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超3萬人,很多是在校學生!浙江警方抓獲49名“套路貸”犯罪嫌疑人

貸款期限7至14天,小額貸款卻利息極高,逾期後還會遭到暴力催債,這就是所謂的“714高炮”網絡“套路貸”。今天上午,金華磐安警方通報了一起近日破獲的“714高炮”網絡“套路貸”犯罪案件,打掉3個犯罪團伙,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9人,涉案金額數億元,涉及全國各地受害者超過3萬名,這些受害者中,不少都是在校學生。


受害者超3萬人,很多是在校學生!浙江警方抓獲49名“套路貸”犯罪嫌疑人


借款3000元

不到半年欠債30萬

2017年12月25日,因為急於用錢,在校大學生小袁通過在網上搜索,向一個名為“鑫某速貸”的微信借了一筆3000元的貸款,借款期限為7天,扣除30%的手續費,實際到手2100元。

貸款到期後,小袁無力還款,只能以借新款還舊款等形式先後向31個類似的微信借款近百次,欠款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債務一度壘高至30餘萬元。

據小袁回憶,剛開始借錢時,對方要求她提供身份證和手機通訊錄,小袁借款頻繁逾期後,對方竟通過電話和短信頻繁“轟炸”、群發小袁借款信息、編輯侮辱信息、PS恐嚇照片等形式滋擾、威脅小袁及其通訊錄裡的電話聯繫人。


受害者超3萬人,很多是在校學生!浙江警方抓獲49名“套路貸”犯罪嫌疑人

恐嚇圖。


“他們給我身邊的朋友一個一個打電話,叫他們來叫我還錢,然後我每天手機電話都被打爆了,我爸媽的電話現在都不敢接,也不知道怎麼說,我真的很害怕他們去家裡找我,找我爸爸媽媽……”小袁說。

被逼無奈下,小袁和家人掏空家底,還四處借錢還債,但催收卻根本停不下來。

2018年4月17日,走投無路的小袁在母親的陪同下向磐安縣公安局報警。

“小額放貸”非法斂財

哪怕還清也暴力催收

接到報警後,磐安警方迅速展開調查。偵查發現向小袁放款的這31個微信賬號分屬3家網貸公司。這3家公司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操作模式類似,都是打著“小額網貸、快捷放款”的名義,利用高額“砍頭息”和“逾期費用”進行非法斂財。

據辦案民警介紹,這些微信賬號,只是“套路貸”的中間環節,網貸公司通過購買大量公民個人信息撥打電話或在網絡平臺上發佈廣告等尋找“客戶”,這些尋找“客戶”的人被稱為“客服”。

一旦“客戶”有借款需求,客服會要求其提供手持身份證照片、同步通訊錄等資料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客服將資料打包發給各個負責放貸的微信賬號。


受害者超3萬人,很多是在校學生!浙江警方抓獲49名“套路貸”犯罪嫌疑人

審核材料。


這些賬號自稱“財務”,他們視情況給受害人發放小額“七天貸”,並預先扣除30%的“砍頭息”,比如借款1000元,實際到手只有700元。

在放款前,受害人還需要在“有憑證”“米房服務”等網絡平臺上籤訂電子借條,按照“行規”,簽訂金額一般要寫借款金額的兩倍,俗稱“借一押一”。

第一筆貸款到期後,財務就會建議受害人辦理“展期”,即再多支付30%的服務費,延長7天使用週期。


受害者超3萬人,很多是在校學生!浙江警方抓獲49名“套路貸”犯罪嫌疑人


隨後,財務人員就開始不斷誘導受害人向更多財務借款。往往不到一個月,受害人的債務就要翻好幾番,不得不繼續借新債還舊債,致使債務不斷壘高,再也無法脫身。

一旦受害人無力償還,財務就會將逾期人的情況報給公司催收部或者統一外包給專業催收公司。催收人員通過電話、短信“轟炸”、群發受害人借款信息、編輯侮辱信息、PS恐嚇照片等威脅、滋擾、施壓受害人,迫使受害人支付高額利息、展期和逾期費用。


受害者超3萬人,很多是在校學生!浙江警方抓獲49名“套路貸”犯罪嫌疑人

威脅短信。


此外,有的財務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還會實施無限制催收,即哪怕受害人已經還清,財務也不撕毀借條,而是繼續暴力催收。

無底線的催收使得受害人不得不想方設法湊錢還款,但還款的速度遠遠比不上債務累積的速度,不少受害人因此精神崩潰,甚至家破人亡。


受害者超3萬人,很多是在校學生!浙江警方抓獲49名“套路貸”犯罪嫌疑人


35人被逮捕

3萬受害者很多是學生

今年2月起,磐安警方分別奔赴北京、溫州、杭州、湖北、江西等地開展全鏈條收網行動,抓獲包含客服審核、財務放款、技術、催收等在內的犯罪嫌疑人49人,扣押房產9處,豪車3輛,資金1600餘萬元。


受害者超3萬人,很多是在校學生!浙江警方抓獲49名“套路貸”犯罪嫌疑人

涉案車輛。


目前,35人已被逮捕,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據磐安警方初步統計,該案受害者超過3萬人,很多是在校學生,他們涉世未深、沒有穩定經濟來源,缺乏法律和金融常識及理性消費的能力,極容易成為“套路貸”犯罪的目標群體。


受害者超3萬人,很多是在校學生!浙江警方抓獲49名“套路貸”犯罪嫌疑人

搜查網貸公司。


據悉,目前浙江警方已經打掉“套路貸”犯罪團伙60多個。未來,警方對此類犯罪,還將繼續嚴打嚴查。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要考慮自身消費能力,建立理性的消費觀;還要認清“套路貸”犯罪的基本特徵,不要輕信通過電話、網絡營銷的所謂“金融惠普、小額貸款、無抵押、快捷放貸”等。一旦落入“套路貸”陷阱,應保存好放款紀錄、聊天紀錄等證據,第一時間報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