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
"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跟我保持距離,因為他們害怕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過,每次認識新朋友問他的職業,他都不敢直言,只說自己是“搞教育的,搞教育的”

為啥呢,因為大家一聽到你是做諮詢師的,就有點不敢跟你交朋友了,總覺得會很容易被你看穿,甚至看一下眼神就被“讀心”了。

但事實上,心理諮詢師真的不會這樣做!(而且分析別人很累的!)

"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跟我保持距離,因為他們害怕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過,每次認識新朋友問他的職業,他都不敢直言,只說自己是“搞教育的,搞教育的”

為啥呢,因為大家一聽到你是做諮詢師的,就有點不敢跟你交朋友了,總覺得會很容易被你看穿,甚至看一下眼神就被“讀心”了。

但事實上,心理諮詢師真的不會這樣做!(而且分析別人很累的!)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來自諮詢師的調侃

有人擔心被分析,但也有人主動想要被分析——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每個人都有需要情感支持的時候,諮詢師的家人和朋友當然也不例外。

閨蜜、死黨、伴侶、孩子、父母,都有感到脆弱和迷茫的時候。這些時候,有個做諮詢師的家人,就容易成為他們依賴、傾訴的第一人選。

"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跟我保持距離,因為他們害怕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過,每次認識新朋友問他的職業,他都不敢直言,只說自己是“搞教育的,搞教育的”

為啥呢,因為大家一聽到你是做諮詢師的,就有點不敢跟你交朋友了,總覺得會很容易被你看穿,甚至看一下眼神就被“讀心”了。

但事實上,心理諮詢師真的不會這樣做!(而且分析別人很累的!)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來自諮詢師的調侃

有人擔心被分析,但也有人主動想要被分析——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每個人都有需要情感支持的時候,諮詢師的家人和朋友當然也不例外。

閨蜜、死黨、伴侶、孩子、父母,都有感到脆弱和迷茫的時候。這些時候,有個做諮詢師的家人,就容易成為他們依賴、傾訴的第一人選。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對一位專業的諮詢師來說,把工作和生活劃分清楚,向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面對身邊最親愛的人,很多人往往找不到在陌生來訪者面前的那份客觀與從容——太過專業的回答似乎會顯得生分,不專業的回答似乎又解決不了問題。

那麼,諮詢師會怎麼處理工作之外的“諮詢”呢?

“我是他們所愛、所依賴的人,但並不是他們的諮詢師”

不得不說,諮詢師在工作之外的時間繼續扮演諮詢師的角色,對諮詢師來說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Careersinpsychotherapy 網站採訪了3位不同領域的心理諮詢師,問了他們這樣一個問題:

在生活中,你如何處理所愛之人的諮詢“訴求”?

Megan Bearce 是一個獨立執業的婚姻與家庭心理諮詢師,她說:“我真的不想在辦公室之外繼續工作!但是許多人認為你在辦公室外依然是個心理諮詢師。”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想跟我保持距離。他們覺得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可我真的不會這樣做。

還有另一個極端的情況,他們上來就開始講自己的故事,希望我做個“免費諮詢”來為他們提一些建議。可這是界限的問題啊。”

(啊,這大概是很多諮詢師朋友遇到過的問題吧......)

"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跟我保持距離,因為他們害怕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過,每次認識新朋友問他的職業,他都不敢直言,只說自己是“搞教育的,搞教育的”

為啥呢,因為大家一聽到你是做諮詢師的,就有點不敢跟你交朋友了,總覺得會很容易被你看穿,甚至看一下眼神就被“讀心”了。

但事實上,心理諮詢師真的不會這樣做!(而且分析別人很累的!)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來自諮詢師的調侃

有人擔心被分析,但也有人主動想要被分析——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每個人都有需要情感支持的時候,諮詢師的家人和朋友當然也不例外。

閨蜜、死黨、伴侶、孩子、父母,都有感到脆弱和迷茫的時候。這些時候,有個做諮詢師的家人,就容易成為他們依賴、傾訴的第一人選。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對一位專業的諮詢師來說,把工作和生活劃分清楚,向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面對身邊最親愛的人,很多人往往找不到在陌生來訪者面前的那份客觀與從容——太過專業的回答似乎會顯得生分,不專業的回答似乎又解決不了問題。

那麼,諮詢師會怎麼處理工作之外的“諮詢”呢?

“我是他們所愛、所依賴的人,但並不是他們的諮詢師”

不得不說,諮詢師在工作之外的時間繼續扮演諮詢師的角色,對諮詢師來說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Careersinpsychotherapy 網站採訪了3位不同領域的心理諮詢師,問了他們這樣一個問題:

在生活中,你如何處理所愛之人的諮詢“訴求”?

Megan Bearce 是一個獨立執業的婚姻與家庭心理諮詢師,她說:“我真的不想在辦公室之外繼續工作!但是許多人認為你在辦公室外依然是個心理諮詢師。”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想跟我保持距離。他們覺得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可我真的不會這樣做。

還有另一個極端的情況,他們上來就開始講自己的故事,希望我做個“免費諮詢”來為他們提一些建議。可這是界限的問題啊。”

(啊,這大概是很多諮詢師朋友遇到過的問題吧......)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另一位,Kristen Martinez,是個關注自我壓抑,LGBT 群體和女性問題的諮詢師,她很早就意識到,在生活中擔任親人和朋友的“治療師”是非常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

“這事很棘手。我還在讀碩士、學基本諮詢技巧的時候,就不由自主地把朋友和家人的傾訴當成他們的訴求,也把自己代入到諮詢師的角色中。

一開始我根本沒辦法拒絕,直到經過有意識的努力,我才抑制住了這些習慣,才明白它並沒有好處。”

原因就在於,如果你與這個人十分親密,你就很難用多種角度客觀地去看待他的處境。

"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跟我保持距離,因為他們害怕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過,每次認識新朋友問他的職業,他都不敢直言,只說自己是“搞教育的,搞教育的”

為啥呢,因為大家一聽到你是做諮詢師的,就有點不敢跟你交朋友了,總覺得會很容易被你看穿,甚至看一下眼神就被“讀心”了。

但事實上,心理諮詢師真的不會這樣做!(而且分析別人很累的!)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來自諮詢師的調侃

有人擔心被分析,但也有人主動想要被分析——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每個人都有需要情感支持的時候,諮詢師的家人和朋友當然也不例外。

閨蜜、死黨、伴侶、孩子、父母,都有感到脆弱和迷茫的時候。這些時候,有個做諮詢師的家人,就容易成為他們依賴、傾訴的第一人選。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對一位專業的諮詢師來說,把工作和生活劃分清楚,向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面對身邊最親愛的人,很多人往往找不到在陌生來訪者面前的那份客觀與從容——太過專業的回答似乎會顯得生分,不專業的回答似乎又解決不了問題。

那麼,諮詢師會怎麼處理工作之外的“諮詢”呢?

“我是他們所愛、所依賴的人,但並不是他們的諮詢師”

不得不說,諮詢師在工作之外的時間繼續扮演諮詢師的角色,對諮詢師來說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Careersinpsychotherapy 網站採訪了3位不同領域的心理諮詢師,問了他們這樣一個問題:

在生活中,你如何處理所愛之人的諮詢“訴求”?

Megan Bearce 是一個獨立執業的婚姻與家庭心理諮詢師,她說:“我真的不想在辦公室之外繼續工作!但是許多人認為你在辦公室外依然是個心理諮詢師。”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想跟我保持距離。他們覺得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可我真的不會這樣做。

還有另一個極端的情況,他們上來就開始講自己的故事,希望我做個“免費諮詢”來為他們提一些建議。可這是界限的問題啊。”

(啊,這大概是很多諮詢師朋友遇到過的問題吧......)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另一位,Kristen Martinez,是個關注自我壓抑,LGBT 群體和女性問題的諮詢師,她很早就意識到,在生活中擔任親人和朋友的“治療師”是非常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

“這事很棘手。我還在讀碩士、學基本諮詢技巧的時候,就不由自主地把朋友和家人的傾訴當成他們的訴求,也把自己代入到諮詢師的角色中。

一開始我根本沒辦法拒絕,直到經過有意識的努力,我才抑制住了這些習慣,才明白它並沒有好處。”

原因就在於,如果你與這個人十分親密,你就很難用多種角度客觀地去看待他的處境。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心理學家 Ramani Durvasula 博士則如此說道:

“每天結束的時候,我都筋疲力盡,沒有力量再去傾聽他們的傾訴。可拒絕這些親密的人又太難了。

通常,我的疲倦感會讓我不願意和他們深入探討那些 問題,但身為一個心理學從業者,偏偏又總是更容易透徹地看清問題。

不得不說,我的工作性質,讓我非常珍惜自己獨處的時刻。工作結束後會非常非常累。再去社交,實在太消耗了。”

這其實是一個雙重/多重關係的問題

且不說諮詢師為朋友、親人做諮詢有多累,另一方面,從專業角度來看,這種行為也觸及了“雙重關係”的倫理問題

雙重關係(dual relationships)是指,當心理諮詢師與某位來訪者建立了職業性的關係時,

1. 同時與該來訪者有其他關係;

or

2. 同時與“該來訪者有親密關係,或其他關係的人”具有其他角色關係;

or

3. 確定未來即將進入某種角色,將與“來訪者或來訪者有關係的人”具有某種關係。

如果除專業關係以外,還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社會關係,就稱為多重關係(multiple relationship)(鄧晶,錢銘怡, 2017)。

顯然,面對親人和朋友,當我們以心理諮詢師的身份發聲,就會觸及到雙重關係的問題

"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跟我保持距離,因為他們害怕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過,每次認識新朋友問他的職業,他都不敢直言,只說自己是“搞教育的,搞教育的”

為啥呢,因為大家一聽到你是做諮詢師的,就有點不敢跟你交朋友了,總覺得會很容易被你看穿,甚至看一下眼神就被“讀心”了。

但事實上,心理諮詢師真的不會這樣做!(而且分析別人很累的!)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來自諮詢師的調侃

有人擔心被分析,但也有人主動想要被分析——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每個人都有需要情感支持的時候,諮詢師的家人和朋友當然也不例外。

閨蜜、死黨、伴侶、孩子、父母,都有感到脆弱和迷茫的時候。這些時候,有個做諮詢師的家人,就容易成為他們依賴、傾訴的第一人選。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對一位專業的諮詢師來說,把工作和生活劃分清楚,向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面對身邊最親愛的人,很多人往往找不到在陌生來訪者面前的那份客觀與從容——太過專業的回答似乎會顯得生分,不專業的回答似乎又解決不了問題。

那麼,諮詢師會怎麼處理工作之外的“諮詢”呢?

“我是他們所愛、所依賴的人,但並不是他們的諮詢師”

不得不說,諮詢師在工作之外的時間繼續扮演諮詢師的角色,對諮詢師來說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Careersinpsychotherapy 網站採訪了3位不同領域的心理諮詢師,問了他們這樣一個問題:

在生活中,你如何處理所愛之人的諮詢“訴求”?

Megan Bearce 是一個獨立執業的婚姻與家庭心理諮詢師,她說:“我真的不想在辦公室之外繼續工作!但是許多人認為你在辦公室外依然是個心理諮詢師。”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想跟我保持距離。他們覺得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可我真的不會這樣做。

還有另一個極端的情況,他們上來就開始講自己的故事,希望我做個“免費諮詢”來為他們提一些建議。可這是界限的問題啊。”

(啊,這大概是很多諮詢師朋友遇到過的問題吧......)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另一位,Kristen Martinez,是個關注自我壓抑,LGBT 群體和女性問題的諮詢師,她很早就意識到,在生活中擔任親人和朋友的“治療師”是非常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

“這事很棘手。我還在讀碩士、學基本諮詢技巧的時候,就不由自主地把朋友和家人的傾訴當成他們的訴求,也把自己代入到諮詢師的角色中。

一開始我根本沒辦法拒絕,直到經過有意識的努力,我才抑制住了這些習慣,才明白它並沒有好處。”

原因就在於,如果你與這個人十分親密,你就很難用多種角度客觀地去看待他的處境。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心理學家 Ramani Durvasula 博士則如此說道:

“每天結束的時候,我都筋疲力盡,沒有力量再去傾聽他們的傾訴。可拒絕這些親密的人又太難了。

通常,我的疲倦感會讓我不願意和他們深入探討那些 問題,但身為一個心理學從業者,偏偏又總是更容易透徹地看清問題。

不得不說,我的工作性質,讓我非常珍惜自己獨處的時刻。工作結束後會非常非常累。再去社交,實在太消耗了。”

這其實是一個雙重/多重關係的問題

且不說諮詢師為朋友、親人做諮詢有多累,另一方面,從專業角度來看,這種行為也觸及了“雙重關係”的倫理問題

雙重關係(dual relationships)是指,當心理諮詢師與某位來訪者建立了職業性的關係時,

1. 同時與該來訪者有其他關係;

or

2. 同時與“該來訪者有親密關係,或其他關係的人”具有其他角色關係;

or

3. 確定未來即將進入某種角色,將與“來訪者或來訪者有關係的人”具有某種關係。

如果除專業關係以外,還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社會關係,就稱為多重關係(multiple relationship)(鄧晶,錢銘怡, 2017)。

顯然,面對親人和朋友,當我們以心理諮詢師的身份發聲,就會觸及到雙重關係的問題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中國心理學會於2007年發表的《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在“專業關係”這一章中,對雙重關係做出了較為詳盡的限定。

倫理守則1.7指出:

“心理師要清楚地瞭解雙重關係對專業判斷力的不利影響及其傷害尋求專業服務者的潛在危險性,避免與尋求專業服務者發生雙重關係” (鄧晶,錢銘怡, 2017)。

當諮詢師的判斷力被已有經驗影響,對尋求幫助的人也許就不能做到真正的客觀。

而這種非客觀,甚至可能對尋求幫助的人造成傷害。

與走進諮詢室的來訪者不存在雙重關係,這一點並不難做到;但反過來看,走出諮詢室還要避免與相識的人建立類似諮詢關係,似乎是一個很容易觸碰的界線。

"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跟我保持距離,因為他們害怕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過,每次認識新朋友問他的職業,他都不敢直言,只說自己是“搞教育的,搞教育的”

為啥呢,因為大家一聽到你是做諮詢師的,就有點不敢跟你交朋友了,總覺得會很容易被你看穿,甚至看一下眼神就被“讀心”了。

但事實上,心理諮詢師真的不會這樣做!(而且分析別人很累的!)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來自諮詢師的調侃

有人擔心被分析,但也有人主動想要被分析——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每個人都有需要情感支持的時候,諮詢師的家人和朋友當然也不例外。

閨蜜、死黨、伴侶、孩子、父母,都有感到脆弱和迷茫的時候。這些時候,有個做諮詢師的家人,就容易成為他們依賴、傾訴的第一人選。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對一位專業的諮詢師來說,把工作和生活劃分清楚,向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面對身邊最親愛的人,很多人往往找不到在陌生來訪者面前的那份客觀與從容——太過專業的回答似乎會顯得生分,不專業的回答似乎又解決不了問題。

那麼,諮詢師會怎麼處理工作之外的“諮詢”呢?

“我是他們所愛、所依賴的人,但並不是他們的諮詢師”

不得不說,諮詢師在工作之外的時間繼續扮演諮詢師的角色,對諮詢師來說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Careersinpsychotherapy 網站採訪了3位不同領域的心理諮詢師,問了他們這樣一個問題:

在生活中,你如何處理所愛之人的諮詢“訴求”?

Megan Bearce 是一個獨立執業的婚姻與家庭心理諮詢師,她說:“我真的不想在辦公室之外繼續工作!但是許多人認為你在辦公室外依然是個心理諮詢師。”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想跟我保持距離。他們覺得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可我真的不會這樣做。

還有另一個極端的情況,他們上來就開始講自己的故事,希望我做個“免費諮詢”來為他們提一些建議。可這是界限的問題啊。”

(啊,這大概是很多諮詢師朋友遇到過的問題吧......)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另一位,Kristen Martinez,是個關注自我壓抑,LGBT 群體和女性問題的諮詢師,她很早就意識到,在生活中擔任親人和朋友的“治療師”是非常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

“這事很棘手。我還在讀碩士、學基本諮詢技巧的時候,就不由自主地把朋友和家人的傾訴當成他們的訴求,也把自己代入到諮詢師的角色中。

一開始我根本沒辦法拒絕,直到經過有意識的努力,我才抑制住了這些習慣,才明白它並沒有好處。”

原因就在於,如果你與這個人十分親密,你就很難用多種角度客觀地去看待他的處境。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心理學家 Ramani Durvasula 博士則如此說道:

“每天結束的時候,我都筋疲力盡,沒有力量再去傾聽他們的傾訴。可拒絕這些親密的人又太難了。

通常,我的疲倦感會讓我不願意和他們深入探討那些 問題,但身為一個心理學從業者,偏偏又總是更容易透徹地看清問題。

不得不說,我的工作性質,讓我非常珍惜自己獨處的時刻。工作結束後會非常非常累。再去社交,實在太消耗了。”

這其實是一個雙重/多重關係的問題

且不說諮詢師為朋友、親人做諮詢有多累,另一方面,從專業角度來看,這種行為也觸及了“雙重關係”的倫理問題

雙重關係(dual relationships)是指,當心理諮詢師與某位來訪者建立了職業性的關係時,

1. 同時與該來訪者有其他關係;

or

2. 同時與“該來訪者有親密關係,或其他關係的人”具有其他角色關係;

or

3. 確定未來即將進入某種角色,將與“來訪者或來訪者有關係的人”具有某種關係。

如果除專業關係以外,還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社會關係,就稱為多重關係(multiple relationship)(鄧晶,錢銘怡, 2017)。

顯然,面對親人和朋友,當我們以心理諮詢師的身份發聲,就會觸及到雙重關係的問題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中國心理學會於2007年發表的《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在“專業關係”這一章中,對雙重關係做出了較為詳盡的限定。

倫理守則1.7指出:

“心理師要清楚地瞭解雙重關係對專業判斷力的不利影響及其傷害尋求專業服務者的潛在危險性,避免與尋求專業服務者發生雙重關係” (鄧晶,錢銘怡, 2017)。

當諮詢師的判斷力被已有經驗影響,對尋求幫助的人也許就不能做到真正的客觀。

而這種非客觀,甚至可能對尋求幫助的人造成傷害。

與走進諮詢室的來訪者不存在雙重關係,這一點並不難做到;但反過來看,走出諮詢室還要避免與相識的人建立類似諮詢關係,似乎是一個很容易觸碰的界線。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雙重關係可能帶來哪些危害?

那,為什麼心理諮詢要搞的這麼嚴格呢?找一個熟人、親戚做諮詢,難道還能鬧出什麼問題?

還真能。

準確來說,雙重關係有可能會損害心理學家的客觀性、能力或效率,從而影響其工作的效果或者直接對來訪者造成剝削或傷害

另外,當存在雙重關係時,這種關係會侵蝕職業界限從而破壞信任關係,治療的效果會因此受損。同時,界限的突破也可能使諮詢師得以濫用來訪者的信任,從而對來訪者造成傷害(李揚,錢銘怡, 2007)。

要知道,心理諮詢中,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跟我保持距離,因為他們害怕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過,每次認識新朋友問他的職業,他都不敢直言,只說自己是“搞教育的,搞教育的”

為啥呢,因為大家一聽到你是做諮詢師的,就有點不敢跟你交朋友了,總覺得會很容易被你看穿,甚至看一下眼神就被“讀心”了。

但事實上,心理諮詢師真的不會這樣做!(而且分析別人很累的!)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來自諮詢師的調侃

有人擔心被分析,但也有人主動想要被分析——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每個人都有需要情感支持的時候,諮詢師的家人和朋友當然也不例外。

閨蜜、死黨、伴侶、孩子、父母,都有感到脆弱和迷茫的時候。這些時候,有個做諮詢師的家人,就容易成為他們依賴、傾訴的第一人選。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對一位專業的諮詢師來說,把工作和生活劃分清楚,向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面對身邊最親愛的人,很多人往往找不到在陌生來訪者面前的那份客觀與從容——太過專業的回答似乎會顯得生分,不專業的回答似乎又解決不了問題。

那麼,諮詢師會怎麼處理工作之外的“諮詢”呢?

“我是他們所愛、所依賴的人,但並不是他們的諮詢師”

不得不說,諮詢師在工作之外的時間繼續扮演諮詢師的角色,對諮詢師來說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Careersinpsychotherapy 網站採訪了3位不同領域的心理諮詢師,問了他們這樣一個問題:

在生活中,你如何處理所愛之人的諮詢“訴求”?

Megan Bearce 是一個獨立執業的婚姻與家庭心理諮詢師,她說:“我真的不想在辦公室之外繼續工作!但是許多人認為你在辦公室外依然是個心理諮詢師。”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想跟我保持距離。他們覺得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可我真的不會這樣做。

還有另一個極端的情況,他們上來就開始講自己的故事,希望我做個“免費諮詢”來為他們提一些建議。可這是界限的問題啊。”

(啊,這大概是很多諮詢師朋友遇到過的問題吧......)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另一位,Kristen Martinez,是個關注自我壓抑,LGBT 群體和女性問題的諮詢師,她很早就意識到,在生活中擔任親人和朋友的“治療師”是非常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

“這事很棘手。我還在讀碩士、學基本諮詢技巧的時候,就不由自主地把朋友和家人的傾訴當成他們的訴求,也把自己代入到諮詢師的角色中。

一開始我根本沒辦法拒絕,直到經過有意識的努力,我才抑制住了這些習慣,才明白它並沒有好處。”

原因就在於,如果你與這個人十分親密,你就很難用多種角度客觀地去看待他的處境。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心理學家 Ramani Durvasula 博士則如此說道:

“每天結束的時候,我都筋疲力盡,沒有力量再去傾聽他們的傾訴。可拒絕這些親密的人又太難了。

通常,我的疲倦感會讓我不願意和他們深入探討那些 問題,但身為一個心理學從業者,偏偏又總是更容易透徹地看清問題。

不得不說,我的工作性質,讓我非常珍惜自己獨處的時刻。工作結束後會非常非常累。再去社交,實在太消耗了。”

這其實是一個雙重/多重關係的問題

且不說諮詢師為朋友、親人做諮詢有多累,另一方面,從專業角度來看,這種行為也觸及了“雙重關係”的倫理問題

雙重關係(dual relationships)是指,當心理諮詢師與某位來訪者建立了職業性的關係時,

1. 同時與該來訪者有其他關係;

or

2. 同時與“該來訪者有親密關係,或其他關係的人”具有其他角色關係;

or

3. 確定未來即將進入某種角色,將與“來訪者或來訪者有關係的人”具有某種關係。

如果除專業關係以外,還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社會關係,就稱為多重關係(multiple relationship)(鄧晶,錢銘怡, 2017)。

顯然,面對親人和朋友,當我們以心理諮詢師的身份發聲,就會觸及到雙重關係的問題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中國心理學會於2007年發表的《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在“專業關係”這一章中,對雙重關係做出了較為詳盡的限定。

倫理守則1.7指出:

“心理師要清楚地瞭解雙重關係對專業判斷力的不利影響及其傷害尋求專業服務者的潛在危險性,避免與尋求專業服務者發生雙重關係” (鄧晶,錢銘怡, 2017)。

當諮詢師的判斷力被已有經驗影響,對尋求幫助的人也許就不能做到真正的客觀。

而這種非客觀,甚至可能對尋求幫助的人造成傷害。

與走進諮詢室的來訪者不存在雙重關係,這一點並不難做到;但反過來看,走出諮詢室還要避免與相識的人建立類似諮詢關係,似乎是一個很容易觸碰的界線。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雙重關係可能帶來哪些危害?

那,為什麼心理諮詢要搞的這麼嚴格呢?找一個熟人、親戚做諮詢,難道還能鬧出什麼問題?

還真能。

準確來說,雙重關係有可能會損害心理學家的客觀性、能力或效率,從而影響其工作的效果或者直接對來訪者造成剝削或傷害

另外,當存在雙重關係時,這種關係會侵蝕職業界限從而破壞信任關係,治療的效果會因此受損。同時,界限的突破也可能使諮詢師得以濫用來訪者的信任,從而對來訪者造成傷害(李揚,錢銘怡, 2007)。

要知道,心理諮詢中,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然而,各倫理條例對於雙重關係並沒有一味地禁止或否定。如果沒有對來訪者造成傷害的話,這樣的關係並非不道德。NASW倫理守則指出,當雙重關係實在不可避免,應當採取措施保護來訪者並且有責任設定清晰的、合適的和有文化敏感性的邊界(李揚,錢銘怡, 2007)。

所以,在面對朋友和家人的求助的時候,也不需要過於緊張,這不是一片危機四伏的雷區,這樣的雙重關係也是有可能被妥善處理的。

關於雙重關係的利弊,其實還有很大的爭論,縱觀雙重關係的利弊之爭會發現,雙重關係存在與否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該雙重關係是否會對治療過程和來訪者造成傷害

如何恰當面對家人和朋友的心理求助?

每個諮詢師都可能會遇到這些問題。

想要幫助我們所愛的人是人之常情,可當你是一個專業心理諮詢師的時候,把“工作”帶到生活裡未必輕鬆。

如前面所說,面對朋友和親人的訴求時,諮詢師們常常面對這些問題:

  • 這會讓人疲憊不堪
  • 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心理能量被大量消耗了
  • 偏見的風險以及丟失的客觀性
  • 界限的要求
  • “平復時間”的重要性
  • 獨處的需要

所以在提供幫助之前,諮詢師需要先對自己的狀態有個評估,判斷一下自己會不會遇到以上的這些問題。

如果會,那就不要跨越友誼和親情的溝通界線——

以一個更適當、更健康的角色,面對朋友和親人,做那個他們所愛、所依賴的人。

"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跟我保持距離,因為他們害怕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過,每次認識新朋友問他的職業,他都不敢直言,只說自己是“搞教育的,搞教育的”

為啥呢,因為大家一聽到你是做諮詢師的,就有點不敢跟你交朋友了,總覺得會很容易被你看穿,甚至看一下眼神就被“讀心”了。

但事實上,心理諮詢師真的不會這樣做!(而且分析別人很累的!)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來自諮詢師的調侃

有人擔心被分析,但也有人主動想要被分析——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每個人都有需要情感支持的時候,諮詢師的家人和朋友當然也不例外。

閨蜜、死黨、伴侶、孩子、父母,都有感到脆弱和迷茫的時候。這些時候,有個做諮詢師的家人,就容易成為他們依賴、傾訴的第一人選。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對一位專業的諮詢師來說,把工作和生活劃分清楚,向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面對身邊最親愛的人,很多人往往找不到在陌生來訪者面前的那份客觀與從容——太過專業的回答似乎會顯得生分,不專業的回答似乎又解決不了問題。

那麼,諮詢師會怎麼處理工作之外的“諮詢”呢?

“我是他們所愛、所依賴的人,但並不是他們的諮詢師”

不得不說,諮詢師在工作之外的時間繼續扮演諮詢師的角色,對諮詢師來說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Careersinpsychotherapy 網站採訪了3位不同領域的心理諮詢師,問了他們這樣一個問題:

在生活中,你如何處理所愛之人的諮詢“訴求”?

Megan Bearce 是一個獨立執業的婚姻與家庭心理諮詢師,她說:“我真的不想在辦公室之外繼續工作!但是許多人認為你在辦公室外依然是個心理諮詢師。”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想跟我保持距離。他們覺得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可我真的不會這樣做。

還有另一個極端的情況,他們上來就開始講自己的故事,希望我做個“免費諮詢”來為他們提一些建議。可這是界限的問題啊。”

(啊,這大概是很多諮詢師朋友遇到過的問題吧......)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另一位,Kristen Martinez,是個關注自我壓抑,LGBT 群體和女性問題的諮詢師,她很早就意識到,在生活中擔任親人和朋友的“治療師”是非常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

“這事很棘手。我還在讀碩士、學基本諮詢技巧的時候,就不由自主地把朋友和家人的傾訴當成他們的訴求,也把自己代入到諮詢師的角色中。

一開始我根本沒辦法拒絕,直到經過有意識的努力,我才抑制住了這些習慣,才明白它並沒有好處。”

原因就在於,如果你與這個人十分親密,你就很難用多種角度客觀地去看待他的處境。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心理學家 Ramani Durvasula 博士則如此說道:

“每天結束的時候,我都筋疲力盡,沒有力量再去傾聽他們的傾訴。可拒絕這些親密的人又太難了。

通常,我的疲倦感會讓我不願意和他們深入探討那些 問題,但身為一個心理學從業者,偏偏又總是更容易透徹地看清問題。

不得不說,我的工作性質,讓我非常珍惜自己獨處的時刻。工作結束後會非常非常累。再去社交,實在太消耗了。”

這其實是一個雙重/多重關係的問題

且不說諮詢師為朋友、親人做諮詢有多累,另一方面,從專業角度來看,這種行為也觸及了“雙重關係”的倫理問題

雙重關係(dual relationships)是指,當心理諮詢師與某位來訪者建立了職業性的關係時,

1. 同時與該來訪者有其他關係;

or

2. 同時與“該來訪者有親密關係,或其他關係的人”具有其他角色關係;

or

3. 確定未來即將進入某種角色,將與“來訪者或來訪者有關係的人”具有某種關係。

如果除專業關係以外,還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社會關係,就稱為多重關係(multiple relationship)(鄧晶,錢銘怡, 2017)。

顯然,面對親人和朋友,當我們以心理諮詢師的身份發聲,就會觸及到雙重關係的問題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中國心理學會於2007年發表的《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在“專業關係”這一章中,對雙重關係做出了較為詳盡的限定。

倫理守則1.7指出:

“心理師要清楚地瞭解雙重關係對專業判斷力的不利影響及其傷害尋求專業服務者的潛在危險性,避免與尋求專業服務者發生雙重關係” (鄧晶,錢銘怡, 2017)。

當諮詢師的判斷力被已有經驗影響,對尋求幫助的人也許就不能做到真正的客觀。

而這種非客觀,甚至可能對尋求幫助的人造成傷害。

與走進諮詢室的來訪者不存在雙重關係,這一點並不難做到;但反過來看,走出諮詢室還要避免與相識的人建立類似諮詢關係,似乎是一個很容易觸碰的界線。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雙重關係可能帶來哪些危害?

那,為什麼心理諮詢要搞的這麼嚴格呢?找一個熟人、親戚做諮詢,難道還能鬧出什麼問題?

還真能。

準確來說,雙重關係有可能會損害心理學家的客觀性、能力或效率,從而影響其工作的效果或者直接對來訪者造成剝削或傷害

另外,當存在雙重關係時,這種關係會侵蝕職業界限從而破壞信任關係,治療的效果會因此受損。同時,界限的突破也可能使諮詢師得以濫用來訪者的信任,從而對來訪者造成傷害(李揚,錢銘怡, 2007)。

要知道,心理諮詢中,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然而,各倫理條例對於雙重關係並沒有一味地禁止或否定。如果沒有對來訪者造成傷害的話,這樣的關係並非不道德。NASW倫理守則指出,當雙重關係實在不可避免,應當採取措施保護來訪者並且有責任設定清晰的、合適的和有文化敏感性的邊界(李揚,錢銘怡, 2007)。

所以,在面對朋友和家人的求助的時候,也不需要過於緊張,這不是一片危機四伏的雷區,這樣的雙重關係也是有可能被妥善處理的。

關於雙重關係的利弊,其實還有很大的爭論,縱觀雙重關係的利弊之爭會發現,雙重關係存在與否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該雙重關係是否會對治療過程和來訪者造成傷害

如何恰當面對家人和朋友的心理求助?

每個諮詢師都可能會遇到這些問題。

想要幫助我們所愛的人是人之常情,可當你是一個專業心理諮詢師的時候,把“工作”帶到生活裡未必輕鬆。

如前面所說,面對朋友和親人的訴求時,諮詢師們常常面對這些問題:

  • 這會讓人疲憊不堪
  • 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心理能量被大量消耗了
  • 偏見的風險以及丟失的客觀性
  • 界限的要求
  • “平復時間”的重要性
  • 獨處的需要

所以在提供幫助之前,諮詢師需要先對自己的狀態有個評估,判斷一下自己會不會遇到以上的這些問題。

如果會,那就不要跨越友誼和親情的溝通界線——

以一個更適當、更健康的角色,面對朋友和親人,做那個他們所愛、所依賴的人。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跟我保持距離,因為他們害怕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過,每次認識新朋友問他的職業,他都不敢直言,只說自己是“搞教育的,搞教育的”

為啥呢,因為大家一聽到你是做諮詢師的,就有點不敢跟你交朋友了,總覺得會很容易被你看穿,甚至看一下眼神就被“讀心”了。

但事實上,心理諮詢師真的不會這樣做!(而且分析別人很累的!)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來自諮詢師的調侃

有人擔心被分析,但也有人主動想要被分析——

一位諮詢師朋友曾跟我說每個人都有需要情感支持的時候,諮詢師的家人和朋友當然也不例外。

閨蜜、死黨、伴侶、孩子、父母,都有感到脆弱和迷茫的時候。這些時候,有個做諮詢師的家人,就容易成為他們依賴、傾訴的第一人選。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對一位專業的諮詢師來說,把工作和生活劃分清楚,向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面對身邊最親愛的人,很多人往往找不到在陌生來訪者面前的那份客觀與從容——太過專業的回答似乎會顯得生分,不專業的回答似乎又解決不了問題。

那麼,諮詢師會怎麼處理工作之外的“諮詢”呢?

“我是他們所愛、所依賴的人,但並不是他們的諮詢師”

不得不說,諮詢師在工作之外的時間繼續扮演諮詢師的角色,對諮詢師來說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Careersinpsychotherapy 網站採訪了3位不同領域的心理諮詢師,問了他們這樣一個問題:

在生活中,你如何處理所愛之人的諮詢“訴求”?

Megan Bearce 是一個獨立執業的婚姻與家庭心理諮詢師,她說:“我真的不想在辦公室之外繼續工作!但是許多人認為你在辦公室外依然是個心理諮詢師。”

“有時候,當我新交的朋友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就會想跟我保持距離。他們覺得我會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他們。可我真的不會這樣做。

還有另一個極端的情況,他們上來就開始講自己的故事,希望我做個“免費諮詢”來為他們提一些建議。可這是界限的問題啊。”

(啊,這大概是很多諮詢師朋友遇到過的問題吧......)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另一位,Kristen Martinez,是個關注自我壓抑,LGBT 群體和女性問題的諮詢師,她很早就意識到,在生活中擔任親人和朋友的“治療師”是非常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

“這事很棘手。我還在讀碩士、學基本諮詢技巧的時候,就不由自主地把朋友和家人的傾訴當成他們的訴求,也把自己代入到諮詢師的角色中。

一開始我根本沒辦法拒絕,直到經過有意識的努力,我才抑制住了這些習慣,才明白它並沒有好處。”

原因就在於,如果你與這個人十分親密,你就很難用多種角度客觀地去看待他的處境。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心理學家 Ramani Durvasula 博士則如此說道:

“每天結束的時候,我都筋疲力盡,沒有力量再去傾聽他們的傾訴。可拒絕這些親密的人又太難了。

通常,我的疲倦感會讓我不願意和他們深入探討那些 問題,但身為一個心理學從業者,偏偏又總是更容易透徹地看清問題。

不得不說,我的工作性質,讓我非常珍惜自己獨處的時刻。工作結束後會非常非常累。再去社交,實在太消耗了。”

這其實是一個雙重/多重關係的問題

且不說諮詢師為朋友、親人做諮詢有多累,另一方面,從專業角度來看,這種行為也觸及了“雙重關係”的倫理問題

雙重關係(dual relationships)是指,當心理諮詢師與某位來訪者建立了職業性的關係時,

1. 同時與該來訪者有其他關係;

or

2. 同時與“該來訪者有親密關係,或其他關係的人”具有其他角色關係;

or

3. 確定未來即將進入某種角色,將與“來訪者或來訪者有關係的人”具有某種關係。

如果除專業關係以外,還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社會關係,就稱為多重關係(multiple relationship)(鄧晶,錢銘怡, 2017)。

顯然,面對親人和朋友,當我們以心理諮詢師的身份發聲,就會觸及到雙重關係的問題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中國心理學會於2007年發表的《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在“專業關係”這一章中,對雙重關係做出了較為詳盡的限定。

倫理守則1.7指出:

“心理師要清楚地瞭解雙重關係對專業判斷力的不利影響及其傷害尋求專業服務者的潛在危險性,避免與尋求專業服務者發生雙重關係” (鄧晶,錢銘怡, 2017)。

當諮詢師的判斷力被已有經驗影響,對尋求幫助的人也許就不能做到真正的客觀。

而這種非客觀,甚至可能對尋求幫助的人造成傷害。

與走進諮詢室的來訪者不存在雙重關係,這一點並不難做到;但反過來看,走出諮詢室還要避免與相識的人建立類似諮詢關係,似乎是一個很容易觸碰的界線。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雙重關係可能帶來哪些危害?

那,為什麼心理諮詢要搞的這麼嚴格呢?找一個熟人、親戚做諮詢,難道還能鬧出什麼問題?

還真能。

準確來說,雙重關係有可能會損害心理學家的客觀性、能力或效率,從而影響其工作的效果或者直接對來訪者造成剝削或傷害

另外,當存在雙重關係時,這種關係會侵蝕職業界限從而破壞信任關係,治療的效果會因此受損。同時,界限的突破也可能使諮詢師得以濫用來訪者的信任,從而對來訪者造成傷害(李揚,錢銘怡, 2007)。

要知道,心理諮詢中,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然而,各倫理條例對於雙重關係並沒有一味地禁止或否定。如果沒有對來訪者造成傷害的話,這樣的關係並非不道德。NASW倫理守則指出,當雙重關係實在不可避免,應當採取措施保護來訪者並且有責任設定清晰的、合適的和有文化敏感性的邊界(李揚,錢銘怡, 2007)。

所以,在面對朋友和家人的求助的時候,也不需要過於緊張,這不是一片危機四伏的雷區,這樣的雙重關係也是有可能被妥善處理的。

關於雙重關係的利弊,其實還有很大的爭論,縱觀雙重關係的利弊之爭會發現,雙重關係存在與否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該雙重關係是否會對治療過程和來訪者造成傷害

如何恰當面對家人和朋友的心理求助?

每個諮詢師都可能會遇到這些問題。

想要幫助我們所愛的人是人之常情,可當你是一個專業心理諮詢師的時候,把“工作”帶到生活裡未必輕鬆。

如前面所說,面對朋友和親人的訴求時,諮詢師們常常面對這些問題:

  • 這會讓人疲憊不堪
  • 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心理能量被大量消耗了
  • 偏見的風險以及丟失的客觀性
  • 界限的要求
  • “平復時間”的重要性
  • 獨處的需要

所以在提供幫助之前,諮詢師需要先對自己的狀態有個評估,判斷一下自己會不會遇到以上的這些問題。

如果會,那就不要跨越友誼和親情的溝通界線——

以一個更適當、更健康的角色,面對朋友和親人,做那個他們所愛、所依賴的人。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心理諮詢師交朋友有多難?

我們是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臺,擁有800+位海內外心理諮詢師,只有約10%的申請諮詢師能夠通過面試考核;目前為止簡單心理已為40萬+人次提供了高質量心理諮詢服務。

尋找屬於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歡迎來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臺體驗哦,私信 回覆“心理諮詢”即刻獲取更專業的心理援助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