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
"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現在學琴的孩子很多,找什麼樣的鋼琴教師來教自己的孩子,讓很多家長感到很困惑。由於歷史原因,鋼琴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斷檔,導致今天三、四十歲以上的家長大多沒有接受過好的音樂教育,對鋼琴瞭解非常少,不知道衡量老師水平高低的標準,對如何找老師毫無頭緒。家長們主要通過朋友介紹,朋友說好就好。還有一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有沒有音樂天賦,在孩子初學鋼琴時先找普通老師來教,等發現孩子有天賦了,再找高水平的老師來教。這兩種做法都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孩子鋼琴學習的質量。好的鋼琴教師對孩子鋼琴學習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孩子要學好鋼琴,從啟蒙階段就找好老師來教。

衡量鋼琴教師水平高低是有明確的判斷標準的。這是因為:

一、只有好的鋼琴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演奏技術和音樂性啟蒙教育訓練。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鋼琴演奏則是控制聲音的藝術。學生學習鋼琴演奏的過程其實就是學會如何控制聲音的過程。鋼琴演奏的教育訓練主要分彈奏技術和音樂性訓練兩塊內容。這兩項內容訓練水平的高低最終都要落實在彈奏者對聲音的控制能力上。

"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現在學琴的孩子很多,找什麼樣的鋼琴教師來教自己的孩子,讓很多家長感到很困惑。由於歷史原因,鋼琴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斷檔,導致今天三、四十歲以上的家長大多沒有接受過好的音樂教育,對鋼琴瞭解非常少,不知道衡量老師水平高低的標準,對如何找老師毫無頭緒。家長們主要通過朋友介紹,朋友說好就好。還有一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有沒有音樂天賦,在孩子初學鋼琴時先找普通老師來教,等發現孩子有天賦了,再找高水平的老師來教。這兩種做法都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孩子鋼琴學習的質量。好的鋼琴教師對孩子鋼琴學習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孩子要學好鋼琴,從啟蒙階段就找好老師來教。

衡量鋼琴教師水平高低是有明確的判斷標準的。這是因為:

一、只有好的鋼琴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演奏技術和音樂性啟蒙教育訓練。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鋼琴演奏則是控制聲音的藝術。學生學習鋼琴演奏的過程其實就是學會如何控制聲音的過程。鋼琴演奏的教育訓練主要分彈奏技術和音樂性訓練兩塊內容。這兩項內容訓練水平的高低最終都要落實在彈奏者對聲音的控制能力上。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者對聲音的控制技術主要是對聲音的強弱變化、節奏變化和速度快慢的把控能力,其中對聲音強弱的控制力就像畫家對色彩的掌控力。喜歡中國山水畫的朋友都知道,純粹的中國山水畫只有黑白兩色。其中的黑就是墨色,白色則是宣紙的顏色。優秀的畫家僅用筆墨,利用宣紙的底色,就可以在黑白之間調出白、淺灰、深灰、淺黑、深黑、漆黑、焦黑等很多的色階,表達出世界的萬千氣象。大多數的鋼琴演奏者只能彈出簡單的強弱對比,但鋼琴家可以非常清晰的從極弱到極強之間彈出很多個層次,讓旋律展現出夢幻般的表現力。

"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現在學琴的孩子很多,找什麼樣的鋼琴教師來教自己的孩子,讓很多家長感到很困惑。由於歷史原因,鋼琴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斷檔,導致今天三、四十歲以上的家長大多沒有接受過好的音樂教育,對鋼琴瞭解非常少,不知道衡量老師水平高低的標準,對如何找老師毫無頭緒。家長們主要通過朋友介紹,朋友說好就好。還有一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有沒有音樂天賦,在孩子初學鋼琴時先找普通老師來教,等發現孩子有天賦了,再找高水平的老師來教。這兩種做法都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孩子鋼琴學習的質量。好的鋼琴教師對孩子鋼琴學習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孩子要學好鋼琴,從啟蒙階段就找好老師來教。

衡量鋼琴教師水平高低是有明確的判斷標準的。這是因為:

一、只有好的鋼琴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演奏技術和音樂性啟蒙教育訓練。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鋼琴演奏則是控制聲音的藝術。學生學習鋼琴演奏的過程其實就是學會如何控制聲音的過程。鋼琴演奏的教育訓練主要分彈奏技術和音樂性訓練兩塊內容。這兩項內容訓練水平的高低最終都要落實在彈奏者對聲音的控制能力上。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者對聲音的控制技術主要是對聲音的強弱變化、節奏變化和速度快慢的把控能力,其中對聲音強弱的控制力就像畫家對色彩的掌控力。喜歡中國山水畫的朋友都知道,純粹的中國山水畫只有黑白兩色。其中的黑就是墨色,白色則是宣紙的顏色。優秀的畫家僅用筆墨,利用宣紙的底色,就可以在黑白之間調出白、淺灰、深灰、淺黑、深黑、漆黑、焦黑等很多的色階,表達出世界的萬千氣象。大多數的鋼琴演奏者只能彈出簡單的強弱對比,但鋼琴家可以非常清晰的從極弱到極強之間彈出很多個層次,讓旋律展現出夢幻般的表現力。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對聲音的控制技術還有更高的要求,鋼琴家是要在音樂廳裡演奏的,這就要求他要根據音樂廳的聲音傳播條件來控制自己的彈奏力度。古典鋼琴演奏廳一般不允許使用麥克風,演奏家用自己優秀的聲音控制技術,哪怕彈的是弱弱音,也要讓坐在音樂廳最後一排的聽眾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要非常乾淨、漂亮。這種對鍵盤強大的控制力是衡量鋼琴家演奏能力最重要的指標。

鋼琴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就是示範教學:“老師說千遍,不如給學生彈一遍”。因為需要高水平的親身示範,這就要求鋼琴教師本身要具備很強的鋼琴演奏能力。鋼琴老師這個職業很殘酷,無法作假。鋼琴老師本身的演奏水平是衡量他執教能力的第一指標。世界上頂級音樂學院在推薦他們教師的時候,最喜歡說的就是“我們的教授都是世界頂尖的演奏家”。國際上鋼琴教師進行學術交流時,首先是開自己的獨奏音樂會,通過音樂會來展示自己有高水平的執教能力。國外的專家教授即使在參加鋼琴比賽做評委的時候,也要抽出時間練琴。中國的鋼琴教師很少再抽時間練琴,能開音樂會的更是鳳毛麟角。從這個現象來看,中國的鋼琴教學還處在非常低的發展階段,無論是社會還是鋼琴教師自己對從事這項工作的職業素養要求都不高。

"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現在學琴的孩子很多,找什麼樣的鋼琴教師來教自己的孩子,讓很多家長感到很困惑。由於歷史原因,鋼琴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斷檔,導致今天三、四十歲以上的家長大多沒有接受過好的音樂教育,對鋼琴瞭解非常少,不知道衡量老師水平高低的標準,對如何找老師毫無頭緒。家長們主要通過朋友介紹,朋友說好就好。還有一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有沒有音樂天賦,在孩子初學鋼琴時先找普通老師來教,等發現孩子有天賦了,再找高水平的老師來教。這兩種做法都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孩子鋼琴學習的質量。好的鋼琴教師對孩子鋼琴學習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孩子要學好鋼琴,從啟蒙階段就找好老師來教。

衡量鋼琴教師水平高低是有明確的判斷標準的。這是因為:

一、只有好的鋼琴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演奏技術和音樂性啟蒙教育訓練。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鋼琴演奏則是控制聲音的藝術。學生學習鋼琴演奏的過程其實就是學會如何控制聲音的過程。鋼琴演奏的教育訓練主要分彈奏技術和音樂性訓練兩塊內容。這兩項內容訓練水平的高低最終都要落實在彈奏者對聲音的控制能力上。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者對聲音的控制技術主要是對聲音的強弱變化、節奏變化和速度快慢的把控能力,其中對聲音強弱的控制力就像畫家對色彩的掌控力。喜歡中國山水畫的朋友都知道,純粹的中國山水畫只有黑白兩色。其中的黑就是墨色,白色則是宣紙的顏色。優秀的畫家僅用筆墨,利用宣紙的底色,就可以在黑白之間調出白、淺灰、深灰、淺黑、深黑、漆黑、焦黑等很多的色階,表達出世界的萬千氣象。大多數的鋼琴演奏者只能彈出簡單的強弱對比,但鋼琴家可以非常清晰的從極弱到極強之間彈出很多個層次,讓旋律展現出夢幻般的表現力。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對聲音的控制技術還有更高的要求,鋼琴家是要在音樂廳裡演奏的,這就要求他要根據音樂廳的聲音傳播條件來控制自己的彈奏力度。古典鋼琴演奏廳一般不允許使用麥克風,演奏家用自己優秀的聲音控制技術,哪怕彈的是弱弱音,也要讓坐在音樂廳最後一排的聽眾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要非常乾淨、漂亮。這種對鍵盤強大的控制力是衡量鋼琴家演奏能力最重要的指標。

鋼琴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就是示範教學:“老師說千遍,不如給學生彈一遍”。因為需要高水平的親身示範,這就要求鋼琴教師本身要具備很強的鋼琴演奏能力。鋼琴老師這個職業很殘酷,無法作假。鋼琴老師本身的演奏水平是衡量他執教能力的第一指標。世界上頂級音樂學院在推薦他們教師的時候,最喜歡說的就是“我們的教授都是世界頂尖的演奏家”。國際上鋼琴教師進行學術交流時,首先是開自己的獨奏音樂會,通過音樂會來展示自己有高水平的執教能力。國外的專家教授即使在參加鋼琴比賽做評委的時候,也要抽出時間練琴。中國的鋼琴教師很少再抽時間練琴,能開音樂會的更是鳳毛麟角。從這個現象來看,中國的鋼琴教學還處在非常低的發展階段,無論是社會還是鋼琴教師自己對從事這項工作的職業素養要求都不高。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教師教學生學鋼琴,除了教授學生演奏技術,也應該訓練學生的音樂性。學生掌握複雜的演奏技術,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真正目的是要達到作品的音樂表達要求。

所謂的音樂性主要指音樂作品演奏時的整體音場效果。其不僅包含了作品的情緒、情感、思想、調性變化、音色、節奏、旋律以及音樂結構等眾多的音樂元素,音樂作品的音樂性與作曲家的文化背景以及創作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有很大關係。同樣的一個節奏,在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主義時代的彈法可能完全不一樣。鋼琴老師在評價學生時經常說學生作品彈的味道不對,主要就是說學生演奏作品的音樂性達不到要求。這就要求鋼琴老師本身要有深厚的音樂修養,如果老師自己一知半解,那麼他的學生一步都走不出家門。而且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音樂性訓練,可以使學生更早的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只有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才能對音樂產生興趣並真正熱愛鋼琴。熱愛鋼琴是孩子學習鋼琴成功的前提。

"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現在學琴的孩子很多,找什麼樣的鋼琴教師來教自己的孩子,讓很多家長感到很困惑。由於歷史原因,鋼琴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斷檔,導致今天三、四十歲以上的家長大多沒有接受過好的音樂教育,對鋼琴瞭解非常少,不知道衡量老師水平高低的標準,對如何找老師毫無頭緒。家長們主要通過朋友介紹,朋友說好就好。還有一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有沒有音樂天賦,在孩子初學鋼琴時先找普通老師來教,等發現孩子有天賦了,再找高水平的老師來教。這兩種做法都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孩子鋼琴學習的質量。好的鋼琴教師對孩子鋼琴學習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孩子要學好鋼琴,從啟蒙階段就找好老師來教。

衡量鋼琴教師水平高低是有明確的判斷標準的。這是因為:

一、只有好的鋼琴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演奏技術和音樂性啟蒙教育訓練。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鋼琴演奏則是控制聲音的藝術。學生學習鋼琴演奏的過程其實就是學會如何控制聲音的過程。鋼琴演奏的教育訓練主要分彈奏技術和音樂性訓練兩塊內容。這兩項內容訓練水平的高低最終都要落實在彈奏者對聲音的控制能力上。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者對聲音的控制技術主要是對聲音的強弱變化、節奏變化和速度快慢的把控能力,其中對聲音強弱的控制力就像畫家對色彩的掌控力。喜歡中國山水畫的朋友都知道,純粹的中國山水畫只有黑白兩色。其中的黑就是墨色,白色則是宣紙的顏色。優秀的畫家僅用筆墨,利用宣紙的底色,就可以在黑白之間調出白、淺灰、深灰、淺黑、深黑、漆黑、焦黑等很多的色階,表達出世界的萬千氣象。大多數的鋼琴演奏者只能彈出簡單的強弱對比,但鋼琴家可以非常清晰的從極弱到極強之間彈出很多個層次,讓旋律展現出夢幻般的表現力。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對聲音的控制技術還有更高的要求,鋼琴家是要在音樂廳裡演奏的,這就要求他要根據音樂廳的聲音傳播條件來控制自己的彈奏力度。古典鋼琴演奏廳一般不允許使用麥克風,演奏家用自己優秀的聲音控制技術,哪怕彈的是弱弱音,也要讓坐在音樂廳最後一排的聽眾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要非常乾淨、漂亮。這種對鍵盤強大的控制力是衡量鋼琴家演奏能力最重要的指標。

鋼琴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就是示範教學:“老師說千遍,不如給學生彈一遍”。因為需要高水平的親身示範,這就要求鋼琴教師本身要具備很強的鋼琴演奏能力。鋼琴老師這個職業很殘酷,無法作假。鋼琴老師本身的演奏水平是衡量他執教能力的第一指標。世界上頂級音樂學院在推薦他們教師的時候,最喜歡說的就是“我們的教授都是世界頂尖的演奏家”。國際上鋼琴教師進行學術交流時,首先是開自己的獨奏音樂會,通過音樂會來展示自己有高水平的執教能力。國外的專家教授即使在參加鋼琴比賽做評委的時候,也要抽出時間練琴。中國的鋼琴教師很少再抽時間練琴,能開音樂會的更是鳳毛麟角。從這個現象來看,中國的鋼琴教學還處在非常低的發展階段,無論是社會還是鋼琴教師自己對從事這項工作的職業素養要求都不高。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教師教學生學鋼琴,除了教授學生演奏技術,也應該訓練學生的音樂性。學生掌握複雜的演奏技術,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真正目的是要達到作品的音樂表達要求。

所謂的音樂性主要指音樂作品演奏時的整體音場效果。其不僅包含了作品的情緒、情感、思想、調性變化、音色、節奏、旋律以及音樂結構等眾多的音樂元素,音樂作品的音樂性與作曲家的文化背景以及創作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有很大關係。同樣的一個節奏,在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主義時代的彈法可能完全不一樣。鋼琴老師在評價學生時經常說學生作品彈的味道不對,主要就是說學生演奏作品的音樂性達不到要求。這就要求鋼琴老師本身要有深厚的音樂修養,如果老師自己一知半解,那麼他的學生一步都走不出家門。而且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音樂性訓練,可以使學生更早的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只有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才能對音樂產生興趣並真正熱愛鋼琴。熱愛鋼琴是孩子學習鋼琴成功的前提。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對鋼琴教師音樂素養還有一個高的要求,就是要求老師自己研究的鋼琴作品範圍要大。一個鋼琴家能熟練的、高水平的演奏幾十部作品就可以應付各種演出活動。但作為一個鋼琴教師,得達到研究過上千部作品的要求。每個學生的能力、性格不一樣,適合他的作品也是不一樣的。只有老師本身的專業積累夠深厚,才能做到對學生因材施教。

如何正確把握作品的音樂性對中國鋼琴教師考驗非常大。鋼琴是誕生於歐洲的藝術,絕大多數中國鋼琴教師都沒有在歐洲學習的經歷,沒有機會和條件對鋼琴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在歐洲,鋼琴教師對學生音樂性和技術性訓練是從巴洛克時代的復調音樂開始的。復調音樂是現代音樂的開端,在歐洲衡量鋼琴教師的學術水平首先是看他的復調作品修養。由於中國沒有復調音樂存在的文化土壤和傳統,絕大多數中國鋼琴教師對復調音樂的瞭解很少,這是中國鋼琴教師提升音樂修養的第一個門檻。

"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現在學琴的孩子很多,找什麼樣的鋼琴教師來教自己的孩子,讓很多家長感到很困惑。由於歷史原因,鋼琴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斷檔,導致今天三、四十歲以上的家長大多沒有接受過好的音樂教育,對鋼琴瞭解非常少,不知道衡量老師水平高低的標準,對如何找老師毫無頭緒。家長們主要通過朋友介紹,朋友說好就好。還有一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有沒有音樂天賦,在孩子初學鋼琴時先找普通老師來教,等發現孩子有天賦了,再找高水平的老師來教。這兩種做法都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孩子鋼琴學習的質量。好的鋼琴教師對孩子鋼琴學習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孩子要學好鋼琴,從啟蒙階段就找好老師來教。

衡量鋼琴教師水平高低是有明確的判斷標準的。這是因為:

一、只有好的鋼琴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演奏技術和音樂性啟蒙教育訓練。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鋼琴演奏則是控制聲音的藝術。學生學習鋼琴演奏的過程其實就是學會如何控制聲音的過程。鋼琴演奏的教育訓練主要分彈奏技術和音樂性訓練兩塊內容。這兩項內容訓練水平的高低最終都要落實在彈奏者對聲音的控制能力上。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者對聲音的控制技術主要是對聲音的強弱變化、節奏變化和速度快慢的把控能力,其中對聲音強弱的控制力就像畫家對色彩的掌控力。喜歡中國山水畫的朋友都知道,純粹的中國山水畫只有黑白兩色。其中的黑就是墨色,白色則是宣紙的顏色。優秀的畫家僅用筆墨,利用宣紙的底色,就可以在黑白之間調出白、淺灰、深灰、淺黑、深黑、漆黑、焦黑等很多的色階,表達出世界的萬千氣象。大多數的鋼琴演奏者只能彈出簡單的強弱對比,但鋼琴家可以非常清晰的從極弱到極強之間彈出很多個層次,讓旋律展現出夢幻般的表現力。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對聲音的控制技術還有更高的要求,鋼琴家是要在音樂廳裡演奏的,這就要求他要根據音樂廳的聲音傳播條件來控制自己的彈奏力度。古典鋼琴演奏廳一般不允許使用麥克風,演奏家用自己優秀的聲音控制技術,哪怕彈的是弱弱音,也要讓坐在音樂廳最後一排的聽眾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要非常乾淨、漂亮。這種對鍵盤強大的控制力是衡量鋼琴家演奏能力最重要的指標。

鋼琴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就是示範教學:“老師說千遍,不如給學生彈一遍”。因為需要高水平的親身示範,這就要求鋼琴教師本身要具備很強的鋼琴演奏能力。鋼琴老師這個職業很殘酷,無法作假。鋼琴老師本身的演奏水平是衡量他執教能力的第一指標。世界上頂級音樂學院在推薦他們教師的時候,最喜歡說的就是“我們的教授都是世界頂尖的演奏家”。國際上鋼琴教師進行學術交流時,首先是開自己的獨奏音樂會,通過音樂會來展示自己有高水平的執教能力。國外的專家教授即使在參加鋼琴比賽做評委的時候,也要抽出時間練琴。中國的鋼琴教師很少再抽時間練琴,能開音樂會的更是鳳毛麟角。從這個現象來看,中國的鋼琴教學還處在非常低的發展階段,無論是社會還是鋼琴教師自己對從事這項工作的職業素養要求都不高。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教師教學生學鋼琴,除了教授學生演奏技術,也應該訓練學生的音樂性。學生掌握複雜的演奏技術,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真正目的是要達到作品的音樂表達要求。

所謂的音樂性主要指音樂作品演奏時的整體音場效果。其不僅包含了作品的情緒、情感、思想、調性變化、音色、節奏、旋律以及音樂結構等眾多的音樂元素,音樂作品的音樂性與作曲家的文化背景以及創作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有很大關係。同樣的一個節奏,在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主義時代的彈法可能完全不一樣。鋼琴老師在評價學生時經常說學生作品彈的味道不對,主要就是說學生演奏作品的音樂性達不到要求。這就要求鋼琴老師本身要有深厚的音樂修養,如果老師自己一知半解,那麼他的學生一步都走不出家門。而且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音樂性訓練,可以使學生更早的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只有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才能對音樂產生興趣並真正熱愛鋼琴。熱愛鋼琴是孩子學習鋼琴成功的前提。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對鋼琴教師音樂素養還有一個高的要求,就是要求老師自己研究的鋼琴作品範圍要大。一個鋼琴家能熟練的、高水平的演奏幾十部作品就可以應付各種演出活動。但作為一個鋼琴教師,得達到研究過上千部作品的要求。每個學生的能力、性格不一樣,適合他的作品也是不一樣的。只有老師本身的專業積累夠深厚,才能做到對學生因材施教。

如何正確把握作品的音樂性對中國鋼琴教師考驗非常大。鋼琴是誕生於歐洲的藝術,絕大多數中國鋼琴教師都沒有在歐洲學習的經歷,沒有機會和條件對鋼琴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在歐洲,鋼琴教師對學生音樂性和技術性訓練是從巴洛克時代的復調音樂開始的。復調音樂是現代音樂的開端,在歐洲衡量鋼琴教師的學術水平首先是看他的復調作品修養。由於中國沒有復調音樂存在的文化土壤和傳統,絕大多數中國鋼琴教師對復調音樂的瞭解很少,這是中國鋼琴教師提升音樂修養的第一個門檻。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我們的經驗是,如果由高水平的音樂專家執教,一個音樂天賦良好的孩子五歲左右開始學習鋼琴,大概在小學四五年級(10歲)左右就初步具備控制鍵盤的能力;當孩子有這個演奏能力的時候,專業評估就會認為學生已經有一隻腳跨進了專業的大門。這些優秀學生到初中一、二年級(12歲)則開始具備較強的鍵盤控制力,這種能力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專業演奏能力。而跟隨普通教師學習鋼琴的學生大多數都不會具備這樣的能力。

二、只有好的教師才能給學生打好技術訓練基礎,一步步發展出學生較高的演奏能力,不會揠苗助長,走錯道路。

要做好鋼琴教育工作,鋼琴教師除了應該具備較高的演奏技術和深厚的音樂修養,還必須對教育要有深刻的認識。鋼琴教師要有教育家的修為,瞭解教育規律,會教學生。

"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現在學琴的孩子很多,找什麼樣的鋼琴教師來教自己的孩子,讓很多家長感到很困惑。由於歷史原因,鋼琴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斷檔,導致今天三、四十歲以上的家長大多沒有接受過好的音樂教育,對鋼琴瞭解非常少,不知道衡量老師水平高低的標準,對如何找老師毫無頭緒。家長們主要通過朋友介紹,朋友說好就好。還有一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有沒有音樂天賦,在孩子初學鋼琴時先找普通老師來教,等發現孩子有天賦了,再找高水平的老師來教。這兩種做法都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孩子鋼琴學習的質量。好的鋼琴教師對孩子鋼琴學習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孩子要學好鋼琴,從啟蒙階段就找好老師來教。

衡量鋼琴教師水平高低是有明確的判斷標準的。這是因為:

一、只有好的鋼琴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演奏技術和音樂性啟蒙教育訓練。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鋼琴演奏則是控制聲音的藝術。學生學習鋼琴演奏的過程其實就是學會如何控制聲音的過程。鋼琴演奏的教育訓練主要分彈奏技術和音樂性訓練兩塊內容。這兩項內容訓練水平的高低最終都要落實在彈奏者對聲音的控制能力上。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者對聲音的控制技術主要是對聲音的強弱變化、節奏變化和速度快慢的把控能力,其中對聲音強弱的控制力就像畫家對色彩的掌控力。喜歡中國山水畫的朋友都知道,純粹的中國山水畫只有黑白兩色。其中的黑就是墨色,白色則是宣紙的顏色。優秀的畫家僅用筆墨,利用宣紙的底色,就可以在黑白之間調出白、淺灰、深灰、淺黑、深黑、漆黑、焦黑等很多的色階,表達出世界的萬千氣象。大多數的鋼琴演奏者只能彈出簡單的強弱對比,但鋼琴家可以非常清晰的從極弱到極強之間彈出很多個層次,讓旋律展現出夢幻般的表現力。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對聲音的控制技術還有更高的要求,鋼琴家是要在音樂廳裡演奏的,這就要求他要根據音樂廳的聲音傳播條件來控制自己的彈奏力度。古典鋼琴演奏廳一般不允許使用麥克風,演奏家用自己優秀的聲音控制技術,哪怕彈的是弱弱音,也要讓坐在音樂廳最後一排的聽眾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要非常乾淨、漂亮。這種對鍵盤強大的控制力是衡量鋼琴家演奏能力最重要的指標。

鋼琴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就是示範教學:“老師說千遍,不如給學生彈一遍”。因為需要高水平的親身示範,這就要求鋼琴教師本身要具備很強的鋼琴演奏能力。鋼琴老師這個職業很殘酷,無法作假。鋼琴老師本身的演奏水平是衡量他執教能力的第一指標。世界上頂級音樂學院在推薦他們教師的時候,最喜歡說的就是“我們的教授都是世界頂尖的演奏家”。國際上鋼琴教師進行學術交流時,首先是開自己的獨奏音樂會,通過音樂會來展示自己有高水平的執教能力。國外的專家教授即使在參加鋼琴比賽做評委的時候,也要抽出時間練琴。中國的鋼琴教師很少再抽時間練琴,能開音樂會的更是鳳毛麟角。從這個現象來看,中國的鋼琴教學還處在非常低的發展階段,無論是社會還是鋼琴教師自己對從事這項工作的職業素養要求都不高。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教師教學生學鋼琴,除了教授學生演奏技術,也應該訓練學生的音樂性。學生掌握複雜的演奏技術,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真正目的是要達到作品的音樂表達要求。

所謂的音樂性主要指音樂作品演奏時的整體音場效果。其不僅包含了作品的情緒、情感、思想、調性變化、音色、節奏、旋律以及音樂結構等眾多的音樂元素,音樂作品的音樂性與作曲家的文化背景以及創作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有很大關係。同樣的一個節奏,在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主義時代的彈法可能完全不一樣。鋼琴老師在評價學生時經常說學生作品彈的味道不對,主要就是說學生演奏作品的音樂性達不到要求。這就要求鋼琴老師本身要有深厚的音樂修養,如果老師自己一知半解,那麼他的學生一步都走不出家門。而且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音樂性訓練,可以使學生更早的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只有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才能對音樂產生興趣並真正熱愛鋼琴。熱愛鋼琴是孩子學習鋼琴成功的前提。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對鋼琴教師音樂素養還有一個高的要求,就是要求老師自己研究的鋼琴作品範圍要大。一個鋼琴家能熟練的、高水平的演奏幾十部作品就可以應付各種演出活動。但作為一個鋼琴教師,得達到研究過上千部作品的要求。每個學生的能力、性格不一樣,適合他的作品也是不一樣的。只有老師本身的專業積累夠深厚,才能做到對學生因材施教。

如何正確把握作品的音樂性對中國鋼琴教師考驗非常大。鋼琴是誕生於歐洲的藝術,絕大多數中國鋼琴教師都沒有在歐洲學習的經歷,沒有機會和條件對鋼琴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在歐洲,鋼琴教師對學生音樂性和技術性訓練是從巴洛克時代的復調音樂開始的。復調音樂是現代音樂的開端,在歐洲衡量鋼琴教師的學術水平首先是看他的復調作品修養。由於中國沒有復調音樂存在的文化土壤和傳統,絕大多數中國鋼琴教師對復調音樂的瞭解很少,這是中國鋼琴教師提升音樂修養的第一個門檻。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我們的經驗是,如果由高水平的音樂專家執教,一個音樂天賦良好的孩子五歲左右開始學習鋼琴,大概在小學四五年級(10歲)左右就初步具備控制鍵盤的能力;當孩子有這個演奏能力的時候,專業評估就會認為學生已經有一隻腳跨進了專業的大門。這些優秀學生到初中一、二年級(12歲)則開始具備較強的鍵盤控制力,這種能力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專業演奏能力。而跟隨普通教師學習鋼琴的學生大多數都不會具備這樣的能力。

二、只有好的教師才能給學生打好技術訓練基礎,一步步發展出學生較高的演奏能力,不會揠苗助長,走錯道路。

要做好鋼琴教育工作,鋼琴教師除了應該具備較高的演奏技術和深厚的音樂修養,還必須對教育要有深刻的認識。鋼琴教師要有教育家的修為,瞭解教育規律,會教學生。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就是如何建一座以他姓名命名的音樂大廈的過程。鋼琴老師是設計師,也是工程師。一座建築美不美由設計師的審美能力決定,而這座設計好的大廈最終能不能建起來,是由建築工程師的水平決定的。

好的鋼琴教師知道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也知道如何給學生打基礎。學生要學好鋼琴,首先要打好基礎。這個道理和建築的道理一樣,一座建築能建多高,是由地基深度決定的。鋼琴的學習規律和別的學科不太一樣,比如語文,語文的整個知識體系中,學生在高年級學習的內容和低年級學習的內容並不一定是繼承關係。舉例說,一個學生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沒有學好語文,不代表他二年級就學不好語文。孩子在二年級的時候只要態度端正,成績可以很快趕上來。因為二年級的語文學習內容並不完全依賴於一年級的基礎,兩者的內容好多是平行關係,學生只要修補一些漏洞就行。

"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現在學琴的孩子很多,找什麼樣的鋼琴教師來教自己的孩子,讓很多家長感到很困惑。由於歷史原因,鋼琴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斷檔,導致今天三、四十歲以上的家長大多沒有接受過好的音樂教育,對鋼琴瞭解非常少,不知道衡量老師水平高低的標準,對如何找老師毫無頭緒。家長們主要通過朋友介紹,朋友說好就好。還有一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有沒有音樂天賦,在孩子初學鋼琴時先找普通老師來教,等發現孩子有天賦了,再找高水平的老師來教。這兩種做法都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孩子鋼琴學習的質量。好的鋼琴教師對孩子鋼琴學習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孩子要學好鋼琴,從啟蒙階段就找好老師來教。

衡量鋼琴教師水平高低是有明確的判斷標準的。這是因為:

一、只有好的鋼琴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演奏技術和音樂性啟蒙教育訓練。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鋼琴演奏則是控制聲音的藝術。學生學習鋼琴演奏的過程其實就是學會如何控制聲音的過程。鋼琴演奏的教育訓練主要分彈奏技術和音樂性訓練兩塊內容。這兩項內容訓練水平的高低最終都要落實在彈奏者對聲音的控制能力上。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者對聲音的控制技術主要是對聲音的強弱變化、節奏變化和速度快慢的把控能力,其中對聲音強弱的控制力就像畫家對色彩的掌控力。喜歡中國山水畫的朋友都知道,純粹的中國山水畫只有黑白兩色。其中的黑就是墨色,白色則是宣紙的顏色。優秀的畫家僅用筆墨,利用宣紙的底色,就可以在黑白之間調出白、淺灰、深灰、淺黑、深黑、漆黑、焦黑等很多的色階,表達出世界的萬千氣象。大多數的鋼琴演奏者只能彈出簡單的強弱對比,但鋼琴家可以非常清晰的從極弱到極強之間彈出很多個層次,讓旋律展現出夢幻般的表現力。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對聲音的控制技術還有更高的要求,鋼琴家是要在音樂廳裡演奏的,這就要求他要根據音樂廳的聲音傳播條件來控制自己的彈奏力度。古典鋼琴演奏廳一般不允許使用麥克風,演奏家用自己優秀的聲音控制技術,哪怕彈的是弱弱音,也要讓坐在音樂廳最後一排的聽眾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要非常乾淨、漂亮。這種對鍵盤強大的控制力是衡量鋼琴家演奏能力最重要的指標。

鋼琴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就是示範教學:“老師說千遍,不如給學生彈一遍”。因為需要高水平的親身示範,這就要求鋼琴教師本身要具備很強的鋼琴演奏能力。鋼琴老師這個職業很殘酷,無法作假。鋼琴老師本身的演奏水平是衡量他執教能力的第一指標。世界上頂級音樂學院在推薦他們教師的時候,最喜歡說的就是“我們的教授都是世界頂尖的演奏家”。國際上鋼琴教師進行學術交流時,首先是開自己的獨奏音樂會,通過音樂會來展示自己有高水平的執教能力。國外的專家教授即使在參加鋼琴比賽做評委的時候,也要抽出時間練琴。中國的鋼琴教師很少再抽時間練琴,能開音樂會的更是鳳毛麟角。從這個現象來看,中國的鋼琴教學還處在非常低的發展階段,無論是社會還是鋼琴教師自己對從事這項工作的職業素養要求都不高。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教師教學生學鋼琴,除了教授學生演奏技術,也應該訓練學生的音樂性。學生掌握複雜的演奏技術,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真正目的是要達到作品的音樂表達要求。

所謂的音樂性主要指音樂作品演奏時的整體音場效果。其不僅包含了作品的情緒、情感、思想、調性變化、音色、節奏、旋律以及音樂結構等眾多的音樂元素,音樂作品的音樂性與作曲家的文化背景以及創作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有很大關係。同樣的一個節奏,在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主義時代的彈法可能完全不一樣。鋼琴老師在評價學生時經常說學生作品彈的味道不對,主要就是說學生演奏作品的音樂性達不到要求。這就要求鋼琴老師本身要有深厚的音樂修養,如果老師自己一知半解,那麼他的學生一步都走不出家門。而且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音樂性訓練,可以使學生更早的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只有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才能對音樂產生興趣並真正熱愛鋼琴。熱愛鋼琴是孩子學習鋼琴成功的前提。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對鋼琴教師音樂素養還有一個高的要求,就是要求老師自己研究的鋼琴作品範圍要大。一個鋼琴家能熟練的、高水平的演奏幾十部作品就可以應付各種演出活動。但作為一個鋼琴教師,得達到研究過上千部作品的要求。每個學生的能力、性格不一樣,適合他的作品也是不一樣的。只有老師本身的專業積累夠深厚,才能做到對學生因材施教。

如何正確把握作品的音樂性對中國鋼琴教師考驗非常大。鋼琴是誕生於歐洲的藝術,絕大多數中國鋼琴教師都沒有在歐洲學習的經歷,沒有機會和條件對鋼琴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在歐洲,鋼琴教師對學生音樂性和技術性訓練是從巴洛克時代的復調音樂開始的。復調音樂是現代音樂的開端,在歐洲衡量鋼琴教師的學術水平首先是看他的復調作品修養。由於中國沒有復調音樂存在的文化土壤和傳統,絕大多數中國鋼琴教師對復調音樂的瞭解很少,這是中國鋼琴教師提升音樂修養的第一個門檻。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我們的經驗是,如果由高水平的音樂專家執教,一個音樂天賦良好的孩子五歲左右開始學習鋼琴,大概在小學四五年級(10歲)左右就初步具備控制鍵盤的能力;當孩子有這個演奏能力的時候,專業評估就會認為學生已經有一隻腳跨進了專業的大門。這些優秀學生到初中一、二年級(12歲)則開始具備較強的鍵盤控制力,這種能力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專業演奏能力。而跟隨普通教師學習鋼琴的學生大多數都不會具備這樣的能力。

二、只有好的教師才能給學生打好技術訓練基礎,一步步發展出學生較高的演奏能力,不會揠苗助長,走錯道路。

要做好鋼琴教育工作,鋼琴教師除了應該具備較高的演奏技術和深厚的音樂修養,還必須對教育要有深刻的認識。鋼琴教師要有教育家的修為,瞭解教育規律,會教學生。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就是如何建一座以他姓名命名的音樂大廈的過程。鋼琴老師是設計師,也是工程師。一座建築美不美由設計師的審美能力決定,而這座設計好的大廈最終能不能建起來,是由建築工程師的水平決定的。

好的鋼琴教師知道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也知道如何給學生打基礎。學生要學好鋼琴,首先要打好基礎。這個道理和建築的道理一樣,一座建築能建多高,是由地基深度決定的。鋼琴的學習規律和別的學科不太一樣,比如語文,語文的整個知識體系中,學生在高年級學習的內容和低年級學習的內容並不一定是繼承關係。舉例說,一個學生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沒有學好語文,不代表他二年級就學不好語文。孩子在二年級的時候只要態度端正,成績可以很快趕上來。因為二年級的語文學習內容並不完全依賴於一年級的基礎,兩者的內容好多是平行關係,學生只要修補一些漏洞就行。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學習則不一樣,學生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完全依賴於上一個階段的基礎,學生在上一個階段沒有學好,下一個階段肯定學不好。比如:斷奏、連奏和跳音的彈奏方法是最初學習鋼琴時就要掌握的基本演奏技術。學生在學習這些基本演奏技術時如果沒有掌握好用力和放鬆的技術要領,在隨後的學習中,他的演奏技術很快就會變形、走向歧途。所以,鋼琴基礎教育要求學生一開始學琴就要求要有好的老師來教,有道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現在學琴的孩子很多,找什麼樣的鋼琴教師來教自己的孩子,讓很多家長感到很困惑。由於歷史原因,鋼琴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斷檔,導致今天三、四十歲以上的家長大多沒有接受過好的音樂教育,對鋼琴瞭解非常少,不知道衡量老師水平高低的標準,對如何找老師毫無頭緒。家長們主要通過朋友介紹,朋友說好就好。還有一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有沒有音樂天賦,在孩子初學鋼琴時先找普通老師來教,等發現孩子有天賦了,再找高水平的老師來教。這兩種做法都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孩子鋼琴學習的質量。好的鋼琴教師對孩子鋼琴學習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孩子要學好鋼琴,從啟蒙階段就找好老師來教。

衡量鋼琴教師水平高低是有明確的判斷標準的。這是因為:

一、只有好的鋼琴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演奏技術和音樂性啟蒙教育訓練。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鋼琴演奏則是控制聲音的藝術。學生學習鋼琴演奏的過程其實就是學會如何控制聲音的過程。鋼琴演奏的教育訓練主要分彈奏技術和音樂性訓練兩塊內容。這兩項內容訓練水平的高低最終都要落實在彈奏者對聲音的控制能力上。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者對聲音的控制技術主要是對聲音的強弱變化、節奏變化和速度快慢的把控能力,其中對聲音強弱的控制力就像畫家對色彩的掌控力。喜歡中國山水畫的朋友都知道,純粹的中國山水畫只有黑白兩色。其中的黑就是墨色,白色則是宣紙的顏色。優秀的畫家僅用筆墨,利用宣紙的底色,就可以在黑白之間調出白、淺灰、深灰、淺黑、深黑、漆黑、焦黑等很多的色階,表達出世界的萬千氣象。大多數的鋼琴演奏者只能彈出簡單的強弱對比,但鋼琴家可以非常清晰的從極弱到極強之間彈出很多個層次,讓旋律展現出夢幻般的表現力。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對聲音的控制技術還有更高的要求,鋼琴家是要在音樂廳裡演奏的,這就要求他要根據音樂廳的聲音傳播條件來控制自己的彈奏力度。古典鋼琴演奏廳一般不允許使用麥克風,演奏家用自己優秀的聲音控制技術,哪怕彈的是弱弱音,也要讓坐在音樂廳最後一排的聽眾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要非常乾淨、漂亮。這種對鍵盤強大的控制力是衡量鋼琴家演奏能力最重要的指標。

鋼琴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就是示範教學:“老師說千遍,不如給學生彈一遍”。因為需要高水平的親身示範,這就要求鋼琴教師本身要具備很強的鋼琴演奏能力。鋼琴老師這個職業很殘酷,無法作假。鋼琴老師本身的演奏水平是衡量他執教能力的第一指標。世界上頂級音樂學院在推薦他們教師的時候,最喜歡說的就是“我們的教授都是世界頂尖的演奏家”。國際上鋼琴教師進行學術交流時,首先是開自己的獨奏音樂會,通過音樂會來展示自己有高水平的執教能力。國外的專家教授即使在參加鋼琴比賽做評委的時候,也要抽出時間練琴。中國的鋼琴教師很少再抽時間練琴,能開音樂會的更是鳳毛麟角。從這個現象來看,中國的鋼琴教學還處在非常低的發展階段,無論是社會還是鋼琴教師自己對從事這項工作的職業素養要求都不高。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教師教學生學鋼琴,除了教授學生演奏技術,也應該訓練學生的音樂性。學生掌握複雜的演奏技術,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真正目的是要達到作品的音樂表達要求。

所謂的音樂性主要指音樂作品演奏時的整體音場效果。其不僅包含了作品的情緒、情感、思想、調性變化、音色、節奏、旋律以及音樂結構等眾多的音樂元素,音樂作品的音樂性與作曲家的文化背景以及創作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有很大關係。同樣的一個節奏,在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主義時代的彈法可能完全不一樣。鋼琴老師在評價學生時經常說學生作品彈的味道不對,主要就是說學生演奏作品的音樂性達不到要求。這就要求鋼琴老師本身要有深厚的音樂修養,如果老師自己一知半解,那麼他的學生一步都走不出家門。而且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音樂性訓練,可以使學生更早的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只有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才能對音樂產生興趣並真正熱愛鋼琴。熱愛鋼琴是孩子學習鋼琴成功的前提。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對鋼琴教師音樂素養還有一個高的要求,就是要求老師自己研究的鋼琴作品範圍要大。一個鋼琴家能熟練的、高水平的演奏幾十部作品就可以應付各種演出活動。但作為一個鋼琴教師,得達到研究過上千部作品的要求。每個學生的能力、性格不一樣,適合他的作品也是不一樣的。只有老師本身的專業積累夠深厚,才能做到對學生因材施教。

如何正確把握作品的音樂性對中國鋼琴教師考驗非常大。鋼琴是誕生於歐洲的藝術,絕大多數中國鋼琴教師都沒有在歐洲學習的經歷,沒有機會和條件對鋼琴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在歐洲,鋼琴教師對學生音樂性和技術性訓練是從巴洛克時代的復調音樂開始的。復調音樂是現代音樂的開端,在歐洲衡量鋼琴教師的學術水平首先是看他的復調作品修養。由於中國沒有復調音樂存在的文化土壤和傳統,絕大多數中國鋼琴教師對復調音樂的瞭解很少,這是中國鋼琴教師提升音樂修養的第一個門檻。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我們的經驗是,如果由高水平的音樂專家執教,一個音樂天賦良好的孩子五歲左右開始學習鋼琴,大概在小學四五年級(10歲)左右就初步具備控制鍵盤的能力;當孩子有這個演奏能力的時候,專業評估就會認為學生已經有一隻腳跨進了專業的大門。這些優秀學生到初中一、二年級(12歲)則開始具備較強的鍵盤控制力,這種能力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專業演奏能力。而跟隨普通教師學習鋼琴的學生大多數都不會具備這樣的能力。

二、只有好的教師才能給學生打好技術訓練基礎,一步步發展出學生較高的演奏能力,不會揠苗助長,走錯道路。

要做好鋼琴教育工作,鋼琴教師除了應該具備較高的演奏技術和深厚的音樂修養,還必須對教育要有深刻的認識。鋼琴教師要有教育家的修為,瞭解教育規律,會教學生。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就是如何建一座以他姓名命名的音樂大廈的過程。鋼琴老師是設計師,也是工程師。一座建築美不美由設計師的審美能力決定,而這座設計好的大廈最終能不能建起來,是由建築工程師的水平決定的。

好的鋼琴教師知道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也知道如何給學生打基礎。學生要學好鋼琴,首先要打好基礎。這個道理和建築的道理一樣,一座建築能建多高,是由地基深度決定的。鋼琴的學習規律和別的學科不太一樣,比如語文,語文的整個知識體系中,學生在高年級學習的內容和低年級學習的內容並不一定是繼承關係。舉例說,一個學生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沒有學好語文,不代表他二年級就學不好語文。孩子在二年級的時候只要態度端正,成績可以很快趕上來。因為二年級的語文學習內容並不完全依賴於一年級的基礎,兩者的內容好多是平行關係,學生只要修補一些漏洞就行。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學習則不一樣,學生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完全依賴於上一個階段的基礎,學生在上一個階段沒有學好,下一個階段肯定學不好。比如:斷奏、連奏和跳音的彈奏方法是最初學習鋼琴時就要掌握的基本演奏技術。學生在學習這些基本演奏技術時如果沒有掌握好用力和放鬆的技術要領,在隨後的學習中,他的演奏技術很快就會變形、走向歧途。所以,鋼琴基礎教育要求學生一開始學琴就要求要有好的老師來教,有道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如果孩子在鋼琴啟蒙階段的技術訓練基礎沒有打好,以後哪怕是碰到好老師,也很難調整。學琴時,所有老師都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這樣做的原因是:鋼琴演奏的過程其實是以十指運動為主的一種體育運動。老師對學生學習演奏技術的要求是不能止步於理解,要通過大量的練習形成肌肉記憶,只有形成肌肉記憶才能準確、完整、可以重複的演奏鋼琴作品。肌肉記憶是一種深刻記憶,學生的彈奏技術一旦形成肌肉記憶,要修改就非常困難。

李雲迪是大家熟知的鋼琴家,他獲得肖邦比賽的第一名後,到德國留學深造。為了修正一些不合理的技術,他花了差不多7年的時間。改變技術對一個天才的鋼琴家是如此困難,更別說普通的琴童了。

"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現在學琴的孩子很多,找什麼樣的鋼琴教師來教自己的孩子,讓很多家長感到很困惑。由於歷史原因,鋼琴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斷檔,導致今天三、四十歲以上的家長大多沒有接受過好的音樂教育,對鋼琴瞭解非常少,不知道衡量老師水平高低的標準,對如何找老師毫無頭緒。家長們主要通過朋友介紹,朋友說好就好。還有一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有沒有音樂天賦,在孩子初學鋼琴時先找普通老師來教,等發現孩子有天賦了,再找高水平的老師來教。這兩種做法都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孩子鋼琴學習的質量。好的鋼琴教師對孩子鋼琴學習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孩子要學好鋼琴,從啟蒙階段就找好老師來教。

衡量鋼琴教師水平高低是有明確的判斷標準的。這是因為:

一、只有好的鋼琴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演奏技術和音樂性啟蒙教育訓練。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鋼琴演奏則是控制聲音的藝術。學生學習鋼琴演奏的過程其實就是學會如何控制聲音的過程。鋼琴演奏的教育訓練主要分彈奏技術和音樂性訓練兩塊內容。這兩項內容訓練水平的高低最終都要落實在彈奏者對聲音的控制能力上。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者對聲音的控制技術主要是對聲音的強弱變化、節奏變化和速度快慢的把控能力,其中對聲音強弱的控制力就像畫家對色彩的掌控力。喜歡中國山水畫的朋友都知道,純粹的中國山水畫只有黑白兩色。其中的黑就是墨色,白色則是宣紙的顏色。優秀的畫家僅用筆墨,利用宣紙的底色,就可以在黑白之間調出白、淺灰、深灰、淺黑、深黑、漆黑、焦黑等很多的色階,表達出世界的萬千氣象。大多數的鋼琴演奏者只能彈出簡單的強弱對比,但鋼琴家可以非常清晰的從極弱到極強之間彈出很多個層次,讓旋律展現出夢幻般的表現力。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對聲音的控制技術還有更高的要求,鋼琴家是要在音樂廳裡演奏的,這就要求他要根據音樂廳的聲音傳播條件來控制自己的彈奏力度。古典鋼琴演奏廳一般不允許使用麥克風,演奏家用自己優秀的聲音控制技術,哪怕彈的是弱弱音,也要讓坐在音樂廳最後一排的聽眾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要非常乾淨、漂亮。這種對鍵盤強大的控制力是衡量鋼琴家演奏能力最重要的指標。

鋼琴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就是示範教學:“老師說千遍,不如給學生彈一遍”。因為需要高水平的親身示範,這就要求鋼琴教師本身要具備很強的鋼琴演奏能力。鋼琴老師這個職業很殘酷,無法作假。鋼琴老師本身的演奏水平是衡量他執教能力的第一指標。世界上頂級音樂學院在推薦他們教師的時候,最喜歡說的就是“我們的教授都是世界頂尖的演奏家”。國際上鋼琴教師進行學術交流時,首先是開自己的獨奏音樂會,通過音樂會來展示自己有高水平的執教能力。國外的專家教授即使在參加鋼琴比賽做評委的時候,也要抽出時間練琴。中國的鋼琴教師很少再抽時間練琴,能開音樂會的更是鳳毛麟角。從這個現象來看,中國的鋼琴教學還處在非常低的發展階段,無論是社會還是鋼琴教師自己對從事這項工作的職業素養要求都不高。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教師教學生學鋼琴,除了教授學生演奏技術,也應該訓練學生的音樂性。學生掌握複雜的演奏技術,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真正目的是要達到作品的音樂表達要求。

所謂的音樂性主要指音樂作品演奏時的整體音場效果。其不僅包含了作品的情緒、情感、思想、調性變化、音色、節奏、旋律以及音樂結構等眾多的音樂元素,音樂作品的音樂性與作曲家的文化背景以及創作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有很大關係。同樣的一個節奏,在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主義時代的彈法可能完全不一樣。鋼琴老師在評價學生時經常說學生作品彈的味道不對,主要就是說學生演奏作品的音樂性達不到要求。這就要求鋼琴老師本身要有深厚的音樂修養,如果老師自己一知半解,那麼他的學生一步都走不出家門。而且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音樂性訓練,可以使學生更早的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只有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才能對音樂產生興趣並真正熱愛鋼琴。熱愛鋼琴是孩子學習鋼琴成功的前提。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對鋼琴教師音樂素養還有一個高的要求,就是要求老師自己研究的鋼琴作品範圍要大。一個鋼琴家能熟練的、高水平的演奏幾十部作品就可以應付各種演出活動。但作為一個鋼琴教師,得達到研究過上千部作品的要求。每個學生的能力、性格不一樣,適合他的作品也是不一樣的。只有老師本身的專業積累夠深厚,才能做到對學生因材施教。

如何正確把握作品的音樂性對中國鋼琴教師考驗非常大。鋼琴是誕生於歐洲的藝術,絕大多數中國鋼琴教師都沒有在歐洲學習的經歷,沒有機會和條件對鋼琴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在歐洲,鋼琴教師對學生音樂性和技術性訓練是從巴洛克時代的復調音樂開始的。復調音樂是現代音樂的開端,在歐洲衡量鋼琴教師的學術水平首先是看他的復調作品修養。由於中國沒有復調音樂存在的文化土壤和傳統,絕大多數中國鋼琴教師對復調音樂的瞭解很少,這是中國鋼琴教師提升音樂修養的第一個門檻。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我們的經驗是,如果由高水平的音樂專家執教,一個音樂天賦良好的孩子五歲左右開始學習鋼琴,大概在小學四五年級(10歲)左右就初步具備控制鍵盤的能力;當孩子有這個演奏能力的時候,專業評估就會認為學生已經有一隻腳跨進了專業的大門。這些優秀學生到初中一、二年級(12歲)則開始具備較強的鍵盤控制力,這種能力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專業演奏能力。而跟隨普通教師學習鋼琴的學生大多數都不會具備這樣的能力。

二、只有好的教師才能給學生打好技術訓練基礎,一步步發展出學生較高的演奏能力,不會揠苗助長,走錯道路。

要做好鋼琴教育工作,鋼琴教師除了應該具備較高的演奏技術和深厚的音樂修養,還必須對教育要有深刻的認識。鋼琴教師要有教育家的修為,瞭解教育規律,會教學生。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就是如何建一座以他姓名命名的音樂大廈的過程。鋼琴老師是設計師,也是工程師。一座建築美不美由設計師的審美能力決定,而這座設計好的大廈最終能不能建起來,是由建築工程師的水平決定的。

好的鋼琴教師知道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也知道如何給學生打基礎。學生要學好鋼琴,首先要打好基礎。這個道理和建築的道理一樣,一座建築能建多高,是由地基深度決定的。鋼琴的學習規律和別的學科不太一樣,比如語文,語文的整個知識體系中,學生在高年級學習的內容和低年級學習的內容並不一定是繼承關係。舉例說,一個學生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沒有學好語文,不代表他二年級就學不好語文。孩子在二年級的時候只要態度端正,成績可以很快趕上來。因為二年級的語文學習內容並不完全依賴於一年級的基礎,兩者的內容好多是平行關係,學生只要修補一些漏洞就行。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學習則不一樣,學生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完全依賴於上一個階段的基礎,學生在上一個階段沒有學好,下一個階段肯定學不好。比如:斷奏、連奏和跳音的彈奏方法是最初學習鋼琴時就要掌握的基本演奏技術。學生在學習這些基本演奏技術時如果沒有掌握好用力和放鬆的技術要領,在隨後的學習中,他的演奏技術很快就會變形、走向歧途。所以,鋼琴基礎教育要求學生一開始學琴就要求要有好的老師來教,有道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如果孩子在鋼琴啟蒙階段的技術訓練基礎沒有打好,以後哪怕是碰到好老師,也很難調整。學琴時,所有老師都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這樣做的原因是:鋼琴演奏的過程其實是以十指運動為主的一種體育運動。老師對學生學習演奏技術的要求是不能止步於理解,要通過大量的練習形成肌肉記憶,只有形成肌肉記憶才能準確、完整、可以重複的演奏鋼琴作品。肌肉記憶是一種深刻記憶,學生的彈奏技術一旦形成肌肉記憶,要修改就非常困難。

李雲迪是大家熟知的鋼琴家,他獲得肖邦比賽的第一名後,到德國留學深造。為了修正一些不合理的技術,他花了差不多7年的時間。改變技術對一個天才的鋼琴家是如此困難,更別說普通的琴童了。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國際著名鋼琴家李雲迪)

這個問題大多數家長在帶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都碰到了。現在業餘學鋼琴的學生,經常會換老師。每次更換老師的理由都是家長認為給孩子找到了更好的老師。孩子跟新老師學習以後,家長們發現孩子並沒有如他們想象的一樣取得更大的進步。因為新老師會要求學生調整技術,孩子對調整技術會很對抗。這樣的事情重複幾次,大多數孩子對學鋼琴興趣全無,甚至放棄繼續學習,對此很多家長感到傷心和失望。其實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學生開始學鋼琴的時候就沒有好老師帶,好的教師可以讓學生的專業學習少走彎路,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

俄羅斯的鋼琴基礎教育非常重視這一點。他們鼓勵音樂學院的鋼琴教授直接到兒童音樂學校帶小學生,就是為了保證鋼琴啟蒙教育質量,保證初學鋼琴的孩子最初學到的東西是對的,符合鋼琴技術發展路線的要求,這樣以後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好的鋼琴老師知道學生的鋼琴技術發展是一個完整的發展鏈條,環環相扣,一個環節沒有做好就會造成整個技術發展鏈條的斷裂。學生每個階段掌握的技術是下個階段更上一層樓的基礎。這個過程就像建設大樓一樣,要一層層建設起來,每一層都是下一層的基礎。好老師知道如何一步步、有節奏的發展出學生高水平的鋼琴演奏能力,他不會揠苗助長,這一點非常重要。老師本身能力不夠無法教出好學生,這是學生的命不好。如果老師有能力卻不按照教育規律施教,同樣會毀掉天才的學生,這就不是學生的命運不好,是師德有問題。

"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現在學琴的孩子很多,找什麼樣的鋼琴教師來教自己的孩子,讓很多家長感到很困惑。由於歷史原因,鋼琴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斷檔,導致今天三、四十歲以上的家長大多沒有接受過好的音樂教育,對鋼琴瞭解非常少,不知道衡量老師水平高低的標準,對如何找老師毫無頭緒。家長們主要通過朋友介紹,朋友說好就好。還有一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有沒有音樂天賦,在孩子初學鋼琴時先找普通老師來教,等發現孩子有天賦了,再找高水平的老師來教。這兩種做法都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孩子鋼琴學習的質量。好的鋼琴教師對孩子鋼琴學習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孩子要學好鋼琴,從啟蒙階段就找好老師來教。

衡量鋼琴教師水平高低是有明確的判斷標準的。這是因為:

一、只有好的鋼琴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演奏技術和音樂性啟蒙教育訓練。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鋼琴演奏則是控制聲音的藝術。學生學習鋼琴演奏的過程其實就是學會如何控制聲音的過程。鋼琴演奏的教育訓練主要分彈奏技術和音樂性訓練兩塊內容。這兩項內容訓練水平的高低最終都要落實在彈奏者對聲音的控制能力上。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者對聲音的控制技術主要是對聲音的強弱變化、節奏變化和速度快慢的把控能力,其中對聲音強弱的控制力就像畫家對色彩的掌控力。喜歡中國山水畫的朋友都知道,純粹的中國山水畫只有黑白兩色。其中的黑就是墨色,白色則是宣紙的顏色。優秀的畫家僅用筆墨,利用宣紙的底色,就可以在黑白之間調出白、淺灰、深灰、淺黑、深黑、漆黑、焦黑等很多的色階,表達出世界的萬千氣象。大多數的鋼琴演奏者只能彈出簡單的強弱對比,但鋼琴家可以非常清晰的從極弱到極強之間彈出很多個層次,讓旋律展現出夢幻般的表現力。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對聲音的控制技術還有更高的要求,鋼琴家是要在音樂廳裡演奏的,這就要求他要根據音樂廳的聲音傳播條件來控制自己的彈奏力度。古典鋼琴演奏廳一般不允許使用麥克風,演奏家用自己優秀的聲音控制技術,哪怕彈的是弱弱音,也要讓坐在音樂廳最後一排的聽眾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要非常乾淨、漂亮。這種對鍵盤強大的控制力是衡量鋼琴家演奏能力最重要的指標。

鋼琴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就是示範教學:“老師說千遍,不如給學生彈一遍”。因為需要高水平的親身示範,這就要求鋼琴教師本身要具備很強的鋼琴演奏能力。鋼琴老師這個職業很殘酷,無法作假。鋼琴老師本身的演奏水平是衡量他執教能力的第一指標。世界上頂級音樂學院在推薦他們教師的時候,最喜歡說的就是“我們的教授都是世界頂尖的演奏家”。國際上鋼琴教師進行學術交流時,首先是開自己的獨奏音樂會,通過音樂會來展示自己有高水平的執教能力。國外的專家教授即使在參加鋼琴比賽做評委的時候,也要抽出時間練琴。中國的鋼琴教師很少再抽時間練琴,能開音樂會的更是鳳毛麟角。從這個現象來看,中國的鋼琴教學還處在非常低的發展階段,無論是社會還是鋼琴教師自己對從事這項工作的職業素養要求都不高。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教師教學生學鋼琴,除了教授學生演奏技術,也應該訓練學生的音樂性。學生掌握複雜的演奏技術,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真正目的是要達到作品的音樂表達要求。

所謂的音樂性主要指音樂作品演奏時的整體音場效果。其不僅包含了作品的情緒、情感、思想、調性變化、音色、節奏、旋律以及音樂結構等眾多的音樂元素,音樂作品的音樂性與作曲家的文化背景以及創作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有很大關係。同樣的一個節奏,在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主義時代的彈法可能完全不一樣。鋼琴老師在評價學生時經常說學生作品彈的味道不對,主要就是說學生演奏作品的音樂性達不到要求。這就要求鋼琴老師本身要有深厚的音樂修養,如果老師自己一知半解,那麼他的學生一步都走不出家門。而且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音樂性訓練,可以使學生更早的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只有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才能對音樂產生興趣並真正熱愛鋼琴。熱愛鋼琴是孩子學習鋼琴成功的前提。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對鋼琴教師音樂素養還有一個高的要求,就是要求老師自己研究的鋼琴作品範圍要大。一個鋼琴家能熟練的、高水平的演奏幾十部作品就可以應付各種演出活動。但作為一個鋼琴教師,得達到研究過上千部作品的要求。每個學生的能力、性格不一樣,適合他的作品也是不一樣的。只有老師本身的專業積累夠深厚,才能做到對學生因材施教。

如何正確把握作品的音樂性對中國鋼琴教師考驗非常大。鋼琴是誕生於歐洲的藝術,絕大多數中國鋼琴教師都沒有在歐洲學習的經歷,沒有機會和條件對鋼琴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在歐洲,鋼琴教師對學生音樂性和技術性訓練是從巴洛克時代的復調音樂開始的。復調音樂是現代音樂的開端,在歐洲衡量鋼琴教師的學術水平首先是看他的復調作品修養。由於中國沒有復調音樂存在的文化土壤和傳統,絕大多數中國鋼琴教師對復調音樂的瞭解很少,這是中國鋼琴教師提升音樂修養的第一個門檻。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我們的經驗是,如果由高水平的音樂專家執教,一個音樂天賦良好的孩子五歲左右開始學習鋼琴,大概在小學四五年級(10歲)左右就初步具備控制鍵盤的能力;當孩子有這個演奏能力的時候,專業評估就會認為學生已經有一隻腳跨進了專業的大門。這些優秀學生到初中一、二年級(12歲)則開始具備較強的鍵盤控制力,這種能力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專業演奏能力。而跟隨普通教師學習鋼琴的學生大多數都不會具備這樣的能力。

二、只有好的教師才能給學生打好技術訓練基礎,一步步發展出學生較高的演奏能力,不會揠苗助長,走錯道路。

要做好鋼琴教育工作,鋼琴教師除了應該具備較高的演奏技術和深厚的音樂修養,還必須對教育要有深刻的認識。鋼琴教師要有教育家的修為,瞭解教育規律,會教學生。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就是如何建一座以他姓名命名的音樂大廈的過程。鋼琴老師是設計師,也是工程師。一座建築美不美由設計師的審美能力決定,而這座設計好的大廈最終能不能建起來,是由建築工程師的水平決定的。

好的鋼琴教師知道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也知道如何給學生打基礎。學生要學好鋼琴,首先要打好基礎。這個道理和建築的道理一樣,一座建築能建多高,是由地基深度決定的。鋼琴的學習規律和別的學科不太一樣,比如語文,語文的整個知識體系中,學生在高年級學習的內容和低年級學習的內容並不一定是繼承關係。舉例說,一個學生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沒有學好語文,不代表他二年級就學不好語文。孩子在二年級的時候只要態度端正,成績可以很快趕上來。因為二年級的語文學習內容並不完全依賴於一年級的基礎,兩者的內容好多是平行關係,學生只要修補一些漏洞就行。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學習則不一樣,學生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完全依賴於上一個階段的基礎,學生在上一個階段沒有學好,下一個階段肯定學不好。比如:斷奏、連奏和跳音的彈奏方法是最初學習鋼琴時就要掌握的基本演奏技術。學生在學習這些基本演奏技術時如果沒有掌握好用力和放鬆的技術要領,在隨後的學習中,他的演奏技術很快就會變形、走向歧途。所以,鋼琴基礎教育要求學生一開始學琴就要求要有好的老師來教,有道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如果孩子在鋼琴啟蒙階段的技術訓練基礎沒有打好,以後哪怕是碰到好老師,也很難調整。學琴時,所有老師都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這樣做的原因是:鋼琴演奏的過程其實是以十指運動為主的一種體育運動。老師對學生學習演奏技術的要求是不能止步於理解,要通過大量的練習形成肌肉記憶,只有形成肌肉記憶才能準確、完整、可以重複的演奏鋼琴作品。肌肉記憶是一種深刻記憶,學生的彈奏技術一旦形成肌肉記憶,要修改就非常困難。

李雲迪是大家熟知的鋼琴家,他獲得肖邦比賽的第一名後,到德國留學深造。為了修正一些不合理的技術,他花了差不多7年的時間。改變技術對一個天才的鋼琴家是如此困難,更別說普通的琴童了。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國際著名鋼琴家李雲迪)

這個問題大多數家長在帶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都碰到了。現在業餘學鋼琴的學生,經常會換老師。每次更換老師的理由都是家長認為給孩子找到了更好的老師。孩子跟新老師學習以後,家長們發現孩子並沒有如他們想象的一樣取得更大的進步。因為新老師會要求學生調整技術,孩子對調整技術會很對抗。這樣的事情重複幾次,大多數孩子對學鋼琴興趣全無,甚至放棄繼續學習,對此很多家長感到傷心和失望。其實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學生開始學鋼琴的時候就沒有好老師帶,好的教師可以讓學生的專業學習少走彎路,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

俄羅斯的鋼琴基礎教育非常重視這一點。他們鼓勵音樂學院的鋼琴教授直接到兒童音樂學校帶小學生,就是為了保證鋼琴啟蒙教育質量,保證初學鋼琴的孩子最初學到的東西是對的,符合鋼琴技術發展路線的要求,這樣以後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好的鋼琴老師知道學生的鋼琴技術發展是一個完整的發展鏈條,環環相扣,一個環節沒有做好就會造成整個技術發展鏈條的斷裂。學生每個階段掌握的技術是下個階段更上一層樓的基礎。這個過程就像建設大樓一樣,要一層層建設起來,每一層都是下一層的基礎。好老師知道如何一步步、有節奏的發展出學生高水平的鋼琴演奏能力,他不會揠苗助長,這一點非常重要。老師本身能力不夠無法教出好學生,這是學生的命不好。如果老師有能力卻不按照教育規律施教,同樣會毀掉天才的學生,這就不是學生的命運不好,是師德有問題。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著名職業鋼琴家丹尼斯·馬祖耶夫)

在鋼琴學習中,按照孩子的成長規律,每個階段的訓練重點和要求是不同的。比如鋼琴演奏的彈奏速度訓練,在幼兒階段、兒童階段、少年階段有不同的要求,這個要求是按照孩子身體發育和智力增長的情況制定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和水到渠成的過程,大概到18歲左右能達到高峰。這幾年中國青少年鋼琴學生在許多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很多人沾沾自喜,認為中國的鋼琴基礎訓練做得很不錯。行內人都知道,為了取得較好的成績,很多中國老師採取上難度、上強度的做法。他們給學生選擇的作品難度、演奏的熟練程度往往要高出國外學生一大截,學生在比賽中展示出的高能力是硬拔出來的。這就像讓一個體重只有20斤的6歲兒童,通過殘酷的訓練舉起於他身體五倍的重量——100斤。老師違背鋼琴教育規律的教學活動,會過早耗盡學生學習的熱情,扼殺他的潛能,這些學生在以後的專業發展中很少會有好的專業表現。鋼琴教育是個慢功夫,不能有半點浮躁。

"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現在學琴的孩子很多,找什麼樣的鋼琴教師來教自己的孩子,讓很多家長感到很困惑。由於歷史原因,鋼琴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斷檔,導致今天三、四十歲以上的家長大多沒有接受過好的音樂教育,對鋼琴瞭解非常少,不知道衡量老師水平高低的標準,對如何找老師毫無頭緒。家長們主要通過朋友介紹,朋友說好就好。還有一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有沒有音樂天賦,在孩子初學鋼琴時先找普通老師來教,等發現孩子有天賦了,再找高水平的老師來教。這兩種做法都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孩子鋼琴學習的質量。好的鋼琴教師對孩子鋼琴學習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孩子要學好鋼琴,從啟蒙階段就找好老師來教。

衡量鋼琴教師水平高低是有明確的判斷標準的。這是因為:

一、只有好的鋼琴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演奏技術和音樂性啟蒙教育訓練。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鋼琴演奏則是控制聲音的藝術。學生學習鋼琴演奏的過程其實就是學會如何控制聲音的過程。鋼琴演奏的教育訓練主要分彈奏技術和音樂性訓練兩塊內容。這兩項內容訓練水平的高低最終都要落實在彈奏者對聲音的控制能力上。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者對聲音的控制技術主要是對聲音的強弱變化、節奏變化和速度快慢的把控能力,其中對聲音強弱的控制力就像畫家對色彩的掌控力。喜歡中國山水畫的朋友都知道,純粹的中國山水畫只有黑白兩色。其中的黑就是墨色,白色則是宣紙的顏色。優秀的畫家僅用筆墨,利用宣紙的底色,就可以在黑白之間調出白、淺灰、深灰、淺黑、深黑、漆黑、焦黑等很多的色階,表達出世界的萬千氣象。大多數的鋼琴演奏者只能彈出簡單的強弱對比,但鋼琴家可以非常清晰的從極弱到極強之間彈出很多個層次,讓旋律展現出夢幻般的表現力。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演奏對聲音的控制技術還有更高的要求,鋼琴家是要在音樂廳裡演奏的,這就要求他要根據音樂廳的聲音傳播條件來控制自己的彈奏力度。古典鋼琴演奏廳一般不允許使用麥克風,演奏家用自己優秀的聲音控制技術,哪怕彈的是弱弱音,也要讓坐在音樂廳最後一排的聽眾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要非常乾淨、漂亮。這種對鍵盤強大的控制力是衡量鋼琴家演奏能力最重要的指標。

鋼琴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就是示範教學:“老師說千遍,不如給學生彈一遍”。因為需要高水平的親身示範,這就要求鋼琴教師本身要具備很強的鋼琴演奏能力。鋼琴老師這個職業很殘酷,無法作假。鋼琴老師本身的演奏水平是衡量他執教能力的第一指標。世界上頂級音樂學院在推薦他們教師的時候,最喜歡說的就是“我們的教授都是世界頂尖的演奏家”。國際上鋼琴教師進行學術交流時,首先是開自己的獨奏音樂會,通過音樂會來展示自己有高水平的執教能力。國外的專家教授即使在參加鋼琴比賽做評委的時候,也要抽出時間練琴。中國的鋼琴教師很少再抽時間練琴,能開音樂會的更是鳳毛麟角。從這個現象來看,中國的鋼琴教學還處在非常低的發展階段,無論是社會還是鋼琴教師自己對從事這項工作的職業素養要求都不高。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教師教學生學鋼琴,除了教授學生演奏技術,也應該訓練學生的音樂性。學生掌握複雜的演奏技術,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真正目的是要達到作品的音樂表達要求。

所謂的音樂性主要指音樂作品演奏時的整體音場效果。其不僅包含了作品的情緒、情感、思想、調性變化、音色、節奏、旋律以及音樂結構等眾多的音樂元素,音樂作品的音樂性與作曲家的文化背景以及創作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有很大關係。同樣的一個節奏,在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主義時代的彈法可能完全不一樣。鋼琴老師在評價學生時經常說學生作品彈的味道不對,主要就是說學生演奏作品的音樂性達不到要求。這就要求鋼琴老師本身要有深厚的音樂修養,如果老師自己一知半解,那麼他的學生一步都走不出家門。而且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音樂性訓練,可以使學生更早的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只有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才能對音樂產生興趣並真正熱愛鋼琴。熱愛鋼琴是孩子學習鋼琴成功的前提。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對鋼琴教師音樂素養還有一個高的要求,就是要求老師自己研究的鋼琴作品範圍要大。一個鋼琴家能熟練的、高水平的演奏幾十部作品就可以應付各種演出活動。但作為一個鋼琴教師,得達到研究過上千部作品的要求。每個學生的能力、性格不一樣,適合他的作品也是不一樣的。只有老師本身的專業積累夠深厚,才能做到對學生因材施教。

如何正確把握作品的音樂性對中國鋼琴教師考驗非常大。鋼琴是誕生於歐洲的藝術,絕大多數中國鋼琴教師都沒有在歐洲學習的經歷,沒有機會和條件對鋼琴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在歐洲,鋼琴教師對學生音樂性和技術性訓練是從巴洛克時代的復調音樂開始的。復調音樂是現代音樂的開端,在歐洲衡量鋼琴教師的學術水平首先是看他的復調作品修養。由於中國沒有復調音樂存在的文化土壤和傳統,絕大多數中國鋼琴教師對復調音樂的瞭解很少,這是中國鋼琴教師提升音樂修養的第一個門檻。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我們的經驗是,如果由高水平的音樂專家執教,一個音樂天賦良好的孩子五歲左右開始學習鋼琴,大概在小學四五年級(10歲)左右就初步具備控制鍵盤的能力;當孩子有這個演奏能力的時候,專業評估就會認為學生已經有一隻腳跨進了專業的大門。這些優秀學生到初中一、二年級(12歲)則開始具備較強的鍵盤控制力,這種能力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專業演奏能力。而跟隨普通教師學習鋼琴的學生大多數都不會具備這樣的能力。

二、只有好的教師才能給學生打好技術訓練基礎,一步步發展出學生較高的演奏能力,不會揠苗助長,走錯道路。

要做好鋼琴教育工作,鋼琴教師除了應該具備較高的演奏技術和深厚的音樂修養,還必須對教育要有深刻的認識。鋼琴教師要有教育家的修為,瞭解教育規律,會教學生。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就是如何建一座以他姓名命名的音樂大廈的過程。鋼琴老師是設計師,也是工程師。一座建築美不美由設計師的審美能力決定,而這座設計好的大廈最終能不能建起來,是由建築工程師的水平決定的。

好的鋼琴教師知道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也知道如何給學生打基礎。學生要學好鋼琴,首先要打好基礎。這個道理和建築的道理一樣,一座建築能建多高,是由地基深度決定的。鋼琴的學習規律和別的學科不太一樣,比如語文,語文的整個知識體系中,學生在高年級學習的內容和低年級學習的內容並不一定是繼承關係。舉例說,一個學生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沒有學好語文,不代表他二年級就學不好語文。孩子在二年級的時候只要態度端正,成績可以很快趕上來。因為二年級的語文學習內容並不完全依賴於一年級的基礎,兩者的內容好多是平行關係,學生只要修補一些漏洞就行。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鋼琴學習則不一樣,學生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完全依賴於上一個階段的基礎,學生在上一個階段沒有學好,下一個階段肯定學不好。比如:斷奏、連奏和跳音的彈奏方法是最初學習鋼琴時就要掌握的基本演奏技術。學生在學習這些基本演奏技術時如果沒有掌握好用力和放鬆的技術要領,在隨後的學習中,他的演奏技術很快就會變形、走向歧途。所以,鋼琴基礎教育要求學生一開始學琴就要求要有好的老師來教,有道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如果孩子在鋼琴啟蒙階段的技術訓練基礎沒有打好,以後哪怕是碰到好老師,也很難調整。學琴時,所有老師都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這樣做的原因是:鋼琴演奏的過程其實是以十指運動為主的一種體育運動。老師對學生學習演奏技術的要求是不能止步於理解,要通過大量的練習形成肌肉記憶,只有形成肌肉記憶才能準確、完整、可以重複的演奏鋼琴作品。肌肉記憶是一種深刻記憶,學生的彈奏技術一旦形成肌肉記憶,要修改就非常困難。

李雲迪是大家熟知的鋼琴家,他獲得肖邦比賽的第一名後,到德國留學深造。為了修正一些不合理的技術,他花了差不多7年的時間。改變技術對一個天才的鋼琴家是如此困難,更別說普通的琴童了。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國際著名鋼琴家李雲迪)

這個問題大多數家長在帶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都碰到了。現在業餘學鋼琴的學生,經常會換老師。每次更換老師的理由都是家長認為給孩子找到了更好的老師。孩子跟新老師學習以後,家長們發現孩子並沒有如他們想象的一樣取得更大的進步。因為新老師會要求學生調整技術,孩子對調整技術會很對抗。這樣的事情重複幾次,大多數孩子對學鋼琴興趣全無,甚至放棄繼續學習,對此很多家長感到傷心和失望。其實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學生開始學鋼琴的時候就沒有好老師帶,好的教師可以讓學生的專業學習少走彎路,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

俄羅斯的鋼琴基礎教育非常重視這一點。他們鼓勵音樂學院的鋼琴教授直接到兒童音樂學校帶小學生,就是為了保證鋼琴啟蒙教育質量,保證初學鋼琴的孩子最初學到的東西是對的,符合鋼琴技術發展路線的要求,這樣以後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好的鋼琴老師知道學生的鋼琴技術發展是一個完整的發展鏈條,環環相扣,一個環節沒有做好就會造成整個技術發展鏈條的斷裂。學生每個階段掌握的技術是下個階段更上一層樓的基礎。這個過程就像建設大樓一樣,要一層層建設起來,每一層都是下一層的基礎。好老師知道如何一步步、有節奏的發展出學生高水平的鋼琴演奏能力,他不會揠苗助長,這一點非常重要。老師本身能力不夠無法教出好學生,這是學生的命不好。如果老師有能力卻不按照教育規律施教,同樣會毀掉天才的學生,這就不是學生的命運不好,是師德有問題。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著名職業鋼琴家丹尼斯·馬祖耶夫)

在鋼琴學習中,按照孩子的成長規律,每個階段的訓練重點和要求是不同的。比如鋼琴演奏的彈奏速度訓練,在幼兒階段、兒童階段、少年階段有不同的要求,這個要求是按照孩子身體發育和智力增長的情況制定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和水到渠成的過程,大概到18歲左右能達到高峰。這幾年中國青少年鋼琴學生在許多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很多人沾沾自喜,認為中國的鋼琴基礎訓練做得很不錯。行內人都知道,為了取得較好的成績,很多中國老師採取上難度、上強度的做法。他們給學生選擇的作品難度、演奏的熟練程度往往要高出國外學生一大截,學生在比賽中展示出的高能力是硬拔出來的。這就像讓一個體重只有20斤的6歲兒童,通過殘酷的訓練舉起於他身體五倍的重量——100斤。老師違背鋼琴教育規律的教學活動,會過早耗盡學生學習的熱情,扼殺他的潛能,這些學生在以後的專業發展中很少會有好的專業表現。鋼琴教育是個慢功夫,不能有半點浮躁。

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就要有好老師來教?


好的鋼琴老師,清楚的瞭解學生的音樂潛力。他可以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音樂方向,比如根據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選擇走作曲、音樂教育、音樂學等不同的音樂專業方向。上海外灘的每一座摩天大廈,均有自己強烈的個性,它們的外形和功能都不同,但它們都是好的建築。每個學習鋼琴的孩子天賦、能力和個性都不一樣,好的鋼琴老師能因材施教,可以幫助更多的學生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音樂未來。

通過以上的學習和介紹,可以清晰得出好的鋼琴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四個素養是:1、本身要有很強的鋼琴演奏能力;2、要有很深的綜合音樂修養;3、懂教育;4、有師德、愛學生。我們也通過鋼琴教育的規律性要求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學生學習鋼琴一開頭就要有好的鋼琴教師來教他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