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願為平成廢宅,死不做新加坡學霸?九歲開始淘汰的教育有多恐怖


生願為平成廢宅,死不做新加坡學霸?九歲開始淘汰的教育有多恐怖


日本政府在七十年代承受不住社會輿論的壓力,在公共教育上轉向了寬鬆主義,由此釀成“寬鬆世代,平成廢宅”,並最終形成了“格差社會”,將一億恆久中產之夢徹底打碎。

但在東亞卻有一個國家將精英教育主義踐行到了登峰造極。

這個國家便是新加坡。

新加坡雖然地處東南亞,然而卻依然繼承了東北亞儒家文化圈重視教育的習俗,就算是在建國初期的困難時代,新加坡政府也一力扶持教育,每年投入經費高達六千萬新元,而在七十年成為亞洲四小龍崛起以來,更是不惜重金投資教育——在1979年投入的教育經費已經高達13億新元,同時從此還規定必須劃撥公共財政預算的4%作為教育經費支出。

而到了2017年,新加坡教育經費支出更高達129億新元(約合93億美金),佔到了新加坡公共支出的17%,但新加坡全國卻僅有43萬中小學生,八萬大學生和研究生。

在如此高的教育支出之下,新加坡雖然名義上不是免費教育,但其實還勝過免費教育。

從小學到高中,具有新加坡公民身份的學生每個月僅僅只需要繳納13-33新元的學雜費。而反觀非新加坡公民,哪怕是拿到永久居民身份的外國人也十倍於此,而最高的國際留學生則更需要繳納每月高達606.5-1300新元的學雜費用。

生願為平成廢宅,死不做新加坡學霸?九歲開始淘汰的教育有多恐怖


新加坡還為每個公民開設了教育基金賬戶,每個學齡公民都能根據中、小學的不同,能獲得每年二百或者二百四十新元的教育基金,這筆款項不僅能拿來支付支付課外拓展活動(CCA)的相關費用,甚至還能用於出國交流的花費。

在新加坡,一個學生公民出國進行交流學習,政府將會補貼因為交流所產生費用的60-80%,而剩下所需要的費用也可以從教育基金的賬戶裡支用,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每個新加坡人都有機會在青少年時期出國遊學,而其家庭所需要支出的費用,在跟隨學校成團的情況下,哪怕去往歐美七日行,最低也僅需四百多新元。

近年來,由於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計算機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新加坡政府考慮到低收入人家可能缺乏為子女配備較好電腦的能力,所以只需要學生做12個小時的義工,就免費提供一臺“暢玩吃雞”(需要自行配獨立顯卡)的臺式電腦——而一臺高端筆記本也只需要支付667新元。

生願為平成廢宅,死不做新加坡學霸?九歲開始淘汰的教育有多恐怖


但就像日本之所以在七十年代轉向“寬鬆教育”是基於日本產業升級,密集勞動產業逐步轉移到東南亞一樣,已經不再需要填鴨教育下的流水線“工程師紅利”。新加坡雖然經濟騰飛有依賴於接受了部分日本歐美的轉移產業,但在七十年代末期,地狹人稠的新加坡政府也考慮到了產業升級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稍晚於日本也開始效仿歐美推進素質教育,此即課外拓展活動(CCA)——以求新加坡學子不僅能夠無礙進入全球大學名校,並且在升級後的經濟結構裡,於高端產業上能夠自主發展,提高國家競爭力。

新加坡中小學如今也跟日本一樣,只上半天課程,一般下午一點就放學,將時間留給CCA,而新加坡人在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要參與到CCA的課程之中,每個人至少選取一門興趣課程。

但不同的是,日本還全面取消了大學之前政府組織的全國性分流考試,而新加坡卻反其道而行,年年考,月月校,甚至就連CCA也有諸多評級,以至於分流考試就如一道道天羅地網,將新加坡學生細細栓選。

一般新加坡人主動選擇的CCA項目主要是體育類和藝術類,因為這兩類的評級成績或者奪冠拿獎可以直接作為歐美大學錄取的參考標準。而為了讓自己國家的學生更具有競爭力,新加坡政府也不惜巨資進行大力投入。

生願為平成廢宅,死不做新加坡學霸?九歲開始淘汰的教育有多恐怖

(CCA:書法課)


以一個學生組成的“交響樂團”為例,開設這個CCA項目的學校在招徠學生的時候,不會過分考慮對方是否有音樂基礎——如果有自然皆大歡喜,如果沒有那就從頭學起。更不需要學生購買相關樂器,因為獲得政府撥款的學校會提前購買價值數千到數萬不等的優良樂器以供學生使用。

甚至在新加坡排名較高的學校,還會不吝重金聘請名師教練去為學生提供輔助。

而這一切的原因,是因為想竭盡一切條件的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環境,以求學校的CCA社團能在全國取得一個較好的名次。

新加坡是一個教育競爭十分激烈的國家,一切教育經費的撥款都是以成績作為評判標準。所以在如今新加坡,若一個CCA社團發展不盡如人意,那麼等待這個社團的後果就是“最後一屆”,當然對於學校而言,如果沒有一個CCA社團拿得出手,同時升學狀況也不優良的話,就可能隨時面對被並校的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小學或者普通中學都會著力發展幾個主力CCA社團,以求強社存校。但由於經費的傾斜,新加坡名校擁有更多的經費,不僅能開設一般的CCA課程,甚至還開設有“帆船”“攀巖”“高爾夫”乃至於“開飛機”等超級CCA課程!

生願為平成廢宅,死不做新加坡學霸?九歲開始淘汰的教育有多恐怖


這就導致普通中小學在合併之中越來越弱,新開設的學校又缺乏足夠的資源,使得名校始終屹立在新加坡教育金字塔的頂端。

而一般人家進入名校卻並不容易,在購買優質學區房產、校友優先就讀(拼爹媽或者拼兄姐)以外,就只能依靠層層篩選的分流考試進入。

在東亞,一般國家只會在升學上設立三次分流考試,甚至日韓最關鍵性的考試也不過是“高考”。然而作為東亞在精英教育上登峰造極的新加坡,卻是從九歲開始就要每一個新加坡公民去面對了人生的抉擇與考核。

如果一個新加坡普通學生沒能在學前就進入名校就讀話,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考核——這個被稱作為“高才選拔”(Gifted education program)的考試是全國範圍內的一次大考,成績與智商優異者就能轉而進入名校就讀。

然而新加坡只有九所小學名校提供這一課程,所以能有幸入選高才班的新加坡學生也僅僅佔到該學齡的1%。

但小學三年級開始的GEP考試僅僅只是一開始,從此新加坡每一年甚至每一月都會對學生進行考核,每一次考核都決定了學生的所在的班次、師資以及位置的前後。

生願為平成廢宅,死不做新加坡學霸?九歲開始淘汰的教育有多恐怖

(新加坡教育的層層分流)


而在小學六年級會進行第二次全國性的分流考試,也是普通人在小學生涯裡最重要的考試——“升學考試”(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此次考試成績的好壞將直接決定一名學生,是否能進入新加坡TOP中學之中就讀。

但普通小學可能整整一個年級能夠升入TOP中學可能只有一個,運氣好或者有兩三個。而小學名校的TOP中學升學率卻往往能達到98%。

TOP中學不僅意味著更好的師資力量,更好的投入,還擁有著政策性的傾斜——比如能夠自主制定教學方案的“教學自治”,甚至還能花費不菲的價格去購買常青藤聯盟、劍橋、牛津為學校定製的標準教學方案。

此外還有九所中學擁有著免去中考,直接參與高考的“直通車課程計劃”(IP)——這意味著享受該計劃的學生,能夠免去一次次的分流考試,安心學習,去考取全球最頂級的大學。

但對於普通中學來說,TOP中學之間的交換試卷,請優秀教師編寫“教綱精編”,這些正常操作,都是可望不可求的待遇。甚至有些普通中學因為生源素質太差,就連物理化這理科三門都無力開設,更何論IP、教學自治、定製教學這些特權?

生願為平成廢宅,死不做新加坡學霸?九歲開始淘汰的教育有多恐怖

(OECD國家組織的學力評測中,新加坡獨佔鰲頭)


普通中學在師資薄弱,生源較差的情況下,普遍也只要求學生能夠成績及格即可,而帶來的後果則是將大量的學生或者送入“理工學院”(相當於大專),或者送入技校,能上高中的都寥寥無幾。

而最頂級的新加坡中學“萊佛士書院”(中高連校)卻是美國迄今為止單校錄取學生最多的中學。

學校的天差地別,也導致了新加坡父母為了孩子能夠不落於人後,而不惜代價——在新加坡教育支出佔到公共財政17%的當下,根據統計,新加坡家庭在單個孩子上的教育支出上竟然高達七萬美金!

生願為平成廢宅,死不做新加坡學霸?九歲開始淘汰的教育有多恐怖

(全球人均教育支出名列前茅的十六個國家跟地區中,新加坡排名第三)


這些錢,除了其中的一萬五千美金是用在大學教程以外,其他的五萬五千美金大半都被新加坡父母投擲在了私塾教育上,甚至就連無力支撐高額教育支出的中低收入群體,在面對是否願意為孩子教育舉債的問題時,也有超過52%父母表示願意借錢讀書!

因為一旦在考試之中失利,成為中學普通源流裡學術(NA)、技術(NT)二班的一員,基本上就宣告無緣高中,更何論改變人生的高考?


生願為平成廢宅,死不做新加坡學霸?九歲開始淘汰的教育有多恐怖

(萊佛士書院)


這兩班裡最幸運、最努力的人也不過是在中考之中升入“理工學院”,有機會成為學校裡升入本科大學的5%,而最差的無疑是淪落到技工學校中,從此就與階層躍遷無緣,運氣不好的中產階級子女甚至還會階層下降到低收入群體之中。

從小學開始的普通、名校以及天才班,再到中學的“直通車”、TOP快捷班、普通快捷班、NA、NT,最後到高中、理工學院和技校,一次次的分流則是一次次的淘汰,新加坡人不是沒有復讀的機會,只是一旦落下一個“等級”,就意味著普通學生千百倍的努力,不過是名校甚至普通中學快捷班學生的起跑線。

新加坡的精英教育主義雖然帶來了大量優質人才,輸入到高端產業之中,但帶來的後果則是生育率因為教育成本的高企而節節下滑,若非大力引進外國移民,如今的新加坡社會或許早已土崩瓦解。

生願為平成廢宅,死不做新加坡學霸?九歲開始淘汰的教育有多恐怖


而日本雖然同樣也只是虛有寬鬆之名,但日本政府並沒有設置那麼多分流考試,更何況由於少子化,日本大學早在千禧年初的錄取率就超過了92%,這意味著哪怕一個從不進入私塾進修的“平成廢宅”也能輕鬆進入大學,雖然文憑含金量不太夠,但至少不存在學歷上的硬性天花板,只要經濟有結構性好轉,仍有上升空間。

可新加坡學生,哪怕認真苦讀,平時成績良好,一旦考試發揮失常一次,可能就會再也沒有機會——人生又能復讀幾次呢?而新加坡攸關學業的重要分流考試從GEP開始到高考,足足有六次!

所以,當你面前出現兩個選擇時,是成為有100%機會的“平成廢宅”,還是隻有1%機會的“獅城學霸”呢?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本文為 真實星球 原創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真實星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