過,據 Augustin 在 2004 年發表的研究,如果在飲酒時,沒有進餐,那麼酒精無法在血糖和胰島素代謝的過程中,發揮有益作用。


在有飲酒習慣的群體中,代謝綜合徵的發病率也更低。原因可能是:酒精對人體新陳代謝的影響;葡萄酒中含有釩元素,而釩是人體的微量元素,可以降低 Ⅰ 型和 Ⅱ 型糖尿病血糖,促進葡萄糖轉運和糖原合成,具有“類胰島素作用”;葡萄酒中的酚類,如白藜蘆醇,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此外,適量飲用幹型葡萄酒,不會對糖尿病人的血糖調節產生不利影響。


葡萄酒預防甲狀腺腫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飲用酒精能夠顯著減少甲狀腺腫和甲狀腺單髮結節患病率。這種功效可能源於未知的乙醇保護作用。


葡萄酒預防腎結石


腎結石,顧名思義,就是腎臟裡面長出了“石頭”。腎結石是泌尿系統的常見疾病之一,每 20 個人中,就有 1 個可能會患腎結石。一般來說,有腎臟疾病的人,尿液中的尿蛋白較高,這是加快疾病發展的重要原因。適量飲用葡萄酒的人,尿液中的尿蛋白水平較低。


啤酒是由穀物發酵釀製,嘌呤含量很高,而人體降解嘌呤的過程,會產生尿酸。正常情況下,尿酸由尿液排出,而大量嘌呤會導致尿酸在關節和腎臟中積累,引發痛風和腎結石。


葡萄酒與癌症的關係


(1)葡萄酒致癌謠言


凡事講究度。大部分癌症的發生,與適量飲酒沒有關係,不過飲酒過量,卻會導致一些癌症的產生。酒精飲品中的各種物質及其分解物,經發酵過程後,均可產生氨基甲酸乙酯,而產生的數量取決於光線和溫度。氨基甲酸乙酯在 1943 年被 Nettleshi 證實為致癌物質。但 90% 以上的氨基甲酸乙酯被肝臟內的酯酶分解為無毒無害的乙酸、氨和碳水化合物,5% 以尿液的形式排除體外。


葡萄酒中的一些酚類具有保護作用,一些則有誘變作用,尤其是在高濃度的情況下。比如,槲皮素在實驗室組織培養時,用來誘導突變;但槲皮素又能起到抑制促癌劑的作用,抑制離體惡性細胞的生長。這種差異可能是由於槲皮素的濃度、金屬離子、遊離氧含量不同造成的。


有傳言稱,葡萄酒會導致乳腺癌。不過,Framingham 經過長期的研究後,並未發現適量飲酒會誘發乳腺癌。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與酒精代謝的過程中,乙醇被代謝為乙醛,如果人體內將乙醛轉化為乙酸的乙醛脫氫酶缺乏或活性非常低,再加上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體內積累乙醛,而乙醛會誘發癌症。此外,酗酒會增加口腔癌和咽喉癌的發病率。不過,乙醇本身不會導致癌症,但會促使致癌物的產生。


(2)多酚、黃酮抑制致癌物


酒中的酚類能夠清除食品中含有的少量亞硝酸鹽。通常煙燻、醃製食品中,亞硝酸鹽作為一種防腐劑,含量會比較高,長期攝入大量亞硝酸鹽容易誘發口腔癌和胃癌。黃酮和黃酮醇能夠抑制高溫烹飪膳食時產生的致癌物,如雜環胺。黃酮類化合物的抗過敏、消炎作用,也有助於抑制癌症。


酚類還可通過 DNA 修復,致癌物降解,細胞凋亡,干擾細胞分裂等,限制或預防癌症的發生。白藜蘆醇抑制腫瘤生長所必須的心血管的生成,還可抑制環氧合酶 -2 和細胞色素 P450 1A1 的生長。環氧合酶 -2 參與腫瘤發生,P450 1A1 是一種重要的羥化酶,可以將致癌物激活。


(3)白藜蘆醇


1993 年,Jayafilake 等人研究表明,反式白藜蘆醇和順式白藜蘆醇都具有抗癌活性,其原因是它們可以抑制蛋白質-酪氨酸激酶的活性。Jang 等人研究後,進一步指出,白藜蘆醇在癌症發生的 3 個階段,即起始、增進和發展過程中,都有較大的防癌活性,且對癌症發生 3 個階段都有抑制乃至逆轉作用:


  • 抑制起始作用。減少自由基形成,誘導Ⅱ期藥代酶增多,拮抗二噁英作用;
  • 抑制增進作用。抑制環氧合酶(COX),抑制過氧化氫酶;
  • 抑制發展作用。抑制癌細胞增殖,誘導癌細胞分化,誘導癌細胞凋亡。


白藜蘆醇可望作為酪氨酸蛋白激酶 PTK 的抑制劑,諸多醫學研究發現白藜蘆醇對乳腺癌、胃癌、結腸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卵巢癌、皮膚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細胞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與葡萄酒有關的過敏


酒精可能引發過敏反應,表現為鼻炎、瘙癢、面部腫脹、頭痛、咳嗽或哮喘等。


(1)二氧化硫


對二氧化硫過敏的人,在喝葡萄酒時,會導致支氣管收縮,引起過敏反應。2001 年,Vally 和 Thompson 研究發現,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達到 300ppm(ppm:百萬分之一)時,會導致呼氣量快速減少,並於 5 分鐘內達到最低谷,不過,又會在接下來的 15-60 分鐘內恢復正常。不過,相同的實驗對象,對二氧化硫含量在 20、75、150ppm 的葡萄酒,並未出現過敏反應。需要指出的是,儘管紅葡萄酒通常比白葡萄酒的二氧化硫含量要低,紅葡萄酒往往更容易引發過敏性哮喘。


正常情況下,亞硫酸鹽能夠迅速地被血液中的酶,轉化為硫酸鹽。但有的人缺少這種酶,會使得亞硫酸鹽積累,導致過敏反應。這類人群在日常飲食中,也要注意避免攝入含硫的蛋白質。正常飲食的代謝過程中,每天約產生 2.4g 硫,這就意味著,葡萄酒的硫含量與之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每天喝點葡萄酒,到底能讓你有多舒服?



(2)喝酒臉紅


一杯酒下肚,先進入胃中,然後是十二指腸、小腸,經由胃腸道進入靜脈系統,然後被運送到肝臟進行代謝。進入肝臟後,酒精先被乙醇脫氫酶(AHD)轉化為乙醛;然後乙醛由乙醛脫氫酶(ALDH2)轉化為乙酸,最後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被排出體外。


如果一個人乙醇脫氫酶少,酒精代謝慢,就會非常容易醉。也就是我們說的酒量差,一杯就倒。如果一個人乙醛脫氫酶 2 數量少,活性低,乙醛代謝慢,乙醛就會導致皮膚黏膜血管擴張,也就是我們說的,一喝就上臉。據日本久裡濱酒精研究中心統計,中國、日本和韓國有 36% 的人喝酒會臉紅。


有的人一喝就上臉,很可能攜帶一種乙醛脫氫酶 2 變異體基因——ALDH2*2。中國人有 18% 攜帶這個基因。人有一對等位基因,攜帶 1 個ALDH2*2,酶活性僅有正常水平的 6%,若攜帶 2 個,酶的活性幾乎為零。對後者來說,一杯倒是很平常的事,他們喝酒容易感到不適,因此一般滴酒不沾。


(3)葡萄酒中含過敏原


大部分葡萄酒在釀製時,要經過澄清或過濾,澄清過濾的介質一般為動物產品,如骨髓、乾酪素(牛奶蛋白)、幾丁質(來自於甲殼動物的組織)、蛋白、魚膠、油、吉利丁(動物蛋白)等。而這些常用的澄清過濾介質中,有不少是常見的食物過敏源。一些對這些物質極度敏感的人,可能就會因為飲用葡萄酒而過敏。


但經雙盲實驗發現,葡萄酒中的蛋清、明膠或非葡萄來源單寧等,在對雞蛋、花生、魚類過敏的人群中,引發過敏現象的概率極其低微。此外,葡萄酒中的化合物種類多達 800 種以上,所以有的人對某些的葡萄酒容易發生不良反應,是正常現象。


與葡萄酒有關的頭痛


(1)組胺引發頭痛


酒後頭疼,還比較常見,並且以偏頭痛居多。導致偏頭痛的原因非常複雜,許多偏頭痛是由組織胺導致大腦血管擴張而產生的。由於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中含生物胺,如組胺和酪氨,常常被認為是引發頭疼的罪魁禍首。但進一步研究發現,紅葡萄酒中的組胺含量非常低,並不足以引發偏頭痛。1983 年,Masyczek 和 Ough 開展雙盲實驗也排除了這一可能。


酒精能夠抑制二胺氧化酶的活性,而二胺氧化酶是小腸中一種重要的酶,能夠抑制組胺和其它生物胺。也就是說,攝入酒精後,更多地組胺進入到了血液系統,而對組胺不耐受的人,就會出現血管性頭痛。不過,烈酒和起泡酒更容易引起偏頭痛,而這兩種酒飲中,組胺含量均非常低。


(2)酚類引發頭痛


葡萄酒中的酚類更容易引發頭痛。一些酚類物質,會抑制血小板中苯酚磺基轉移酶的活性,抑制包括生物胺、酚類在內的內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生物胺能夠激活 5- 羥色胺,這是一種重要的腦神經遞質。這種物質能夠促進血小板聚集和小血管擴張,從而導致頭痛。紅葡萄酒中酚類比白葡萄酒含量高——紅葡萄酒中酚類物質的平均含量為 1,200mg/L,白葡萄酒為 200mg/L。不過,容易偏頭痛的人,其血小板對 5- 羥色胺的敏感性具有周期性,因此並不是每次飲用葡萄酒都會頭痛。


葡萄酒中的酚類還能夠延緩強效激素和神經遞質的作用,如組胺、血清素、多巴胺、腎上腺素、去腎上腺素,而這些會影響頭痛和過敏反應的嚴重程度。此外,一些紅葡萄酒中,微量元素鋰的含量高於平均值,而小劑量的鋰可以預防頭痛。


(3)E 型前列腺素


如果在酒後 2 個小時內,頭痛達到峰值,然後逐漸緩和,但大約 8 個小時後,又開始頭痛,並且非常劇烈。這可能與 E 型前列腺素的釋放有關,這是一種參與血管擴張的重要化學物質。這種情況下,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或者撲熱息痛,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來預防頭痛。



每天喝點葡萄酒,到底能讓你有多舒服?



(4)白葡萄酒引發頭痛


還有一種頭痛是這樣發生的:只喝了一兩杯葡萄酒,第二天醒來,1 個小時內開始頭痛,甚至還噁心。彎腰、斜躺,頭痛還會加劇,身體站直,頭痛減輕了,卻加劇了噁心,並且頭痛會持續數小時。有的人在喝白葡萄酒,或者喝白葡萄酒時,配上咖啡或巧克力後,會出現此類頭痛。不過,這種頭痛的發生原因,目前尚無定論。


大體來說,紅葡萄酒比白葡萄酒更容易引發頭痛,但有的白葡萄餐酒也會引發頭痛。具體的病症和病因不明確,原因可能與白葡萄酒中的亞硫酸鹽含量高有關。


(5)單寧為什麼不會引發頭痛


有人認為,葡萄酒中的單寧是一種多酚,會誘發頭痛,但實際上,單寧在消化道中的吸收率非常低。不過,陳年紅葡萄酒的單寧轉化成了大型聚合物,就容易被消化道吸收了,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陳年紅葡萄酒比年輕的葡萄酒更容易引發頭痛。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型單寧聚合物進入結腸,被細菌代謝為低分子量的酚類,需要花費 2 天的時間,因此不太可能誘發頭痛。


葡萄酒中的單體酚,如咖啡酸、兒茶素,可能引發頭痛。原因是,單體酚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抑制止痛受體的物質,使得人體對與血管擴有關的疼痛的感知力增強。


紅葡萄酒中比白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含量更高,白藜蘆醇能夠抑制環氧合酶,而這種酶參與了能夠擴張腦血管的前列腺素的合成。此外,有的葡萄酒發酵使用的酵母菌株會產生前列腺素,這也是一些葡萄酒引發頭痛的原因。


(6)宿醉引發頭痛


宿醉後會出現顫抖、心悸、心跳過快、出汗、食慾不振、焦慮、噁心等,並常常伴隨頭痛。通常喝完酒後,血液中的酒精慢慢被代謝,出現醉酒表現,然後在 3 個小時內,開始頭痛。宿醉持續的時間很少超過 12 小時,發生的原理目前尚不明確。可能與乙醇、乙醇代謝產生的乙醛和乙酸、甲醇、甲醇代謝產生的甲醛和甲酸有關,但並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


不過,乙醇仍被視為主要原因。乙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產生,從而導致腎臟對水的再次吸收利用減少,水分經尿液排出,導致局部組織脫水。缺水後,顱骨上附著的硬腦膜收縮,纖維拉動,引起痛覺傳感器放電,使人感到頭痛。乙醇的利尿作用還會導致電解質失調,干擾正常的神經和肌肉功能,繼而引發頭痛、噁心和疲勞。出現宿醉該怎麼辦呢?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等待時間過去,所以要學會提前預防,比如不要喝多,喝酒時吃點東西,及時補充水分。


葡萄酒有哪些禁忌症候


適量飲酒,對除孕婦外的大多數成年人來說,具有健康方面的裨益。但對於一些身體有疾病或服藥的群體來說,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影響健康或治療效果。


(1)這些人不宜飲酒


葡萄酒呈酸性,會對出現在口腔、咽喉、胃腸道中的炎症或潰瘍癒合帶來不利影響。胃炎、胃癌、上消化道出血的群體不宜飲酒。不過,紅葡萄酒對幽門螺桿菌和胃黏膜分泌組胺,均有抑制作用。


患有胰腺炎、肝病、急性腎病、前列腺炎、泌尿生殖道感染、癲癇等疾病,或者即將進行手術的群體不宜飲酒。酒精代謝主要由肝臟完成,肝病患者長期飲酒會加重肝臟負擔,甚至導致肝硬化。



每天喝點葡萄酒,到底能讓你有多舒服?



(2)服用這些藥物期間忌酒


在服用一些藥物期間必須忌酒,如頭孢菌素類、灰黃黴素、氯黴素、磺酰脲、甲硝唑等。遺憾的是,大部分關於酒精-藥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是針對酗酒群體的。因此有關適量飲酒與藥物的不良反應的相關資料很少。不過,對於服用三環類抗抑鬱藥的人來說,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引起肌肉失控。服用控制高血壓的藥物 MAO(單胺)後,飲用紅葡萄酒後,藥效會減弱。長期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會加重酒精性腎臟損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