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中國孩子正在每天經受殘忍的“精神虐待”

心理健康 雞湯 育兒 快樂可可獅 快樂可可獅 2017-10-21

01、

五一的時候回老家,七大姑八大姨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大人們圍在一起有說有笑,孩子們聚在一起也玩的非常開心。突然5歲的小侄子不小心碰倒了小花架,雖然聲音很大,但並沒有造成什麼損壞,扶起來就好了。

可能是被巨大的聲響嚇到了,原本跑得最歡的小侄子一瞬間安靜下來,站在畫架前低著頭一動不動,嘴裡喃喃唸叨著“我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嫂子(小侄子的媽媽)看到後三兩步衝過去一邊把他拎到一邊,一邊數落:“叫你不要亂跑,淨會惹麻煩,在家怎麼跟你說的……”原本就難過的小侄子眼淚開始吧嗒吧嗒往下掉,最終在親戚們的勸阻下才嫂子放開孩子。然後的聊天內容就變成了媽媽們對孩子的吐槽大會,小侄子也在嫂子的眼神威脅下乖乖蜷在沙發邊上,小侄子愈發難過的表情和所有人開心的笑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90%的中國孩子正在每天經受殘忍的“精神虐待”

後來回家路上做地鐵,有一個奶奶帶著7歲的小女孩,小女孩嘴裡含著一塊糖,邊吃邊繞著把手轉圈,期間奶奶提醒了好幾次要她老實坐下來,但女孩只當沒聽到,奶奶說了幾次也就不再管教了。

突然女孩不再轉圈了,哭喪著臉向外婆求助,原來是整塊糖吞下去了,女孩說卡在喉嚨裡很疼。奶奶知道事情後立馬開始教訓女孩:“叫你老實點你就是不聽!現在好了,喉嚨被卡住了,然後就要被卡爛掉了,看你以後再不聽話”。

然後我就看到小女孩一直用手摸自己的喉嚨,不停地做吞嚥的動作,顯然是被嚇到了,也許她真的擔心自己喉嚨會爛掉。在那之後我每次做地鐵都會想起來小女孩捂著脖子吞嚥的樣子。

90%的中國孩子正在每天經受殘忍的“精神虐待”

幾個月過去,這兩件事一直讓我印象深刻,這讓我想起來之前去紐約做學術交流的時候,一位教授知道我是中國人後特意來和我交流,他說他曾在北京待過一個月,有一個特別明顯的感覺,就是中國的家庭都非常愛孩子,但是有一點卻讓他非常不能理解:你們可以為了孩子犧牲自己,傾其所有,卻總是吝嗇於情感支持,甚至習慣在孩子的傷口上撒鹽。

其實我當時聽了並沒有多大感觸,但隨著對孩子的關注越來越多,看待事情的角度就變得不一樣起來,所以以前看起來稀鬆平常的小事,此刻卻頗為在意。於是我深入瞭解了一下有關“情感支持”的相關知識,發現其中的道理值得所以中國家長警醒。

90%的中國孩子正在每天經受殘忍的“精神虐待”

02、什麼是“情感支持”?

情感支持是育兒的基礎步驟。育兒的本質其實就是建立關係,這和愛情、友情的本質都是一樣的,需要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鏈接,而關係協調的最好方式就是情感支持。

具體做法也和談戀愛一樣,放下大道理,先無條件給予對方情感上的支持。當孩子自己已經處於情感受挫的狀態,這時需要我們做的是給予他情感上的支持,先讓他從這份受挫的感情中解放出來,等到情感平復了,再進行教育。

就像開頭的兩個例子,孩子已經非常難過了,非常害怕了,他們的感情正處於受挫狀態,但是家長卻完全沒有意識到,還繼續在孩子的傷口撒鹽。

現在很多父母都開始重視孩子的安全感,絞盡腦汁為孩子做一切事情,卻在不經意間將努力築建的安全感一一摧毀,安全感不僅僅是你每天為了孩子做些什麼:陪玩、哺育、帶出去旅行,安全感更多的是在點滴小事裡,在孩子的感情受挫時,你有沒有給予及時的支持和安撫。

無條件接納孩子,讓孩子明白無論自己怎麼樣,都可以像父母尋求幫助,這份堅定的後盾,正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礎。

90%的中國孩子正在每天經受殘忍的“精神虐待”

03、傾聽永遠放在第一位

父母總是高估了自己的“聰明”,孩子一旦出現問題,我們總是第一時間以非常強勢的態度干預進去,拒絕孩子的情緒,拒絕孩子的表達,用我們的智慧去“想當然”地對孩子表示“理解”。但在教育界有一句特別著名的話: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最瞭解我們的情緒,孩子也不例外。

所以當孩子犯錯、當孩子情緒不好時,我們第一時間要做的是提醒自己“我不是他”。不對摔倒的他說“沒關係”,不對丟掉心愛玩具的他說“大不了再給你買一個”。先蹲下來用心傾聽他,聽他哭聲裡的傷心、恐懼、沮喪、憤怒,給他一個擁抱直到他平靜下來,然後再談論剛剛發生的事情。

我們的陪伴和聆聽,我們無條件接納的態度,很多時候比口頭上的教育意義大得多。

90%的中國孩子正在每天經受殘忍的“精神虐待”

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

就像開頭分享的這兩個小故事,如果當時家長可以慢一步,可以先聽先聽先聽,也許我們聽到的就是孩子的自責、反思、認錯。這時我們就可以支持孩子走出這些情緒,孩子的情感得到支持後,我們可以再總結,下次應該注意什麼。這樣的教育意義是不是比直接上來一頓數落更好呢?

很多父母甚至老師都做不到,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害怕,我們害怕當下不教育,這個孩子就變熊。而且我們的確看到太多,即使當下嚴厲教育,他們也還是嬉皮笑臉,一臉滿不在乎的樣子。既然如此,那我們怎麼還可能先情感支持呢?

“我們常常低估愛的力量,卻高估了管教的手段”。當一個孩子與父母的鏈接受損時,他的本能反應就是兩種,害怕,繼續用各種熊的手段來引起父母關注,試探父母的愛;叛逆,拒絕一切有效溝通,你說的我全部反著來。

90%的中國孩子正在每天經受殘忍的“精神虐待”

“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最需要愛”,這句話聽著雞湯,卻真的就是這個理。搗蛋犯熊,上升到心理精神層面,其實是心理健康的失衡。情感支持是維持心理健康的最關鍵手段。

因此,任何時候,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不要因為我們的害怕(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我們心理健康的失衡),而去破壞給予孩子情感支持的環境。

我們是如此深愛我們的孩子,那就請不要在傷口上撒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