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將設燃油車禁行區試點'

"

國五、國六剛完成切換,燃油車又面臨全面禁售?時隔兩年後,工信部再提“燃油車退出時間表”。

近日,工信部在回覆全國人大“關於研究制定禁售燃油車時間表加快建設汽車強國”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時稱,將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領域開展城市公交出租先行替代、設立燃油汽車禁行區等試點,在取得成功的基礎上,統籌研究制定燃油汽車退出時間表。

那麼,燃油車禁售,是否真的要“動真格”了呢?

多家車企已制訂燃油車退出時間表

事實上,這不是工信部第一次提及“制定燃油車退出時間表”。早在2017年9月,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就在泰達論壇上首度釋放了“研究制定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的信號。

從世界範圍看,“禁售燃油車”似乎已經是一大趨勢。包括挪威、荷蘭、德國、法國和英國等多個國家公佈禁售燃油車時間表。荷蘭和挪威規定2025年前禁止燃油車銷售,德國宣佈2030年後只允許零排放汽車上路,法國為實現《巴黎協定》目標計劃從2040年開始全面停止出售汽油車和柴油車。

燃油車退出,在國內也並非新鮮事。在今年3月,海南省發佈通知,圍繞2030年實現“綠色智慧出行新海南”的總目標,提出了2020年、2025年、2030年三個階段性目標,並計劃於2030年起全省全面禁止銷售燃油車。

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也相繼發佈了關於停產燃油車的計劃表,在國內第一個出臺相關規劃的是長安汽車,預計在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意義上的燃油車。

北汽也表示,除了特種車、專用車以外,到2020年率先在北京市全面停止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的銷售,到2025年在中國境內全面停止生產和銷售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

對車企來說,推出燃油車生產的原因比較多元,既有主動抓住電氣化的機遇,也有在傳統燃油車領域持續虧損,有意在新能源領域“換道超車”。

完全停售燃油車還要看新能源發展態勢

如果燃油車退出,作為替代車型,新能源車能否接替得上?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曾表示,隨著電池、電機、電控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基於純電動車的信息化、網聯化、智能化的日趨成熟,最遲到2025年,電動汽車的性價比將達到或超過傳統燃油車。

電動汽車性價比達到或者超過燃油車的時候,市場是否有足夠的驅動力來使消費者的習慣轉型?“政府果斷出手的重要意義在於,要給社會一個長期的預期,因為要充分發揮電動汽車的潛能,必須未雨綢繆,從能源、基礎設施、電動化、信息化、產業鏈轉型、員工轉崗、政府監管和法律法規等方面有序去做好準備。有一個時間表,將有利於政府和企業協調配合、平穩推動。”陳清泰說道。

“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遠比推進燃油汽車退出更重要。”全國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也表示,在現階段,規劃和引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無疑要比研究制定燃油車禁售時間表,更有意義。

他認為,新能源產品還是要靠產品魅力取得消費者的認可,關鍵是產業鏈的競爭要充分,通過“雙積分”政策讓合資、外資企業也加強新能源車研發與推廣,共同提升中國的新能源水平,“新能源車被認可了,才能制定燃油車退出時間表”。

但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還存在薄弱環節。“比如高寒地區短期內就難以停售燃油車。”崔東樹說,我國地域廣闊、發展不均衡,未來15年,也就是到2035年,應該是東部發達地區的新能源車階段化推進,分領域、分地區逐步推進。

他表示,工信部近日在答覆“建議”時思路也非常清晰,會在“有條件的地方”先禁行燃油車,“取得成功”後才會制訂“禁燃”時間表。可見,禁行燃油車不等於“一刀切”全面禁售燃油車,即使設立燃油車禁行區試點成功後大面積推廣,也只是在特定區域的個別領域。

南方日報記者 郜小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