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臺演講緊張,雙腿哆嗦說不出話來,這六種訓練方法讓你信心十足

演講 大學 文化 陳權高級顧問 2019-04-20
上臺演講緊張,雙腿哆嗦說不出話來,這六種訓練方法讓你信心十足

上臺演講緊張,雙腿哆嗦說不出話來,這六種訓練方法讓你信心十足

一、關於演講緊張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做過一項調查,發了3000多張調查問卷,調查題目是: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麼?調查結果讓心理學家們大跌眼鏡,排在第一名的竟然是當眾演講,而死亡這麼可怕的事情卻"屈居第二"。就連喜劇演員傑瑞·宋飛都這麼說:"與死亡相比,人們更害怕當眾演講,就像去參加一個葬禮一樣,你寧願自己是躺在棺材裡的那個人,也不願意是致悼詞的那個人。"

1.緊張是普遍現象

當眾演講真的這麼可怕嗎?有人為此曾經到大學裡去做了調查,沒想到結果更加離譜:有80-90%的大學生覺得當眾演講非常恐怖。而筆者每次開學上第一堂課的時候,也會問學員同一個問題:在公眾面前,我們不能有效表達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儘管回答千差萬別,但令人驚訝的是,有一條總被所有學員提到,那就是由於心理緊張。

如此看來,心理緊張確實是絕大多數演講者面對聽眾時首先遇到的最大障礙。可惜的是很多人不瞭解這一事實,往往以為天底下只有他一個人在公眾面前說話才緊張,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向別人承認了。只有有些參加了當眾演講特訓班的學員,才發現當眾演講緊張的現象原來是這麼的普遍。

曾經有一位老學員跟我說:"我原來有一個毛病,每當當眾講話,兩腿就哆嗦,總認為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這麼緊張。參加演講特訓班後,哇!這裡還有這麼多的 "病友",心裡暗暗高興,原來世界上緊張的不止我一個人。以前公司每次開會,快到我發言的時候,我總是藉故走開。要麼拿出手機,假裝接電話溜出去了;要麼告訴大家我先上個廁所。現在,經過這個課程的系統學習,正確認識了緊張後,我已經非常自信了……"

2.緊張有弊也有利

既然緊張是普遍現象,那上臺緊張會影響到我們的演講效果嗎?為了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給緊張分類。

第一,毫無緊張。演講者心裡一點都不緊張;演講者還表現有點鬆懈,好像不在乎觀眾,也不要求自己;當然,演講者這種態度對整個演講活動不一定有利。

第二,輕微緊張。演講者心裡感到有壓力,覺得不夠輕鬆,但觀眾看不出來;演講者很重視聽眾,經常思考怎樣才能把這場演講講好;所以,這種緊張對演講者反而有幫助,演講者講話時會更加激情,如果換了一種環境,演講者的表現更加出色。

第三,非常緊張。演講者心裡忐忑不安,很害怕;演講者總覺得自己心裡砰砰亂跳,口乾舌燥,喉嚨發緊,手心出汗,大腦一片空白,站在舞臺上像踩棉花一樣;觀眾也明顯發覺:有些演講者表情尷尬,突然變得怪怪的,動作笨拙,兩腿哆嗦,或者不停地原地踏步,或者帶有一些不雅動作,如搔頭摸耳、卷衣角、抹髮梢等;有些演講者還臉紅耳赤,聲音發抖,說話時顛三倒四,說錯了話吐舌頭;不敢正視觀眾,話還沒說完,趕快往臺下跑等情況;當然,這種緊張已經影響到演講者的演講效果了。

第四,嚴重緊張。演講者覺得心裡非常害怕和恐懼;演講者明顯感到心慌,胸悶,呼吸困難,甚至說不出話來;有的演講者還當場暈倒了;當然,出現這種情況,這場演講基本上是進行不去了。

從剛才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緊張對當眾演講來說有利也有弊,要看程度。如果是"非常緊張"和"嚴重緊張",我們必須想方法去克服它、調整它、控制它。如果是輕微的、適度的緊張,我們就不必要在意它、去消除它,因為它不是阻力,而是助力,有了它,我們的當眾演講會發揮得更加精彩。

二、為何演講緊張

前文我們已經講解了緊張是普遍現象,對於演講者來說,緊張有利也有弊,我們提倡適度的緊張,但控制過度的緊張。為了能夠有效地控制過度的緊張,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演講時,緊張是怎麼產生的。

1.當眾演講跟聊天不同

經常碰到不同的學員問到相同的問題:陳老師,我跟同事、朋友或者家人在一起聊天時,特別能說,越聊越起勁;但不知道為什麼,當我一旦站在眾人面前演講時,就變得大腦一片空白,反倒說不出話來了?

筆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後,發現聊天和演講有很大的差別。我們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的聊天,聊的都是一些輕鬆的話題,基本上沒有其他約束,這種說話方式的特徵如下:

◆ 你處於主動狀態,有話就說,沒話可不說;

◆ 大家一起聊天,沒有主題也無所謂;

◆ 你我可以聊各自喜歡和熟悉的話題,並且話題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都沒人管;

◆ 可以沒有條理,只要大家能聽懂就行;

◆ 可以沒有邏輯,過一會再聊剛才說過話題也行;

◆ 聊天時,偶爾有語法錯誤也是可以理解的;

◆ 可以用日常通俗的語言來交流,沒人說你沒文化;

◆ 出現爆粗或者不禮貌的語言,只要大家關係不錯,也是可以接受的;

◆ 就算用肢體語言或者暗號來表達也可以,如果大家都明白的話;

◆ 一般情況下,沒人記錄你的說話。

而正式場合的演講,一般是需要花大力氣去準備的,除非你有很強大的即興演講能力。如果你來不及準備,或者準備得不是很滿意,那你對這個演講就沒有把握了,那你就開始緊張了,這種說話方式的特徵如下:

◆ 首先要了解討論的主題是什麼?

◆ 必須按照某些規定來發表意見,不能隨自己高興而任意發言;

◆ 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把話說話,不能拖泥帶水、沒完沒了;

◆ 表達要做到準確、簡潔;

◆ 不能用使用方言或者觀眾聽不懂的俗語、暗語等;

◆ 要防止話語中包含有產生歧義的詞語;

◆ 不可以說不實的傳言;

◆ 不負責任的話是不能亂說的;

◆ 如果有人反駁與質疑,你能夠補充或者加以說明;

◆ 有時候,你的演講可能會被記錄下來,並且文字化。

2.當眾演講的主要特點

剛才把日常聊天和當眾演講的特徵羅列出來之後,我們不難發現,相比起日常聊天,當眾演講的難度係數確實高了很多。這也難怪有些人感慨:平時跟別人說話,自我感覺良好,但一上臺演講,就感到力不從心了。

為了更好地理解當眾演講,筆者繼續跟大家一起探討關於當眾演講的三個特點:

1)當眾演講是單方向的

相比起幾個人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的日常聊天,當眾演講在大多情況下都是單方向溝通的。正因為是單方向溝通,你就會碰到兩大難題。首先,你不知道觀眾在想什麼。因為你無法像平時那樣,可以及時獲取他人的信息反饋,甚至你也確定不了觀眾是否在認真地聽你演講,並進一步理解你的觀點。如果此時,有人起身離開,有人低頭玩手機,有人斜眼看你,那你心理肯定發慌,並且大受打擊。其次,你必須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平時自由聊天時,你可以沒有條理,可以顛來倒去反覆講,講到對方明白為止,並且也沒有時間限制。但在講臺上卻不行,沒有人幫你理清思路,如果你稍一不留神,思路偏離主題了,那你就馬上慌張了。

2)當眾演講是即時性的

相比起寫文章,當眾演講卻是一種即時性的表達方式。因為寫文章,你可以深思熟慮之後再下筆,下筆之後如果覺得不滿意還可以修改,碰到記憶模糊的材料也可以去圖書館或者網上去查找再確定。但是,當眾演講卻不同,特別是即興演講,你不可能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你完全靠自己過去的知識積累,在短時間之內,針對某一話題發表自己的觀點,甚至有時候,你是邊想邊講,邊講邊想的。另外,最要命的是,即時性的當眾演講,還要求你不能中斷講話,如果你卡殼了、忘詞了、講不下去了,那場面就非常尷尬了。

3)當眾演講是一對多的

平時的日常交流,一般都是"一對一",但到了講臺上,情況就不一樣,馬上從"一對一"變成"一對多"了。這時候,你突然有種被無數雙眼睛聚焦的感覺,於是,你開始緊張了。

3.演講緊張的六種原因

瞭解了當眾演講與平時聊天的區別、並探討了關於當眾演講的特點之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分析關於害怕當眾演講的真正原因了。

教科書上,心理學家們認為,緊張產生要經過四個階段,分別為:外界刺激、生理喚醒、內心體驗、行為表現(見圖1-20)。

上臺演講緊張,雙腿哆嗦說不出話來,這六種訓練方法讓你信心十足

圖1-20

第一階段、外界刺激

心理學家們曾經做過很多次實驗,最後的結論是這樣的:當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舞臺上講話時,就算場地再大、燈光再亮,如果沒有聽眾,他是受不到什麼刺激的。所以,不管講得好與壞,他一般都不會緊張。但是,當他被推到眾人面前,被很多雙火辣辣的眼睛一齊盯上,被很多耀眼的燈光一齊照射過來,他就不淡定了,就會被刺激到了。這時,他心裡在想:哇!這麼多人都在看我啊!還有一些是領導、一些是專家呢?於是,他開始感到對整個場面有點把握不住了;於是,現場的情景刺激到了演講者的交感神經了;於是,演講者的腎上腺素的分泌開始增多了。

第二階段、生理喚醒

隨著腎上腺素的突然增加,就會導致演講者的血管收縮、體內血流量減少,尤其在面部表現得更加明顯。於是,演講者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自主神經症狀。比如,演講者開始出現臉色蒼白、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口乾舌燥、喉嚨發緊、手心出汗等生理現象。

第三階段、內心體驗

當演講者的生理症狀被喚醒之後,演講者的內心也慢慢發生變化。比如,他開始感到了害怕、體會到了某些不確定感、不安全感、甚至不真實感,於是他就有了一種想遠離這個場面的感覺。

第四階段、行為表現

害怕繼續升級之後,演講者的某些行為表現已經很明顯了,聽眾都看出來了。比如,屏住呼吸、說不出話;四肢顫抖;後退;跑下講臺等。

但根據筆者多年的輔導經驗,個人認為當眾演講時緊張是源自於三類情況六種原因(見圖1-21)。一類為不敢,它屬於主觀性的原因,這種緊張是由於演講者的心理作怪而造成的;一類為不會,它屬於客觀性的原因,這種緊張是由於演講者知道自己的水平達不到自己的要求而造成的;一類為不想,它屬於主觀性、客觀性同時存在的原因,這種緊張對於演講者來說,他的心理感受更加強烈。由於這三類原因還包括幾種情況,下面逐一分析。

上臺演講緊張,雙腿哆嗦說不出話來,這六種訓練方法讓你信心十足

圖1-21

不敢

1)初次登臺 無論是誰,第一次上臺講話,都覺得不習慣,也不適應。我們經常碰到這種情況:比如硬把某人推上舞臺後,他沉默了一兩分鐘,從牙縫裡蹦出"不會"兩字,就不再開口了。或者他簡簡單單說了兩句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就匆匆下臺去了。

還記得學員楊明曾經跟大家分享過他為什麼來上課的原因。有一次,他報團出去旅遊的時候,在車上剛好碰到抽獎活動。很幸運,他中獎了,導遊小姐請他到前面來領獎。

當楊明站起來,沿著過道走上來時,他突然緊張了起來,雙腿不停地在顫抖,總覺得背後有無數目光在注視著他。更要命的是他用哆嗦的雙手從導遊小姐的手中把獎品接過來後,導遊小姐還要他說幾句獲獎感言。

楊明已經記不起來當時到底說了些什麼,也不記得當時是怎麼回到自己的座位的。只是記得當時只是有一股強烈的衝動,回來後一定要找一所培訓學校,教他能在公眾面前平靜地說話。

2)自卑心理 認為當眾演講是天生的,自己根本不是那塊料;或者認為當眾演講是含金量很高的技術活,自己肯定學不來;或者覺得別人講的就是好,自己怎麼努力都沒有。總之,老是打擊自己,無形中給自己設下了一道障礙。學員楊青青的職場經歷,就是一個最好證明。

楊青青是學幼教專業的,一畢業就到一家市級幼兒園當幼師。由於工作優秀,才進公司3年就被提拔為教務主任。但上任後,楊青青發現自己不行了,因為這種工作是需要給老師們開會的,而她覺得自己的口才不好,能避免開會就儘量不開會。也真奇怪,越少開會就越怕開會,越怕開會就越開越緊張。於是每次開會前,楊青青總是睡不好覺、吃不下飯,那種感覺讓她痛苦不堪。無奈之下,她為了尋求解脫而決定辭職。

在家待了一段時間後,楊青青又想出來工作了。這次她考慮了很久,到底什麼工作才不需要當眾講話呢?最後她想到了財務工作。因為這種工作專業性很強,能做賬就行,根本不需要什麼當眾演講。

下定決心後,楊青青報讀了一個會計考證班,並拿到了會計證,很順利地應聘到了一家單位的財務部門當會計。兩年後,由於業務出色,她再次被單位提拔為會計主管。隨著職務的改變,楊青青不但需要與其他部門溝通,還要向領導彙報,還要與工商稅務部門打交道,當眾講話的問題又出現了,平靜的生活又被打亂了,痛苦又來了。怎麼辦?到底是勇敢地留下來,還是安靜地走開?

這一次,楊青青沒有選擇辭職了,而是參加了口才特訓班。在向筆者諮詢如何學好當眾演講這個問題時,楊青青不止一次問筆者:"像我這麼大歲數的人了,還能學好當眾講話嗎?"楊青青的自卑感,由此可見。

3)聽眾影響 第一,聽眾的人數。面對著2000人和麵對著20演講,感受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一旦出錯或者表現不佳,就會被"那麼多人"同時知道。所以,聽眾越多,演講者就會越緊張。當然,如果是表現欲很強的演說家,他會覺得人越多越好,他的發揮會更加出色,這種情況除外。

第二,聽眾的低位。如果我們的聽眾身份比較特殊,比如是老總、領導、面試官等,那我們演講時心理就會非常緊張;但如果是換成去幼兒園給孩子們講故事,心裡就淡定了,就算說錯了也沒事,完全可以輕輕鬆鬆地糾正過來。

第三,聽眾的熟悉度。如果跟聽眾很熟悉,在他們面前說話就會輕鬆很多。畢竟大家相互瞭解,就算臺上說錯了,他們也不會因此而否定自己的能力,沒什麼很大的壓力。但如果臺下全部是陌生人,演講者就會很在乎自己的表現,心理壓力也隨之加大。

第四,聽眾的觀點。如果演講者發現臺下大多數人跟自己的觀點一致,那他演講起來就會信心十足。但如果是看到臺下人的意見跟自己總是相左,好像自己已經被懷疑和挑戰的眼神所包圍,那演講者肯定感到 "亞歷山大"了。

不會

4)追求完美 看到別人的演講很精彩,心裡非常羨慕,有種見賢思齊的感覺。但是,由於自己又有追求完美的心態,以致思前想後,顧慮太多,不上臺呢覺得很遺憾,上了臺又擔心搞砸了。結果擔心搞砸,真的搞砸了。

1969年,世界演講學大會在紐約召開,有很多演講學教授需要在大會上宣讀自己的論文。也許是這次會議的級別較高、來參加會議的人員較多,一些需要發表演說的與會者都很重視這次發言機會。但讓人想不到的是,意外的事情竟然出現了:一位老教授,由於擔心自己的演講得不到同行的認可,剛走上講臺、還沒開始說話就暈倒過去了。而緊跟在他後面的另一位教授,本來還在醞釀著自己的發言稿,一看到這種情況,還沒上臺,他也跟著暈過去了。

在世界演講大會上出現了兩位研究演講學的教授因為怯場而暈倒,既是一種諷刺,也告訴了我們:過分追求完美這種心態,不說對於普通演講者,就算是演講家,都會導致整個演講失敗的。

5)準備不足 如果自己對此次演講,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那麼,就不會太緊張。如果總覺得自己還沒完全準備好,只是倉促上場,那麼,"搞砸"的心理陰影就會影響到他的臨場發揮了。

演講特訓班學員王朗就曾經有這樣一段類似的經歷。大三那年,學校舉辦了一場關於紀念校慶的演講比賽,作為系的宣傳部長,王朗挑選了本系一位很有經驗的同學去參加這場比賽。但沒想到,就在比賽的前一天,這位同學由於臨時有事竟然來不了,這時候又找不到第二位參賽者,無奈之下,王朗只好硬著頭皮替這位同學"上陣"了。

比賽結果可想而知了。多年之後,王朗每談起這件事情時,他都無比感嘆地說:明明知道自己還沒準備好,還要上臺去"獻醜",那種緊張的感覺就像快要死了一樣。

不想

6)曾經失敗 也就是某人曾經在公眾面前講過話,但可惜失敗了,並且失敗得很慘!於是有了精神創傷--"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從此再也不想上臺演講了。

口才特訓班學員楊經理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楊經理的管理能力很強,整個團隊的銷售業績非常不錯。在一次公司年會上,公司的銷售冠軍,也是楊經理部門的小李,剛剛給大家分享完他的銷售經驗。突然,老闆也讓沒有事先準備的楊經理上臺來說幾句話。

其實,楊經理平時跟大家在一起時,是挺能說的。但這次不知道怎麼回事,當他站起來面對大家時,他發現所有的同事突然變得陌生了,一個個都不認識。他大腦一片空白,竟然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好在大家的驚訝中下了臺。

這件事過後,楊經理的心情一直不好。他心裡老是想著:我是公司的金牌銷售經理,竟然在老闆和員工面前出了一個這麼大的洋相,你說丟人不丟人?從那天開始,每當公司開年會的時候,楊經理總是缺席,要麼生病了,要麼有事情來不了,因為他擔心老闆還會要他上臺說話。

三、如何控制緊張

造成我們當眾演講緊張的原因儘管很多,但歸納起來,無外兩大方面。其一,期望值太高。比如,追求完美、對自己要求過高等等。其二,還沒把握好。比如,第一次登臺、有自卑心理等等。

為了能夠達到控制緊張的目的,下面筆者就這兩大方面原因提出兩條對策和六種方法,以便能從戰略和戰術上徹底解決上臺演講緊張的根本原因圖(見1-22)。

上臺演講緊張,雙腿哆嗦說不出話來,這六種訓練方法讓你信心十足

圖1-22

1.降低期望值

為什麼要降低期望值呢?因為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值之後,心理壓力就會減輕很多,當沒有思想壓力之後,自己的發揮就會更加精彩。特別是對於沒有演講經驗的初練者,更應該如此。那怎樣才能做到這一條呢,可從如下四點入手。

1)看輕結果

現實生活中,無論做任何事情,如果太看重它的結果,那麼,這件事情就往往做不好了。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雜技表演藝術家叫瓦倫達,他的表演絕活是高空走鋼索。相比起其他同行,他所走的鋼索距離更長、離地面更高,場面相當驚險,觀眾也非常多。瓦倫達一生做過很多次精彩的表演,但在最後一次最重要的表演中,他在眾多觀眾的錯愕下,竟從70米的高空墜落身亡。事後,有記者去採訪了瓦倫達的妻子。出人意外的是他的妻子竟然這樣對記者說:"我早就預感到他這次可能回不來了,因為他在表演前不停地說,這次表演隊太重要了,只能成功,不許失敗,而在這之前的任何一次表演,他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只是想著如何走好鋼絲的每一個技術細節,從不在乎結果。"

瓦倫達的事蹟被媒體報道後,心理學家經進一步研究,就把不專注於事情的本身,而是再三考慮做事情可能帶來何種後果的患得患失心理,叫做"瓦倫達心態"。

確實,"瓦倫達心態"是一種負面情緒,它會讓人心理更加緊張,導致越想得到的東西就越得不到,越怕失去的東西就真的失去了。

還記得,有一次下課後,一位學員(劉經理)跟筆者說,他公司馬上要開產品發佈會了,他作為產品專家,必須給客戶介紹產品的功能。而為了這款產品的早日上市,他們公司已經投入了大量的財力、人力,研發部的同事也花費了一年的時間。因此,他很緊張。他不停地跟筆者說:"這麼重要的一個產品,如果被我說砸了,怎麼對得起他們呀!老師,你要幫幫我啊!"

我說:別緊張,你先給我介紹一下,你們公司的產品是應用在哪方面,還有,你們公司的新產品發佈會的具體流程。

在劉經理的詳細介紹下,我瞭解到了,原來他們公司的產品是人力資源管理軟件,內容包括測評、打考勤、算工資等功能,在產品發佈會現場,要給客戶展示一個已經編輯好的產品宣傳片,劉經理只需要在宣傳片播放中增加一些補充介紹即可,至於軟件的如何操作,則由技術人員來現場演示的。

知道了這些之後,我說:"劉經理,其實,你在產品發佈會上充當的角色不是主講人,而是講解員。這好像趙忠祥老師主持的《動物世界》一樣,他不出現在《動物世界》的屏幕上,只是隱身在幕後。當大家看不懂的時候,他就說上一兩句;如果大家都能看懂了,他是不說話的,以免影響觀眾欣賞節目。同樣的道理,在發佈會上,產品宣傳片是主角,只有客戶看不明白的時候,才需要你說上幾句。假如你講解過多了,客戶都看你而不看產品了,這才是真正的失敗呢。所以在產品自身的演示作為保障的前提下,你不要把自己的講解看得太重要。其實,產品是否符合客戶的要求,這才是關鍵點。客戶不會因為你口才好,就搶著買的。當然,你的講解跟產品發佈會的效果還是有關係的,所佔比例應該在10%左右,你認為呢?"

劉經理聽我這麼一分析,鬆了一口氣說:"老師,我現在感覺到輕鬆多了,思想壓力沒前幾天那麼大了。"

"既然你現在感覺到輕鬆多了,那我就跟你繼續探討關於如何講好產品功能的每一個細節。"

幾天之後,劉經理在電話中告訴我,產品發佈會上,他的講解非常精彩,發佈會開得很成功,上級領導還當眾表揚了他。

其實,筆者心裡很清楚:像劉經理這種情況,如果直接告訴他應該怎樣進行產品介紹,效果反而不理想,因為此時的他思想負擔過大。但如果事先讓他降低自己的期望值,重塑他的自信心,反倒讓他超常發揮了。所以,降低期望值是緩解當眾演講緊張的一種好方法。

2)看輕自己

在這裡,看輕自己,並不是自我貶低,自己瞧不起自己,對自己缺乏信心,自甘落後。其實,有時候,它更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生活哲學。因為當學會了看輕自己後,我們就能輕裝上陣,在人生旅途上獲得更多的智慧與快樂。

曾經記得,中國有一位音樂學家叫陳其鋼,他1983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後,以第一名成績考取教育部出國研究生赴法國深造,併成為當代音樂大師梅西安的關門弟子。陳其鋼先生的特長很多,比如作曲、指揮和單簧管演奏等等。但遺憾的是,這麼一個優秀的音樂學家,卻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平時不習慣在公眾面前說話的人。

在2002年北京第5屆國際音樂節的一個專場音樂會上,陳其鋼需要向觀眾展現他的音樂作品《蝶戀花》。但這次展現的方式卻與以往不同,它採用的是"音樂會現場解說"的特殊表現形式。也就是說,演奏家身份的陳其鋼要以以主講人的方式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講解。演奏才是自己的強項啊,登臺演講自己能行嗎?陳其鋼的心裡一直打鼓,他突然緊張了起來。

焦慮了幾天後,陳其鋼終於找到了一個好方法,調整了自己的緊張心情。他心裡是這麼想的:儘管說音樂會的臺上有一百多位音樂家在拉琴,其實就像是一百多隻猴子在那裡搞表演;而臺下有一千多名觀眾,也就是等於一千多隻猴子在看錶演,當然這些猴子在觀看錶演時還會偶爾鼓鼓掌;另外,舞臺上還有兩隻在說話的猴子,自己就是其中的一隻。哦!既然整個劇場都是猴子們在一起玩,那就不需要太認真了,何必為此而緊張呢。

就這樣,在自認為大家都不是人的情況下,陳其鋼先生一點思想壓力都沒有,他的講解也相當到位、非常精彩。

其實,看清自己,放下自我的人生態度,同樣可以應用到當眾演講的訓練中。不然,訓練就不會取得重大的突破。

在演講訓練輔導中,筆者常常碰到一些私企老闆或者職位較高的管理者向自己訴苦:"老師,我已經參加訓練幾次了,怎麼一點進步都沒有呢。"當筆者瞭解到具體的情況後,才發現這些所謂的老闆和高管,並沒有按照筆者的要求去訓練,只是把訓練當成過一下場而已。無奈之下,筆者只好再次告訴他們:在企業經營上,你是總裁級,但是,在演講上,大家都是員工級。既然大家一起練習了,你先放下架子,放下面子,全身投到學習中去。"

在演講輔導訓練的十多年裡,筆者心裡非常清楚:當一個學員真正明白到 "今天放下面子,是為了明天更有面子;水低為海、人低為王;當一個人願意往低處走,他肯定就會爬上另一座山峰"這些道理後,他進步就立竿見影了。

3)允許出醜

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偉大都是熬出來的。甚至有些成功者,當年還失敗得很慘。

例如,香港鳳凰衛視金牌主持人竇文濤,儘管他有"名嘴"、"鐵嘴"之雅號,但他小時候嘴巴並不厲害,除了愛說話外,卻是一個說話不利索,甚至還有點口吃的孩子。

上初中那年,有一次語文老師跟他說:"竇文濤,學校要組織演講比賽了,我看你挺愛說的,你就來參加吧!""演講要怎麼弄?""很簡單,你寫好一篇作文,上臺把它背出來就行了。""好!"竇文濤滿口答應下來後,就回家寫稿子,背稿子。背稿時,他還發明瞭一種快速記憶的方法:就是隻要把每段的第一個字記住,這段文字就可以倒背如流了。為了檢驗自己的背誦方法,竇文濤還讓媽媽在旁邊考他。

但到真正演講那天,竇文濤上臺後,他發現這種方法不管用了。當他把第一段、第二段文字背下來後,第三段的第一個字,怎麼也想不起來了。半分鐘過後,臺下黑壓壓的一千多同學中,有人開始交頭接耳了。竇文濤越來越害怕,低頭一看:壞了,尿褲子了。他趕緊跑了下來。

第二天早上,竇文濤來上學時,心理還很彆扭,總覺得全校的女生都在看他。更讓竇文濤想不到的是,語文老師還來找他。"竇文濤,你昨天儘管沒有講完,但總體上還是不錯的。其實,學校這次演講比賽是為了區裡的演講比賽做選拔的,根據你昨天的表現,學校準備讓你繼續到區裡去參加演講比賽。你願意嗎?"

什麼?你不搞錯!還要我去參加比賽?竇文濤的眼睛突然變圓了。但轉念一想:我昨天當眾尿褲子的事,丟人都丟到家了,難道還要比這個更丟臉的事情嗎?這一次,我一定要把昨天丟的臉掙回來。

遲疑了一下,竇文濤很爽快地同意了語文老師的建議。果然,這一次,他真的拿回來了一個三等獎。

多年後,當回想起這段往事,竇文濤告訴朋友說:"從那天以後,我的思想開始發生變化了。我覺得人要珍惜每一個當眾出醜的機會,這樣才能放下自我。因為我這次出醜了,你們笑話我了,我不要臉了一分;下一次再出醜了,我不要臉了二分;但等到我全不要臉了,我就可以進入自由王國、無我的狀態了。其實,自我就是臉面、自尊心、虛榮心等諸如此類東東構成的,當這些東東全被摧毀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獲得了一切。比如,你今天在10個人的面前出了一個很小的醜,那明天這個醜就能幫你在10萬人的面前掙回一個大面子。所以說,積累了足夠的挫折、出醜的經驗後,自己的演講水平才能達到爐火純青的水平。"

無獨有偶,美國也有一個跟竇文濤類似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成功學大師卡耐基的學生範斯。範斯曾是一名優秀的壽險推銷員,有一次,他的上級要求他在弗吉尼亞州給全美各地的2000多名壽險業務員做一次20分鐘的演講。

得知有這麼一個安排後,範斯非常興奮,他覺得這是一次提高自己知名度的絕好機會。為了能夠把握好這次出名的機會,範斯提前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包括寫稿子、背稿子,還在鏡子面前反覆演練了四十多遍,甚至連演講中的每個動作、每個表情,他也提前設計好了。

但到了演講的那天,當他緩緩地走上講臺,面對著臺下黑壓壓的2000多位同事時,他只是說了一句話:"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壽險業務員……"就突然卡殼說不下去了。為了緩解這個尷尬的場面,他向後退了兩步,但是,他的大腦還是一片空白,情急之下,他再次後退;就在他第三次後退兩步的時候,想不到的事情竟然發生了。原來這個四英尺寬、四英尺高的講臺,它的後面是沒有欄杆的,既然後退了這麼多步,範斯自然而然就摔倒講臺下面去了。於是,整個場面失控了,有些聽眾笑得直揉肚子疼,有的笑得在地上打滾,而範斯本人也為此要辭職。

好在範斯的上司說服他收回了辭職信,並建議他去跟卡耐基學習當眾演講。後來,範果真也神奇般地成為公司裡數一數二的演說高手。當他在卡耐基訓練班上跟其他同學說起這段往事時,範斯無不感慨地說:"感謝生活,感謝那次出醜的機會,它礪練了我的鬥志,完善了我的人格……"

從剛才的中西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總結出一條關於學習當眾演講的規律:先出醜,再出眾,再出名。所以,要學好當眾演講,第一條首先是不怕出醜。

4)允許緊張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演講緊張來源於心理焦慮,它是個體對外在環境的一種應激反應,除了演說家之外,誰上臺講話都會緊張。於是,心理學家還建議,初次演講者,是允許緊張的。也就是說,假如你真的緊張了,無妨跟臺下的聽眾坦然承認:"今天看到這麼多領導、這麼多專家在場,我真的有點緊張。"有可能這麼一說,你反倒輕鬆了,表現自然了,反而覺得不太緊張了。

為什麼要允許緊張呢?心理學家繼續解釋:因為一旦允許緊張出現之後,演講人就會變得很真實,他就會展現最真實的自我,觀眾也更容易接受他,是人都會緊張嘛。如果演講者刻意控制它,觀眾就會感覺到這個人好像隱藏著什麼,總覺得這個人讓人不踏實,不安全。既然覺得不安全了,觀眾就會防備著他。

還記得有一次,深圳某大學學生李敏請我給他做演講指導。李敏的外語很棒,曾經翻譯過兩本書,文章也寫得很好,中學時代就已出版過散文集,平時還參加過很多社會實踐活動,是一名優秀的大學生。但在前一年參加學校"十佳學生"評比時,由於臨場緊張的原因,結果發揮不佳而落選。當第二年再次參賽時,她覺得憑藉自己的實力入選十佳應該不成問題,但還要面臨著當眾競選演講,她覺得自己在這方面還是比較欠缺,於是,她就找到了我。

當我瞭解到這些之後,就跟李敏說:可以允許自己緊張。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你本身是一名學生,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當代大學生的形象,有一點點緊張才是正常的。如果你上臺後,卻像一名中央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那臺下的教授或者評委就覺得你太成熟了,對你的評分也會打折扣。所以,上臺出現緊張對你並不是壞事,它會讓你顯得真實、自然。你不是要給評委們推銷自己麼?那真實自然的你,更容易得到評委們的高分的,你就不用想著如何去剋制自己的緊張了,一切隨緣吧!

就在參選前兩天,我問李敏準備得怎麼樣了。她說:"老師,現在很有把握了,特別是你的那句話'緊張才體現最真實的自己',對我起著很大鼓勵作用,當我允許自己緊張後,反倒覺得不緊張了,我覺得非常奇怪。"

評比結果出來後,李敏第一時間給打來分享電話:"老師,評選結果已經揭曉,我今晚發揮很好,當選學校'十佳學生'第一名,謝謝你這幾天來的悉心指導……"

聽到李敏獲得第一名,我也替她開心。當然,親愛的朋友,如果也能願意讓自己緊張的話,那你也會像李敏一樣實現自己的願望。

2.增加把握度

對於當眾演講緊張者來說,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只能起到治標作用,而真正起到治本作用卻是增加把握度。那怎麼做才能增加對演講的把握度呢?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四點入手。

1)長期積累

在一次即興演講演練中,我們的訓練要求是提出一個倡議,彰顯某個價值主張。其中有一位學員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國粹,振興京劇》,在演講中,這位學員不但再三強調京劇是一門高雅的藝術,同時他還現場唱了幾句。但是,筆者發現他講得並不順暢,而且唱得也不怎麼好。下課後,就問他:"你熟悉京劇嗎?"他尷尬地笑了笑說,他只是去過文化館聽了一場講座,當時的一位京劇演員講得特別好,他很有感觸,所以他認為自己照著說應該也能說好,誰知道卻不行。我說,你當然講得不好,你又不是京劇演員,去講自己不太瞭解的事,怎麼能說得清楚呢?接著我問他:"其他藝術,你會嗎?"他想了想說:"書法可以麼?我學書法已經20幾年了,曾經練過幾種字體。"我說:"當然可以,這個太好了,下一次你就給我們介紹你最拿手的一種吧!"

在下一次的即興演講訓練課上,這位學員帶來了一副他自己的書法作品,登臺後,他似乎已經忘記了自己是在臺上發表演講,他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學習書法中的種種辛酸苦辣,大家也被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精神深深打動了。

演講結束時,這位學員激動地要把他這幅最得意的書法作品送給我。我問他:"你今天講話還緊張嗎?"他突然醒悟了過來,說:"哦!老師,我都忘記緊張了,因為我今天是搶著上臺去演講的。"

你看,你看,當一個人對他要演講的內容太熟悉了,他的自信心就馬上有了。所以說,對於職場人士來說,工作中的演講內容儘量不要超出自己的專業範圍。另外,作為一位某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對本行業必須精通,只有這樣,你當眾演講時才不會緊張。

2)充分準備

如果一位戰士上戰場之前,他還沒檢查過自己的衝鋒槍是否好用,也沒有看過自己的彈藥是否充足,你說他對這次作戰會有信心嗎?

同理,演講也需要事前準備的。美國成功學大師卡耐基就曾經說過,只有準備充分的演說者,才配有自信的資格。

不過,儘管大家都明白充分準備對當眾演講來說是非常重要性的,好像無須我贅述。但是,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好這個準備工作呢?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因為很多人都是這麼認為的。演講前的準備就是事先寫好一篇演講稿,多讀幾遍後就上臺去背誦,如果覺得有什麼不妥的話,就把稿子拿出來朗讀。

筆者認為,這種想法是有風險的,因為背稿子是很容易忘詞,一旦忘詞了,場面就尷尬了。還記得,某集團公司在二十週年的企業慶典活動中,曾經舉辦了一場演講比賽。在眾多的參賽選手中,就有這麼一位已經工作了十多年的基層女員工,她已經寫好了演講稿,並把稿子帶上了演講臺,不過她不願意照著稿子念,就把稿子放進口袋裡開始背稿子。但遺憾的是,沒有背上幾句,她就忘詞了,只好尷尬地把稿子掏了出來。當她朗讀了一段文字,有了感覺之後,又把稿子放回去接著背,結果背得磕磕巴巴,一會又背不下去了,不得不再次掏出稿子繼續念。

看著她在臺上因為緊張而滿頭大汗的樣子,臺下的觀眾都替她緊張,我終於也明白了什麼叫做替人捏一把汗。作為評委,我當時心裡很納悶:看她演講怎麼像看恐怖片一樣?是不是因為她的事前準備太草率了?

這個典型事例告訴我們,寫稿子和背稿子不算是充分的演講前準備,念稿子和背稿子也不算是當眾演講。

既然如此,那我們該怎樣準備呢?美國演說家諾曼·托馬斯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托馬斯很厲害,他是美國一名傑出的政治學家,就算面對與他政見不同的聽眾,他的演講照樣可以吸引到大家的注意力,並贏聽眾的敬佩。

托馬斯給一些演講新人的建議是這樣的:假如你要做一場重要的演講,你首先要與演講的主題相處一段時間,讓這個主題佔據你的大腦,並把演講前的準備工作當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這樣一來,無論你是走在大街上,還是在圖書館看報紙,無論你是上床睡覺,或是早上醒來,你都會發現,突然有很多對演講主題有關的事例或者是對錶達方式有用的素材源源不斷地向你湧來。這時,對這個演講主題,你已經成竹在胸了,不用寫稿子張口就來了。就算是平庸的話題,你也覺得它很有趣,就算是高深的話題,你也覺得它很容易理解。

托馬斯的建議很好。不過,筆者還想強調一下:就是除了重要的場合需要寫演講稿之外,比如致幕詞等,其他的情況都不應該寫稿子。只需要提前深思熟慮一番之後,整理出一個演講提綱,其中包括先講那一點,後講那一點,用什麼樣的素材等等。然後,再做幾次試講,就可以登臺發表演講了。

象那些來找我輔導他當眾演講的職場人士,我也是這麼告訴他的。

曾經記得有一位外企的一位中國區副總裁通過祕書聯繫上我,請我為他做演講輔導。祕書在電話中告訴我,副總裁的這次中國之行,時間安排很緊,僅能擠出兩個小時的時間。她問我能不能在這麼短的輔導時間內,讓副總裁對自己的演講比較自信一些。我一聽,趕快叫祕書先把演講稿給我發過來,以便我提前瞭解一下要演講的內容。跟副總裁見面之後,我用30分鐘的時間跟他討論了關於演講稿的結構調整、態勢語言的設計,以及應該在哪個地方加上殺傷力強大的語言炸彈。接著,讓他就新修改的稿子給我演講一遍。演講結束,我就他剛才的演講提了幾點建議之後,要他再演講一遍。最後,我問他感覺如何?他說現在滿有信心了。

果然第二天的中午,他給我發來一個郵件,說他的演講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沒想到能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可以突破自己,而他以前從來不敢在公眾面前發表過演講的。

其實,演講是否成功,都是歸功於正確的準備。先擬定提綱,再多次試講,才是充分的準備,其中的任何一種只能算是準備了一半。丹尼爾·韋伯斯特曾經這麼說過:"未經準備而站在聽眾面前,無異於裸體示眾,而準備了一半,就等於只穿了一半的衣服。"這句話雖然有點危言聳聽,但是,它告訴我們:演講前的準備實在太重要了。

3)滿懷信心

對自己充滿信心,也是一種有效控制緊的方法。但這裡所強調的滿懷信心,它有三層含義,包括對自己的訓練有信心,對導師的指導有信心,還要對聽眾的配合充滿信心。特別是對自己的訓練有信心尤其重要。為什麼這一條更重要呢?因為它是支撐你繼續學習當眾演講的精神支柱。

還記得09年7月的一天,一家化妝品公司的負責人孫輝來到了我的辦公室。一進門,一番寒暄之後,他開始向我訴苦:"我這一生中,每次當眾講話,都是緊張的不得了。但是身為公司的負責人,我不得不主持會議。其實,這些經理都是多年來已經非常熟悉的同事,大家圍坐在一起,我同他們聊天,暢所欲言,一點障礙都沒有。可是,當我一旦站起來後,就不行了,有時候竟然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我非常納悶:這到底是什麼回事呢?當然,我也知道你幫不到我什麼忙,因為我這一毛病已經很多年了。"

"啊!既然你都認為我幫不上你的忙,那你還來找我,到底……"他的話把我給搞糊塗了,我怔怔地望著他。

"我只是想讓你理解我的感覺,這種感覺實在是太痛苦了。"

他的話讓我更加迷惑不解了,心裡在想,你的痛苦我理解啊,但不讓我幫你,我能幹什麼?

他繼續說:"其實,我還想試一試我的運氣。我公司有一個成本會計,平時說話細聲細語,在女孩子面前講話都會臉紅的。但是,他最近整個人都變了,變得落落大方,還主動跟同事們打招呼。特別是前兩天的一次會議上,輪到他發言時,他的表現讓在座的各位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大家心裡都有一個疑問:真的是他在講話嗎?口才怎麼突然就變得這麼好了?會議結束後,我問他怎麼一下子就變得這麼自信起來的。他告訴我是參加了你的演講訓練課程,並且他還建議我如果想學習當眾演講的話,最好去找你當輔導老師。所以,我今天就來找你聊一聊。"

我終於鬆了一口氣,以很肯定的語氣說:"孫總,只要你能按時上課,並且按照我的訓練要求去做。如果你的演講水平沒有一點提高的話,你的學習費用,我全額退還。"

"其實,我不在乎學費這一點錢,我擔心自己沒有進步,反而浪費了時間。既然你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這麼自信,那我決定抽時間來參加學習了。"

後來,孫輝參加了我的訓練班,果然不出所料,他的進步相當快,他終於可以在公眾面前侃侃而談了。

半年後,在大梅沙舉行的一次大型演講經驗交流活動中,我想請他給大家談談自己的訓練心得,沒想到他一口就拒絕了,他說因為有事情,那天肯定來不了。更沒想得到的是,第二天早上,他又給我打電話了,他說:"我已經把約會取消了,我決定來參加這個的聚會。因為我要把自己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並希望通過我的真實經歷,讓更多害怕當眾演講的職場人士,戰勝恐懼、樹立自信,在公眾面前能夠暢所欲言、談笑風生。"

本來那天我只是給他安排了5分鐘的演講時間,結果他面對著上千人,足足講了10分鐘,還把無數人感動得一塌糊塗。

大家看到了吧,自信是相當重要的。對於演講來說:現在開始,永遠不晚,只要用心,就有可能,只要進步,總有空間。

4)不斷實踐

沒有天生的自信,只有不斷培養的自信;沒有天生的演說家,只有後天不斷成長的演說家。說到底,能讓自己當眾演講能力得到提高、演講經驗更加豐富的唯一方法還是不斷練習、不斷實踐。

比如,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他曾被世人稱為世界上最具威力的演說家(沒有之一),他的演講極富有煽動性,特別是肢體語言非常豐富,一分鐘高達30多個動作。據相關資料記載,他每次演講都獲得了雷鳴般的掌聲和狂熱的呼喊聲,當時就有報刊這樣評論他:"此人正在用演講殺人。"

那希特勒這種高超的演講術是怎樣煉成的呢?方法非常簡單,靠就是瘋狂的訓練和不斷的實踐,據有關介紹,希特勒曾經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對著鏡子,如痴如迷、永無休止的演練。而他參加總統大選的那段日子裡,7天跑了20多個城市,每天演講不低於10場。就這樣,希特勒的演講越來越厲害了。當然,演講能力的提高,給他的回報率也相當高,他說服了大多數德國人,他爬上了最高權力的寶座,他自己也曾經這麼說過:"我的一切都是通過演講而獲得的。"

再拿英國劇作家蕭伯納來說吧!據說,蕭伯納年輕的時候,非常自卑膽小,甚至不好意思見人。有一次,別人請他去做客,他竟然在河堤上走來走去,磨蹭了二十多分鐘,才敢去敲人家的門。還有一次,朋友邀請他去參加學術辯論會,他在會上緊張萬分,語無倫次地說了一些連自己都聽不懂的話,結果受到了別人的譏笑,甚至有人直接說他是傻瓜。

當意識到自己有這麼一個缺點後,蕭伯納決定發憤練習當眾講話,並以學溜冰的方式來學習當眾演講。為什麼要選擇這種方式呢?因為他當初學溜冰的時候也很害怕,但後來經歷過一次次狼狽不堪的摔倒後,最終熟練地掌握了滑冰的技巧。所以蕭伯納認為:不上溜冰場,就學不會溜冰。同樣的道理,不當眾練習演講,自己也學不會當眾演講。

於是,蕭伯納下定決心,抓住任何的一次演講機會。他先是果斷地報名參加了倫敦的一個辯論學會,並且每個星期都堅持當眾演講。剛開始,他總被別人取笑,甚至有人想把他轟下臺,但他始終堅持演講完畢才下來。

慢慢地,蕭伯納的膽子越來越大了,對自己也越來越自信了。蕭伯納又開始尋找更多的鍛鍊機會,尋找更大的演講舞臺。只要有當眾討論的聚會,無論是在教堂、學校,還是在公園、菜市場;無論是在擠滿了聽眾的大廳,還是人來人往的街頭,他都踴躍參加。並且,蕭伯納還全身投入到各種社會運動中,到處演講。曾經有人統計過,在那以後的十二年中,蕭伯納的演講次數高達一千多次,幾乎在全倫敦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看到他慷慨陳詞的身影。

結果,通過這些活動,蕭伯納把自己鍛鍊成了20世紀上半葉最具信心、最光滿四射的演說家之一。後來,當有人請教他,問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演講更有吸引力。蕭伯納答道:"我是以學溜冰的方法來做的,我固執地一味讓自己出醜,直到我熟練為止。"

在筆者的記憶中,也曾經有這麼一位學員,他是一家房地產集團公司的老闆,因為不敢在員工的面前說話,所以很少開員工大會。

後來,他報名參加了筆者的演講訓練班。在訓練中,當這位學員被要求上臺來講話時,他每次都很緊張。特別是當他與臺下觀眾目光一接觸的那瞬間,他的臉色馬上刷白。一邊說"不行!不行!"一邊拼命往下衝,誰都攔不住。筆者也沒有其他方法,只能不斷鼓勵他上臺。

但三個月過後,奇蹟竟然出現了,這位房地產老闆突然變得非常自信起來。每次演講時,都是聲情並茂,兩眼冒光。有一次他演講結束之後,我們問他:"林老闆,你的演講越來越棒了,表現也越來越自信了,有沒有什麼好的祕訣,跟我們分享一下?"他回答:"應該是長期上臺鍛鍊的結果。以前,我一上臺,總覺得自己講的不好,很對不起大家。但經過200次的上臺練習之後,現在一上臺演講,我心裡都是這麼想的,你們都欠我的錢!於是,我講話就有底氣了。"

儘管剛才的幾個例子都是在證明:自信是練出來的。但是,可能還有人會疑問:"我參加的大會小會已經不少了,也講了很多次話,那為什麼我現在每次講話時還是那麼緊張呢?"

其實這是由於你還沒有真正獲得過成功的感覺和經驗。如果說一個人的自信是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增強,那麼,同樣的道理,一個人的自信也會在一次次的失敗中被摧毀。所以,無論是工作實踐還是臺上演練,我們的目的都是要積累成功的經驗。這種成功的經驗哪怕僅有一次,都會對你的心理產生持久影響的。

依稀記得,2005年8月,深圳有一家直銷企業請我去給他們員工講心態激勵課程。在電話溝通中,這家企業的培訓負責人,曾經詢問了這麼一個問題:課酬跟聽課的人數無關吧!但沒想到,我去授課時,發現整個會場非常大,大約坐著1000多人。當時我心裡突然咯噔了一下,啊!這麼多人?因為我以前從沒有給這麼多人講過課,心裡不自覺地緊張了起來,導致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開場白沒有說好。不過,三十分鐘之後,自己馬上恢復平時講課時的激情狀態,接下來的演講也得心應手了。

下課後,他們給的總評價不錯,大家的反映也挺好。特別是一年過後,有一天在大街上碰到一個人,他很熱情地跟我打招呼,可是我對他一點印象都沒有,怎麼也想不起來到底在哪見過他。他告訴我一年前曾經在市民中心聽過我的銷售激勵課程,這是他一生中聽過的最好的一堂課,至今他還覺得熱血沸騰,他很感謝我。

我一聽,真的有這麼好嗎?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不過,這個學員的話還是大大鼓舞了我,心裡想:有了這次的成功經驗之後,下一次就算是碰到上萬人的大會場,我照樣行。

3.最有效方法(6種)

緩解上臺緊張這一現象既有戰略上的心理性方法,也有戰術上的生理性方法。比如,前面介紹的滿懷信心和自我減壓(降低期望值)就屬於心理性方法。下面,筆者再給大家介紹六種最有效的生理性方法,以便能起到徹底緩解上臺演講緊張的作用。

1)深呼吸法。就是上臺之前,如果覺得心裡很緊張或者狀態不佳的話,就來個深呼吸。這種方法簡單易行,很多演講家在上臺之前,都喜歡用這種方法來提神的。具體操作:呼吸次數為5次,每次呼吸(也就是一呼一吸)的時間為10秒鐘。

2)閉目養神法。這種方法就是在上臺前的十分鐘之內,如果演講者覺得心裡很緊張,越是看著黑壓壓的觀眾,心裡越是害怕,那就乾脆閉上眼睛,讓自己好好休息一下。在這裡,筆者想強調一下,儘管這種方法看起來平淡無奇,但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對於那些不經常上臺發表演講的人確實起到緩解心理緊張的作用。

3)臨場活動法。所謂的臨場活動就是在演講之前,有一些演講者喜歡在臺下做一些身體運動,比如做扭腰運動、跑步運動、去洗手間用冷水洗臉等等,並希望能通過這些運動來達到緩解緊張或者引起興奮的作用。這種方法有點像運動員賽前的熱身活動,能促進血液循環,讓演講者在短時間內興奮起來。所以,這種方法不僅僅適合於那些初次登臺者,甚至有一些演講名家也常常使用這種方法,就像筆者的一位朋友,每次做公開課之前,總是在後臺大喊大叫,還不停地做跳躍運動。筆者問他幹嘛這麼折騰自己?他說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達到巔峰狀態;才能做到點燃自己,引爆別人。

4)飲料攝入法。這也是一種緩解心理緊張的方法,包括喝水、喝飲料、喝酒等等。當然,不能喝得太多,否則就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為水或者飲料喝多了,就會導致經常上洗手間,而經常上洗手間,反而讓自己更加緊張了。

5)高呼口號法。高呼口號法就是通過在臺上高聲喊口號的方式來增強自己在公眾面前說話的自信心的。具體的口號,可以參考如下兩類:

句子類 關於當眾演講的21個口號

(1)我喜歡我自己。

(2)我喜歡我的聲音。

(3)我喜歡演講。

(4)我喜歡我的聽眾。

(5)我喜歡所有的舞臺,我的腳下就是一個大舞臺。

(6)只要有上臺的機會我就立刻衝上舞臺。

(7)只要有開口演講的機會我就開口演講。

(8)我要用眼神來傳達我對你們的愛。

(9)我要用表情來體現我豐富的內心世界。

(10)我要用肢體語言來強調我的觀點和想法。

(11)只要有學習演講的機會,我從不拒絕。

(12)只要能提高演講的訓練方法,我都願意嘗試。

(13)我這一輩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要成為一名演說家。

(14)我會用一系列行動來證明我必須學好當眾演講的決心。

(15)我一定能把口才練好。

(16)我堅信,我將來一定是一名傑出的演說家,隨時上臺都有最好的表現。

(17)我堅信,我站在臺上無人能擋,光芒萬丈,無懈可擊。

(18)我堅信,只要我一開始演講,人們就會為我瘋狂。

(19)我堅信,臺下人越多,我就越興奮,我的表現就越出彩;

(20)我堅信,我具有徹底改變人們命運的能力。

(21)我堅信,這個世界將因我和大家一起而精彩。

篇章類 口才宣言

曾經無數次因為表達能力不好而錯過了不少潛在客戶,也曾經很多次因為不敢上臺競聘而錯過了不少升遷機會。

這種滋味真的不好受,這種痛苦我已經嘗夠了。

從今天開始,我要改變自己,我要突破自己,我要成就自己;從今天開始,我要下定決心,不計一切代價去練好口才。

儘管有人認為我不是學習口才的那塊料,儘管有人對我的行動嗤之以鼻,但我絕不會因為嘲笑而止步,絕不會因為困難而放棄。我要活出精彩來,不想活著別人的眼裡,我要活在自己的心中。

我相信天道酬勤,我相信勤能補拙,我相信熟能生巧,我相信自己一定能練好口才。

從今天開始,我努力訓練口才,我要尋找一切機會多說、多度、多練。在樹林裡,小鳥會為我歡叫;在小溪邊,流水會為我伴奏;在鬧市中,人們會為我和鉉。我堅信,從今天開始,我的聲音將變得如此美妙和動聽!

從今天開始,我要打破所有的限制,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已有的才幹要善加利用,沒有的能力要抓緊學習。

我為什麼如此鍾情於訓練口才呢?

因為我堅信,有了好的口才,我便有了好的交際能力,有了好的交際能力,我的朋友將遍佈天下,他們會成為我的知己,在我成功的道路上祝我一臂之力。

因為我堅信,好的口才就是一大法寶。用我的口才去讚美敵人,敵人會成為朋友;用我的口才去鼓勵朋友,朋友會成為手足。好的口才可以摧毀困住人們心靈的高牆,好的口才就是一座通向人們心靈的橋樑。

因為我堅信,演講的目的是為了向世人傳播愛。我傳播了愛,肯定也會獲得愛,我傳播的愛越多,獲得的愛也就越多。

所以,從今天起,我要努力訓練口才!從今天起,我要加入成功者的行列!

我鄭重地發誓,決不讓任何事情能夠妨礙我的成長!

6)目光對視法。這種方法會單獨放在後面去介紹。

上臺演講緊張,雙腿哆嗦說不出話來,這六種訓練方法讓你信心十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