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個感冒竟然要上千元?當遇到這個問題時醫生應該這樣回答……

藥品 腫瘤 支氣管炎 醫脈通 2019-06-27
治個感冒竟然要上千元?當遇到這個問題時醫生應該這樣回答……

導讀

西醫學講究的是證據,用任何藥物都需要有證據。

作者:陳陳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醫聯APP(medlinker),二次轉載或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感冒問題是國人繞不過去的坎

朋友向我吐槽,說自己身體不舒服,去醫院看病,一來一回花了不少錢,結果確診只是一個普通的急性支氣管炎。醫生開了些藥,就讓自己回去了。朋友還繼續說,現在看病,即使只是個感冒,醫生也要讓你檢查,抽血拍片,來回折騰,小千把就沒有了。

看個“感冒”少則幾百,動輒上千,這是很多人的直觀感受,也是一些人“抨擊”當下醫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從非醫學專業的大眾來看,看個“感冒”要上千塊錢,而且還要來回折騰,怎麼想,都不合理。而且自己只是一個“感冒”,竟然要數千塊,再對比自己的工資收入,醫生簡直就是在光明正大地搶劫自己了。

對於一些人來說,醫療服務差點沒有多大的關係,畢竟在國內,病人多,醫生少,多少可以理解一些。抽血做檢查也沒什麼好說的,去了大醫院,如果不做這些,醫生可能也幫不了自己。

這麼一說,似乎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患者能體諒醫生的不容易,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是每次出現關於醫療的改革也好,新聞也罷,總有一些人群起而激憤,洋洋灑灑地寫下自己的就醫經歷,痛罵現在的醫生沒有良心,看個“感冒”竟然還要上千塊錢!自己去藥房隨便買些藥幾十塊錢就能解決的事竟然要上千塊錢,中國的醫生真黑!

一個“感冒”去醫院,要上千塊;不去醫院,去藥房隨便買些藥,幾十塊錢。幾十塊錢能夠解決的問題,到了醫院就漲價了好幾十倍,這是很多人的直觀感受。一涉及到經濟問題,很多事情就變得複雜起來。

治個感冒竟然要上千元?當遇到這個問題時醫生應該這樣回答……

報紙上的報道:看病貴

醫療說到底,其實也是經濟問題的一部分。如果這些花了一千塊的人都可以報銷,國家為他們兜底,那他們可能就不會覺得貴,甚至可能還會要求醫生多開些檢查和藥,檢查可以查其他的部位,藥可以帶回家。如果醫生不滿足他們的這種願望,那人們就可能會把看個“感冒”要花一千塊的怨憤轉移到,“我讓醫生開個檢查、開些藥都不開,現在的醫生真是不負責任”上。

可是,看個感冒真要花一千塊麼?作為醫生,當治療一個感冒要花一千塊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告訴患者這個事實呢?

看個感冒會上千麼?

本人之前在呼吸內科幹過三年,對於這個話題多少有些相應的經歷和發言權。

那麼我們先論述,一個“感冒”是否需要花費上千元的話題。

來呼吸科門診看病的患者,大多數在來之前都會自己購買一些藥物服用,甚至服用一些抗生素也不奇怪,有的更是在服用了一兩週藥物仍未見好轉之後才會去醫院。到了醫院,醫生問清楚了情況,最常開的檢查往往是三個:胸部CT,血常規,支原體抗體。

治個感冒竟然要上千元?當遇到這個問題時醫生應該這樣回答……

胸部CT檢查肺部有無炎症,對於疾病的輕重有一個評判標準;血常規是常規,檢查白細胞和超敏反應蛋白,進一步判斷患者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感冒”的主要症狀是咳嗽、咳痰、鼻塞之類,而支原體感染容易引起乾咳,所以呼吸科醫生也會留意有無這個病。

一個胸部CT在三級醫院的價格大約是268元,一個血常規+超敏反應蛋白是30元,支原體抗體是68元,三者的檢查加在一起大約是366元(具體價格,根據醫院的等級不同,該文價格僅以筆者當時所在的醫院為參考)。有些醫生還不會開支原體抗體的檢查,那算下來其實就是胸部CT和血常規的價,加在一起不到300元。

無論是上面的兩項檢查還是三項,基本可以確診呼吸科一些常見的病,如果正如一些人所說的“感冒”,那麼一個胸部CT和一個血常規基本就夠了,在確診上面的花費不到300元。確診之後,醫生按理要予以開一些口服藥物,除非特別嚴重,不然不會建議輸液。

常見的“感冒”藥物沒有什麼特殊,感冒靈配合著一些止咳化痰的藥物就可以了。有些醫生甚至都不建議患者吃藥,因為“感冒”本身就是一個自限性疾病,不吃藥,多喝熱水,一週也就好了。即使開藥,按照我們呼吸科常用的治療感冒方案:感冒靈(10元)+川貝枇杷露(27元)+泰諾(6元),總的價格是42元,再加上門診費15元,便是57元,再加上那些檢查,總共是355元。

由於問題的限定是“感冒”,所以從一個呼吸科醫生的角度出發,一個病人說自己只是一個感冒,那無論是從檢查,還是從治療上面出發,在費用的花費上面大概率不會超過500元(包括三甲醫院)。如果有患者說自己只是一個“感冒”,結果花了上千元,那麼事情可能並不是這麼簡單。

人們去醫院而不是去一些診所看病,看重的往往是醫院的附加醫療資源,就診的醫生往往是關鍵。醫院裡的醫生看待疾病,肯定不能夠按照一些鄉村郎中或者赤腳醫生的思路走。比如你說自己只是“感冒”,那麼怎麼證明你是感冒往往是醫院醫生首先考慮的問題,而不是“他只是個感冒,給他開點藥就行了”的想法。

西醫學講究的是證據,用任何藥物都需要有證據。比如食管裡面長了東西,CT提示99%是腫瘤,但是如果不做病理,沒有醫生敢去做手術,如果有1%的概率不是呢?對於感冒也是同樣的道理,你說自己得的是感冒,那你怎麼證明自己得的就是真正的感冒呢?這是一個問題,要由專業的人去判定,那誰是專業的人呢?醫生。

與此同時,如果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感冒,那麼為什麼要去醫院呢?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醫生開了一些檢查想去確診病情好指導用藥,但自己內心卻感覺不舒服,覺得自己多掏了錢。最好的解決方法是醫生看兩眼,把把脈,聽診一下,再開幾塊錢的藥,既解決了問題,也省了錢,是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可是如果醫生按照病人的想法看病,病看好了怎麼都好,如果病情加重了,怪誰呢?

治個感冒竟然要上千元?醫生該怎麼回答

人們有這種認知並不奇怪,在中國,凡是要自己掏腰包解決的事,可能都覺得貴,尤其對於當下的醫療來說。人們希望中國的醫療既便宜又好使,放在世界範圍裡,雖然不現實,但網絡上充斥著免費醫療的新聞也確實不少。拿英國來說,英國的醫療是全民免費醫療,但是想要英國的醫療給你解決問題,則並不容易。

比如,有一期《財經郎眼》上分享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一位中國留學生在英國入了英國的全民免費醫療,該留學生得了中耳炎,找社區醫生看病,社區醫生看了之後,對中國留學生說:“哦,親愛的,你這問題不大,我給你輸點液就好了。”

一個月之後,症狀仍然不見好,該留學生找這位醫生,醫生繼續對她說:“哦,親愛的,不用擔心,我再給你開點藥,你會好起來的。”

兩週之後,中國留學生的症狀仍然不見好轉,便又找到這位醫生,沒想到醫生卻對她說:“哦,對不起,親愛的,你這問題我解決不了了,你應該去上級醫院看。”

去就去吧,結果因為沒有預約,需要等三個月。三個月沒到學校就放了暑假,回國看醫生,被告知太遲了,出現了永久性耳聾。

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中國,好一點的情況是醫院賠錢,醫生被辭退;嚴重一點的,當事醫生會不會出事都很難說。可在英國,人家就是這樣的醫療政策,你沒有辦法,個人無法和整個體制對抗。

治個感冒竟然要上千元?當遇到這個問題時醫生應該這樣回答……

所以,當身邊再有人向我們吐槽,為什麼看個“感冒”要花一千多塊錢的時候,作為醫生,我們可以這樣告訴他:

一、你可以不去醫院,自己去藥房買點藥就可以了。醫院本來是給有需要的人去的,既然你自己給自己診斷了“感冒”,那你自行治療就行。你既省錢了,也不用在後面罵醫生讓你多花錢,兩全其美;

二、如果藥也吃了,但症狀依然沒好,甚至逐漸加重,可以去小診所或者當地合作醫療就診。不過如果被問到“你覺得自己是什麼病”的時候也不要驚訝,因為後面可能還會問你“你想要吃什麼藥”的問題;

三、上面的兩個方法用過之後發現疾病仍然在,覺得應該去大醫院,那去了大醫院之後首先向醫生明確表示自己只是感冒,要求醫生稍微開點藥就行了,檢查不做,血不抽,如果醫生不同意,就向上面投訴,說醫生不尊重患者個人主觀意願,讓當地的衛計委介入進來;

四、上面的方法都行不通,那就乖乖聽醫生的話,該做的檢查照做,該抽的血照抽,花多少錢,看多大的病,這是這個世界的規則,不會由個人的意志而改變。

感冒不是一件小事

人們有“看一個感冒就要上千塊”的認知,一方面源於本身對醫療認識的無知,認為只是一個感冒,幾十塊錢就能夠解決;但是殊不知對於醫生來說,即使只是一個發燒,臨床上就有幾十種疾病引起。如果在治療上只是單純的退燒,而不去尋找導致發熱的原因,那可能會隱藏著更大的問題。

比如曾經就有過一位患者,認為自己只是單純的發熱,讓醫生給他退熱就行,結果一細查,發現是個肝佔位。還好發現地及時,沒到中晚期,算是撿回了一條命。

醫生考慮問題,大多數都比較細緻,而他們之所以會如此,源於長期的專業訓練和臨床思維。一個從未經過臨床培訓的人卻懷揣著惡意揣摩經過長期訓練的醫生“圖謀不軌”、“見財起意”,或許這樣的人,還是永遠不要看醫生的好。

治個感冒竟然要上千元?當遇到這個問題時醫生應該這樣回答……

精彩回顧

➤ 實習8個月,一個護士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中國藥代變形記

➤ 每年檢查十餘次,職稱評審重論文……央媒揭露形式主義正向醫院蔓延

➤ 高齡患者PCI術後3天於家中猝死,醫方被判輕微責任為何令人心寒?

戳這裡,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