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論》人類道德的起源和人性基礎是什麼?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是亞當·斯密早期的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論》,前兩天去誠品書店,無意中看到了這本書,翻了幾頁之後,發現內容很不錯,於是就一口氣讀完了。說實話,這本書其實久聞大名,但是一直沒有讀過,讀完之後,還是非常震撼的。

《道德情操論》人類道德的起源和人性基礎是什麼?

01

提起亞當·斯密,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國富論》,因為這本書奠定了現代經濟學的基礎,可以說開創了“經濟學”這一學科。而亞當·斯密也被譽為“經濟學之父”。《國富論》非常有名,但其實亞當·斯密本人更看重他的這本書:《道德情操論》。

他一生主要就寫過這兩本書,國富論在1776年出版後,他此後小幅進行了兩個修改。而這本《道德情操論》在1759年第一次出版後,先後經過了斯密本人五次大幅度修改,甚至在其去世前三年的時間裡,他還在不斷修改,增加了分量巨大的全新一卷“論德行的品質”,可見斯密對他這本書作品的珍視。

《道德情操論》人類道德的起源和人性基礎是什麼?


亞當·斯密寫了兩本書《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有人說,這兩本書其實主題有點矛盾,讀過《國富論》的人都知道,書中斯密提出了“經濟人”也提出了“看不見的手”的理論,其側重點是講述了人的理性和自私的一面,同時個體的理性和自私,推動了整個社會經濟系統的發展。而《道德情操論》其實有點背道而馳,講的是“道德人”的一面,講述了人類道德的起源和意義,以及人類道德對社會進步的作用。

02

如果說《國富論》是講人性“自私”的一面,那麼《道德情操論》就是講人性“道德”的一面。一個是“利己”一個是“利他”。19世紀德國經濟學家熊彼特指出,亞當·斯密《國富論》裡的利己心和《道德情操論》裡的同情心是相互矛盾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並沒有。
《道德情操論》人類道德的起源和人性基礎是什麼?


道德和利己並不衝突,是相互相成的。在《道德情操論》中,斯密指出,人類的表現出道德的品質,其基礎是“同情共感”能力,也可以簡單理解為“同情心”。人類的長久以來的群居社會,發展了出了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也就是能站到對方感受他們情感的能力,這種換位思考的能力,就是同情心,在同情心的驅使下,人類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也不會損害他人的利益。

所以,如果把同情心看成利他主義的來源的話,那麼同情心也有利己的目的。所以,利己是目的,但利他是手段。換言之,我們之所以要研究“道德”的起源,和利他行為,其根本的動機,其實還是為了更好地利己,或者說是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的利己。

03

我們再來簡單介紹一下鼎鼎大名的亞當·斯密的一生。亞當·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他出生在蘇格蘭法夫郡的一個海關官員的家庭,是英國經濟學家、哲學家、作家,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被譽為“經濟學之父”。

《道德情操論》人類道德的起源和人性基礎是什麼?


亞當·斯密年少成名,14歲考入格拉斯哥大學,學習數學和哲學,並對經濟學產生興趣,17歲時轉入牛津大學。畢業後,1748年到愛丁堡大學講授修辭學與文學。1751~1764年回格拉斯哥大學執教,期間他的倫理學講義經修訂在1759年以《道德情操論》為名出版,為他贏得了聲譽。

1764年他辭了教授。擔任私人教師,併到歐洲旅行,結識了伏爾泰、大衛·休謨等名流,對他有很大影響,尤其是休謨的《人性論》。1767年他辭職,回家鄉寫作《國富論》,9年後《國富論》出版。1787年他出任格拉斯哥大學校長。1790年逝世於蘇格蘭愛丁堡。

04

好了,簡單介紹了亞當斯密,以及他的兩本著作,接下來,我們聊聊這本書《道德情操論》的核心內容。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廣泛,從道德、正義、良心、審美和義務等等,但其核心還是闡述了“道德”的起源和意義。

人類為什麼會有道德判斷?

在人與人的交往之中,道德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是否有人性的基礎,如果有,它是什麼?今天我們聊聊這個問題。這裡提出三個重要概念:同情心、合宜性、旁觀者。

《道德情操論》人類道德的起源和人性基礎是什麼?


按照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任何物種的個體和個體之間都應該是競爭關係,換句話說,人應該天生有“利己”的傾向,那為什麼我們還會表現出“利他”的行為呢?仔細想想其實還挺奇怪的,斯密指出,人類之所以表現出“道德感”是因為我們有“同情共感”能力,也就是有同情心,能佔到別人的角度思考,和感受對方的情感。所以,人類表現出道德品質的動機是同情心。

斯密說同情能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自然稟賦,正是這種稟賦的存在,讓人類可以彼此感受對方的喜怒哀樂,並作出即時恰當的反饋,當看到別人陷入災難和挫折時,我們都會心生憐憫,這是深藏在我們人性深處的本能反應。同情心是人類之間合作和交往的前提。“同情共感”是斯密在這本書中第一章重點闡述的內容,也是本事的核心和靈魂。

《道德情操論》人類道德的起源和人性基礎是什麼?


運用這種原始的同情心,人們得以形成群體的規則與秩序,能夠在沒有任何其他外部強制力,比如在王權、神權或其他超越性的自然力量作用下開展合作,組成社會,形成約束彼此言行的公序良俗。在斯密看來,人類的同情心天然就具有一種自我獎賞的機制,人們相互同情,會產生快樂,因此,在人性不被扭曲和玷汙的情況下,人們是自然而然地樂於運用這種同情心的。

斯密的這一發現,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為以後他批判各種錯誤的宗教觀念、制度、政策、慣行,倡導自然自由的社會體系提供了堅實基礎。

05

由同情心發展出來的道德感,對社會有什麼意義呢?

因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而社會資源又是稀缺的,所以如果沒有道德機制,那麼人與人之間就是你死我活的爭鬥。道德就是一個機制,約束著個人自利的渴望,避免社會成員之間的衝突。但是人不僅有自私的本性,也有渴望取悅他人的本性。

那怎麼檢驗行為是否得到了別人的認同呢?

這裡斯密提出“旁觀者”的概念,通過這個概念,斯密試圖解釋一個人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是如何讓自己的行為合乎社會的要求,得到他人的認可。從而,從公正道德的角度檢討和調整自己的行為。在《國富論》中,市場機制是一隻“看不見的手”調節著市場的供需和價格的平衡。而在《道德情操論》中,道德也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人們克服自私的本性,使得言行舉止合宜,形成和諧一致的社會秩序。

06

那怎麼判斷一種行為是否“合宜”呢?斯密從兩個方面來看:一個是動機、一個是結果。

斯密說“如果這種感情相對於激起它的原因或對象來說是否恰當,是否相稱,決定了相應的行為是否合宜,是莊重有禮還是粗野鄙俗”。也就是說,如果你表現出同情的動機和出發點是善意的,那麼是合宜的,是道德的。

《道德情操論》人類道德的起源和人性基礎是什麼?


另外,如果這種感情意欲產生的或傾向於產生的結果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決定了相應行為的德與惡,也即決定了它是該受報答還是該受懲罰。如果這種行為是有良好動機,同時產生了良好的結果,那麼這種德行是應該得到報答和傳播的,反之,如果這種行為產生了不好的結果,那麼是應該會受到懲罰的。

07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對一個人的行為以及導向其行為的情感作出判斷時,我們總是從上述兩個方面考慮;當我們譴責別人過分的愛、悲傷和憤恨時,我們不僅考慮這些情感傾向於產生的毀滅性後果,而且考慮到引發它們的那些微小原因。換句話說,斯密認為,合宜與否是從動機來判斷的。比如一個充滿善意的行為,導致了一個不好的結果,這種行為算道德的嗎?按照斯密的理論,一個行為是 “合宜”,但如果導致了不好的結果,依然需要受到懲罰。“合宜性”只與行為的動機和意圖相關,而不是用結果去評價。

為什麼?因為結果往往只是暫時的,一個好的結果或者壞的結果,需要用時間去檢驗,很難有確定的定論,但動機是否合宜,是可以通過“共情共感”能力去判斷的。

《道德情操論》人類道德的起源和人性基礎是什麼?


其實,對於同情心和道德的起源,在我們儒家思想中也早有提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人有“四端”,即四種德行,即: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這“四端說”是孟子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他對先秦儒學理論的一個重要貢獻。而孟子也是人性本善的重要代表,比如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當然人性善惡、道德是否,都古往今來無數思想家和哲學家爭論的重要問題之一,我們很難一言以蔽之,大家一起討論分享自己的見解吧:)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何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