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涼粉

淅川特色美食

神仙涼粉是荊紫關鎮特色小吃(荊紫關古鎮是座未曾過度開發的古鎮,上一篇隆重介紹過)。神仙涼粉性甘味苦,清熱解素,殺菌抗癌,是用淅川猴山上的一種野生灌木樹葉加澱粉做成。其具體做法是將採回的新鮮葉子淘淨,空水、放到盆中用開水燙勻,再摻涼水攪拌,使其不燙手,接著雙手雙復揉搓,直使葉子和熱水成為糊狀,然後用布袋過濾盆中,待冷卻後即成涼粉。

淅川特色美食

淅川特色美食

夏季吃了可以清熱、解毒、活血,有一定抗癌作用神仙涼粉用刀片打成小塊,澆上油潑辣子、醋和蒜水,味道涼爽口,是夏天消暑降溫的極好食品。保準不會上火,體質弱的吃多了還會拉肚子喲:在回味它的美味時,要量力而行啊!

淅川酸菜

淅川特色美食

淅川酸菜是將新鮮的剌菜、紅薯葉、蒲公英、芝麻葉、小油菜、蒲公英、萵苣葉放在開水鍋裡煮至3—5成熟,撈出來放在大缸裡捂酸,醃製好的酸菜,色澤黃亮,可以煮麵條吃或者搭配牛肉炒制,酸湯粘稠,爽口宜人,也可以炒著吃或者涼拌。在外地以同樣方法制作的酸菜因為水質不同就失去了淅川酸菜的特色。這個是是淅川獨有之寶,更是遠在他鄉的淅川人最最懷念的味道。

淅川特色美食

酸菜魔芋

淅川特色美食

魔芋為天南星科魔芋屬植物的通稱,別名蒟蒻、蒟芋、蒟頭、磨芋等。它和涼粉有點相似,可以涼拌和炒食。在淅川一般魔芋是和淅川酸菜放在一起炒,謂之酸菜魔芋。是淅川的一個特色菜,別有風味。魔芋中含有的膳食纖維—葡甘露聚糖,而膳食纖維是人體消化器官固有的消化酶不能水解的食用動植物的構成成分,人體不能消化吸收,也不能產生熱量,魔芋與淅川酸菜搭配真是一道結合了健康和美味的淅川美食。

菊花肉

淅川特色美食

菊花肉系部分豬頭肉與豬耳朵通過數道工序做成,系淅川縣的一道特殊涼菜。在做法上,將豬頭肉與豬耳朵加五香佐料放在鍋裡煮。肉煮熟後將豬耳朵取出,肉繼續煮。豬耳朵放涼後,切成1.5公分細長條,在平底狀的餐具裡擺成數朵菊花圖案。豬頭肉煮成糊狀後,倒入放在約5公分、寬3公分長方形肉塊,澆上芝麻油醋、蒜。

腳踏肉

淅川特色美食

腳踏肉的製作方法十分講究。深冬時節選新鮮豬肉,去骨後將其切割成1斤左右的碎塊,然後把小塊豬肉掛在通風處晾一天,待去除肉塊表面的部分水分後將其裝入布袋,最後紮好袋口,外套麻布,製成“肉包”。在屋門內側挖一土炕,把“肉包”放入,用碎土掩埋。人們進出房屋腳踏“肉包”,故稱腳踏肉。3個月後,將“肉包”扒出,用溫水將其洗淨,配以新鮮蔬菜炒熟。腳踏肉因為部分油脂被土吸去,因而具有香而不膩、開胃、滋補之特點。

淅川特色美食

腳踏肉首創自一代商聖范蠡。范蠡年輕時家境貧寒,一年臘月,范蠡給人抄書換得一小塊豬肉,因怕討債人知道,就用布袋包好,藏於屋內地下,準備過年吃。過年時把藏肉之事遺忘,第二年春天猛然記起,遂將肉袋取出,香味四溢。吳滅越,范蠡隨越王勾踐到吳國服役,為給勾踐滋補身體,范蠡用此法在馬棚裡藏肉,為越國復興立下了汗馬功勞。越滅吳,范蠡辭官經商,攜西施回到淅川,自此,腳踏肉便在淅川民間廣為流傳,稱得上淅川主要美食之一。PS:小編真沒吃過這一口呀,有微友知道縣城那裡有?

丹江魚

淅川特色美食

到淅川,怎麼不吃丹江魚。丹江魚主要魚類有;鯉、鰱、鯽、鯿、草、鯰等,生長在丹江庫區,味道鮮美且無汙染,可謂綠色食品。

淅川特色美食

淅川特色美食

鯧魚和花骨魚

淅川人的烹魚技術博採眾長,其獨創的丹江魚宴,做法已達百餘種,聲名遠揚,成為淅川的特色美味。丹江魚宴,突出 魚種多、變化多、口味多。運用各種刀法,把鮮魚加工成絲、片、丁、條等幾十大類,通過各種烹調方法,烹製出數百種魚類菜餚。丹江魚宴原料講究,多用白汁原 湯,博採四方烹術,清淡嫩滑顯南味,鮮香鹹辣顯北味,堪稱一絕。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