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發佈數字政府建設時間表 七大民生領域讓百姓辦事更便捷

大小新聞客戶端6月17日訊(記者 鄒春霞)記者從煙臺市政府辦獲悉,我市下發《關於加強我市數字政府建設的實施意見》,文件從數字政府建設的方方面面列出時間表。新政中有哪些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措施?

公共服務:

年底前電子社保卡上線,七大民生領域讓百姓辦事更便捷

打造數字化公共服務方面,在就業、社保、教育、醫療等七大方面都有具體的事項。記者看到,年底前電子社保卡上線,明年年底前實現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業務從“同城通辦”“同市通辦”到“全省通辦”。

●就業服務——2020年年底前,建成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系統,並在建設領域率先應用。深化“互聯網+退役軍人服務”創新應用,實現移交接收、教育培訓、軍人安置、就業創業、服務保障、撫卹優待服務覆蓋。

●社保服務——2019年年底前,實現養老保險參保人員社會保障卡全覆蓋和電子社保卡上線。2020年年底前實現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業務從“同城通辦”“同市通辦”到“全省通辦”。

搭建全市一體化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建設全市統一的醫療保障智能綜合櫃員、醫療機構智能醫保結算、醫保智能審核分析、銀保基金綜合管理等系統,實現參保人員醫療費用“即時報銷”,醫保業務“一櫃受理”“一窗辦結”醫療、醫保、銀行等機構和參保人員醫保費用“全流程”線上辦理。

●教育供給——2019年年底前,深化教育、公安、衛生健康、住建、扶貧、民政等部門數據共享,建設全市教育公共服務平臺。2020年年底前實現教育數據統一管理,完善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提升個性化互動教學水平。2022年年底前,建成“多務合一”的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形成“互聯網+教育”新模式。

●文化服務——2019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和鄉鎮(街道)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無線網絡全覆蓋。

深入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2020年年底前,初步實現線上線下互動式、點單式數字文化服務,有效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大力發展新興新聞出版業態和新媒體服務,推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構建市縣共建共享的融媒體大平臺。

●出行服務——2019年年底前,建設完善智慧交通大數據應用平臺、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交通誘導發佈系統、智能停車誘導系統、智慧公交系統、公交電子站牌系統等,將有關數據向社會實時開放,提升公眾出行便捷度。

2020年年底前,全面推行高速收費、停車收費的無感化、電子化。2022年年底前,建立智能交通通信網絡,全面覆蓋城市主要道路、機場、港口、車站,實現交通出行監測預警自動化、應急處置智能化。

●醫養健康——2019年年底前,推動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普遍提供線上服務,遠程醫療覆蓋全市所有醫療聯合體和縣級醫院。2020年年底前,加快推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引導醫療機構依法開放醫療數據,實現健康數據資源行業共享。

完善公共體育服務網絡,開通“15分鐘健身圈”電子地圖,為居民提供多元化、個性化健身服務。2022年年底前,遠程醫療、分級診療、雙向轉診信息服務體系基本覆蓋全部醫療衛生機構。

●救助服務——2019年年底前,建立一體化的社會救助綜合管理系統,實現全程閉環、一鏈辦理、一網通辦,實現貧困人口生活需求與社會幫扶資源有效對接。2020年年底前通過信息核對、大數據分析、電子證照和電子簽章應用,提升救助效率和精準度。2022年年底前,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建成全市困難群眾數據庫,全面實現精準救助、陽光救助。

政務服務:

集約政務雲平臺,政府部門和單位互聯網出口整合

一個平臺辦事,一網對接所有部門,記者在新政中看到,我市將構建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體系。

●構建數字“法治煙臺”體系——2019年年底前建立完善行政執法權力網上運行系統,強化執完善集約化政務雲平臺。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利用統一政務雲,開展內部非涉密電子政務應用,不再新建或改擴建獨立機房(數據中心)。凡政務雲已具備服務能力,相關的軟、硬件原則上不再新購,已有的政務信息系統應遷移到統一政務雲運行,2020年年底前市縣兩級政務信息系統整體上雲率達到95%以上。

●構建數字“法治煙臺”體系——2019年年底前建立完善行政執法權力網上運行系統,強化執規範統一政務網絡架構。2019年年底前縱向實現市、縣(市區)、鄉鎮(街道)全覆蓋,村居(社區)按需接入,橫向接入黨委、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等機關。2019年年底前完成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互聯網出口整合,2020年年底前完成市、縣級互聯網出口整合,實現市、縣互聯網出口統一管控。

●構建數字“法治煙臺”體系——2019年年底前建立完善行政執法權力網上運行系統,強化執統一構建匯聚融合的數據資源體系。加強政務大數據匯聚管理,接入建成的全省人口、法人單位、公共信用、宏觀經濟、空間地理和電子證照6大基礎信息資源庫,推動重點領域主題信息資源庫建設,2020年年底前建成社會保障、精準扶貧、應急管理、知識產權等主題信息資源庫。

深化我市統一身份認證應用,年底實現電子證照互認互通

“一次認證,全省通行”,我市將統一構建先進適用的應用支撐體系。

●構建數字“法治煙臺”體系——2019年年底前建立完善行政執法權力網上運行系統,強化推動統一身份認證服務。深化我市統一身份認證應用,加快推動我市各級各類政務信息系統與全省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對接,2020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全市面向社會服務的政務應用系統“一次認證,全省通行”。

●構建數字“法治煙臺”體系——2019年年底前建立完善行政執法權力網上運行系統,強化執深化電子證照服務應用。全面推進“多證合一”改革。2019年年底前,按國家統一規範,建設全市電子證照管理服務平臺,對接國家、省電子證照服務系統,實現電子證照互認互通。梳理企業和群眾辦事高頻證照,推動業務辦結時電子證照同步簽發。

2019年年底前,實現政府非稅收入網上支付。建設全市電子印章系統,完成與省電子印章系統對接,2020年年底前形成全市統一的政務服務電子印章支撐體系。

精簡文件會議,減少索要報表材料的總量和頻次

推進政務服務數字化轉型方面,我市將建設一體化政務辦公系統。

●整合建設一體化政務辦公系統,全面推廣“山東通”平臺。2019年年底前,制定出臺管理制度,強力推進系統應用,督促指導市縣兩級政務部門實現數字化、移動化、協同化、集約化辦公,精簡文件會議,減少索要報表材料的總量和頻次,有效解決“文山會海”問題。推進全市人事編制、財政、機關事務和檔案管理系統整合。

●2020年年底前,以社會信用代碼、身份證號為統一標識,逐步實現全市機關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人員、工資等的實名化管理;深入推進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房產、公務用車、辦公用房等公有資產全生命週期管理;打破檔案“數據孤島”,力爭實現一網查檔、多館聯動、掌上查檔。

2022年年底前,通過大數據分析,探索實現機構編制人事工作的量化監控、預測模擬和精準管理,及時掌握預算執行情況、加強政府採購監管,實現市縣兩級公共機構節能、公務接待、公務用車等“一張網”管理,逐步實現全市政務數據和電子文件的統一接收、集中保存和規範管理,推動跨部門跨層級共享利用。

社會治理:

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全域覆蓋,打造煙臺法律服務“淘寶網”

煙臺將推進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方面,通過完善應急指揮、構建法治煙臺等七大體系建設,讓煙臺的社會治理更加透明、安全、迅速。

●完善數字“平安煙臺”體系——2020年年底前,初步完成政法跨部門協同信息系統建設,實現各政法單位之間從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刑罰執行等各環節業務協作。強化公安數據資源智能研判,提高多偵聯動、多軌聯控和預警防範能力。推進“雪亮工程”建設,基本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2022年年底前,建成較為完善的數字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為構建“平安煙臺”提供全面數據支撐。

●完善應急指揮體系——2020年年底前,整合交通、水系、行政區域界線、地名、地貌、植被、氣象、人口、風險點和危險源信息,建設應急指揮信息資源庫,建成全面覆蓋市縣兩級,並與省平臺相連的應急指揮網絡。完善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和隱患治理監管巡察信息平臺,實現精準監管。2022年年底前,進一步整合應急、公安、消防、氣象、交通、城管等信息資源,建成智能感知、快速反應、精準指揮、科學決策的國內領先數字應急指揮體系。

●提升防災減災能力——2019年年底前開展物聯網感知試點示範,實現重點城市基礎設施以及地震地質災害多發區域主要風險隱患的監測預警。獲取危化品、非煤礦山和消防、自然災害等重點領域風險和災情多元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監測預警和評估。2020年年底前,重點開展森林和草場火災監測預警,初步實現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推進覆蓋全市的視頻感知、航空感知、輿情感知、全民感知、物聯感知一體化的風險感知骨幹網絡建設,形成綜合感知和防災減災救災大數據體系。2022年年底前,建成全市風險感知網絡,實現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事故全面監測和預警智能化。

●創新生態治理模式——2020年年底前,加強生態環境感知體系建設,提高對大氣、水、生態、核與輻射等環境要素及汙染源全面感知和實時監控能力,支撐生態保護紅線科學劃定。2022年年底前,建立完善涵蓋生態環境全要素的主題數據庫,加強生態環境質量、汙染源、汙染物、環境承載力等數據關聯分析和綜合研判,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明顯提升。

●構建“互聯網+監管”體系——2019年年底前,編制監管事項清單,匯聚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農業農村和國資管理等重點領域、行業監管數據,以信息化手段實現監管事項全覆蓋、監管過程全記錄、監管數據可共享。

●加強社會信用建設——2019年年底前,完善市級公共信用信息交換和共享平臺,構建政府、社會共同參與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2020年年底前,利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進一步拓展徵信範圍,擴大信用數據應用。2022年年底前,建成覆蓋全市各行政區域、信用主體和信用信息類別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

●構建數字“法治煙臺”體系——2019年年底前建立完善行政執法權力網上運行系統,強化執法權力、人員、行為、結果等信息共享。建設社區矯正遠程視頻督察、智慧司法業務、“司法行政+區塊鏈”、視頻交互和司法行政綜合服務平臺,全面打造煙臺法律服務“淘寶網”。2020年年底前,建設政府立法、“智慧矯正”和刑罰執行一體化等系統,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效能。2022年年底前,構建智能化應用體系,建成集大數據分析於一體的全面依法治市決策支持系統。

區域治理:

構建城市“智慧雲腦”,地上建築地下管線可視化管理

推進區域治理數字化轉型方面也亮步頗多。

●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新型智慧城市規劃與其他規劃“多規合一”,推動地上建築物、構築物、市政公用設施,園林綠化、環境衛生、地下管線、綜合管廊等城市設施數字化展示、可視化管理。

建設完善房屋網籤備案、住房租賃管理系統,積極推廣應用智能家居和智慧樓宇技術,開展綠色智慧住區、智慧建築、智慧建造、智慧市政、智慧城管等示範應用。2020年,初步完成市級數據大廳建設,開展城市一體化運行監控和聯動指揮,構建城市“智慧雲腦”,完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和調控體系,打造數據指揮中心,實現城市治理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智慧化。

●落實提速降費、攜號轉網政策——整合社區各類安防監控系統和技防設施,提升社區安全管理水平。整合社區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改善社區服務,實現數據惠民。進一步深化社區治理體制機制改革,運用大數據手段推動社區治理模式創新。2021年年底前,數字社區服務模式和各項應用在我市主城區和縣級中心城區實現全面覆蓋,形成8—10個示範性樣板社區。

●光纖寬帶接入能力——探索應用數字化手段統籌推進土地規模化經營、村莊佈局調整、土地資源整理、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建設等,打造集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和培訓服務於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到2022年,農村100Mbps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85%,“雪亮工程”入戶數達70萬戶,益農信息社基本實現全市行政村全覆蓋。

●加快智慧海洋建設——構建海域海島、經濟發達區、災害頻發區和典型生態區實時在線監測體系。整合環境監測、預報減災、水文氣象、海洋漁業、遠洋運輸、海上安全等海洋數據資源,完善全市海域核心數據庫,建成智慧海洋大數據共享支撐平臺。到2022年,全市涉海核心數據共享率達到90%。逐步實現海洋信息透徹感知、超算互聯互通、數據充分共享、應用服務智能,有力助推海洋強市建設。

責任編輯:柳林

聲明:大小新聞版權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