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段墓之謎:段丞相,馬國公,故事多得數不清!

許昌段墓之謎:段丞相,馬國公,故事多得數不清!

【週末,跟著老樑逛許昌】

第97站:段墓

許昌段墓之謎:段丞相,馬國公,故事多得數不清!‖老家許昌

文·圖‖樑耀國

一看到段墓二字,你肯定從字面上理解為姓段的墓,它其實是個村名。

過了新修的107國道與新元大道立交橋,繼續往東騎行約500米,往北有條小道,穿過村小人少的鄭楊村,便是此行的目的地——我要找的段墓村。

進村後,街面上很安靜,靜得恐怕地上掉根針都能聽見,因此想聽到雞鳴狗吠聲倒成了奢望。村莊垂暮老矣!剎那間,我腦子裡無端蹦出這麼一句話。

見健身園臨路的護欄上坐著三位說閒話的老鄉,我趨上前打聽馬三爺墓在哪兒。老鄉一愣怔,說俺村沒有馬三爺墓,只有馬三寶墓。我以為我記錯了,忙掏出手機查看朋友的留言,沒錯,是馬三爺墓呀。

馬三爺墓、馬三寶墓,一字之差,我很快意識到,微友和老鄉說的應該是同一個地方。

好不容易找到了人,我何不多問問段墓還有啥古蹟之類。聽我問,另位老鄉答,說從前村裡有觀音堂、關爺廟、祖師廟三座廟宇,如今除了觀音堂是老屋外,祖師廟、關爺廟都是最近幾年復建的。

我先拍了張祖師廟的照片,然後過去看立於廟前的碑記。

據碑文載,祖師廟始建於北宋太平年間,距今已逾九百餘年曆史,於2011年重修,同年孟春勒石刻碑,鄭偉東鐵筆書丹。假設此廟真是始建於北宋太平年間,距修廟之時的2011年應在千年之上,顯然撰寫的碑文有謬誤。

這時,劉福昌先生騎自行車路過這裡,老鄉連忙喊住他,讓他帶我去找馬三寶墓。

路過關爺廟時,我下車進去瞅了瞅,廟小得可憐,裡面的關羽像塑得不是一般的差勁兒,不但缺少英武之氣,而且比例也失當,所以瞄了一眼就出來了。

碰巧,霍新營老先生推著三輪車從家裡出來,劉先生問他馬三寶是啥時候的人,霍老先生說石碑上寫的唐代馬國公,是個武將,至於細節,他也說不上來。

下圖:劉福昌和霍新營兩位老先生。

許昌段墓之謎:段丞相,馬國公,故事多得數不清!

我問起段墓村名字的由來,霍老先生說過去在馬三寶墓頭的西南角,有段幹段丞相的冢子,後來平了。問他段幹是啥時候的人,他說他也不知道。

馬三寶墓曾經被盜墓的南蠻子扒開,墓門開在南邊。霍老先生說他鑽進去看過,這是座三券墓,穹形頂,像三條鏊子腿支著。裡面的文物被洗劫一空,啥也沒有留下,後來村裡怕再遭到破壞,組織人把墓門給封上了。

隨後,我被兩位熱心老者領到了觀音堂。若不是門口立著一對石獅,門樓上挑有飛簷坐有瑞獸,門框上貼著用黃紙寫的對聯(對聯內容是“佛門難度不善人;天福不賜作惡鬼”),我肯定把它錯當成普通的農家小院。

穿堂進入院子,北屋、東屋、西屋各三間。北屋算是正殿,為觀音殿;東、西屋分別是奶奶殿、廣生堂。奶奶殿奉祀的是碧霞元君,民間把她視為“送子娘娘”。廣生堂也稱廣生殿,俗稱娃娃殿,中國古代有多子多福的觀念,常用“文王百子”的典故來表達這種願望,故殿內奉祀的是周文王姬昌。

院子靠西南角位置,立了一通重修觀音堂碑,因風化嚴重,字跡模糊,落款僅能認出“皇清同治”字樣。

下圖:觀音堂大門。

許昌段墓之謎:段丞相,馬國公,故事多得數不清!

從觀音堂出來,劉霍兩位老先生因為家裡有事,他們給我指過去馬三寶墓的路,先後離開了。

墓是不會開口說話的,如果就此打住,這趟肯定白跑了。我心有不甘,繼續往村當中間走,看到三位老漢坐在一門樓底下,有一搭沒一搭地在那兒說閒話。

我說明來意,77歲的李根華老人說,他應小孩兒時,馬三寶墓佔地面積近三畝,約有兩層樓高,東高西低,墓頂種了十來棵大柏樹,三四把粗。夏天薅(hao)草薅累了,他和小夥伴們就爬到上面,玩雞子叨架,玩老鷹捉小雞,玩足玩夠了,樹蔭下一躺就入了夢鄉,根本不知道害怕。

段丞相是叫段感,還是段幹,戕(qiang,同斧,引申斧砍)不準了。段丞相墓稍微小些,平墳拉土時,發現一把寶劍,後來不知弄哪兒了。

從尉氏到段墓村,共有五座馬三寶墓,究竟正經墓頭在哪兒,誰也說不準。年輕的時候,他去延安跑生意,那裡也有馬三寶墓。聽當地人說,電線從墓頭上過竟然不通電,挪挪地方就通了,神奇得很。

生產隊沒分時,馬三寶的墓碑拉到西地,砌到了水渠上,大前年才拉回去,扔在豬場的西北角,上面碑文中的字基本可以看清楚。

下圖:正在講解的李根華老人。

許昌段墓之謎:段丞相,馬國公,故事多得數不清!

至於馬三寶、段丞相都是啥時候的人,村上沒人說得清。

既然說到這份兒上,我只好掏出手機上網查資料。上面是這樣介紹的:

馬三寶,與劉弘基、殷開山、段志玄並稱“開唐四老”。他最初是唐高祖李淵之女平陽公主的家僮,因平定長安有功,拜太子監門率。繼而平掉薛仁杲,升遷至左驍衛將軍。跟著柴紹擊敗吐谷(yu)渾王后,累封新興縣公。貞觀三年(629年)卒,諡曰忠。為了表示對這位重臣的敬仰,唐太宗李世民專門下令停止朝會,以示對他紀念。

輸入“段丞相”,沒搜到可要的東西。輸入“段感”,依然沒什麼結果。輸入“段幹”,馬上顯示其為複姓,源於春秋時期道家鼻祖老子之子李宗之後代,以封地名為氏。當時,晉國有個叫段幹木的,曾師從於孔子的弟子子夏,很有才能,但不願做官,終日混跡於魏國的市井陋巷。

段幹木一生“守道不仕”,官之則不肯,祿之則不受。魏國國君魏文侯仰慕其才華“造其門”,他竟“逾垣避之”,翻牆跑掉了。魏文侯“每出過其閭而軾”,意思是魏文侯每次路過他老段家門口,都會站在馬車上向他行注目禮,甚至倆人見面時“立倦而不敢息”。儘管這樣,老段絲毫不為所動,始終不肯出山為相,仍舊我行我素,過著恬淡安逸的隱居生活。由此可見,稱之段丞相不甚妥當。

下圖:樹的位置即段丞相墓遺址。

許昌段墓之謎:段丞相,馬國公,故事多得數不清!

不管怎麼說,總算把段墓村——段丞相——段幹——段幹木,用史料將它們一一串聯起來,這已足矣。當我把這些信息講給這幾位老人時,他們都表示有一定的可信度。

據老人們講,段墓村沒有姓段的。春秋時期的魏國大概在今天的山西省,段幹木的墓怎麼會捨近求遠埋在這裡?唐代的馬三寶一直征戰於大西北,最後死於大東北,也不可能捨近求遠埋在這裡。

我們分析來分析去,有一種可能,就是段墓村先民是從山西大槐樹遷居而來。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孫文學段幹木,武學馬三寶,於是在村子北邊堆起來這兩座衣冠冢。

告別老者,我獨自去尋段丞相墓遺址及馬三寶墓。通過老鄉的指認,在綠油油的麥田裡,都一一找到了地方。段丞相墓遺址因取土成了一塊窪地,馬三寶墓上則被密密麻麻的雜木所覆蓋。

下圖:雜木叢生的馬三寶墓。

許昌段墓之謎:段丞相,馬國公,故事多得數不清!

最後,在臭烘烘的豬場外牆角,我找到了被遺棄於雜草中的石碑。主碑文是“唐世馬國公諱三寶之墓”,中間是一首七言詩,上面並排兩句是:憶昔興師出歸東;一點丹衷歸地府。下面並排兩句是:返旆(pei)浴陽後減充;萬古千秋頌馬公。落款河南許昌巡絹營第一隊,張鴻恩書丹,周應斌捐文。立碑時間是中華民國八年(1919年)歲次已末孟夏月上浣榖。

一個村莊的歷史,有的靠家譜,有的靠口傳心授。走的地方越多,我越覺得有必要搶救記錄下來,老一輩人走了,還有文字在,以便讓後人知道他們村莊曾經發生過的故事。

下圖:石碑上依稀可見“馬國公諱三寶之墓”等字。

許昌段墓之謎:段丞相,馬國公,故事多得數不清!

【作者簡介】樑耀國,現就職於許昌市房產交易租賃管理處,河南省雜文學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