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業務報告裡經常被忽略的指標,你是不是也沒認真去分析過?'

亞馬遜 百佬匯跨境電商 2019-08-28
"
"
亞馬遜業務報告裡經常被忽略的指標,你是不是也沒認真去分析過?

都說亞馬遜賣家與其說是優化運營,不如說是優化數據。因此跟數據報表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數據內容為賣家展示很多內容,比如銷量。比如銷售額,也能讓賣家對比到很多東西,比如同期對比,比如跟更改後的前後對照。但是賣家有沒有想過,銷量只是最終表現,客戶的訪問路徑是搜索/關聯頁面/其他渠道看到你的listing—點擊進入listing——下單or跳出你的listing。前面我們稱為曝光,即有多少人能看到你的產品,中間是點擊率,即看到的有多少人點擊訪問了你的listing,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轉化率,點擊進去的人裡面有多少人買了。而這個關鍵數據,賣家可以在亞馬遜的業務報告中看到。

"
亞馬遜業務報告裡經常被忽略的指標,你是不是也沒認真去分析過?

都說亞馬遜賣家與其說是優化運營,不如說是優化數據。因此跟數據報表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數據內容為賣家展示很多內容,比如銷量。比如銷售額,也能讓賣家對比到很多東西,比如同期對比,比如跟更改後的前後對照。但是賣家有沒有想過,銷量只是最終表現,客戶的訪問路徑是搜索/關聯頁面/其他渠道看到你的listing—點擊進入listing——下單or跳出你的listing。前面我們稱為曝光,即有多少人能看到你的產品,中間是點擊率,即看到的有多少人點擊訪問了你的listing,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轉化率,點擊進去的人裡面有多少人買了。而這個關鍵數據,賣家可以在亞馬遜的業務報告中看到。

亞馬遜業務報告裡經常被忽略的指標,你是不是也沒認真去分析過?

"
亞馬遜業務報告裡經常被忽略的指標,你是不是也沒認真去分析過?

都說亞馬遜賣家與其說是優化運營,不如說是優化數據。因此跟數據報表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數據內容為賣家展示很多內容,比如銷量。比如銷售額,也能讓賣家對比到很多東西,比如同期對比,比如跟更改後的前後對照。但是賣家有沒有想過,銷量只是最終表現,客戶的訪問路徑是搜索/關聯頁面/其他渠道看到你的listing—點擊進入listing——下單or跳出你的listing。前面我們稱為曝光,即有多少人能看到你的產品,中間是點擊率,即看到的有多少人點擊訪問了你的listing,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轉化率,點擊進去的人裡面有多少人買了。而這個關鍵數據,賣家可以在亞馬遜的業務報告中看到。

亞馬遜業務報告裡經常被忽略的指標,你是不是也沒認真去分析過?

亞馬遜業務報告裡經常被忽略的指標,你是不是也沒認真去分析過?

從這裡賣家可以看到頁面瀏覽量,買家的訪問次數,和訂單的轉化率。頁面瀏覽量,指的是頁面一共被看了多少次,買家的訪問次數,有多少買家看了你的頁面,訂單轉化率,訂單量與買家訪問次數之比,用來衡量產品是否受到買家歡迎。

那賣家要如何利用好這個數據呢?

1.對比行業平均轉化率得知產品的水平

亞馬遜的平均轉化率大概在9.7%,也就是說有100個客戶訪問了頁面,大概只有10個人會購買,當然不同的品類,具體的產品轉化率肯定不能相同。當賣家知道自己產品的轉化率,再來對比行業的平均轉化率,會知道自己大概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能否有上升的空間。一般來講,玩具的轉化率大概是12%,3C類高一點,在17%。

2.通過轉化率判斷是否需要修改listing

很多賣家會疑惑是否需要修改listing的問題,當賣家發現自己的轉化率非常低,跟同行相去甚遠,比如說只有0.1%,也就是說,100個人看到你的listing,只有1個人購買,那麼這個時候賣家就要想,看到你的買家都是被主圖和標題所吸引點進來的,那麼剩下的,可能就是五點描述和其他圖片,或者差評在前面,導致購買的慾望降低。這個時候轉化率就是判斷是否需要修改listing的標準。

3.通過轉化率判斷流量是否充足

通過轉化率,再看買家訪問次數,賣家可以得出是否需要補充流量的結論。比如說,轉化率在40%,也就是說,100個人看到產品,40個人會購買,並且幾乎都是穩定在這個水平下,而訪問頁面的人也一直沒有漲,那麼這個時候賣家就要考慮如何去讓更多買家來點擊看到你的listing了。

4.通過對比前後轉化率判斷站內外流量的質量

很多賣家判斷流量質量都是依靠單量這個標準來做判斷的,從而覺得某一個渠道不行,不能為自己產品帶來流量。這其實非常粗糙,不能簡單粗暴看單量。轉化才是更重要。賣家在做任何的渠道之前可以先記錄下自己的轉化率,比如開秒殺,先記錄轉化率,秒殺過程中再持續關注自己的轉化率有沒有變化,以此來判斷秒殺的效果。而如果是開廣告,更能夠通過這個數據,看到廣告帶來的自然單的轉化率。因為廣告的點擊率,轉化率都是記錄在案的,賣家通過總數減掉廣告點擊率,判斷引來了多少自然流量,從而計算自然單的轉化率,判斷效果。通過站外渠道其實也是一樣的,通過平時的買家訪問量對比有站外渠道後的訪問量,轉化率,從而判斷出這個渠道是否適合自己。

"
亞馬遜業務報告裡經常被忽略的指標,你是不是也沒認真去分析過?

都說亞馬遜賣家與其說是優化運營,不如說是優化數據。因此跟數據報表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數據內容為賣家展示很多內容,比如銷量。比如銷售額,也能讓賣家對比到很多東西,比如同期對比,比如跟更改後的前後對照。但是賣家有沒有想過,銷量只是最終表現,客戶的訪問路徑是搜索/關聯頁面/其他渠道看到你的listing—點擊進入listing——下單or跳出你的listing。前面我們稱為曝光,即有多少人能看到你的產品,中間是點擊率,即看到的有多少人點擊訪問了你的listing,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轉化率,點擊進去的人裡面有多少人買了。而這個關鍵數據,賣家可以在亞馬遜的業務報告中看到。

亞馬遜業務報告裡經常被忽略的指標,你是不是也沒認真去分析過?

亞馬遜業務報告裡經常被忽略的指標,你是不是也沒認真去分析過?

從這裡賣家可以看到頁面瀏覽量,買家的訪問次數,和訂單的轉化率。頁面瀏覽量,指的是頁面一共被看了多少次,買家的訪問次數,有多少買家看了你的頁面,訂單轉化率,訂單量與買家訪問次數之比,用來衡量產品是否受到買家歡迎。

那賣家要如何利用好這個數據呢?

1.對比行業平均轉化率得知產品的水平

亞馬遜的平均轉化率大概在9.7%,也就是說有100個客戶訪問了頁面,大概只有10個人會購買,當然不同的品類,具體的產品轉化率肯定不能相同。當賣家知道自己產品的轉化率,再來對比行業的平均轉化率,會知道自己大概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能否有上升的空間。一般來講,玩具的轉化率大概是12%,3C類高一點,在17%。

2.通過轉化率判斷是否需要修改listing

很多賣家會疑惑是否需要修改listing的問題,當賣家發現自己的轉化率非常低,跟同行相去甚遠,比如說只有0.1%,也就是說,100個人看到你的listing,只有1個人購買,那麼這個時候賣家就要想,看到你的買家都是被主圖和標題所吸引點進來的,那麼剩下的,可能就是五點描述和其他圖片,或者差評在前面,導致購買的慾望降低。這個時候轉化率就是判斷是否需要修改listing的標準。

3.通過轉化率判斷流量是否充足

通過轉化率,再看買家訪問次數,賣家可以得出是否需要補充流量的結論。比如說,轉化率在40%,也就是說,100個人看到產品,40個人會購買,並且幾乎都是穩定在這個水平下,而訪問頁面的人也一直沒有漲,那麼這個時候賣家就要考慮如何去讓更多買家來點擊看到你的listing了。

4.通過對比前後轉化率判斷站內外流量的質量

很多賣家判斷流量質量都是依靠單量這個標準來做判斷的,從而覺得某一個渠道不行,不能為自己產品帶來流量。這其實非常粗糙,不能簡單粗暴看單量。轉化才是更重要。賣家在做任何的渠道之前可以先記錄下自己的轉化率,比如開秒殺,先記錄轉化率,秒殺過程中再持續關注自己的轉化率有沒有變化,以此來判斷秒殺的效果。而如果是開廣告,更能夠通過這個數據,看到廣告帶來的自然單的轉化率。因為廣告的點擊率,轉化率都是記錄在案的,賣家通過總數減掉廣告點擊率,判斷引來了多少自然流量,從而計算自然單的轉化率,判斷效果。通過站外渠道其實也是一樣的,通過平時的買家訪問量對比有站外渠道後的訪問量,轉化率,從而判斷出這個渠道是否適合自己。

亞馬遜業務報告裡經常被忽略的指標,你是不是也沒認真去分析過?

亞馬遜運營時常與數據打交道,而知道哪些數據去對應哪些問題思考,非常重要,希望大家都能利用好數據,做好分析與優化。

"
亞馬遜業務報告裡經常被忽略的指標,你是不是也沒認真去分析過?

都說亞馬遜賣家與其說是優化運營,不如說是優化數據。因此跟數據報表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數據內容為賣家展示很多內容,比如銷量。比如銷售額,也能讓賣家對比到很多東西,比如同期對比,比如跟更改後的前後對照。但是賣家有沒有想過,銷量只是最終表現,客戶的訪問路徑是搜索/關聯頁面/其他渠道看到你的listing—點擊進入listing——下單or跳出你的listing。前面我們稱為曝光,即有多少人能看到你的產品,中間是點擊率,即看到的有多少人點擊訪問了你的listing,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轉化率,點擊進去的人裡面有多少人買了。而這個關鍵數據,賣家可以在亞馬遜的業務報告中看到。

亞馬遜業務報告裡經常被忽略的指標,你是不是也沒認真去分析過?

亞馬遜業務報告裡經常被忽略的指標,你是不是也沒認真去分析過?

從這裡賣家可以看到頁面瀏覽量,買家的訪問次數,和訂單的轉化率。頁面瀏覽量,指的是頁面一共被看了多少次,買家的訪問次數,有多少買家看了你的頁面,訂單轉化率,訂單量與買家訪問次數之比,用來衡量產品是否受到買家歡迎。

那賣家要如何利用好這個數據呢?

1.對比行業平均轉化率得知產品的水平

亞馬遜的平均轉化率大概在9.7%,也就是說有100個客戶訪問了頁面,大概只有10個人會購買,當然不同的品類,具體的產品轉化率肯定不能相同。當賣家知道自己產品的轉化率,再來對比行業的平均轉化率,會知道自己大概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能否有上升的空間。一般來講,玩具的轉化率大概是12%,3C類高一點,在17%。

2.通過轉化率判斷是否需要修改listing

很多賣家會疑惑是否需要修改listing的問題,當賣家發現自己的轉化率非常低,跟同行相去甚遠,比如說只有0.1%,也就是說,100個人看到你的listing,只有1個人購買,那麼這個時候賣家就要想,看到你的買家都是被主圖和標題所吸引點進來的,那麼剩下的,可能就是五點描述和其他圖片,或者差評在前面,導致購買的慾望降低。這個時候轉化率就是判斷是否需要修改listing的標準。

3.通過轉化率判斷流量是否充足

通過轉化率,再看買家訪問次數,賣家可以得出是否需要補充流量的結論。比如說,轉化率在40%,也就是說,100個人看到產品,40個人會購買,並且幾乎都是穩定在這個水平下,而訪問頁面的人也一直沒有漲,那麼這個時候賣家就要考慮如何去讓更多買家來點擊看到你的listing了。

4.通過對比前後轉化率判斷站內外流量的質量

很多賣家判斷流量質量都是依靠單量這個標準來做判斷的,從而覺得某一個渠道不行,不能為自己產品帶來流量。這其實非常粗糙,不能簡單粗暴看單量。轉化才是更重要。賣家在做任何的渠道之前可以先記錄下自己的轉化率,比如開秒殺,先記錄轉化率,秒殺過程中再持續關注自己的轉化率有沒有變化,以此來判斷秒殺的效果。而如果是開廣告,更能夠通過這個數據,看到廣告帶來的自然單的轉化率。因為廣告的點擊率,轉化率都是記錄在案的,賣家通過總數減掉廣告點擊率,判斷引來了多少自然流量,從而計算自然單的轉化率,判斷效果。通過站外渠道其實也是一樣的,通過平時的買家訪問量對比有站外渠道後的訪問量,轉化率,從而判斷出這個渠道是否適合自己。

亞馬遜業務報告裡經常被忽略的指標,你是不是也沒認真去分析過?

亞馬遜運營時常與數據打交道,而知道哪些數據去對應哪些問題思考,非常重要,希望大家都能利用好數據,做好分析與優化。

亞馬遜業務報告裡經常被忽略的指標,你是不是也沒認真去分析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