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版權之爭不該成為“聽歌自由”的枷鎖'

"


"


音樂版權之爭不該成為“聽歌自由”的枷鎖


作者:六山

編輯:六山

要聽一首最新上線的歌曲,就要為音樂付費,如今已經成為了很多用戶的習慣。

但是相信很多朋友的手機裡,都裝著不下兩個音樂軟件。如果是音樂發燒友,不但是聽歌軟件就有四五個,連各家的會員也是開了一大堆。但儘管這樣,人們還是會發現有些歌曲常常也難以找到。最嚴重的情況下,不僅部分歌手的版權分散在不同軟件,甚至同一歌手的不同專輯、同一專輯的不同歌曲,都被分散在不同app裡。

儘管如今國內音樂版權正規化已經推進了好幾年,而且各家也簽署了版權互授協議,並且號稱“相互授權作品達到各自獨家作品數量的99%以上”。但是在很多網友直觀感受看來,“聽歌自由”仍然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該下的軟件還得下,該充會員還得充會員,但是該不能聽的音樂還是不能聽。近日,知乎一個“咪咕音樂可以免費下載周杰倫”的話題,就獲得了網友的激烈討論,有超過700個回答,177萬瀏覽。

版權正規化固然保護了音樂市場,保護了創作者權益。但是獨家版權真的有助於音樂市場的發展嗎?如何避免版權壟斷成為音樂市場的枷鎖,如何讓付費用戶獲得更好的聽歌體驗?這些都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


音樂版權之爭不該成為“聽歌自由”的枷鎖


作者:六山

編輯:六山

要聽一首最新上線的歌曲,就要為音樂付費,如今已經成為了很多用戶的習慣。

但是相信很多朋友的手機裡,都裝著不下兩個音樂軟件。如果是音樂發燒友,不但是聽歌軟件就有四五個,連各家的會員也是開了一大堆。但儘管這樣,人們還是會發現有些歌曲常常也難以找到。最嚴重的情況下,不僅部分歌手的版權分散在不同軟件,甚至同一歌手的不同專輯、同一專輯的不同歌曲,都被分散在不同app裡。

儘管如今國內音樂版權正規化已經推進了好幾年,而且各家也簽署了版權互授協議,並且號稱“相互授權作品達到各自獨家作品數量的99%以上”。但是在很多網友直觀感受看來,“聽歌自由”仍然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該下的軟件還得下,該充會員還得充會員,但是該不能聽的音樂還是不能聽。近日,知乎一個“咪咕音樂可以免費下載周杰倫”的話題,就獲得了網友的激烈討論,有超過700個回答,177萬瀏覽。

版權正規化固然保護了音樂市場,保護了創作者權益。但是獨家版權真的有助於音樂市場的發展嗎?如何避免版權壟斷成為音樂市場的枷鎖,如何讓付費用戶獲得更好的聽歌體驗?這些都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音樂版權之爭不該成為“聽歌自由”的枷鎖


艱辛的版權正規化之路

版權問題,一直是中國音樂發展史上的一個難題。

在數字音樂和在線音樂發展起來,大家都是靠CD和卡帶聽音樂,那是中國音樂的黃金時代,各種金曲層出不窮。然而,由於正規CD和卡帶的價格偏高,而盜版CD和卡帶因為沒版權成本價格極低,儘管有少量人選擇正版卡帶,但是正版市場還是被侵蝕殆盡。

到了21世紀,由於互聯網興起,盜版CD逐漸沒落。但各類以“試聽”為名的盜版音樂鏈接,在各大互聯網流量入口的帶動下火爆起來。即便是正版的音樂軟件,也不得不通過免費的方式留住用戶。這種結果直接導致當時音樂人的收入急劇減少,音樂行業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2013年12月開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聯合多家知名唱片公司,組建“數字音樂維權聯盟”打擊盜版行為,國內音樂正版化的進程開始。數據統計,2006年至2016年期間,中國數字音樂產業的行業規模增加了10倍,突破150億元。

之後便迎來了最關鍵的時間點,2015年7月8日,國家版權局下發“最嚴版權令”,責令各網絡音樂服務商於2015年7月31日前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這也意味著在線音樂平臺之間的競爭朝著版權爭奪戰的方向轉變。

之後便到了大家慢慢熟悉的聽歌收費的階段,“付費音樂”也漸漸為大眾所接受。

"


音樂版權之爭不該成為“聽歌自由”的枷鎖


作者:六山

編輯:六山

要聽一首最新上線的歌曲,就要為音樂付費,如今已經成為了很多用戶的習慣。

但是相信很多朋友的手機裡,都裝著不下兩個音樂軟件。如果是音樂發燒友,不但是聽歌軟件就有四五個,連各家的會員也是開了一大堆。但儘管這樣,人們還是會發現有些歌曲常常也難以找到。最嚴重的情況下,不僅部分歌手的版權分散在不同軟件,甚至同一歌手的不同專輯、同一專輯的不同歌曲,都被分散在不同app裡。

儘管如今國內音樂版權正規化已經推進了好幾年,而且各家也簽署了版權互授協議,並且號稱“相互授權作品達到各自獨家作品數量的99%以上”。但是在很多網友直觀感受看來,“聽歌自由”仍然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該下的軟件還得下,該充會員還得充會員,但是該不能聽的音樂還是不能聽。近日,知乎一個“咪咕音樂可以免費下載周杰倫”的話題,就獲得了網友的激烈討論,有超過700個回答,177萬瀏覽。

版權正規化固然保護了音樂市場,保護了創作者權益。但是獨家版權真的有助於音樂市場的發展嗎?如何避免版權壟斷成為音樂市場的枷鎖,如何讓付費用戶獲得更好的聽歌體驗?這些都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音樂版權之爭不該成為“聽歌自由”的枷鎖


艱辛的版權正規化之路

版權問題,一直是中國音樂發展史上的一個難題。

在數字音樂和在線音樂發展起來,大家都是靠CD和卡帶聽音樂,那是中國音樂的黃金時代,各種金曲層出不窮。然而,由於正規CD和卡帶的價格偏高,而盜版CD和卡帶因為沒版權成本價格極低,儘管有少量人選擇正版卡帶,但是正版市場還是被侵蝕殆盡。

到了21世紀,由於互聯網興起,盜版CD逐漸沒落。但各類以“試聽”為名的盜版音樂鏈接,在各大互聯網流量入口的帶動下火爆起來。即便是正版的音樂軟件,也不得不通過免費的方式留住用戶。這種結果直接導致當時音樂人的收入急劇減少,音樂行業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2013年12月開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聯合多家知名唱片公司,組建“數字音樂維權聯盟”打擊盜版行為,國內音樂正版化的進程開始。數據統計,2006年至2016年期間,中國數字音樂產業的行業規模增加了10倍,突破150億元。

之後便迎來了最關鍵的時間點,2015年7月8日,國家版權局下發“最嚴版權令”,責令各網絡音樂服務商於2015年7月31日前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這也意味著在線音樂平臺之間的競爭朝著版權爭奪戰的方向轉變。

之後便到了大家慢慢熟悉的聽歌收費的階段,“付費音樂”也漸漸為大眾所接受。

音樂版權之爭不該成為“聽歌自由”的枷鎖


音樂版權之爭成為聽歌枷鎖

可以看到的是,當前中國的音樂版權保護政策、網絡音樂付費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音樂人的收益也得到了更好的保護。

但是由此延伸出來的獨家版權問題,卻又成為了很多用戶詬病的地方。

由於“最嚴版權令”的發佈,各家音樂公司就因版權紛爭而發生了幾度混戰。收購、合併、侵權指控,可以說在這場版權之爭中,各家的手段可謂是五花八門。為了防止音樂版權壟斷、哄抬授權價格的情況出現,國家版權局果斷約談了騰訊、網易和阿里等音樂巨頭。最後,各家巨頭都推出了類似“獨家版權轉授權比例達到99%以上”的聲明,混戰告一段落。

然而,版權混戰是結束了。但是對於用戶來說,苦日子卻來了。儘管有“轉授權比例達到99%”的聲明,但是在關鍵音樂版權和熱門音樂上,各家仍是明爭暗鬥,平臺競爭傾向極大。這個你獨家持有,那個我買斷版權,消費者想要聽到完整的歌曲,只能把各家的會員都開一遍,而且還要下載多個APP,極大的影響了使用體驗。

對於部分音樂發燒友而言,因為版權的限制,聽音樂就變成了一件“燒錢”的事情:會員要收費、試聽要收費、下載也要收費。以目前主流音樂平臺的會員價為例,目前15元一個月,一年會員費近200元。此外部分熱門歌曲還會單獨收費,一首歌在幾塊到二十幾塊不等,若購買單曲是2元一首,10首就是20元了,這對類似學生等低收入群體用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而且在會員到期後,原本會員期下載的歌曲,也將失去播放權限。一首可以反覆欣賞的歌曲,用戶付費之後,竟然也還是有“賞味期”這種事。版權限制的存在,對於需要重複打開的音樂作品而言,無疑成為了一種感官享受上的枷鎖。


"


音樂版權之爭不該成為“聽歌自由”的枷鎖


作者:六山

編輯:六山

要聽一首最新上線的歌曲,就要為音樂付費,如今已經成為了很多用戶的習慣。

但是相信很多朋友的手機裡,都裝著不下兩個音樂軟件。如果是音樂發燒友,不但是聽歌軟件就有四五個,連各家的會員也是開了一大堆。但儘管這樣,人們還是會發現有些歌曲常常也難以找到。最嚴重的情況下,不僅部分歌手的版權分散在不同軟件,甚至同一歌手的不同專輯、同一專輯的不同歌曲,都被分散在不同app裡。

儘管如今國內音樂版權正規化已經推進了好幾年,而且各家也簽署了版權互授協議,並且號稱“相互授權作品達到各自獨家作品數量的99%以上”。但是在很多網友直觀感受看來,“聽歌自由”仍然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該下的軟件還得下,該充會員還得充會員,但是該不能聽的音樂還是不能聽。近日,知乎一個“咪咕音樂可以免費下載周杰倫”的話題,就獲得了網友的激烈討論,有超過700個回答,177萬瀏覽。

版權正規化固然保護了音樂市場,保護了創作者權益。但是獨家版權真的有助於音樂市場的發展嗎?如何避免版權壟斷成為音樂市場的枷鎖,如何讓付費用戶獲得更好的聽歌體驗?這些都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音樂版權之爭不該成為“聽歌自由”的枷鎖


艱辛的版權正規化之路

版權問題,一直是中國音樂發展史上的一個難題。

在數字音樂和在線音樂發展起來,大家都是靠CD和卡帶聽音樂,那是中國音樂的黃金時代,各種金曲層出不窮。然而,由於正規CD和卡帶的價格偏高,而盜版CD和卡帶因為沒版權成本價格極低,儘管有少量人選擇正版卡帶,但是正版市場還是被侵蝕殆盡。

到了21世紀,由於互聯網興起,盜版CD逐漸沒落。但各類以“試聽”為名的盜版音樂鏈接,在各大互聯網流量入口的帶動下火爆起來。即便是正版的音樂軟件,也不得不通過免費的方式留住用戶。這種結果直接導致當時音樂人的收入急劇減少,音樂行業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2013年12月開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聯合多家知名唱片公司,組建“數字音樂維權聯盟”打擊盜版行為,國內音樂正版化的進程開始。數據統計,2006年至2016年期間,中國數字音樂產業的行業規模增加了10倍,突破150億元。

之後便迎來了最關鍵的時間點,2015年7月8日,國家版權局下發“最嚴版權令”,責令各網絡音樂服務商於2015年7月31日前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這也意味著在線音樂平臺之間的競爭朝著版權爭奪戰的方向轉變。

之後便到了大家慢慢熟悉的聽歌收費的階段,“付費音樂”也漸漸為大眾所接受。

音樂版權之爭不該成為“聽歌自由”的枷鎖


音樂版權之爭成為聽歌枷鎖

可以看到的是,當前中國的音樂版權保護政策、網絡音樂付費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音樂人的收益也得到了更好的保護。

但是由此延伸出來的獨家版權問題,卻又成為了很多用戶詬病的地方。

由於“最嚴版權令”的發佈,各家音樂公司就因版權紛爭而發生了幾度混戰。收購、合併、侵權指控,可以說在這場版權之爭中,各家的手段可謂是五花八門。為了防止音樂版權壟斷、哄抬授權價格的情況出現,國家版權局果斷約談了騰訊、網易和阿里等音樂巨頭。最後,各家巨頭都推出了類似“獨家版權轉授權比例達到99%以上”的聲明,混戰告一段落。

然而,版權混戰是結束了。但是對於用戶來說,苦日子卻來了。儘管有“轉授權比例達到99%”的聲明,但是在關鍵音樂版權和熱門音樂上,各家仍是明爭暗鬥,平臺競爭傾向極大。這個你獨家持有,那個我買斷版權,消費者想要聽到完整的歌曲,只能把各家的會員都開一遍,而且還要下載多個APP,極大的影響了使用體驗。

對於部分音樂發燒友而言,因為版權的限制,聽音樂就變成了一件“燒錢”的事情:會員要收費、試聽要收費、下載也要收費。以目前主流音樂平臺的會員價為例,目前15元一個月,一年會員費近200元。此外部分熱門歌曲還會單獨收費,一首歌在幾塊到二十幾塊不等,若購買單曲是2元一首,10首就是20元了,這對類似學生等低收入群體用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而且在會員到期後,原本會員期下載的歌曲,也將失去播放權限。一首可以反覆欣賞的歌曲,用戶付費之後,竟然也還是有“賞味期”這種事。版權限制的存在,對於需要重複打開的音樂作品而言,無疑成為了一種感官享受上的枷鎖。


音樂版權之爭不該成為“聽歌自由”的枷鎖


保護音樂市場也該照顧聽眾

從尊重法律、保護市場的角度來講,保護音樂版權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

因為音樂版權是一種私權利,是音樂權利人擁有控制他人以某種方式使用音樂的權利,一般情況下使用者支付報酬或授權費獲得相應使用權,音樂權利人也因創作音樂獲得經濟利益的回饋以滿足音樂人生活生產需要,如此良性循環促進音樂行業的繁榮發展。

簡單的來說,音樂愛好者能聽到好的音樂,音樂創作者的權利能得到保護獲得相應的報酬,這才是音樂版權存在的意義。

但是目前的情況是,由於獨家版權的存在,用戶在聽音樂的時候別無選擇,缺乏競爭的市場,用戶體驗也無從保障。嚴重的情況下,單一的渠道將有可能導致盜版現象抬頭,音樂市場再次迴歸無秩序的狀態。

不過,獨家版權作為平臺競爭的法寶,是維護平臺收益必不可少的存在。那有沒有一個均衡的辦法呢?

其實,國外就有很好的方案借鑑。美國《1995年錄音製品數字表演權法案》規定,錄音製品版權人授權交互式音樂服務商獨家版權許可的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德國的《關於著作權與有關保護權的法律》強制要求音樂作品創作人在授予一家唱片公司版權後,作者或獲得獨家許可的第三方有義務以合理條件許可任何其它唱片公司版權。

音樂版權是一個音樂公司的基石,也是音樂創作者們的勞動成果,理應得到尊重和保護。但是音樂版權不應該成為音樂平臺競爭的唯一方向,從長遠來看,“內容+體驗”的良好結合,才應該是音樂軟件的最終方向。

在線音樂平臺的初衷本應是不斷提升用戶體驗,互聯網開放共享的精神也該得到支持。版權正規化應該也必須成為保護創作者權益的一種方法踐行下去,但它也不應該成為限制音樂愛好者享受音樂的沉重枷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