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的力量!走近先賢王陽明之九十'

"

《傳習錄》黃以方錄第二十九篇見圖:

"

《傳習錄》黃以方錄第二十九篇見圖:

“為什麼”的力量!走近先賢王陽明之九十

有人問:“孔子說顏回對他沒有幫助,聖人也希望學生能幫助他嗎?”

王陽明說:“這也是實話,聖人之道本沒有窮盡,疑難質問越多,其精微之處就越能顯現。聖人之言本來已經很周全,但是有問題的人心中堆滿了疑慮,聖人被他一問,就把道理髮揮得越加精妙。顏回呢,聞一知十,老師才說一句,他胸中已經瞭然十句,所以不管老師說什麼,他只是笑而不語,那老師沒人對話,胸中也只是寂然不動,沒得發揮了,所以孔子說,顏回對我真是沒什麼幫助!”

《論語》中有記載,子曰:“回也,非助我者,於吾言無所不說。”意思是孔子說:“顏回啊,他對我真是沒什麼幫助!不管我說什麼,他沒有不喜悅的!”

顏回十三歲入孔門,用了大約六年的時間,其學業基本已成。他對孔子的尊敬已超出一般弟子的尊師之情。他以尊崇千古聖哲之情尊崇孔子,其親若父與子。

《論語·子罕》中有記錄:“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大意是:顏回曾感嘆地說:老師的道,越抬頭看,越覺得它高明,越用力鑽研,越覺得它深奧。看著它似乎在前面,等我們向前面尋找時,它又忽然出現在後面。老師的道雖然這樣高深和不易捉摸,可是老師善於有步驟地引導我們,用各種文獻知識來豐富我們,提高我們,又用一定的禮來約束我們,使我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我已經用盡我的才力,似乎已能夠獨立工作。要想再向前邁一步,又不知怎樣著手了。

在少正卯與孔子爭奪弟子時,曾使"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有顏回未離孔門半步,所以後人評價說:"顏淵獨知孔子聖也。"

而後世皆知,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孔子的一生對顏回稱讚得最多。

顏回二十九歲,頭髮全白了,四十歲就去世了。孔子哭得哀痛之至,說:“自從我有了顏回這個學生,學生們就更加親近我。"

魯國國君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脾氣發到別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樣的錯誤。不幸年紀輕輕死了。之後再沒有發現這麼好學的人了。"

既然孔子對顏回如此的喜歡,為什麼孔子會說顏回是對他沒有幫助的人呢?

從王陽明的解釋中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此處的幫助並不是生活中的幫助,而是學問上的幫助。

可能又會有人覺得奇怪了,一個這麼好學的人,跟隨了老師這麼多年,又對老師敬若神明,怎麼可能是沒有幫助的人呢?

而孔子所說的沒有幫助,恰恰就是因為顏回對他敬若神明般的崇拜和心悅誠服,毫無疑問的相信孔子所說的每一句話,從來只有接納和喜悅,絕對沒有任何的懷疑。幾乎是一種言聽計從的感覺了。

可能又有人要覺得難以理解了,難道別人對自己言聽計從不好嗎?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想達到這樣的境界都達不到,顏回對孔子這樣相信和敬服,孔子還說顏回對他沒有幫助,孔子這不是矯情嗎?

如果,你能深點再深點的去理解,或者你會發現,這並不是矯情,而是一種孔子自我反思的結果。

或許我們來置換一下場景,看看這個言聽計從的效果到底怎麼樣。

假如你是一個管理人員,你的下屬對你是言聽計從,從來沒有違逆。但是,他們也不會提出任何的問題和建議。

只要你吩咐的事,他們就去幹,不管是對是錯,反正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就算明知道你說的是錯的,也不會提出疑問,更加不要說更正和調整。

這樣的感覺爽嗎?很爽是吧!如果你能保證你的每一個決策都正確,同時能保證你所有的言行都是正確的,沒有半點的疏漏,沒有任何的缺陷,的確是很爽。

可,萬一哪天你不小心做錯了一個決定,或者表達錯了一個什麼意思,他們依然是奉若神明般的去聽命執行,這時候的結果就有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麻煩了。

一旦因為你錯誤的命令再加上下屬錯誤的執行,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這個後果由誰來承擔呢?

如果你覆盤的時候發現,只是一些常識性的問題,如果他們能夠及時提問,或許是來得及改正,是不會發生後面的事的。這時你該情何以堪?

經歷過這樣的事之後,你還願意別人對你言聽計從嗎?

如果你是一位培訓老師,培訓時你問:“大家還有沒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這時候,下面的人都說懂了,沒有什麼問題了。你就滿心歡喜的下課了。

過了一段時間在工作中檢驗時你才發現,事實差強人意,學員很多問題只是一知半解,有些甚至根本都不明白。可是在課堂上卻沒有人向你提問。如果有人問,你一定會很仔細的再做更詳細的解釋,也不至於他們浪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還耽誤了工作。

請問哪位老師喜歡這樣的培訓效果呢?喜歡學生不懂裝懂的敷衍自己,以至於你根本不知道他懂還是不懂。

可以說,應該沒有人希望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如果你遇上的都是些不會問"為什麼"的人,你就一定會有機會碰上這樣的事。而那個時候你才會發現會提問,會問為什麼是一件多麼有用的事。

下屬在接受命令的時候,能夠多問上級幾個"為什麼",一定能夠讓上級把任務的要求和細節講得更清晰一點,這樣有什麼疑問在溝通中就已經講明白了,在執行的時候一定會最大限度的降低出錯的風險。

如果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多問老師一個"為什麼",一定能促使老師把沒有講透的知識點將透,從而學生也能理解得更加透徹一些,不會陷入一知半解的困境。

同樣,一個上級在接收到來自下級的疑問時,也一定能從下級的問題中找到他認知的疏漏,也能發現自己表達不夠清晰的地方,從而能促使自己以後再做類似的任務下達時,表述的更加清晰和明確,避免產生歧義。

而一個老師在收到學生的疑問之時,也肯定可以發現這個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效果,同時能根據學生問的問題再展開更詳細的講解,把學生不明白的東西,講到他明白為止。

同樣的經過這些提問,能夠讓老師發現哪些知識點不好懂,以後可能需要在備課時多下點功夫,儘量的把這些知識點講的更好。

生活中,只要有人向你提出"為什麼",都是一個開啟你大腦的契機,要麼幫你回憶起什麼,要麼促使你去深化的理解些什麼。

如果你從來不會提出"為什麼",更加沒有思考過"為什麼",那麼你的思想將很快的陷入一種僵化的狀態,因為你所有的知識都無法得到調動和運用,時間長了,你自然就什麼都麻木了。

提問是一門學問,會問"為什麼"的人,往往都能夠從別人那裡獲得更多的智慧幫助。

思考是一種能力,能夠回答"為什麼"的人,基本上都是那種學習能力,輸出能力都很強的人,他們能夠學以致用,而且不斷的昇華創新。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會強調溝通的重要性。人們都是在溝通中以問答的形式解疑答惑,找到事情的真相,發現新的契機,形成共識,確定方向,做去決策。

而每一次問"為什麼"的人都是這個過程的助推手,每一個"為什麼"都是引發深度思考的原因。

如此想來,生活工作中如果沒有"為什麼"的存在,會是件很可怕的事。如果你的身邊沒有任何人向你提問,那就代表著你沒有了任何成長的契機。

這樣再想想孔老夫子的話,是不是覺得很有道理?

雖然顏回很好學,很聽話,很尊敬自己,但是他只會言聽計從,從來不主動提問,孔子是無法從顏回那裡得到任何反饋的。所有的信息釋放出去的效果就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毫無意義。

所以,顏回成為孔子弟子很長的時間裡,孔子都不知道顏回到底是聰明還是笨。最終孔子是自己通過了各種詢問才瞭解到了顏回的學習能力。

也是如此,孔子才會說顏回是一個很聰明好學的人,但同時他也是一個對孔子自身的成長毫無幫助的人。這個矛盾的說法最大的原因就是顏回不會問孔子"為什麼"。

如果你能多問別人幾個"為什麼",既能獲取新的知識和觀點,也能刺激別人的學習和成長。

如果你能多回答別人幾個"為什麼",既能夠發現更多的問題,有能夠幫助自己的邏輯更加縝密,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更加的深刻和嫻熟。

看來能多問幾個"為什麼",多回答幾個"為什麼"都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以後可要多開動腦筋哦!

寫在後面:

這一章,是我手中這本《傳習錄》的最後一篇,也就是說,我用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讀完了這本王陽明心學的經典。同時也用90天的時間寫下了20多萬字的讀後感。雖然有些囫圇吞棗,但是仍然感觸良多。

王陽明用一生的時間,感悟了“致良知”三個字,同時也踐行了一生的知行合一。

以前,每每看到知行合一這幾個字時,總是覺得是那麼抽象的一個概念。而今再看,是那麼的具體和深切。

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死磕的這三個月裡,再一次將自己的內心好好地打磨了一遍。不敢說自己精進了些什麼,但是似乎也少了些妄念。

讓我更清楚地知道了人生所有的事都有一個必然的因果關係,不管你怎麼繞都是繞不過去的。

唯有知而行之,篤行不變,知行合一,方是開啟一切美好的鑰匙。而不管你是在什麼時候知道這個道理都還不遲,關鍵是要去做。

為什麼有些人聽過了那麼多的道理,仍然過不好自己的一生?其實,是因為只是想著要過好日子,但卻忘了去認真地去分析過"為什麼"。

幸運走上學習國學的道路,幸運偉大的華夏文明中留下的這些瑰寶,讓我有機會叩開哲學思想的大門,為自己的思想開啟一個新的紀元。我也希望自己的這些點滴感悟能對你有所啟發。

說好了一百天,還有十天,我將會做些覆盤總結,希望各位常來看我的朋友們,也繼續支持。感謝你們的一路陪伴和鼓勵,讓我學習多了更多的動力。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