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城拾遺|大朗黃草朗曾靠養豬誕生第一批“萬元戶”

織城拾遺|大朗黃草朗曾靠養豬誕生第一批“萬元戶”

張根旺老人被國家委派到越南幫助培訓養豬技術時的留影 受訪者供圖

千百年來,大朗一直是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大鎮。新中國成立後,大朗經過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聯產承包責任制等生產關係的變革,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改革開放後,大朗農業從過去以糧為綱的單一、傳統農業逐步向現代農業轉變,形成以水稻、荔枝、養豬為支柱,多種農業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

在大朗經濟社會發展歷程中,黃草朗的一段威水史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據瞭解,黃草朗大隊是當時全縣乃至全國有名的養豬基地和豬苗生產基地,最多的時候,全大隊有4000多頭豬,最重的一頭公豬重達1100多斤。記者近日採訪了黃草朗社區的老書記張根旺,這位曾被國家委派到越南幫助培訓養豬技術的農民養豬土專家,娓娓道來那一段黃草朗的崢嶸歲月。

一波三折 養豬業駛入快車道

現年83歲的張根旺說起那一段歷史,還難掩激動的情緒,只見老人抿了一口面前的茶水,略顯渾濁的雙眸微眯,便開始在人生的長河中搜尋那些關於養豬的記憶。

一篇在《南方日報》上發表的關於養豬的文章觸動了尚處青年時期的他的心絃。那時,黃草朗大隊在放牛坑(付業隊)辦起了第一個母豬場,開始涉足養殖業。整個大隊集體養豬在那時候看來是一件新鮮事兒,為了調動更多社員養豬的積極性,黃草朗大隊黨支部制定了很多優惠措施。“當時大隊給每戶養豬戶配給了三分果園地,作為青飼料種植地,養母豬的,則每戶配給四分好地(白地)為青飼料種植地,並且由集體優先供應豬苗等。”張根旺回憶道。一時間,養豬熱潮風靡了整個黃草朗大隊,1964年春天,各生產隊都基本建好了小型豬場,每家每戶基本都養上了小豬崽。

然而好景不長,正當社員們養豬剛上手的時候,由於缺乏養豬的相關科學知識,1964年至1965年,黃草朗大隊出現了豬瘟,許多豬陸續病倒,據後期統計,在這場豬瘟中病死的豬達到了2成,社員們的情緒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我還記得當時的老書記盧妹何安撫社員們時說的話‘不怕!我們要養豬交點學費不足為奇,我們可以堅持養豬!’後來,老書記做了大量的工作,讓社員們重建養豬的信心。”張根旺說。

據瞭解,為了鼓勵社員集體多養豬,當時對各養豬戶作出了許多優惠政策,比如每月定量供應三七米糠,母豬則每月定量供應小米。同時實施生豬派購任務,實行扣六留四。對於超產的部分,社員們可以自行處理或者議價收購等,大大地調動了廣大社員的養豬積極性。

資料顯示,豬瘟風波過後,黃草朗養豬業駛入了快車道。1965年,黃草朗大隊養豬達2000多頭,實現了人均飼養一頭豬的目標,吸引了時任廣東省副省長羅天來黃草朗召開養豬現場會議。

再上臺階 被評為養豬先進大隊

為了使養殖業再上一個新臺階,黃草朗大隊黨支部因勢利導,利用社員到東坑挑塘泥和去廣州奶牛場拾糞肥的經歷,逐步引導廣大社員認識養豬業要大規模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67年,在各級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下,大隊黨支部指派幹部張根旺專抓養豬工作,全力推進科學養豬事業。“當時大隊各生產隊紛紛成立養豬專業隊伍,包括飼料人員,還成立了獸醫專業組及配種組,主抓品種改良,實行自繁自養。”張根旺表示,當時要大力發展養豬業,必須要堅持自繁自養,減少病疫的傳染,同時可以節約飼養成本,提高所養生豬的質量和繁殖的速度。

黃草朗大隊在放牛坑辦起良種場,由老幹部劉培順負責,縣農業局牽頭到省農科院引進了3頭長大花白、錦州黑等良種公豬和1批大白花土豬種,把直配改為人工授精。同時,在縣農機廠的支持下,各生產隊養豬場都添置了打漿機、飼料粉碎機,有效地解決了熟喂改生喂、飼料搭配等方面的矛盾。由於科學養豬、功夫到位,大大加快了養豬的出欄率,由原來要飼養1年以上方可出欄,提前到飼養7、8個月就可出欄,且每頭豬毛重170-200斤。

1967年,黃草朗大隊生豬飼養量達4000多頭,人均近3頭,在良種場一頭公豬重達1100多斤,超過了1畝地1頭豬的奮鬥目標。當時,黃草朗大隊的農業生產和經濟收入發生了巨大變化,分別被公社、縣、省授於“養豬先進大隊”的光榮稱號。

勤勞致富 誕生第一批萬元戶

1967年,時任縣委書記林若到黃草朗蹲點了一個多月,深入各生產隊養豬場及農戶調查研究,曾在《南方日報》頭版發表了一篇關於黃草朗養豬謀出路的報道。廣東人民廣播電臺也曾派記者前來採訪,黃草朗大力發展養殖業的事蹟一時傳遍了全省各地。時任省農業廳廳長呂白也來黃草朗召開了現場會議,指導養豬工作。

一時間,前來參觀學習的團體絡繹不絕,其中不乏廣西、福建等。“最多人的時候,一天有20多輛大巴、中巴,人數達到500多人,當時越南有一位副部長也曾到我們大隊參觀學習,也就是在那一年,我由國家委派到越南海興省四旗縣,幫助當地培訓發展養豬技術。”張根旺說。

由於省、縣、公社各級領導對黃草朗大隊的養豬業非常重視,經常指派有關農業畜牧局的有關領導、技術人員到黃草朗蹲點指導養豬工作,養豬事業的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數量逐年增加,取得了不俗的成績。“1981年的時候,生豬的價格是按頭算的,100元1頭,我家裡賣了100頭豬到食品站,就賺了10000元,成為了當時的第一批‘萬元戶’。”張根旺收回了追憶,呷了一口茶水。據瞭解,1982年,黃草朗大隊因養豬躋身“萬元戶”的社員達到了20多戶。

隨著南粵大地改革開放的大氣候來臨,“三來一補”大量引進,黃草朗積極開辦工廠,生活逐步富裕起來,基本改變了以農業為基礎的後進經濟經營模式,因而逐漸放棄了養殖業的經營。(記者 李健武 通訊員 曾雲妃/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