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心理學 不完美媽媽 有夢想的唐糖 2019-09-14
"

如果一個人不能接納自己,那他就很難算得上是人格完善的人;如果在親子關係中對孩子做不到接納,家庭關係質量就不會有多高。

今天依然是應讀者來信的要求,寫一篇"命題作文"。談的,也依然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話題:接納。

因為讀者有保密的要求,所以我對她的信息做了一些處理。前面我與她通信的背景不做交代,僅將她問我的問題呈現出來。她是這樣問我的:

關於接納孩子的問題,我有一些困惑。比如對於孩子(兒子)留長頭髮和化妝的問題,我的內心是不接納的,但是迫於孩子給我施加的壓力,我又不敢表達我的不接納,因為如果我表達了,他就會暴怒。我猜測他其實也知道我並不接納他這一點,但是他總是故意逼著我回答,必須回答這樣是好看的,否則就會大鬧不休。請問這個問題該如何處理比較好。

在我給她回覆之後。她又問了另一個關於接納的問題:

他的情緒我可以做到完全的接納,他的行為我可以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但無法做到完全接受。也許我對"接納"這個詞語的理解還不到位,"接納"是否不代表支持,只是承認它的存在,坦然面對這個事實,對嗎?另外,如果配偶不接納,始終對孩子的行為帶有情緒,我又該怎麼做呢?是需要去接納他的這種"不接納"嗎?請你就"接納"這個話題寫一篇專題文章。

"接納"是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溝通的重要方面,也是"關係"能否保持和諧的基礎。在我的文章裡,我曾經無數次提到這個詞,也對它有過多次闡述,但是一般而言,它都是作為一個分標題來談的,今天把"接納"這個話題單獨"拎出來",一起探討一下關於"如何接納"的話題。

"

如果一個人不能接納自己,那他就很難算得上是人格完善的人;如果在親子關係中對孩子做不到接納,家庭關係質量就不會有多高。

今天依然是應讀者來信的要求,寫一篇"命題作文"。談的,也依然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話題:接納。

因為讀者有保密的要求,所以我對她的信息做了一些處理。前面我與她通信的背景不做交代,僅將她問我的問題呈現出來。她是這樣問我的:

關於接納孩子的問題,我有一些困惑。比如對於孩子(兒子)留長頭髮和化妝的問題,我的內心是不接納的,但是迫於孩子給我施加的壓力,我又不敢表達我的不接納,因為如果我表達了,他就會暴怒。我猜測他其實也知道我並不接納他這一點,但是他總是故意逼著我回答,必須回答這樣是好看的,否則就會大鬧不休。請問這個問題該如何處理比較好。

在我給她回覆之後。她又問了另一個關於接納的問題:

他的情緒我可以做到完全的接納,他的行為我可以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但無法做到完全接受。也許我對"接納"這個詞語的理解還不到位,"接納"是否不代表支持,只是承認它的存在,坦然面對這個事實,對嗎?另外,如果配偶不接納,始終對孩子的行為帶有情緒,我又該怎麼做呢?是需要去接納他的這種"不接納"嗎?請你就"接納"這個話題寫一篇專題文章。

"接納"是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溝通的重要方面,也是"關係"能否保持和諧的基礎。在我的文章裡,我曾經無數次提到這個詞,也對它有過多次闡述,但是一般而言,它都是作為一個分標題來談的,今天把"接納"這個話題單獨"拎出來",一起探討一下關於"如何接納"的話題。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1 .接納的本質:尊重

我們常說要接納自己,也接納別人。所謂的接納別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尊重別人。尊重別人與我們的邊界,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只有先有了發自心底的尊重,才有可能談接納別人。

① 尊重人際邊界

關於邊界,我最常使用的一個比喻是:"如果你曾經去過國門,那你一定在那見過荷槍實彈的哨兵,他們守衛的是國家的邊界,如有侵犯,等待你的必定是子彈和手銬。和國家有國界一樣,人與人之間也有人際邊界,雖然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真實存在。不管是你入侵了別人的邊界,還是被別人入侵了自己的邊界,都會造成人際關係的混亂和粘滯,都會毫無例外的帶來人際關係的危害和損傷"。

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健康的人格,其重要指標之一就是是否具有邊界意識。我們每個人都活在"關係"裡,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或者對方誰"有問題",而是"我們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在關係的問題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就在於缺少邊界。也可以這樣說:邊界缺失,是製造關係問題的重要原因。

一段良好的關係,一定是"親密有間"的:既有親密,但同時又有彼此生長的空間。這個空間的塑造就是人界邊界帶來的。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在潛意識裡,我們將對方和自己視為一體,我們會因為對方高興而高興,因為對方的諷刺而氣憤,那麼我們和對方就沒有邊界,因為將對方視為自己的一部分(或者認為對方和自己是一體),那我們就必然滋生出控制——因為我們都需要自我掌控感。而一旦有了控制,就一定無法談接納——這二者有天然的矛盾:我需要實現掌控感,所以我註定無法接納你和我的不同,因為如果你和我不同,那我就處於"失控"的狀態了。

這就是為什麼談接納之前,必須先談邊界的原因。

我常說:生而為人,最寶貴的就是擁有選擇權,你當然可以選擇不接納,沒有邊界,但是可以肯定是,這樣做會帶來人際關係的惡果,那麼對於結果,你是否能夠坦然接納?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需要你做出改變和調整了。

② 尊重不同

世界的精彩在於不同。但是在親密關係裡,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不能接受不同。這依然是由於不完善人格導致的控制慾。

我們常說在人際關係中要有溝通、協商,包容,甚至必要的妥協,這麼做要達到的效果是"求同存異",國與國之間如此,人與人之間也如此。為什麼要將"求同存異"當成終極目標,是因為做到它,本身很難。從某種角度來說,"異"遠比"同"常見,而且困難。

"異"很常見,但是"同"卻很難。我們接納與自己相同的人,相同的觀點往往非常容易,但是接納別人,尤其是處在和自己親密關係裡的人的不同,就非常艱難。所謂的接納他人,其實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為:尊重別人和我們的不同,並坦然的接受它。

可以說,這一點和上一點緊密相關——因為首先從內心承認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才有可能真正的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才能做到"坦然的"接納。

"

如果一個人不能接納自己,那他就很難算得上是人格完善的人;如果在親子關係中對孩子做不到接納,家庭關係質量就不會有多高。

今天依然是應讀者來信的要求,寫一篇"命題作文"。談的,也依然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話題:接納。

因為讀者有保密的要求,所以我對她的信息做了一些處理。前面我與她通信的背景不做交代,僅將她問我的問題呈現出來。她是這樣問我的:

關於接納孩子的問題,我有一些困惑。比如對於孩子(兒子)留長頭髮和化妝的問題,我的內心是不接納的,但是迫於孩子給我施加的壓力,我又不敢表達我的不接納,因為如果我表達了,他就會暴怒。我猜測他其實也知道我並不接納他這一點,但是他總是故意逼著我回答,必須回答這樣是好看的,否則就會大鬧不休。請問這個問題該如何處理比較好。

在我給她回覆之後。她又問了另一個關於接納的問題:

他的情緒我可以做到完全的接納,他的行為我可以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但無法做到完全接受。也許我對"接納"這個詞語的理解還不到位,"接納"是否不代表支持,只是承認它的存在,坦然面對這個事實,對嗎?另外,如果配偶不接納,始終對孩子的行為帶有情緒,我又該怎麼做呢?是需要去接納他的這種"不接納"嗎?請你就"接納"這個話題寫一篇專題文章。

"接納"是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溝通的重要方面,也是"關係"能否保持和諧的基礎。在我的文章裡,我曾經無數次提到這個詞,也對它有過多次闡述,但是一般而言,它都是作為一個分標題來談的,今天把"接納"這個話題單獨"拎出來",一起探討一下關於"如何接納"的話題。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1 .接納的本質:尊重

我們常說要接納自己,也接納別人。所謂的接納別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尊重別人。尊重別人與我們的邊界,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只有先有了發自心底的尊重,才有可能談接納別人。

① 尊重人際邊界

關於邊界,我最常使用的一個比喻是:"如果你曾經去過國門,那你一定在那見過荷槍實彈的哨兵,他們守衛的是國家的邊界,如有侵犯,等待你的必定是子彈和手銬。和國家有國界一樣,人與人之間也有人際邊界,雖然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真實存在。不管是你入侵了別人的邊界,還是被別人入侵了自己的邊界,都會造成人際關係的混亂和粘滯,都會毫無例外的帶來人際關係的危害和損傷"。

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健康的人格,其重要指標之一就是是否具有邊界意識。我們每個人都活在"關係"裡,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或者對方誰"有問題",而是"我們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在關係的問題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就在於缺少邊界。也可以這樣說:邊界缺失,是製造關係問題的重要原因。

一段良好的關係,一定是"親密有間"的:既有親密,但同時又有彼此生長的空間。這個空間的塑造就是人界邊界帶來的。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在潛意識裡,我們將對方和自己視為一體,我們會因為對方高興而高興,因為對方的諷刺而氣憤,那麼我們和對方就沒有邊界,因為將對方視為自己的一部分(或者認為對方和自己是一體),那我們就必然滋生出控制——因為我們都需要自我掌控感。而一旦有了控制,就一定無法談接納——這二者有天然的矛盾:我需要實現掌控感,所以我註定無法接納你和我的不同,因為如果你和我不同,那我就處於"失控"的狀態了。

這就是為什麼談接納之前,必須先談邊界的原因。

我常說:生而為人,最寶貴的就是擁有選擇權,你當然可以選擇不接納,沒有邊界,但是可以肯定是,這樣做會帶來人際關係的惡果,那麼對於結果,你是否能夠坦然接納?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需要你做出改變和調整了。

② 尊重不同

世界的精彩在於不同。但是在親密關係裡,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不能接受不同。這依然是由於不完善人格導致的控制慾。

我們常說在人際關係中要有溝通、協商,包容,甚至必要的妥協,這麼做要達到的效果是"求同存異",國與國之間如此,人與人之間也如此。為什麼要將"求同存異"當成終極目標,是因為做到它,本身很難。從某種角度來說,"異"遠比"同"常見,而且困難。

"異"很常見,但是"同"卻很難。我們接納與自己相同的人,相同的觀點往往非常容易,但是接納別人,尤其是處在和自己親密關係裡的人的不同,就非常艱難。所謂的接納他人,其實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為:尊重別人和我們的不同,並坦然的接受它。

可以說,這一點和上一點緊密相關——因為首先從內心承認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才有可能真正的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才能做到"坦然的"接納。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2. 接納的核心:無條件的愛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能否做到接納,關鍵在於是否能夠或者願意給到孩子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的意思就是:我愛你,沒有條件,不因為你聰明、漂亮、可愛、聽話而愛你,而僅僅是因為你是我的孩子,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任何原因

這句話說起來非常容易,但是在生活中絕大部分父母都做不到。在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中,最常見的現象,是假借了愛的名義,卻幹著控制和剝削對方的事

被愛、被尊重、被看見…這是人類的共同需求,這種需求不以國籍、年齡、膚色而有任何區別,所以,可想而知,如果能被人無條件的愛,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很多人對此頗有疑慮:無條件的愛,不就等於溺愛嗎?那孩子不就完蛋了麼?答案是否定的,無條件的愛≠溺愛。

首先,有這種想法的人自己肯定從未接受過無條件的愛與接納,就像一個從來沒吃過糖的人,你無論怎麼跟他描述糖的甜味,他都無法理解,很多時候,一次切實的體驗比頭腦中的一百萬次的分析,要有用的多。

其次,有這個疑慮的人,混淆了"愛"和"溺愛"的區別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接納、包容,給到孩子的是一種抱持性的撫養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愛給到的是心靈的自由,而非行為上的放縱。而溺愛的本質並不是愛,它是用愛的名義滿足自己的全能自戀——包辦替代,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意志,滿足的是自己未曾成長的"內在小孩"

第三,只有自由,才有自律。自律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人格。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曾經寫到,“成為自己的人,必然意味著,ta可以自主選擇,同時也能自我負責。如果家長在生活中的細節中從來不允許孩子選擇,全部使用包辦替代或簡單控制的手段撫養孩子,那麼孩子也就不可能學會為自己負責。所以,從這個角度說,越自由,越自律。

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必然會對孩子有足夠的接納,這種接納是一種來自父母的態度,是敞開懷抱的"抱持",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容器,接得住來自孩子的任何糟糕的情緒,是孩子心理上的"鎮定劑"

"

如果一個人不能接納自己,那他就很難算得上是人格完善的人;如果在親子關係中對孩子做不到接納,家庭關係質量就不會有多高。

今天依然是應讀者來信的要求,寫一篇"命題作文"。談的,也依然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話題:接納。

因為讀者有保密的要求,所以我對她的信息做了一些處理。前面我與她通信的背景不做交代,僅將她問我的問題呈現出來。她是這樣問我的:

關於接納孩子的問題,我有一些困惑。比如對於孩子(兒子)留長頭髮和化妝的問題,我的內心是不接納的,但是迫於孩子給我施加的壓力,我又不敢表達我的不接納,因為如果我表達了,他就會暴怒。我猜測他其實也知道我並不接納他這一點,但是他總是故意逼著我回答,必須回答這樣是好看的,否則就會大鬧不休。請問這個問題該如何處理比較好。

在我給她回覆之後。她又問了另一個關於接納的問題:

他的情緒我可以做到完全的接納,他的行為我可以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但無法做到完全接受。也許我對"接納"這個詞語的理解還不到位,"接納"是否不代表支持,只是承認它的存在,坦然面對這個事實,對嗎?另外,如果配偶不接納,始終對孩子的行為帶有情緒,我又該怎麼做呢?是需要去接納他的這種"不接納"嗎?請你就"接納"這個話題寫一篇專題文章。

"接納"是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溝通的重要方面,也是"關係"能否保持和諧的基礎。在我的文章裡,我曾經無數次提到這個詞,也對它有過多次闡述,但是一般而言,它都是作為一個分標題來談的,今天把"接納"這個話題單獨"拎出來",一起探討一下關於"如何接納"的話題。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1 .接納的本質:尊重

我們常說要接納自己,也接納別人。所謂的接納別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尊重別人。尊重別人與我們的邊界,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只有先有了發自心底的尊重,才有可能談接納別人。

① 尊重人際邊界

關於邊界,我最常使用的一個比喻是:"如果你曾經去過國門,那你一定在那見過荷槍實彈的哨兵,他們守衛的是國家的邊界,如有侵犯,等待你的必定是子彈和手銬。和國家有國界一樣,人與人之間也有人際邊界,雖然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真實存在。不管是你入侵了別人的邊界,還是被別人入侵了自己的邊界,都會造成人際關係的混亂和粘滯,都會毫無例外的帶來人際關係的危害和損傷"。

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健康的人格,其重要指標之一就是是否具有邊界意識。我們每個人都活在"關係"裡,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或者對方誰"有問題",而是"我們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在關係的問題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就在於缺少邊界。也可以這樣說:邊界缺失,是製造關係問題的重要原因。

一段良好的關係,一定是"親密有間"的:既有親密,但同時又有彼此生長的空間。這個空間的塑造就是人界邊界帶來的。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在潛意識裡,我們將對方和自己視為一體,我們會因為對方高興而高興,因為對方的諷刺而氣憤,那麼我們和對方就沒有邊界,因為將對方視為自己的一部分(或者認為對方和自己是一體),那我們就必然滋生出控制——因為我們都需要自我掌控感。而一旦有了控制,就一定無法談接納——這二者有天然的矛盾:我需要實現掌控感,所以我註定無法接納你和我的不同,因為如果你和我不同,那我就處於"失控"的狀態了。

這就是為什麼談接納之前,必須先談邊界的原因。

我常說:生而為人,最寶貴的就是擁有選擇權,你當然可以選擇不接納,沒有邊界,但是可以肯定是,這樣做會帶來人際關係的惡果,那麼對於結果,你是否能夠坦然接納?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需要你做出改變和調整了。

② 尊重不同

世界的精彩在於不同。但是在親密關係裡,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不能接受不同。這依然是由於不完善人格導致的控制慾。

我們常說在人際關係中要有溝通、協商,包容,甚至必要的妥協,這麼做要達到的效果是"求同存異",國與國之間如此,人與人之間也如此。為什麼要將"求同存異"當成終極目標,是因為做到它,本身很難。從某種角度來說,"異"遠比"同"常見,而且困難。

"異"很常見,但是"同"卻很難。我們接納與自己相同的人,相同的觀點往往非常容易,但是接納別人,尤其是處在和自己親密關係裡的人的不同,就非常艱難。所謂的接納他人,其實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為:尊重別人和我們的不同,並坦然的接受它。

可以說,這一點和上一點緊密相關——因為首先從內心承認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才有可能真正的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才能做到"坦然的"接納。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2. 接納的核心:無條件的愛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能否做到接納,關鍵在於是否能夠或者願意給到孩子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的意思就是:我愛你,沒有條件,不因為你聰明、漂亮、可愛、聽話而愛你,而僅僅是因為你是我的孩子,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任何原因

這句話說起來非常容易,但是在生活中絕大部分父母都做不到。在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中,最常見的現象,是假借了愛的名義,卻幹著控制和剝削對方的事

被愛、被尊重、被看見…這是人類的共同需求,這種需求不以國籍、年齡、膚色而有任何區別,所以,可想而知,如果能被人無條件的愛,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很多人對此頗有疑慮:無條件的愛,不就等於溺愛嗎?那孩子不就完蛋了麼?答案是否定的,無條件的愛≠溺愛。

首先,有這種想法的人自己肯定從未接受過無條件的愛與接納,就像一個從來沒吃過糖的人,你無論怎麼跟他描述糖的甜味,他都無法理解,很多時候,一次切實的體驗比頭腦中的一百萬次的分析,要有用的多。

其次,有這個疑慮的人,混淆了"愛"和"溺愛"的區別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接納、包容,給到孩子的是一種抱持性的撫養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愛給到的是心靈的自由,而非行為上的放縱。而溺愛的本質並不是愛,它是用愛的名義滿足自己的全能自戀——包辦替代,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意志,滿足的是自己未曾成長的"內在小孩"

第三,只有自由,才有自律。自律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人格。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曾經寫到,“成為自己的人,必然意味著,ta可以自主選擇,同時也能自我負責。如果家長在生活中的細節中從來不允許孩子選擇,全部使用包辦替代或簡單控制的手段撫養孩子,那麼孩子也就不可能學會為自己負責。所以,從這個角度說,越自由,越自律。

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必然會對孩子有足夠的接納,這種接納是一種來自父母的態度,是敞開懷抱的"抱持",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容器,接得住來自孩子的任何糟糕的情緒,是孩子心理上的"鎮定劑"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3.接納:必須從自己開始

我聽到過很多家長說:對,我以前對孩子的接納不夠,以後我要接納孩子。但是事實上,他們根本做不到。因為接納,實際上是一種人格特徵的體現,它首先發生在自我接納上面,跳過這個步驟,直接談對別人的接納,那是天方夜譚

接納自己,包括不完美的自己,是一個人健康人格的表現。一個連自己都做不到全然接納的人,也一定做不到對別人的接納。當你在電腦前工作時不小心打翻了水杯,你是否會懊惱自己笨手笨腳?當你面對領導時突發口吃,你是否會懊惱自己人際交往能力差?當你照鏡子的時候,是否幻象如果自己再瘦一點就好了?….所有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場景,都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不接納。

接納屬於積極心理學裡的詞彙,它的本意是表示尊重和允許,包括對全部的客觀事實(不管是發生在自己還是別人身上的部分,也包括世界(他人)和我們不同的部分,在接納的範疇裡,沒有好壞對錯的標準,它的核心關注點在於"人"

自我接納,是能接納自己的一切,包括那些令自己感覺到羞恥的"不完美",它的本質是尊重客觀事實,並且心安理得的接受它的存在。或者也可以這樣說:"我"的自我價值,不因為"我"的不完美而打折扣

做不到對自己的接納,很大程度上,是沒有穩定的“自我”的概念。心理學家羅傑斯對"自我"的定義是:“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在這句話裡,體驗是感受,而感受沒有正負、好壞之分

不接納自己的人常常會有某種程度的自我否認和自我排斥,這就是為什麼要儘量做到接納自我的原因。因為自我否定和自我排斥,帶來的都是令人不愉快的情緒感受,它們會干擾我們的自我實現,讓我們無法活成真正的自己。

"

如果一個人不能接納自己,那他就很難算得上是人格完善的人;如果在親子關係中對孩子做不到接納,家庭關係質量就不會有多高。

今天依然是應讀者來信的要求,寫一篇"命題作文"。談的,也依然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話題:接納。

因為讀者有保密的要求,所以我對她的信息做了一些處理。前面我與她通信的背景不做交代,僅將她問我的問題呈現出來。她是這樣問我的:

關於接納孩子的問題,我有一些困惑。比如對於孩子(兒子)留長頭髮和化妝的問題,我的內心是不接納的,但是迫於孩子給我施加的壓力,我又不敢表達我的不接納,因為如果我表達了,他就會暴怒。我猜測他其實也知道我並不接納他這一點,但是他總是故意逼著我回答,必須回答這樣是好看的,否則就會大鬧不休。請問這個問題該如何處理比較好。

在我給她回覆之後。她又問了另一個關於接納的問題:

他的情緒我可以做到完全的接納,他的行為我可以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但無法做到完全接受。也許我對"接納"這個詞語的理解還不到位,"接納"是否不代表支持,只是承認它的存在,坦然面對這個事實,對嗎?另外,如果配偶不接納,始終對孩子的行為帶有情緒,我又該怎麼做呢?是需要去接納他的這種"不接納"嗎?請你就"接納"這個話題寫一篇專題文章。

"接納"是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溝通的重要方面,也是"關係"能否保持和諧的基礎。在我的文章裡,我曾經無數次提到這個詞,也對它有過多次闡述,但是一般而言,它都是作為一個分標題來談的,今天把"接納"這個話題單獨"拎出來",一起探討一下關於"如何接納"的話題。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1 .接納的本質:尊重

我們常說要接納自己,也接納別人。所謂的接納別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尊重別人。尊重別人與我們的邊界,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只有先有了發自心底的尊重,才有可能談接納別人。

① 尊重人際邊界

關於邊界,我最常使用的一個比喻是:"如果你曾經去過國門,那你一定在那見過荷槍實彈的哨兵,他們守衛的是國家的邊界,如有侵犯,等待你的必定是子彈和手銬。和國家有國界一樣,人與人之間也有人際邊界,雖然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真實存在。不管是你入侵了別人的邊界,還是被別人入侵了自己的邊界,都會造成人際關係的混亂和粘滯,都會毫無例外的帶來人際關係的危害和損傷"。

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健康的人格,其重要指標之一就是是否具有邊界意識。我們每個人都活在"關係"裡,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或者對方誰"有問題",而是"我們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在關係的問題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就在於缺少邊界。也可以這樣說:邊界缺失,是製造關係問題的重要原因。

一段良好的關係,一定是"親密有間"的:既有親密,但同時又有彼此生長的空間。這個空間的塑造就是人界邊界帶來的。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在潛意識裡,我們將對方和自己視為一體,我們會因為對方高興而高興,因為對方的諷刺而氣憤,那麼我們和對方就沒有邊界,因為將對方視為自己的一部分(或者認為對方和自己是一體),那我們就必然滋生出控制——因為我們都需要自我掌控感。而一旦有了控制,就一定無法談接納——這二者有天然的矛盾:我需要實現掌控感,所以我註定無法接納你和我的不同,因為如果你和我不同,那我就處於"失控"的狀態了。

這就是為什麼談接納之前,必須先談邊界的原因。

我常說:生而為人,最寶貴的就是擁有選擇權,你當然可以選擇不接納,沒有邊界,但是可以肯定是,這樣做會帶來人際關係的惡果,那麼對於結果,你是否能夠坦然接納?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需要你做出改變和調整了。

② 尊重不同

世界的精彩在於不同。但是在親密關係裡,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不能接受不同。這依然是由於不完善人格導致的控制慾。

我們常說在人際關係中要有溝通、協商,包容,甚至必要的妥協,這麼做要達到的效果是"求同存異",國與國之間如此,人與人之間也如此。為什麼要將"求同存異"當成終極目標,是因為做到它,本身很難。從某種角度來說,"異"遠比"同"常見,而且困難。

"異"很常見,但是"同"卻很難。我們接納與自己相同的人,相同的觀點往往非常容易,但是接納別人,尤其是處在和自己親密關係裡的人的不同,就非常艱難。所謂的接納他人,其實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為:尊重別人和我們的不同,並坦然的接受它。

可以說,這一點和上一點緊密相關——因為首先從內心承認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才有可能真正的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才能做到"坦然的"接納。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2. 接納的核心:無條件的愛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能否做到接納,關鍵在於是否能夠或者願意給到孩子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的意思就是:我愛你,沒有條件,不因為你聰明、漂亮、可愛、聽話而愛你,而僅僅是因為你是我的孩子,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任何原因

這句話說起來非常容易,但是在生活中絕大部分父母都做不到。在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中,最常見的現象,是假借了愛的名義,卻幹著控制和剝削對方的事

被愛、被尊重、被看見…這是人類的共同需求,這種需求不以國籍、年齡、膚色而有任何區別,所以,可想而知,如果能被人無條件的愛,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很多人對此頗有疑慮:無條件的愛,不就等於溺愛嗎?那孩子不就完蛋了麼?答案是否定的,無條件的愛≠溺愛。

首先,有這種想法的人自己肯定從未接受過無條件的愛與接納,就像一個從來沒吃過糖的人,你無論怎麼跟他描述糖的甜味,他都無法理解,很多時候,一次切實的體驗比頭腦中的一百萬次的分析,要有用的多。

其次,有這個疑慮的人,混淆了"愛"和"溺愛"的區別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接納、包容,給到孩子的是一種抱持性的撫養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愛給到的是心靈的自由,而非行為上的放縱。而溺愛的本質並不是愛,它是用愛的名義滿足自己的全能自戀——包辦替代,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意志,滿足的是自己未曾成長的"內在小孩"

第三,只有自由,才有自律。自律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人格。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曾經寫到,“成為自己的人,必然意味著,ta可以自主選擇,同時也能自我負責。如果家長在生活中的細節中從來不允許孩子選擇,全部使用包辦替代或簡單控制的手段撫養孩子,那麼孩子也就不可能學會為自己負責。所以,從這個角度說,越自由,越自律。

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必然會對孩子有足夠的接納,這種接納是一種來自父母的態度,是敞開懷抱的"抱持",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容器,接得住來自孩子的任何糟糕的情緒,是孩子心理上的"鎮定劑"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3.接納:必須從自己開始

我聽到過很多家長說:對,我以前對孩子的接納不夠,以後我要接納孩子。但是事實上,他們根本做不到。因為接納,實際上是一種人格特徵的體現,它首先發生在自我接納上面,跳過這個步驟,直接談對別人的接納,那是天方夜譚

接納自己,包括不完美的自己,是一個人健康人格的表現。一個連自己都做不到全然接納的人,也一定做不到對別人的接納。當你在電腦前工作時不小心打翻了水杯,你是否會懊惱自己笨手笨腳?當你面對領導時突發口吃,你是否會懊惱自己人際交往能力差?當你照鏡子的時候,是否幻象如果自己再瘦一點就好了?….所有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場景,都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不接納。

接納屬於積極心理學裡的詞彙,它的本意是表示尊重和允許,包括對全部的客觀事實(不管是發生在自己還是別人身上的部分,也包括世界(他人)和我們不同的部分,在接納的範疇裡,沒有好壞對錯的標準,它的核心關注點在於"人"

自我接納,是能接納自己的一切,包括那些令自己感覺到羞恥的"不完美",它的本質是尊重客觀事實,並且心安理得的接受它的存在。或者也可以這樣說:"我"的自我價值,不因為"我"的不完美而打折扣

做不到對自己的接納,很大程度上,是沒有穩定的“自我”的概念。心理學家羅傑斯對"自我"的定義是:“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在這句話裡,體驗是感受,而感受沒有正負、好壞之分

不接納自己的人常常會有某種程度的自我否認和自我排斥,這就是為什麼要儘量做到接納自我的原因。因為自我否定和自我排斥,帶來的都是令人不愉快的情緒感受,它們會干擾我們的自我實現,讓我們無法活成真正的自己。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4. 接納的關鍵詞:溫和而堅定

接納,是一種態度。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別人的不完美,接納一切真實的存在。

① 接納≠全盤認同。

這依然是一個概念的混淆。很多人認為我接納對方就等於認同對方,對方說什麼都點頭附和,這樣才算接納。如果不同意,就是接納度太低。這樣理解接納,就太狹隘了。

接納是一種抱持性的態度,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是寬容的。但是接納並不等於完全認同對方的一切,只是一個接納度高的人,ta更能接受各種不同,而不會站在單一的標準下衡量別人。

就像文中的媽媽提到的那樣,她無法完全接納孩子留長頭髮和化妝的行為,如果她的接納程度更高,她也許能做到全然的接納,只要不損害他人,不違反法律,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ta的選擇,比較好的狀態是,我們對此都能做到全然的接納。但是如果她確實無法從心理做到對這種行為的全然接納,也不必勉強自己迎合對方。"面見真實"是健康人格的表現。真實的表達自己,也是“面見真實”的組成部分

這位媽媽說,如果她不順從孩子,孩子就會大鬧不止。所以,如果媽媽不能堅持自己,同樣說明她的"自我"是不夠強大和穩定的。溫和而堅定的真實表達,實際上是內心力量的重要體現。

"

如果一個人不能接納自己,那他就很難算得上是人格完善的人;如果在親子關係中對孩子做不到接納,家庭關係質量就不會有多高。

今天依然是應讀者來信的要求,寫一篇"命題作文"。談的,也依然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話題:接納。

因為讀者有保密的要求,所以我對她的信息做了一些處理。前面我與她通信的背景不做交代,僅將她問我的問題呈現出來。她是這樣問我的:

關於接納孩子的問題,我有一些困惑。比如對於孩子(兒子)留長頭髮和化妝的問題,我的內心是不接納的,但是迫於孩子給我施加的壓力,我又不敢表達我的不接納,因為如果我表達了,他就會暴怒。我猜測他其實也知道我並不接納他這一點,但是他總是故意逼著我回答,必須回答這樣是好看的,否則就會大鬧不休。請問這個問題該如何處理比較好。

在我給她回覆之後。她又問了另一個關於接納的問題:

他的情緒我可以做到完全的接納,他的行為我可以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但無法做到完全接受。也許我對"接納"這個詞語的理解還不到位,"接納"是否不代表支持,只是承認它的存在,坦然面對這個事實,對嗎?另外,如果配偶不接納,始終對孩子的行為帶有情緒,我又該怎麼做呢?是需要去接納他的這種"不接納"嗎?請你就"接納"這個話題寫一篇專題文章。

"接納"是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溝通的重要方面,也是"關係"能否保持和諧的基礎。在我的文章裡,我曾經無數次提到這個詞,也對它有過多次闡述,但是一般而言,它都是作為一個分標題來談的,今天把"接納"這個話題單獨"拎出來",一起探討一下關於"如何接納"的話題。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1 .接納的本質:尊重

我們常說要接納自己,也接納別人。所謂的接納別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尊重別人。尊重別人與我們的邊界,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只有先有了發自心底的尊重,才有可能談接納別人。

① 尊重人際邊界

關於邊界,我最常使用的一個比喻是:"如果你曾經去過國門,那你一定在那見過荷槍實彈的哨兵,他們守衛的是國家的邊界,如有侵犯,等待你的必定是子彈和手銬。和國家有國界一樣,人與人之間也有人際邊界,雖然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真實存在。不管是你入侵了別人的邊界,還是被別人入侵了自己的邊界,都會造成人際關係的混亂和粘滯,都會毫無例外的帶來人際關係的危害和損傷"。

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健康的人格,其重要指標之一就是是否具有邊界意識。我們每個人都活在"關係"裡,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或者對方誰"有問題",而是"我們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在關係的問題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就在於缺少邊界。也可以這樣說:邊界缺失,是製造關係問題的重要原因。

一段良好的關係,一定是"親密有間"的:既有親密,但同時又有彼此生長的空間。這個空間的塑造就是人界邊界帶來的。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在潛意識裡,我們將對方和自己視為一體,我們會因為對方高興而高興,因為對方的諷刺而氣憤,那麼我們和對方就沒有邊界,因為將對方視為自己的一部分(或者認為對方和自己是一體),那我們就必然滋生出控制——因為我們都需要自我掌控感。而一旦有了控制,就一定無法談接納——這二者有天然的矛盾:我需要實現掌控感,所以我註定無法接納你和我的不同,因為如果你和我不同,那我就處於"失控"的狀態了。

這就是為什麼談接納之前,必須先談邊界的原因。

我常說:生而為人,最寶貴的就是擁有選擇權,你當然可以選擇不接納,沒有邊界,但是可以肯定是,這樣做會帶來人際關係的惡果,那麼對於結果,你是否能夠坦然接納?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需要你做出改變和調整了。

② 尊重不同

世界的精彩在於不同。但是在親密關係裡,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不能接受不同。這依然是由於不完善人格導致的控制慾。

我們常說在人際關係中要有溝通、協商,包容,甚至必要的妥協,這麼做要達到的效果是"求同存異",國與國之間如此,人與人之間也如此。為什麼要將"求同存異"當成終極目標,是因為做到它,本身很難。從某種角度來說,"異"遠比"同"常見,而且困難。

"異"很常見,但是"同"卻很難。我們接納與自己相同的人,相同的觀點往往非常容易,但是接納別人,尤其是處在和自己親密關係裡的人的不同,就非常艱難。所謂的接納他人,其實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為:尊重別人和我們的不同,並坦然的接受它。

可以說,這一點和上一點緊密相關——因為首先從內心承認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才有可能真正的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才能做到"坦然的"接納。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2. 接納的核心:無條件的愛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能否做到接納,關鍵在於是否能夠或者願意給到孩子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的意思就是:我愛你,沒有條件,不因為你聰明、漂亮、可愛、聽話而愛你,而僅僅是因為你是我的孩子,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任何原因

這句話說起來非常容易,但是在生活中絕大部分父母都做不到。在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中,最常見的現象,是假借了愛的名義,卻幹著控制和剝削對方的事

被愛、被尊重、被看見…這是人類的共同需求,這種需求不以國籍、年齡、膚色而有任何區別,所以,可想而知,如果能被人無條件的愛,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很多人對此頗有疑慮:無條件的愛,不就等於溺愛嗎?那孩子不就完蛋了麼?答案是否定的,無條件的愛≠溺愛。

首先,有這種想法的人自己肯定從未接受過無條件的愛與接納,就像一個從來沒吃過糖的人,你無論怎麼跟他描述糖的甜味,他都無法理解,很多時候,一次切實的體驗比頭腦中的一百萬次的分析,要有用的多。

其次,有這個疑慮的人,混淆了"愛"和"溺愛"的區別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接納、包容,給到孩子的是一種抱持性的撫養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愛給到的是心靈的自由,而非行為上的放縱。而溺愛的本質並不是愛,它是用愛的名義滿足自己的全能自戀——包辦替代,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意志,滿足的是自己未曾成長的"內在小孩"

第三,只有自由,才有自律。自律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人格。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曾經寫到,“成為自己的人,必然意味著,ta可以自主選擇,同時也能自我負責。如果家長在生活中的細節中從來不允許孩子選擇,全部使用包辦替代或簡單控制的手段撫養孩子,那麼孩子也就不可能學會為自己負責。所以,從這個角度說,越自由,越自律。

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必然會對孩子有足夠的接納,這種接納是一種來自父母的態度,是敞開懷抱的"抱持",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容器,接得住來自孩子的任何糟糕的情緒,是孩子心理上的"鎮定劑"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3.接納:必須從自己開始

我聽到過很多家長說:對,我以前對孩子的接納不夠,以後我要接納孩子。但是事實上,他們根本做不到。因為接納,實際上是一種人格特徵的體現,它首先發生在自我接納上面,跳過這個步驟,直接談對別人的接納,那是天方夜譚

接納自己,包括不完美的自己,是一個人健康人格的表現。一個連自己都做不到全然接納的人,也一定做不到對別人的接納。當你在電腦前工作時不小心打翻了水杯,你是否會懊惱自己笨手笨腳?當你面對領導時突發口吃,你是否會懊惱自己人際交往能力差?當你照鏡子的時候,是否幻象如果自己再瘦一點就好了?….所有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場景,都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不接納。

接納屬於積極心理學裡的詞彙,它的本意是表示尊重和允許,包括對全部的客觀事實(不管是發生在自己還是別人身上的部分,也包括世界(他人)和我們不同的部分,在接納的範疇裡,沒有好壞對錯的標準,它的核心關注點在於"人"

自我接納,是能接納自己的一切,包括那些令自己感覺到羞恥的"不完美",它的本質是尊重客觀事實,並且心安理得的接受它的存在。或者也可以這樣說:"我"的自我價值,不因為"我"的不完美而打折扣

做不到對自己的接納,很大程度上,是沒有穩定的“自我”的概念。心理學家羅傑斯對"自我"的定義是:“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在這句話裡,體驗是感受,而感受沒有正負、好壞之分

不接納自己的人常常會有某種程度的自我否認和自我排斥,這就是為什麼要儘量做到接納自我的原因。因為自我否定和自我排斥,帶來的都是令人不愉快的情緒感受,它們會干擾我們的自我實現,讓我們無法活成真正的自己。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4. 接納的關鍵詞:溫和而堅定

接納,是一種態度。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別人的不完美,接納一切真實的存在。

① 接納≠全盤認同。

這依然是一個概念的混淆。很多人認為我接納對方就等於認同對方,對方說什麼都點頭附和,這樣才算接納。如果不同意,就是接納度太低。這樣理解接納,就太狹隘了。

接納是一種抱持性的態度,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是寬容的。但是接納並不等於完全認同對方的一切,只是一個接納度高的人,ta更能接受各種不同,而不會站在單一的標準下衡量別人。

就像文中的媽媽提到的那樣,她無法完全接納孩子留長頭髮和化妝的行為,如果她的接納程度更高,她也許能做到全然的接納,只要不損害他人,不違反法律,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ta的選擇,比較好的狀態是,我們對此都能做到全然的接納。但是如果她確實無法從心理做到對這種行為的全然接納,也不必勉強自己迎合對方。"面見真實"是健康人格的表現。真實的表達自己,也是“面見真實”的組成部分

這位媽媽說,如果她不順從孩子,孩子就會大鬧不止。所以,如果媽媽不能堅持自己,同樣說明她的"自我"是不夠強大和穩定的。溫和而堅定的真實表達,實際上是內心力量的重要體現。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② 對於孩子,我能接納你全部的情緒。

我經常說,存在即合理。任何人做任何事情,無論在你的角度多麼荒誕,但是在ta自身的系統中都是合理的。很多人習慣以對錯評判行為,以好壞評判他人。評判性思維越固著的人,其人格的接納度越低。因為評判意味著標準,而標準是無法統一的,你可以有你的標準,別人也可以有別人的標準,當然,你可能會以"誰的標準更符合社會規則"來衡量標準的準確度,但是即使你的標準更勝一籌,你也依然無法用這個"正確"的標準去要求任何人做出改變。

大多數時候,評判的尺子都是偏頗的,因為只要有評判,就一定帶有主觀性,而主觀性,來自於過去的經驗和認知,任何人的主觀評判,都一定會帶著自己的痕跡和缺陷,絕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公平和公正。

所以,拿著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別人的行為,甚至評價這個人,都是有偏頗的。

對於孩子來說,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以及心理髮育不夠良好的孩子,父母幫助其心理成熟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能接納(抱持)孩子的全部情緒。它的意思是,無論孩子的情緒在你看來多麼不可理喻,你都能溫和的接受,你不會因為ta撒潑打滾而惱羞成怒,也不會因為ta哀嚎不止而被ta控制。

在精神分析中,經常將父母比喻成孩子情緒的容器,一個好的媽媽,就是能裝得下孩子的任何情緒,也許ta是在無理取鬧,也許ta受自己認知所限,但是ta的情緒都是合理的,情緒本身是沒有好壞的。

"

如果一個人不能接納自己,那他就很難算得上是人格完善的人;如果在親子關係中對孩子做不到接納,家庭關係質量就不會有多高。

今天依然是應讀者來信的要求,寫一篇"命題作文"。談的,也依然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話題:接納。

因為讀者有保密的要求,所以我對她的信息做了一些處理。前面我與她通信的背景不做交代,僅將她問我的問題呈現出來。她是這樣問我的:

關於接納孩子的問題,我有一些困惑。比如對於孩子(兒子)留長頭髮和化妝的問題,我的內心是不接納的,但是迫於孩子給我施加的壓力,我又不敢表達我的不接納,因為如果我表達了,他就會暴怒。我猜測他其實也知道我並不接納他這一點,但是他總是故意逼著我回答,必須回答這樣是好看的,否則就會大鬧不休。請問這個問題該如何處理比較好。

在我給她回覆之後。她又問了另一個關於接納的問題:

他的情緒我可以做到完全的接納,他的行為我可以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但無法做到完全接受。也許我對"接納"這個詞語的理解還不到位,"接納"是否不代表支持,只是承認它的存在,坦然面對這個事實,對嗎?另外,如果配偶不接納,始終對孩子的行為帶有情緒,我又該怎麼做呢?是需要去接納他的這種"不接納"嗎?請你就"接納"這個話題寫一篇專題文章。

"接納"是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溝通的重要方面,也是"關係"能否保持和諧的基礎。在我的文章裡,我曾經無數次提到這個詞,也對它有過多次闡述,但是一般而言,它都是作為一個分標題來談的,今天把"接納"這個話題單獨"拎出來",一起探討一下關於"如何接納"的話題。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1 .接納的本質:尊重

我們常說要接納自己,也接納別人。所謂的接納別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尊重別人。尊重別人與我們的邊界,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只有先有了發自心底的尊重,才有可能談接納別人。

① 尊重人際邊界

關於邊界,我最常使用的一個比喻是:"如果你曾經去過國門,那你一定在那見過荷槍實彈的哨兵,他們守衛的是國家的邊界,如有侵犯,等待你的必定是子彈和手銬。和國家有國界一樣,人與人之間也有人際邊界,雖然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真實存在。不管是你入侵了別人的邊界,還是被別人入侵了自己的邊界,都會造成人際關係的混亂和粘滯,都會毫無例外的帶來人際關係的危害和損傷"。

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健康的人格,其重要指標之一就是是否具有邊界意識。我們每個人都活在"關係"裡,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或者對方誰"有問題",而是"我們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在關係的問題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就在於缺少邊界。也可以這樣說:邊界缺失,是製造關係問題的重要原因。

一段良好的關係,一定是"親密有間"的:既有親密,但同時又有彼此生長的空間。這個空間的塑造就是人界邊界帶來的。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在潛意識裡,我們將對方和自己視為一體,我們會因為對方高興而高興,因為對方的諷刺而氣憤,那麼我們和對方就沒有邊界,因為將對方視為自己的一部分(或者認為對方和自己是一體),那我們就必然滋生出控制——因為我們都需要自我掌控感。而一旦有了控制,就一定無法談接納——這二者有天然的矛盾:我需要實現掌控感,所以我註定無法接納你和我的不同,因為如果你和我不同,那我就處於"失控"的狀態了。

這就是為什麼談接納之前,必須先談邊界的原因。

我常說:生而為人,最寶貴的就是擁有選擇權,你當然可以選擇不接納,沒有邊界,但是可以肯定是,這樣做會帶來人際關係的惡果,那麼對於結果,你是否能夠坦然接納?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需要你做出改變和調整了。

② 尊重不同

世界的精彩在於不同。但是在親密關係裡,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不能接受不同。這依然是由於不完善人格導致的控制慾。

我們常說在人際關係中要有溝通、協商,包容,甚至必要的妥協,這麼做要達到的效果是"求同存異",國與國之間如此,人與人之間也如此。為什麼要將"求同存異"當成終極目標,是因為做到它,本身很難。從某種角度來說,"異"遠比"同"常見,而且困難。

"異"很常見,但是"同"卻很難。我們接納與自己相同的人,相同的觀點往往非常容易,但是接納別人,尤其是處在和自己親密關係裡的人的不同,就非常艱難。所謂的接納他人,其實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為:尊重別人和我們的不同,並坦然的接受它。

可以說,這一點和上一點緊密相關——因為首先從內心承認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才有可能真正的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才能做到"坦然的"接納。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2. 接納的核心:無條件的愛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能否做到接納,關鍵在於是否能夠或者願意給到孩子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的意思就是:我愛你,沒有條件,不因為你聰明、漂亮、可愛、聽話而愛你,而僅僅是因為你是我的孩子,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任何原因

這句話說起來非常容易,但是在生活中絕大部分父母都做不到。在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中,最常見的現象,是假借了愛的名義,卻幹著控制和剝削對方的事

被愛、被尊重、被看見…這是人類的共同需求,這種需求不以國籍、年齡、膚色而有任何區別,所以,可想而知,如果能被人無條件的愛,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很多人對此頗有疑慮:無條件的愛,不就等於溺愛嗎?那孩子不就完蛋了麼?答案是否定的,無條件的愛≠溺愛。

首先,有這種想法的人自己肯定從未接受過無條件的愛與接納,就像一個從來沒吃過糖的人,你無論怎麼跟他描述糖的甜味,他都無法理解,很多時候,一次切實的體驗比頭腦中的一百萬次的分析,要有用的多。

其次,有這個疑慮的人,混淆了"愛"和"溺愛"的區別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接納、包容,給到孩子的是一種抱持性的撫養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愛給到的是心靈的自由,而非行為上的放縱。而溺愛的本質並不是愛,它是用愛的名義滿足自己的全能自戀——包辦替代,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意志,滿足的是自己未曾成長的"內在小孩"

第三,只有自由,才有自律。自律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人格。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曾經寫到,“成為自己的人,必然意味著,ta可以自主選擇,同時也能自我負責。如果家長在生活中的細節中從來不允許孩子選擇,全部使用包辦替代或簡單控制的手段撫養孩子,那麼孩子也就不可能學會為自己負責。所以,從這個角度說,越自由,越自律。

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必然會對孩子有足夠的接納,這種接納是一種來自父母的態度,是敞開懷抱的"抱持",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容器,接得住來自孩子的任何糟糕的情緒,是孩子心理上的"鎮定劑"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3.接納:必須從自己開始

我聽到過很多家長說:對,我以前對孩子的接納不夠,以後我要接納孩子。但是事實上,他們根本做不到。因為接納,實際上是一種人格特徵的體現,它首先發生在自我接納上面,跳過這個步驟,直接談對別人的接納,那是天方夜譚

接納自己,包括不完美的自己,是一個人健康人格的表現。一個連自己都做不到全然接納的人,也一定做不到對別人的接納。當你在電腦前工作時不小心打翻了水杯,你是否會懊惱自己笨手笨腳?當你面對領導時突發口吃,你是否會懊惱自己人際交往能力差?當你照鏡子的時候,是否幻象如果自己再瘦一點就好了?….所有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場景,都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不接納。

接納屬於積極心理學裡的詞彙,它的本意是表示尊重和允許,包括對全部的客觀事實(不管是發生在自己還是別人身上的部分,也包括世界(他人)和我們不同的部分,在接納的範疇裡,沒有好壞對錯的標準,它的核心關注點在於"人"

自我接納,是能接納自己的一切,包括那些令自己感覺到羞恥的"不完美",它的本質是尊重客觀事實,並且心安理得的接受它的存在。或者也可以這樣說:"我"的自我價值,不因為"我"的不完美而打折扣

做不到對自己的接納,很大程度上,是沒有穩定的“自我”的概念。心理學家羅傑斯對"自我"的定義是:“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在這句話裡,體驗是感受,而感受沒有正負、好壞之分

不接納自己的人常常會有某種程度的自我否認和自我排斥,這就是為什麼要儘量做到接納自我的原因。因為自我否定和自我排斥,帶來的都是令人不愉快的情緒感受,它們會干擾我們的自我實現,讓我們無法活成真正的自己。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4. 接納的關鍵詞:溫和而堅定

接納,是一種態度。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別人的不完美,接納一切真實的存在。

① 接納≠全盤認同。

這依然是一個概念的混淆。很多人認為我接納對方就等於認同對方,對方說什麼都點頭附和,這樣才算接納。如果不同意,就是接納度太低。這樣理解接納,就太狹隘了。

接納是一種抱持性的態度,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是寬容的。但是接納並不等於完全認同對方的一切,只是一個接納度高的人,ta更能接受各種不同,而不會站在單一的標準下衡量別人。

就像文中的媽媽提到的那樣,她無法完全接納孩子留長頭髮和化妝的行為,如果她的接納程度更高,她也許能做到全然的接納,只要不損害他人,不違反法律,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ta的選擇,比較好的狀態是,我們對此都能做到全然的接納。但是如果她確實無法從心理做到對這種行為的全然接納,也不必勉強自己迎合對方。"面見真實"是健康人格的表現。真實的表達自己,也是“面見真實”的組成部分

這位媽媽說,如果她不順從孩子,孩子就會大鬧不止。所以,如果媽媽不能堅持自己,同樣說明她的"自我"是不夠強大和穩定的。溫和而堅定的真實表達,實際上是內心力量的重要體現。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② 對於孩子,我能接納你全部的情緒。

我經常說,存在即合理。任何人做任何事情,無論在你的角度多麼荒誕,但是在ta自身的系統中都是合理的。很多人習慣以對錯評判行為,以好壞評判他人。評判性思維越固著的人,其人格的接納度越低。因為評判意味著標準,而標準是無法統一的,你可以有你的標準,別人也可以有別人的標準,當然,你可能會以"誰的標準更符合社會規則"來衡量標準的準確度,但是即使你的標準更勝一籌,你也依然無法用這個"正確"的標準去要求任何人做出改變。

大多數時候,評判的尺子都是偏頗的,因為只要有評判,就一定帶有主觀性,而主觀性,來自於過去的經驗和認知,任何人的主觀評判,都一定會帶著自己的痕跡和缺陷,絕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公平和公正。

所以,拿著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別人的行為,甚至評價這個人,都是有偏頗的。

對於孩子來說,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以及心理髮育不夠良好的孩子,父母幫助其心理成熟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能接納(抱持)孩子的全部情緒。它的意思是,無論孩子的情緒在你看來多麼不可理喻,你都能溫和的接受,你不會因為ta撒潑打滾而惱羞成怒,也不會因為ta哀嚎不止而被ta控制。

在精神分析中,經常將父母比喻成孩子情緒的容器,一個好的媽媽,就是能裝得下孩子的任何情緒,也許ta是在無理取鬧,也許ta受自己認知所限,但是ta的情緒都是合理的,情緒本身是沒有好壞的。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③ 對於我不能完全認可的行為,我可以保持我的觀點。

人際邊界的意義在於,我不侵犯你的邊界,同時,你也不能侵犯我的。我尊重你的全部情緒,但是我也可以保持我對事情的不同看法

也許我的看法和你不同,在我目前的情緒水平和認知水平之內,這就是我的觀點。我誓死捍衛你做自己的權利,但是我也要堅定的捍衛我做自己的權利。在這一點上,我們平等。

接納不代表投降,如果你被孩子裹挾,不全面認同就會受到懲罰,而這個懲罰是你所不能接受的,那麼很遺憾,你只能被孩子控制了。也許,在曾經,你以愛為名,對孩子施加了過度的剝削,現在,他以同樣的方式來控制你。想要擺脫這種局面,唯有先努力的成長自己,再影響對方。

作為媽媽,最好能做到全然接納孩子的情緒,但是在保持自己的觀點時,以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告訴對方——我有和你不同的觀點,但是這不影響我們之間的親密:我有和你不同的觀點,但是我的觀點只代表我自己,我不強迫或控制你向我靠攏。

溫和而堅定:我希望每個父母都好好體會一下這五個字。它是幫助我們為孩子樹立邊界(規則)最合適的態度——我能"看到"你,但是我也有權利選擇堅持我自己

"

如果一個人不能接納自己,那他就很難算得上是人格完善的人;如果在親子關係中對孩子做不到接納,家庭關係質量就不會有多高。

今天依然是應讀者來信的要求,寫一篇"命題作文"。談的,也依然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話題:接納。

因為讀者有保密的要求,所以我對她的信息做了一些處理。前面我與她通信的背景不做交代,僅將她問我的問題呈現出來。她是這樣問我的:

關於接納孩子的問題,我有一些困惑。比如對於孩子(兒子)留長頭髮和化妝的問題,我的內心是不接納的,但是迫於孩子給我施加的壓力,我又不敢表達我的不接納,因為如果我表達了,他就會暴怒。我猜測他其實也知道我並不接納他這一點,但是他總是故意逼著我回答,必須回答這樣是好看的,否則就會大鬧不休。請問這個問題該如何處理比較好。

在我給她回覆之後。她又問了另一個關於接納的問題:

他的情緒我可以做到完全的接納,他的行為我可以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但無法做到完全接受。也許我對"接納"這個詞語的理解還不到位,"接納"是否不代表支持,只是承認它的存在,坦然面對這個事實,對嗎?另外,如果配偶不接納,始終對孩子的行為帶有情緒,我又該怎麼做呢?是需要去接納他的這種"不接納"嗎?請你就"接納"這個話題寫一篇專題文章。

"接納"是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溝通的重要方面,也是"關係"能否保持和諧的基礎。在我的文章裡,我曾經無數次提到這個詞,也對它有過多次闡述,但是一般而言,它都是作為一個分標題來談的,今天把"接納"這個話題單獨"拎出來",一起探討一下關於"如何接納"的話題。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1 .接納的本質:尊重

我們常說要接納自己,也接納別人。所謂的接納別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尊重別人。尊重別人與我們的邊界,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只有先有了發自心底的尊重,才有可能談接納別人。

① 尊重人際邊界

關於邊界,我最常使用的一個比喻是:"如果你曾經去過國門,那你一定在那見過荷槍實彈的哨兵,他們守衛的是國家的邊界,如有侵犯,等待你的必定是子彈和手銬。和國家有國界一樣,人與人之間也有人際邊界,雖然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真實存在。不管是你入侵了別人的邊界,還是被別人入侵了自己的邊界,都會造成人際關係的混亂和粘滯,都會毫無例外的帶來人際關係的危害和損傷"。

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健康的人格,其重要指標之一就是是否具有邊界意識。我們每個人都活在"關係"裡,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或者對方誰"有問題",而是"我們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在關係的問題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就在於缺少邊界。也可以這樣說:邊界缺失,是製造關係問題的重要原因。

一段良好的關係,一定是"親密有間"的:既有親密,但同時又有彼此生長的空間。這個空間的塑造就是人界邊界帶來的。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在潛意識裡,我們將對方和自己視為一體,我們會因為對方高興而高興,因為對方的諷刺而氣憤,那麼我們和對方就沒有邊界,因為將對方視為自己的一部分(或者認為對方和自己是一體),那我們就必然滋生出控制——因為我們都需要自我掌控感。而一旦有了控制,就一定無法談接納——這二者有天然的矛盾:我需要實現掌控感,所以我註定無法接納你和我的不同,因為如果你和我不同,那我就處於"失控"的狀態了。

這就是為什麼談接納之前,必須先談邊界的原因。

我常說:生而為人,最寶貴的就是擁有選擇權,你當然可以選擇不接納,沒有邊界,但是可以肯定是,這樣做會帶來人際關係的惡果,那麼對於結果,你是否能夠坦然接納?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需要你做出改變和調整了。

② 尊重不同

世界的精彩在於不同。但是在親密關係裡,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不能接受不同。這依然是由於不完善人格導致的控制慾。

我們常說在人際關係中要有溝通、協商,包容,甚至必要的妥協,這麼做要達到的效果是"求同存異",國與國之間如此,人與人之間也如此。為什麼要將"求同存異"當成終極目標,是因為做到它,本身很難。從某種角度來說,"異"遠比"同"常見,而且困難。

"異"很常見,但是"同"卻很難。我們接納與自己相同的人,相同的觀點往往非常容易,但是接納別人,尤其是處在和自己親密關係裡的人的不同,就非常艱難。所謂的接納他人,其實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為:尊重別人和我們的不同,並坦然的接受它。

可以說,這一點和上一點緊密相關——因為首先從內心承認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才有可能真正的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才能做到"坦然的"接納。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2. 接納的核心:無條件的愛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能否做到接納,關鍵在於是否能夠或者願意給到孩子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的意思就是:我愛你,沒有條件,不因為你聰明、漂亮、可愛、聽話而愛你,而僅僅是因為你是我的孩子,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任何原因

這句話說起來非常容易,但是在生活中絕大部分父母都做不到。在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中,最常見的現象,是假借了愛的名義,卻幹著控制和剝削對方的事

被愛、被尊重、被看見…這是人類的共同需求,這種需求不以國籍、年齡、膚色而有任何區別,所以,可想而知,如果能被人無條件的愛,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很多人對此頗有疑慮:無條件的愛,不就等於溺愛嗎?那孩子不就完蛋了麼?答案是否定的,無條件的愛≠溺愛。

首先,有這種想法的人自己肯定從未接受過無條件的愛與接納,就像一個從來沒吃過糖的人,你無論怎麼跟他描述糖的甜味,他都無法理解,很多時候,一次切實的體驗比頭腦中的一百萬次的分析,要有用的多。

其次,有這個疑慮的人,混淆了"愛"和"溺愛"的區別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接納、包容,給到孩子的是一種抱持性的撫養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愛給到的是心靈的自由,而非行為上的放縱。而溺愛的本質並不是愛,它是用愛的名義滿足自己的全能自戀——包辦替代,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意志,滿足的是自己未曾成長的"內在小孩"

第三,只有自由,才有自律。自律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人格。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曾經寫到,“成為自己的人,必然意味著,ta可以自主選擇,同時也能自我負責。如果家長在生活中的細節中從來不允許孩子選擇,全部使用包辦替代或簡單控制的手段撫養孩子,那麼孩子也就不可能學會為自己負責。所以,從這個角度說,越自由,越自律。

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必然會對孩子有足夠的接納,這種接納是一種來自父母的態度,是敞開懷抱的"抱持",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容器,接得住來自孩子的任何糟糕的情緒,是孩子心理上的"鎮定劑"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3.接納:必須從自己開始

我聽到過很多家長說:對,我以前對孩子的接納不夠,以後我要接納孩子。但是事實上,他們根本做不到。因為接納,實際上是一種人格特徵的體現,它首先發生在自我接納上面,跳過這個步驟,直接談對別人的接納,那是天方夜譚

接納自己,包括不完美的自己,是一個人健康人格的表現。一個連自己都做不到全然接納的人,也一定做不到對別人的接納。當你在電腦前工作時不小心打翻了水杯,你是否會懊惱自己笨手笨腳?當你面對領導時突發口吃,你是否會懊惱自己人際交往能力差?當你照鏡子的時候,是否幻象如果自己再瘦一點就好了?….所有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場景,都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不接納。

接納屬於積極心理學裡的詞彙,它的本意是表示尊重和允許,包括對全部的客觀事實(不管是發生在自己還是別人身上的部分,也包括世界(他人)和我們不同的部分,在接納的範疇裡,沒有好壞對錯的標準,它的核心關注點在於"人"

自我接納,是能接納自己的一切,包括那些令自己感覺到羞恥的"不完美",它的本質是尊重客觀事實,並且心安理得的接受它的存在。或者也可以這樣說:"我"的自我價值,不因為"我"的不完美而打折扣

做不到對自己的接納,很大程度上,是沒有穩定的“自我”的概念。心理學家羅傑斯對"自我"的定義是:“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在這句話裡,體驗是感受,而感受沒有正負、好壞之分

不接納自己的人常常會有某種程度的自我否認和自我排斥,這就是為什麼要儘量做到接納自我的原因。因為自我否定和自我排斥,帶來的都是令人不愉快的情緒感受,它們會干擾我們的自我實現,讓我們無法活成真正的自己。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4. 接納的關鍵詞:溫和而堅定

接納,是一種態度。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別人的不完美,接納一切真實的存在。

① 接納≠全盤認同。

這依然是一個概念的混淆。很多人認為我接納對方就等於認同對方,對方說什麼都點頭附和,這樣才算接納。如果不同意,就是接納度太低。這樣理解接納,就太狹隘了。

接納是一種抱持性的態度,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是寬容的。但是接納並不等於完全認同對方的一切,只是一個接納度高的人,ta更能接受各種不同,而不會站在單一的標準下衡量別人。

就像文中的媽媽提到的那樣,她無法完全接納孩子留長頭髮和化妝的行為,如果她的接納程度更高,她也許能做到全然的接納,只要不損害他人,不違反法律,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ta的選擇,比較好的狀態是,我們對此都能做到全然的接納。但是如果她確實無法從心理做到對這種行為的全然接納,也不必勉強自己迎合對方。"面見真實"是健康人格的表現。真實的表達自己,也是“面見真實”的組成部分

這位媽媽說,如果她不順從孩子,孩子就會大鬧不止。所以,如果媽媽不能堅持自己,同樣說明她的"自我"是不夠強大和穩定的。溫和而堅定的真實表達,實際上是內心力量的重要體現。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② 對於孩子,我能接納你全部的情緒。

我經常說,存在即合理。任何人做任何事情,無論在你的角度多麼荒誕,但是在ta自身的系統中都是合理的。很多人習慣以對錯評判行為,以好壞評判他人。評判性思維越固著的人,其人格的接納度越低。因為評判意味著標準,而標準是無法統一的,你可以有你的標準,別人也可以有別人的標準,當然,你可能會以"誰的標準更符合社會規則"來衡量標準的準確度,但是即使你的標準更勝一籌,你也依然無法用這個"正確"的標準去要求任何人做出改變。

大多數時候,評判的尺子都是偏頗的,因為只要有評判,就一定帶有主觀性,而主觀性,來自於過去的經驗和認知,任何人的主觀評判,都一定會帶著自己的痕跡和缺陷,絕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公平和公正。

所以,拿著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別人的行為,甚至評價這個人,都是有偏頗的。

對於孩子來說,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以及心理髮育不夠良好的孩子,父母幫助其心理成熟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能接納(抱持)孩子的全部情緒。它的意思是,無論孩子的情緒在你看來多麼不可理喻,你都能溫和的接受,你不會因為ta撒潑打滾而惱羞成怒,也不會因為ta哀嚎不止而被ta控制。

在精神分析中,經常將父母比喻成孩子情緒的容器,一個好的媽媽,就是能裝得下孩子的任何情緒,也許ta是在無理取鬧,也許ta受自己認知所限,但是ta的情緒都是合理的,情緒本身是沒有好壞的。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③ 對於我不能完全認可的行為,我可以保持我的觀點。

人際邊界的意義在於,我不侵犯你的邊界,同時,你也不能侵犯我的。我尊重你的全部情緒,但是我也可以保持我對事情的不同看法

也許我的看法和你不同,在我目前的情緒水平和認知水平之內,這就是我的觀點。我誓死捍衛你做自己的權利,但是我也要堅定的捍衛我做自己的權利。在這一點上,我們平等。

接納不代表投降,如果你被孩子裹挾,不全面認同就會受到懲罰,而這個懲罰是你所不能接受的,那麼很遺憾,你只能被孩子控制了。也許,在曾經,你以愛為名,對孩子施加了過度的剝削,現在,他以同樣的方式來控制你。想要擺脫這種局面,唯有先努力的成長自己,再影響對方。

作為媽媽,最好能做到全然接納孩子的情緒,但是在保持自己的觀點時,以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告訴對方——我有和你不同的觀點,但是這不影響我們之間的親密:我有和你不同的觀點,但是我的觀點只代表我自己,我不強迫或控制你向我靠攏。

溫和而堅定:我希望每個父母都好好體會一下這五個字。它是幫助我們為孩子樹立邊界(規則)最合適的態度——我能"看到"你,但是我也有權利選擇堅持我自己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5. 接納的行為:影響而不是控制

在婚姻關係裡,我們可以這樣問自己:你真正接納對方的各方面條件嗎(從物質到精神)?如果真的接納,為什麼還會在多年後抓著對方的缺點不放,拼命拉扯或改造?你喜歡對方的優點,但對方最自然放鬆的一面表現出來,甚至不完美的一面表現出來,你的看法和態度到底如何?你可以接納ta原生家庭的父母,以及父母對ta的教養風格嗎?你怎麼看ta的原生家庭對他正反兩面的影響?你真的瞭解你伴侶的性格嗎?你能接納最壞時候的ta嗎?或者能對之保持微笑?你們找到了彼此默認,又有效的溝通風格,能順暢解決婚內問題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你就可以測試出自己在婚姻關係裡,到底有多少接納度了。

對於文中所提到的這位媽媽的困惑,面對不利於孩子成長的伴侶,自己是否也應該接納?人際關係包含了溝通、協商、包容,以及必要的妥協。這四個詞是所有人際關係的準則,也包括夫妻關係。

所以,這不是一個是否應該接納的簡單問題,而是我們應該秉承著什麼樣的態度進行人際關係的問題。是否使用了合適的溝通方式?是否進行了充分的協商?是否對對方與自己不同,甚至是自己完全不認同的部分有足夠的包容?最後,是否能做到必要的妥協?

對於對方與自己的不同或者自己不認可的部分,如果不想以斷裂關係的形式解決問題,那就必須重新調整自己,理解和接納。接納不是被動選擇,而是一種主動的選擇。在關係中,當我們能夠接納對方時,就意味著我們放下了敵意(防禦或成見),這種善意可以被對方感知。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自身的人格建設上時,就不會關注怎樣改變和控制對方,但是,我們的態度和行為卻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方,發生改變。

我們無法改造世界,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能量球",來影響周圍的世界發生變化。

每一篇文章的最後,我都會落到人格完善的主題上,的確,這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話題。不管是主動成長還是被動成長,我們都不可避免的要在自我成長和人格完善的道路上不斷的前行。很多人問我,我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該怎麼做?我的回答都是一樣的,從大的方面來說,完善自己的人格。從小的方面來說,從接納自己,接納世界開始

一個人,只有學會了接納,才能完成自己內心和世界的和諧,才能找到內心的力量和寧靜。

"

如果一個人不能接納自己,那他就很難算得上是人格完善的人;如果在親子關係中對孩子做不到接納,家庭關係質量就不會有多高。

今天依然是應讀者來信的要求,寫一篇"命題作文"。談的,也依然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話題:接納。

因為讀者有保密的要求,所以我對她的信息做了一些處理。前面我與她通信的背景不做交代,僅將她問我的問題呈現出來。她是這樣問我的:

關於接納孩子的問題,我有一些困惑。比如對於孩子(兒子)留長頭髮和化妝的問題,我的內心是不接納的,但是迫於孩子給我施加的壓力,我又不敢表達我的不接納,因為如果我表達了,他就會暴怒。我猜測他其實也知道我並不接納他這一點,但是他總是故意逼著我回答,必須回答這樣是好看的,否則就會大鬧不休。請問這個問題該如何處理比較好。

在我給她回覆之後。她又問了另一個關於接納的問題:

他的情緒我可以做到完全的接納,他的行為我可以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但無法做到完全接受。也許我對"接納"這個詞語的理解還不到位,"接納"是否不代表支持,只是承認它的存在,坦然面對這個事實,對嗎?另外,如果配偶不接納,始終對孩子的行為帶有情緒,我又該怎麼做呢?是需要去接納他的這種"不接納"嗎?請你就"接納"這個話題寫一篇專題文章。

"接納"是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溝通的重要方面,也是"關係"能否保持和諧的基礎。在我的文章裡,我曾經無數次提到這個詞,也對它有過多次闡述,但是一般而言,它都是作為一個分標題來談的,今天把"接納"這個話題單獨"拎出來",一起探討一下關於"如何接納"的話題。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1 .接納的本質:尊重

我們常說要接納自己,也接納別人。所謂的接納別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尊重別人。尊重別人與我們的邊界,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只有先有了發自心底的尊重,才有可能談接納別人。

① 尊重人際邊界

關於邊界,我最常使用的一個比喻是:"如果你曾經去過國門,那你一定在那見過荷槍實彈的哨兵,他們守衛的是國家的邊界,如有侵犯,等待你的必定是子彈和手銬。和國家有國界一樣,人與人之間也有人際邊界,雖然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真實存在。不管是你入侵了別人的邊界,還是被別人入侵了自己的邊界,都會造成人際關係的混亂和粘滯,都會毫無例外的帶來人際關係的危害和損傷"。

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健康的人格,其重要指標之一就是是否具有邊界意識。我們每個人都活在"關係"裡,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或者對方誰"有問題",而是"我們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在關係的問題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就在於缺少邊界。也可以這樣說:邊界缺失,是製造關係問題的重要原因。

一段良好的關係,一定是"親密有間"的:既有親密,但同時又有彼此生長的空間。這個空間的塑造就是人界邊界帶來的。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在潛意識裡,我們將對方和自己視為一體,我們會因為對方高興而高興,因為對方的諷刺而氣憤,那麼我們和對方就沒有邊界,因為將對方視為自己的一部分(或者認為對方和自己是一體),那我們就必然滋生出控制——因為我們都需要自我掌控感。而一旦有了控制,就一定無法談接納——這二者有天然的矛盾:我需要實現掌控感,所以我註定無法接納你和我的不同,因為如果你和我不同,那我就處於"失控"的狀態了。

這就是為什麼談接納之前,必須先談邊界的原因。

我常說:生而為人,最寶貴的就是擁有選擇權,你當然可以選擇不接納,沒有邊界,但是可以肯定是,這樣做會帶來人際關係的惡果,那麼對於結果,你是否能夠坦然接納?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需要你做出改變和調整了。

② 尊重不同

世界的精彩在於不同。但是在親密關係裡,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不能接受不同。這依然是由於不完善人格導致的控制慾。

我們常說在人際關係中要有溝通、協商,包容,甚至必要的妥協,這麼做要達到的效果是"求同存異",國與國之間如此,人與人之間也如此。為什麼要將"求同存異"當成終極目標,是因為做到它,本身很難。從某種角度來說,"異"遠比"同"常見,而且困難。

"異"很常見,但是"同"卻很難。我們接納與自己相同的人,相同的觀點往往非常容易,但是接納別人,尤其是處在和自己親密關係裡的人的不同,就非常艱難。所謂的接納他人,其實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為:尊重別人和我們的不同,並坦然的接受它。

可以說,這一點和上一點緊密相關——因為首先從內心承認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才有可能真正的尊重別人與我們的不同,才能做到"坦然的"接納。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2. 接納的核心:無條件的愛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能否做到接納,關鍵在於是否能夠或者願意給到孩子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的意思就是:我愛你,沒有條件,不因為你聰明、漂亮、可愛、聽話而愛你,而僅僅是因為你是我的孩子,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任何原因

這句話說起來非常容易,但是在生活中絕大部分父母都做不到。在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中,最常見的現象,是假借了愛的名義,卻幹著控制和剝削對方的事

被愛、被尊重、被看見…這是人類的共同需求,這種需求不以國籍、年齡、膚色而有任何區別,所以,可想而知,如果能被人無條件的愛,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很多人對此頗有疑慮:無條件的愛,不就等於溺愛嗎?那孩子不就完蛋了麼?答案是否定的,無條件的愛≠溺愛。

首先,有這種想法的人自己肯定從未接受過無條件的愛與接納,就像一個從來沒吃過糖的人,你無論怎麼跟他描述糖的甜味,他都無法理解,很多時候,一次切實的體驗比頭腦中的一百萬次的分析,要有用的多。

其次,有這個疑慮的人,混淆了"愛"和"溺愛"的區別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接納、包容,給到孩子的是一種抱持性的撫養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愛給到的是心靈的自由,而非行為上的放縱。而溺愛的本質並不是愛,它是用愛的名義滿足自己的全能自戀——包辦替代,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意志,滿足的是自己未曾成長的"內在小孩"

第三,只有自由,才有自律。自律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人格。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曾經寫到,“成為自己的人,必然意味著,ta可以自主選擇,同時也能自我負責。如果家長在生活中的細節中從來不允許孩子選擇,全部使用包辦替代或簡單控制的手段撫養孩子,那麼孩子也就不可能學會為自己負責。所以,從這個角度說,越自由,越自律。

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必然會對孩子有足夠的接納,這種接納是一種來自父母的態度,是敞開懷抱的"抱持",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容器,接得住來自孩子的任何糟糕的情緒,是孩子心理上的"鎮定劑"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3.接納:必須從自己開始

我聽到過很多家長說:對,我以前對孩子的接納不夠,以後我要接納孩子。但是事實上,他們根本做不到。因為接納,實際上是一種人格特徵的體現,它首先發生在自我接納上面,跳過這個步驟,直接談對別人的接納,那是天方夜譚

接納自己,包括不完美的自己,是一個人健康人格的表現。一個連自己都做不到全然接納的人,也一定做不到對別人的接納。當你在電腦前工作時不小心打翻了水杯,你是否會懊惱自己笨手笨腳?當你面對領導時突發口吃,你是否會懊惱自己人際交往能力差?當你照鏡子的時候,是否幻象如果自己再瘦一點就好了?….所有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場景,都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不接納。

接納屬於積極心理學裡的詞彙,它的本意是表示尊重和允許,包括對全部的客觀事實(不管是發生在自己還是別人身上的部分,也包括世界(他人)和我們不同的部分,在接納的範疇裡,沒有好壞對錯的標準,它的核心關注點在於"人"

自我接納,是能接納自己的一切,包括那些令自己感覺到羞恥的"不完美",它的本質是尊重客觀事實,並且心安理得的接受它的存在。或者也可以這樣說:"我"的自我價值,不因為"我"的不完美而打折扣

做不到對自己的接納,很大程度上,是沒有穩定的“自我”的概念。心理學家羅傑斯對"自我"的定義是:“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在這句話裡,體驗是感受,而感受沒有正負、好壞之分

不接納自己的人常常會有某種程度的自我否認和自我排斥,這就是為什麼要儘量做到接納自我的原因。因為自我否定和自我排斥,帶來的都是令人不愉快的情緒感受,它們會干擾我們的自我實現,讓我們無法活成真正的自己。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4. 接納的關鍵詞:溫和而堅定

接納,是一種態度。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別人的不完美,接納一切真實的存在。

① 接納≠全盤認同。

這依然是一個概念的混淆。很多人認為我接納對方就等於認同對方,對方說什麼都點頭附和,這樣才算接納。如果不同意,就是接納度太低。這樣理解接納,就太狹隘了。

接納是一種抱持性的態度,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是寬容的。但是接納並不等於完全認同對方的一切,只是一個接納度高的人,ta更能接受各種不同,而不會站在單一的標準下衡量別人。

就像文中的媽媽提到的那樣,她無法完全接納孩子留長頭髮和化妝的行為,如果她的接納程度更高,她也許能做到全然的接納,只要不損害他人,不違反法律,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ta的選擇,比較好的狀態是,我們對此都能做到全然的接納。但是如果她確實無法從心理做到對這種行為的全然接納,也不必勉強自己迎合對方。"面見真實"是健康人格的表現。真實的表達自己,也是“面見真實”的組成部分

這位媽媽說,如果她不順從孩子,孩子就會大鬧不止。所以,如果媽媽不能堅持自己,同樣說明她的"自我"是不夠強大和穩定的。溫和而堅定的真實表達,實際上是內心力量的重要體現。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② 對於孩子,我能接納你全部的情緒。

我經常說,存在即合理。任何人做任何事情,無論在你的角度多麼荒誕,但是在ta自身的系統中都是合理的。很多人習慣以對錯評判行為,以好壞評判他人。評判性思維越固著的人,其人格的接納度越低。因為評判意味著標準,而標準是無法統一的,你可以有你的標準,別人也可以有別人的標準,當然,你可能會以"誰的標準更符合社會規則"來衡量標準的準確度,但是即使你的標準更勝一籌,你也依然無法用這個"正確"的標準去要求任何人做出改變。

大多數時候,評判的尺子都是偏頗的,因為只要有評判,就一定帶有主觀性,而主觀性,來自於過去的經驗和認知,任何人的主觀評判,都一定會帶著自己的痕跡和缺陷,絕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公平和公正。

所以,拿著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別人的行為,甚至評價這個人,都是有偏頗的。

對於孩子來說,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以及心理髮育不夠良好的孩子,父母幫助其心理成熟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能接納(抱持)孩子的全部情緒。它的意思是,無論孩子的情緒在你看來多麼不可理喻,你都能溫和的接受,你不會因為ta撒潑打滾而惱羞成怒,也不會因為ta哀嚎不止而被ta控制。

在精神分析中,經常將父母比喻成孩子情緒的容器,一個好的媽媽,就是能裝得下孩子的任何情緒,也許ta是在無理取鬧,也許ta受自己認知所限,但是ta的情緒都是合理的,情緒本身是沒有好壞的。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③ 對於我不能完全認可的行為,我可以保持我的觀點。

人際邊界的意義在於,我不侵犯你的邊界,同時,你也不能侵犯我的。我尊重你的全部情緒,但是我也可以保持我對事情的不同看法

也許我的看法和你不同,在我目前的情緒水平和認知水平之內,這就是我的觀點。我誓死捍衛你做自己的權利,但是我也要堅定的捍衛我做自己的權利。在這一點上,我們平等。

接納不代表投降,如果你被孩子裹挾,不全面認同就會受到懲罰,而這個懲罰是你所不能接受的,那麼很遺憾,你只能被孩子控制了。也許,在曾經,你以愛為名,對孩子施加了過度的剝削,現在,他以同樣的方式來控制你。想要擺脫這種局面,唯有先努力的成長自己,再影響對方。

作為媽媽,最好能做到全然接納孩子的情緒,但是在保持自己的觀點時,以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告訴對方——我有和你不同的觀點,但是這不影響我們之間的親密:我有和你不同的觀點,但是我的觀點只代表我自己,我不強迫或控制你向我靠攏。

溫和而堅定:我希望每個父母都好好體會一下這五個字。它是幫助我們為孩子樹立邊界(規則)最合適的態度——我能"看到"你,但是我也有權利選擇堅持我自己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5. 接納的行為:影響而不是控制

在婚姻關係裡,我們可以這樣問自己:你真正接納對方的各方面條件嗎(從物質到精神)?如果真的接納,為什麼還會在多年後抓著對方的缺點不放,拼命拉扯或改造?你喜歡對方的優點,但對方最自然放鬆的一面表現出來,甚至不完美的一面表現出來,你的看法和態度到底如何?你可以接納ta原生家庭的父母,以及父母對ta的教養風格嗎?你怎麼看ta的原生家庭對他正反兩面的影響?你真的瞭解你伴侶的性格嗎?你能接納最壞時候的ta嗎?或者能對之保持微笑?你們找到了彼此默認,又有效的溝通風格,能順暢解決婚內問題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你就可以測試出自己在婚姻關係裡,到底有多少接納度了。

對於文中所提到的這位媽媽的困惑,面對不利於孩子成長的伴侶,自己是否也應該接納?人際關係包含了溝通、協商、包容,以及必要的妥協。這四個詞是所有人際關係的準則,也包括夫妻關係。

所以,這不是一個是否應該接納的簡單問題,而是我們應該秉承著什麼樣的態度進行人際關係的問題。是否使用了合適的溝通方式?是否進行了充分的協商?是否對對方與自己不同,甚至是自己完全不認同的部分有足夠的包容?最後,是否能做到必要的妥協?

對於對方與自己的不同或者自己不認可的部分,如果不想以斷裂關係的形式解決問題,那就必須重新調整自己,理解和接納。接納不是被動選擇,而是一種主動的選擇。在關係中,當我們能夠接納對方時,就意味著我們放下了敵意(防禦或成見),這種善意可以被對方感知。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自身的人格建設上時,就不會關注怎樣改變和控制對方,但是,我們的態度和行為卻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方,發生改變。

我們無法改造世界,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能量球",來影響周圍的世界發生變化。

每一篇文章的最後,我都會落到人格完善的主題上,的確,這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話題。不管是主動成長還是被動成長,我們都不可避免的要在自我成長和人格完善的道路上不斷的前行。很多人問我,我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該怎麼做?我的回答都是一樣的,從大的方面來說,完善自己的人格。從小的方面來說,從接納自己,接納世界開始

一個人,只有學會了接納,才能完成自己內心和世界的和諧,才能找到內心的力量和寧靜。

心理學:這屆父母太難,難在“接納”。人生太悲催,難在“接納”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並存,厭惡各種偽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為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