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冬|做人最重要的是學會制心一處

枕著論語,睡出更好的自己,這裡是小樑為您帶來的《睡睡平安之樑注論語》。本文內容節選於喜馬拉雅音頻節目《睡睡平安之樑注論語》130期。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譯:孔子說:“顏回啊, 他的心,可以三個月不違背仁德。其餘的人呢,有的能做到一天不違背仁得,有的能做到一個月不違背仁德。”
樑冬|做人最重要的是學會制心一處

01

仁就是把自己的頻段調到與萬物同頻

本篇,小樑和大家一起學習《論語》中的——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孔子說:“像顏回這樣的學生,可以處在仁的狀態里長達三個月,其他人頂多持續一兩天,僅此而已。”

孔子認為,如果一個人能夠連續三個月,把自己的心放在透徹的光明中,與萬物連接,與所有事情同頻共振,那是非常了不起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可能已達到了聖人的境地。

《陰符經》裡有這樣一句話:“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返晝夜,用師萬倍。”這句話的意思是,把力量放在一個點上,能量會放大十倍;如果連續三個晝夜都這樣做,能量會放大萬倍。如果連續三個月呢?其能量難以想象。小樑想用這句話,迴應孔子說的“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

我們常說,做人最重要的是學會制心一處。吃飯的時候,品嚐澱粉經由唾液澱粉酶的分解與消化,感受那股甘甜的味道;走路的時候,感受自己的左腳踩在地面,右腳跟抬起再落地,然後腳掌再落地……如果你在吃飯的時候專注於感受飯的味道,走路的時候專注於腳踩在地上的感覺,就會慢慢地把一個點的真實感受,擴展到對不同時間裡不同事情的專注上。

我的老師蔡志忠先生說:“所謂的禪,就是對生活無限地‘zoom in’,就是鏡頭推進去再推進去的狀態。如果你能把這個狀態持續很長時間,它的複利效應是呈指數級增長的。”

顏回把心調到仁的頻段,並且不雜,能長達三個月,這是一種何等“致虛極,守靜篤”的狀態。

其實這裡面涉及到什麼是仁?小樑認為,仁就是把自己的頻段調到與萬物同頻,要麼你的頻段極寬,成為萬物頻段的最大公約數;要麼你的頻段極窄,成為萬物頻段的最小公倍數。

樑冬|做人最重要的是學會制心一處

02

孔子對顏回的欣賞與羨慕

如果你看見一棵樹的時候,能感受到它在風中接納陽光,體會到它的孤獨、它的堅韌、它對陽光的渴望,也能體會到它表面看上去很安靜,底下卻慢慢地把根扎到更深的土裡的那種感覺。

如果你看見一朵雲的時候,能把自己的心放在雲上,體會雲的空性,體會雲俯瞰大地的視角……如果你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隨時隨地與所有願意連接的人、事、物進行調頻,小樑竊以為,這種狀態就叫“仁”。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女孩子坐在你面前,當你因為股票狂跌,過去三年的工資在短短的一週內消彌殆盡時,她能全然地感受到你的絕望和痛苦,她的眼睛裡散發和你一樣的悲傷;股票回漲時,你變得欣喜若狂,這個女孩子伴隨著你的頻率,眼角和嘴角微微上揚,這時的她還需要多漂亮嗎?還需特別性感嗎?都不需要了。

反之,如果一個男孩子能全息地感受到女孩子的痛苦——當女孩子痛經的時候還強顏歡笑地跟大家吃飯、喝酒、做PPT,這時男孩子應該體會到她的痛,而不是說:“來,喝口熱水。”這樣的男人,女孩子是多麼願意和他待在一起呀。

這種狀態就叫仁,顏回就是能把這種狀態持續三個月的人。如果一個人能在這種狀態裡持續三個月,那麼他的能量就像共振一樣,會隨著時間的累積指數性地加強頻段,最終一定是充滿法喜的。

孔子評價顏回:“顏回可以三個月不違背仁,一直處在這種頻段裡。”我都能隱隱地感受到孔子對他的欣賞,甚至是羨慕,因為這是聖人的狀態。

03

致虛極,守靜篤

有一個禪宗公案叫“頑石點頭”,以前小樑不懂什麼叫頑石點頭,但現在慢慢地隱約感受到,當你充滿歡樂的時候,周圍的石頭也能體會到你的歡樂。

很多人都說:“這似乎是一種非常不可思議的境況。”試一試,也許有一天你在思念一位朋友的時候,突然接到他的電話;或者你正在寫文章的時候,想起這位朋友,還發現在他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到了你,這時你會感受到一種什麼樣的快樂?

如果能像顏回那樣,在長達三個月的時間裡與周遭的樹木、房屋在一起,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快樂?

如果我們能理解這種境況,就能理解為什麼古人喜歡臥遊——在床前掛幅《富春山居圖》或其它山水畫,側身躺臥在床榻之上,看著這幅畫,整個人的精神就像航拍的大疆飛機一樣,已經飄逸在畫裡的松林、泉水和山坳之間……

反之,如果兩個朋友藉由同一朵花,感受到了共同的快樂,彼此之間心心相印,拈花一笑,這大概就是孔子羨慕的一種人生境況吧。

“致虛極,守靜篤”,只有當我們放下對“我是誰”“我在哪裡”“我處於哪個時間段”“我處於什麼境況”等這些所謂內在對自己的執著時,也許就能體會到物我兩忘的境況了。

樑冬|做人最重要的是學會制心一處

小樑有過一次類似的體會,在喝酒喝到微薰還沒有天旋地轉的時候,感覺自己好像可以隨時融入到旁邊的那杯酒裡,也可以同時坐在這張桌子的不同角度,讓自己的身體穿過桌子,當然那是一種精神體驗,但非常接近物我兩忘的狀態。

我的一位朋友曾把喝酒喝到最舒服的境況形容為“形虛而神全”,感覺自己的身體是虛無的,可以穿透一切,你的精神不再被束縛在小小的腔子裡,可以隨時與周遭的一切調頻成一體。

也許你覺得這種想法有點兒懸,但凡談過戀愛的人,在最愛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很奇妙的錯覺——當你看見心愛的女生在圖書館的那頭,哪怕隔著整個圖書館,都感覺自己好像就坐在她身邊一樣,你可以感受到她的呼吸,甚至都能聞到她臉上香香的味道。

你有過這樣的感覺嗎?如果有過,恭喜你,愛情的荷爾蒙就像茅臺酒在我的身體裡一樣,產生了類似的狀態。

只不過對顏回來說,他不需要藉助酒精,也不需要藉助愛情,他只需要讓自己啟動一個開關,就可以成為具有那種狀態的人。這種狀態很像將睡未睡時的狀態,也就是腦波在θ波的狀態。

04

把入睡的感覺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就能很快入睡

有一天,有位朋友給我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一個戴在手指上有很微弱電波的脈衝。當我們處於將睡未睡的時候,它會有點兒輕微的脈衝,然後你必須用大拇指和食指碰一下它,脈衝才會停止。

如果你每天在將睡未睡的時候,都做這樣一個動作,重複很多次後,你再做這個動作時,大腦就會很快切入到將睡未睡的感覺。這是不是很高級呢?其實這是一種新的催眠法。入睡前那種馬上要睡的感覺,和我們看到一顆檸檬被榨出汁,唾液就開始分泌的感覺一樣,因為形成了條件反射。

顏回經過長期的練習,也許找到了一種“致虛極,守靜篤”的齋心方法;找到了隨時把自己切到與萬物互聯的狀態;找到了與喝了酒,或者沉浸在愛情最甜蜜時刻差不多的連接感,把這種狀態幻化為對整個宇宙的態度,就叫“仁”在道家,這種狀態叫“虛”;在佛家,這種狀態叫“法喜”。

樑冬|做人最重要的是學會制心一處

以上僅是小樑的猜測。其實這是一個開放的猜測,每個人對這種狀態都有不同的理解,也許它很荒謬,也許它很可笑。也許它是一個笨拙的中年人在談過戀愛後,在喝過酒後,在看到一段特別有意思的文章後,在與人進行一段非常有意思的交談後,曾體會過的隱隱的、會心的默契和微笑,這也許就是孔子追求的仁。

可怕的是,他那可愛的學生顏回居然可以連續三個月處在這種狀態裡。

一位好朋友曾和我分享過他的體驗,他說有一天,他讀《六祖壇經》的時候,突然找到了那種感覺——整個人就像飄浮在水上,看見誰都覺得很美,恨不得在街上遇到向他招手的人,然後就把車停在路邊,牽著那個人的手,帶他走到想去的地方。

如果你從沒有過這種體驗,起碼應該知道,有人曾處在這樣的狀態裡。在馬上入睡之前,請記住這種感覺,把它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就能很快入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