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限進行時 || 供給、升級、使用、回收,四位一體提振汽車消費 | 中國汽車報

解限進行時 || 供給、升級、使用、回收,四位一體提振汽車消費 | 中國汽車報解限進行時 || 供給、升級、使用、回收,四位一體提振汽車消費 | 中國汽車報

編前

6月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和商務部聯合印發了《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在政策聚焦的三大領域中,汽車是重中之重。這對擴大內需、提振汽車市場以及推動產業轉型有重大意義,尤其在汽車市場面臨巨大下行壓力的此時此刻。對車企而言,《實施方案》將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推動公平競爭;於消費者而言,將從限制購買轉向限制使用;對管理部門來說,市場化的無形之手將替代有形之手。因此,今天我們推出“解限進行時”特別策劃。

解限進行時 || 供給、升級、使用、回收,四位一體提振汽車消費 | 中國汽車報

2019年已快過半,國內車市不但沒有回暖的跡象,降幅反而有逐月擴大的趨勢。為促進汽車消費市場穩步發展,更為通過刺激汽車消費拉動內需增長,6月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和商務部聯合印發了《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吳鬆泉表示,圍繞產品供給、更新升級、使用環境、循環利用等四方面,《實施方案》政策措施覆蓋面廣、指導性強,在當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國內汽車市場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釋放支持市場消費的強烈信號,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汽車市場穩定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對支撐我國經濟平穩運行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新能源汽車市場

迎利好

《實施方案》的出臺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可謂一場“及時雨”。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統計,今年前5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8萬輛和46.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6%和41.5%,增速開始有所回落。

“《實施方案》的出臺對於汽車產業的發展來說是重大利好,尤其是明確不得對新能源汽車限行和限購,甚至提出要減免停車費等具體措施,這些都將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中汽協祕書長助理許海東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

在優化市場供給方面,《實施方案》著力兩大方面:在供給端,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車成本,推廣新能源汽車電池租賃等車電分離消費方式;在消費端,提高新能源汽車充換電便利性,加快發展使用便利的新能源汽車。對此,吳鬆泉認為,《實施方案》提出發展成本低、電池和充電技術先進、經濟性和便利性結合、車電分離消費模式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關鍵技術及服務模式,將有利於提高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意願,這些措施將與保障購買權利和不限行等支持措施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市場化。

在談到對產業的影響時,中信證券方面分析稱,從短期來看,到6月底,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過渡期將結束,《實施方案》有望在補貼退坡的初期穩固市場;但從長期來看,行業的發展最終還需要回歸市場導向,政策刺激的效果將逐漸減弱,產品和企業競爭優勢強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將成為最終受益者,而品牌力弱、產品競爭力較弱的企業仍然難以避免被市場淘汰的命運。

放寬限購限行

培育消費新動能

解限進行時 || 供給、升級、使用、回收,四位一體提振汽車消費 | 中國汽車報

雖然大城市推行汽車限購政策,並不是導致近段時間以來車市低迷的主要原因,但部分城市放開對汽車購買的政策約束,不失為增強汽車消費市場活力的一條有效舉措。

《實施方案》提出,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並強調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同時建議已實施汽車限購的地方政府加快由限制購買轉向引導使用,結合路段擁堵情況合理設置擁堵區域,研究探索擁堵區域內外車輛分類使用政策,原則上對擁堵區域外不予限購。

“從東京、巴黎、紐約等國際大都市城市交通發展歷程來看,基本都經歷了從交通擁堵、排放汙染嚴重到通行便利、出行方式多樣的治理髮展過程。”吳鬆泉提出,當前,一些地方出於緩解交通擁堵的考慮,實施了汽車限購政策,但只有通過完善城市規劃、發展軌道交通、優化交通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才能最終真正化解汽車保有量增長和城市有序發展之間的矛盾。

與此同時,《實施方案》還提出了支持旅居車、皮卡等特色車型發展的措施,通過培育汽車消費新業態,帶動增量市場發展。在吳鬆泉看來,受消費使用習慣及環境等因素影響,旅居車在我國仍屬於小眾車型,受到貨車進城限制,皮卡市場的發展也受到抑制,《實施方案》提出的相關舉措為培育特色車型消費市場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調存量結構

推動量質齊升

解限進行時 || 供給、升級、使用、回收,四位一體提振汽車消費 | 中國汽車報

從整體市場來看,儘管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勢頭較好,但由於在總量中佔比較低,拉動和支撐作用不強,而放開限購又有待地方政府的進一步落實,目前除廣州、深圳以外並無其他城市跟進,對車市增長的作用還有待觀察。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祕書長羅磊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直言,從長遠看,充分盤活二手車市場,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動車市的持續增長。

這也是《實施方案》中提出的第三條重要舉措——積極發展二手車經營和汽車金融。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首次突破千萬輛級別;2018年在車市整體下行的背景下,全國二手車市場的交易量仍然保持了兩位數增長;今年前4個月,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為445.6萬輛,同比增長2.6%,累計交易金額為2822.5億元,同比增長5.26%。羅磊指出,在成熟的汽車市場,二手車順暢流通是新車銷售的一大重要保障,只有進一步破除二手車流通方面的各項阻礙,才能更大程度地激發一二線城市的汽車消費潛力。

為推動二手車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堅決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加快修訂《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以及研究建立二手車出口管理體系等多項措施。

吳鬆泉表示,由於目前我國在二手車交易、汽車租賃以及在用車改裝等方面,還處於發展初期,面臨著一系列障礙。《實施方案》通過優化管理,為行業規範發展和興起壯大明晰了方向,有利於激發二手車交易、汽車租賃、在用車改裝等業態的市場活力和潛力,在挖市場潛力的同時,調整存量結構。

完善產業鏈

推動循環利用

解限進行時 || 供給、升級、使用、回收,四位一體提振汽車消費 | 中國汽車報

2018年,儘管市場下滑,但我國新車的全年銷售量仍然接近3000萬輛,與這一體量極為不相稱的是,2018年全國報廢回收的機動車總量僅為200萬輛,不足10%。據瞭解,在相關部門監管不到的地方,有約30%的報廢車流向非法報廢拆解市場,大約存在66萬輛規模的地下交易。

中再生協會報廢車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內汽車保有量的增長規律及報廢年限規律,到2020年前後,我國報廢機動車將迎來快速增長期,報廢汽車回收市場嚴重滯後於汽車產業發展的這一情況亟待改變。

吳鬆泉坦言,我國報廢機動車回收利用面臨管理體系有待完善、車輛流入不正規渠道比重較大以及回收拆解企業能力有待提高等諸多問題,《實施方案》重點強調了完善回收網絡體系,構建綠色產業生態的重要性,從車輛報廢、回收、拆解、再利用等四個環節出發,增強市場主體實力,提高可回收利用率,通過提升資源全生命週期使用效率等多項要求,促進整個汽車產業鏈的循環有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6月1日《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715號令)的正式實施,新的市場化競爭環境必將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我國報廢汽車回收行業有望步入發展快車道。

專家視點

中汽協副祕書長師建華

給汽車業自由發展的權利

國家相關部門年初說要出臺相關政策拉動消費,現在這隻靴子(《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法》)落地了,但目前來看好像這隻靴子也沒有那麼大的勁兒,對市場的影響也不會太大。因為前期消費需求已經被嚴重透支,今年無論出臺什麼政策,恐怕都難以挽回當前的局面。

不過也要看到,此前實施的限購是一種剝奪消費者購車權利的行政手段,此次發佈的《實施方案》鼓勵一些有條件的地方取消限購,這種理性的做法符合產業發展規律,給汽車行業營造了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

我注意到參與發佈方案的部委裡沒有財政部,這說明國家不會再用財政手段干預、調整市場。過去我們使用購置稅優惠政策等手段刺激市場,一使就靈,但也導致了消費需求被提前透支,企業發展不理性。現在想想,有多少是正面影響?有多少是負面影響?說到底,政策對汽車產業的影響過多,過去政策的不良影響至今尚未完全消退。

再例如,眼下的國五國六切換問題,某些地方任性地提前實施國六,不符合客觀規律。企業沒有充分的準備時間,很多企業可能在7月1日前拿不出足夠的車型。目前中國品牌還處於追趕合資品牌的階段,提前實施國六對自主車企的發展影響很大。

我認為,汽車產業應按照技術發展規律、產業發展規律、技術成熟度,以及市場需求有序發展。我也想對相關政府部門說,給汽車行業自由發展的權利,行業一定會還給你們一幅汽車強國圖景。

記者觀察

解限之後 新能源車企面臨更大競爭

解限進行時 || 供給、升級、使用、回收,四位一體提振汽車消費 | 中國汽車報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新公佈的汽車產銷數據可以說是一片慘淡,今年1~5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23.7萬輛和1026.6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均下降13%;與傳統燃油汽車的持續下滑相反,新能源汽車市場一枝獨秀,即便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成功保持了向上走的態勢,在今年前5個月產銷分別完成48.0萬輛和46.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6.0%和41.5%。

為何在整體下行的大環境中,新能源汽車能逆勢而上?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國內各大城市推行的汽車限購政策。目前,除北京以外,其他所有實行限購的城市對新能源汽車都予以“一路綠燈”。以上海為例,傳統燃油汽車需要通過競拍,才能以不到10萬元的價格拿到牌照,但購買新能源汽車就可以免費獲得牌照。據乘聯會統計,在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前五名均為限購城市,加起來共計34.63萬輛,佔全國新能源乘用車總量的35%。

誠然,發展新能源汽車是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為此各項政策都對其予以“傾斜”,但車企絕不能躺在政策的“溫床”上不思進取,一旦大城市放開對傳統燃油汽車的購買限制,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或將大打折扣。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起火事件還時有發生,產品質量急需提高;無論是充電時間還是尋找充電樁,在使用環節的用戶體驗也有待進一步改善;產品更新換代太快,消費者對購車後產品的迅速貶值頗有怨言……希望新能源汽車行業能重視諸多難題,積極應對挑戰,才能做到即使限購放開,也不懼傳統燃油汽車的挑戰。

如何讓城市“裝得下”汽車

在6月6日國家三部委聯合印發的《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中,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解限”:針對傳統燃油汽車,《實施方案》明確,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針對新能源汽車,則要求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

多年來始終困擾汽車產業發展的限購政策即將鬆綁?解限是否會加劇城市擁堵?擁堵和排放等問題又該如何應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新能源汽車採用完全放開限制的做法不僅有利於優化現有汽車市場的存量結構,而且也將從一定程度上減少汽車造成的城市汙染和溫室氣體排放。至於交通擁堵問題,地方政府應通過完善配套政策、改進公共交通以及推行經濟手段等方式從根本上根治,限購和限行都只能在現有的環境和條件下,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從長遠來看,還應由限制購買轉向引導使用。

地方政府會否跟進

針對當前已經開展汽車限購的城市,《實施方案》提出,應根據城市交通擁堵、汙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購買轉向引導使用,結合路段擁堵情況合理設置擁堵區域,研究探索擁堵區域內外車輛分類使用政策,原則上對擁堵區域外不予限購,新能源汽車不得實行限行、限購,並鼓勵地方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給予支持。

在國內實行汽車限購的8個城市中,北京是惟一沒有全面放開新能源汽車購買的城市。《實施方案》公佈後,北京會全面放開新能源汽車購買嗎?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清潔交通項目高級經理康利平認為可能性不大,但她指出,有可能適當放鬆,例如提升每年新能源汽車指標數量,或將有車和無車家庭進行區分,優先給無車家庭用戶提供適量的購車指標。

“嚴格意義上來說,北京並沒有對新能源汽車限購。”在王青看來,對全面放開新能源汽車,甚至傳統燃油車的限購,目前地方政府有一定的積極性,可以說,國家層面和地方政府在拉動消費增長方面的需求是一致的。

在《實施方案》公佈不久前,廣東省先行發佈了《廣東省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明確廣州和深圳兩大限購城市增加今年的機動車牌照發放數量。相較之下,北京和上海的態度則不甚明朗:上海市迴應稱“尚在研究階段”,北京市相關人士的說法同樣是“正在研究”。

與其行政壓制不如經濟引導

雖然王青對於北京市全面放開新能源汽車購買持贊成態度,但考慮到北京的特殊交通情況,他建議相關部門可適當減少對新能源汽車購買的條件限制,適當縮短排隊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時間。此外,如果堅持總量控制,可考慮提高新能源汽車佔比。

“放開限購在短期內將對北京市的交通情況產生不良影響,即便是在限購政策不變的前提下,每年只新增少量機動車,北京面臨的交通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北京工業大學城市交通學院院長陳豔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地方交通管理部門來說,一方面應開始考慮通過經濟手段進行汽車使用方面的引導,例如實現特殊路段或差異化區域的停車費收取等,引導消費者減少私家車的使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應繼續大力推進公共軌道交通等建設,開展定製公交等新型公共交通模式的實踐,探索新業態,鼓勵市民減少私家車出行。

與此同時,陳豔豔指出,以大數據、智慧交通等為代表的智能交通管控手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路網的通行能力和利用率,但如果整體交通環境不理想,智能管控也難以取得成效。

“無論限購還是限行,都會抑制汽車市場需求。”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以日本東京為例說,“兩個城市人口數量基本相當,加上東京城市面積更小、汽車保有量更高,但交通擁堵程度卻遠不如北京,這充分說明,只要有科學合理的交通管理和規劃,正確引導市民選擇出行方式,城市裡就能夠‘裝得下’汽車。”

基礎設施迎考驗

毫無疑問,隨著《實施方案》的落地,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的信心有望進一步增強。但王青指出,這將給當前的充電基礎設施帶來更大考驗,加快完善充電設施建設,滿足大量新增消費者的充電需求成為當務之急。

當前,我國充電樁面臨數量不足以及利用率不高兩大難題。首先,私人充電樁安裝存在諸多阻礙。根據中國電動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統計,截至今年5月,聯盟內成員整車企業收集了85.7萬輛車的車樁相隨信息,其中未隨車配建的充電設施有28.2萬臺,整體未配建率32.9%。集團用戶自行建樁、居住地物業不配合、居住地沒有固定停車位這三個因素是未隨車配建充電設施的主要原因,累計佔比達到了70.4%。

其次,儘管數量與日俱增,但國內充電樁的利用率普遍低於15%,存在“車找不到樁”和“樁找不著車”的尷尬現象。“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避免單純提高充電樁的數量,注重充電樁的合理佈局,同時通過大數據和雲平臺等技術,進一步提高充電樁的使用效率。”王青建議。

文:施芸芸 趙瓊 編輯:陳偉 版式:曹亞玲

解限進行時 || 供給、升級、使用、回收,四位一體提振汽車消費 | 中國汽車報解限進行時 || 供給、升級、使用、回收,四位一體提振汽車消費 | 中國汽車報

爆料熱線:

010-56002742;[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