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凡響的武鄉秧歌

戲曲 小二黑結婚 音樂 藝術 武鄉逐夢人 武鄉逐夢人 2017-09-02

天津 崔晉槐

武鄉秧歌歷史悠久,熠熠生輝。是一個有著濃厚鄉土氣息和幽默風趣的地方戲曲,她奔放、粗獷、活潑、明快。她雖然擅長表演農村家庭故事的喜劇、鬧劇,但表演歷史和社會題材的大型劇目同樣出色,叫響,深受觀眾的喜愛。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武鄉秧歌緊跟時代步伐,編演了大量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優秀戲劇節目,為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所以說武鄉秧歌不同凡響,她充滿著無限的生機活力。

從我記事起,武鄉沒有縣辦劇團,而有不少地方職業戲班。多數是武鄉秧歌,如古臺村的“鳴鳳班”,蟠龍的“永樂義”,上北漳的“三元班”等,都是藝人自行合夥組建的小型戲班。1938年日寇侵入武鄉,到處殺人放火,這些戲班無法為繼,先後解散,藝人們各自逃生。1940年7月日寇佔領段村,武鄉分為東西兩縣。當年秋天武鄉(東)抗日縣政府將農村流散的三十多名藝人收留組建了武鄉第一個縣辦秧歌劇團,即光明劇團。緊接著當年冬天武西縣政府也組建了一個秧歌劇團,叫戰鬥劇團。在抗日戰爭中,兩個秧歌劇團在抗日政府的領導下,為宣傳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及方針政策,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軍參戰和生產自救。他們不掙工資,和黨政幹部一樣實行“供給制”,成天肩扛行李服裝和道具,揹著護身槍支,不顧敵人多次襲擊包圍,活躍在太行山區的大小村莊。運用秧歌這一藝術形式,配合黨的中心工作,迅速反映農村的生活鬥爭現實,自編自演短小精幹的戲劇節目。如《捉漢奸》、《招待所》、《胡春花擁軍》、《革命媽媽》等為當地軍民做宣傳演出。遇著敵人的突襲掃蕩,他們就同當地群眾一塊鑽地洞“躲反”。平時,白天幫助農民搶種搶收幹農活,配合民兵埋地窖,站崗放哨、保護村莊,晚上登臺演出。記得敵佔蟠龍時,離我們監漳五里遠的胡巒嶺有日軍的炮臺,居高臨下直對監漳村,但光明劇團還趁著黑夜,到監漳村演出,這正是“冒著敵人的炮火”,在日軍的眼皮底下做抗日的宣傳動員工作。他們成為武鄉人民抗戰隊伍中的一支生力軍,深受農民群眾的欽佩和讚揚,稱他們是“舞臺上的八路軍”。

光明劇團、戰鬥劇團的藝人們深入山區積極宣傳抗日,直接參與抗日,在戰爭中鍛鍊成長,從豐富的戰鬥生活中吸取了先進文化藝術精髓,成就了他們的無產階級覺悟和超前的進取精神,增強了戲劇創作實力,提高了表演藝術水平。當時聞名全國的兩個大型劇目《王貴與李香香》和《小二黑結婚》,從編劇到演出,都來自武鄉秧歌光明劇團。由於該團人才薈萃,好戲連臺,轟動了整個晉冀魯豫邊區,1946年邊區政府將武鄉光明劇團升調為太行光明劇團。抗戰勝利後,武東武西合併,光明劇團離開武鄉,原武西戰鬥劇團改為武鄉翻身劇團。

1947年我在冀南銀行總行工作。當時的總行機關分散住在武安和涉縣的一些農村裡。聽說太行光明劇團在邊區政府和太行署所在地的溫村演出,我們單位的領導樑斌鵬主任和袁留中政委,因為早就嚮往光明劇團的名氣,說是到處叫響的現代戲《小二黑結婚》和《王貴與李香香》兩本戲都出自光明劇團的編導張萬一之手......所以決定在百忙之中擠出一點時間,去溫村看一個晚上的戲。我是他們的勤務員,這天晚上我陪他們從駐地索堡鎮步行到溫村,中間還涉水過了一條大河。首長們知道我是武鄉人,認識劇團的不少人,就讓我給他們做個“看戲顧問”。在演出中,隨著演員們先後出場,我給他們逐個做介紹,那個是李海水,那個是崔來法,那個是郭子俊......當首長們看到鼓師打得鼓板是那麼輕鬆自如穩坐如鐘、琴師拉得板胡是那麼帶勁,絃音清脆響亮如同說話那麼清晰動聽時十分感動,就向我問及他們的姓名,我給首長介紹說,鼓師叫成保川。是我一位近門的外祖父。琴師叫任八孩,是我的表兄......這天晚上的本頭是《改變舊作風》,開頭還搭了一出《兄妹開荒》,演出非常成功。臺下的觀眾除了當地的群眾外,還有兩個營的新兵部隊坐在正中,機關幹部,兵工廠的工人,學校師生,足有大幾千人。開戲以後,全場觀眾雅靜無聲,都仰著頭看著臺上的表演,唱到動人的場面時,臺下的鼓掌聲一陣接一陣,叫好聲,喝彩聲接二連三。我的首長們一邊看戲一邊讚不絕口。樑主任說:“真是名不虛傳,唱的太好了!”袁政委對我講:“小崔呀,你們武鄉不簡單,出了這樣一個好劇團,怨不得邊區領導這麼看重他們”。閉幕以後,首長們想讓我引見一下團長高介雲和編導張萬一。於是我領著他們上了臺拜見了這兩位名人。他們緊緊握著高團長和張編導的手說:你們武鄉秧歌不同凡響,出人才出好戲,你們光明劇團更是藏龍臥虎、精英薈萃,祝你們更上一層樓,芝麻開花節節高。

光明劇團雖然榮升邊區調離武鄉,但武鄉秧歌是一枝開不敗的花朵,她鮮豔、芬芳、青翠欲滴,在武鄉老區的紅色土地上四季盛開、光彩四射。1951年10月,長治專區30個縣級劇團雲集長治進行會演競賽,這是建國以後的第一次全區戲曲文藝盛會。武鄉大眾劇團以演現代戲《劉胡蘭》,榮獲全區第一,在武鄉秧歌史上又書寫了光輝的一頁。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武鄉大眾劇團演出古裝劇《蝴蝶杯》,曾經轟動了省城太原。觀眾場場爆滿。扮演胡鳳蓮的鄭桃英和扮演田雲山的李海水等,一時成為名人,譽滿省城。記得是1956年4月中旬,我從天津出差到太原,正遇武鄉秧歌大眾劇團在太原一個大劇院演出,省城隨處可以聽到這樣的議論:鄭桃英扮演的胡鳳蓮在臺上就像“水上漂”、像“小飛蛾”,唱腔是那麼悅耳中聽,道白令人動情、拔人心絃、引人入勝......我是個戲迷,對武鄉秧歌更是情有獨鍾。計劃當天晚上去看一場。但到售票處一問,當天晚上的票前兩天早已賣完,要想看的話,必須提前兩天購票。我頗感失望,立時產生了一種感覺:武鄉秧歌如天上的月亮,銀光閃閃,令人喜愛,就是伸手夠不著。不過時間允許,只好買了第三天晚上的戲票。

在整個五十年代,鄭桃英的表演藝術恰到好處,她名震三晉,唱紅了上黨。外縣的人們都稱武鄉大眾劇團為“桃英劇團”。她的聲望為武鄉秧歌增添了光彩,是秧歌史上的一個亮點。

不同凡響的武鄉秧歌

武鄉秧歌在革命戰爭歲月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旗幟鮮明,與時俱進,武鄉秧歌劇團為武鄉各項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1946年光明劇團的榮升;1951年大眾劇團在全區奪冠;1983年武鄉秧歌《小二黑結婚》和《王貴與李香香》走進了電視熒屏,青年演員魏玉玉、安娥英、李玉平、霍愛英,鼓師成建國、琴師暴留慶,還有年輕的音樂家李金照脫穎而出。從武鄉秧歌走出來的驕子高介雲、張萬一、王世榮、郝凌雲等。他們一生從事戲劇藝術事業,分別成為中國當代有成就有名望的戲劇家,劇作家,作曲家和音樂家。高介雲曾任山西省文工團團長、中國音協、中國劇協天津分會的祕書長,河北梆子劇院付院長、天津戲劇家協會付主席、主席,全國戲劇家協會理事。離休以後享受國務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貼。張萬一曾任山西實驗歌劇院副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山西分會副主席。1992年5月榮獲中共山西省委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藝術家”光榮稱號。王世榮是山西省戲劇界的名作家,戲劇作品很多,曾入選《中國當代文化藝術名人大辭典》。這些亮點不僅是他們個人的光榮,也是武鄉秧歌的光榮。我們說,武鄉秧歌不同凡響,是因為她有一部閃閃發光的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