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李榮浩因在《中國好聲音》節目中為他學員選擇的對戰歌曲《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而引發熱議。

"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李榮浩因在《中國好聲音》節目中為他學員選擇的對戰歌曲《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而引發熱議。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我去網易雲音樂搜了一下,這首歌的評論達到了11W+,它的播放量也很可觀,算是一首熱門歌曲了。

"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李榮浩因在《中國好聲音》節目中為他學員選擇的對戰歌曲《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而引發熱議。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我去網易雲音樂搜了一下,這首歌的評論達到了11W+,它的播放量也很可觀,算是一首熱門歌曲了。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這首歌在之前"氾濫"的時候就被貼上了很多不好的標籤,比如"口水歌""抄襲偽原創"等等。

網友們對於這首網絡歌曲登上電視綜藝節目毫不買單,認為它不夠資格出現在主流舞臺上。可能更激發網友爭議的點是:這首歌在比賽中獲得了勝利。

對此李榮浩zqsg的寫了一條長微博來回應質疑,阿信楊丞琳也紛紛轉發表示認同與支持。

"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李榮浩因在《中國好聲音》節目中為他學員選擇的對戰歌曲《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而引發熱議。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我去網易雲音樂搜了一下,這首歌的評論達到了11W+,它的播放量也很可觀,算是一首熱門歌曲了。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這首歌在之前"氾濫"的時候就被貼上了很多不好的標籤,比如"口水歌""抄襲偽原創"等等。

網友們對於這首網絡歌曲登上電視綜藝節目毫不買單,認為它不夠資格出現在主流舞臺上。可能更激發網友爭議的點是:這首歌在比賽中獲得了勝利。

對此李榮浩zqsg的寫了一條長微博來回應質疑,阿信楊丞琳也紛紛轉發表示認同與支持。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吃了一圈瓜下來,整件事,大家在針對什麼呢?

是導師?是學員?還是導師為學員選錯歌?

是歌曲本身?還是網絡歌曲這個群體呢?

我想是最後一點8。

"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李榮浩因在《中國好聲音》節目中為他學員選擇的對戰歌曲《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而引發熱議。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我去網易雲音樂搜了一下,這首歌的評論達到了11W+,它的播放量也很可觀,算是一首熱門歌曲了。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這首歌在之前"氾濫"的時候就被貼上了很多不好的標籤,比如"口水歌""抄襲偽原創"等等。

網友們對於這首網絡歌曲登上電視綜藝節目毫不買單,認為它不夠資格出現在主流舞臺上。可能更激發網友爭議的點是:這首歌在比賽中獲得了勝利。

對此李榮浩zqsg的寫了一條長微博來回應質疑,阿信楊丞琳也紛紛轉發表示認同與支持。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吃了一圈瓜下來,整件事,大家在針對什麼呢?

是導師?是學員?還是導師為學員選錯歌?

是歌曲本身?還是網絡歌曲這個群體呢?

我想是最後一點8。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音樂圈向來有鄙視鏈,之前就有人總結過音樂圈鄙視鏈,聽歐美的看不上聽日韓的。聽古典的瞧不上玩搖滾的,玩搖滾的鄙視玩流行的。玩流行的瞧不上說唱的,地下說唱瞧不上土嗨說唱。

稍微瞭解一下,就會發現音樂相關的鄙視鏈還真是多種多樣:

音樂地區鄙視:歐美>日韓>港臺>內地>東南亞及其他地區

音樂流派鄙視:古典>爵士>搖滾>民謠>電音>流行>說唱

音樂專業鄙視:作曲>指揮>管絃>民樂>聲樂>音樂教育>音樂學

唱法鄙視:美聲>民族>流行

這種鄙視鏈,從學音樂的瀰漫到聽音樂的,除了對音樂本身的偏好之外,擴展到對音樂播放器的高低評價。

當然他們也有難得統一的時候,那就是他們都看不上網絡歌手、網絡歌曲。網友總結吐槽的這條鄙視鏈,網絡歌手連上榜的資格都沒有,雖然看起來像調侃,卻異常真實。

"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李榮浩因在《中國好聲音》節目中為他學員選擇的對戰歌曲《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而引發熱議。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我去網易雲音樂搜了一下,這首歌的評論達到了11W+,它的播放量也很可觀,算是一首熱門歌曲了。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這首歌在之前"氾濫"的時候就被貼上了很多不好的標籤,比如"口水歌""抄襲偽原創"等等。

網友們對於這首網絡歌曲登上電視綜藝節目毫不買單,認為它不夠資格出現在主流舞臺上。可能更激發網友爭議的點是:這首歌在比賽中獲得了勝利。

對此李榮浩zqsg的寫了一條長微博來回應質疑,阿信楊丞琳也紛紛轉發表示認同與支持。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吃了一圈瓜下來,整件事,大家在針對什麼呢?

是導師?是學員?還是導師為學員選錯歌?

是歌曲本身?還是網絡歌曲這個群體呢?

我想是最後一點8。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音樂圈向來有鄙視鏈,之前就有人總結過音樂圈鄙視鏈,聽歐美的看不上聽日韓的。聽古典的瞧不上玩搖滾的,玩搖滾的鄙視玩流行的。玩流行的瞧不上說唱的,地下說唱瞧不上土嗨說唱。

稍微瞭解一下,就會發現音樂相關的鄙視鏈還真是多種多樣:

音樂地區鄙視:歐美>日韓>港臺>內地>東南亞及其他地區

音樂流派鄙視:古典>爵士>搖滾>民謠>電音>流行>說唱

音樂專業鄙視:作曲>指揮>管絃>民樂>聲樂>音樂教育>音樂學

唱法鄙視:美聲>民族>流行

這種鄙視鏈,從學音樂的瀰漫到聽音樂的,除了對音樂本身的偏好之外,擴展到對音樂播放器的高低評價。

當然他們也有難得統一的時候,那就是他們都看不上網絡歌手、網絡歌曲。網友總結吐槽的這條鄙視鏈,網絡歌手連上榜的資格都沒有,雖然看起來像調侃,卻異常真實。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前段時間愛奇藝製作的一檔音樂原創歌曲綜藝節目《我是唱作人》,以朗朗上口且極具流傳度的歌成名的高進,也因為「網絡歌手」的標籤充滿爭議。《我們不一樣》、《我的好兄弟》、《我是小瀋陽》等等這些火遍大街小巷的歌,都是由高進創作。這些歌旋律流暢,和絃幾乎都是色彩分明的大小三和絃。樂感好一點的人,聽一遍基本能哼個大概。這些歌也是大家和朋友去KTV必點的吧。

然而,高進在唱作人第一期中觀眾投票最後一名。節目後採裡他說我也是在家準備了兩個月,沒日沒夜的寫歌編曲,怎麼剛來了就被關在了小黑屋裡。而且高進現場演繹的時候,觀眾也很high。投票結果與現場反饋截然不同,他說有些觀眾明明喜歡我的歌卻不投我。好像投了高進就是在支持口水歌、在認同網絡歌曲,會暴露自己很low的音樂審美。

"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李榮浩因在《中國好聲音》節目中為他學員選擇的對戰歌曲《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而引發熱議。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我去網易雲音樂搜了一下,這首歌的評論達到了11W+,它的播放量也很可觀,算是一首熱門歌曲了。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這首歌在之前"氾濫"的時候就被貼上了很多不好的標籤,比如"口水歌""抄襲偽原創"等等。

網友們對於這首網絡歌曲登上電視綜藝節目毫不買單,認為它不夠資格出現在主流舞臺上。可能更激發網友爭議的點是:這首歌在比賽中獲得了勝利。

對此李榮浩zqsg的寫了一條長微博來回應質疑,阿信楊丞琳也紛紛轉發表示認同與支持。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吃了一圈瓜下來,整件事,大家在針對什麼呢?

是導師?是學員?還是導師為學員選錯歌?

是歌曲本身?還是網絡歌曲這個群體呢?

我想是最後一點8。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音樂圈向來有鄙視鏈,之前就有人總結過音樂圈鄙視鏈,聽歐美的看不上聽日韓的。聽古典的瞧不上玩搖滾的,玩搖滾的鄙視玩流行的。玩流行的瞧不上說唱的,地下說唱瞧不上土嗨說唱。

稍微瞭解一下,就會發現音樂相關的鄙視鏈還真是多種多樣:

音樂地區鄙視:歐美>日韓>港臺>內地>東南亞及其他地區

音樂流派鄙視:古典>爵士>搖滾>民謠>電音>流行>說唱

音樂專業鄙視:作曲>指揮>管絃>民樂>聲樂>音樂教育>音樂學

唱法鄙視:美聲>民族>流行

這種鄙視鏈,從學音樂的瀰漫到聽音樂的,除了對音樂本身的偏好之外,擴展到對音樂播放器的高低評價。

當然他們也有難得統一的時候,那就是他們都看不上網絡歌手、網絡歌曲。網友總結吐槽的這條鄙視鏈,網絡歌手連上榜的資格都沒有,雖然看起來像調侃,卻異常真實。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前段時間愛奇藝製作的一檔音樂原創歌曲綜藝節目《我是唱作人》,以朗朗上口且極具流傳度的歌成名的高進,也因為「網絡歌手」的標籤充滿爭議。《我們不一樣》、《我的好兄弟》、《我是小瀋陽》等等這些火遍大街小巷的歌,都是由高進創作。這些歌旋律流暢,和絃幾乎都是色彩分明的大小三和絃。樂感好一點的人,聽一遍基本能哼個大概。這些歌也是大家和朋友去KTV必點的吧。

然而,高進在唱作人第一期中觀眾投票最後一名。節目後採裡他說我也是在家準備了兩個月,沒日沒夜的寫歌編曲,怎麼剛來了就被關在了小黑屋裡。而且高進現場演繹的時候,觀眾也很high。投票結果與現場反饋截然不同,他說有些觀眾明明喜歡我的歌卻不投我。好像投了高進就是在支持口水歌、在認同網絡歌曲,會暴露自己很low的音樂審美。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在《我是唱作人》第三期中,熱狗說到高進的歌時也表示自己不會去聽他的歌,『這和歌的好壞沒有關係,但每個人有自己的音樂品味。』而且在節目中王源也曾說過,樑博、毛不易可能站在鄙視圈上層;狗哥在嘻哈圈裡封神;喜歡的曾軼可的人就特別喜歡她,認為她很高級;大多數人覺得高進、汪蘇瀧和自己的歌沒有品味。

"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李榮浩因在《中國好聲音》節目中為他學員選擇的對戰歌曲《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而引發熱議。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我去網易雲音樂搜了一下,這首歌的評論達到了11W+,它的播放量也很可觀,算是一首熱門歌曲了。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這首歌在之前"氾濫"的時候就被貼上了很多不好的標籤,比如"口水歌""抄襲偽原創"等等。

網友們對於這首網絡歌曲登上電視綜藝節目毫不買單,認為它不夠資格出現在主流舞臺上。可能更激發網友爭議的點是:這首歌在比賽中獲得了勝利。

對此李榮浩zqsg的寫了一條長微博來回應質疑,阿信楊丞琳也紛紛轉發表示認同與支持。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吃了一圈瓜下來,整件事,大家在針對什麼呢?

是導師?是學員?還是導師為學員選錯歌?

是歌曲本身?還是網絡歌曲這個群體呢?

我想是最後一點8。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音樂圈向來有鄙視鏈,之前就有人總結過音樂圈鄙視鏈,聽歐美的看不上聽日韓的。聽古典的瞧不上玩搖滾的,玩搖滾的鄙視玩流行的。玩流行的瞧不上說唱的,地下說唱瞧不上土嗨說唱。

稍微瞭解一下,就會發現音樂相關的鄙視鏈還真是多種多樣:

音樂地區鄙視:歐美>日韓>港臺>內地>東南亞及其他地區

音樂流派鄙視:古典>爵士>搖滾>民謠>電音>流行>說唱

音樂專業鄙視:作曲>指揮>管絃>民樂>聲樂>音樂教育>音樂學

唱法鄙視:美聲>民族>流行

這種鄙視鏈,從學音樂的瀰漫到聽音樂的,除了對音樂本身的偏好之外,擴展到對音樂播放器的高低評價。

當然他們也有難得統一的時候,那就是他們都看不上網絡歌手、網絡歌曲。網友總結吐槽的這條鄙視鏈,網絡歌手連上榜的資格都沒有,雖然看起來像調侃,卻異常真實。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前段時間愛奇藝製作的一檔音樂原創歌曲綜藝節目《我是唱作人》,以朗朗上口且極具流傳度的歌成名的高進,也因為「網絡歌手」的標籤充滿爭議。《我們不一樣》、《我的好兄弟》、《我是小瀋陽》等等這些火遍大街小巷的歌,都是由高進創作。這些歌旋律流暢,和絃幾乎都是色彩分明的大小三和絃。樂感好一點的人,聽一遍基本能哼個大概。這些歌也是大家和朋友去KTV必點的吧。

然而,高進在唱作人第一期中觀眾投票最後一名。節目後採裡他說我也是在家準備了兩個月,沒日沒夜的寫歌編曲,怎麼剛來了就被關在了小黑屋裡。而且高進現場演繹的時候,觀眾也很high。投票結果與現場反饋截然不同,他說有些觀眾明明喜歡我的歌卻不投我。好像投了高進就是在支持口水歌、在認同網絡歌曲,會暴露自己很low的音樂審美。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在《我是唱作人》第三期中,熱狗說到高進的歌時也表示自己不會去聽他的歌,『這和歌的好壞沒有關係,但每個人有自己的音樂品味。』而且在節目中王源也曾說過,樑博、毛不易可能站在鄙視圈上層;狗哥在嘻哈圈裡封神;喜歡的曾軼可的人就特別喜歡她,認為她很高級;大多數人覺得高進、汪蘇瀧和自己的歌沒有品味。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還有曾紅極一時的QQ音樂三巨頭;汪蘇瀧、徐良、許嵩,他們三位也被網絡歌手這個大帽子"荼毒"很久。每次發新歌,也總被稱作網絡歌曲。不管新歌究竟如何,不管創作人是否有才華,總是敵不過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

"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李榮浩因在《中國好聲音》節目中為他學員選擇的對戰歌曲《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而引發熱議。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我去網易雲音樂搜了一下,這首歌的評論達到了11W+,它的播放量也很可觀,算是一首熱門歌曲了。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這首歌在之前"氾濫"的時候就被貼上了很多不好的標籤,比如"口水歌""抄襲偽原創"等等。

網友們對於這首網絡歌曲登上電視綜藝節目毫不買單,認為它不夠資格出現在主流舞臺上。可能更激發網友爭議的點是:這首歌在比賽中獲得了勝利。

對此李榮浩zqsg的寫了一條長微博來回應質疑,阿信楊丞琳也紛紛轉發表示認同與支持。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吃了一圈瓜下來,整件事,大家在針對什麼呢?

是導師?是學員?還是導師為學員選錯歌?

是歌曲本身?還是網絡歌曲這個群體呢?

我想是最後一點8。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音樂圈向來有鄙視鏈,之前就有人總結過音樂圈鄙視鏈,聽歐美的看不上聽日韓的。聽古典的瞧不上玩搖滾的,玩搖滾的鄙視玩流行的。玩流行的瞧不上說唱的,地下說唱瞧不上土嗨說唱。

稍微瞭解一下,就會發現音樂相關的鄙視鏈還真是多種多樣:

音樂地區鄙視:歐美>日韓>港臺>內地>東南亞及其他地區

音樂流派鄙視:古典>爵士>搖滾>民謠>電音>流行>說唱

音樂專業鄙視:作曲>指揮>管絃>民樂>聲樂>音樂教育>音樂學

唱法鄙視:美聲>民族>流行

這種鄙視鏈,從學音樂的瀰漫到聽音樂的,除了對音樂本身的偏好之外,擴展到對音樂播放器的高低評價。

當然他們也有難得統一的時候,那就是他們都看不上網絡歌手、網絡歌曲。網友總結吐槽的這條鄙視鏈,網絡歌手連上榜的資格都沒有,雖然看起來像調侃,卻異常真實。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前段時間愛奇藝製作的一檔音樂原創歌曲綜藝節目《我是唱作人》,以朗朗上口且極具流傳度的歌成名的高進,也因為「網絡歌手」的標籤充滿爭議。《我們不一樣》、《我的好兄弟》、《我是小瀋陽》等等這些火遍大街小巷的歌,都是由高進創作。這些歌旋律流暢,和絃幾乎都是色彩分明的大小三和絃。樂感好一點的人,聽一遍基本能哼個大概。這些歌也是大家和朋友去KTV必點的吧。

然而,高進在唱作人第一期中觀眾投票最後一名。節目後採裡他說我也是在家準備了兩個月,沒日沒夜的寫歌編曲,怎麼剛來了就被關在了小黑屋裡。而且高進現場演繹的時候,觀眾也很high。投票結果與現場反饋截然不同,他說有些觀眾明明喜歡我的歌卻不投我。好像投了高進就是在支持口水歌、在認同網絡歌曲,會暴露自己很low的音樂審美。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在《我是唱作人》第三期中,熱狗說到高進的歌時也表示自己不會去聽他的歌,『這和歌的好壞沒有關係,但每個人有自己的音樂品味。』而且在節目中王源也曾說過,樑博、毛不易可能站在鄙視圈上層;狗哥在嘻哈圈裡封神;喜歡的曾軼可的人就特別喜歡她,認為她很高級;大多數人覺得高進、汪蘇瀧和自己的歌沒有品味。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還有曾紅極一時的QQ音樂三巨頭;汪蘇瀧、徐良、許嵩,他們三位也被網絡歌手這個大帽子"荼毒"很久。每次發新歌,也總被稱作網絡歌曲。不管新歌究竟如何,不管創作人是否有才華,總是敵不過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人們總是把音樂用高低來區分,從而延伸出審美優越感。可是音樂作為人類文明的衍生物,我們要允許它多樣化的發展,我們要海納百川包容萬象。還有,到底是誰在給音樂下定義,音樂本身的好與壞,歌曲是傳統還是網絡的評價又是由誰來認定。是不是有傳唱度、大眾化、抖音化的歌曲都是網絡歌曲?

難怪《我是唱作人》的導演會說:『人都要把自己往一種小眾的裡面拗』,在流行音樂文化佔據主流市場的時候,小眾音樂似乎成為一種獨特的符號,它象徵著獨特、高級甚至階級。音樂圈鄙視鏈就是這樣:我們都希望自己在一個圈層中,而且是一個高級的圈層中。

李榮浩在事情發酵以後又發了一條微博,他表達了對於音樂,只有喜不喜歡的區別,不要因為個人的不喜歡而把整個類型的音樂都貶為垃圾。

"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李榮浩因在《中國好聲音》節目中為他學員選擇的對戰歌曲《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而引發熱議。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我去網易雲音樂搜了一下,這首歌的評論達到了11W+,它的播放量也很可觀,算是一首熱門歌曲了。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這首歌在之前"氾濫"的時候就被貼上了很多不好的標籤,比如"口水歌""抄襲偽原創"等等。

網友們對於這首網絡歌曲登上電視綜藝節目毫不買單,認為它不夠資格出現在主流舞臺上。可能更激發網友爭議的點是:這首歌在比賽中獲得了勝利。

對此李榮浩zqsg的寫了一條長微博來回應質疑,阿信楊丞琳也紛紛轉發表示認同與支持。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吃了一圈瓜下來,整件事,大家在針對什麼呢?

是導師?是學員?還是導師為學員選錯歌?

是歌曲本身?還是網絡歌曲這個群體呢?

我想是最後一點8。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音樂圈向來有鄙視鏈,之前就有人總結過音樂圈鄙視鏈,聽歐美的看不上聽日韓的。聽古典的瞧不上玩搖滾的,玩搖滾的鄙視玩流行的。玩流行的瞧不上說唱的,地下說唱瞧不上土嗨說唱。

稍微瞭解一下,就會發現音樂相關的鄙視鏈還真是多種多樣:

音樂地區鄙視:歐美>日韓>港臺>內地>東南亞及其他地區

音樂流派鄙視:古典>爵士>搖滾>民謠>電音>流行>說唱

音樂專業鄙視:作曲>指揮>管絃>民樂>聲樂>音樂教育>音樂學

唱法鄙視:美聲>民族>流行

這種鄙視鏈,從學音樂的瀰漫到聽音樂的,除了對音樂本身的偏好之外,擴展到對音樂播放器的高低評價。

當然他們也有難得統一的時候,那就是他們都看不上網絡歌手、網絡歌曲。網友總結吐槽的這條鄙視鏈,網絡歌手連上榜的資格都沒有,雖然看起來像調侃,卻異常真實。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前段時間愛奇藝製作的一檔音樂原創歌曲綜藝節目《我是唱作人》,以朗朗上口且極具流傳度的歌成名的高進,也因為「網絡歌手」的標籤充滿爭議。《我們不一樣》、《我的好兄弟》、《我是小瀋陽》等等這些火遍大街小巷的歌,都是由高進創作。這些歌旋律流暢,和絃幾乎都是色彩分明的大小三和絃。樂感好一點的人,聽一遍基本能哼個大概。這些歌也是大家和朋友去KTV必點的吧。

然而,高進在唱作人第一期中觀眾投票最後一名。節目後採裡他說我也是在家準備了兩個月,沒日沒夜的寫歌編曲,怎麼剛來了就被關在了小黑屋裡。而且高進現場演繹的時候,觀眾也很high。投票結果與現場反饋截然不同,他說有些觀眾明明喜歡我的歌卻不投我。好像投了高進就是在支持口水歌、在認同網絡歌曲,會暴露自己很low的音樂審美。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在《我是唱作人》第三期中,熱狗說到高進的歌時也表示自己不會去聽他的歌,『這和歌的好壞沒有關係,但每個人有自己的音樂品味。』而且在節目中王源也曾說過,樑博、毛不易可能站在鄙視圈上層;狗哥在嘻哈圈裡封神;喜歡的曾軼可的人就特別喜歡她,認為她很高級;大多數人覺得高進、汪蘇瀧和自己的歌沒有品味。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還有曾紅極一時的QQ音樂三巨頭;汪蘇瀧、徐良、許嵩,他們三位也被網絡歌手這個大帽子"荼毒"很久。每次發新歌,也總被稱作網絡歌曲。不管新歌究竟如何,不管創作人是否有才華,總是敵不過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人們總是把音樂用高低來區分,從而延伸出審美優越感。可是音樂作為人類文明的衍生物,我們要允許它多樣化的發展,我們要海納百川包容萬象。還有,到底是誰在給音樂下定義,音樂本身的好與壞,歌曲是傳統還是網絡的評價又是由誰來認定。是不是有傳唱度、大眾化、抖音化的歌曲都是網絡歌曲?

難怪《我是唱作人》的導演會說:『人都要把自己往一種小眾的裡面拗』,在流行音樂文化佔據主流市場的時候,小眾音樂似乎成為一種獨特的符號,它象徵著獨特、高級甚至階級。音樂圈鄙視鏈就是這樣:我們都希望自己在一個圈層中,而且是一個高級的圈層中。

李榮浩在事情發酵以後又發了一條微博,他表達了對於音樂,只有喜不喜歡的區別,不要因為個人的不喜歡而把整個類型的音樂都貶為垃圾。

音樂圈鄙視鏈,哪來的優越感

最近在讀一本叫《簡明美國史》的書,封面上是獨立宣言開頭的一段話: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這裡所倡導的思想是:造物主平等的賦予人,人權、自由權、追求幸福的權利。尊重人的獨立人格。

在音樂上,我們也應該尊重音樂的多樣性,獨立性。音樂本沒有沒有高低貴賤,雅俗共享不是要去劃分雅與俗,是在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個人審美不同喜好不同這件事本就存在,而存在即合理。

最好的時代是百花齊放的時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