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縣中寨鎮:易地搬遷脫貧路越走越實

移民 合作社 社會 貴州網 2017-05-17

(通訊員 楊敏)5月10日,在沿河自治縣中寨鎮埡口場易地移民安置點,筆者看到新搬來的村民田國秀,正在專心地打掃安置點的街道衛生。

“我打掃衛生一年有18000元收入,退耕還林補助有5000多元,這樣我一年下來收入就有2萬多元,搬到這邊來後日子過得比以前越來越好了。”田國秀高興地告訴記者。

因為條件太惡劣,所以要搬遷

今年42歲的田國秀,來自中寨村新房子組,原來生活的地方沒有水也不通路,丈夫去世得早,有三個孩子。

由於山裡土地貧瘠,辛苦耕作一年僅夠維持一家人的基本口糧,日子過得十分窘迫。

為了生存,大的兩個孩子初中畢業後便外出務工了,小女兒還在上學,每週要走幾個小時山路去學校。

“我是今年正月初一搬來的,老家房子一下雨就漏水,小女兒在鎮裡上學一年房租要700元,現在好了,政府在鎮上幫我修兩層的房子,備齊了傢俱,還幫我安排打掃衛生的工作,不但居住條件改善了,生活也有了保障。”

田國秀搬到埡口場後,居住環境和生活保障都有了質的改變,這只是中寨鎮易地扶貧搬遷群眾中一個典型代表。

中寨鎮位於沿河縣城西北部,距縣城87公里,全鎮轄14個行政村159個村民組,人口24352人。2017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597戶5337人,貧困發生率21.9%,自然條件惡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

面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生存狀態,中寨鎮牢牢抓住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機遇,大規模的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搬遷重點,是要留得住能致富

為保證易地扶貧搬遷順利進行,中寨出臺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和措施,因村因戶做好各村產業發展規劃和因戶施策扶貧工作,進村入戶動員貧困戶搬遷,與貧困戶講道理、算細賬,打消搬遷群眾的後顧之憂。

該鎮還以搬遷群眾勞動技能培訓為主線,以產業扶持為重點,以勞務輸出、交通運輸業為支撐,重點扶持示範戶,培養致富帶頭人。

組織青年外出務工,幫助貧困戶到附近公路建設工地、生態養殖場和豆腐乾加工廠打工,還為部分搬遷戶提供公益性崗位,千方百計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

“當時出去打工有兩個夢想,一是好好供子女上學,二是有朝一日能搬出大山。以前一年到頭收入只夠孩子上學,現在有了這個政策,我們不花一分錢就搬進裝修好的新房子,不但條件好多了,子女上學也方便了,我還開了個門面做生意,這一切都得感謝政府啊!”看著眼前的新家,田茂剛幾乎不敢相信自己一生最大的兩個夢想就這樣同時實現了。

田茂剛以前老屋是棟破舊的木板房,搬過來後,徹底告別以前惡劣的生活環境,孩子也在鎮裡上中學,利用沿街門面開小超市,一天有100多元收入。

目前,中寨鎮搬遷入住的393個貧困人員中,已轉移就業的248人,提供公益性崗位5人,從事交通運輸業5戶,發展養殖業7戶,利用門面做生意7戶,109戶分別在合作社和公路施工工地務工,每年戶均收入可達到2.7萬元以上,基本達到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的。

只要搬出來,發展路就會越走越寬

中寨鎮黨委書記譚鵬飛說告訴筆者:“自開展脫貧攻堅以來,鎮黨委、政府就始終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改善民生、扶貧攻堅的頭等大事來抓,嚴格按照‘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從項目爭取、建設等關鍵點入手,強化措施,狠抓落實,不僅改善了群眾的居住條件,更重要的是還讓他們轉變了觀念,提高了生活質量,同時也帶動了集鎮經濟的發展。”

埡口場安置點位於中寨集鎮,筆者在新村裡看到,200多棟嶄新漂亮的樓房整齊排列在新街道兩旁。集鎮周邊還配套建了產業園區,村裡有新建的幼兒園和文體廣場,在改善交通和居住環境的同時,還解決了移民群眾的教育、就醫、就業問題。目前,244戶1263人已全部拎包入住。

根據規劃,該鎮還將實施跨區域搬遷599戶2973人,其中搬官舟鎮35戶183人,搬沿河縣城95戶474人,搬銅仁市江區469戶2316人。計劃2017年將240戶1236人搬到銅仁碧江區居住。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跨區到銅仁碧江、沿河縣城和官舟集鎮的搬遷工作,真正讓易地扶貧搬遷解決一批困難群眾徹底脫貧”。譚鵬飛對易地搬遷幫助群眾脫貧始終充滿信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