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心理學 不完美媽媽 睡眠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2019-09-01
"

如何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好一點兒呢?

我們下班之後,也喜歡刷刷抖音、看看綜藝節目,希望藉此讓自己放鬆一下。

很多雜誌、文章……都會分享一些消除壓力、降低焦慮的方法。

確實,生活中難免遇到悲傷、焦慮、痛苦、失望、煩躁等負面情緒,如果有一些方法能夠消除這些負面情緒,我們的心情當然會變得好一點兒。

但是!

注意了!

只是好一點!

著名的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

消除負面情緒,並不是一條通向幸福的道路。

過去,一談到“心理學”,人們多半關注的是如何消除抑鬱,如何消除壓力、如何消除焦慮……

一說到去做心理諮詢,就聯想到:“他最近遇到了什麼不好的問題?”

"

如何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好一點兒呢?

我們下班之後,也喜歡刷刷抖音、看看綜藝節目,希望藉此讓自己放鬆一下。

很多雜誌、文章……都會分享一些消除壓力、降低焦慮的方法。

確實,生活中難免遇到悲傷、焦慮、痛苦、失望、煩躁等負面情緒,如果有一些方法能夠消除這些負面情緒,我們的心情當然會變得好一點兒。

但是!

注意了!

只是好一點!

著名的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

消除負面情緒,並不是一條通向幸福的道路。

過去,一談到“心理學”,人們多半關注的是如何消除抑鬱,如何消除壓力、如何消除焦慮……

一說到去做心理諮詢,就聯想到:“他最近遇到了什麼不好的問題?”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可以說在整個20世紀,“消極心理學”模式佔據了心理學發展的主導地位。

可是,就算我們消除了焦慮,消除了抑鬱,消除了悲傷……消除了各種負面情緒,我們的生活也並不會很好,它只是“不壞”而已。

那種生活的“最高追求”,也不過就是指望著“不受罪”、“不痛苦”罷了!

可是很顯然,我們自己的追求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不僅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下一代不受罪、不痛苦,我們更追求快樂、幸福,以及生命的意義。

因此,在20 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積極心理學的研究。

以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和契克森米哈賴為主導,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

塞利格曼說:

“讓生命變得有意義的,遠遠不只是沒有負面因素。”

在塞利格曼看來,要獲得幸福,最有效的長遠策略是積極培養幸福感。

構建幸福感,有以下幾個組成要素:

  • P=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
  • E=投入(engagement)
  • R=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
  • M=意義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
  • A=成就(accomplishment)
"

如何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好一點兒呢?

我們下班之後,也喜歡刷刷抖音、看看綜藝節目,希望藉此讓自己放鬆一下。

很多雜誌、文章……都會分享一些消除壓力、降低焦慮的方法。

確實,生活中難免遇到悲傷、焦慮、痛苦、失望、煩躁等負面情緒,如果有一些方法能夠消除這些負面情緒,我們的心情當然會變得好一點兒。

但是!

注意了!

只是好一點!

著名的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

消除負面情緒,並不是一條通向幸福的道路。

過去,一談到“心理學”,人們多半關注的是如何消除抑鬱,如何消除壓力、如何消除焦慮……

一說到去做心理諮詢,就聯想到:“他最近遇到了什麼不好的問題?”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可以說在整個20世紀,“消極心理學”模式佔據了心理學發展的主導地位。

可是,就算我們消除了焦慮,消除了抑鬱,消除了悲傷……消除了各種負面情緒,我們的生活也並不會很好,它只是“不壞”而已。

那種生活的“最高追求”,也不過就是指望著“不受罪”、“不痛苦”罷了!

可是很顯然,我們自己的追求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不僅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下一代不受罪、不痛苦,我們更追求快樂、幸福,以及生命的意義。

因此,在20 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積極心理學的研究。

以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和契克森米哈賴為主導,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

塞利格曼說:

“讓生命變得有意義的,遠遠不只是沒有負面因素。”

在塞利格曼看來,要獲得幸福,最有效的長遠策略是積極培養幸福感。

構建幸福感,有以下幾個組成要素:

  • P=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
  • E=投入(engagement)
  • R=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
  • M=意義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
  • A=成就(accomplishment)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具體說來,一個成年人,可以生活中進行下面的練習:

一、找出標誌性的優勢

相對於改正自己的缺點,瞭解自己的優點才是更加有益的。因為優勢可以增加人們的自信和樂觀的態度。

我們可以列出自己認為的最強的5項優勢,然後再問問自己“這是我突出的優勢嗎?”

接下來,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利用這些優勢,有意識地圍繞著它們來組織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二、尋找生活中的三件好事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留出十分鐘時間,寫下一天中真的很順利的三件事,以及它們發生的原因。

不一定是什麼改變人生的大好事,哪怕就是“今天老公給我買到一杯超級好喝的奶茶”也行。

這個練習看起來好像有點“傻傻”的?為啥要做呢?

因為進化的原因,我們的大腦有負面偏好。

大部分人對好事的思考能力都遠不如對壞事的分析能力。

那些整天為一些好事沾沾自喜、疏於準備災荒的人類祖先,是活不過冰河世紀的。

因此,為了克服大腦中天生的負面偏好,我們需要提高並練習關注好事的技能。

"

如何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好一點兒呢?

我們下班之後,也喜歡刷刷抖音、看看綜藝節目,希望藉此讓自己放鬆一下。

很多雜誌、文章……都會分享一些消除壓力、降低焦慮的方法。

確實,生活中難免遇到悲傷、焦慮、痛苦、失望、煩躁等負面情緒,如果有一些方法能夠消除這些負面情緒,我們的心情當然會變得好一點兒。

但是!

注意了!

只是好一點!

著名的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

消除負面情緒,並不是一條通向幸福的道路。

過去,一談到“心理學”,人們多半關注的是如何消除抑鬱,如何消除壓力、如何消除焦慮……

一說到去做心理諮詢,就聯想到:“他最近遇到了什麼不好的問題?”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可以說在整個20世紀,“消極心理學”模式佔據了心理學發展的主導地位。

可是,就算我們消除了焦慮,消除了抑鬱,消除了悲傷……消除了各種負面情緒,我們的生活也並不會很好,它只是“不壞”而已。

那種生活的“最高追求”,也不過就是指望著“不受罪”、“不痛苦”罷了!

可是很顯然,我們自己的追求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不僅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下一代不受罪、不痛苦,我們更追求快樂、幸福,以及生命的意義。

因此,在20 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積極心理學的研究。

以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和契克森米哈賴為主導,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

塞利格曼說:

“讓生命變得有意義的,遠遠不只是沒有負面因素。”

在塞利格曼看來,要獲得幸福,最有效的長遠策略是積極培養幸福感。

構建幸福感,有以下幾個組成要素:

  • P=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
  • E=投入(engagement)
  • R=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
  • M=意義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
  • A=成就(accomplishment)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具體說來,一個成年人,可以生活中進行下面的練習:

一、找出標誌性的優勢

相對於改正自己的缺點,瞭解自己的優點才是更加有益的。因為優勢可以增加人們的自信和樂觀的態度。

我們可以列出自己認為的最強的5項優勢,然後再問問自己“這是我突出的優勢嗎?”

接下來,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利用這些優勢,有意識地圍繞著它們來組織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二、尋找生活中的三件好事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留出十分鐘時間,寫下一天中真的很順利的三件事,以及它們發生的原因。

不一定是什麼改變人生的大好事,哪怕就是“今天老公給我買到一杯超級好喝的奶茶”也行。

這個練習看起來好像有點“傻傻”的?為啥要做呢?

因為進化的原因,我們的大腦有負面偏好。

大部分人對好事的思考能力都遠不如對壞事的分析能力。

那些整天為一些好事沾沾自喜、疏於準備災荒的人類祖先,是活不過冰河世紀的。

因此,為了克服大腦中天生的負面偏好,我們需要提高並練習關注好事的技能。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三、感恩練習

“感恩”這個詞,這幾年好像有點被用爛了。

經常有關於小學舉辦感恩會的報道,讓我們覺很矯情,很形式主義。

事實上感恩的目的,絕不應該指望別人“報恩”,而是為了傳遞真善美,幫助我們提升對生活的滿意度,感受到更多的積極情緒。

我們對人生中好事的美好回憶能讓我們身心獲益。同時,表達感激之情也會加深我們與別人的關係。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和他的學生曾經辦過一個“感恩之夜”活動,要求每個人都邀請以為在自己的生命中很重要,而自己卻沒好好感謝過的人過來,每個人都要上臺說說自己為什麼要感謝這個人,而這個人事先並不知道。

這個感恩夜影響極大,相關的測量數據表明,所有參加這次活動的人,在隨後的幾天甚至幾個星期內的心情都顯著性地更好。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這些人在感恩夜感謝了別人,而那些人對自己的好一直湧進他們的意識裡,這些積極的思想引發了他們的幸福感。

一次“感恩行動”能大幅提升快樂、減少抑鬱症狀長達一個月。

"

如何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好一點兒呢?

我們下班之後,也喜歡刷刷抖音、看看綜藝節目,希望藉此讓自己放鬆一下。

很多雜誌、文章……都會分享一些消除壓力、降低焦慮的方法。

確實,生活中難免遇到悲傷、焦慮、痛苦、失望、煩躁等負面情緒,如果有一些方法能夠消除這些負面情緒,我們的心情當然會變得好一點兒。

但是!

注意了!

只是好一點!

著名的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

消除負面情緒,並不是一條通向幸福的道路。

過去,一談到“心理學”,人們多半關注的是如何消除抑鬱,如何消除壓力、如何消除焦慮……

一說到去做心理諮詢,就聯想到:“他最近遇到了什麼不好的問題?”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可以說在整個20世紀,“消極心理學”模式佔據了心理學發展的主導地位。

可是,就算我們消除了焦慮,消除了抑鬱,消除了悲傷……消除了各種負面情緒,我們的生活也並不會很好,它只是“不壞”而已。

那種生活的“最高追求”,也不過就是指望著“不受罪”、“不痛苦”罷了!

可是很顯然,我們自己的追求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不僅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下一代不受罪、不痛苦,我們更追求快樂、幸福,以及生命的意義。

因此,在20 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積極心理學的研究。

以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和契克森米哈賴為主導,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

塞利格曼說:

“讓生命變得有意義的,遠遠不只是沒有負面因素。”

在塞利格曼看來,要獲得幸福,最有效的長遠策略是積極培養幸福感。

構建幸福感,有以下幾個組成要素:

  • P=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
  • E=投入(engagement)
  • R=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
  • M=意義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
  • A=成就(accomplishment)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具體說來,一個成年人,可以生活中進行下面的練習:

一、找出標誌性的優勢

相對於改正自己的缺點,瞭解自己的優點才是更加有益的。因為優勢可以增加人們的自信和樂觀的態度。

我們可以列出自己認為的最強的5項優勢,然後再問問自己“這是我突出的優勢嗎?”

接下來,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利用這些優勢,有意識地圍繞著它們來組織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二、尋找生活中的三件好事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留出十分鐘時間,寫下一天中真的很順利的三件事,以及它們發生的原因。

不一定是什麼改變人生的大好事,哪怕就是“今天老公給我買到一杯超級好喝的奶茶”也行。

這個練習看起來好像有點“傻傻”的?為啥要做呢?

因為進化的原因,我們的大腦有負面偏好。

大部分人對好事的思考能力都遠不如對壞事的分析能力。

那些整天為一些好事沾沾自喜、疏於準備災荒的人類祖先,是活不過冰河世紀的。

因此,為了克服大腦中天生的負面偏好,我們需要提高並練習關注好事的技能。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三、感恩練習

“感恩”這個詞,這幾年好像有點被用爛了。

經常有關於小學舉辦感恩會的報道,讓我們覺很矯情,很形式主義。

事實上感恩的目的,絕不應該指望別人“報恩”,而是為了傳遞真善美,幫助我們提升對生活的滿意度,感受到更多的積極情緒。

我們對人生中好事的美好回憶能讓我們身心獲益。同時,表達感激之情也會加深我們與別人的關係。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和他的學生曾經辦過一個“感恩之夜”活動,要求每個人都邀請以為在自己的生命中很重要,而自己卻沒好好感謝過的人過來,每個人都要上臺說說自己為什麼要感謝這個人,而這個人事先並不知道。

這個感恩夜影響極大,相關的測量數據表明,所有參加這次活動的人,在隨後的幾天甚至幾個星期內的心情都顯著性地更好。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這些人在感恩夜感謝了別人,而那些人對自己的好一直湧進他們的意識裡,這些積極的思想引發了他們的幸福感。

一次“感恩行動”能大幅提升快樂、減少抑鬱症狀長達一個月。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4、積極主動的迴應

當你在乎的人和你分享好消息時,要做出“積極的、有建設性的迴應”。

也就是說,別表現得不屑一顧,也不是隨意地敷衍“哦,還不錯”。而是表現出真正的激動。

舉個例子:

愛人與你分享好事:

“我做的項目談成了”

積極主動式迴應:

“太棒了!我為你驕傲老公!我知道你特別在乎這個項目!快跟我說說你怎麼做到的?你們怎麼談的?對方說了什麼?你怎麼迴應他的?晚上我給你做好吃的慶祝一下!”

積極被動:

“真是好消息,這是你應得的!”

消極主動:

“那你以後更忙了吧?接下來你都很少回家吃飯了吧?”

消極被動:

“晚上吃什麼?”

在這一點上,父母和孩子之間通常做得很好。比如我們常常跟寶寶說:

“媽媽最愛你了!”;

寶寶也常常跟爸爸媽媽說:

“媽媽(爸爸)我好想你啊!”

和孩子表達感情的時候,我們完全不會不好意思,但對著自己的愛人、父母就會含蓄很多,這真的有點可惜。

"

如何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好一點兒呢?

我們下班之後,也喜歡刷刷抖音、看看綜藝節目,希望藉此讓自己放鬆一下。

很多雜誌、文章……都會分享一些消除壓力、降低焦慮的方法。

確實,生活中難免遇到悲傷、焦慮、痛苦、失望、煩躁等負面情緒,如果有一些方法能夠消除這些負面情緒,我們的心情當然會變得好一點兒。

但是!

注意了!

只是好一點!

著名的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

消除負面情緒,並不是一條通向幸福的道路。

過去,一談到“心理學”,人們多半關注的是如何消除抑鬱,如何消除壓力、如何消除焦慮……

一說到去做心理諮詢,就聯想到:“他最近遇到了什麼不好的問題?”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可以說在整個20世紀,“消極心理學”模式佔據了心理學發展的主導地位。

可是,就算我們消除了焦慮,消除了抑鬱,消除了悲傷……消除了各種負面情緒,我們的生活也並不會很好,它只是“不壞”而已。

那種生活的“最高追求”,也不過就是指望著“不受罪”、“不痛苦”罷了!

可是很顯然,我們自己的追求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不僅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下一代不受罪、不痛苦,我們更追求快樂、幸福,以及生命的意義。

因此,在20 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積極心理學的研究。

以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和契克森米哈賴為主導,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

塞利格曼說:

“讓生命變得有意義的,遠遠不只是沒有負面因素。”

在塞利格曼看來,要獲得幸福,最有效的長遠策略是積極培養幸福感。

構建幸福感,有以下幾個組成要素:

  • P=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
  • E=投入(engagement)
  • R=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
  • M=意義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
  • A=成就(accomplishment)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具體說來,一個成年人,可以生活中進行下面的練習:

一、找出標誌性的優勢

相對於改正自己的缺點,瞭解自己的優點才是更加有益的。因為優勢可以增加人們的自信和樂觀的態度。

我們可以列出自己認為的最強的5項優勢,然後再問問自己“這是我突出的優勢嗎?”

接下來,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利用這些優勢,有意識地圍繞著它們來組織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二、尋找生活中的三件好事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留出十分鐘時間,寫下一天中真的很順利的三件事,以及它們發生的原因。

不一定是什麼改變人生的大好事,哪怕就是“今天老公給我買到一杯超級好喝的奶茶”也行。

這個練習看起來好像有點“傻傻”的?為啥要做呢?

因為進化的原因,我們的大腦有負面偏好。

大部分人對好事的思考能力都遠不如對壞事的分析能力。

那些整天為一些好事沾沾自喜、疏於準備災荒的人類祖先,是活不過冰河世紀的。

因此,為了克服大腦中天生的負面偏好,我們需要提高並練習關注好事的技能。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三、感恩練習

“感恩”這個詞,這幾年好像有點被用爛了。

經常有關於小學舉辦感恩會的報道,讓我們覺很矯情,很形式主義。

事實上感恩的目的,絕不應該指望別人“報恩”,而是為了傳遞真善美,幫助我們提升對生活的滿意度,感受到更多的積極情緒。

我們對人生中好事的美好回憶能讓我們身心獲益。同時,表達感激之情也會加深我們與別人的關係。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和他的學生曾經辦過一個“感恩之夜”活動,要求每個人都邀請以為在自己的生命中很重要,而自己卻沒好好感謝過的人過來,每個人都要上臺說說自己為什麼要感謝這個人,而這個人事先並不知道。

這個感恩夜影響極大,相關的測量數據表明,所有參加這次活動的人,在隨後的幾天甚至幾個星期內的心情都顯著性地更好。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這些人在感恩夜感謝了別人,而那些人對自己的好一直湧進他們的意識裡,這些積極的思想引發了他們的幸福感。

一次“感恩行動”能大幅提升快樂、減少抑鬱症狀長達一個月。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4、積極主動的迴應

當你在乎的人和你分享好消息時,要做出“積極的、有建設性的迴應”。

也就是說,別表現得不屑一顧,也不是隨意地敷衍“哦,還不錯”。而是表現出真正的激動。

舉個例子:

愛人與你分享好事:

“我做的項目談成了”

積極主動式迴應:

“太棒了!我為你驕傲老公!我知道你特別在乎這個項目!快跟我說說你怎麼做到的?你們怎麼談的?對方說了什麼?你怎麼迴應他的?晚上我給你做好吃的慶祝一下!”

積極被動:

“真是好消息,這是你應得的!”

消極主動:

“那你以後更忙了吧?接下來你都很少回家吃飯了吧?”

消極被動:

“晚上吃什麼?”

在這一點上,父母和孩子之間通常做得很好。比如我們常常跟寶寶說:

“媽媽最愛你了!”;

寶寶也常常跟爸爸媽媽說:

“媽媽(爸爸)我好想你啊!”

和孩子表達感情的時候,我們完全不會不好意思,但對著自己的愛人、父母就會含蓄很多,這真的有點可惜。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五、做好事

想象一下,我去超市買東西,收銀員算錯帳了,少收了10塊錢。我內心稍稍掙扎了一下,然後告訴收銀員:“你少收了10塊”。

這時候你的自我感覺會不會非常好?

這並不是我們突然間發現了自己誠實的品質,而是為我們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而驕傲。

而且,這個事還有一點點困難,畢竟我的內心也稍稍掙扎了一下。掙扎之後做出的正確決定,讓我們更加驕傲。

簡單地說,當我們用意志力去做一件好事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高興。

因此,做一件好事,除了讓他人更快樂,還會增強你的積極情緒。

"

如何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好一點兒呢?

我們下班之後,也喜歡刷刷抖音、看看綜藝節目,希望藉此讓自己放鬆一下。

很多雜誌、文章……都會分享一些消除壓力、降低焦慮的方法。

確實,生活中難免遇到悲傷、焦慮、痛苦、失望、煩躁等負面情緒,如果有一些方法能夠消除這些負面情緒,我們的心情當然會變得好一點兒。

但是!

注意了!

只是好一點!

著名的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

消除負面情緒,並不是一條通向幸福的道路。

過去,一談到“心理學”,人們多半關注的是如何消除抑鬱,如何消除壓力、如何消除焦慮……

一說到去做心理諮詢,就聯想到:“他最近遇到了什麼不好的問題?”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可以說在整個20世紀,“消極心理學”模式佔據了心理學發展的主導地位。

可是,就算我們消除了焦慮,消除了抑鬱,消除了悲傷……消除了各種負面情緒,我們的生活也並不會很好,它只是“不壞”而已。

那種生活的“最高追求”,也不過就是指望著“不受罪”、“不痛苦”罷了!

可是很顯然,我們自己的追求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不僅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下一代不受罪、不痛苦,我們更追求快樂、幸福,以及生命的意義。

因此,在20 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積極心理學的研究。

以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和契克森米哈賴為主導,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

塞利格曼說:

“讓生命變得有意義的,遠遠不只是沒有負面因素。”

在塞利格曼看來,要獲得幸福,最有效的長遠策略是積極培養幸福感。

構建幸福感,有以下幾個組成要素:

  • P=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
  • E=投入(engagement)
  • R=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
  • M=意義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
  • A=成就(accomplishment)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具體說來,一個成年人,可以生活中進行下面的練習:

一、找出標誌性的優勢

相對於改正自己的缺點,瞭解自己的優點才是更加有益的。因為優勢可以增加人們的自信和樂觀的態度。

我們可以列出自己認為的最強的5項優勢,然後再問問自己“這是我突出的優勢嗎?”

接下來,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利用這些優勢,有意識地圍繞著它們來組織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二、尋找生活中的三件好事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留出十分鐘時間,寫下一天中真的很順利的三件事,以及它們發生的原因。

不一定是什麼改變人生的大好事,哪怕就是“今天老公給我買到一杯超級好喝的奶茶”也行。

這個練習看起來好像有點“傻傻”的?為啥要做呢?

因為進化的原因,我們的大腦有負面偏好。

大部分人對好事的思考能力都遠不如對壞事的分析能力。

那些整天為一些好事沾沾自喜、疏於準備災荒的人類祖先,是活不過冰河世紀的。

因此,為了克服大腦中天生的負面偏好,我們需要提高並練習關注好事的技能。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三、感恩練習

“感恩”這個詞,這幾年好像有點被用爛了。

經常有關於小學舉辦感恩會的報道,讓我們覺很矯情,很形式主義。

事實上感恩的目的,絕不應該指望別人“報恩”,而是為了傳遞真善美,幫助我們提升對生活的滿意度,感受到更多的積極情緒。

我們對人生中好事的美好回憶能讓我們身心獲益。同時,表達感激之情也會加深我們與別人的關係。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和他的學生曾經辦過一個“感恩之夜”活動,要求每個人都邀請以為在自己的生命中很重要,而自己卻沒好好感謝過的人過來,每個人都要上臺說說自己為什麼要感謝這個人,而這個人事先並不知道。

這個感恩夜影響極大,相關的測量數據表明,所有參加這次活動的人,在隨後的幾天甚至幾個星期內的心情都顯著性地更好。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這些人在感恩夜感謝了別人,而那些人對自己的好一直湧進他們的意識裡,這些積極的思想引發了他們的幸福感。

一次“感恩行動”能大幅提升快樂、減少抑鬱症狀長達一個月。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4、積極主動的迴應

當你在乎的人和你分享好消息時,要做出“積極的、有建設性的迴應”。

也就是說,別表現得不屑一顧,也不是隨意地敷衍“哦,還不錯”。而是表現出真正的激動。

舉個例子:

愛人與你分享好事:

“我做的項目談成了”

積極主動式迴應:

“太棒了!我為你驕傲老公!我知道你特別在乎這個項目!快跟我說說你怎麼做到的?你們怎麼談的?對方說了什麼?你怎麼迴應他的?晚上我給你做好吃的慶祝一下!”

積極被動:

“真是好消息,這是你應得的!”

消極主動:

“那你以後更忙了吧?接下來你都很少回家吃飯了吧?”

消極被動:

“晚上吃什麼?”

在這一點上,父母和孩子之間通常做得很好。比如我們常常跟寶寶說:

“媽媽最愛你了!”;

寶寶也常常跟爸爸媽媽說:

“媽媽(爸爸)我好想你啊!”

和孩子表達感情的時候,我們完全不會不好意思,但對著自己的愛人、父母就會含蓄很多,這真的有點可惜。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五、做好事

想象一下,我去超市買東西,收銀員算錯帳了,少收了10塊錢。我內心稍稍掙扎了一下,然後告訴收銀員:“你少收了10塊”。

這時候你的自我感覺會不會非常好?

這並不是我們突然間發現了自己誠實的品質,而是為我們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而驕傲。

而且,這個事還有一點點困難,畢竟我的內心也稍稍掙扎了一下。掙扎之後做出的正確決定,讓我們更加驕傲。

簡單地說,當我們用意志力去做一件好事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高興。

因此,做一件好事,除了讓他人更快樂,還會增強你的積極情緒。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構建積極情緒?

孩子嘛,當然難免發脾氣、大哭大鬧、打架……爸爸媽媽一對上這些事兒,心裡一著急,很想趕緊有個萬能的方法“制住熊孩子”

但事實上,主動幫孩子構建積極的情緒和人格特質,比時刻想著如何化解消極情緒更加重要。

分享幾個幫孩子構建積極情緒,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一、玩同步遊戲,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影響力

啥叫“同步遊戲”?很簡單,寶寶做什麼,爸爸媽媽也跟著做同樣的事情就好了。比如:

寶寶敲了兩下小鼓,我們也跟著敲兩下。寶寶可能會抬起頭來看我們,然後自己敲三下,我們也跟著敲三下,寶寶就會笑得很開心。

在這個過程中,寶寶會學習到:我的行為能影響到別人,我是很重要的!

二、“是”和“不”

“不”這個詞在孩子的生活中,確實很重要,因為它表示限制和危險。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麼重要,“不”才不應該被濫用。

說“不”的時機很珍貴,儘量留到需要制止真正危險、或面對原則性問題的時候再說。比如:

不能玩火、不要在馬路上瘋跑。

然而有時候,我們脫口而出的“不行”,是為了避免孩子給我們大人帶來不便,而不是真的為了避免孩子發生危險。比如:

孩子想自己拿飲料杯喝飲料,媽媽卻大聲說“不行”。

媽媽其實是怕孩子打翻杯子,弄溼衣服地板,從而給自己帶來不便,但對孩子來說,並沒有真正的危險。

所以,這種時候,爸媽應該提醒自己用替代的言辭和方案,比如:把飲料杯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或是說:

“小心點,媽媽幫你扶著。”

為什麼要少用“不”?

想想一下,如果孩子從小到大,聽得最多的都是父母憤怒、焦急的“不要”、“不行”、“不可以”……那在進入一個新情境的時候,要接受一個新挑戰的時候,孩子心裡的聲音是“不”,還是“是”呢?

"

如何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好一點兒呢?

我們下班之後,也喜歡刷刷抖音、看看綜藝節目,希望藉此讓自己放鬆一下。

很多雜誌、文章……都會分享一些消除壓力、降低焦慮的方法。

確實,生活中難免遇到悲傷、焦慮、痛苦、失望、煩躁等負面情緒,如果有一些方法能夠消除這些負面情緒,我們的心情當然會變得好一點兒。

但是!

注意了!

只是好一點!

著名的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

消除負面情緒,並不是一條通向幸福的道路。

過去,一談到“心理學”,人們多半關注的是如何消除抑鬱,如何消除壓力、如何消除焦慮……

一說到去做心理諮詢,就聯想到:“他最近遇到了什麼不好的問題?”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可以說在整個20世紀,“消極心理學”模式佔據了心理學發展的主導地位。

可是,就算我們消除了焦慮,消除了抑鬱,消除了悲傷……消除了各種負面情緒,我們的生活也並不會很好,它只是“不壞”而已。

那種生活的“最高追求”,也不過就是指望著“不受罪”、“不痛苦”罷了!

可是很顯然,我們自己的追求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不僅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下一代不受罪、不痛苦,我們更追求快樂、幸福,以及生命的意義。

因此,在20 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積極心理學的研究。

以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和契克森米哈賴為主導,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

塞利格曼說:

“讓生命變得有意義的,遠遠不只是沒有負面因素。”

在塞利格曼看來,要獲得幸福,最有效的長遠策略是積極培養幸福感。

構建幸福感,有以下幾個組成要素:

  • P=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
  • E=投入(engagement)
  • R=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
  • M=意義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
  • A=成就(accomplishment)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具體說來,一個成年人,可以生活中進行下面的練習:

一、找出標誌性的優勢

相對於改正自己的缺點,瞭解自己的優點才是更加有益的。因為優勢可以增加人們的自信和樂觀的態度。

我們可以列出自己認為的最強的5項優勢,然後再問問自己“這是我突出的優勢嗎?”

接下來,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利用這些優勢,有意識地圍繞著它們來組織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二、尋找生活中的三件好事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留出十分鐘時間,寫下一天中真的很順利的三件事,以及它們發生的原因。

不一定是什麼改變人生的大好事,哪怕就是“今天老公給我買到一杯超級好喝的奶茶”也行。

這個練習看起來好像有點“傻傻”的?為啥要做呢?

因為進化的原因,我們的大腦有負面偏好。

大部分人對好事的思考能力都遠不如對壞事的分析能力。

那些整天為一些好事沾沾自喜、疏於準備災荒的人類祖先,是活不過冰河世紀的。

因此,為了克服大腦中天生的負面偏好,我們需要提高並練習關注好事的技能。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三、感恩練習

“感恩”這個詞,這幾年好像有點被用爛了。

經常有關於小學舉辦感恩會的報道,讓我們覺很矯情,很形式主義。

事實上感恩的目的,絕不應該指望別人“報恩”,而是為了傳遞真善美,幫助我們提升對生活的滿意度,感受到更多的積極情緒。

我們對人生中好事的美好回憶能讓我們身心獲益。同時,表達感激之情也會加深我們與別人的關係。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和他的學生曾經辦過一個“感恩之夜”活動,要求每個人都邀請以為在自己的生命中很重要,而自己卻沒好好感謝過的人過來,每個人都要上臺說說自己為什麼要感謝這個人,而這個人事先並不知道。

這個感恩夜影響極大,相關的測量數據表明,所有參加這次活動的人,在隨後的幾天甚至幾個星期內的心情都顯著性地更好。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這些人在感恩夜感謝了別人,而那些人對自己的好一直湧進他們的意識裡,這些積極的思想引發了他們的幸福感。

一次“感恩行動”能大幅提升快樂、減少抑鬱症狀長達一個月。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4、積極主動的迴應

當你在乎的人和你分享好消息時,要做出“積極的、有建設性的迴應”。

也就是說,別表現得不屑一顧,也不是隨意地敷衍“哦,還不錯”。而是表現出真正的激動。

舉個例子:

愛人與你分享好事:

“我做的項目談成了”

積極主動式迴應:

“太棒了!我為你驕傲老公!我知道你特別在乎這個項目!快跟我說說你怎麼做到的?你們怎麼談的?對方說了什麼?你怎麼迴應他的?晚上我給你做好吃的慶祝一下!”

積極被動:

“真是好消息,這是你應得的!”

消極主動:

“那你以後更忙了吧?接下來你都很少回家吃飯了吧?”

消極被動:

“晚上吃什麼?”

在這一點上,父母和孩子之間通常做得很好。比如我們常常跟寶寶說:

“媽媽最愛你了!”;

寶寶也常常跟爸爸媽媽說:

“媽媽(爸爸)我好想你啊!”

和孩子表達感情的時候,我們完全不會不好意思,但對著自己的愛人、父母就會含蓄很多,這真的有點可惜。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五、做好事

想象一下,我去超市買東西,收銀員算錯帳了,少收了10塊錢。我內心稍稍掙扎了一下,然後告訴收銀員:“你少收了10塊”。

這時候你的自我感覺會不會非常好?

這並不是我們突然間發現了自己誠實的品質,而是為我們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而驕傲。

而且,這個事還有一點點困難,畢竟我的內心也稍稍掙扎了一下。掙扎之後做出的正確決定,讓我們更加驕傲。

簡單地說,當我們用意志力去做一件好事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高興。

因此,做一件好事,除了讓他人更快樂,還會增強你的積極情緒。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構建積極情緒?

孩子嘛,當然難免發脾氣、大哭大鬧、打架……爸爸媽媽一對上這些事兒,心裡一著急,很想趕緊有個萬能的方法“制住熊孩子”

但事實上,主動幫孩子構建積極的情緒和人格特質,比時刻想著如何化解消極情緒更加重要。

分享幾個幫孩子構建積極情緒,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一、玩同步遊戲,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影響力

啥叫“同步遊戲”?很簡單,寶寶做什麼,爸爸媽媽也跟著做同樣的事情就好了。比如:

寶寶敲了兩下小鼓,我們也跟著敲兩下。寶寶可能會抬起頭來看我們,然後自己敲三下,我們也跟著敲三下,寶寶就會笑得很開心。

在這個過程中,寶寶會學習到:我的行為能影響到別人,我是很重要的!

二、“是”和“不”

“不”這個詞在孩子的生活中,確實很重要,因為它表示限制和危險。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麼重要,“不”才不應該被濫用。

說“不”的時機很珍貴,儘量留到需要制止真正危險、或面對原則性問題的時候再說。比如:

不能玩火、不要在馬路上瘋跑。

然而有時候,我們脫口而出的“不行”,是為了避免孩子給我們大人帶來不便,而不是真的為了避免孩子發生危險。比如:

孩子想自己拿飲料杯喝飲料,媽媽卻大聲說“不行”。

媽媽其實是怕孩子打翻杯子,弄溼衣服地板,從而給自己帶來不便,但對孩子來說,並沒有真正的危險。

所以,這種時候,爸媽應該提醒自己用替代的言辭和方案,比如:把飲料杯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或是說:

“小心點,媽媽幫你扶著。”

為什麼要少用“不”?

想想一下,如果孩子從小到大,聽得最多的都是父母憤怒、焦急的“不要”、“不行”、“不可以”……那在進入一個新情境的時候,要接受一個新挑戰的時候,孩子心裡的聲音是“不”,還是“是”呢?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三、重視睡前最好的時光

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玩具也高級,不一定就能感到快樂。

真正和快樂有關的,是孩子的小腦袋裡有多少積極的記憶、期待、信念,每天有多少好的想法,有多少壞的想法。

匹茲堡大學有兩位心理學家曾經統計過人們擁有的積極和消極想法的比例。他們發現:

▪抑鬱的人:積極想法和消極想法為1:1

▪不抑鬱的人:積極想法和消極想法為2:1

爸爸媽媽們可以利用睡前最好的時光,來塑造孩子的積極心理比例,並希望它們能內化到孩子的生活中。比如:

睡前,媽媽和寶寶抱在一起,媽媽問問寶寶:

親愛的寶貝,今天你做了哪些很喜歡的事情?

於是媽媽和寶寶一起回憶今天遇到的開心、愉快的事情。

接著還可以問問寶寶:

寶寶今天有沒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呢?

如果寶寶跟媽媽講述了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媽媽可以先對寶寶的心情表示理解,然後,再把這件不好的事情,解釋為小範圍、偶爾發生的事情(這很重要,否則,孩子會覺得不好的事情隨時都會發生,還會長久地追隨自己,就不太可能樂觀得起來了)。

最後,和寶寶分享一下解決辦法。

比如:

寶寶:琪琪把我的小黃鴨搶去玩了。

媽媽:哦,這真不好,你當時一定很生氣吧?

寶寶:嗯,非常生氣

媽媽:我也不喜歡琪琪搶你的小黃鴨,不過琪琪還小,她喜歡你的小黃鴨,卻不知道怎麼跟你說,等她大一點,就會知道好好跟你說,而不是搶你的小黃鴨了。

寶寶:或許是吧。

媽媽:看來你今天過得不錯,有8件好事,才有1件壞事。

寶寶:啊!一天有8件好事啊!

"

如何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好一點兒呢?

我們下班之後,也喜歡刷刷抖音、看看綜藝節目,希望藉此讓自己放鬆一下。

很多雜誌、文章……都會分享一些消除壓力、降低焦慮的方法。

確實,生活中難免遇到悲傷、焦慮、痛苦、失望、煩躁等負面情緒,如果有一些方法能夠消除這些負面情緒,我們的心情當然會變得好一點兒。

但是!

注意了!

只是好一點!

著名的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

消除負面情緒,並不是一條通向幸福的道路。

過去,一談到“心理學”,人們多半關注的是如何消除抑鬱,如何消除壓力、如何消除焦慮……

一說到去做心理諮詢,就聯想到:“他最近遇到了什麼不好的問題?”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可以說在整個20世紀,“消極心理學”模式佔據了心理學發展的主導地位。

可是,就算我們消除了焦慮,消除了抑鬱,消除了悲傷……消除了各種負面情緒,我們的生活也並不會很好,它只是“不壞”而已。

那種生活的“最高追求”,也不過就是指望著“不受罪”、“不痛苦”罷了!

可是很顯然,我們自己的追求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不僅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下一代不受罪、不痛苦,我們更追求快樂、幸福,以及生命的意義。

因此,在20 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積極心理學的研究。

以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和契克森米哈賴為主導,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

塞利格曼說:

“讓生命變得有意義的,遠遠不只是沒有負面因素。”

在塞利格曼看來,要獲得幸福,最有效的長遠策略是積極培養幸福感。

構建幸福感,有以下幾個組成要素:

  • P=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
  • E=投入(engagement)
  • R=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
  • M=意義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
  • A=成就(accomplishment)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具體說來,一個成年人,可以生活中進行下面的練習:

一、找出標誌性的優勢

相對於改正自己的缺點,瞭解自己的優點才是更加有益的。因為優勢可以增加人們的自信和樂觀的態度。

我們可以列出自己認為的最強的5項優勢,然後再問問自己“這是我突出的優勢嗎?”

接下來,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利用這些優勢,有意識地圍繞著它們來組織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二、尋找生活中的三件好事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留出十分鐘時間,寫下一天中真的很順利的三件事,以及它們發生的原因。

不一定是什麼改變人生的大好事,哪怕就是“今天老公給我買到一杯超級好喝的奶茶”也行。

這個練習看起來好像有點“傻傻”的?為啥要做呢?

因為進化的原因,我們的大腦有負面偏好。

大部分人對好事的思考能力都遠不如對壞事的分析能力。

那些整天為一些好事沾沾自喜、疏於準備災荒的人類祖先,是活不過冰河世紀的。

因此,為了克服大腦中天生的負面偏好,我們需要提高並練習關注好事的技能。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三、感恩練習

“感恩”這個詞,這幾年好像有點被用爛了。

經常有關於小學舉辦感恩會的報道,讓我們覺很矯情,很形式主義。

事實上感恩的目的,絕不應該指望別人“報恩”,而是為了傳遞真善美,幫助我們提升對生活的滿意度,感受到更多的積極情緒。

我們對人生中好事的美好回憶能讓我們身心獲益。同時,表達感激之情也會加深我們與別人的關係。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和他的學生曾經辦過一個“感恩之夜”活動,要求每個人都邀請以為在自己的生命中很重要,而自己卻沒好好感謝過的人過來,每個人都要上臺說說自己為什麼要感謝這個人,而這個人事先並不知道。

這個感恩夜影響極大,相關的測量數據表明,所有參加這次活動的人,在隨後的幾天甚至幾個星期內的心情都顯著性地更好。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這些人在感恩夜感謝了別人,而那些人對自己的好一直湧進他們的意識裡,這些積極的思想引發了他們的幸福感。

一次“感恩行動”能大幅提升快樂、減少抑鬱症狀長達一個月。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4、積極主動的迴應

當你在乎的人和你分享好消息時,要做出“積極的、有建設性的迴應”。

也就是說,別表現得不屑一顧,也不是隨意地敷衍“哦,還不錯”。而是表現出真正的激動。

舉個例子:

愛人與你分享好事:

“我做的項目談成了”

積極主動式迴應:

“太棒了!我為你驕傲老公!我知道你特別在乎這個項目!快跟我說說你怎麼做到的?你們怎麼談的?對方說了什麼?你怎麼迴應他的?晚上我給你做好吃的慶祝一下!”

積極被動:

“真是好消息,這是你應得的!”

消極主動:

“那你以後更忙了吧?接下來你都很少回家吃飯了吧?”

消極被動:

“晚上吃什麼?”

在這一點上,父母和孩子之間通常做得很好。比如我們常常跟寶寶說:

“媽媽最愛你了!”;

寶寶也常常跟爸爸媽媽說:

“媽媽(爸爸)我好想你啊!”

和孩子表達感情的時候,我們完全不會不好意思,但對著自己的愛人、父母就會含蓄很多,這真的有點可惜。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五、做好事

想象一下,我去超市買東西,收銀員算錯帳了,少收了10塊錢。我內心稍稍掙扎了一下,然後告訴收銀員:“你少收了10塊”。

這時候你的自我感覺會不會非常好?

這並不是我們突然間發現了自己誠實的品質,而是為我們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而驕傲。

而且,這個事還有一點點困難,畢竟我的內心也稍稍掙扎了一下。掙扎之後做出的正確決定,讓我們更加驕傲。

簡單地說,當我們用意志力去做一件好事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高興。

因此,做一件好事,除了讓他人更快樂,還會增強你的積極情緒。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構建積極情緒?

孩子嘛,當然難免發脾氣、大哭大鬧、打架……爸爸媽媽一對上這些事兒,心裡一著急,很想趕緊有個萬能的方法“制住熊孩子”

但事實上,主動幫孩子構建積極的情緒和人格特質,比時刻想著如何化解消極情緒更加重要。

分享幾個幫孩子構建積極情緒,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一、玩同步遊戲,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影響力

啥叫“同步遊戲”?很簡單,寶寶做什麼,爸爸媽媽也跟著做同樣的事情就好了。比如:

寶寶敲了兩下小鼓,我們也跟著敲兩下。寶寶可能會抬起頭來看我們,然後自己敲三下,我們也跟著敲三下,寶寶就會笑得很開心。

在這個過程中,寶寶會學習到:我的行為能影響到別人,我是很重要的!

二、“是”和“不”

“不”這個詞在孩子的生活中,確實很重要,因為它表示限制和危險。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麼重要,“不”才不應該被濫用。

說“不”的時機很珍貴,儘量留到需要制止真正危險、或面對原則性問題的時候再說。比如:

不能玩火、不要在馬路上瘋跑。

然而有時候,我們脫口而出的“不行”,是為了避免孩子給我們大人帶來不便,而不是真的為了避免孩子發生危險。比如:

孩子想自己拿飲料杯喝飲料,媽媽卻大聲說“不行”。

媽媽其實是怕孩子打翻杯子,弄溼衣服地板,從而給自己帶來不便,但對孩子來說,並沒有真正的危險。

所以,這種時候,爸媽應該提醒自己用替代的言辭和方案,比如:把飲料杯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或是說:

“小心點,媽媽幫你扶著。”

為什麼要少用“不”?

想想一下,如果孩子從小到大,聽得最多的都是父母憤怒、焦急的“不要”、“不行”、“不可以”……那在進入一個新情境的時候,要接受一個新挑戰的時候,孩子心裡的聲音是“不”,還是“是”呢?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三、重視睡前最好的時光

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玩具也高級,不一定就能感到快樂。

真正和快樂有關的,是孩子的小腦袋裡有多少積極的記憶、期待、信念,每天有多少好的想法,有多少壞的想法。

匹茲堡大學有兩位心理學家曾經統計過人們擁有的積極和消極想法的比例。他們發現:

▪抑鬱的人:積極想法和消極想法為1:1

▪不抑鬱的人:積極想法和消極想法為2:1

爸爸媽媽們可以利用睡前最好的時光,來塑造孩子的積極心理比例,並希望它們能內化到孩子的生活中。比如:

睡前,媽媽和寶寶抱在一起,媽媽問問寶寶:

親愛的寶貝,今天你做了哪些很喜歡的事情?

於是媽媽和寶寶一起回憶今天遇到的開心、愉快的事情。

接著還可以問問寶寶:

寶寶今天有沒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呢?

如果寶寶跟媽媽講述了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媽媽可以先對寶寶的心情表示理解,然後,再把這件不好的事情,解釋為小範圍、偶爾發生的事情(這很重要,否則,孩子會覺得不好的事情隨時都會發生,還會長久地追隨自己,就不太可能樂觀得起來了)。

最後,和寶寶分享一下解決辦法。

比如:

寶寶:琪琪把我的小黃鴨搶去玩了。

媽媽:哦,這真不好,你當時一定很生氣吧?

寶寶:嗯,非常生氣

媽媽:我也不喜歡琪琪搶你的小黃鴨,不過琪琪還小,她喜歡你的小黃鴨,卻不知道怎麼跟你說,等她大一點,就會知道好好跟你說,而不是搶你的小黃鴨了。

寶寶:或許是吧。

媽媽:看來你今天過得不錯,有8件好事,才有1件壞事。

寶寶:啊!一天有8件好事啊!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心理學家Barbara Fredrickson 就指出:

良性的情感,會拓寬我們的精神關注點。

喜悅、有興趣、滿足這樣的情感,會給人創造出遊戲的迫切需求,讓人變得更有創造性,使生活更有滋味,去尋求心的體驗、整合以及成長。

這並不是說,一個人必須一直都很積極。人總會有消極難受的時候。

憂慮、悲傷、憤怒以及其他類似的“沮喪之情”,存在於每一個普通人的生命中。

可如果總是看到“杯子只剩下一半水”,不僅有礙身心健康,還會抑制住一個人抵抗壓力、重煥生機的能力。畢竟,壓力、焦慮、沮喪等負面情緒是不可避免的。

但即便是在承受壓力的時候,良性的情緒,也使得人們在解決問題時更有創造性,從而更主動地應對逆境,而不會因為暫時的挫折而停頓下來。

"

如何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好一點兒呢?

我們下班之後,也喜歡刷刷抖音、看看綜藝節目,希望藉此讓自己放鬆一下。

很多雜誌、文章……都會分享一些消除壓力、降低焦慮的方法。

確實,生活中難免遇到悲傷、焦慮、痛苦、失望、煩躁等負面情緒,如果有一些方法能夠消除這些負面情緒,我們的心情當然會變得好一點兒。

但是!

注意了!

只是好一點!

著名的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

消除負面情緒,並不是一條通向幸福的道路。

過去,一談到“心理學”,人們多半關注的是如何消除抑鬱,如何消除壓力、如何消除焦慮……

一說到去做心理諮詢,就聯想到:“他最近遇到了什麼不好的問題?”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可以說在整個20世紀,“消極心理學”模式佔據了心理學發展的主導地位。

可是,就算我們消除了焦慮,消除了抑鬱,消除了悲傷……消除了各種負面情緒,我們的生活也並不會很好,它只是“不壞”而已。

那種生活的“最高追求”,也不過就是指望著“不受罪”、“不痛苦”罷了!

可是很顯然,我們自己的追求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遠遠不止這樣吧?

我們不僅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下一代不受罪、不痛苦,我們更追求快樂、幸福,以及生命的意義。

因此,在20 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積極心理學的研究。

以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和契克森米哈賴為主導,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

塞利格曼說:

“讓生命變得有意義的,遠遠不只是沒有負面因素。”

在塞利格曼看來,要獲得幸福,最有效的長遠策略是積極培養幸福感。

構建幸福感,有以下幾個組成要素:

  • P=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
  • E=投入(engagement)
  • R=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
  • M=意義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
  • A=成就(accomplishment)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具體說來,一個成年人,可以生活中進行下面的練習:

一、找出標誌性的優勢

相對於改正自己的缺點,瞭解自己的優點才是更加有益的。因為優勢可以增加人們的自信和樂觀的態度。

我們可以列出自己認為的最強的5項優勢,然後再問問自己“這是我突出的優勢嗎?”

接下來,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利用這些優勢,有意識地圍繞著它們來組織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二、尋找生活中的三件好事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留出十分鐘時間,寫下一天中真的很順利的三件事,以及它們發生的原因。

不一定是什麼改變人生的大好事,哪怕就是“今天老公給我買到一杯超級好喝的奶茶”也行。

這個練習看起來好像有點“傻傻”的?為啥要做呢?

因為進化的原因,我們的大腦有負面偏好。

大部分人對好事的思考能力都遠不如對壞事的分析能力。

那些整天為一些好事沾沾自喜、疏於準備災荒的人類祖先,是活不過冰河世紀的。

因此,為了克服大腦中天生的負面偏好,我們需要提高並練習關注好事的技能。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三、感恩練習

“感恩”這個詞,這幾年好像有點被用爛了。

經常有關於小學舉辦感恩會的報道,讓我們覺很矯情,很形式主義。

事實上感恩的目的,絕不應該指望別人“報恩”,而是為了傳遞真善美,幫助我們提升對生活的滿意度,感受到更多的積極情緒。

我們對人生中好事的美好回憶能讓我們身心獲益。同時,表達感激之情也會加深我們與別人的關係。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和他的學生曾經辦過一個“感恩之夜”活動,要求每個人都邀請以為在自己的生命中很重要,而自己卻沒好好感謝過的人過來,每個人都要上臺說說自己為什麼要感謝這個人,而這個人事先並不知道。

這個感恩夜影響極大,相關的測量數據表明,所有參加這次活動的人,在隨後的幾天甚至幾個星期內的心情都顯著性地更好。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這些人在感恩夜感謝了別人,而那些人對自己的好一直湧進他們的意識裡,這些積極的思想引發了他們的幸福感。

一次“感恩行動”能大幅提升快樂、減少抑鬱症狀長達一個月。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4、積極主動的迴應

當你在乎的人和你分享好消息時,要做出“積極的、有建設性的迴應”。

也就是說,別表現得不屑一顧,也不是隨意地敷衍“哦,還不錯”。而是表現出真正的激動。

舉個例子:

愛人與你分享好事:

“我做的項目談成了”

積極主動式迴應:

“太棒了!我為你驕傲老公!我知道你特別在乎這個項目!快跟我說說你怎麼做到的?你們怎麼談的?對方說了什麼?你怎麼迴應他的?晚上我給你做好吃的慶祝一下!”

積極被動:

“真是好消息,這是你應得的!”

消極主動:

“那你以後更忙了吧?接下來你都很少回家吃飯了吧?”

消極被動:

“晚上吃什麼?”

在這一點上,父母和孩子之間通常做得很好。比如我們常常跟寶寶說:

“媽媽最愛你了!”;

寶寶也常常跟爸爸媽媽說:

“媽媽(爸爸)我好想你啊!”

和孩子表達感情的時候,我們完全不會不好意思,但對著自己的愛人、父母就會含蓄很多,這真的有點可惜。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五、做好事

想象一下,我去超市買東西,收銀員算錯帳了,少收了10塊錢。我內心稍稍掙扎了一下,然後告訴收銀員:“你少收了10塊”。

這時候你的自我感覺會不會非常好?

這並不是我們突然間發現了自己誠實的品質,而是為我們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而驕傲。

而且,這個事還有一點點困難,畢竟我的內心也稍稍掙扎了一下。掙扎之後做出的正確決定,讓我們更加驕傲。

簡單地說,當我們用意志力去做一件好事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高興。

因此,做一件好事,除了讓他人更快樂,還會增強你的積極情緒。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構建積極情緒?

孩子嘛,當然難免發脾氣、大哭大鬧、打架……爸爸媽媽一對上這些事兒,心裡一著急,很想趕緊有個萬能的方法“制住熊孩子”

但事實上,主動幫孩子構建積極的情緒和人格特質,比時刻想著如何化解消極情緒更加重要。

分享幾個幫孩子構建積極情緒,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一、玩同步遊戲,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影響力

啥叫“同步遊戲”?很簡單,寶寶做什麼,爸爸媽媽也跟著做同樣的事情就好了。比如:

寶寶敲了兩下小鼓,我們也跟著敲兩下。寶寶可能會抬起頭來看我們,然後自己敲三下,我們也跟著敲三下,寶寶就會笑得很開心。

在這個過程中,寶寶會學習到:我的行為能影響到別人,我是很重要的!

二、“是”和“不”

“不”這個詞在孩子的生活中,確實很重要,因為它表示限制和危險。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麼重要,“不”才不應該被濫用。

說“不”的時機很珍貴,儘量留到需要制止真正危險、或面對原則性問題的時候再說。比如:

不能玩火、不要在馬路上瘋跑。

然而有時候,我們脫口而出的“不行”,是為了避免孩子給我們大人帶來不便,而不是真的為了避免孩子發生危險。比如:

孩子想自己拿飲料杯喝飲料,媽媽卻大聲說“不行”。

媽媽其實是怕孩子打翻杯子,弄溼衣服地板,從而給自己帶來不便,但對孩子來說,並沒有真正的危險。

所以,這種時候,爸媽應該提醒自己用替代的言辭和方案,比如:把飲料杯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或是說:

“小心點,媽媽幫你扶著。”

為什麼要少用“不”?

想想一下,如果孩子從小到大,聽得最多的都是父母憤怒、焦急的“不要”、“不行”、“不可以”……那在進入一個新情境的時候,要接受一個新挑戰的時候,孩子心裡的聲音是“不”,還是“是”呢?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三、重視睡前最好的時光

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玩具也高級,不一定就能感到快樂。

真正和快樂有關的,是孩子的小腦袋裡有多少積極的記憶、期待、信念,每天有多少好的想法,有多少壞的想法。

匹茲堡大學有兩位心理學家曾經統計過人們擁有的積極和消極想法的比例。他們發現:

▪抑鬱的人:積極想法和消極想法為1:1

▪不抑鬱的人:積極想法和消極想法為2:1

爸爸媽媽們可以利用睡前最好的時光,來塑造孩子的積極心理比例,並希望它們能內化到孩子的生活中。比如:

睡前,媽媽和寶寶抱在一起,媽媽問問寶寶:

親愛的寶貝,今天你做了哪些很喜歡的事情?

於是媽媽和寶寶一起回憶今天遇到的開心、愉快的事情。

接著還可以問問寶寶:

寶寶今天有沒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呢?

如果寶寶跟媽媽講述了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媽媽可以先對寶寶的心情表示理解,然後,再把這件不好的事情,解釋為小範圍、偶爾發生的事情(這很重要,否則,孩子會覺得不好的事情隨時都會發生,還會長久地追隨自己,就不太可能樂觀得起來了)。

最後,和寶寶分享一下解決辦法。

比如:

寶寶:琪琪把我的小黃鴨搶去玩了。

媽媽:哦,這真不好,你當時一定很生氣吧?

寶寶:嗯,非常生氣

媽媽:我也不喜歡琪琪搶你的小黃鴨,不過琪琪還小,她喜歡你的小黃鴨,卻不知道怎麼跟你說,等她大一點,就會知道好好跟你說,而不是搶你的小黃鴨了。

寶寶:或許是吧。

媽媽:看來你今天過得不錯,有8件好事,才有1件壞事。

寶寶:啊!一天有8件好事啊!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心理學家Barbara Fredrickson 就指出:

良性的情感,會拓寬我們的精神關注點。

喜悅、有興趣、滿足這樣的情感,會給人創造出遊戲的迫切需求,讓人變得更有創造性,使生活更有滋味,去尋求心的體驗、整合以及成長。

這並不是說,一個人必須一直都很積極。人總會有消極難受的時候。

憂慮、悲傷、憤怒以及其他類似的“沮喪之情”,存在於每一個普通人的生命中。

可如果總是看到“杯子只剩下一半水”,不僅有礙身心健康,還會抑制住一個人抵抗壓力、重煥生機的能力。畢竟,壓力、焦慮、沮喪等負面情緒是不可避免的。

但即便是在承受壓力的時候,良性的情緒,也使得人們在解決問題時更有創造性,從而更主動地應對逆境,而不會因為暫時的挫折而停頓下來。

別哭、別傷心、別洩氣?構建積極人格,比化解消極情緒更重要

每一位爸爸媽媽,都需要找到方法,來度過所有令人沮喪的時刻,併成為一個為自己孩子而存在的父母。畢竟育兒真不是一項簡單輕鬆的工作。

因此,當我們談論自己為教育孩子付出的很多努力,談論各種育兒方法的時候,我們也應該關注一下自己。

我們可以停下來,認識到每個人都在掙扎,這些感覺是正常的,我們要為孩子構建積極情緒,也應該為自己構建積極情緒,而不是評判和責備自己。

要相信:健康可以被視為一種生活技巧,如果勤加練習,你其實會有進步。

而花一點時間,來學習產生積極情緒的技巧,有助於我們變成更健康、更合群、更具復原力的人。

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在孩子7歲以前,這種積極教養孩子的方式,主要在於增加孩子的積極情緒,改變孩子對生活的看法,更多地關注生活中的好消息,而不是消極消息。

到7歲以後,爸媽們就可以看到孩子的優勢凸顯出來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