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華人:家鄉發展速度太驚人了 想讓孩子回去上學

印度尼西亞 譚凱 清明節 大學 金羊網 2017-05-04
印尼華人:家鄉發展速度太驚人了 想讓孩子回去上學

江門籍海外華人青年回鄉尋根 受訪者供圖

印尼華人:家鄉發展速度太驚人了 想讓孩子回去上學

江門籍海外華人青年回鄉尋根 受訪者供圖

文/圖 金羊網記者 陳強 全良波 唐波 發自印尼雅加達

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首倡之地的印度尼西亞,也是海外華僑華人最多的地區。早在唐代,廣東、福建沿海地區就有人下南洋到印度尼西亞謀生,而清朝末期更是迎來下南洋高峰。當地僑領告訴記者,印尼華人已有2000萬左右。

連日來,羊城晚報走進“一帶一路”全媒體海外行採訪團隊,廣泛接觸各階層的華人,發現他們已是海外華人二代、三代乃至四代,很多人的文化認同仍然屬於中華文化。“這是我們的根,要一代一代傳下去,也很願意做‘一帶一路’建設的橋樑。”

鄉情

“爸爸帶你去看我們的故鄉”

47歲的譚凱議,已是印尼華人第三代。他跟姐姐都出生在印度尼西亞一個小城市,距離首都雅加達60公里左右。雖然沒有出生在中國大陸,但問起他的家鄉是哪,譚凱議首先說的是江門新會雙水。“我爺爺是江門新會雙水,我外公也是新會雙水。”

1994年,他24歲那年,他的父親帶他第一次回中國大陸,回新會雙水探親。“爸爸跟我說,帶我去看一看故鄉。”其實,譚凱議的父親也不是在中國大陸出生,而是在印尼出生。“不過從小,父親就一遍又一遍告訴我,我們的家鄉在新會。”

“爺爺18歲的時候下南洋,那時候剛結婚3個月,帶著奶奶一起過來。爺爺在世的時候告訴我說,那時候真的很苦,坐船坐了5個月才到印尼。”譚凱議的父親今年已經81歲高齡,如果出去旅遊,最喜歡去的地方還是中國大陸。

跟當時很多下南洋的新會人一樣,譚凱議的爺爺也是做木匠,譚凱議的父親也是做木匠。後來,譚凱議自己也開過傢俱廠,如今是開了一間300多平方米的店,賣的還是傢俱。憑著勤奮、吃苦,經過一代代發展,華人家庭環境持續好轉,不變的是“根在五邑”的鄉情。

跟譚凱議一樣,李智明同樣祖籍江門新會。他說,1942年,父親帶著一家人來到印尼發展。儘管他在印尼長大,但受父母言傳身教,成長過程中一直深受中華文化影響。每逢清明節,父親都會抽空回鄉祭祖。端午、中秋、春節等中華傳統節日,家裡就如國內一樣過節沒有差別。

父親過世後安葬在印尼,但清明節祭祖的習慣還是沒有改變。每年清明,李智明在印尼拜祭父親後,都會回到江門拜祭祖先。“我的根在廣東江門,這是誰都無法改變的事實。”他稱,每個海外華人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自己的祖先。

自豪

“家鄉變化太快了、太好了”

76歲的譚柏葉,是印尼廣東社團聯合總會總主席,是知名僑領。上個世紀30年代,他的爺爺背井離鄉,從江門到印尼謀生,安定之後才把妻子、兒子接到印尼。“我父親10多歲才到印尼,後來17歲又回國結婚,我有一個大姐還是國內出生的,但我和弟弟妹妹都是在印尼出生。”

1972年,譚柏葉31歲時,第一次回中國大陸,到江門新會探親。“那時候,中國大陸跟印尼沒法比,印尼更加發達,沒想到短短几十年,就完全變了。如今,中國大陸的發展,已經完全超過印尼了。這讓我們海外華人特別自豪和驕傲。”

譚柏葉告訴記者,印尼華人年輕一代,對中國大陸很陌生,也缺乏瞭解。所以,他經常組織考察團,讓年輕一代有機會回去看看故鄉。“我去年就帶了7個孫子孫女回新會鄉下,讓他們看看家鄉。年輕人只要回去看一看,回來就會改觀,為家鄉驕傲和自豪。”

1994年第一次回國時,譚凱議的印象也不太好。他從廣州回新會鄉下,花了一整天的時間。“記得過河,還要坐輪渡。”但十年後的2004年,他再次回中國,感覺就很不一樣了。“以前,鄉親騎的都是自行車,後來是摩托車,現在都是開小汽車了。”

記者接觸的華人年輕一代,多數都感嘆家鄉的變化速度。李智明就說,每次到江門市都感覺到明顯的變化,小鄉道變成了寬暢大道,路邊的瓦房變成高樓大廈,市裡公園林立。不是有親戚帶路,完全不認識路了。“發展速度太驚人了。”

印尼華人:家鄉發展速度太驚人了 想讓孩子回去上學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在印尼采訪年輕一代華人

傳承

“想讓孩子回大陸上大學”

李智明說,自從父親過世後,哥哥姐姐信奉西方文化,他堅持東方文化,雙方曾在處理某些問題上出現衝突。現在,他學習父親的方法,把孩子送到華語學校學國語,一週只上一堂英語課、一堂印尼課,平時讓孩子跟著自己學習文化習俗,希望孩子把中華文化傳承下去。

“很多華人的後代都不認識漢字,是個風險信號。”李智明告訴記者,歷史上,印尼一度禁止華校、華社、華媒,導致現在第四、第五代能夠說漢語的實在太少了,中華文化面臨斷層的問題,所以華人社團都在想各種辦法,讓更多華人有機會學習中華文化,讓中華文化傳承下去。

譚凱議就會說中文,但不會看。“我的中文不好,說得不好,因為我上學那時候,沒有華文學校。”他的中文,都是在家裡跟媽媽學的。事實上,譚凱議的同齡人,很多都不太會說華語。不過,譚凱議的3個小孩,現在都在三語學校讀書。

他告訴記者,現在的政策好了,小孩可以學華語。“不過時間太少了,一個禮拜才一天華語課。所以孩子會一點點華語,但還是不太好。”去年,他領著10個小朋友,回江門參加廣肇總會與五邑大學合作的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他的13歲女兒是其中一員。

“就像我父親帶我回故鄉一樣,我也要帶我的孩子回故鄉看看。”譚凱議說,“孩子去了一趟江門,感覺很高興、很興奮。一共10天的時間,體驗了很多傳統文化,像武術、舞龍、舞獅。”如今,他大女兒已經讀初中了,他希望她能學好中文,以後有機會回中國大陸讀大學。

印尼華人:家鄉發展速度太驚人了 想讓孩子回去上學

海外華人青年表演舞龍舞獅 受訪者供圖

發展

“一帶一路”讓聯繫更緊密

2013年,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在印度尼西亞首倡。2015年年中,印度尼西亞開始對中國公民實施免簽證,中國與印尼之間的往來越來越密切。在雅加達開酒店的廣東籍華人張錦泉,就明顯感覺到來自中國大陸的客人越來越多,有時酒店住的基本都是中國大陸去的,夾雜著各地口音,讓人覺得彷彿身在中國大陸。

而最近幾年,印尼華人回中國大陸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印尼華人譚凱議就告訴記者,他以前可能隔幾年才回一趟大陸,但最近三年,每年至少回大陸一趟。“去年就回了兩趟,每次都待了10多天。”

能講一口流利漢語的李智明說,最近三年,差不多每年都要回去兩三趟。他說,要感謝父親的遠見,父親從小就把他送到新加坡華夏學校學國語,回到家中也講國語和江門話。到大學畢業後,他到華南師範大學進修國語,“讓我與大陸客商交流毫無障礙。”

從事金融行業的廣東籍印尼華人甄俊任告訴記者,“現在往來中國大陸,飛機很方便,不像以前還需要坐船。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對我們印尼華人尤其是年輕人來說是一個福音,讓我們與故鄉聯繫更緊密了。”

印尼多位廣東籍華社領袖不約而同地告訴記者,“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特別好的做法,對中國和印尼都是雙贏。譚柏葉就告訴記者:“我們非常希望能做‘一帶一路’的橋樑,與大陸的企業合作,讓中國好產品在印尼開拓市場,把印尼好的資源推介到中國大陸。”

像去年9月,譚柏葉所領導的廣肇總會,就與江門市合作,在雅加達舉行了以“暢聚雅加達,共享‘一帶一路’新機遇”為主題的第五屆世界江門青年大會,吸引1800多人蔘加。這是江門市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舉辦的一次規模大、規格高、影響廣、成效好的外訪活動,也是江門市有史以來組團赴海外開展對外交流和經貿合作規模最大、影響深遠的一次大型活動。

總策劃:劉海陵

總指揮:孫愛群

執行策劃:馬勇、胡潤斌、姚志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