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大商業帝國,清朝就進入中國,有百年曆史,曾發動鴉片戰爭'

"

香港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香港除了四大家族之外,還有一個怡和集團,四大家族和他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

怡和集團是一家有著兩百年曆史的老牌英資企業,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那時它還叫做怡和洋行,是當時的四大洋行之一。

"

香港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香港除了四大家族之外,還有一個怡和集團,四大家族和他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

怡和集團是一家有著兩百年曆史的老牌英資企業,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那時它還叫做怡和洋行,是當時的四大洋行之一。

香港最大商業帝國,清朝就進入中國,有百年曆史,曾發動鴉片戰爭

因為當時愚昧無知的清政府,自認為是天朝上國,不需要和其他國家交流,也不需要和其他國家貿易,採取了閉封鎖國的國策,僅僅只開放廣州一個港口,滿足其他國家對“天朝”的貿易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怡和洋行1832在廣州成立,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洋行之一。

這怡和洋行做的可不是一般生意,它專門從英國進口鴉片,到中國來販賣,以此來賺取高額的利潤,然後用賺取的高額利潤,在中國大量收購諸如茶葉、棉布等土特產,再以高價販賣到歐洲等國家。

"

香港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香港除了四大家族之外,還有一個怡和集團,四大家族和他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

怡和集團是一家有著兩百年曆史的老牌英資企業,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那時它還叫做怡和洋行,是當時的四大洋行之一。

香港最大商業帝國,清朝就進入中國,有百年曆史,曾發動鴉片戰爭

因為當時愚昧無知的清政府,自認為是天朝上國,不需要和其他國家交流,也不需要和其他國家貿易,採取了閉封鎖國的國策,僅僅只開放廣州一個港口,滿足其他國家對“天朝”的貿易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怡和洋行1832在廣州成立,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洋行之一。

這怡和洋行做的可不是一般生意,它專門從英國進口鴉片,到中國來販賣,以此來賺取高額的利潤,然後用賺取的高額利潤,在中國大量收購諸如茶葉、棉布等土特產,再以高價販賣到歐洲等國家。

香港最大商業帝國,清朝就進入中國,有百年曆史,曾發動鴉片戰爭

1839年林則徐在廣州進行禁菸運動,收繳、銷燬了大量的鴉片,因此在中國做著鴉片生意的洋行受到了極大的衝擊。當時,怡和洋行位於各洋行之首,所以大家就推舉怡和洋行為“起事”的代表,勸說英國政府發動鴉片戰爭,打開市場。

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簽訂了近代以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香港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也成為了連接清朝和各國之間的一個重要戰略樞紐,就是這時怡和洋行將總部搬到了香港;清政府被迫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通商。1843年,怡和洋行順勢在上海成立公司。

"

香港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香港除了四大家族之外,還有一個怡和集團,四大家族和他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

怡和集團是一家有著兩百年曆史的老牌英資企業,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那時它還叫做怡和洋行,是當時的四大洋行之一。

香港最大商業帝國,清朝就進入中國,有百年曆史,曾發動鴉片戰爭

因為當時愚昧無知的清政府,自認為是天朝上國,不需要和其他國家交流,也不需要和其他國家貿易,採取了閉封鎖國的國策,僅僅只開放廣州一個港口,滿足其他國家對“天朝”的貿易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怡和洋行1832在廣州成立,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洋行之一。

這怡和洋行做的可不是一般生意,它專門從英國進口鴉片,到中國來販賣,以此來賺取高額的利潤,然後用賺取的高額利潤,在中國大量收購諸如茶葉、棉布等土特產,再以高價販賣到歐洲等國家。

香港最大商業帝國,清朝就進入中國,有百年曆史,曾發動鴉片戰爭

1839年林則徐在廣州進行禁菸運動,收繳、銷燬了大量的鴉片,因此在中國做著鴉片生意的洋行受到了極大的衝擊。當時,怡和洋行位於各洋行之首,所以大家就推舉怡和洋行為“起事”的代表,勸說英國政府發動鴉片戰爭,打開市場。

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簽訂了近代以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香港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也成為了連接清朝和各國之間的一個重要戰略樞紐,就是這時怡和洋行將總部搬到了香港;清政府被迫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通商。1843年,怡和洋行順勢在上海成立公司。

香港最大商業帝國,清朝就進入中國,有百年曆史,曾發動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簽訂以後,怡和洋行不知是良心發現還是看到了國內的巨大市場,它逐漸放棄了曾經的鴉片生意,利用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優勢做起了正規的國際貿易。後來,隨著資金越來越充裕,怡和洋行慢慢開始涉足交通、基建、金融等行業,慢慢開始漂白。

俗話說的好,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怡和集團在大陸的公司全部都被充公。

1961年,怡和集團雖然丟掉了在大陸的業務,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仍然在香港成功上市,並獲得資本的熱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