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秋,為什麼吃果不吃瓜!

養生 穴位 冰糖 枸杞 徽元茶經 徽元茶經 2017-08-26

【秋養生】一入秋,吃果不吃瓜!

一入秋,為什麼吃果不吃瓜!


元氣提示

《漢書•律曆志上》說:“少陰者,西方。西,遷也,陰氣落物,於時為秋。”

古人的語言真是精煉,短短一句,道盡秋的本質。一場秋雨一層涼。秋,真的來了。

一入秋,為什麼吃果不吃瓜!

初秋,燥熱未褪,涼風初起,更要注重養生。此時取涼須有節制,切忌猛吹空調、多食物冷飲,以免損傷脾胃陽氣。古語說:秋不吃瓜,其實就是秋天少吃寒涼之物的意思。因為瓜,多屬涼性,脾胃偏弱的人,此時吃多了瓜,容易腹瀉。

那這個時候,我們吃什麼呢?

古人已經用豐富的經驗總結了:秋季飲食應貫徹“少辛多酸”的原則,肺主辛味,肝主酸味,辛味能勝酸,故秋季要減辛以平肺氣,增酸以助肝氣,以防肺氣太過勝肝,使肝氣鬱結。

秋吃水果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除了糧食,還有各種各樣的水果。是“多酸”的首選。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可以儘量減少,以免加重秋燥症狀,等到深秋入冬時再補辛即可。

秋天的酸甜果子首推紅棗。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記載: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其養肝防癌功能尤為突出,有“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之說。

除了鮮食,也可取一斤乾紅棗,鐵鍋小火燒熱,放入紅棗幹炒,炒至皮色發暗、棗肉軟熟即可。放涼後,每日可取兩三枚棗掰開,熱水沖泡,作為茶飲,也可加入枸杞及南方產的龍眼肉同泡,是秋冬季節補血益氣的佳品。

梨和蘋果是夏秋間上市的果子。蘋果的好處是人所共知的,科學家稱其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而梨,民間對其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腑之陰”的說法。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C、D、E和微量元素碘。雪花梨有較高的醫用價值,具有清心潤肺、利便、止咳潤燥、醒酒解毒等功效。鴨梨糖度較低,清甜爽口,解油膩選它準沒錯兒。不過梨性偏寒助溼,脾胃虛寒、畏冷食者不應生吃。

要說藥食同源的水果,紅橘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名。每年秋天橘子一上市,廚房裡就多了好幾味良藥。單是一個橘子皮,就可以變身為五味藥:陳皮、青皮、鮮橘皮、橘白和橘紅。橘皮和橘肉之間的白色的筋便是橘絡,橘絡跟橘皮一樣,也是一味中藥。中醫認為橘絡具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之功,是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食療佳品,對於有血管硬化傾向的老年人,食橘絡更是有益無害。

這個時候的葡萄也是最有營養的,中醫認為,葡萄可以用於脾虛氣弱、氣短乏力、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的輔助治療。實際上,葡萄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特別是糖分的含量很高,而且主要是葡萄糖,容易被人體直接吸收。貧血、高血壓、水腫、神經衰弱、疲勞的人應適當多吃。不過,葡萄性偏涼,胃不好的人不要吃太多。

元氣食譜

〈冰糖燉雪梨〉雪梨切成小塊,加水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燉煮,放入枸杞和適量冰糖,燉煮約20分鐘即可飲用,煮熟的梨也可以同吃。消痰降火、潤肺清心,還適宜於咳嗽及繁咳失音患者。

一天一穴

簡易取穴:肚臍以下3寸(約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併攏的寬度)處就是關元穴。

一按就靈:按揉關元穴前,要先搓熱手掌,將掌心對準腹部的關元穴做搓揉的動作,由輕到重,直到感覺發熱。

按揉功效:按揉、艾灸關元穴可補充腎氣,延緩衰老。

每日黃曆

一入秋,為什麼吃果不吃瓜!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若有涉及版權

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立即處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