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恐將升級 伊朗與美國談還是不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賽義德·阿巴斯·穆薩維,7月15日否認了“伊朗外長在俄羅斯的調解下計劃與美國國務卿談判”的說法。他重申,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目前在任何層面上都沒有與美國官員進行談判。

7月10日,美國代表團在維也納舉行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上宣稱,華盛頓準備無條件地與德黑蘭舉行談判。14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批准向伊朗外長扎裡夫發放簽證,以便其本週到紐約出席聯合國會議。隨後有西方媒體報道稱,蓬佩奧作出這一決定,是因為在俄羅斯的調解下,扎裡夫赴美期間有可能與蓬佩奧舉行“一對一”談判。雖然這一說法已遭到伊朗方面的否認,但伊朗高層一直強調對談判持開放態度。

7月14日,伊朗外長扎裡夫對媒體表示,伊朗願意在美國全部取消對伊制裁的情況下恢復談判。同一天,伊朗總統魯哈尼也表示:“我們一直相信對話的重要性,如果美國願意撤銷制裁,結束對伊朗施加的經濟壓力,重回《伊核協議》談判,我們願意隨時隨地和美國進行談判。”

此前,伊朗曾對歐洲三國明確表示,他們重回談判桌的兩個前提條件是:美國解除對伊制裁、允許伊朗石油出口量恢復到美國退出核協議前的水平。然而,伊朗方面的關注點,近來更多地聚焦在美國對伊制裁上。

美伊緊張關係持續升級,作為伊核協議簽署國的法國、英國和德國,14日通過法國總統辦公室發表聯合聲明稱,伊朗核協議正面臨失敗風險,並再次呼籲各方應停止讓伊朗核問題危險升級,緩和緊張局勢,重開談判。法國外交部長讓-伊夫·勒德里昂14日也就美伊之間緊張局勢警告稱,當前形勢嚴峻,美伊之間緊張局勢的逐步升級,恐將引發戰爭。他說:“無論是在華盛頓還是在德黑蘭,沒有人渴求戰爭……但令人擔憂的是,確實存在一些逐步升級的因素。”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德國簽署《聯合全面行動計劃》(即《伊核協議》),伊朗承諾對其核計劃實施嚴格限制,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對其制裁,有效期15年。然而,目前伊朗核問題已陷入危險僵局——美國作為《伊核協議》簽署國單方面“退約”,並重啟對伊朗的制裁;伊朗方面出於反擊,已經停止履行《伊核協議》規定的部分義務,並突破數項協議限制條款;歐洲三國雖支持《伊核協議》,但堅稱協議的延續完全取決於伊朗是否遵守協議規定;俄羅斯與中國認為美國對伊朗“極限施壓”是伊朗核危機根源,呼籲有關各方保持克制,加強對話,避免緊張局勢輪番升級。

本報北京7月15日電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陳小茹 來源:中國青年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