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

來源:21Tech(News-21)

作者:白楊

編輯:李清宇、劉雪瑩

圖片:圖蟲創意

這兩天,在看到鋪天蓋地的“雙馬對話”的宣傳時,第一反應是馬雲和馬化騰,後來才知道,其實是馬雲和馬斯克(Elon Musk)。

"

來源:21Tech(News-21)

作者:白楊

編輯:李清宇、劉雪瑩

圖片:圖蟲創意

這兩天,在看到鋪天蓋地的“雙馬對話”的宣傳時,第一反應是馬雲和馬化騰,後來才知道,其實是馬雲和馬斯克(Elon Musk)。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21Tech注意到,馬雲這次參加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身份是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而馬斯克是以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的身份。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組合,放眼整個科技圈,可能很難再找到比他們倆還天馬行空的人。

在此之前,馬雲和馬斯克幾乎沒有公開交集,甚至兩人創辦的公司做的事情也相差甚大,如果非要找到那麼一點聯繫,就是馬斯克曾經創辦的PayPal和馬雲創辦的支付寶算是相同業務,但後來馬斯克已經把PayPal賣了出去。

雖然直接接觸較少,但是馬雲在公開場合也曾談到過馬斯克。此前,馬斯克用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將一輛特斯拉跑車送進太空,當時馬雲在接受新華社的採訪時表示,“我覺得他是位很了不起的創業者,同樣最為創業者,我對他的遠見、勇氣、膽略都非常欽佩。”

但談及他和馬斯克誰更厲害的問題時,馬雲當時表示,拿他跟我或者和馬化騰作比較就沒有必要了,因為他有我們沒有的東西,我們也有他沒有的東西。這世界應該因不同而美麗,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願意上天,有的人則願意下海。

此次馬雲和馬斯克在上海同臺,主辦方也是留出了相對充足的時間,兩人也是從人工智能聊到太空探索,奉上了一場精彩對話。

"

來源:21Tech(News-21)

作者:白楊

編輯:李清宇、劉雪瑩

圖片:圖蟲創意

這兩天,在看到鋪天蓋地的“雙馬對話”的宣傳時,第一反應是馬雲和馬化騰,後來才知道,其實是馬雲和馬斯克(Elon Musk)。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21Tech注意到,馬雲這次參加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身份是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而馬斯克是以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的身份。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組合,放眼整個科技圈,可能很難再找到比他們倆還天馬行空的人。

在此之前,馬雲和馬斯克幾乎沒有公開交集,甚至兩人創辦的公司做的事情也相差甚大,如果非要找到那麼一點聯繫,就是馬斯克曾經創辦的PayPal和馬雲創辦的支付寶算是相同業務,但後來馬斯克已經把PayPal賣了出去。

雖然直接接觸較少,但是馬雲在公開場合也曾談到過馬斯克。此前,馬斯克用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將一輛特斯拉跑車送進太空,當時馬雲在接受新華社的採訪時表示,“我覺得他是位很了不起的創業者,同樣最為創業者,我對他的遠見、勇氣、膽略都非常欽佩。”

但談及他和馬斯克誰更厲害的問題時,馬雲當時表示,拿他跟我或者和馬化騰作比較就沒有必要了,因為他有我們沒有的東西,我們也有他沒有的東西。這世界應該因不同而美麗,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願意上天,有的人則願意下海。

此次馬雲和馬斯克在上海同臺,主辦方也是留出了相對充足的時間,兩人也是從人工智能聊到太空探索,奉上了一場精彩對話。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人工智能

馬斯克問馬雲,AI是“愛”的意思嗎?馬雲說,我特別不喜歡把AI叫做人工智能,我把它稱作“阿里巴巴智能”。

馬斯克表示,大家好像都會低估人工智能的能力,覺得他像是一個“聰明的人”而已,但實際上,人工智能要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這也是現在很多AI研究人員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他們假設人類很聰明,讓AI模仿人,但事實可能是AI比人聰明的多。

面對未來AI會強於人類的情況,馬斯克說,有一句老話是:如果打不過他們就和他們組隊。“我們的公司現在的一個目標就是讓我們加入到AI隊伍中,而且目前已經有了一些進展,通過和手機、電腦的連接讓人類可以帶有機器特徵。”此前,馬斯克已經推出了腦機方案。

馬斯克表示,人類的自然語言對計算機而言非常短,就像鯨魚發出的聲音,每秒只有100多個字節信息,這對電腦來說簡直太慢、太短了。人類也如此,計算機可以用超過人類幾十萬倍的通量方式來對話,所以計算機看人類一定會覺得很無聊,它們會覺得這是些“無聊的人類”。對於馬斯克的這些想法,馬雲表示,“我特別驚訝於你對科技的願景。但我不是搞科技的,我是講生活的,我覺得AI可以為全世界打開一個新的篇章,讓大家更好理解自己。我對人工智能,對阿里巴巴的智能發展感到高興,人們需要多瞭解人工智能,也需要對自己更加有自信。我是持有很樂觀的情緒,不覺得AI是一種威脅,也不覺得它是很恐怖的東西,因為人類很聰明還會學習。” 對此,馬斯克進一步說道,現在電腦的進步速度是驚人的,比如說電子遊戲向前推四五十年,還只是那種只有兩個方塊的遊戲,但現在已經可以很多人同時在線打同一個遊戲,而且遊戲也變得越來真實。所以哪怕科技發展的速度放緩,它在未來依然會有非常巨大的發。人類現在的文明可能是7000年左右,如果再延續100萬年,和宇宙的年齡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我不是樂觀或者悲觀的人,只是覺得未來科技發展的速度會很快,將會超越我們理解它的能力。

"

來源:21Tech(News-21)

作者:白楊

編輯:李清宇、劉雪瑩

圖片:圖蟲創意

這兩天,在看到鋪天蓋地的“雙馬對話”的宣傳時,第一反應是馬雲和馬化騰,後來才知道,其實是馬雲和馬斯克(Elon Musk)。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21Tech注意到,馬雲這次參加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身份是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而馬斯克是以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的身份。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組合,放眼整個科技圈,可能很難再找到比他們倆還天馬行空的人。

在此之前,馬雲和馬斯克幾乎沒有公開交集,甚至兩人創辦的公司做的事情也相差甚大,如果非要找到那麼一點聯繫,就是馬斯克曾經創辦的PayPal和馬雲創辦的支付寶算是相同業務,但後來馬斯克已經把PayPal賣了出去。

雖然直接接觸較少,但是馬雲在公開場合也曾談到過馬斯克。此前,馬斯克用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將一輛特斯拉跑車送進太空,當時馬雲在接受新華社的採訪時表示,“我覺得他是位很了不起的創業者,同樣最為創業者,我對他的遠見、勇氣、膽略都非常欽佩。”

但談及他和馬斯克誰更厲害的問題時,馬雲當時表示,拿他跟我或者和馬化騰作比較就沒有必要了,因為他有我們沒有的東西,我們也有他沒有的東西。這世界應該因不同而美麗,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願意上天,有的人則願意下海。

此次馬雲和馬斯克在上海同臺,主辦方也是留出了相對充足的時間,兩人也是從人工智能聊到太空探索,奉上了一場精彩對話。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人工智能

馬斯克問馬雲,AI是“愛”的意思嗎?馬雲說,我特別不喜歡把AI叫做人工智能,我把它稱作“阿里巴巴智能”。

馬斯克表示,大家好像都會低估人工智能的能力,覺得他像是一個“聰明的人”而已,但實際上,人工智能要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這也是現在很多AI研究人員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他們假設人類很聰明,讓AI模仿人,但事實可能是AI比人聰明的多。

面對未來AI會強於人類的情況,馬斯克說,有一句老話是:如果打不過他們就和他們組隊。“我們的公司現在的一個目標就是讓我們加入到AI隊伍中,而且目前已經有了一些進展,通過和手機、電腦的連接讓人類可以帶有機器特徵。”此前,馬斯克已經推出了腦機方案。

馬斯克表示,人類的自然語言對計算機而言非常短,就像鯨魚發出的聲音,每秒只有100多個字節信息,這對電腦來說簡直太慢、太短了。人類也如此,計算機可以用超過人類幾十萬倍的通量方式來對話,所以計算機看人類一定會覺得很無聊,它們會覺得這是些“無聊的人類”。對於馬斯克的這些想法,馬雲表示,“我特別驚訝於你對科技的願景。但我不是搞科技的,我是講生活的,我覺得AI可以為全世界打開一個新的篇章,讓大家更好理解自己。我對人工智能,對阿里巴巴的智能發展感到高興,人們需要多瞭解人工智能,也需要對自己更加有自信。我是持有很樂觀的情緒,不覺得AI是一種威脅,也不覺得它是很恐怖的東西,因為人類很聰明還會學習。” 對此,馬斯克進一步說道,現在電腦的進步速度是驚人的,比如說電子遊戲向前推四五十年,還只是那種只有兩個方塊的遊戲,但現在已經可以很多人同時在線打同一個遊戲,而且遊戲也變得越來真實。所以哪怕科技發展的速度放緩,它在未來依然會有非常巨大的發。人類現在的文明可能是7000年左右,如果再延續100萬年,和宇宙的年齡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我不是樂觀或者悲觀的人,只是覺得未來科技發展的速度會很快,將會超越我們理解它的能力。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火星馬雲提問馬斯克,“聽說你要去火星,火星上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你們都會搬去火星嗎?我對火星不感興趣,因為我剛剛從火星迴來,你為什麼對火星那麼感興趣?”現場也被馬雲的幽默給逗笑了,眾所周知,馬雲被很多人稱作是“外星人”,而他自己似乎並不介意,並在很多場合都以此用來調侃。

馬斯克表示,我們需要採取行動,要不斷對未來有更好的瞭解。探索火星,不是我覺得地球沒有希望了,而是為了應對那些我們做最大的努力,但還是控制不了的事件,比如一些不可控的外部力量可能導致地球會毀滅時,我們只能搬到另外一個星球去生活。

馬斯克還表示,現在是我們45億年來第一次有這樣的窗口,但是這個機會窗口會有多久,或長或短都有可能,所以我們聰明一點就假設它的窗口不長,然後儘快抓住機會窗口共同保護一個未來。

馬雲稱,我很欽佩你的勇氣,開發火星。但是我身邊有很多人是在盡力去提升地球現在的發展,能把100萬人送到火星很好,但是我們還要關心70多億地球人的發展,讓地球更可持續發展。

我自己本人不是火星粉絲,我覺得去了火星就回不來了。我也不喜歡爬喜馬拉雅山,如果說有一天有電梯的話,我會考慮去喜馬拉雅山頂去看看。無論人類文明多久了,但是我們每個人在這個地球上最多也就是一百年的生命,我們不能把未來所有問題解決,但是我們必須要對未來負責,我們要關注怎樣可以讓現在的生活變得更好。”馬雲說。

"

來源:21Tech(News-21)

作者:白楊

編輯:李清宇、劉雪瑩

圖片:圖蟲創意

這兩天,在看到鋪天蓋地的“雙馬對話”的宣傳時,第一反應是馬雲和馬化騰,後來才知道,其實是馬雲和馬斯克(Elon Musk)。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21Tech注意到,馬雲這次參加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身份是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而馬斯克是以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的身份。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組合,放眼整個科技圈,可能很難再找到比他們倆還天馬行空的人。

在此之前,馬雲和馬斯克幾乎沒有公開交集,甚至兩人創辦的公司做的事情也相差甚大,如果非要找到那麼一點聯繫,就是馬斯克曾經創辦的PayPal和馬雲創辦的支付寶算是相同業務,但後來馬斯克已經把PayPal賣了出去。

雖然直接接觸較少,但是馬雲在公開場合也曾談到過馬斯克。此前,馬斯克用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將一輛特斯拉跑車送進太空,當時馬雲在接受新華社的採訪時表示,“我覺得他是位很了不起的創業者,同樣最為創業者,我對他的遠見、勇氣、膽略都非常欽佩。”

但談及他和馬斯克誰更厲害的問題時,馬雲當時表示,拿他跟我或者和馬化騰作比較就沒有必要了,因為他有我們沒有的東西,我們也有他沒有的東西。這世界應該因不同而美麗,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願意上天,有的人則願意下海。

此次馬雲和馬斯克在上海同臺,主辦方也是留出了相對充足的時間,兩人也是從人工智能聊到太空探索,奉上了一場精彩對話。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人工智能

馬斯克問馬雲,AI是“愛”的意思嗎?馬雲說,我特別不喜歡把AI叫做人工智能,我把它稱作“阿里巴巴智能”。

馬斯克表示,大家好像都會低估人工智能的能力,覺得他像是一個“聰明的人”而已,但實際上,人工智能要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這也是現在很多AI研究人員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他們假設人類很聰明,讓AI模仿人,但事實可能是AI比人聰明的多。

面對未來AI會強於人類的情況,馬斯克說,有一句老話是:如果打不過他們就和他們組隊。“我們的公司現在的一個目標就是讓我們加入到AI隊伍中,而且目前已經有了一些進展,通過和手機、電腦的連接讓人類可以帶有機器特徵。”此前,馬斯克已經推出了腦機方案。

馬斯克表示,人類的自然語言對計算機而言非常短,就像鯨魚發出的聲音,每秒只有100多個字節信息,這對電腦來說簡直太慢、太短了。人類也如此,計算機可以用超過人類幾十萬倍的通量方式來對話,所以計算機看人類一定會覺得很無聊,它們會覺得這是些“無聊的人類”。對於馬斯克的這些想法,馬雲表示,“我特別驚訝於你對科技的願景。但我不是搞科技的,我是講生活的,我覺得AI可以為全世界打開一個新的篇章,讓大家更好理解自己。我對人工智能,對阿里巴巴的智能發展感到高興,人們需要多瞭解人工智能,也需要對自己更加有自信。我是持有很樂觀的情緒,不覺得AI是一種威脅,也不覺得它是很恐怖的東西,因為人類很聰明還會學習。” 對此,馬斯克進一步說道,現在電腦的進步速度是驚人的,比如說電子遊戲向前推四五十年,還只是那種只有兩個方塊的遊戲,但現在已經可以很多人同時在線打同一個遊戲,而且遊戲也變得越來真實。所以哪怕科技發展的速度放緩,它在未來依然會有非常巨大的發。人類現在的文明可能是7000年左右,如果再延續100萬年,和宇宙的年齡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我不是樂觀或者悲觀的人,只是覺得未來科技發展的速度會很快,將會超越我們理解它的能力。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火星馬雲提問馬斯克,“聽說你要去火星,火星上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你們都會搬去火星嗎?我對火星不感興趣,因為我剛剛從火星迴來,你為什麼對火星那麼感興趣?”現場也被馬雲的幽默給逗笑了,眾所周知,馬雲被很多人稱作是“外星人”,而他自己似乎並不介意,並在很多場合都以此用來調侃。

馬斯克表示,我們需要採取行動,要不斷對未來有更好的瞭解。探索火星,不是我覺得地球沒有希望了,而是為了應對那些我們做最大的努力,但還是控制不了的事件,比如一些不可控的外部力量可能導致地球會毀滅時,我們只能搬到另外一個星球去生活。

馬斯克還表示,現在是我們45億年來第一次有這樣的窗口,但是這個機會窗口會有多久,或長或短都有可能,所以我們聰明一點就假設它的窗口不長,然後儘快抓住機會窗口共同保護一個未來。

馬雲稱,我很欽佩你的勇氣,開發火星。但是我身邊有很多人是在盡力去提升地球現在的發展,能把100萬人送到火星很好,但是我們還要關心70多億地球人的發展,讓地球更可持續發展。

我自己本人不是火星粉絲,我覺得去了火星就回不來了。我也不喜歡爬喜馬拉雅山,如果說有一天有電梯的話,我會考慮去喜馬拉雅山頂去看看。無論人類文明多久了,但是我們每個人在這個地球上最多也就是一百年的生命,我們不能把未來所有問題解決,但是我們必須要對未來負責,我們要關注怎樣可以讓現在的生活變得更好。”馬雲說。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馬雲還對馬斯克表示,每一次聽到一些信息,比如說你對外部空間感興趣,對外星球感興趣,我對你的這些想法都很尊重,我們需要向你這樣的英雄致敬。但是,世界也需要我們這樣的英雄,在地球上獲得更好的生活。

對此,馬斯克表示,我要澄清一下,我是支持地球的。我希望的是,有一天我們可以成為多星球生存生物的時候,將生命超越地球發展,讓我們的認知可以擴大範圍。

馬斯克指出,從資源角度來說,地球上只有最多1%的資源可以用來去研究是不是可以多星球生活。我覺得也許值得投入地球GDP的1%用來進行生命多星球的研究,絕大多數的資源肯定是用來研究地球的發展的。其認為,這是針對未來一個比較明智的投資。

關於就業

談及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時,馬雲表示,人在過去一百年裡,我們一直擔心新的技術將會帶走就業機會,但實際上這些技術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

在未來20年時間裡,大家的壽命會更長,生命科學技術可以讓你活100年甚至是120年,當然這不見得就是一件好事。這是意味著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馬雲覺得,一週工作三四天,一天工作三四小時其實就可以了。有了人工智能之後,人們會有更多時間去享受作為人的樂趣。 他表示,在其生命中,去過300多個城市,但他的父親只去過30多個城市,他的爺爺可能最多去過3個城市,而他的孫子輩可能可以去3000個城市,甚至可以坐特斯拉去,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旅行。“我們不需要有那麼多的工作,未來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讓大家開心,大家快樂,讓大家體驗生活,讓大家享受成為人類的生活。所以我不擔心工作,我們會有很多的工作。我們不需要很多的工作。

馬斯克提出,我覺得在今後人工智能會使工作失去意義,可能最後的工作就是寫AI軟件,再然後AI自己會寫軟件了。所以我建議大家去學工程、學物理,或者說做一些人與人互動的工作。因為人們喜歡和別人有這種互動,所以如果你的工作是涉及到人,或者是工程,可能是比較好的。我們要好好想這個問題,我們也要思考一下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不然的話就落後了。

"

來源:21Tech(News-21)

作者:白楊

編輯:李清宇、劉雪瑩

圖片:圖蟲創意

這兩天,在看到鋪天蓋地的“雙馬對話”的宣傳時,第一反應是馬雲和馬化騰,後來才知道,其實是馬雲和馬斯克(Elon Musk)。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21Tech注意到,馬雲這次參加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身份是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而馬斯克是以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的身份。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組合,放眼整個科技圈,可能很難再找到比他們倆還天馬行空的人。

在此之前,馬雲和馬斯克幾乎沒有公開交集,甚至兩人創辦的公司做的事情也相差甚大,如果非要找到那麼一點聯繫,就是馬斯克曾經創辦的PayPal和馬雲創辦的支付寶算是相同業務,但後來馬斯克已經把PayPal賣了出去。

雖然直接接觸較少,但是馬雲在公開場合也曾談到過馬斯克。此前,馬斯克用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將一輛特斯拉跑車送進太空,當時馬雲在接受新華社的採訪時表示,“我覺得他是位很了不起的創業者,同樣最為創業者,我對他的遠見、勇氣、膽略都非常欽佩。”

但談及他和馬斯克誰更厲害的問題時,馬雲當時表示,拿他跟我或者和馬化騰作比較就沒有必要了,因為他有我們沒有的東西,我們也有他沒有的東西。這世界應該因不同而美麗,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願意上天,有的人則願意下海。

此次馬雲和馬斯克在上海同臺,主辦方也是留出了相對充足的時間,兩人也是從人工智能聊到太空探索,奉上了一場精彩對話。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人工智能

馬斯克問馬雲,AI是“愛”的意思嗎?馬雲說,我特別不喜歡把AI叫做人工智能,我把它稱作“阿里巴巴智能”。

馬斯克表示,大家好像都會低估人工智能的能力,覺得他像是一個“聰明的人”而已,但實際上,人工智能要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這也是現在很多AI研究人員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他們假設人類很聰明,讓AI模仿人,但事實可能是AI比人聰明的多。

面對未來AI會強於人類的情況,馬斯克說,有一句老話是:如果打不過他們就和他們組隊。“我們的公司現在的一個目標就是讓我們加入到AI隊伍中,而且目前已經有了一些進展,通過和手機、電腦的連接讓人類可以帶有機器特徵。”此前,馬斯克已經推出了腦機方案。

馬斯克表示,人類的自然語言對計算機而言非常短,就像鯨魚發出的聲音,每秒只有100多個字節信息,這對電腦來說簡直太慢、太短了。人類也如此,計算機可以用超過人類幾十萬倍的通量方式來對話,所以計算機看人類一定會覺得很無聊,它們會覺得這是些“無聊的人類”。對於馬斯克的這些想法,馬雲表示,“我特別驚訝於你對科技的願景。但我不是搞科技的,我是講生活的,我覺得AI可以為全世界打開一個新的篇章,讓大家更好理解自己。我對人工智能,對阿里巴巴的智能發展感到高興,人們需要多瞭解人工智能,也需要對自己更加有自信。我是持有很樂觀的情緒,不覺得AI是一種威脅,也不覺得它是很恐怖的東西,因為人類很聰明還會學習。” 對此,馬斯克進一步說道,現在電腦的進步速度是驚人的,比如說電子遊戲向前推四五十年,還只是那種只有兩個方塊的遊戲,但現在已經可以很多人同時在線打同一個遊戲,而且遊戲也變得越來真實。所以哪怕科技發展的速度放緩,它在未來依然會有非常巨大的發。人類現在的文明可能是7000年左右,如果再延續100萬年,和宇宙的年齡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我不是樂觀或者悲觀的人,只是覺得未來科技發展的速度會很快,將會超越我們理解它的能力。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火星馬雲提問馬斯克,“聽說你要去火星,火星上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你們都會搬去火星嗎?我對火星不感興趣,因為我剛剛從火星迴來,你為什麼對火星那麼感興趣?”現場也被馬雲的幽默給逗笑了,眾所周知,馬雲被很多人稱作是“外星人”,而他自己似乎並不介意,並在很多場合都以此用來調侃。

馬斯克表示,我們需要採取行動,要不斷對未來有更好的瞭解。探索火星,不是我覺得地球沒有希望了,而是為了應對那些我們做最大的努力,但還是控制不了的事件,比如一些不可控的外部力量可能導致地球會毀滅時,我們只能搬到另外一個星球去生活。

馬斯克還表示,現在是我們45億年來第一次有這樣的窗口,但是這個機會窗口會有多久,或長或短都有可能,所以我們聰明一點就假設它的窗口不長,然後儘快抓住機會窗口共同保護一個未來。

馬雲稱,我很欽佩你的勇氣,開發火星。但是我身邊有很多人是在盡力去提升地球現在的發展,能把100萬人送到火星很好,但是我們還要關心70多億地球人的發展,讓地球更可持續發展。

我自己本人不是火星粉絲,我覺得去了火星就回不來了。我也不喜歡爬喜馬拉雅山,如果說有一天有電梯的話,我會考慮去喜馬拉雅山頂去看看。無論人類文明多久了,但是我們每個人在這個地球上最多也就是一百年的生命,我們不能把未來所有問題解決,但是我們必須要對未來負責,我們要關注怎樣可以讓現在的生活變得更好。”馬雲說。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馬雲還對馬斯克表示,每一次聽到一些信息,比如說你對外部空間感興趣,對外星球感興趣,我對你的這些想法都很尊重,我們需要向你這樣的英雄致敬。但是,世界也需要我們這樣的英雄,在地球上獲得更好的生活。

對此,馬斯克表示,我要澄清一下,我是支持地球的。我希望的是,有一天我們可以成為多星球生存生物的時候,將生命超越地球發展,讓我們的認知可以擴大範圍。

馬斯克指出,從資源角度來說,地球上只有最多1%的資源可以用來去研究是不是可以多星球生活。我覺得也許值得投入地球GDP的1%用來進行生命多星球的研究,絕大多數的資源肯定是用來研究地球的發展的。其認為,這是針對未來一個比較明智的投資。

關於就業

談及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時,馬雲表示,人在過去一百年裡,我們一直擔心新的技術將會帶走就業機會,但實際上這些技術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

在未來20年時間裡,大家的壽命會更長,生命科學技術可以讓你活100年甚至是120年,當然這不見得就是一件好事。這是意味著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馬雲覺得,一週工作三四天,一天工作三四小時其實就可以了。有了人工智能之後,人們會有更多時間去享受作為人的樂趣。 他表示,在其生命中,去過300多個城市,但他的父親只去過30多個城市,他的爺爺可能最多去過3個城市,而他的孫子輩可能可以去3000個城市,甚至可以坐特斯拉去,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旅行。“我們不需要有那麼多的工作,未來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讓大家開心,大家快樂,讓大家體驗生活,讓大家享受成為人類的生活。所以我不擔心工作,我們會有很多的工作。我們不需要很多的工作。

馬斯克提出,我覺得在今後人工智能會使工作失去意義,可能最後的工作就是寫AI軟件,再然後AI自己會寫軟件了。所以我建議大家去學工程、學物理,或者說做一些人與人互動的工作。因為人們喜歡和別人有這種互動,所以如果你的工作是涉及到人,或者是工程,可能是比較好的。我們要好好想這個問題,我們也要思考一下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不然的話就落後了。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教育

馬雲表示,我覺得未來不會有專門的人工智能的職業,我更擔心的是教育,現在我們的教育主要是為工業時代設計的,我相信機器在未來會比人聰明很多,那麼人怎麼可以做得更好?

馬雲認為,現在應該改變教育的方式,過去我們總是在記憶,但計算機可以比你算的更快更好,這時候我們就要更有創意,更有建設性,我們怎麼教我們的孩子更有創意和建設性呢?我覺得這是教育的關鍵。我想花更多的時間來培訓孩子去學藝術、畫畫,學唱歌、跳舞,這些都是創意的事情。

“人是沒有辦法制造一個人的,計算機就是機器,機器就是一個玩具,人甚至都沒有辦法制造一隻蚊子,機器只有芯片,但是人類有我們的心,心是智慧的來源。在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各個國家各個政府應該去改革我們的教育體系,確保我們的孩子可以在未來找到工作,可以在今後每週工作三天,每天工作三到四個小時,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我們不改變教育體系,這些都是問題。”馬雲說。

"

來源:21Tech(News-21)

作者:白楊

編輯:李清宇、劉雪瑩

圖片:圖蟲創意

這兩天,在看到鋪天蓋地的“雙馬對話”的宣傳時,第一反應是馬雲和馬化騰,後來才知道,其實是馬雲和馬斯克(Elon Musk)。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21Tech注意到,馬雲這次參加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身份是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而馬斯克是以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的身份。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組合,放眼整個科技圈,可能很難再找到比他們倆還天馬行空的人。

在此之前,馬雲和馬斯克幾乎沒有公開交集,甚至兩人創辦的公司做的事情也相差甚大,如果非要找到那麼一點聯繫,就是馬斯克曾經創辦的PayPal和馬雲創辦的支付寶算是相同業務,但後來馬斯克已經把PayPal賣了出去。

雖然直接接觸較少,但是馬雲在公開場合也曾談到過馬斯克。此前,馬斯克用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將一輛特斯拉跑車送進太空,當時馬雲在接受新華社的採訪時表示,“我覺得他是位很了不起的創業者,同樣最為創業者,我對他的遠見、勇氣、膽略都非常欽佩。”

但談及他和馬斯克誰更厲害的問題時,馬雲當時表示,拿他跟我或者和馬化騰作比較就沒有必要了,因為他有我們沒有的東西,我們也有他沒有的東西。這世界應該因不同而美麗,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願意上天,有的人則願意下海。

此次馬雲和馬斯克在上海同臺,主辦方也是留出了相對充足的時間,兩人也是從人工智能聊到太空探索,奉上了一場精彩對話。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人工智能

馬斯克問馬雲,AI是“愛”的意思嗎?馬雲說,我特別不喜歡把AI叫做人工智能,我把它稱作“阿里巴巴智能”。

馬斯克表示,大家好像都會低估人工智能的能力,覺得他像是一個“聰明的人”而已,但實際上,人工智能要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這也是現在很多AI研究人員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他們假設人類很聰明,讓AI模仿人,但事實可能是AI比人聰明的多。

面對未來AI會強於人類的情況,馬斯克說,有一句老話是:如果打不過他們就和他們組隊。“我們的公司現在的一個目標就是讓我們加入到AI隊伍中,而且目前已經有了一些進展,通過和手機、電腦的連接讓人類可以帶有機器特徵。”此前,馬斯克已經推出了腦機方案。

馬斯克表示,人類的自然語言對計算機而言非常短,就像鯨魚發出的聲音,每秒只有100多個字節信息,這對電腦來說簡直太慢、太短了。人類也如此,計算機可以用超過人類幾十萬倍的通量方式來對話,所以計算機看人類一定會覺得很無聊,它們會覺得這是些“無聊的人類”。對於馬斯克的這些想法,馬雲表示,“我特別驚訝於你對科技的願景。但我不是搞科技的,我是講生活的,我覺得AI可以為全世界打開一個新的篇章,讓大家更好理解自己。我對人工智能,對阿里巴巴的智能發展感到高興,人們需要多瞭解人工智能,也需要對自己更加有自信。我是持有很樂觀的情緒,不覺得AI是一種威脅,也不覺得它是很恐怖的東西,因為人類很聰明還會學習。” 對此,馬斯克進一步說道,現在電腦的進步速度是驚人的,比如說電子遊戲向前推四五十年,還只是那種只有兩個方塊的遊戲,但現在已經可以很多人同時在線打同一個遊戲,而且遊戲也變得越來真實。所以哪怕科技發展的速度放緩,它在未來依然會有非常巨大的發。人類現在的文明可能是7000年左右,如果再延續100萬年,和宇宙的年齡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我不是樂觀或者悲觀的人,只是覺得未來科技發展的速度會很快,將會超越我們理解它的能力。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火星馬雲提問馬斯克,“聽說你要去火星,火星上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你們都會搬去火星嗎?我對火星不感興趣,因為我剛剛從火星迴來,你為什麼對火星那麼感興趣?”現場也被馬雲的幽默給逗笑了,眾所周知,馬雲被很多人稱作是“外星人”,而他自己似乎並不介意,並在很多場合都以此用來調侃。

馬斯克表示,我們需要採取行動,要不斷對未來有更好的瞭解。探索火星,不是我覺得地球沒有希望了,而是為了應對那些我們做最大的努力,但還是控制不了的事件,比如一些不可控的外部力量可能導致地球會毀滅時,我們只能搬到另外一個星球去生活。

馬斯克還表示,現在是我們45億年來第一次有這樣的窗口,但是這個機會窗口會有多久,或長或短都有可能,所以我們聰明一點就假設它的窗口不長,然後儘快抓住機會窗口共同保護一個未來。

馬雲稱,我很欽佩你的勇氣,開發火星。但是我身邊有很多人是在盡力去提升地球現在的發展,能把100萬人送到火星很好,但是我們還要關心70多億地球人的發展,讓地球更可持續發展。

我自己本人不是火星粉絲,我覺得去了火星就回不來了。我也不喜歡爬喜馬拉雅山,如果說有一天有電梯的話,我會考慮去喜馬拉雅山頂去看看。無論人類文明多久了,但是我們每個人在這個地球上最多也就是一百年的生命,我們不能把未來所有問題解決,但是我們必須要對未來負責,我們要關注怎樣可以讓現在的生活變得更好。”馬雲說。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馬雲還對馬斯克表示,每一次聽到一些信息,比如說你對外部空間感興趣,對外星球感興趣,我對你的這些想法都很尊重,我們需要向你這樣的英雄致敬。但是,世界也需要我們這樣的英雄,在地球上獲得更好的生活。

對此,馬斯克表示,我要澄清一下,我是支持地球的。我希望的是,有一天我們可以成為多星球生存生物的時候,將生命超越地球發展,讓我們的認知可以擴大範圍。

馬斯克指出,從資源角度來說,地球上只有最多1%的資源可以用來去研究是不是可以多星球生活。我覺得也許值得投入地球GDP的1%用來進行生命多星球的研究,絕大多數的資源肯定是用來研究地球的發展的。其認為,這是針對未來一個比較明智的投資。

關於就業

談及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時,馬雲表示,人在過去一百年裡,我們一直擔心新的技術將會帶走就業機會,但實際上這些技術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

在未來20年時間裡,大家的壽命會更長,生命科學技術可以讓你活100年甚至是120年,當然這不見得就是一件好事。這是意味著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馬雲覺得,一週工作三四天,一天工作三四小時其實就可以了。有了人工智能之後,人們會有更多時間去享受作為人的樂趣。 他表示,在其生命中,去過300多個城市,但他的父親只去過30多個城市,他的爺爺可能最多去過3個城市,而他的孫子輩可能可以去3000個城市,甚至可以坐特斯拉去,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旅行。“我們不需要有那麼多的工作,未來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讓大家開心,大家快樂,讓大家體驗生活,讓大家享受成為人類的生活。所以我不擔心工作,我們會有很多的工作。我們不需要很多的工作。

馬斯克提出,我覺得在今後人工智能會使工作失去意義,可能最後的工作就是寫AI軟件,再然後AI自己會寫軟件了。所以我建議大家去學工程、學物理,或者說做一些人與人互動的工作。因為人們喜歡和別人有這種互動,所以如果你的工作是涉及到人,或者是工程,可能是比較好的。我們要好好想這個問題,我們也要思考一下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不然的話就落後了。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教育

馬雲表示,我覺得未來不會有專門的人工智能的職業,我更擔心的是教育,現在我們的教育主要是為工業時代設計的,我相信機器在未來會比人聰明很多,那麼人怎麼可以做得更好?

馬雲認為,現在應該改變教育的方式,過去我們總是在記憶,但計算機可以比你算的更快更好,這時候我們就要更有創意,更有建設性,我們怎麼教我們的孩子更有創意和建設性呢?我覺得這是教育的關鍵。我想花更多的時間來培訓孩子去學藝術、畫畫,學唱歌、跳舞,這些都是創意的事情。

“人是沒有辦法制造一個人的,計算機就是機器,機器就是一個玩具,人甚至都沒有辦法制造一隻蚊子,機器只有芯片,但是人類有我們的心,心是智慧的來源。在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各個國家各個政府應該去改革我們的教育體系,確保我們的孩子可以在未來找到工作,可以在今後每週工作三天,每天工作三到四個小時,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我們不改變教育體系,這些都是問題。”馬雲說。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馬斯克則表示,要儘可能多的多學一點,讓你可以更好的預測未來、創造未來。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我們要去評估一下你在學的東西,是不是能夠讓你預測未來,讓你減少錯誤?我們在某種程度上總是錯誤的,但是你能不能減少你未來的錯誤率,我覺得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看待我們的教育。 馬斯克還表示,當然也要預測未來。這就涉及到藝術和很多其他的東西。現在的教育是帶寬很低的,是非常慢的。講課是最糟糕的,因為這個速度太慢了。我們在預測未來的時候要犯更少的錯,這也是很難的,我覺得並不一定99%是錯的,但是我們確實錯了很多。但是你首先要去嘗試,然後再去調整,根據你之前預測的錯誤去做調整。

馬雲也認同馬斯克的這一說法,覺得去嘗試是非常好的,“我們要有信心去未來嘗試,我從不擔心我們犯錯,錯誤是人類最好的資產,最好的財富,人類擔憂人工智能災難的時候,我覺得這不是災難,關鍵是人類犯的錯,我們要相信人類是可以改正錯誤,改善自己的,這就需要教育。”

馬雲說,今天在中國每年出生18萬小孩,這個還不夠,我們要有更多。我覺得地球上最好的資源不是煤炭、石油,而是人類的大腦,我們怎麼讓人類的大腦更有創意和建設性呢?我們要確保機器永遠是人類的玩具和工具,而不是來控制我們的。我覺得在我這一輩子當中,尤其是過去兩年,大家經常談人工智能,然後說人類會被機器控制,我從來不講這些問題,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是不一樣的,機器是人類發明的,根據科學,人從來無法創造一個比自己更聰明的動物。

"

來源:21Tech(News-21)

作者:白楊

編輯:李清宇、劉雪瑩

圖片:圖蟲創意

這兩天,在看到鋪天蓋地的“雙馬對話”的宣傳時,第一反應是馬雲和馬化騰,後來才知道,其實是馬雲和馬斯克(Elon Musk)。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21Tech注意到,馬雲這次參加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身份是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而馬斯克是以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的身份。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組合,放眼整個科技圈,可能很難再找到比他們倆還天馬行空的人。

在此之前,馬雲和馬斯克幾乎沒有公開交集,甚至兩人創辦的公司做的事情也相差甚大,如果非要找到那麼一點聯繫,就是馬斯克曾經創辦的PayPal和馬雲創辦的支付寶算是相同業務,但後來馬斯克已經把PayPal賣了出去。

雖然直接接觸較少,但是馬雲在公開場合也曾談到過馬斯克。此前,馬斯克用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將一輛特斯拉跑車送進太空,當時馬雲在接受新華社的採訪時表示,“我覺得他是位很了不起的創業者,同樣最為創業者,我對他的遠見、勇氣、膽略都非常欽佩。”

但談及他和馬斯克誰更厲害的問題時,馬雲當時表示,拿他跟我或者和馬化騰作比較就沒有必要了,因為他有我們沒有的東西,我們也有他沒有的東西。這世界應該因不同而美麗,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願意上天,有的人則願意下海。

此次馬雲和馬斯克在上海同臺,主辦方也是留出了相對充足的時間,兩人也是從人工智能聊到太空探索,奉上了一場精彩對話。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人工智能

馬斯克問馬雲,AI是“愛”的意思嗎?馬雲說,我特別不喜歡把AI叫做人工智能,我把它稱作“阿里巴巴智能”。

馬斯克表示,大家好像都會低估人工智能的能力,覺得他像是一個“聰明的人”而已,但實際上,人工智能要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這也是現在很多AI研究人員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他們假設人類很聰明,讓AI模仿人,但事實可能是AI比人聰明的多。

面對未來AI會強於人類的情況,馬斯克說,有一句老話是:如果打不過他們就和他們組隊。“我們的公司現在的一個目標就是讓我們加入到AI隊伍中,而且目前已經有了一些進展,通過和手機、電腦的連接讓人類可以帶有機器特徵。”此前,馬斯克已經推出了腦機方案。

馬斯克表示,人類的自然語言對計算機而言非常短,就像鯨魚發出的聲音,每秒只有100多個字節信息,這對電腦來說簡直太慢、太短了。人類也如此,計算機可以用超過人類幾十萬倍的通量方式來對話,所以計算機看人類一定會覺得很無聊,它們會覺得這是些“無聊的人類”。對於馬斯克的這些想法,馬雲表示,“我特別驚訝於你對科技的願景。但我不是搞科技的,我是講生活的,我覺得AI可以為全世界打開一個新的篇章,讓大家更好理解自己。我對人工智能,對阿里巴巴的智能發展感到高興,人們需要多瞭解人工智能,也需要對自己更加有自信。我是持有很樂觀的情緒,不覺得AI是一種威脅,也不覺得它是很恐怖的東西,因為人類很聰明還會學習。” 對此,馬斯克進一步說道,現在電腦的進步速度是驚人的,比如說電子遊戲向前推四五十年,還只是那種只有兩個方塊的遊戲,但現在已經可以很多人同時在線打同一個遊戲,而且遊戲也變得越來真實。所以哪怕科技發展的速度放緩,它在未來依然會有非常巨大的發。人類現在的文明可能是7000年左右,如果再延續100萬年,和宇宙的年齡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我不是樂觀或者悲觀的人,只是覺得未來科技發展的速度會很快,將會超越我們理解它的能力。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火星馬雲提問馬斯克,“聽說你要去火星,火星上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你們都會搬去火星嗎?我對火星不感興趣,因為我剛剛從火星迴來,你為什麼對火星那麼感興趣?”現場也被馬雲的幽默給逗笑了,眾所周知,馬雲被很多人稱作是“外星人”,而他自己似乎並不介意,並在很多場合都以此用來調侃。

馬斯克表示,我們需要採取行動,要不斷對未來有更好的瞭解。探索火星,不是我覺得地球沒有希望了,而是為了應對那些我們做最大的努力,但還是控制不了的事件,比如一些不可控的外部力量可能導致地球會毀滅時,我們只能搬到另外一個星球去生活。

馬斯克還表示,現在是我們45億年來第一次有這樣的窗口,但是這個機會窗口會有多久,或長或短都有可能,所以我們聰明一點就假設它的窗口不長,然後儘快抓住機會窗口共同保護一個未來。

馬雲稱,我很欽佩你的勇氣,開發火星。但是我身邊有很多人是在盡力去提升地球現在的發展,能把100萬人送到火星很好,但是我們還要關心70多億地球人的發展,讓地球更可持續發展。

我自己本人不是火星粉絲,我覺得去了火星就回不來了。我也不喜歡爬喜馬拉雅山,如果說有一天有電梯的話,我會考慮去喜馬拉雅山頂去看看。無論人類文明多久了,但是我們每個人在這個地球上最多也就是一百年的生命,我們不能把未來所有問題解決,但是我們必須要對未來負責,我們要關注怎樣可以讓現在的生活變得更好。”馬雲說。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馬雲還對馬斯克表示,每一次聽到一些信息,比如說你對外部空間感興趣,對外星球感興趣,我對你的這些想法都很尊重,我們需要向你這樣的英雄致敬。但是,世界也需要我們這樣的英雄,在地球上獲得更好的生活。

對此,馬斯克表示,我要澄清一下,我是支持地球的。我希望的是,有一天我們可以成為多星球生存生物的時候,將生命超越地球發展,讓我們的認知可以擴大範圍。

馬斯克指出,從資源角度來說,地球上只有最多1%的資源可以用來去研究是不是可以多星球生活。我覺得也許值得投入地球GDP的1%用來進行生命多星球的研究,絕大多數的資源肯定是用來研究地球的發展的。其認為,這是針對未來一個比較明智的投資。

關於就業

談及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時,馬雲表示,人在過去一百年裡,我們一直擔心新的技術將會帶走就業機會,但實際上這些技術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

在未來20年時間裡,大家的壽命會更長,生命科學技術可以讓你活100年甚至是120年,當然這不見得就是一件好事。這是意味著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馬雲覺得,一週工作三四天,一天工作三四小時其實就可以了。有了人工智能之後,人們會有更多時間去享受作為人的樂趣。 他表示,在其生命中,去過300多個城市,但他的父親只去過30多個城市,他的爺爺可能最多去過3個城市,而他的孫子輩可能可以去3000個城市,甚至可以坐特斯拉去,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旅行。“我們不需要有那麼多的工作,未來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讓大家開心,大家快樂,讓大家體驗生活,讓大家享受成為人類的生活。所以我不擔心工作,我們會有很多的工作。我們不需要很多的工作。

馬斯克提出,我覺得在今後人工智能會使工作失去意義,可能最後的工作就是寫AI軟件,再然後AI自己會寫軟件了。所以我建議大家去學工程、學物理,或者說做一些人與人互動的工作。因為人們喜歡和別人有這種互動,所以如果你的工作是涉及到人,或者是工程,可能是比較好的。我們要好好想這個問題,我們也要思考一下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不然的話就落後了。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教育

馬雲表示,我覺得未來不會有專門的人工智能的職業,我更擔心的是教育,現在我們的教育主要是為工業時代設計的,我相信機器在未來會比人聰明很多,那麼人怎麼可以做得更好?

馬雲認為,現在應該改變教育的方式,過去我們總是在記憶,但計算機可以比你算的更快更好,這時候我們就要更有創意,更有建設性,我們怎麼教我們的孩子更有創意和建設性呢?我覺得這是教育的關鍵。我想花更多的時間來培訓孩子去學藝術、畫畫,學唱歌、跳舞,這些都是創意的事情。

“人是沒有辦法制造一個人的,計算機就是機器,機器就是一個玩具,人甚至都沒有辦法制造一隻蚊子,機器只有芯片,但是人類有我們的心,心是智慧的來源。在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各個國家各個政府應該去改革我們的教育體系,確保我們的孩子可以在未來找到工作,可以在今後每週工作三天,每天工作三到四個小時,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我們不改變教育體系,這些都是問題。”馬雲說。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馬斯克則表示,要儘可能多的多學一點,讓你可以更好的預測未來、創造未來。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我們要去評估一下你在學的東西,是不是能夠讓你預測未來,讓你減少錯誤?我們在某種程度上總是錯誤的,但是你能不能減少你未來的錯誤率,我覺得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看待我們的教育。 馬斯克還表示,當然也要預測未來。這就涉及到藝術和很多其他的東西。現在的教育是帶寬很低的,是非常慢的。講課是最糟糕的,因為這個速度太慢了。我們在預測未來的時候要犯更少的錯,這也是很難的,我覺得並不一定99%是錯的,但是我們確實錯了很多。但是你首先要去嘗試,然後再去調整,根據你之前預測的錯誤去做調整。

馬雲也認同馬斯克的這一說法,覺得去嘗試是非常好的,“我們要有信心去未來嘗試,我從不擔心我們犯錯,錯誤是人類最好的資產,最好的財富,人類擔憂人工智能災難的時候,我覺得這不是災難,關鍵是人類犯的錯,我們要相信人類是可以改正錯誤,改善自己的,這就需要教育。”

馬雲說,今天在中國每年出生18萬小孩,這個還不夠,我們要有更多。我覺得地球上最好的資源不是煤炭、石油,而是人類的大腦,我們怎麼讓人類的大腦更有創意和建設性呢?我們要確保機器永遠是人類的玩具和工具,而不是來控制我們的。我覺得在我這一輩子當中,尤其是過去兩年,大家經常談人工智能,然後說人類會被機器控制,我從來不講這些問題,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是不一樣的,機器是人類發明的,根據科學,人從來無法創造一個比自己更聰明的動物。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對此,馬斯克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覺得,我們可以創造比我們更聰明的東西,它們並不一定是人。我們最早的文明是非常原始的,當時沒有任何技術,只是跑來跑去,不要被別人吃掉,想要生存下來。現在我們有取暖,有很多的食物,這些都是新的東西,我們比過去聰明瞭很多,這些會繼續下去,我們並不是最後的進化成果。 馬斯克稱,最重要的一點,聰明人犯的最重要的錯誤就是他們自以為聰明,其實他們並不聰明。

馬雲問道,“什麼東西是人創造出來比人更聰明的?”

馬斯克稱,比如說計算機某些方面就比人類更聰明。20多年前,在象棋上深藍就打敗了人類,現在你的手機就可以下棋打敗世界冠軍。圍棋方面,以前大家也覺得人比電腦強,但是李世石被AlphaGo4:1打敗,而AlphaZero100:0打敗了AlphaGo。現在人類和計算機下圍棋,就像你和宙斯鬥爭一樣的,沒有希望的,因為差得太遠了。只有在智力追求越少的方面人類才比計算機好,而且這些領域會越來越少,以後我們每個方面都會被計算機超越。馬雲則表示,我的看法是計算機可能更聰明,但是人類會有更多的智慧。聰明是知識驅動,但是我們的智慧是經驗驅動的。計算機很聰明,但是是人類發明了計算機,我從來沒有看到過計算機發明一個人,這是我的第一個看法。 第二,說到圍棋。和計算機下圍棋就是傻子,就好像人為什麼要和賽車賽跑一樣,圍棋設計出來是要人和人去下的,為什麼要和計算機下圍棋呢?我很高興可以看兩個計算機下棋,但是我對人和計算機下棋沒有興趣。有人很悲傷,說計算機比人更聰明,計算機比人更會下棋。我說你很傻,不要去和計算機下棋,我們要做我們更擅長的事情。

對於馬斯克提出的“人比計算機哪些方面更強”,馬雲說,計算機只是人類創造的聰明工具之一。計算機是聰明的,但是人類今後會創造更多的工具,會比計算機聰明更多。

馬斯克表示:對於人工智能,我的看法是,說到底你可以推進人工智能來解決問題,然後讓人們有更多自由度。有最多自由度就是現實,人工智能正在不斷髮展解決具有自由度的現實。

比如說跳棋,這是很容易去解決的,下跳棋我們有完整的解決方案,你和計算機下是幾乎不可能贏的,因為每一個套路我們幾乎都知道了。還有象棋,它的自由度比跳棋高很多,但是也是自由度數量級比較低的遊戲。然後又到了圍棋,圍棋的自由度又比象棋高很多。所以我們正在不斷跳自由度,數量級不斷上升,智能數量級也在不斷上升,它可以完全模擬人類。

"

來源:21Tech(News-21)

作者:白楊

編輯:李清宇、劉雪瑩

圖片:圖蟲創意

這兩天,在看到鋪天蓋地的“雙馬對話”的宣傳時,第一反應是馬雲和馬化騰,後來才知道,其實是馬雲和馬斯克(Elon Musk)。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21Tech注意到,馬雲這次參加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身份是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而馬斯克是以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的身份。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組合,放眼整個科技圈,可能很難再找到比他們倆還天馬行空的人。

在此之前,馬雲和馬斯克幾乎沒有公開交集,甚至兩人創辦的公司做的事情也相差甚大,如果非要找到那麼一點聯繫,就是馬斯克曾經創辦的PayPal和馬雲創辦的支付寶算是相同業務,但後來馬斯克已經把PayPal賣了出去。

雖然直接接觸較少,但是馬雲在公開場合也曾談到過馬斯克。此前,馬斯克用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將一輛特斯拉跑車送進太空,當時馬雲在接受新華社的採訪時表示,“我覺得他是位很了不起的創業者,同樣最為創業者,我對他的遠見、勇氣、膽略都非常欽佩。”

但談及他和馬斯克誰更厲害的問題時,馬雲當時表示,拿他跟我或者和馬化騰作比較就沒有必要了,因為他有我們沒有的東西,我們也有他沒有的東西。這世界應該因不同而美麗,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願意上天,有的人則願意下海。

此次馬雲和馬斯克在上海同臺,主辦方也是留出了相對充足的時間,兩人也是從人工智能聊到太空探索,奉上了一場精彩對話。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人工智能

馬斯克問馬雲,AI是“愛”的意思嗎?馬雲說,我特別不喜歡把AI叫做人工智能,我把它稱作“阿里巴巴智能”。

馬斯克表示,大家好像都會低估人工智能的能力,覺得他像是一個“聰明的人”而已,但實際上,人工智能要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這也是現在很多AI研究人員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他們假設人類很聰明,讓AI模仿人,但事實可能是AI比人聰明的多。

面對未來AI會強於人類的情況,馬斯克說,有一句老話是:如果打不過他們就和他們組隊。“我們的公司現在的一個目標就是讓我們加入到AI隊伍中,而且目前已經有了一些進展,通過和手機、電腦的連接讓人類可以帶有機器特徵。”此前,馬斯克已經推出了腦機方案。

馬斯克表示,人類的自然語言對計算機而言非常短,就像鯨魚發出的聲音,每秒只有100多個字節信息,這對電腦來說簡直太慢、太短了。人類也如此,計算機可以用超過人類幾十萬倍的通量方式來對話,所以計算機看人類一定會覺得很無聊,它們會覺得這是些“無聊的人類”。對於馬斯克的這些想法,馬雲表示,“我特別驚訝於你對科技的願景。但我不是搞科技的,我是講生活的,我覺得AI可以為全世界打開一個新的篇章,讓大家更好理解自己。我對人工智能,對阿里巴巴的智能發展感到高興,人們需要多瞭解人工智能,也需要對自己更加有自信。我是持有很樂觀的情緒,不覺得AI是一種威脅,也不覺得它是很恐怖的東西,因為人類很聰明還會學習。” 對此,馬斯克進一步說道,現在電腦的進步速度是驚人的,比如說電子遊戲向前推四五十年,還只是那種只有兩個方塊的遊戲,但現在已經可以很多人同時在線打同一個遊戲,而且遊戲也變得越來真實。所以哪怕科技發展的速度放緩,它在未來依然會有非常巨大的發。人類現在的文明可能是7000年左右,如果再延續100萬年,和宇宙的年齡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我不是樂觀或者悲觀的人,只是覺得未來科技發展的速度會很快,將會超越我們理解它的能力。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火星馬雲提問馬斯克,“聽說你要去火星,火星上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你們都會搬去火星嗎?我對火星不感興趣,因為我剛剛從火星迴來,你為什麼對火星那麼感興趣?”現場也被馬雲的幽默給逗笑了,眾所周知,馬雲被很多人稱作是“外星人”,而他自己似乎並不介意,並在很多場合都以此用來調侃。

馬斯克表示,我們需要採取行動,要不斷對未來有更好的瞭解。探索火星,不是我覺得地球沒有希望了,而是為了應對那些我們做最大的努力,但還是控制不了的事件,比如一些不可控的外部力量可能導致地球會毀滅時,我們只能搬到另外一個星球去生活。

馬斯克還表示,現在是我們45億年來第一次有這樣的窗口,但是這個機會窗口會有多久,或長或短都有可能,所以我們聰明一點就假設它的窗口不長,然後儘快抓住機會窗口共同保護一個未來。

馬雲稱,我很欽佩你的勇氣,開發火星。但是我身邊有很多人是在盡力去提升地球現在的發展,能把100萬人送到火星很好,但是我們還要關心70多億地球人的發展,讓地球更可持續發展。

我自己本人不是火星粉絲,我覺得去了火星就回不來了。我也不喜歡爬喜馬拉雅山,如果說有一天有電梯的話,我會考慮去喜馬拉雅山頂去看看。無論人類文明多久了,但是我們每個人在這個地球上最多也就是一百年的生命,我們不能把未來所有問題解決,但是我們必須要對未來負責,我們要關注怎樣可以讓現在的生活變得更好。”馬雲說。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馬雲還對馬斯克表示,每一次聽到一些信息,比如說你對外部空間感興趣,對外星球感興趣,我對你的這些想法都很尊重,我們需要向你這樣的英雄致敬。但是,世界也需要我們這樣的英雄,在地球上獲得更好的生活。

對此,馬斯克表示,我要澄清一下,我是支持地球的。我希望的是,有一天我們可以成為多星球生存生物的時候,將生命超越地球發展,讓我們的認知可以擴大範圍。

馬斯克指出,從資源角度來說,地球上只有最多1%的資源可以用來去研究是不是可以多星球生活。我覺得也許值得投入地球GDP的1%用來進行生命多星球的研究,絕大多數的資源肯定是用來研究地球的發展的。其認為,這是針對未來一個比較明智的投資。

關於就業

談及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時,馬雲表示,人在過去一百年裡,我們一直擔心新的技術將會帶走就業機會,但實際上這些技術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

在未來20年時間裡,大家的壽命會更長,生命科學技術可以讓你活100年甚至是120年,當然這不見得就是一件好事。這是意味著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馬雲覺得,一週工作三四天,一天工作三四小時其實就可以了。有了人工智能之後,人們會有更多時間去享受作為人的樂趣。 他表示,在其生命中,去過300多個城市,但他的父親只去過30多個城市,他的爺爺可能最多去過3個城市,而他的孫子輩可能可以去3000個城市,甚至可以坐特斯拉去,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旅行。“我們不需要有那麼多的工作,未來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讓大家開心,大家快樂,讓大家體驗生活,讓大家享受成為人類的生活。所以我不擔心工作,我們會有很多的工作。我們不需要很多的工作。

馬斯克提出,我覺得在今後人工智能會使工作失去意義,可能最後的工作就是寫AI軟件,再然後AI自己會寫軟件了。所以我建議大家去學工程、學物理,或者說做一些人與人互動的工作。因為人們喜歡和別人有這種互動,所以如果你的工作是涉及到人,或者是工程,可能是比較好的。我們要好好想這個問題,我們也要思考一下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不然的話就落後了。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關於教育

馬雲表示,我覺得未來不會有專門的人工智能的職業,我更擔心的是教育,現在我們的教育主要是為工業時代設計的,我相信機器在未來會比人聰明很多,那麼人怎麼可以做得更好?

馬雲認為,現在應該改變教育的方式,過去我們總是在記憶,但計算機可以比你算的更快更好,這時候我們就要更有創意,更有建設性,我們怎麼教我們的孩子更有創意和建設性呢?我覺得這是教育的關鍵。我想花更多的時間來培訓孩子去學藝術、畫畫,學唱歌、跳舞,這些都是創意的事情。

“人是沒有辦法制造一個人的,計算機就是機器,機器就是一個玩具,人甚至都沒有辦法制造一隻蚊子,機器只有芯片,但是人類有我們的心,心是智慧的來源。在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各個國家各個政府應該去改革我們的教育體系,確保我們的孩子可以在未來找到工作,可以在今後每週工作三天,每天工作三到四個小時,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我們不改變教育體系,這些都是問題。”馬雲說。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馬斯克則表示,要儘可能多的多學一點,讓你可以更好的預測未來、創造未來。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我們要去評估一下你在學的東西,是不是能夠讓你預測未來,讓你減少錯誤?我們在某種程度上總是錯誤的,但是你能不能減少你未來的錯誤率,我覺得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看待我們的教育。 馬斯克還表示,當然也要預測未來。這就涉及到藝術和很多其他的東西。現在的教育是帶寬很低的,是非常慢的。講課是最糟糕的,因為這個速度太慢了。我們在預測未來的時候要犯更少的錯,這也是很難的,我覺得並不一定99%是錯的,但是我們確實錯了很多。但是你首先要去嘗試,然後再去調整,根據你之前預測的錯誤去做調整。

馬雲也認同馬斯克的這一說法,覺得去嘗試是非常好的,“我們要有信心去未來嘗試,我從不擔心我們犯錯,錯誤是人類最好的資產,最好的財富,人類擔憂人工智能災難的時候,我覺得這不是災難,關鍵是人類犯的錯,我們要相信人類是可以改正錯誤,改善自己的,這就需要教育。”

馬雲說,今天在中國每年出生18萬小孩,這個還不夠,我們要有更多。我覺得地球上最好的資源不是煤炭、石油,而是人類的大腦,我們怎麼讓人類的大腦更有創意和建設性呢?我們要確保機器永遠是人類的玩具和工具,而不是來控制我們的。我覺得在我這一輩子當中,尤其是過去兩年,大家經常談人工智能,然後說人類會被機器控制,我從來不講這些問題,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是不一樣的,機器是人類發明的,根據科學,人從來無法創造一個比自己更聰明的動物。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對此,馬斯克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覺得,我們可以創造比我們更聰明的東西,它們並不一定是人。我們最早的文明是非常原始的,當時沒有任何技術,只是跑來跑去,不要被別人吃掉,想要生存下來。現在我們有取暖,有很多的食物,這些都是新的東西,我們比過去聰明瞭很多,這些會繼續下去,我們並不是最後的進化成果。 馬斯克稱,最重要的一點,聰明人犯的最重要的錯誤就是他們自以為聰明,其實他們並不聰明。

馬雲問道,“什麼東西是人創造出來比人更聰明的?”

馬斯克稱,比如說計算機某些方面就比人類更聰明。20多年前,在象棋上深藍就打敗了人類,現在你的手機就可以下棋打敗世界冠軍。圍棋方面,以前大家也覺得人比電腦強,但是李世石被AlphaGo4:1打敗,而AlphaZero100:0打敗了AlphaGo。現在人類和計算機下圍棋,就像你和宙斯鬥爭一樣的,沒有希望的,因為差得太遠了。只有在智力追求越少的方面人類才比計算機好,而且這些領域會越來越少,以後我們每個方面都會被計算機超越。馬雲則表示,我的看法是計算機可能更聰明,但是人類會有更多的智慧。聰明是知識驅動,但是我們的智慧是經驗驅動的。計算機很聰明,但是是人類發明了計算機,我從來沒有看到過計算機發明一個人,這是我的第一個看法。 第二,說到圍棋。和計算機下圍棋就是傻子,就好像人為什麼要和賽車賽跑一樣,圍棋設計出來是要人和人去下的,為什麼要和計算機下圍棋呢?我很高興可以看兩個計算機下棋,但是我對人和計算機下棋沒有興趣。有人很悲傷,說計算機比人更聰明,計算機比人更會下棋。我說你很傻,不要去和計算機下棋,我們要做我們更擅長的事情。

對於馬斯克提出的“人比計算機哪些方面更強”,馬雲說,計算機只是人類創造的聰明工具之一。計算機是聰明的,但是人類今後會創造更多的工具,會比計算機聰明更多。

馬斯克表示:對於人工智能,我的看法是,說到底你可以推進人工智能來解決問題,然後讓人們有更多自由度。有最多自由度就是現實,人工智能正在不斷髮展解決具有自由度的現實。

比如說跳棋,這是很容易去解決的,下跳棋我們有完整的解決方案,你和計算機下是幾乎不可能贏的,因為每一個套路我們幾乎都知道了。還有象棋,它的自由度比跳棋高很多,但是也是自由度數量級比較低的遊戲。然後又到了圍棋,圍棋的自由度又比象棋高很多。所以我們正在不斷跳自由度,數量級不斷上升,智能數量級也在不斷上升,它可以完全模擬人類。

馬斯克想去火星,馬雲想留在地球:“雙馬”激辯,人和AI誰更聰明

最後,談及生命話題時,馬雲表示,人類未來可以生活得更長,但是我們不僅需要如此,我們還要更加健康。而健康的同時,我們也希望生活變得更加快樂。

對於快樂,我們關注的是價值觀、願景和任務,同時要有一個夢想。我並不希望人們非常喜歡技術,同時對技術有不斷的幻想,我覺得技術和我們的夢想是共生的並不是技術改變了我們的世界,真正改變世界的是我們背後的夢想。

因此,我希望任何我們做的事情,都是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幫助74億人活得更好,更健康,這就是我們世界的本質所在。我相信我們將會非常快樂的工作,我很喜歡特斯拉的產品,讓世界變得更加乾淨和清潔,沒有噪音,而且技術非常好。我也非常高興你可以把工廠放在中國,我們可以做更多事情改善我們的地球,改善環境,讓人類更加關愛自己,關愛健康,關愛家人,讓自己更加快樂。

我們今天採取負責任的態度,我們也不能為未來找到所有的解決方案,人類了犯錯其實也是一件好事,如果說人類可以從錯誤當中學習,也是一件好事,人類最終的死亡和消亡也是一件好事。


21Tech

ID:News-21



21早新聞:專注財經領域,為您提供兼具速度、深度和廣度,同時有熱度、態度和銳度的財經資訊,致力於提升您的財富價值。

21金融圈

ID:jrquan21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