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產品這麼好,應該要大賣吧?”“不,應該要完蛋。”'

"

原創/王的學習筆記©


我辦公室下面有一家水餃店,我吃過一次再也忘不了那個味道,做的是真好。


他家餃皮,是用特別熬製的高湯當水來和麵。高湯以羊骨為基礎,加上雞肉提鮮、鴨肉增白、豬骨增醇.....和了面之後又用重物壓制,以增加餃皮彈性口感。


他家蝦仁水餃,必須選活蝦,每一隻蝦仁都挑過蝦線、事先用姜醋除腥,這是我在別的哪怕專門吃蝦的餐館也沒見到過,更不用說其他細節了。

"

原創/王的學習筆記©


我辦公室下面有一家水餃店,我吃過一次再也忘不了那個味道,做的是真好。


他家餃皮,是用特別熬製的高湯當水來和麵。高湯以羊骨為基礎,加上雞肉提鮮、鴨肉增白、豬骨增醇.....和了面之後又用重物壓制,以增加餃皮彈性口感。


他家蝦仁水餃,必須選活蝦,每一隻蝦仁都挑過蝦線、事先用姜醋除腥,這是我在別的哪怕專門吃蝦的餐館也沒見到過,更不用說其他細節了。

“我的產品這麼好,應該要大賣吧?”“不,應該要完蛋。”

這個餃子一口下去鮮味充滿口腔,而且是那種清甜的鮮味,鮮而不膩,味道留存感十足,每吃一口都是滿足。然而就是這樣一家極致的餐館,開了幾個月就倒閉了,現在代替它的是簡單粗暴的黃燜Jimmy飯。


這麼高品質的水餃當然不是白來的——如此費工費料費時,導致最便宜的素水餃都要2元一個,蝦仁水餃5元一個,而且個頭比一般水餃小。我平時吃20個水餃撐得不行,這個吃30個沒什麼感覺。這樣的價格,將其精緻的品質完全掩蓋了。

這個店開張的時候老闆非常自信,說他的水餃品質全城第一,這是真的。但他沒想到,他的品質第一讓他賠慘了,他關門的時候恨恨地說:

“本來以為這個高檔社區的人會懂他的匠人精神、極致產品,沒想到也是一群只配吃粗食的俗人!”

還有一個朋友創業做咖啡館,雖然位置選得不咋地,但是裝修美美噠,體現了她文藝青年不凡的審美。而且她是真下功夫去學,咖啡相關考試、比賽沒少參加,獲得各種認證;咖啡選材、設備使用、製作工藝都精益求精。

我曾經和她說過,位置選擇很重要,在選址之前恐怕要先調查一下週邊的潛在消費群體,進行一下市場分析。如果潛在群體足夠大,就看看有什麼營銷手段可以用.....而她信心滿滿地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做得好自然有人會被吸引來。

結果她折騰了大半年,自己很滿意,就是顧客不滿意。即使是她的熟人、朋友也就是來一次,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後來實在熬不住了,問一個朋友為什麼不來?人家很含蓄地說她那裡消費有點高....

她一下就炸了:

“你知道我為了做好一杯咖啡付出多少嗎?你們看到的每一個細節都傾注了我的心血,包括杯子、勺子、桌子選用哪一款,都是熬夜看熬夜選的!牆上的裝飾貼,怕裝修的隨便搞都是我一個個貼上去,腰都快斷了!為了選儘可能好價格又低的豆子費了多少脣舌你們知道嗎?每一杯咖啡都是我用心作品,你們摸著良心說品質怎麼樣?而我只比星某克貴了20塊,他們家那種辣雞咖啡也能叫咖啡?我的這些付出難道不值這20塊嗎?你們就缺那20塊嗎?你們真不夠朋友我看錯你們了.......”

嚇得那個朋友話都不敢說。

這種現象在餐飲業比較常見,但是其他行業也類似。

前面這兩個例子對於很多以產品起家的創業者很有警示意義:把自己的產品打磨到高品質並且以此自我標榜,代價是成本非常高。這就會存在所謂“價值溢出效應”——

由於過高的品質,與受眾的感知、認知能力和需求不相匹配,使得產品價值大打折扣,受眾無法體驗到產品本身具有的價值。

在標準不明確、依賴主觀判斷、受眾需要培養的產品上,這種現象比較常見。古人說的“焚琴煮鶴”,就是對這種現象的凝練總結。

為什麼“價值溢出效應”會經常出現?


人對信息的處理系統大致是這樣的:

外界有各種各樣的信息湧來,這是輸入。人的感知系統選擇性接受一部分,然後傳遞到處理系統(大腦),經過處理最後產生一個結果,這是輸出。

這裡有大致三個步驟:

"

原創/王的學習筆記©


我辦公室下面有一家水餃店,我吃過一次再也忘不了那個味道,做的是真好。


他家餃皮,是用特別熬製的高湯當水來和麵。高湯以羊骨為基礎,加上雞肉提鮮、鴨肉增白、豬骨增醇.....和了面之後又用重物壓制,以增加餃皮彈性口感。


他家蝦仁水餃,必須選活蝦,每一隻蝦仁都挑過蝦線、事先用姜醋除腥,這是我在別的哪怕專門吃蝦的餐館也沒見到過,更不用說其他細節了。

“我的產品這麼好,應該要大賣吧?”“不,應該要完蛋。”

這個餃子一口下去鮮味充滿口腔,而且是那種清甜的鮮味,鮮而不膩,味道留存感十足,每吃一口都是滿足。然而就是這樣一家極致的餐館,開了幾個月就倒閉了,現在代替它的是簡單粗暴的黃燜Jimmy飯。


這麼高品質的水餃當然不是白來的——如此費工費料費時,導致最便宜的素水餃都要2元一個,蝦仁水餃5元一個,而且個頭比一般水餃小。我平時吃20個水餃撐得不行,這個吃30個沒什麼感覺。這樣的價格,將其精緻的品質完全掩蓋了。

這個店開張的時候老闆非常自信,說他的水餃品質全城第一,這是真的。但他沒想到,他的品質第一讓他賠慘了,他關門的時候恨恨地說:

“本來以為這個高檔社區的人會懂他的匠人精神、極致產品,沒想到也是一群只配吃粗食的俗人!”

還有一個朋友創業做咖啡館,雖然位置選得不咋地,但是裝修美美噠,體現了她文藝青年不凡的審美。而且她是真下功夫去學,咖啡相關考試、比賽沒少參加,獲得各種認證;咖啡選材、設備使用、製作工藝都精益求精。

我曾經和她說過,位置選擇很重要,在選址之前恐怕要先調查一下週邊的潛在消費群體,進行一下市場分析。如果潛在群體足夠大,就看看有什麼營銷手段可以用.....而她信心滿滿地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做得好自然有人會被吸引來。

結果她折騰了大半年,自己很滿意,就是顧客不滿意。即使是她的熟人、朋友也就是來一次,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後來實在熬不住了,問一個朋友為什麼不來?人家很含蓄地說她那裡消費有點高....

她一下就炸了:

“你知道我為了做好一杯咖啡付出多少嗎?你們看到的每一個細節都傾注了我的心血,包括杯子、勺子、桌子選用哪一款,都是熬夜看熬夜選的!牆上的裝飾貼,怕裝修的隨便搞都是我一個個貼上去,腰都快斷了!為了選儘可能好價格又低的豆子費了多少脣舌你們知道嗎?每一杯咖啡都是我用心作品,你們摸著良心說品質怎麼樣?而我只比星某克貴了20塊,他們家那種辣雞咖啡也能叫咖啡?我的這些付出難道不值這20塊嗎?你們就缺那20塊嗎?你們真不夠朋友我看錯你們了.......”

嚇得那個朋友話都不敢說。

這種現象在餐飲業比較常見,但是其他行業也類似。

前面這兩個例子對於很多以產品起家的創業者很有警示意義:把自己的產品打磨到高品質並且以此自我標榜,代價是成本非常高。這就會存在所謂“價值溢出效應”——

由於過高的品質,與受眾的感知、認知能力和需求不相匹配,使得產品價值大打折扣,受眾無法體驗到產品本身具有的價值。

在標準不明確、依賴主觀判斷、受眾需要培養的產品上,這種現象比較常見。古人說的“焚琴煮鶴”,就是對這種現象的凝練總結。

為什麼“價值溢出效應”會經常出現?


人對信息的處理系統大致是這樣的:

外界有各種各樣的信息湧來,這是輸入。人的感知系統選擇性接受一部分,然後傳遞到處理系統(大腦),經過處理最後產生一個結果,這是輸出。

這裡有大致三個步驟:

“我的產品這麼好,應該要大賣吧?”“不,應該要完蛋。”

這麼看來人的信息處理還真像是一臺電腦。

但是電腦之間可以完全相互理解,因為電腦之間底層協議、語言、傳遞介質都一樣,而且還可以互聯。

但是人就不一樣。


人的接收器、傳遞線路、處理系統都不能和他人互聯和共享,而且“輸入”給甲的信息,往往和“輸入”給乙的不同。


這三種不一樣,一般人覺得是接受器(眼耳鼻舌身)區別最大,比如視力不一樣、嗅覺不一樣、味覺不一樣,因為這最容易發覺。

每個人接受器當然存在一定差異,但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如果以後科技發達,每個人都可以裝上標準化的眼耳鼻舌身,我們感知到的外部世界就一樣嗎?

還是不一樣。

這是因為,人與人最大區別其實是在處理系統(大腦)。也就是大腦會將傳遞進來的信號高度扭曲,這種扭曲依賴於基因、過往經歷、環境和自我意識。


也就是說,自己的信息處理系統“生產”出來的“信息產品”,是天然為自己“使用”準備的,與別人無關,所以別人要理解和認同就很困難,當然就容易出現產品“價值溢出效應”。


每個人腦子的各種化學反應和電信號,只在自己腦子裡獨一無二地產生,所以人難免會陷入自我——本能覺得自己對,就是覺得自己牛。


只有極少數人經過漫長訓練,通過理性把自我從那一大堆腦電信號化學反應中抽離出來,用主動意識和邏輯去推演別人的感受和認識,這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用主動意識和邏輯去推演別人的感受和認識,這種能力在製作產品方面,就叫做“用戶思維”。

要知道:

用戶不關心產品本身有多棒,而是關心使用產品後自己有多棒。

做產品(包括實體、虛擬產品,也包括服務)的人之所以需要用戶思維,是因為每個人都一定程度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別人可以待在自己的世界裡,產品人卻不得不走出來、走近別人的世界。用戶畫像、市場定位、大數據分析...這些是在幹什麼?本質上就是要擁有用戶思維。

一個特別有用戶思維的人,說出話來都會不一樣,比如:

"

原創/王的學習筆記©


我辦公室下面有一家水餃店,我吃過一次再也忘不了那個味道,做的是真好。


他家餃皮,是用特別熬製的高湯當水來和麵。高湯以羊骨為基礎,加上雞肉提鮮、鴨肉增白、豬骨增醇.....和了面之後又用重物壓制,以增加餃皮彈性口感。


他家蝦仁水餃,必須選活蝦,每一隻蝦仁都挑過蝦線、事先用姜醋除腥,這是我在別的哪怕專門吃蝦的餐館也沒見到過,更不用說其他細節了。

“我的產品這麼好,應該要大賣吧?”“不,應該要完蛋。”

這個餃子一口下去鮮味充滿口腔,而且是那種清甜的鮮味,鮮而不膩,味道留存感十足,每吃一口都是滿足。然而就是這樣一家極致的餐館,開了幾個月就倒閉了,現在代替它的是簡單粗暴的黃燜Jimmy飯。


這麼高品質的水餃當然不是白來的——如此費工費料費時,導致最便宜的素水餃都要2元一個,蝦仁水餃5元一個,而且個頭比一般水餃小。我平時吃20個水餃撐得不行,這個吃30個沒什麼感覺。這樣的價格,將其精緻的品質完全掩蓋了。

這個店開張的時候老闆非常自信,說他的水餃品質全城第一,這是真的。但他沒想到,他的品質第一讓他賠慘了,他關門的時候恨恨地說:

“本來以為這個高檔社區的人會懂他的匠人精神、極致產品,沒想到也是一群只配吃粗食的俗人!”

還有一個朋友創業做咖啡館,雖然位置選得不咋地,但是裝修美美噠,體現了她文藝青年不凡的審美。而且她是真下功夫去學,咖啡相關考試、比賽沒少參加,獲得各種認證;咖啡選材、設備使用、製作工藝都精益求精。

我曾經和她說過,位置選擇很重要,在選址之前恐怕要先調查一下週邊的潛在消費群體,進行一下市場分析。如果潛在群體足夠大,就看看有什麼營銷手段可以用.....而她信心滿滿地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做得好自然有人會被吸引來。

結果她折騰了大半年,自己很滿意,就是顧客不滿意。即使是她的熟人、朋友也就是來一次,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後來實在熬不住了,問一個朋友為什麼不來?人家很含蓄地說她那裡消費有點高....

她一下就炸了:

“你知道我為了做好一杯咖啡付出多少嗎?你們看到的每一個細節都傾注了我的心血,包括杯子、勺子、桌子選用哪一款,都是熬夜看熬夜選的!牆上的裝飾貼,怕裝修的隨便搞都是我一個個貼上去,腰都快斷了!為了選儘可能好價格又低的豆子費了多少脣舌你們知道嗎?每一杯咖啡都是我用心作品,你們摸著良心說品質怎麼樣?而我只比星某克貴了20塊,他們家那種辣雞咖啡也能叫咖啡?我的這些付出難道不值這20塊嗎?你們就缺那20塊嗎?你們真不夠朋友我看錯你們了.......”

嚇得那個朋友話都不敢說。

這種現象在餐飲業比較常見,但是其他行業也類似。

前面這兩個例子對於很多以產品起家的創業者很有警示意義:把自己的產品打磨到高品質並且以此自我標榜,代價是成本非常高。這就會存在所謂“價值溢出效應”——

由於過高的品質,與受眾的感知、認知能力和需求不相匹配,使得產品價值大打折扣,受眾無法體驗到產品本身具有的價值。

在標準不明確、依賴主觀判斷、受眾需要培養的產品上,這種現象比較常見。古人說的“焚琴煮鶴”,就是對這種現象的凝練總結。

為什麼“價值溢出效應”會經常出現?


人對信息的處理系統大致是這樣的:

外界有各種各樣的信息湧來,這是輸入。人的感知系統選擇性接受一部分,然後傳遞到處理系統(大腦),經過處理最後產生一個結果,這是輸出。

這裡有大致三個步驟:

“我的產品這麼好,應該要大賣吧?”“不,應該要完蛋。”

這麼看來人的信息處理還真像是一臺電腦。

但是電腦之間可以完全相互理解,因為電腦之間底層協議、語言、傳遞介質都一樣,而且還可以互聯。

但是人就不一樣。


人的接收器、傳遞線路、處理系統都不能和他人互聯和共享,而且“輸入”給甲的信息,往往和“輸入”給乙的不同。


這三種不一樣,一般人覺得是接受器(眼耳鼻舌身)區別最大,比如視力不一樣、嗅覺不一樣、味覺不一樣,因為這最容易發覺。

每個人接受器當然存在一定差異,但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如果以後科技發達,每個人都可以裝上標準化的眼耳鼻舌身,我們感知到的外部世界就一樣嗎?

還是不一樣。

這是因為,人與人最大區別其實是在處理系統(大腦)。也就是大腦會將傳遞進來的信號高度扭曲,這種扭曲依賴於基因、過往經歷、環境和自我意識。


也就是說,自己的信息處理系統“生產”出來的“信息產品”,是天然為自己“使用”準備的,與別人無關,所以別人要理解和認同就很困難,當然就容易出現產品“價值溢出效應”。


每個人腦子的各種化學反應和電信號,只在自己腦子裡獨一無二地產生,所以人難免會陷入自我——本能覺得自己對,就是覺得自己牛。


只有極少數人經過漫長訓練,通過理性把自我從那一大堆腦電信號化學反應中抽離出來,用主動意識和邏輯去推演別人的感受和認識,這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用主動意識和邏輯去推演別人的感受和認識,這種能力在製作產品方面,就叫做“用戶思維”。

要知道:

用戶不關心產品本身有多棒,而是關心使用產品後自己有多棒。

做產品(包括實體、虛擬產品,也包括服務)的人之所以需要用戶思維,是因為每個人都一定程度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別人可以待在自己的世界裡,產品人卻不得不走出來、走近別人的世界。用戶畫像、市場定位、大數據分析...這些是在幹什麼?本質上就是要擁有用戶思維。

一個特別有用戶思維的人,說出話來都會不一樣,比如:

“我的產品這麼好,應該要大賣吧?”“不,應該要完蛋。”

如何擁有用戶思維呢?

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具體理論和方法,而是:

別去想自己有多牛逼,不要老是想著“我要給用戶怎樣怎樣”;放下自我感覺優良、想要秀一把的心態,這是最重要的。

因為只要有這種心態和認知,就天然與用戶產生某種隔離,要麼是情緒上的,要麼是感覺上的。這種隔離會讓人看不清用戶,同時沉醉在自嗨和自我論證合理中。

用佛家的話講,這種自我論證與自嗨,就是“我執”的一種表現。

給到用戶的產品好不好,不是自己說了算,是用戶說了算,因為人家掏錢!哪怕人家的審美、見識、認知、價值水平都比產品經理低,也是用戶說了算!這麼簡單的道理為什麼就那麼難真正進入產品經理腦子裡?就是上面說的心態不對,還在“我執”之中。

(此處注意:受眾和用戶不一樣。用戶是掏錢的,受眾未必掏錢。)

做生意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秀自己牛逼。而且賺了錢不就已經說明牛逼了嗎?不掙錢牛逼個什麼勁啊?

有了正確的認知和心態,具體的用戶思維方法和技術才會發揮作用,否則再好的方法用起來也會動作變形。

在此基礎上才有必要學習一些具體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我推薦三個人的理論:

"

原創/王的學習筆記©


我辦公室下面有一家水餃店,我吃過一次再也忘不了那個味道,做的是真好。


他家餃皮,是用特別熬製的高湯當水來和麵。高湯以羊骨為基礎,加上雞肉提鮮、鴨肉增白、豬骨增醇.....和了面之後又用重物壓制,以增加餃皮彈性口感。


他家蝦仁水餃,必須選活蝦,每一隻蝦仁都挑過蝦線、事先用姜醋除腥,這是我在別的哪怕專門吃蝦的餐館也沒見到過,更不用說其他細節了。

“我的產品這麼好,應該要大賣吧?”“不,應該要完蛋。”

這個餃子一口下去鮮味充滿口腔,而且是那種清甜的鮮味,鮮而不膩,味道留存感十足,每吃一口都是滿足。然而就是這樣一家極致的餐館,開了幾個月就倒閉了,現在代替它的是簡單粗暴的黃燜Jimmy飯。


這麼高品質的水餃當然不是白來的——如此費工費料費時,導致最便宜的素水餃都要2元一個,蝦仁水餃5元一個,而且個頭比一般水餃小。我平時吃20個水餃撐得不行,這個吃30個沒什麼感覺。這樣的價格,將其精緻的品質完全掩蓋了。

這個店開張的時候老闆非常自信,說他的水餃品質全城第一,這是真的。但他沒想到,他的品質第一讓他賠慘了,他關門的時候恨恨地說:

“本來以為這個高檔社區的人會懂他的匠人精神、極致產品,沒想到也是一群只配吃粗食的俗人!”

還有一個朋友創業做咖啡館,雖然位置選得不咋地,但是裝修美美噠,體現了她文藝青年不凡的審美。而且她是真下功夫去學,咖啡相關考試、比賽沒少參加,獲得各種認證;咖啡選材、設備使用、製作工藝都精益求精。

我曾經和她說過,位置選擇很重要,在選址之前恐怕要先調查一下週邊的潛在消費群體,進行一下市場分析。如果潛在群體足夠大,就看看有什麼營銷手段可以用.....而她信心滿滿地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做得好自然有人會被吸引來。

結果她折騰了大半年,自己很滿意,就是顧客不滿意。即使是她的熟人、朋友也就是來一次,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後來實在熬不住了,問一個朋友為什麼不來?人家很含蓄地說她那裡消費有點高....

她一下就炸了:

“你知道我為了做好一杯咖啡付出多少嗎?你們看到的每一個細節都傾注了我的心血,包括杯子、勺子、桌子選用哪一款,都是熬夜看熬夜選的!牆上的裝飾貼,怕裝修的隨便搞都是我一個個貼上去,腰都快斷了!為了選儘可能好價格又低的豆子費了多少脣舌你們知道嗎?每一杯咖啡都是我用心作品,你們摸著良心說品質怎麼樣?而我只比星某克貴了20塊,他們家那種辣雞咖啡也能叫咖啡?我的這些付出難道不值這20塊嗎?你們就缺那20塊嗎?你們真不夠朋友我看錯你們了.......”

嚇得那個朋友話都不敢說。

這種現象在餐飲業比較常見,但是其他行業也類似。

前面這兩個例子對於很多以產品起家的創業者很有警示意義:把自己的產品打磨到高品質並且以此自我標榜,代價是成本非常高。這就會存在所謂“價值溢出效應”——

由於過高的品質,與受眾的感知、認知能力和需求不相匹配,使得產品價值大打折扣,受眾無法體驗到產品本身具有的價值。

在標準不明確、依賴主觀判斷、受眾需要培養的產品上,這種現象比較常見。古人說的“焚琴煮鶴”,就是對這種現象的凝練總結。

為什麼“價值溢出效應”會經常出現?


人對信息的處理系統大致是這樣的:

外界有各種各樣的信息湧來,這是輸入。人的感知系統選擇性接受一部分,然後傳遞到處理系統(大腦),經過處理最後產生一個結果,這是輸出。

這裡有大致三個步驟:

“我的產品這麼好,應該要大賣吧?”“不,應該要完蛋。”

這麼看來人的信息處理還真像是一臺電腦。

但是電腦之間可以完全相互理解,因為電腦之間底層協議、語言、傳遞介質都一樣,而且還可以互聯。

但是人就不一樣。


人的接收器、傳遞線路、處理系統都不能和他人互聯和共享,而且“輸入”給甲的信息,往往和“輸入”給乙的不同。


這三種不一樣,一般人覺得是接受器(眼耳鼻舌身)區別最大,比如視力不一樣、嗅覺不一樣、味覺不一樣,因為這最容易發覺。

每個人接受器當然存在一定差異,但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如果以後科技發達,每個人都可以裝上標準化的眼耳鼻舌身,我們感知到的外部世界就一樣嗎?

還是不一樣。

這是因為,人與人最大區別其實是在處理系統(大腦)。也就是大腦會將傳遞進來的信號高度扭曲,這種扭曲依賴於基因、過往經歷、環境和自我意識。


也就是說,自己的信息處理系統“生產”出來的“信息產品”,是天然為自己“使用”準備的,與別人無關,所以別人要理解和認同就很困難,當然就容易出現產品“價值溢出效應”。


每個人腦子的各種化學反應和電信號,只在自己腦子裡獨一無二地產生,所以人難免會陷入自我——本能覺得自己對,就是覺得自己牛。


只有極少數人經過漫長訓練,通過理性把自我從那一大堆腦電信號化學反應中抽離出來,用主動意識和邏輯去推演別人的感受和認識,這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用主動意識和邏輯去推演別人的感受和認識,這種能力在製作產品方面,就叫做“用戶思維”。

要知道:

用戶不關心產品本身有多棒,而是關心使用產品後自己有多棒。

做產品(包括實體、虛擬產品,也包括服務)的人之所以需要用戶思維,是因為每個人都一定程度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別人可以待在自己的世界裡,產品人卻不得不走出來、走近別人的世界。用戶畫像、市場定位、大數據分析...這些是在幹什麼?本質上就是要擁有用戶思維。

一個特別有用戶思維的人,說出話來都會不一樣,比如:

“我的產品這麼好,應該要大賣吧?”“不,應該要完蛋。”

如何擁有用戶思維呢?

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具體理論和方法,而是:

別去想自己有多牛逼,不要老是想著“我要給用戶怎樣怎樣”;放下自我感覺優良、想要秀一把的心態,這是最重要的。

因為只要有這種心態和認知,就天然與用戶產生某種隔離,要麼是情緒上的,要麼是感覺上的。這種隔離會讓人看不清用戶,同時沉醉在自嗨和自我論證合理中。

用佛家的話講,這種自我論證與自嗨,就是“我執”的一種表現。

給到用戶的產品好不好,不是自己說了算,是用戶說了算,因為人家掏錢!哪怕人家的審美、見識、認知、價值水平都比產品經理低,也是用戶說了算!這麼簡單的道理為什麼就那麼難真正進入產品經理腦子裡?就是上面說的心態不對,還在“我執”之中。

(此處注意:受眾和用戶不一樣。用戶是掏錢的,受眾未必掏錢。)

做生意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秀自己牛逼。而且賺了錢不就已經說明牛逼了嗎?不掙錢牛逼個什麼勁啊?

有了正確的認知和心態,具體的用戶思維方法和技術才會發揮作用,否則再好的方法用起來也會動作變形。

在此基礎上才有必要學習一些具體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我推薦三個人的理論:

“我的產品這麼好,應該要大賣吧?”“不,應該要完蛋。”

  1. 李叫獸(李靖)的“需求三角理論”;
  2. 華杉以及“華與華”的“文化母體及超級符號”理論;
  3. 樑寧的“產品思維”理論。

這三位都是產品和營銷界的大神,但我有很多朋友學了他們的東西還是用不了,做不好。現在你就知道為什麼了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