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IC】天奇阿米巴魏武輝:內容創業要想成為贏家,必須看到這些趨勢

【GMIC】天奇阿米巴魏武輝:內容創業要想成為贏家,必須看到這些趨勢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北京】4月28日報道(文/竹子)

從2016年年底到現在,內容項目的投資類型有哪些關鍵字?線上流量爭奪戰是否已經結束?接下來又該如何運營變現?

4月27日GMIC大會主題為“內容消費升級新機遇”的網易新聞品牌專場上,天奇阿米巴創投基金的投資合夥人魏武揮先生分享了他的觀點。精彩觀點提煉如下:

1.去年很火的三個投資關鍵詞分別是內容電商、支付付費,和視頻音頻,除此以外,分發渠道、自媒體聯盟/平臺和IP也獲得了一些融資。

2.線上流量爭奪戰已基本結束,因為用戶的增長紅利已經結束了。圖文分發的渠道戰也已經基本結束。

3.今天在內容行業當中還是要突出這四個東西:品質、顏值,表現形式,照顧到用戶懶惰的心理和好奇的心理,這四點是現在內容行業很明顯的趨勢。

4. 2017年年中夏天以後一直到2018年,我們會看到更多的B輪以上的投資。天使還會有,但會聽到更多B輪以上的融資。

5.越來越多的消費會在場景當中完成,用什麼樣的方式打動用戶及時消費,產生及時消費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下面是討論實錄,內容經獵雲網(微信:ilieyun)整理: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消費升級和內容投資。這兩件事情至少在我們天奇阿米巴里面是一件事情,今天中午吃飯時還在討論把消費升級基金和一支文創基金合併做成一支基金。

先看一下這幾個月都有一些什麼樣的內容項目獲得投資。

當然獲得投資的項目很多很多,我總結下來大概從2016年年底到今天,小半年的時間裡面它的投資類型有哪些關鍵字?

第一個我們看到的是內容電商,利用內容形成流量的一個入口,然後再把這個流量轉化成零售。在內容電商當中廣義的內容電商是包括導購,其實導購說白了還是一個廣告模式,現在狹義的或者說我們真正認為是在做電商的一定是倉配的。比如鹽椒媽媽是比較正宗的電商,一條是以導購為主不重倉配。

第二個比較火的概念是知識付費,在互聯網上把內容變現,知識付費更多是平臺型的,比方有一個人開了一個收費專欄,這個收費專欄是不是可以獲得投資至少我沒有見到,事實上在我的感覺中,這是一個很好的生意但不需要投資,能投資的項目和是不是好生意這兩者是不是劃等號

第三個比較熱的概念是視音頻。今天中午聽說一個留言,國內非常大的音頻平臺被百度看中,百度想拿150億把它拿下,回頭求證一下。快手這樣的短視頻平臺和項目,都獲得了比較好的估值投資。另外是音頻,表格裡提到了音頻節目,等一下會講到視音頻背後的邏輯。

分發渠道在獲得投資,和政治意識形態方面的考慮是有關係的。分發渠道,圖文分發渠道獲得投融資的案例已經減少了,我們看到幾個巨頭把市場瓜分基本已經完成了。

我們仍然看到自媒體聯盟自媒體平臺,稱為內容創業的賣水機構,就是派單公司新甲方要單然後發給自媒體去做,這是廣告或公關公司的A輪融資的套路,依然獲得投融資,更多是希望在A輪里布局,希望獲得流量控制權獲得的融資。

還有一個概念是IP。去年強IP的擁有人把IP給賣了,我們非常有名的案例是同道大叔。這是值得思考的,如果他覺得IP有非常大的前途為什麼要賣,IP這件事情至少在基金環節整個變現是很長的,我們指大規模變現,不是做點廣告倒騰點流量。小概念在內容行業投資的幾個類型幾個特點。

一些思考觀點

我們天奇非常重要的觀點是:線上流量爭奪戰已基本結束。很難再看到成批量大號的出現,不否認可能會有一個號從來沒聽說過,忽然之間一夜之間成名,我不否認,但是成批量的大號的出現基本上可能性已經很小了。

圖文分發的渠道戰也已經基本結束,基本是這麼一個態勢,今日頭條也好、騰訊也好,包括今天阿里系的UC幾家門戶以前做的新聞客戶端,市場基本是這樣了。

線上流量爭奪戰結束,它背後的原因是因為用戶的增長紅利已經結束了,我們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長速度非常快,從08、09移動互聯網起步到今天10年不到時間,移動互聯網用戶佔有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90%,基本飽和,10年時間已經蠻長了,諸位要知道94年中國互聯網開始,花了11年的時間中國網民才剛剛過億,就是2005年。相當於中位互聯網發展,移動互聯網發展是極快的,宏觀數據從微觀角度來說,所有做號的人發現粉絲增長很困難,非常難。所以用戶的增長紅利已經結束了。

接下來是觀念紅利。這是我從一個科技自媒體曹正原來百度員工寫的文章得到啟發,他的文章提到“觀念紅利”,沒有提到到底是什麼樣的觀念紅利,觀念到底有什麼差別?需要繼續琢磨60後的觀念、70後觀念、80後觀念、90後觀念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稍微大一點的人沒有消費觀念,年輕人擁有的消費觀念到底是什麼?如果你能把握住這個觀念紅利,那就是你的消費升級也好、內容升級也好。

我把這個觀念紅利大致羅列四個特點,這和前面一些獲得投資案例是有關係的:

第一,它是對品質的要求。

如果你製作的內容無論是圖還是文章還是視頻音頻,希望不是粗製濫造。但是特別有意思的一點,用戶不在乎你是抄的。一個案例叫差評,差評是非常有名的拼稿大王我稱為洗稿能手,網上5、60個內容源每個地方拿一篇就是一篇文章,這種量產速度非常快。

我知道現在有一些大號部署了100、200個甚至更多號小號的矩陣,小號拿的都是大號文章重新拼稿,迅速把文稿堆起來。用戶根本不在意,知乎上微博上還是其他地方拼的不在乎,只要看得爽就可以。在消費當中可以看到網易嚴選就是這樣,網易研選明確告訴你這把刀不是雙利的,但是雙利人生產的,洗白了,用戶根本不在意山寨,這是對過去品質的重新洗牌。內容行業同樣出現內容的重新洗牌。

第二對顏值的要求。要求製作非常靜止,粗製濫造有可能火,藍瘦香菇就是粗製濫造但很難重複,所以你從商業角度發展當然要求內容是可以重複讓它火的,今天做一個火的明天后天還能再做一個,用戶角度是顏值即正義。

第三個以為用戶很勤奮。用戶很不勤奮,不希望看到的內容或者需要消費的過程是非常繁複需要琢磨需要思考需要燒腦的,他不希望這樣。所以讓閱讀你內容的時候,一定考慮讓用戶非常簡單明白你的意思,這也是今天大概有大半年甚至一年更長的時間O2O灌出來的,現在做什麼東西都是坐在椅子上可以解決的,除了上廁所以外。

第四個特點是新奇特。依然對新鮮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充滿好奇心。但新奇特帶來另外一個效果就是用戶忠誠度不高,其實我一直不太喜歡把公號訂閱用戶恩稱為粉絲,我認為這個世界上大概對一些歌星偶像是有一些粉絲的,公號哪怕有100萬訂戶、1000萬訂戶真正粉絲不會太多,每一個公號都知道訂戶越大越知道打開率是什麼水平。用戶的注意力也是遊移的。

今天在內容行業當中還是要突出這四個東西:品質、顏值,表現形式,照顧到用戶懶惰的心理和好奇的心理,這四點是現在內容行業很明顯的趨勢。

接下來的時間是2017年年中夏天以後一直到2018年,我們會看到更多的B輪以上的投資。天使還會有,但會聽到更多B輪以上的融資,B輪以上融資的特點是在於對已有的流量進行精細化的運作。

什麼意思?比方像我們基金看內容項目時,我們會問創始人:你的變現模式是什麼?我們是一支小基金,不像特別大的基金不在乎創業項目的商業模式,有很多大的基金他喜歡說,只要有用途就可以了商業模式不重要,十年後肯定會有商業模式,我們等不了那麼長時間,我們急功近利。

做內容的商業模式很容易想到廣告和公關,這是媒體的兩個基本價值,但廣告公關流量運作是不精細的。為什麼?

因為以前單向傳播或大眾傳播時代的大眾媒體,也是靠廣告公關活著的,電視臺從來沒有精細地運作過他們的流量,報紙也沒有精細地運作過他們的流量,這層價值是有的,但這種商業價值挖掘得不夠。我們更看好的是所謂的內容電商,但是我們覺得內容電商不應該只是導購,如果只是導購依然是一種廣告模式,依然不是一種精細化的運作。

有一個主題消費升級,從今天的90後的消費觀念來看,及時消費是很明顯的。及時消費是什麼意思?你可能在場景當中完成了消費,過去我們的消費不是場景消費,你可以問一下你的父母我們年紀再大一點不是場景消費,他是什麼呢?他是趕集。週末去上海路,週末去南京路,假期去南京路或北京不知道什麼地方特別熱的,假期週六週日去,非常典型的趕集行為,時間中心化、地點中心化,跟100年前200年前趕集沒有差別。

慢慢我們時間中心化被打破了,因為有淘寶可以7×24小時都去淘寶店,但地點還是中心化的,所以是半趕集狀態當然夾雜每年一年一度的雙十一,雙十一是趕集時間、地點統一是中心化的。

越來越多的消費其實在場景當中完成,場景可能是在內容號底下有一篇文章把一個東西吹得特別懸乎特別好,一激動就買了,這是一種及時消費。這種及時消費希望用什麼樣的方式打動用戶的及時消費,這個東西是我需要思考的好東西,怎麼往前推演。什麼樣的內容能讓用戶產生及時消費,這是讓用戶你所構建的線上場景中想立刻完成交易的。

這是我今天分享的內容。謝謝各位!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04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