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2018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簡稱“報告”)。2018年,國內旅遊演出場次為6.31萬場,較2017年上升9.93%,票房收入37.47億元,較2017年上升9.21%。

"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2018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簡稱“報告”)。2018年,國內旅遊演出場次為6.31萬場,較2017年上升9.93%,票房收入37.47億元,較2017年上升9.21%。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2018中國旅遊演出市場分析報告

據報告,隨著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純粹依靠大投資、大場面的旅遊演藝1.0版本已經式微,以內容創新和體驗為核心的旅遊演藝2.0開始形成強大生命力。在演藝形式上,也已從早期的品類單一逐漸走向豐富多樣,其中以沉浸式、體驗式演藝為代表模式,觀眾從被動觀看到主動參與互動,觀演方式發生很大變化。

新機遇?文旅引來新的契機

2018年,在“音樂節+旅遊”模式的推動下,湧現出多個熱門文旅項目,不僅直接豐富了文化產品供給,還間接帶動了項目舉辦地的“吃住行遊購娛”消費,極大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如,海南三亞舉辦的ISY三亞國際音樂節在3天時間內拉動消費近5億元,僅海棠灣主會場2天的演出就吸引超過6萬名觀眾。

話劇市場發展呈現“點狀激增”態勢,觀眾消費傾向於“品牌優先”。如賴聲川導演的《如夢之夢》每年定期上演,均一票難求。

"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2018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簡稱“報告”)。2018年,國內旅遊演出場次為6.31萬場,較2017年上升9.93%,票房收入37.47億元,較2017年上升9.21%。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2018中國旅遊演出市場分析報告

據報告,隨著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純粹依靠大投資、大場面的旅遊演藝1.0版本已經式微,以內容創新和體驗為核心的旅遊演藝2.0開始形成強大生命力。在演藝形式上,也已從早期的品類單一逐漸走向豐富多樣,其中以沉浸式、體驗式演藝為代表模式,觀眾從被動觀看到主動參與互動,觀演方式發生很大變化。

新機遇?文旅引來新的契機

2018年,在“音樂節+旅遊”模式的推動下,湧現出多個熱門文旅項目,不僅直接豐富了文化產品供給,還間接帶動了項目舉辦地的“吃住行遊購娛”消費,極大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如,海南三亞舉辦的ISY三亞國際音樂節在3天時間內拉動消費近5億元,僅海棠灣主會場2天的演出就吸引超過6萬名觀眾。

話劇市場發展呈現“點狀激增”態勢,觀眾消費傾向於“品牌優先”。如賴聲川導演的《如夢之夢》每年定期上演,均一票難求。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音樂會不僅以電影音樂、動漫音樂、遊戲音樂等多樣化主題吸引觀眾,在觀演形式上也有所創新。例如,西安交響樂團打造了國內首場浸入式音樂會。

2018年,國外優秀兒童劇大量引進,其獨特的表達、交流形式啟發了不少原創團隊。如,鯨魚創藝在近年來製作了木偶劇《小兵張嘎》《大海》等作品,《小兵張嘎》還先後到俄羅斯、英國等國家巡演。

"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2018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簡稱“報告”)。2018年,國內旅遊演出場次為6.31萬場,較2017年上升9.93%,票房收入37.47億元,較2017年上升9.21%。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2018中國旅遊演出市場分析報告

據報告,隨著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純粹依靠大投資、大場面的旅遊演藝1.0版本已經式微,以內容創新和體驗為核心的旅遊演藝2.0開始形成強大生命力。在演藝形式上,也已從早期的品類單一逐漸走向豐富多樣,其中以沉浸式、體驗式演藝為代表模式,觀眾從被動觀看到主動參與互動,觀演方式發生很大變化。

新機遇?文旅引來新的契機

2018年,在“音樂節+旅遊”模式的推動下,湧現出多個熱門文旅項目,不僅直接豐富了文化產品供給,還間接帶動了項目舉辦地的“吃住行遊購娛”消費,極大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如,海南三亞舉辦的ISY三亞國際音樂節在3天時間內拉動消費近5億元,僅海棠灣主會場2天的演出就吸引超過6萬名觀眾。

話劇市場發展呈現“點狀激增”態勢,觀眾消費傾向於“品牌優先”。如賴聲川導演的《如夢之夢》每年定期上演,均一票難求。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音樂會不僅以電影音樂、動漫音樂、遊戲音樂等多樣化主題吸引觀眾,在觀演形式上也有所創新。例如,西安交響樂團打造了國內首場浸入式音樂會。

2018年,國外優秀兒童劇大量引進,其獨特的表達、交流形式啟發了不少原創團隊。如,鯨魚創藝在近年來製作了木偶劇《小兵張嘎》《大海》等作品,《小兵張嘎》還先後到俄羅斯、英國等國家巡演。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當下的演藝項目從審美上看,正在經歷升級換代的發展過程,傳統演藝項目過去以大規模的場景吸引人,而現在則側重以審美的優勢來吸引人。如烏鎮戲劇節,就是憑藉優秀戲劇劇目吸引核心觀眾,而不是依賴大規模的群眾演出。未來會有更多演藝項目,在審美上更加貼近當下年輕群體。而在行業的未來將從1.0步入3.0 “沉浸式”演出成行業藍海。

"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2018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簡稱“報告”)。2018年,國內旅遊演出場次為6.31萬場,較2017年上升9.93%,票房收入37.47億元,較2017年上升9.21%。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2018中國旅遊演出市場分析報告

據報告,隨著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純粹依靠大投資、大場面的旅遊演藝1.0版本已經式微,以內容創新和體驗為核心的旅遊演藝2.0開始形成強大生命力。在演藝形式上,也已從早期的品類單一逐漸走向豐富多樣,其中以沉浸式、體驗式演藝為代表模式,觀眾從被動觀看到主動參與互動,觀演方式發生很大變化。

新機遇?文旅引來新的契機

2018年,在“音樂節+旅遊”模式的推動下,湧現出多個熱門文旅項目,不僅直接豐富了文化產品供給,還間接帶動了項目舉辦地的“吃住行遊購娛”消費,極大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如,海南三亞舉辦的ISY三亞國際音樂節在3天時間內拉動消費近5億元,僅海棠灣主會場2天的演出就吸引超過6萬名觀眾。

話劇市場發展呈現“點狀激增”態勢,觀眾消費傾向於“品牌優先”。如賴聲川導演的《如夢之夢》每年定期上演,均一票難求。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音樂會不僅以電影音樂、動漫音樂、遊戲音樂等多樣化主題吸引觀眾,在觀演形式上也有所創新。例如,西安交響樂團打造了國內首場浸入式音樂會。

2018年,國外優秀兒童劇大量引進,其獨特的表達、交流形式啟發了不少原創團隊。如,鯨魚創藝在近年來製作了木偶劇《小兵張嘎》《大海》等作品,《小兵張嘎》還先後到俄羅斯、英國等國家巡演。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當下的演藝項目從審美上看,正在經歷升級換代的發展過程,傳統演藝項目過去以大規模的場景吸引人,而現在則側重以審美的優勢來吸引人。如烏鎮戲劇節,就是憑藉優秀戲劇劇目吸引核心觀眾,而不是依賴大規模的群眾演出。未來會有更多演藝項目,在審美上更加貼近當下年輕群體。而在行業的未來將從1.0步入3.0 “沉浸式”演出成行業藍海。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來源:大琳

“尤其5G商用落地之後,VR、AR、三維實境等技術的進一步提升都會使沉浸式演出的整體質量大幅提升,帶給觀眾更好的體驗感。”不過,姜昕蔚堅持認為,內容才是演藝項目的核心競爭力,“盲目跟風,沒有好的文化內涵發掘和積極的價值宣導,會被現在對內容質量要求極高的遊客快速淘汰。”

新挑戰?文旅演藝票房增速連續3年放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中國旅遊演藝市場在這一機遇下迎來高速發展。

據道略數據統計,旅遊演藝劇目的數量從2015年225臺,上升至2018年的305臺。快速增長的旅遊演藝劇目數量,也同步拉動票房高速飛昇。

從2015年到2018年,旅遊演藝票房收入分別為36.45億元、44.04億元、52.05億元和58.96億元。然而,高票房的風光之下,卻已危機四伏。每經記者調查採訪發現,文旅演藝的票房增速連續3年放緩,並於去年創下新低,由2015年34.9%的增速,下降到了2018年的13.3%。

"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2018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簡稱“報告”)。2018年,國內旅遊演出場次為6.31萬場,較2017年上升9.93%,票房收入37.47億元,較2017年上升9.21%。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2018中國旅遊演出市場分析報告

據報告,隨著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純粹依靠大投資、大場面的旅遊演藝1.0版本已經式微,以內容創新和體驗為核心的旅遊演藝2.0開始形成強大生命力。在演藝形式上,也已從早期的品類單一逐漸走向豐富多樣,其中以沉浸式、體驗式演藝為代表模式,觀眾從被動觀看到主動參與互動,觀演方式發生很大變化。

新機遇?文旅引來新的契機

2018年,在“音樂節+旅遊”模式的推動下,湧現出多個熱門文旅項目,不僅直接豐富了文化產品供給,還間接帶動了項目舉辦地的“吃住行遊購娛”消費,極大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如,海南三亞舉辦的ISY三亞國際音樂節在3天時間內拉動消費近5億元,僅海棠灣主會場2天的演出就吸引超過6萬名觀眾。

話劇市場發展呈現“點狀激增”態勢,觀眾消費傾向於“品牌優先”。如賴聲川導演的《如夢之夢》每年定期上演,均一票難求。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音樂會不僅以電影音樂、動漫音樂、遊戲音樂等多樣化主題吸引觀眾,在觀演形式上也有所創新。例如,西安交響樂團打造了國內首場浸入式音樂會。

2018年,國外優秀兒童劇大量引進,其獨特的表達、交流形式啟發了不少原創團隊。如,鯨魚創藝在近年來製作了木偶劇《小兵張嘎》《大海》等作品,《小兵張嘎》還先後到俄羅斯、英國等國家巡演。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當下的演藝項目從審美上看,正在經歷升級換代的發展過程,傳統演藝項目過去以大規模的場景吸引人,而現在則側重以審美的優勢來吸引人。如烏鎮戲劇節,就是憑藉優秀戲劇劇目吸引核心觀眾,而不是依賴大規模的群眾演出。未來會有更多演藝項目,在審美上更加貼近當下年輕群體。而在行業的未來將從1.0步入3.0 “沉浸式”演出成行業藍海。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來源:大琳

“尤其5G商用落地之後,VR、AR、三維實境等技術的進一步提升都會使沉浸式演出的整體質量大幅提升,帶給觀眾更好的體驗感。”不過,姜昕蔚堅持認為,內容才是演藝項目的核心競爭力,“盲目跟風,沒有好的文化內涵發掘和積極的價值宣導,會被現在對內容質量要求極高的遊客快速淘汰。”

新挑戰?文旅演藝票房增速連續3年放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中國旅遊演藝市場在這一機遇下迎來高速發展。

據道略數據統計,旅遊演藝劇目的數量從2015年225臺,上升至2018年的305臺。快速增長的旅遊演藝劇目數量,也同步拉動票房高速飛昇。

從2015年到2018年,旅遊演藝票房收入分別為36.45億元、44.04億元、52.05億元和58.96億元。然而,高票房的風光之下,卻已危機四伏。每經記者調查採訪發現,文旅演藝的票房增速連續3年放緩,並於去年創下新低,由2015年34.9%的增速,下降到了2018年的13.3%。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圖片來源:道略文旅產業研究院提供

“受大環境影響,整個旅遊行業都不那麼景氣,大家出去旅遊花錢更加謹慎。”對此,道略文旅產業研究院創始人毛修炳向每經記者直言,加之旅遊演藝同質化嚴重,造成行業票房收入增速下降。

內容趨同的旅遊演藝項目,亦受到諸如夜遊等創新文旅項目的衝擊。“原有的演藝項目在內容更新和創意上沒有重大突破的情況下,夜間演藝節目會被新晉夜遊活動分流部分客流,造成了旅遊演藝項目收入增長放緩。”

易觀智庫旅遊行業研究中心總監姜昕蔚進一步告訴每經記者,今年上半年《關於促進旅遊演藝發展的指導意見》發佈後,不僅提出將推進旅遊演藝的轉型升級作為要務,也強調了要加強節目內容審核、加大市場監管力度。

“尤其對一些內容題材劃出了明確的的界限。相信很多旅遊景區會對其演藝項目建立內容審核機制、加強審核力度,在經過有針對性的內容剔除之後,演藝項目數量勢必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2018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簡稱“報告”)。2018年,國內旅遊演出場次為6.31萬場,較2017年上升9.93%,票房收入37.47億元,較2017年上升9.21%。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2018中國旅遊演出市場分析報告

據報告,隨著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純粹依靠大投資、大場面的旅遊演藝1.0版本已經式微,以內容創新和體驗為核心的旅遊演藝2.0開始形成強大生命力。在演藝形式上,也已從早期的品類單一逐漸走向豐富多樣,其中以沉浸式、體驗式演藝為代表模式,觀眾從被動觀看到主動參與互動,觀演方式發生很大變化。

新機遇?文旅引來新的契機

2018年,在“音樂節+旅遊”模式的推動下,湧現出多個熱門文旅項目,不僅直接豐富了文化產品供給,還間接帶動了項目舉辦地的“吃住行遊購娛”消費,極大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如,海南三亞舉辦的ISY三亞國際音樂節在3天時間內拉動消費近5億元,僅海棠灣主會場2天的演出就吸引超過6萬名觀眾。

話劇市場發展呈現“點狀激增”態勢,觀眾消費傾向於“品牌優先”。如賴聲川導演的《如夢之夢》每年定期上演,均一票難求。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音樂會不僅以電影音樂、動漫音樂、遊戲音樂等多樣化主題吸引觀眾,在觀演形式上也有所創新。例如,西安交響樂團打造了國內首場浸入式音樂會。

2018年,國外優秀兒童劇大量引進,其獨特的表達、交流形式啟發了不少原創團隊。如,鯨魚創藝在近年來製作了木偶劇《小兵張嘎》《大海》等作品,《小兵張嘎》還先後到俄羅斯、英國等國家巡演。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當下的演藝項目從審美上看,正在經歷升級換代的發展過程,傳統演藝項目過去以大規模的場景吸引人,而現在則側重以審美的優勢來吸引人。如烏鎮戲劇節,就是憑藉優秀戲劇劇目吸引核心觀眾,而不是依賴大規模的群眾演出。未來會有更多演藝項目,在審美上更加貼近當下年輕群體。而在行業的未來將從1.0步入3.0 “沉浸式”演出成行業藍海。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來源:大琳

“尤其5G商用落地之後,VR、AR、三維實境等技術的進一步提升都會使沉浸式演出的整體質量大幅提升,帶給觀眾更好的體驗感。”不過,姜昕蔚堅持認為,內容才是演藝項目的核心競爭力,“盲目跟風,沒有好的文化內涵發掘和積極的價值宣導,會被現在對內容質量要求極高的遊客快速淘汰。”

新挑戰?文旅演藝票房增速連續3年放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中國旅遊演藝市場在這一機遇下迎來高速發展。

據道略數據統計,旅遊演藝劇目的數量從2015年225臺,上升至2018年的305臺。快速增長的旅遊演藝劇目數量,也同步拉動票房高速飛昇。

從2015年到2018年,旅遊演藝票房收入分別為36.45億元、44.04億元、52.05億元和58.96億元。然而,高票房的風光之下,卻已危機四伏。每經記者調查採訪發現,文旅演藝的票房增速連續3年放緩,並於去年創下新低,由2015年34.9%的增速,下降到了2018年的13.3%。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圖片來源:道略文旅產業研究院提供

“受大環境影響,整個旅遊行業都不那麼景氣,大家出去旅遊花錢更加謹慎。”對此,道略文旅產業研究院創始人毛修炳向每經記者直言,加之旅遊演藝同質化嚴重,造成行業票房收入增速下降。

內容趨同的旅遊演藝項目,亦受到諸如夜遊等創新文旅項目的衝擊。“原有的演藝項目在內容更新和創意上沒有重大突破的情況下,夜間演藝節目會被新晉夜遊活動分流部分客流,造成了旅遊演藝項目收入增長放緩。”

易觀智庫旅遊行業研究中心總監姜昕蔚進一步告訴每經記者,今年上半年《關於促進旅遊演藝發展的指導意見》發佈後,不僅提出將推進旅遊演藝的轉型升級作為要務,也強調了要加強節目內容審核、加大市場監管力度。

“尤其對一些內容題材劃出了明確的的界限。相信很多旅遊景區會對其演藝項目建立內容審核機制、加強審核力度,在經過有針對性的內容剔除之後,演藝項目數量勢必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旅遊演藝將迎來新機遇還是新挑戰?

2018中國旅遊演出市場分析報告

從當前的市場來看,旅遊演藝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機遇在於當下社會進入大眾文化消費和大眾旅遊消費時代,市場方興未艾;挑戰則在於快速催生的旅遊演藝項目良莠不齊,面臨創作高難度、運行高風險以及行業大洗牌問題。對於更多的旅遊演藝項目來說,需要考慮的是,究竟是秀文化,還是秀場面、秀技巧、秀燈光、秀音量?旅遊演藝不是場面越大越好。要鼓勵製作中小型結合的、地方特色鮮明的、貼近遊客甚至可參與的演藝項目,讓大中小型演出共生共長。

來源:中國經濟網、新京報訊、每經影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