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雙方已經確認,意大利將作為主賓國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上海澎湃新聞網報道,在去年舉行的首屆進博會上,意大利方面高度重視,由意大利副總理迪·馬帶團,以ITA(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為首的政府機構協同各行業商協會積極組織企業參展,還有一些意大利企業自主參展。意大利當地媒體對進博會進行熱烈報道,例如,安莎社評價進博會為“2018年最重要的盛會之一”。

意大利將作為主賓國參加第二屆中國進博會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展出的意大利萊奧納多直升機公司的一架AW189直升機。(圖片來源:新華社)

首屆進博會180多家意大利企業參展

在首屆進博會上,意大利展出面積約5300平方米,共有180多家意大利企業參展,是歐洲第二大參展國。

意大利國家館以“意大利製造的精髓和卓越”為主題,展示意大利在工業創造、創意設計、時裝、美食等方面的特色。而四座企業館則涵蓋高端智能設備、服裝,配飾和消費品、醫療設備和醫療產品和糧食和農產品四大類別。

其中,價值近2億元的萊奧納多直升機AW189被媒體稱為是“十大必看的上海進博會展品”之一。這架直升機在進博會上的亮相是它在中國的首秀,直升機最高巡航速度為每小時287公里,最多可搭載19名乘客,主要用於海上石油和搜救行動等活動。通過參加進博會,萊昂納多、芬坎蒂尼、安薩爾多等意大利公司已和中方簽署多項重要商業合作協議。

首屆進博會在展示意大利商品形象,幫助意大利產品拓展中國市場上取得了良好成效。

今年的第二屆進博會獲得了意大利企業的熱捧。在今年1月於米蘭舉行的進博會2019首場推介會上,已經有多家意大利企業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簽署協議,預定2488平方米展位,數量已經接近去年的一半。

兩國將在多個層面展開深入合作

今年三月,習近平主席訪問意大利,同馬塔雷拉總統和孔特總理舉行會談,雙方簽署政府間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意大利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G7國家,中意兩國將在基建、貿易、金融、文化等多個層面展開國家深入的合作。《亞洲時報》專欄作者皮普埃斯科對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倡議高度評價:“就像是馬可·波羅再一次來到中國”。

正如意大利著名作家莫拉維亞所指出的:“友誼不是偶然的選擇,而是志同道合的結合。”

中意兩國的友誼歷史悠久。700多年前,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來到元朝,在元朝生活了17年之久。在他回到威尼斯後,他的《馬可·波羅遊記》向西方展現了一個城市發達、物產豐富、擁有東方特有的風土人情的中國,在西方掀起了“中國熱”。

以馬可·波羅為中介,中意之間在700多年前就展開了一次涵蓋政治、貿易和文化等多個層面的互動。而事實上,在更早時期,古代絲綢之路作為連接東西方文明的橋樑,東起長安,西至羅馬,就已經讓中意兩國緊密相連。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意大利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高端時尚進口國,中國消費者對意大利的高質量產品很有興趣。擁有良好消費資源的中國消費者,需要意大利提供的品牌與品質相結合的產品。而同樣,伴隨著中國在5G技術、能源、基建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意大利對這些中國商品、中國技術也有著強烈需求。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意在“一帶一路”和進博會上的合作,正是展示了兩國繼承歷史友誼,同時也順應民心民意和兩國的發展,進一步加強在經貿、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合作,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中意兩國的互融、互通將走向一個新的時代。

互通互融中創造更有生命力的文化

事實上,早於官方的“一帶一路”倡議,一些中國企業和意大利企業早已實現互通,帶來了雙方在貿易與文化上的交流。

例如,羅馬市政府與華為合作,以5G為依託,通過大數據和雲計算,實現公共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又如,2018年3月,在中國元宵佳節之際,意大利菲洛特拉諾市舉行了一場為期三天的首屆中意文化年,活動中,漢服、古琴、書畫、茶道等中國文化元素的展示成為一大亮點,受到意大利當地群眾的熱烈追捧。

伴隨著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以及積極籌備參加第二屆進博會,意大利企業正對中意友好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和努力。

然而,在中西方互通的過程中,由於文化差異,也總會存在不可避免的碰撞和摩擦。但是,只要雙方能夠敞開心扉,努力學習和接納對方的文化,因碰撞產生的憤怒反而可能轉化成創意的火花。

去年11月,意大利企業Dolce&Gabbana因為不當言行,在上海舉行的大秀被迫取消,並且遭到全世界華人的抵制。在對中國市場進行深刻地道歉並且認識到事件的核心是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後,Dolce&Gabbana的高管在今年元宵期間來到中國,響應習近平說的“看千年的中國去西安,看五百年的中國去北京,看一百年的中國去上海”的號召,組織在西安、北京和上海三地進行中國文化之旅,學習中國文化。

參加此次中國文化之旅的公司首席執行官Mr.Alfonso Dolce說:這次中國之旅,打開了他的心扉,也拓展了他的眼界,不僅感受到了中國偉大的歷史和文化,還感受到了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事實證明,在中西方文化互通的進程中,摩擦和誤解實際上並不可怕,反而能夠一定程度上促進雙方去發現雙方之間的差異,促進相互學習和交流,從而求同存異,在互通互融中創造出更加有生命力的文化。

(編輯:秋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