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評論員胡麒牧

聯合國安理會曾在2015年7月20日通過《伊核協議》,結束持續十年的對伊制裁。但特朗普上臺後一直宣稱伊朗沒有認真履行《伊核協議》,並威脅對伊朗實施制裁。2018年5月8日,美國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並於11月恢復對伊制裁。但與此同時,美國對中國、印度、希臘、意大利、日本、土耳其、韓國和中國臺灣等八個國家和地區提供6個月的伊朗原油進口豁免權。

美國製裁伊朗為何遭眾盟友集體反對?

2019年4月22日,白宮正式發佈聲明不再更新5月到期的伊朗原油進口豁免政策,即不再給予任何國家進口伊朗原油的豁免權。5月起進口伊朗原油的企業都將受到美國製裁。美國同時宣稱已經得到沙特和阿聯酋的承諾,將會採取積極行動確保彌補制裁伊朗帶來的原油供給缺口。消息一出,國際油價出現大漲,截至22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期貨上漲1.7美元,漲幅為2.66%。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2.07美元,漲幅為2.88%。上期能源原油期貨上漲14.3元,漲幅3%。

但隨後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向歐佩克施壓要求降低原油價格,國際油價在連續上漲了4天后又出現暴跌。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期貨三天內累計下跌2.45美元,跌幅3.72%。布倫特原油期貨三天內累計下跌3.02美元,跌幅4.06%。上期能源原油期貨三天內累計下跌18.5元,跌幅3.67%。原油期貨在一週時間內出現過山車行情,基本上又跌回了原點。

美國通過對第三方國家實施制裁來達到打擊對手的方式,是一種單邊主義的“長臂管轄”行為,嚴重損害了與伊朗有穩定貿易往來的相關國家利益,不利於地區局勢穩定,人為加劇了全球能源市場的波動。此舉遭到了包括美國盟友日本、意大利、土耳其、韓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的強烈反對。

美國製裁伊朗為何遭眾盟友集體反對?

眾所周知,中東地區有全球一半的原油儲量和全球三分之一的原油產量。其中伊朗的原油產量佔全球產量的5.3%左右,是中東僅次於沙特的第二大產油國。按照相關研究機構的數據,伊朗出口的原油中超過40%都出口到了中國和印度,日本、歐盟、土耳其也是其主要出口國。

2018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71%,保障原油供應,努力拓展原油的來源渠道,實現進口國多樣化,一直是中國追求的目標。其實這也是世界上原油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國家的共同目標。

當全球的原油進口國都在努力將進口來源地多元化的時候,美國卻要封殺一個能夠提供相對廉價石油資源的出口國,讓大家去美國的中東盟友處購買高價原油,顯然此舉不得人心。而且,從制裁的實施效果來看,首先,俄羅斯、中國等國家不會輕易降低從伊朗的進口,而且有渠道規避制裁條款。就伊朗本身而言,其可以通過將原油出口改為成品油出口等措施來規避制裁,避免國內經濟因制裁而出現過大波動。這些會讓制裁效果大打折扣。對印度、歐盟、日本、土耳其等進口國來說,短期內尋找伊朗原油的替代品會顯然提高其進口成本。如果歐佩克增產不利,還會威脅到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原油供給安全。

美國對伊朗的歷次制裁都“殃及池魚”,各國與伊朗的正常能源合作也難免被波及。引用《參考消息》相關分析,真正需要警惕的並非美國清零伊朗石油出口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是美國精準有力而又肆意妄為的“制裁利劍”。除了伊朗之外,近年來俄羅斯和委內瑞拉這兩大重要的能源生產國也因美國的制裁而出現動盪之勢。因此,如何有效應對美國經濟制裁並研究其制裁機制的設計和運轉才是世界各國維護能源市場平穩的當務之急。


作者簡介:胡麒牧,智庫研究員,高級經濟師。

亞太日報觀察專欄作者均為國際問題專家及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研究和報道,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

美國製裁伊朗為何遭眾盟友集體反對?

(來源:亞太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