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

01.

第一次看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上大學的時候,那時尚未品嚐過人間煙火,每天醒來七件事:琴棋書畫詩酒花(欣賞別人的)。

這樣一部中篇小說,在那時的我看來和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沒有多大差別。就是覺得,愛,讓人生疼。

那時候,我以為的愛,就是那樣純粹而心碎的感覺。

後來,離開校園,參加工作、結婚生子,經歷過的艱難時刻數不勝數,人也越發地現實起來。身邊人談得越來越多的是房子、車子、票子。情啊愛啊都變成了浮雲。

所以當我再次看這篇小說時,心裡滿是疑惑,這世上還有這樣為了愛情付出一切的人嗎?還有這樣偏執到近乎病態的愛情嗎?

尤其是這些年隨著新媒體文的發跡,女權主義越發覺醒。主流媒體宣揚女性要經濟獨立、思想獨立,要有錢、要有單身力,那些為了愛失去自我的女人除了被說傻,還會給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直到最近在七堇年的《平生歡》裡看到這麼一句話:

那般捨身投入,以後竟然再沒有過——也許是因為,那時的我除了感情之外一無所有。一個一無所有的人,輕言傾其所有,何等容易。

我才恍然回神,那些曾經無怨無悔傾其所有愛過的,不就是我們的青春嗎?

"

01.

第一次看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上大學的時候,那時尚未品嚐過人間煙火,每天醒來七件事:琴棋書畫詩酒花(欣賞別人的)。

這樣一部中篇小說,在那時的我看來和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沒有多大差別。就是覺得,愛,讓人生疼。

那時候,我以為的愛,就是那樣純粹而心碎的感覺。

後來,離開校園,參加工作、結婚生子,經歷過的艱難時刻數不勝數,人也越發地現實起來。身邊人談得越來越多的是房子、車子、票子。情啊愛啊都變成了浮雲。

所以當我再次看這篇小說時,心裡滿是疑惑,這世上還有這樣為了愛情付出一切的人嗎?還有這樣偏執到近乎病態的愛情嗎?

尤其是這些年隨著新媒體文的發跡,女權主義越發覺醒。主流媒體宣揚女性要經濟獨立、思想獨立,要有錢、要有單身力,那些為了愛失去自我的女人除了被說傻,還會給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直到最近在七堇年的《平生歡》裡看到這麼一句話:

那般捨身投入,以後竟然再沒有過——也許是因為,那時的我除了感情之外一無所有。一個一無所有的人,輕言傾其所有,何等容易。

我才恍然回神,那些曾經無怨無悔傾其所有愛過的,不就是我們的青春嗎?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02.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奧地利作家。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驚人的寫作天賦,16歲發表了第一首詩,20歲出版了第一本詩集。

他的人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自願入伍,從事反戰工作,創作了一系列的反戰作品。

好景不長,1933年希特勒上臺,猶太知識分子受到迫害,他的作品被焚、遭禁,1934年被納粹驅逐,相繼流亡英國和巴西。

他的人道主義理想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催毀,看到戰爭所帶來的劫難,他十分痛苦,萬念俱灰。終於,在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和妻子在里約熱內盧附近的公寓服用鎮靜劑結束了生命。

《一個陌生女人來信》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茨威格思想轉折期的代表作。

小說講述了一個陌生的女人,在她31歲生命彌留之際,在先她一步死去的兒子的床前寫下一封長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R先生,道出了自己從13歲到31歲,對這位作家的痴戀和18年間因愛而不得所承受的心酸。

"

01.

第一次看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上大學的時候,那時尚未品嚐過人間煙火,每天醒來七件事:琴棋書畫詩酒花(欣賞別人的)。

這樣一部中篇小說,在那時的我看來和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沒有多大差別。就是覺得,愛,讓人生疼。

那時候,我以為的愛,就是那樣純粹而心碎的感覺。

後來,離開校園,參加工作、結婚生子,經歷過的艱難時刻數不勝數,人也越發地現實起來。身邊人談得越來越多的是房子、車子、票子。情啊愛啊都變成了浮雲。

所以當我再次看這篇小說時,心裡滿是疑惑,這世上還有這樣為了愛情付出一切的人嗎?還有這樣偏執到近乎病態的愛情嗎?

尤其是這些年隨著新媒體文的發跡,女權主義越發覺醒。主流媒體宣揚女性要經濟獨立、思想獨立,要有錢、要有單身力,那些為了愛失去自我的女人除了被說傻,還會給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直到最近在七堇年的《平生歡》裡看到這麼一句話:

那般捨身投入,以後竟然再沒有過——也許是因為,那時的我除了感情之外一無所有。一個一無所有的人,輕言傾其所有,何等容易。

我才恍然回神,那些曾經無怨無悔傾其所有愛過的,不就是我們的青春嗎?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02.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奧地利作家。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驚人的寫作天賦,16歲發表了第一首詩,20歲出版了第一本詩集。

他的人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自願入伍,從事反戰工作,創作了一系列的反戰作品。

好景不長,1933年希特勒上臺,猶太知識分子受到迫害,他的作品被焚、遭禁,1934年被納粹驅逐,相繼流亡英國和巴西。

他的人道主義理想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催毀,看到戰爭所帶來的劫難,他十分痛苦,萬念俱灰。終於,在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和妻子在里約熱內盧附近的公寓服用鎮靜劑結束了生命。

《一個陌生女人來信》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茨威格思想轉折期的代表作。

小說講述了一個陌生的女人,在她31歲生命彌留之際,在先她一步死去的兒子的床前寫下一封長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R先生,道出了自己從13歲到31歲,對這位作家的痴戀和18年間因愛而不得所承受的心酸。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 一.我愛你,與你無關

信件開頭的稱呼,陌生女人這樣寫道:“你,一直都不知道我存在的你啊!”

簡單的一個稱呼,一個單戀者內心所承受的痛苦躍然紙上,這句話貫穿著陌生女人與作家在不同時期的相遇。

初識作家時,他是一位25歲的英俊少年,風流倜儻,頗具紳士風度,在陌生女人還是個13歲的小女孩時,搬到了她家的對面。

在遇到作家之前,陌生女人形容她的生活一團亂麻,父親早逝,與母親過著窮酸而深居簡出的生活,那日子“就如滿是灰塵和潮溼的地窖一般”。

直到認識作家的那天起,她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生命。

對於一個生活在狹小世界的小女孩來說,生命中突然出現這樣的一位異性,就像是伊甸園裡的禁果,充滿了誘惑。

此後,這個13歲的小女孩把她全部的精力都用來窺視作家的生活。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樓下的大門口與作家撞了個滿懷。小女孩被作家溫柔的目光、含情脈脈的微笑、輕柔的聲音深深地吸引了,然後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他。

可是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只能把愛藏在心裡。因為愛慕,她幹了很多傻事,親吻作家摸過的門把手,用嘴脣感受作家隨手丟在門口的菸頭,每天從門縫裡偷窺作家的一舉一動……

這是小女孩童年最幸福的時光,這種幸福在她16歲的時候,因為母親的改嫁戛然而止,她們要從維也納搬到因斯布魯克繼父的家。

在離開的最後一個晚上,小女孩在寒冷中等了作家一個晚上,她想要作家留下她,當他的女僕也好,奴隸也成,最終卻等來作家懷抱著一個女人一起歸來。

是的,作家並不缺女人,她一直都知道。

但年少時的愛,就是那麼不顧一切,明知道你不愛我,我還是愛你;明知道我不會是你的唯一,但是我仍然把你當成我的唯一。

"

01.

第一次看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上大學的時候,那時尚未品嚐過人間煙火,每天醒來七件事:琴棋書畫詩酒花(欣賞別人的)。

這樣一部中篇小說,在那時的我看來和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沒有多大差別。就是覺得,愛,讓人生疼。

那時候,我以為的愛,就是那樣純粹而心碎的感覺。

後來,離開校園,參加工作、結婚生子,經歷過的艱難時刻數不勝數,人也越發地現實起來。身邊人談得越來越多的是房子、車子、票子。情啊愛啊都變成了浮雲。

所以當我再次看這篇小說時,心裡滿是疑惑,這世上還有這樣為了愛情付出一切的人嗎?還有這樣偏執到近乎病態的愛情嗎?

尤其是這些年隨著新媒體文的發跡,女權主義越發覺醒。主流媒體宣揚女性要經濟獨立、思想獨立,要有錢、要有單身力,那些為了愛失去自我的女人除了被說傻,還會給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直到最近在七堇年的《平生歡》裡看到這麼一句話:

那般捨身投入,以後竟然再沒有過——也許是因為,那時的我除了感情之外一無所有。一個一無所有的人,輕言傾其所有,何等容易。

我才恍然回神,那些曾經無怨無悔傾其所有愛過的,不就是我們的青春嗎?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02.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奧地利作家。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驚人的寫作天賦,16歲發表了第一首詩,20歲出版了第一本詩集。

他的人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自願入伍,從事反戰工作,創作了一系列的反戰作品。

好景不長,1933年希特勒上臺,猶太知識分子受到迫害,他的作品被焚、遭禁,1934年被納粹驅逐,相繼流亡英國和巴西。

他的人道主義理想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催毀,看到戰爭所帶來的劫難,他十分痛苦,萬念俱灰。終於,在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和妻子在里約熱內盧附近的公寓服用鎮靜劑結束了生命。

《一個陌生女人來信》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茨威格思想轉折期的代表作。

小說講述了一個陌生的女人,在她31歲生命彌留之際,在先她一步死去的兒子的床前寫下一封長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R先生,道出了自己從13歲到31歲,對這位作家的痴戀和18年間因愛而不得所承受的心酸。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 一.我愛你,與你無關

信件開頭的稱呼,陌生女人這樣寫道:“你,一直都不知道我存在的你啊!”

簡單的一個稱呼,一個單戀者內心所承受的痛苦躍然紙上,這句話貫穿著陌生女人與作家在不同時期的相遇。

初識作家時,他是一位25歲的英俊少年,風流倜儻,頗具紳士風度,在陌生女人還是個13歲的小女孩時,搬到了她家的對面。

在遇到作家之前,陌生女人形容她的生活一團亂麻,父親早逝,與母親過著窮酸而深居簡出的生活,那日子“就如滿是灰塵和潮溼的地窖一般”。

直到認識作家的那天起,她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生命。

對於一個生活在狹小世界的小女孩來說,生命中突然出現這樣的一位異性,就像是伊甸園裡的禁果,充滿了誘惑。

此後,這個13歲的小女孩把她全部的精力都用來窺視作家的生活。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樓下的大門口與作家撞了個滿懷。小女孩被作家溫柔的目光、含情脈脈的微笑、輕柔的聲音深深地吸引了,然後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他。

可是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只能把愛藏在心裡。因為愛慕,她幹了很多傻事,親吻作家摸過的門把手,用嘴脣感受作家隨手丟在門口的菸頭,每天從門縫裡偷窺作家的一舉一動……

這是小女孩童年最幸福的時光,這種幸福在她16歲的時候,因為母親的改嫁戛然而止,她們要從維也納搬到因斯布魯克繼父的家。

在離開的最後一個晚上,小女孩在寒冷中等了作家一個晚上,她想要作家留下她,當他的女僕也好,奴隸也成,最終卻等來作家懷抱著一個女人一起歸來。

是的,作家並不缺女人,她一直都知道。

但年少時的愛,就是那麼不顧一切,明知道你不愛我,我還是愛你;明知道我不會是你的唯一,但是我仍然把你當成我的唯一。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 二.為了你,我願意和全世界為敵

陌生女人的繼父家境殷實,而且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把她當親生女兒一樣看待。

為了回到作家的身邊,成年後她拒絕了繼父的援助,獨自回到維也納,所有的人都不理解她為什麼要這麼做。

回到維也納,她在親戚家的服裝店當店員。每天下班後都會去往作家樓下的窗戶下,只為了能見上作家一面,並讓他愛上她。

此時的小女孩已經出落成一個漂亮的少女,她成功地引起作家的注意,但作家卻一點都認不出她來,她失望至極,她的一生都在忍受作家沒有認出她的命運。

即便如此,她還是飛娥撲火般地,把身體獻給了作家。

對於作家而言,她不過是他幾百個女人中的一個,是他無數次獵豔中的一個獵物。對於陌生女人來說,這一次獻身,便是對自己的承諾,她將永遠屬於作家。

陌生女人懷上了作家的孩子,她要把孩子留下來,因為這是她和作家的孩子,是她能抓住的唯一可以和作家產生長久關聯的東西。

在孩子出生的前幾個月,為了不讓親戚覺察到,她無法再去店裡上班。她沒了收入,也不能找母親要錢,家裡人一定不能容許這個孩子的存在。

她在窮人醫院生下了孩子,在那兒,她遭受了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

為了愛,就算是失去全世界,她也義無反顧。

"

01.

第一次看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上大學的時候,那時尚未品嚐過人間煙火,每天醒來七件事:琴棋書畫詩酒花(欣賞別人的)。

這樣一部中篇小說,在那時的我看來和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沒有多大差別。就是覺得,愛,讓人生疼。

那時候,我以為的愛,就是那樣純粹而心碎的感覺。

後來,離開校園,參加工作、結婚生子,經歷過的艱難時刻數不勝數,人也越發地現實起來。身邊人談得越來越多的是房子、車子、票子。情啊愛啊都變成了浮雲。

所以當我再次看這篇小說時,心裡滿是疑惑,這世上還有這樣為了愛情付出一切的人嗎?還有這樣偏執到近乎病態的愛情嗎?

尤其是這些年隨著新媒體文的發跡,女權主義越發覺醒。主流媒體宣揚女性要經濟獨立、思想獨立,要有錢、要有單身力,那些為了愛失去自我的女人除了被說傻,還會給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直到最近在七堇年的《平生歡》裡看到這麼一句話:

那般捨身投入,以後竟然再沒有過——也許是因為,那時的我除了感情之外一無所有。一個一無所有的人,輕言傾其所有,何等容易。

我才恍然回神,那些曾經無怨無悔傾其所有愛過的,不就是我們的青春嗎?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02.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奧地利作家。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驚人的寫作天賦,16歲發表了第一首詩,20歲出版了第一本詩集。

他的人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自願入伍,從事反戰工作,創作了一系列的反戰作品。

好景不長,1933年希特勒上臺,猶太知識分子受到迫害,他的作品被焚、遭禁,1934年被納粹驅逐,相繼流亡英國和巴西。

他的人道主義理想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催毀,看到戰爭所帶來的劫難,他十分痛苦,萬念俱灰。終於,在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和妻子在里約熱內盧附近的公寓服用鎮靜劑結束了生命。

《一個陌生女人來信》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茨威格思想轉折期的代表作。

小說講述了一個陌生的女人,在她31歲生命彌留之際,在先她一步死去的兒子的床前寫下一封長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R先生,道出了自己從13歲到31歲,對這位作家的痴戀和18年間因愛而不得所承受的心酸。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 一.我愛你,與你無關

信件開頭的稱呼,陌生女人這樣寫道:“你,一直都不知道我存在的你啊!”

簡單的一個稱呼,一個單戀者內心所承受的痛苦躍然紙上,這句話貫穿著陌生女人與作家在不同時期的相遇。

初識作家時,他是一位25歲的英俊少年,風流倜儻,頗具紳士風度,在陌生女人還是個13歲的小女孩時,搬到了她家的對面。

在遇到作家之前,陌生女人形容她的生活一團亂麻,父親早逝,與母親過著窮酸而深居簡出的生活,那日子“就如滿是灰塵和潮溼的地窖一般”。

直到認識作家的那天起,她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生命。

對於一個生活在狹小世界的小女孩來說,生命中突然出現這樣的一位異性,就像是伊甸園裡的禁果,充滿了誘惑。

此後,這個13歲的小女孩把她全部的精力都用來窺視作家的生活。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樓下的大門口與作家撞了個滿懷。小女孩被作家溫柔的目光、含情脈脈的微笑、輕柔的聲音深深地吸引了,然後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他。

可是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只能把愛藏在心裡。因為愛慕,她幹了很多傻事,親吻作家摸過的門把手,用嘴脣感受作家隨手丟在門口的菸頭,每天從門縫裡偷窺作家的一舉一動……

這是小女孩童年最幸福的時光,這種幸福在她16歲的時候,因為母親的改嫁戛然而止,她們要從維也納搬到因斯布魯克繼父的家。

在離開的最後一個晚上,小女孩在寒冷中等了作家一個晚上,她想要作家留下她,當他的女僕也好,奴隸也成,最終卻等來作家懷抱著一個女人一起歸來。

是的,作家並不缺女人,她一直都知道。

但年少時的愛,就是那麼不顧一切,明知道你不愛我,我還是愛你;明知道我不會是你的唯一,但是我仍然把你當成我的唯一。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 二.為了你,我願意和全世界為敵

陌生女人的繼父家境殷實,而且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把她當親生女兒一樣看待。

為了回到作家的身邊,成年後她拒絕了繼父的援助,獨自回到維也納,所有的人都不理解她為什麼要這麼做。

回到維也納,她在親戚家的服裝店當店員。每天下班後都會去往作家樓下的窗戶下,只為了能見上作家一面,並讓他愛上她。

此時的小女孩已經出落成一個漂亮的少女,她成功地引起作家的注意,但作家卻一點都認不出她來,她失望至極,她的一生都在忍受作家沒有認出她的命運。

即便如此,她還是飛娥撲火般地,把身體獻給了作家。

對於作家而言,她不過是他幾百個女人中的一個,是他無數次獵豔中的一個獵物。對於陌生女人來說,這一次獻身,便是對自己的承諾,她將永遠屬於作家。

陌生女人懷上了作家的孩子,她要把孩子留下來,因為這是她和作家的孩子,是她能抓住的唯一可以和作家產生長久關聯的東西。

在孩子出生的前幾個月,為了不讓親戚覺察到,她無法再去店裡上班。她沒了收入,也不能找母親要錢,家裡人一定不能容許這個孩子的存在。

她在窮人醫院生下了孩子,在那兒,她遭受了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

為了愛,就算是失去全世界,她也義無反顧。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 三.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侍無恐

為了能讓孩子像作家一樣躋身於上流社會,陌生女人不惜委身於一個個有錢的男人。

陌生女人長得很漂亮,信中她寫道:“每一個和我發生關係的男人都喜歡我,他們都很依戀我、愛我。親愛的,只有你是個例外。”

在感情世界裡,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總是有侍無恐。

那些有錢男人向她求婚,都被她拒絕。她要為作家保持自由之身,幻想有一天,作家會再次召喚她。

這個時刻終於被陌生女人等到了,她們再一次纏綿在一起。

但是作家依然沒有認出她來,他想不起她是那個13歲的小姑娘,想不起她是那個和她曾經度過幾個夜晚的女人,他只是把她當成了一個妓女。

離開作家公寓的時候,她碰上了作家的老僕人,那個只在她少年時代見過一面的老樸人認出了她。那一刻,她的心碎了。

可這就是陌生女人愛的那個人啊,她愛的就是“你的這種熱烈而健忘的樣子,愛的就是你到處留情,不專注一人的樣子。”

因為這樣無怨無悔的愛,陌生女人在生命彌留之際,仍然覺得在這個世界上,作家是她唯一的依靠和依戀。

她給作家寫下這封信,向作家訴說她的一生,並不是要讓作家感到愧疚。她不需要作家的同情,也不需要作家回報相同的愛。

她只是請求,作家能相信她所說的話,相信她對作家的愛以及所付出的一切。

"

01.

第一次看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上大學的時候,那時尚未品嚐過人間煙火,每天醒來七件事:琴棋書畫詩酒花(欣賞別人的)。

這樣一部中篇小說,在那時的我看來和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沒有多大差別。就是覺得,愛,讓人生疼。

那時候,我以為的愛,就是那樣純粹而心碎的感覺。

後來,離開校園,參加工作、結婚生子,經歷過的艱難時刻數不勝數,人也越發地現實起來。身邊人談得越來越多的是房子、車子、票子。情啊愛啊都變成了浮雲。

所以當我再次看這篇小說時,心裡滿是疑惑,這世上還有這樣為了愛情付出一切的人嗎?還有這樣偏執到近乎病態的愛情嗎?

尤其是這些年隨著新媒體文的發跡,女權主義越發覺醒。主流媒體宣揚女性要經濟獨立、思想獨立,要有錢、要有單身力,那些為了愛失去自我的女人除了被說傻,還會給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直到最近在七堇年的《平生歡》裡看到這麼一句話:

那般捨身投入,以後竟然再沒有過——也許是因為,那時的我除了感情之外一無所有。一個一無所有的人,輕言傾其所有,何等容易。

我才恍然回神,那些曾經無怨無悔傾其所有愛過的,不就是我們的青春嗎?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02.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奧地利作家。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驚人的寫作天賦,16歲發表了第一首詩,20歲出版了第一本詩集。

他的人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自願入伍,從事反戰工作,創作了一系列的反戰作品。

好景不長,1933年希特勒上臺,猶太知識分子受到迫害,他的作品被焚、遭禁,1934年被納粹驅逐,相繼流亡英國和巴西。

他的人道主義理想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催毀,看到戰爭所帶來的劫難,他十分痛苦,萬念俱灰。終於,在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和妻子在里約熱內盧附近的公寓服用鎮靜劑結束了生命。

《一個陌生女人來信》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茨威格思想轉折期的代表作。

小說講述了一個陌生的女人,在她31歲生命彌留之際,在先她一步死去的兒子的床前寫下一封長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R先生,道出了自己從13歲到31歲,對這位作家的痴戀和18年間因愛而不得所承受的心酸。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 一.我愛你,與你無關

信件開頭的稱呼,陌生女人這樣寫道:“你,一直都不知道我存在的你啊!”

簡單的一個稱呼,一個單戀者內心所承受的痛苦躍然紙上,這句話貫穿著陌生女人與作家在不同時期的相遇。

初識作家時,他是一位25歲的英俊少年,風流倜儻,頗具紳士風度,在陌生女人還是個13歲的小女孩時,搬到了她家的對面。

在遇到作家之前,陌生女人形容她的生活一團亂麻,父親早逝,與母親過著窮酸而深居簡出的生活,那日子“就如滿是灰塵和潮溼的地窖一般”。

直到認識作家的那天起,她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生命。

對於一個生活在狹小世界的小女孩來說,生命中突然出現這樣的一位異性,就像是伊甸園裡的禁果,充滿了誘惑。

此後,這個13歲的小女孩把她全部的精力都用來窺視作家的生活。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樓下的大門口與作家撞了個滿懷。小女孩被作家溫柔的目光、含情脈脈的微笑、輕柔的聲音深深地吸引了,然後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他。

可是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只能把愛藏在心裡。因為愛慕,她幹了很多傻事,親吻作家摸過的門把手,用嘴脣感受作家隨手丟在門口的菸頭,每天從門縫裡偷窺作家的一舉一動……

這是小女孩童年最幸福的時光,這種幸福在她16歲的時候,因為母親的改嫁戛然而止,她們要從維也納搬到因斯布魯克繼父的家。

在離開的最後一個晚上,小女孩在寒冷中等了作家一個晚上,她想要作家留下她,當他的女僕也好,奴隸也成,最終卻等來作家懷抱著一個女人一起歸來。

是的,作家並不缺女人,她一直都知道。

但年少時的愛,就是那麼不顧一切,明知道你不愛我,我還是愛你;明知道我不會是你的唯一,但是我仍然把你當成我的唯一。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 二.為了你,我願意和全世界為敵

陌生女人的繼父家境殷實,而且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把她當親生女兒一樣看待。

為了回到作家的身邊,成年後她拒絕了繼父的援助,獨自回到維也納,所有的人都不理解她為什麼要這麼做。

回到維也納,她在親戚家的服裝店當店員。每天下班後都會去往作家樓下的窗戶下,只為了能見上作家一面,並讓他愛上她。

此時的小女孩已經出落成一個漂亮的少女,她成功地引起作家的注意,但作家卻一點都認不出她來,她失望至極,她的一生都在忍受作家沒有認出她的命運。

即便如此,她還是飛娥撲火般地,把身體獻給了作家。

對於作家而言,她不過是他幾百個女人中的一個,是他無數次獵豔中的一個獵物。對於陌生女人來說,這一次獻身,便是對自己的承諾,她將永遠屬於作家。

陌生女人懷上了作家的孩子,她要把孩子留下來,因為這是她和作家的孩子,是她能抓住的唯一可以和作家產生長久關聯的東西。

在孩子出生的前幾個月,為了不讓親戚覺察到,她無法再去店裡上班。她沒了收入,也不能找母親要錢,家裡人一定不能容許這個孩子的存在。

她在窮人醫院生下了孩子,在那兒,她遭受了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

為了愛,就算是失去全世界,她也義無反顧。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 三.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侍無恐

為了能讓孩子像作家一樣躋身於上流社會,陌生女人不惜委身於一個個有錢的男人。

陌生女人長得很漂亮,信中她寫道:“每一個和我發生關係的男人都喜歡我,他們都很依戀我、愛我。親愛的,只有你是個例外。”

在感情世界裡,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總是有侍無恐。

那些有錢男人向她求婚,都被她拒絕。她要為作家保持自由之身,幻想有一天,作家會再次召喚她。

這個時刻終於被陌生女人等到了,她們再一次纏綿在一起。

但是作家依然沒有認出她來,他想不起她是那個13歲的小姑娘,想不起她是那個和她曾經度過幾個夜晚的女人,他只是把她當成了一個妓女。

離開作家公寓的時候,她碰上了作家的老僕人,那個只在她少年時代見過一面的老樸人認出了她。那一刻,她的心碎了。

可這就是陌生女人愛的那個人啊,她愛的就是“你的這種熱烈而健忘的樣子,愛的就是你到處留情,不專注一人的樣子。”

因為這樣無怨無悔的愛,陌生女人在生命彌留之際,仍然覺得在這個世界上,作家是她唯一的依靠和依戀。

她給作家寫下這封信,向作家訴說她的一生,並不是要讓作家感到愧疚。她不需要作家的同情,也不需要作家回報相同的愛。

她只是請求,作家能相信她所說的話,相信她對作家的愛以及所付出的一切。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 四.紅塵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

陌生女人對於作家R先生有著近乎病態的痴迷。她愛得深沉,愛得痛苦,愛得絕望,卻從來不願意醒來。

即使作家那麼的無情,她仍然處處為作家著想,知道作家不想被責任束縛,她不願意用孩子來要挾他;在生命即將走向終點,她也不想作家因為看到她的信而感到痛苦或悔恨。

她有好幾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在繼父那裡,她會成為一個無憂無慮的富家小姐;在她獻身給一個帝國伯爵時,她會成為一個擁有榮華富貴的伯爵夫人……

但最終她為了心中的愛,為了那份執念,孤獨地病死了。

世上的愛情,凡是太過絕決的,往往都是悲劇,雖然不一定付出生命,但是一定會付出代價。但不正是因為這樣的絕決,才讓我們感受到愛情的純粹嗎?

這樣純粹的愛情,不正是我們青春年少所追求的嗎?

只是這樣的純粹,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不相信,越來越難以感動,這大概就是成長吧。

只是這種成長,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畢竟這世上多的是如你我一樣的飲食男女。

或許你會為陌生女人感到不值,感到痛心。但是,我始終認為,評判一件事情值不值得,不是隻有一種標準的,有些人真的是因愛而生的。

正所謂,紅塵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

"

01.

第一次看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上大學的時候,那時尚未品嚐過人間煙火,每天醒來七件事:琴棋書畫詩酒花(欣賞別人的)。

這樣一部中篇小說,在那時的我看來和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沒有多大差別。就是覺得,愛,讓人生疼。

那時候,我以為的愛,就是那樣純粹而心碎的感覺。

後來,離開校園,參加工作、結婚生子,經歷過的艱難時刻數不勝數,人也越發地現實起來。身邊人談得越來越多的是房子、車子、票子。情啊愛啊都變成了浮雲。

所以當我再次看這篇小說時,心裡滿是疑惑,這世上還有這樣為了愛情付出一切的人嗎?還有這樣偏執到近乎病態的愛情嗎?

尤其是這些年隨著新媒體文的發跡,女權主義越發覺醒。主流媒體宣揚女性要經濟獨立、思想獨立,要有錢、要有單身力,那些為了愛失去自我的女人除了被說傻,還會給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直到最近在七堇年的《平生歡》裡看到這麼一句話:

那般捨身投入,以後竟然再沒有過——也許是因為,那時的我除了感情之外一無所有。一個一無所有的人,輕言傾其所有,何等容易。

我才恍然回神,那些曾經無怨無悔傾其所有愛過的,不就是我們的青春嗎?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02.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奧地利作家。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驚人的寫作天賦,16歲發表了第一首詩,20歲出版了第一本詩集。

他的人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自願入伍,從事反戰工作,創作了一系列的反戰作品。

好景不長,1933年希特勒上臺,猶太知識分子受到迫害,他的作品被焚、遭禁,1934年被納粹驅逐,相繼流亡英國和巴西。

他的人道主義理想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催毀,看到戰爭所帶來的劫難,他十分痛苦,萬念俱灰。終於,在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和妻子在里約熱內盧附近的公寓服用鎮靜劑結束了生命。

《一個陌生女人來信》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茨威格思想轉折期的代表作。

小說講述了一個陌生的女人,在她31歲生命彌留之際,在先她一步死去的兒子的床前寫下一封長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R先生,道出了自己從13歲到31歲,對這位作家的痴戀和18年間因愛而不得所承受的心酸。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 一.我愛你,與你無關

信件開頭的稱呼,陌生女人這樣寫道:“你,一直都不知道我存在的你啊!”

簡單的一個稱呼,一個單戀者內心所承受的痛苦躍然紙上,這句話貫穿著陌生女人與作家在不同時期的相遇。

初識作家時,他是一位25歲的英俊少年,風流倜儻,頗具紳士風度,在陌生女人還是個13歲的小女孩時,搬到了她家的對面。

在遇到作家之前,陌生女人形容她的生活一團亂麻,父親早逝,與母親過著窮酸而深居簡出的生活,那日子“就如滿是灰塵和潮溼的地窖一般”。

直到認識作家的那天起,她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生命。

對於一個生活在狹小世界的小女孩來說,生命中突然出現這樣的一位異性,就像是伊甸園裡的禁果,充滿了誘惑。

此後,這個13歲的小女孩把她全部的精力都用來窺視作家的生活。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樓下的大門口與作家撞了個滿懷。小女孩被作家溫柔的目光、含情脈脈的微笑、輕柔的聲音深深地吸引了,然後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他。

可是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只能把愛藏在心裡。因為愛慕,她幹了很多傻事,親吻作家摸過的門把手,用嘴脣感受作家隨手丟在門口的菸頭,每天從門縫裡偷窺作家的一舉一動……

這是小女孩童年最幸福的時光,這種幸福在她16歲的時候,因為母親的改嫁戛然而止,她們要從維也納搬到因斯布魯克繼父的家。

在離開的最後一個晚上,小女孩在寒冷中等了作家一個晚上,她想要作家留下她,當他的女僕也好,奴隸也成,最終卻等來作家懷抱著一個女人一起歸來。

是的,作家並不缺女人,她一直都知道。

但年少時的愛,就是那麼不顧一切,明知道你不愛我,我還是愛你;明知道我不會是你的唯一,但是我仍然把你當成我的唯一。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 二.為了你,我願意和全世界為敵

陌生女人的繼父家境殷實,而且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把她當親生女兒一樣看待。

為了回到作家的身邊,成年後她拒絕了繼父的援助,獨自回到維也納,所有的人都不理解她為什麼要這麼做。

回到維也納,她在親戚家的服裝店當店員。每天下班後都會去往作家樓下的窗戶下,只為了能見上作家一面,並讓他愛上她。

此時的小女孩已經出落成一個漂亮的少女,她成功地引起作家的注意,但作家卻一點都認不出她來,她失望至極,她的一生都在忍受作家沒有認出她的命運。

即便如此,她還是飛娥撲火般地,把身體獻給了作家。

對於作家而言,她不過是他幾百個女人中的一個,是他無數次獵豔中的一個獵物。對於陌生女人來說,這一次獻身,便是對自己的承諾,她將永遠屬於作家。

陌生女人懷上了作家的孩子,她要把孩子留下來,因為這是她和作家的孩子,是她能抓住的唯一可以和作家產生長久關聯的東西。

在孩子出生的前幾個月,為了不讓親戚覺察到,她無法再去店裡上班。她沒了收入,也不能找母親要錢,家裡人一定不能容許這個孩子的存在。

她在窮人醫院生下了孩子,在那兒,她遭受了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

為了愛,就算是失去全世界,她也義無反顧。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 三.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侍無恐

為了能讓孩子像作家一樣躋身於上流社會,陌生女人不惜委身於一個個有錢的男人。

陌生女人長得很漂亮,信中她寫道:“每一個和我發生關係的男人都喜歡我,他們都很依戀我、愛我。親愛的,只有你是個例外。”

在感情世界裡,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總是有侍無恐。

那些有錢男人向她求婚,都被她拒絕。她要為作家保持自由之身,幻想有一天,作家會再次召喚她。

這個時刻終於被陌生女人等到了,她們再一次纏綿在一起。

但是作家依然沒有認出她來,他想不起她是那個13歲的小姑娘,想不起她是那個和她曾經度過幾個夜晚的女人,他只是把她當成了一個妓女。

離開作家公寓的時候,她碰上了作家的老僕人,那個只在她少年時代見過一面的老樸人認出了她。那一刻,她的心碎了。

可這就是陌生女人愛的那個人啊,她愛的就是“你的這種熱烈而健忘的樣子,愛的就是你到處留情,不專注一人的樣子。”

因為這樣無怨無悔的愛,陌生女人在生命彌留之際,仍然覺得在這個世界上,作家是她唯一的依靠和依戀。

她給作家寫下這封信,向作家訴說她的一生,並不是要讓作家感到愧疚。她不需要作家的同情,也不需要作家回報相同的愛。

她只是請求,作家能相信她所說的話,相信她對作家的愛以及所付出的一切。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 四.紅塵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

陌生女人對於作家R先生有著近乎病態的痴迷。她愛得深沉,愛得痛苦,愛得絕望,卻從來不願意醒來。

即使作家那麼的無情,她仍然處處為作家著想,知道作家不想被責任束縛,她不願意用孩子來要挾他;在生命即將走向終點,她也不想作家因為看到她的信而感到痛苦或悔恨。

她有好幾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在繼父那裡,她會成為一個無憂無慮的富家小姐;在她獻身給一個帝國伯爵時,她會成為一個擁有榮華富貴的伯爵夫人……

但最終她為了心中的愛,為了那份執念,孤獨地病死了。

世上的愛情,凡是太過絕決的,往往都是悲劇,雖然不一定付出生命,但是一定會付出代價。但不正是因為這樣的絕決,才讓我們感受到愛情的純粹嗎?

這樣純粹的愛情,不正是我們青春年少所追求的嗎?

只是這樣的純粹,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不相信,越來越難以感動,這大概就是成長吧。

只是這種成長,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畢竟這世上多的是如你我一樣的飲食男女。

或許你會為陌生女人感到不值,感到痛心。但是,我始終認為,評判一件事情值不值得,不是隻有一種標準的,有些人真的是因愛而生的。

正所謂,紅塵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曾經傾其所有愛過的,就是青春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