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


"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早就知道李東輝這個名字。多年前,好友楊越巒就跟我說過他。說他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就因病導致雙目失明,此後,就開始了文學寫作。2012年春,省作協散文藝委會搞了一個大獎賽,李東輝以一篇《我沒有草原,但我有過一匹馬》在六千多篇參賽稿件中脫穎而出,贏得王宗仁、李曉紅等評委一致好評,獲得大獎賽唯一一個一等獎。也就是在這次頒獎會上,我跟他第一次見了面。

東輝眼睛不好,話卻說的敞亮,舒朗。感慨之餘,就想多給他點支持鼓勵,我說:“以後有滿意的稿子就給我……”

他笑著向我致謝,說“一定,一定。”然而,至今他也沒給過我一篇稿子。偶爾在刊物上讀到他的散文,愈發覺得他那篇獲獎作品的確不是偶然僥倖,他的筆下確有獨到之處。後來,又在幾次頒獎會上見到他,算是一點點熟絡起來。

前些時候,接到他的電話,說一家出版社要給他出一本集子。本以為是散文,他卻說,是一本中短篇小說集。想請我給寫個序。我欣然答應下來。一是願意為他寫這個序,二是想看看他的小說到底寫得如何。


"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早就知道李東輝這個名字。多年前,好友楊越巒就跟我說過他。說他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就因病導致雙目失明,此後,就開始了文學寫作。2012年春,省作協散文藝委會搞了一個大獎賽,李東輝以一篇《我沒有草原,但我有過一匹馬》在六千多篇參賽稿件中脫穎而出,贏得王宗仁、李曉紅等評委一致好評,獲得大獎賽唯一一個一等獎。也就是在這次頒獎會上,我跟他第一次見了面。

東輝眼睛不好,話卻說的敞亮,舒朗。感慨之餘,就想多給他點支持鼓勵,我說:“以後有滿意的稿子就給我……”

他笑著向我致謝,說“一定,一定。”然而,至今他也沒給過我一篇稿子。偶爾在刊物上讀到他的散文,愈發覺得他那篇獲獎作品的確不是偶然僥倖,他的筆下確有獨到之處。後來,又在幾次頒獎會上見到他,算是一點點熟絡起來。

前些時候,接到他的電話,說一家出版社要給他出一本集子。本以為是散文,他卻說,是一本中短篇小說集。想請我給寫個序。我欣然答應下來。一是願意為他寫這個序,二是想看看他的小說到底寫得如何。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這本集子收錄李東輝創作的中短篇小說15篇。其中中篇小說4部,短篇小說11篇。從寫作時間上看,跨越近三十年。這正是他從青年走進中年,從光明進入黑暗的人生轉折期。閱讀這些作品,我們不僅從中看出他在小說創作方面的書寫脈絡,還可約略發現他失明以後所走過的心路歷程。

通覽李東輝收入這本集子的小說作品,農村題材或者叫鄉村敘事佔了絕大部分。這是李東輝小說寫作的基調與底色。

古老的子牙河七折八彎從冀中平原上緩緩流過。稀稀密密的農家村落依傍在河兩岸,河流連著村落,把歲月和歲月裡的故事串在一起。

十里灣,位於子牙河西南、東北流向轉為東西流向的轉彎處,在河南岸。這個村很小,不過百十戶人家,雖說依傍著子牙河,卻沒沾上啥光,歷史上就是一個窮村。解放初期,村子裡搞土改,鬧平分,全村居然沒有一戶夠資格被劃成地主的人家。”……(中篇小說《土屋裡的女人》)

河上有一架古老的小木橋,橋面上的青石板已被行人車馬踏踩消磨出道道溝痕,歲月的風塵在橋兩邊的欄杆上留下斑斑駁駁的印痕。每有負重的馬車,牛車從橋上走過,小木橋就吱嘎作響,尤其在寂靜的夜晚。當吱嘎聲響起的時候,村裡少睡的老人們便在心裡唸叨一聲“又有人趕夜路了,可要當心啊”!古老的小橋成了村裡的一種象徵,一個儀式。村裡人送別親人遠行,總是送到橋頭。他們從不陪親人走過小橋,只是站在小橋的南頭,依欄矚望,直到親人走到橋那頭,然後轉過身來,彼此招一招手,然後上路的上路,歸家的歸家。”(短篇小說《玍七》)


"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早就知道李東輝這個名字。多年前,好友楊越巒就跟我說過他。說他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就因病導致雙目失明,此後,就開始了文學寫作。2012年春,省作協散文藝委會搞了一個大獎賽,李東輝以一篇《我沒有草原,但我有過一匹馬》在六千多篇參賽稿件中脫穎而出,贏得王宗仁、李曉紅等評委一致好評,獲得大獎賽唯一一個一等獎。也就是在這次頒獎會上,我跟他第一次見了面。

東輝眼睛不好,話卻說的敞亮,舒朗。感慨之餘,就想多給他點支持鼓勵,我說:“以後有滿意的稿子就給我……”

他笑著向我致謝,說“一定,一定。”然而,至今他也沒給過我一篇稿子。偶爾在刊物上讀到他的散文,愈發覺得他那篇獲獎作品的確不是偶然僥倖,他的筆下確有獨到之處。後來,又在幾次頒獎會上見到他,算是一點點熟絡起來。

前些時候,接到他的電話,說一家出版社要給他出一本集子。本以為是散文,他卻說,是一本中短篇小說集。想請我給寫個序。我欣然答應下來。一是願意為他寫這個序,二是想看看他的小說到底寫得如何。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這本集子收錄李東輝創作的中短篇小說15篇。其中中篇小說4部,短篇小說11篇。從寫作時間上看,跨越近三十年。這正是他從青年走進中年,從光明進入黑暗的人生轉折期。閱讀這些作品,我們不僅從中看出他在小說創作方面的書寫脈絡,還可約略發現他失明以後所走過的心路歷程。

通覽李東輝收入這本集子的小說作品,農村題材或者叫鄉村敘事佔了絕大部分。這是李東輝小說寫作的基調與底色。

古老的子牙河七折八彎從冀中平原上緩緩流過。稀稀密密的農家村落依傍在河兩岸,河流連著村落,把歲月和歲月裡的故事串在一起。

十里灣,位於子牙河西南、東北流向轉為東西流向的轉彎處,在河南岸。這個村很小,不過百十戶人家,雖說依傍著子牙河,卻沒沾上啥光,歷史上就是一個窮村。解放初期,村子裡搞土改,鬧平分,全村居然沒有一戶夠資格被劃成地主的人家。”……(中篇小說《土屋裡的女人》)

河上有一架古老的小木橋,橋面上的青石板已被行人車馬踏踩消磨出道道溝痕,歲月的風塵在橋兩邊的欄杆上留下斑斑駁駁的印痕。每有負重的馬車,牛車從橋上走過,小木橋就吱嘎作響,尤其在寂靜的夜晚。當吱嘎聲響起的時候,村裡少睡的老人們便在心裡唸叨一聲“又有人趕夜路了,可要當心啊”!古老的小橋成了村裡的一種象徵,一個儀式。村裡人送別親人遠行,總是送到橋頭。他們從不陪親人走過小橋,只是站在小橋的南頭,依欄矚望,直到親人走到橋那頭,然後轉過身來,彼此招一招手,然後上路的上路,歸家的歸家。”(短篇小說《玍七》)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李東輝生於冀中平原,古老的子牙河流經的土地,是他生命成長的根之所在,祖祖輩輩的父老鄉親在這塊土地上艱辛的勞作,頑強的生存。他們悲歡離合、命運沉浮裡留下的故事與傳說,成為李東輝生命記憶的源頭,人生之路的開端;是他介入生活的一個角度,走向世界的一個起點。他早期的作品,我們明顯看出:無論是故事情節的展開,人物性格的塑造,時代背景的投射,以及作品蘊含的命運意識,批判精神無不帶有強烈的地域指向。

《土屋裡的女人》是李東輝失明後創作發表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他在小說開頭題記裡這樣寫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三年經濟困難的最後一年,村姑馬素花十九歲。她是在這年春天失的身。關於這個女人的故事也就從這裡開始了。寥寥數語,就把小說的時代背景,人物身份與遭際呈現於讀者面前,短短几行字,就奠定了這部小說的敘述基調,也給讀者營造出一種閱讀氛圍。當我們讀完全篇,回過頭來再看題目,那座土屋,似乎成了一個象徵,一種宿命。無論是母親為了幾塊錢和兩張白麵餅斷送了馬素花的女兒身,還是主人公心甘情願嫁給“肉蛋驢”王喜,給兩個比她小不了幾歲的兩個半大小子當了後媽。無論是她為了成全王家兩個兒子的婚事而委曲求全,還是她不甘受辱,與民兵連長廣會的拼死抗爭,無論是她跟王家老大發生的近乎亂倫的激情之戀,還是為了真愛跟先恨後愛的樑水泉出走私奔後度過的幾年幸福時光。無論是改革開放後生存境遇的改變,還是她回村後成了頂仙看病的仙姑,馬素花似乎始終擺脫不了冥冥之中某種力量或神祕之手的左右與掌控,最終重又回到那兩間老舊的土屋。像子牙河晨昏裡飄來蕩去的霧氣,《土屋裡的女人》的書寫語境,始終籠罩著一層傷感、宿命的意蘊,蘊含著李東輝某種命運意識的隱喻言說。


"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早就知道李東輝這個名字。多年前,好友楊越巒就跟我說過他。說他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就因病導致雙目失明,此後,就開始了文學寫作。2012年春,省作協散文藝委會搞了一個大獎賽,李東輝以一篇《我沒有草原,但我有過一匹馬》在六千多篇參賽稿件中脫穎而出,贏得王宗仁、李曉紅等評委一致好評,獲得大獎賽唯一一個一等獎。也就是在這次頒獎會上,我跟他第一次見了面。

東輝眼睛不好,話卻說的敞亮,舒朗。感慨之餘,就想多給他點支持鼓勵,我說:“以後有滿意的稿子就給我……”

他笑著向我致謝,說“一定,一定。”然而,至今他也沒給過我一篇稿子。偶爾在刊物上讀到他的散文,愈發覺得他那篇獲獎作品的確不是偶然僥倖,他的筆下確有獨到之處。後來,又在幾次頒獎會上見到他,算是一點點熟絡起來。

前些時候,接到他的電話,說一家出版社要給他出一本集子。本以為是散文,他卻說,是一本中短篇小說集。想請我給寫個序。我欣然答應下來。一是願意為他寫這個序,二是想看看他的小說到底寫得如何。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這本集子收錄李東輝創作的中短篇小說15篇。其中中篇小說4部,短篇小說11篇。從寫作時間上看,跨越近三十年。這正是他從青年走進中年,從光明進入黑暗的人生轉折期。閱讀這些作品,我們不僅從中看出他在小說創作方面的書寫脈絡,還可約略發現他失明以後所走過的心路歷程。

通覽李東輝收入這本集子的小說作品,農村題材或者叫鄉村敘事佔了絕大部分。這是李東輝小說寫作的基調與底色。

古老的子牙河七折八彎從冀中平原上緩緩流過。稀稀密密的農家村落依傍在河兩岸,河流連著村落,把歲月和歲月裡的故事串在一起。

十里灣,位於子牙河西南、東北流向轉為東西流向的轉彎處,在河南岸。這個村很小,不過百十戶人家,雖說依傍著子牙河,卻沒沾上啥光,歷史上就是一個窮村。解放初期,村子裡搞土改,鬧平分,全村居然沒有一戶夠資格被劃成地主的人家。”……(中篇小說《土屋裡的女人》)

河上有一架古老的小木橋,橋面上的青石板已被行人車馬踏踩消磨出道道溝痕,歲月的風塵在橋兩邊的欄杆上留下斑斑駁駁的印痕。每有負重的馬車,牛車從橋上走過,小木橋就吱嘎作響,尤其在寂靜的夜晚。當吱嘎聲響起的時候,村裡少睡的老人們便在心裡唸叨一聲“又有人趕夜路了,可要當心啊”!古老的小橋成了村裡的一種象徵,一個儀式。村裡人送別親人遠行,總是送到橋頭。他們從不陪親人走過小橋,只是站在小橋的南頭,依欄矚望,直到親人走到橋那頭,然後轉過身來,彼此招一招手,然後上路的上路,歸家的歸家。”(短篇小說《玍七》)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李東輝生於冀中平原,古老的子牙河流經的土地,是他生命成長的根之所在,祖祖輩輩的父老鄉親在這塊土地上艱辛的勞作,頑強的生存。他們悲歡離合、命運沉浮裡留下的故事與傳說,成為李東輝生命記憶的源頭,人生之路的開端;是他介入生活的一個角度,走向世界的一個起點。他早期的作品,我們明顯看出:無論是故事情節的展開,人物性格的塑造,時代背景的投射,以及作品蘊含的命運意識,批判精神無不帶有強烈的地域指向。

《土屋裡的女人》是李東輝失明後創作發表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他在小說開頭題記裡這樣寫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三年經濟困難的最後一年,村姑馬素花十九歲。她是在這年春天失的身。關於這個女人的故事也就從這裡開始了。寥寥數語,就把小說的時代背景,人物身份與遭際呈現於讀者面前,短短几行字,就奠定了這部小說的敘述基調,也給讀者營造出一種閱讀氛圍。當我們讀完全篇,回過頭來再看題目,那座土屋,似乎成了一個象徵,一種宿命。無論是母親為了幾塊錢和兩張白麵餅斷送了馬素花的女兒身,還是主人公心甘情願嫁給“肉蛋驢”王喜,給兩個比她小不了幾歲的兩個半大小子當了後媽。無論是她為了成全王家兩個兒子的婚事而委曲求全,還是她不甘受辱,與民兵連長廣會的拼死抗爭,無論是她跟王家老大發生的近乎亂倫的激情之戀,還是為了真愛跟先恨後愛的樑水泉出走私奔後度過的幾年幸福時光。無論是改革開放後生存境遇的改變,還是她回村後成了頂仙看病的仙姑,馬素花似乎始終擺脫不了冥冥之中某種力量或神祕之手的左右與掌控,最終重又回到那兩間老舊的土屋。像子牙河晨昏裡飄來蕩去的霧氣,《土屋裡的女人》的書寫語境,始終籠罩著一層傷感、宿命的意蘊,蘊含著李東輝某種命運意識的隱喻言說。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從某種意義上說,小說寫作就是敘事寫人。莫言就說,她是一個講故事的人。講故事就離不開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一部成功的小說的價值是通過他貢獻的人物體現出來的。《土屋裡的女人》就比較成功地塑造了馬素花、樑水泉、文增、文林等人物形象。尤其是作品主人公馬素花這個女人,作者通過對她的外貌描寫,習慣動作,心理活動,處事態度以及一些細節上的刻畫,使她那種隱忍而不屈服,窮困而不潦倒,為了真愛可以不顧一切,認命而不服輸的性格特徵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一點點凸顯出來,直到最後,馬素花這個女人的形象成為讀者心裡揮之不去又一言難盡的“!”號。

命運關照與人性解讀是李東輝鄉村敘事小說寫作的一個明顯特質。他不太講究小說故事情節的結構鋪排,很少刻意製造矛盾衝突和誇張的起伏波瀾,而是把更多的筆墨集中於對人在社會環境,時代浪潮裡的命運轉換,善惡糾葛等方面上來。著重刻畫人在命運轉換、善惡糾葛中的掙扎與選擇。中篇小說《出走》裡的雅茹(後叫雅儒),初中畢業,美麗純真的她,懷揣著一個作家夢,走出閉塞的鄉村,到縣城群藝館做臨時工。涉世未深的女孩子,擋不住物質的誘惑,在虛榮心驅使下,誤入歧途,失足墮落。爾後幡然醒悟,回到農村老家。她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她忍氣吞聲,她自譴諸己,默默忍受男人放肆的挑逗,村婦的冷言惡語,她低三下四的討好同學舊友,跪地哭求惡毒的嫂子:“我過去是做了錯事,給家人丟了臉,可我現在改了,我改了還不行嗎……”她甚至自毀自賤,甘心嫁給一個大她十多歲的窮光棍做老婆。然而,就連這麼一個被人蔑稱為“老廢(窩囊廢)”的男人,竟也在第一次相親的時候去扒她的衣服,雅茹不從,他竟頤指氣使的罵雅茹是“破鞋,騷貨,不識抬舉……”

短篇小說《嗚呼,金喜》裡的羅鍋子金喜,本來是一個人見人愛,健康聰明的孩子,卻在爹媽爭競拉扯中被弄成殘疾,爹媽爭來爭去的孩子又成了誰都不要的棄兒。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了財,娶了一個豁嘴齙牙的女人,貪心的他到北京大醫院為媳婦做了整容手術,媳婦卻背叛了他,捲了他的錢跟別人私奔了。此後的金喜,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他寧可把大塊大塊的肉喂狗,也不肯舍一點給年關都過不去的上門求幫的年輕村婦。在他患癌將死之時,年輕的村婦來看他,他拿出兩萬塊,說:這是還你的情分錢,拿著錢走吧,以後咱誰也不欠誰的了。就是這麼一個從身體到內心都有些畸形變態的男人,死後,卻把幾十萬塊錢捐給了希望工程。而當那位村婦知道這件事,在心裡恨恨的說:“這個死鬼,才給我兩萬塊,早知道他有這麼多錢,還不如當初……”諸如此類人物,是李東輝的小說作品貢獻給讀者的一道別致的風景。

白描手法和散文化敘事是李東輝小說寫作的風格特色。文字所呈現的田園風情與內在的詩性韻味水乳交融,完成了作者寫作意圖的表達。


"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早就知道李東輝這個名字。多年前,好友楊越巒就跟我說過他。說他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就因病導致雙目失明,此後,就開始了文學寫作。2012年春,省作協散文藝委會搞了一個大獎賽,李東輝以一篇《我沒有草原,但我有過一匹馬》在六千多篇參賽稿件中脫穎而出,贏得王宗仁、李曉紅等評委一致好評,獲得大獎賽唯一一個一等獎。也就是在這次頒獎會上,我跟他第一次見了面。

東輝眼睛不好,話卻說的敞亮,舒朗。感慨之餘,就想多給他點支持鼓勵,我說:“以後有滿意的稿子就給我……”

他笑著向我致謝,說“一定,一定。”然而,至今他也沒給過我一篇稿子。偶爾在刊物上讀到他的散文,愈發覺得他那篇獲獎作品的確不是偶然僥倖,他的筆下確有獨到之處。後來,又在幾次頒獎會上見到他,算是一點點熟絡起來。

前些時候,接到他的電話,說一家出版社要給他出一本集子。本以為是散文,他卻說,是一本中短篇小說集。想請我給寫個序。我欣然答應下來。一是願意為他寫這個序,二是想看看他的小說到底寫得如何。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這本集子收錄李東輝創作的中短篇小說15篇。其中中篇小說4部,短篇小說11篇。從寫作時間上看,跨越近三十年。這正是他從青年走進中年,從光明進入黑暗的人生轉折期。閱讀這些作品,我們不僅從中看出他在小說創作方面的書寫脈絡,還可約略發現他失明以後所走過的心路歷程。

通覽李東輝收入這本集子的小說作品,農村題材或者叫鄉村敘事佔了絕大部分。這是李東輝小說寫作的基調與底色。

古老的子牙河七折八彎從冀中平原上緩緩流過。稀稀密密的農家村落依傍在河兩岸,河流連著村落,把歲月和歲月裡的故事串在一起。

十里灣,位於子牙河西南、東北流向轉為東西流向的轉彎處,在河南岸。這個村很小,不過百十戶人家,雖說依傍著子牙河,卻沒沾上啥光,歷史上就是一個窮村。解放初期,村子裡搞土改,鬧平分,全村居然沒有一戶夠資格被劃成地主的人家。”……(中篇小說《土屋裡的女人》)

河上有一架古老的小木橋,橋面上的青石板已被行人車馬踏踩消磨出道道溝痕,歲月的風塵在橋兩邊的欄杆上留下斑斑駁駁的印痕。每有負重的馬車,牛車從橋上走過,小木橋就吱嘎作響,尤其在寂靜的夜晚。當吱嘎聲響起的時候,村裡少睡的老人們便在心裡唸叨一聲“又有人趕夜路了,可要當心啊”!古老的小橋成了村裡的一種象徵,一個儀式。村裡人送別親人遠行,總是送到橋頭。他們從不陪親人走過小橋,只是站在小橋的南頭,依欄矚望,直到親人走到橋那頭,然後轉過身來,彼此招一招手,然後上路的上路,歸家的歸家。”(短篇小說《玍七》)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李東輝生於冀中平原,古老的子牙河流經的土地,是他生命成長的根之所在,祖祖輩輩的父老鄉親在這塊土地上艱辛的勞作,頑強的生存。他們悲歡離合、命運沉浮裡留下的故事與傳說,成為李東輝生命記憶的源頭,人生之路的開端;是他介入生活的一個角度,走向世界的一個起點。他早期的作品,我們明顯看出:無論是故事情節的展開,人物性格的塑造,時代背景的投射,以及作品蘊含的命運意識,批判精神無不帶有強烈的地域指向。

《土屋裡的女人》是李東輝失明後創作發表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他在小說開頭題記裡這樣寫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三年經濟困難的最後一年,村姑馬素花十九歲。她是在這年春天失的身。關於這個女人的故事也就從這裡開始了。寥寥數語,就把小說的時代背景,人物身份與遭際呈現於讀者面前,短短几行字,就奠定了這部小說的敘述基調,也給讀者營造出一種閱讀氛圍。當我們讀完全篇,回過頭來再看題目,那座土屋,似乎成了一個象徵,一種宿命。無論是母親為了幾塊錢和兩張白麵餅斷送了馬素花的女兒身,還是主人公心甘情願嫁給“肉蛋驢”王喜,給兩個比她小不了幾歲的兩個半大小子當了後媽。無論是她為了成全王家兩個兒子的婚事而委曲求全,還是她不甘受辱,與民兵連長廣會的拼死抗爭,無論是她跟王家老大發生的近乎亂倫的激情之戀,還是為了真愛跟先恨後愛的樑水泉出走私奔後度過的幾年幸福時光。無論是改革開放後生存境遇的改變,還是她回村後成了頂仙看病的仙姑,馬素花似乎始終擺脫不了冥冥之中某種力量或神祕之手的左右與掌控,最終重又回到那兩間老舊的土屋。像子牙河晨昏裡飄來蕩去的霧氣,《土屋裡的女人》的書寫語境,始終籠罩著一層傷感、宿命的意蘊,蘊含著李東輝某種命運意識的隱喻言說。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從某種意義上說,小說寫作就是敘事寫人。莫言就說,她是一個講故事的人。講故事就離不開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一部成功的小說的價值是通過他貢獻的人物體現出來的。《土屋裡的女人》就比較成功地塑造了馬素花、樑水泉、文增、文林等人物形象。尤其是作品主人公馬素花這個女人,作者通過對她的外貌描寫,習慣動作,心理活動,處事態度以及一些細節上的刻畫,使她那種隱忍而不屈服,窮困而不潦倒,為了真愛可以不顧一切,認命而不服輸的性格特徵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一點點凸顯出來,直到最後,馬素花這個女人的形象成為讀者心裡揮之不去又一言難盡的“!”號。

命運關照與人性解讀是李東輝鄉村敘事小說寫作的一個明顯特質。他不太講究小說故事情節的結構鋪排,很少刻意製造矛盾衝突和誇張的起伏波瀾,而是把更多的筆墨集中於對人在社會環境,時代浪潮裡的命運轉換,善惡糾葛等方面上來。著重刻畫人在命運轉換、善惡糾葛中的掙扎與選擇。中篇小說《出走》裡的雅茹(後叫雅儒),初中畢業,美麗純真的她,懷揣著一個作家夢,走出閉塞的鄉村,到縣城群藝館做臨時工。涉世未深的女孩子,擋不住物質的誘惑,在虛榮心驅使下,誤入歧途,失足墮落。爾後幡然醒悟,回到農村老家。她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她忍氣吞聲,她自譴諸己,默默忍受男人放肆的挑逗,村婦的冷言惡語,她低三下四的討好同學舊友,跪地哭求惡毒的嫂子:“我過去是做了錯事,給家人丟了臉,可我現在改了,我改了還不行嗎……”她甚至自毀自賤,甘心嫁給一個大她十多歲的窮光棍做老婆。然而,就連這麼一個被人蔑稱為“老廢(窩囊廢)”的男人,竟也在第一次相親的時候去扒她的衣服,雅茹不從,他竟頤指氣使的罵雅茹是“破鞋,騷貨,不識抬舉……”

短篇小說《嗚呼,金喜》裡的羅鍋子金喜,本來是一個人見人愛,健康聰明的孩子,卻在爹媽爭競拉扯中被弄成殘疾,爹媽爭來爭去的孩子又成了誰都不要的棄兒。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了財,娶了一個豁嘴齙牙的女人,貪心的他到北京大醫院為媳婦做了整容手術,媳婦卻背叛了他,捲了他的錢跟別人私奔了。此後的金喜,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他寧可把大塊大塊的肉喂狗,也不肯舍一點給年關都過不去的上門求幫的年輕村婦。在他患癌將死之時,年輕的村婦來看他,他拿出兩萬塊,說:這是還你的情分錢,拿著錢走吧,以後咱誰也不欠誰的了。就是這麼一個從身體到內心都有些畸形變態的男人,死後,卻把幾十萬塊錢捐給了希望工程。而當那位村婦知道這件事,在心裡恨恨的說:“這個死鬼,才給我兩萬塊,早知道他有這麼多錢,還不如當初……”諸如此類人物,是李東輝的小說作品貢獻給讀者的一道別致的風景。

白描手法和散文化敘事是李東輝小說寫作的風格特色。文字所呈現的田園風情與內在的詩性韻味水乳交融,完成了作者寫作意圖的表達。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子牙河近水岸邊,生長著一片片蘆葦。夏天,綠油油的蘆葦又高又密,彷彿在一片片深深的綠色裡隱藏著許多神奇的故事。葦叢裡棲息著許多水鳥”……(短篇小說《綠鳥》)

爺爺回到望帆臺後的第二天,就和劉平上路了。他們假扮夫妻,一路西行。秋天的冀中平原,呈現出一派如詩如畫的景象,處處都是一望無際的青紗帳。紅的高粱,綠的玉米,黃的穀子,白的棉花,把田野點綴的特別好看,鄉間的土路大道都淹沒在莊稼地裡,秋日的陽光暖暖地照著,如洗的藍天飄動著朵朵白雲。兵慌馬亂的年月,大自然仍是一個寧靜安詳的世界。”(短篇小說《我本無心講故事》)

這些文字,明顯帶有荷花澱派的風格。收入本書的幾個短篇是李東輝系列人物小說《子牙河風情》中的選摘,無論是《綠鳥》中,四爺爺與縣長千金的傳奇愛情,還是描寫抗戰時期戰爭與人性的家族往事——《我本無心講故事》。無論是《聖人心》裡的怪人“大頭慶”不合常理的為人處世,還是《老少爺們小寫意》裡幾個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司空見慣,又個性鮮明的典型人物,都可從中看出“荷花澱”派含蓄內斂,清新浪漫的寫作特質。

近幾年,在原有寫作基調中,李東輝又揉進了汪曾祺的寫作風格與審美追求。散彈白描的敘述中透著濃濃的溫情與人道關懷。

先生是個女的。很年輕,二十歲上下,姓馬,叫月。身材不高,但勻稱,膚色白皙,這在鄉下女子中是不多見的。我們那裡的村姑女子大都長得比較黑,可能跟水土有關。其實,在孩子眼裡,無論長得是黑是白,年輕的女先生總是美的。”(短篇小說《學堂往事》)

玉山是個人名,姓李,一個村長起來的。都是1962年的虎,但他比我差遠了,個子矮小,頭大脖子細,尤其在他的頭頂中間部位,有一道明顯的半弧形凹痕。那是小時候被筐系子壓出來的。他家成分高,窮,學校不要他,整天就是背一個跟他身高差不多的筐子去地裡打草。一大筐青草,小山一般,背不起來,只好用腦袋頂著筐系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雞蛋粗細的竹筐系子硬生生在他的頭頂上壓出了一道凹痕。只等長到十六七歲,雖然摘了富農的帽子,個子也沒長起來。翹起腳,也不過一米六。”(短篇小說《我和玉山》)

賈平凹說:“寫作,說到底是在寫自己。”喬葉說得更直白:所有的作家都是在寫自己。李東輝的寫作是對這個觀點的最好詮釋。如果說他那些農村題材的小說是他鄉村記憶的隱喻言說,子牙河是被他藝術化了的一個文學符號,他筆下的故事人物,無一不是他自己對自然社會,世道人心,人生命運的解讀與表達,是他藉助文學寫作的言說方式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表達自己的生活認知與理性思考。那麼,他的另一個寫作領域簡直就是他自己的精神心靈成長史了。


"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早就知道李東輝這個名字。多年前,好友楊越巒就跟我說過他。說他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就因病導致雙目失明,此後,就開始了文學寫作。2012年春,省作協散文藝委會搞了一個大獎賽,李東輝以一篇《我沒有草原,但我有過一匹馬》在六千多篇參賽稿件中脫穎而出,贏得王宗仁、李曉紅等評委一致好評,獲得大獎賽唯一一個一等獎。也就是在這次頒獎會上,我跟他第一次見了面。

東輝眼睛不好,話卻說的敞亮,舒朗。感慨之餘,就想多給他點支持鼓勵,我說:“以後有滿意的稿子就給我……”

他笑著向我致謝,說“一定,一定。”然而,至今他也沒給過我一篇稿子。偶爾在刊物上讀到他的散文,愈發覺得他那篇獲獎作品的確不是偶然僥倖,他的筆下確有獨到之處。後來,又在幾次頒獎會上見到他,算是一點點熟絡起來。

前些時候,接到他的電話,說一家出版社要給他出一本集子。本以為是散文,他卻說,是一本中短篇小說集。想請我給寫個序。我欣然答應下來。一是願意為他寫這個序,二是想看看他的小說到底寫得如何。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這本集子收錄李東輝創作的中短篇小說15篇。其中中篇小說4部,短篇小說11篇。從寫作時間上看,跨越近三十年。這正是他從青年走進中年,從光明進入黑暗的人生轉折期。閱讀這些作品,我們不僅從中看出他在小說創作方面的書寫脈絡,還可約略發現他失明以後所走過的心路歷程。

通覽李東輝收入這本集子的小說作品,農村題材或者叫鄉村敘事佔了絕大部分。這是李東輝小說寫作的基調與底色。

古老的子牙河七折八彎從冀中平原上緩緩流過。稀稀密密的農家村落依傍在河兩岸,河流連著村落,把歲月和歲月裡的故事串在一起。

十里灣,位於子牙河西南、東北流向轉為東西流向的轉彎處,在河南岸。這個村很小,不過百十戶人家,雖說依傍著子牙河,卻沒沾上啥光,歷史上就是一個窮村。解放初期,村子裡搞土改,鬧平分,全村居然沒有一戶夠資格被劃成地主的人家。”……(中篇小說《土屋裡的女人》)

河上有一架古老的小木橋,橋面上的青石板已被行人車馬踏踩消磨出道道溝痕,歲月的風塵在橋兩邊的欄杆上留下斑斑駁駁的印痕。每有負重的馬車,牛車從橋上走過,小木橋就吱嘎作響,尤其在寂靜的夜晚。當吱嘎聲響起的時候,村裡少睡的老人們便在心裡唸叨一聲“又有人趕夜路了,可要當心啊”!古老的小橋成了村裡的一種象徵,一個儀式。村裡人送別親人遠行,總是送到橋頭。他們從不陪親人走過小橋,只是站在小橋的南頭,依欄矚望,直到親人走到橋那頭,然後轉過身來,彼此招一招手,然後上路的上路,歸家的歸家。”(短篇小說《玍七》)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李東輝生於冀中平原,古老的子牙河流經的土地,是他生命成長的根之所在,祖祖輩輩的父老鄉親在這塊土地上艱辛的勞作,頑強的生存。他們悲歡離合、命運沉浮裡留下的故事與傳說,成為李東輝生命記憶的源頭,人生之路的開端;是他介入生活的一個角度,走向世界的一個起點。他早期的作品,我們明顯看出:無論是故事情節的展開,人物性格的塑造,時代背景的投射,以及作品蘊含的命運意識,批判精神無不帶有強烈的地域指向。

《土屋裡的女人》是李東輝失明後創作發表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他在小說開頭題記裡這樣寫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三年經濟困難的最後一年,村姑馬素花十九歲。她是在這年春天失的身。關於這個女人的故事也就從這裡開始了。寥寥數語,就把小說的時代背景,人物身份與遭際呈現於讀者面前,短短几行字,就奠定了這部小說的敘述基調,也給讀者營造出一種閱讀氛圍。當我們讀完全篇,回過頭來再看題目,那座土屋,似乎成了一個象徵,一種宿命。無論是母親為了幾塊錢和兩張白麵餅斷送了馬素花的女兒身,還是主人公心甘情願嫁給“肉蛋驢”王喜,給兩個比她小不了幾歲的兩個半大小子當了後媽。無論是她為了成全王家兩個兒子的婚事而委曲求全,還是她不甘受辱,與民兵連長廣會的拼死抗爭,無論是她跟王家老大發生的近乎亂倫的激情之戀,還是為了真愛跟先恨後愛的樑水泉出走私奔後度過的幾年幸福時光。無論是改革開放後生存境遇的改變,還是她回村後成了頂仙看病的仙姑,馬素花似乎始終擺脫不了冥冥之中某種力量或神祕之手的左右與掌控,最終重又回到那兩間老舊的土屋。像子牙河晨昏裡飄來蕩去的霧氣,《土屋裡的女人》的書寫語境,始終籠罩著一層傷感、宿命的意蘊,蘊含著李東輝某種命運意識的隱喻言說。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從某種意義上說,小說寫作就是敘事寫人。莫言就說,她是一個講故事的人。講故事就離不開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一部成功的小說的價值是通過他貢獻的人物體現出來的。《土屋裡的女人》就比較成功地塑造了馬素花、樑水泉、文增、文林等人物形象。尤其是作品主人公馬素花這個女人,作者通過對她的外貌描寫,習慣動作,心理活動,處事態度以及一些細節上的刻畫,使她那種隱忍而不屈服,窮困而不潦倒,為了真愛可以不顧一切,認命而不服輸的性格特徵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一點點凸顯出來,直到最後,馬素花這個女人的形象成為讀者心裡揮之不去又一言難盡的“!”號。

命運關照與人性解讀是李東輝鄉村敘事小說寫作的一個明顯特質。他不太講究小說故事情節的結構鋪排,很少刻意製造矛盾衝突和誇張的起伏波瀾,而是把更多的筆墨集中於對人在社會環境,時代浪潮裡的命運轉換,善惡糾葛等方面上來。著重刻畫人在命運轉換、善惡糾葛中的掙扎與選擇。中篇小說《出走》裡的雅茹(後叫雅儒),初中畢業,美麗純真的她,懷揣著一個作家夢,走出閉塞的鄉村,到縣城群藝館做臨時工。涉世未深的女孩子,擋不住物質的誘惑,在虛榮心驅使下,誤入歧途,失足墮落。爾後幡然醒悟,回到農村老家。她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她忍氣吞聲,她自譴諸己,默默忍受男人放肆的挑逗,村婦的冷言惡語,她低三下四的討好同學舊友,跪地哭求惡毒的嫂子:“我過去是做了錯事,給家人丟了臉,可我現在改了,我改了還不行嗎……”她甚至自毀自賤,甘心嫁給一個大她十多歲的窮光棍做老婆。然而,就連這麼一個被人蔑稱為“老廢(窩囊廢)”的男人,竟也在第一次相親的時候去扒她的衣服,雅茹不從,他竟頤指氣使的罵雅茹是“破鞋,騷貨,不識抬舉……”

短篇小說《嗚呼,金喜》裡的羅鍋子金喜,本來是一個人見人愛,健康聰明的孩子,卻在爹媽爭競拉扯中被弄成殘疾,爹媽爭來爭去的孩子又成了誰都不要的棄兒。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了財,娶了一個豁嘴齙牙的女人,貪心的他到北京大醫院為媳婦做了整容手術,媳婦卻背叛了他,捲了他的錢跟別人私奔了。此後的金喜,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他寧可把大塊大塊的肉喂狗,也不肯舍一點給年關都過不去的上門求幫的年輕村婦。在他患癌將死之時,年輕的村婦來看他,他拿出兩萬塊,說:這是還你的情分錢,拿著錢走吧,以後咱誰也不欠誰的了。就是這麼一個從身體到內心都有些畸形變態的男人,死後,卻把幾十萬塊錢捐給了希望工程。而當那位村婦知道這件事,在心裡恨恨的說:“這個死鬼,才給我兩萬塊,早知道他有這麼多錢,還不如當初……”諸如此類人物,是李東輝的小說作品貢獻給讀者的一道別致的風景。

白描手法和散文化敘事是李東輝小說寫作的風格特色。文字所呈現的田園風情與內在的詩性韻味水乳交融,完成了作者寫作意圖的表達。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子牙河近水岸邊,生長著一片片蘆葦。夏天,綠油油的蘆葦又高又密,彷彿在一片片深深的綠色裡隱藏著許多神奇的故事。葦叢裡棲息著許多水鳥”……(短篇小說《綠鳥》)

爺爺回到望帆臺後的第二天,就和劉平上路了。他們假扮夫妻,一路西行。秋天的冀中平原,呈現出一派如詩如畫的景象,處處都是一望無際的青紗帳。紅的高粱,綠的玉米,黃的穀子,白的棉花,把田野點綴的特別好看,鄉間的土路大道都淹沒在莊稼地裡,秋日的陽光暖暖地照著,如洗的藍天飄動著朵朵白雲。兵慌馬亂的年月,大自然仍是一個寧靜安詳的世界。”(短篇小說《我本無心講故事》)

這些文字,明顯帶有荷花澱派的風格。收入本書的幾個短篇是李東輝系列人物小說《子牙河風情》中的選摘,無論是《綠鳥》中,四爺爺與縣長千金的傳奇愛情,還是描寫抗戰時期戰爭與人性的家族往事——《我本無心講故事》。無論是《聖人心》裡的怪人“大頭慶”不合常理的為人處世,還是《老少爺們小寫意》裡幾個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司空見慣,又個性鮮明的典型人物,都可從中看出“荷花澱”派含蓄內斂,清新浪漫的寫作特質。

近幾年,在原有寫作基調中,李東輝又揉進了汪曾祺的寫作風格與審美追求。散彈白描的敘述中透著濃濃的溫情與人道關懷。

先生是個女的。很年輕,二十歲上下,姓馬,叫月。身材不高,但勻稱,膚色白皙,這在鄉下女子中是不多見的。我們那裡的村姑女子大都長得比較黑,可能跟水土有關。其實,在孩子眼裡,無論長得是黑是白,年輕的女先生總是美的。”(短篇小說《學堂往事》)

玉山是個人名,姓李,一個村長起來的。都是1962年的虎,但他比我差遠了,個子矮小,頭大脖子細,尤其在他的頭頂中間部位,有一道明顯的半弧形凹痕。那是小時候被筐系子壓出來的。他家成分高,窮,學校不要他,整天就是背一個跟他身高差不多的筐子去地裡打草。一大筐青草,小山一般,背不起來,只好用腦袋頂著筐系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雞蛋粗細的竹筐系子硬生生在他的頭頂上壓出了一道凹痕。只等長到十六七歲,雖然摘了富農的帽子,個子也沒長起來。翹起腳,也不過一米六。”(短篇小說《我和玉山》)

賈平凹說:“寫作,說到底是在寫自己。”喬葉說得更直白:所有的作家都是在寫自己。李東輝的寫作是對這個觀點的最好詮釋。如果說他那些農村題材的小說是他鄉村記憶的隱喻言說,子牙河是被他藝術化了的一個文學符號,他筆下的故事人物,無一不是他自己對自然社會,世道人心,人生命運的解讀與表達,是他藉助文學寫作的言說方式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表達自己的生活認知與理性思考。那麼,他的另一個寫作領域簡直就是他自己的精神心靈成長史了。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一個曾經的高考狀元,一個風華正茂,春風得意的青年才俊,就在他寫下“生活真好,每一天的太陽都是為我升起的時候!”上帝卻看不慣他的驕狂自負了。23歲,一場大病,把他推向陰陽界的邊緣地帶,十八個月死去活來的折騰,病魔留下了他的生命,拿走了他的眼睛。用李東輝自己的話說:“沒了眼睛,心性尚存,這是一個錯誤而又不可改變的安排。”要死要活的鬧過之後,李東輝終於明白:上帝所以這樣做,是想拿他做一個實驗。上帝想看看,一個被無端拿走眼睛的人究竟會怎樣?

李東輝會怎樣呢?起初,他不想跟上帝玩這個遊戲,曾以死相拼,沒有得逞;想行屍走肉了此殘生,終又於心不甘。無可奈何間,他想起了文學。他想用寫作跟上帝討論一下天堂、原罪的問題,想通過寫作搞清楚命運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他試圖在黑暗中看清生之來路,死之去向。

《撕裂》是李東輝完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的一箇中篇。作品主人公肖暉,一個雙目失明的中年男人,妻子多情漂亮,幼子純真可愛。然而,一時的浪漫激情,擋不住瑣碎生活的消磨,曾經的海誓山盟,在物質誘惑面前不堪一擊,當年非他不嫁的妻子在一個雨雪交加的日子,亦然拋子棄夫,離他而去。因為寫作,肖暉有了點小名氣。陰錯陽差間,兩個女人走進他的生活。一個是心直口快,樸實善良的出租車司機玉珍,一個是喜愛文學,年輕漂亮的大學生紀華。前者文化水平不高,直來直去,敢恨敢愛,玉珍對所謂文化人心存仰慕,真心對肖暉好,生活上照顧,錢財上幫助。如果想做柴米油鹽的煙火夫妻,玉珍無疑是最佳人選。然而,偏偏還有個年輕漂亮,溫柔多情的女孩子站在肖暉面前,紀華善解人意,時而風情浪漫,時而孤高矜持,紀華如詩如夢的青春氣息不可阻擋地撩撥著他的心魂。於是,肖暉就在這兩難選擇中,在物慾與虛榮糾葛裡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終以自戕了斷。

《撕裂》看上去是一個司空見慣的,一個男人與兩個女人之間的情感故事。實際上,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人的生存境遇,兩個女人,實則是一種象徵,一個是現實的,生活的,一個是精神的,心靈的,兩種需求,如同兩股相反的力,神獸之間的人,在這兩股力量的作用下,就有了強烈的撕裂感。內心的矛盾重重,人格的撕裂整合,把人置於兩難甚至多難選擇,遊走於崇高與卑微的邊緣境遇之中。正如存在主義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說的那樣:生活永遠在別處。


"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早就知道李東輝這個名字。多年前,好友楊越巒就跟我說過他。說他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就因病導致雙目失明,此後,就開始了文學寫作。2012年春,省作協散文藝委會搞了一個大獎賽,李東輝以一篇《我沒有草原,但我有過一匹馬》在六千多篇參賽稿件中脫穎而出,贏得王宗仁、李曉紅等評委一致好評,獲得大獎賽唯一一個一等獎。也就是在這次頒獎會上,我跟他第一次見了面。

東輝眼睛不好,話卻說的敞亮,舒朗。感慨之餘,就想多給他點支持鼓勵,我說:“以後有滿意的稿子就給我……”

他笑著向我致謝,說“一定,一定。”然而,至今他也沒給過我一篇稿子。偶爾在刊物上讀到他的散文,愈發覺得他那篇獲獎作品的確不是偶然僥倖,他的筆下確有獨到之處。後來,又在幾次頒獎會上見到他,算是一點點熟絡起來。

前些時候,接到他的電話,說一家出版社要給他出一本集子。本以為是散文,他卻說,是一本中短篇小說集。想請我給寫個序。我欣然答應下來。一是願意為他寫這個序,二是想看看他的小說到底寫得如何。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這本集子收錄李東輝創作的中短篇小說15篇。其中中篇小說4部,短篇小說11篇。從寫作時間上看,跨越近三十年。這正是他從青年走進中年,從光明進入黑暗的人生轉折期。閱讀這些作品,我們不僅從中看出他在小說創作方面的書寫脈絡,還可約略發現他失明以後所走過的心路歷程。

通覽李東輝收入這本集子的小說作品,農村題材或者叫鄉村敘事佔了絕大部分。這是李東輝小說寫作的基調與底色。

古老的子牙河七折八彎從冀中平原上緩緩流過。稀稀密密的農家村落依傍在河兩岸,河流連著村落,把歲月和歲月裡的故事串在一起。

十里灣,位於子牙河西南、東北流向轉為東西流向的轉彎處,在河南岸。這個村很小,不過百十戶人家,雖說依傍著子牙河,卻沒沾上啥光,歷史上就是一個窮村。解放初期,村子裡搞土改,鬧平分,全村居然沒有一戶夠資格被劃成地主的人家。”……(中篇小說《土屋裡的女人》)

河上有一架古老的小木橋,橋面上的青石板已被行人車馬踏踩消磨出道道溝痕,歲月的風塵在橋兩邊的欄杆上留下斑斑駁駁的印痕。每有負重的馬車,牛車從橋上走過,小木橋就吱嘎作響,尤其在寂靜的夜晚。當吱嘎聲響起的時候,村裡少睡的老人們便在心裡唸叨一聲“又有人趕夜路了,可要當心啊”!古老的小橋成了村裡的一種象徵,一個儀式。村裡人送別親人遠行,總是送到橋頭。他們從不陪親人走過小橋,只是站在小橋的南頭,依欄矚望,直到親人走到橋那頭,然後轉過身來,彼此招一招手,然後上路的上路,歸家的歸家。”(短篇小說《玍七》)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李東輝生於冀中平原,古老的子牙河流經的土地,是他生命成長的根之所在,祖祖輩輩的父老鄉親在這塊土地上艱辛的勞作,頑強的生存。他們悲歡離合、命運沉浮裡留下的故事與傳說,成為李東輝生命記憶的源頭,人生之路的開端;是他介入生活的一個角度,走向世界的一個起點。他早期的作品,我們明顯看出:無論是故事情節的展開,人物性格的塑造,時代背景的投射,以及作品蘊含的命運意識,批判精神無不帶有強烈的地域指向。

《土屋裡的女人》是李東輝失明後創作發表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他在小說開頭題記裡這樣寫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三年經濟困難的最後一年,村姑馬素花十九歲。她是在這年春天失的身。關於這個女人的故事也就從這裡開始了。寥寥數語,就把小說的時代背景,人物身份與遭際呈現於讀者面前,短短几行字,就奠定了這部小說的敘述基調,也給讀者營造出一種閱讀氛圍。當我們讀完全篇,回過頭來再看題目,那座土屋,似乎成了一個象徵,一種宿命。無論是母親為了幾塊錢和兩張白麵餅斷送了馬素花的女兒身,還是主人公心甘情願嫁給“肉蛋驢”王喜,給兩個比她小不了幾歲的兩個半大小子當了後媽。無論是她為了成全王家兩個兒子的婚事而委曲求全,還是她不甘受辱,與民兵連長廣會的拼死抗爭,無論是她跟王家老大發生的近乎亂倫的激情之戀,還是為了真愛跟先恨後愛的樑水泉出走私奔後度過的幾年幸福時光。無論是改革開放後生存境遇的改變,還是她回村後成了頂仙看病的仙姑,馬素花似乎始終擺脫不了冥冥之中某種力量或神祕之手的左右與掌控,最終重又回到那兩間老舊的土屋。像子牙河晨昏裡飄來蕩去的霧氣,《土屋裡的女人》的書寫語境,始終籠罩著一層傷感、宿命的意蘊,蘊含著李東輝某種命運意識的隱喻言說。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從某種意義上說,小說寫作就是敘事寫人。莫言就說,她是一個講故事的人。講故事就離不開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一部成功的小說的價值是通過他貢獻的人物體現出來的。《土屋裡的女人》就比較成功地塑造了馬素花、樑水泉、文增、文林等人物形象。尤其是作品主人公馬素花這個女人,作者通過對她的外貌描寫,習慣動作,心理活動,處事態度以及一些細節上的刻畫,使她那種隱忍而不屈服,窮困而不潦倒,為了真愛可以不顧一切,認命而不服輸的性格特徵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一點點凸顯出來,直到最後,馬素花這個女人的形象成為讀者心裡揮之不去又一言難盡的“!”號。

命運關照與人性解讀是李東輝鄉村敘事小說寫作的一個明顯特質。他不太講究小說故事情節的結構鋪排,很少刻意製造矛盾衝突和誇張的起伏波瀾,而是把更多的筆墨集中於對人在社會環境,時代浪潮裡的命運轉換,善惡糾葛等方面上來。著重刻畫人在命運轉換、善惡糾葛中的掙扎與選擇。中篇小說《出走》裡的雅茹(後叫雅儒),初中畢業,美麗純真的她,懷揣著一個作家夢,走出閉塞的鄉村,到縣城群藝館做臨時工。涉世未深的女孩子,擋不住物質的誘惑,在虛榮心驅使下,誤入歧途,失足墮落。爾後幡然醒悟,回到農村老家。她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她忍氣吞聲,她自譴諸己,默默忍受男人放肆的挑逗,村婦的冷言惡語,她低三下四的討好同學舊友,跪地哭求惡毒的嫂子:“我過去是做了錯事,給家人丟了臉,可我現在改了,我改了還不行嗎……”她甚至自毀自賤,甘心嫁給一個大她十多歲的窮光棍做老婆。然而,就連這麼一個被人蔑稱為“老廢(窩囊廢)”的男人,竟也在第一次相親的時候去扒她的衣服,雅茹不從,他竟頤指氣使的罵雅茹是“破鞋,騷貨,不識抬舉……”

短篇小說《嗚呼,金喜》裡的羅鍋子金喜,本來是一個人見人愛,健康聰明的孩子,卻在爹媽爭競拉扯中被弄成殘疾,爹媽爭來爭去的孩子又成了誰都不要的棄兒。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了財,娶了一個豁嘴齙牙的女人,貪心的他到北京大醫院為媳婦做了整容手術,媳婦卻背叛了他,捲了他的錢跟別人私奔了。此後的金喜,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他寧可把大塊大塊的肉喂狗,也不肯舍一點給年關都過不去的上門求幫的年輕村婦。在他患癌將死之時,年輕的村婦來看他,他拿出兩萬塊,說:這是還你的情分錢,拿著錢走吧,以後咱誰也不欠誰的了。就是這麼一個從身體到內心都有些畸形變態的男人,死後,卻把幾十萬塊錢捐給了希望工程。而當那位村婦知道這件事,在心裡恨恨的說:“這個死鬼,才給我兩萬塊,早知道他有這麼多錢,還不如當初……”諸如此類人物,是李東輝的小說作品貢獻給讀者的一道別致的風景。

白描手法和散文化敘事是李東輝小說寫作的風格特色。文字所呈現的田園風情與內在的詩性韻味水乳交融,完成了作者寫作意圖的表達。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子牙河近水岸邊,生長著一片片蘆葦。夏天,綠油油的蘆葦又高又密,彷彿在一片片深深的綠色裡隱藏著許多神奇的故事。葦叢裡棲息著許多水鳥”……(短篇小說《綠鳥》)

爺爺回到望帆臺後的第二天,就和劉平上路了。他們假扮夫妻,一路西行。秋天的冀中平原,呈現出一派如詩如畫的景象,處處都是一望無際的青紗帳。紅的高粱,綠的玉米,黃的穀子,白的棉花,把田野點綴的特別好看,鄉間的土路大道都淹沒在莊稼地裡,秋日的陽光暖暖地照著,如洗的藍天飄動著朵朵白雲。兵慌馬亂的年月,大自然仍是一個寧靜安詳的世界。”(短篇小說《我本無心講故事》)

這些文字,明顯帶有荷花澱派的風格。收入本書的幾個短篇是李東輝系列人物小說《子牙河風情》中的選摘,無論是《綠鳥》中,四爺爺與縣長千金的傳奇愛情,還是描寫抗戰時期戰爭與人性的家族往事——《我本無心講故事》。無論是《聖人心》裡的怪人“大頭慶”不合常理的為人處世,還是《老少爺們小寫意》裡幾個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司空見慣,又個性鮮明的典型人物,都可從中看出“荷花澱”派含蓄內斂,清新浪漫的寫作特質。

近幾年,在原有寫作基調中,李東輝又揉進了汪曾祺的寫作風格與審美追求。散彈白描的敘述中透著濃濃的溫情與人道關懷。

先生是個女的。很年輕,二十歲上下,姓馬,叫月。身材不高,但勻稱,膚色白皙,這在鄉下女子中是不多見的。我們那裡的村姑女子大都長得比較黑,可能跟水土有關。其實,在孩子眼裡,無論長得是黑是白,年輕的女先生總是美的。”(短篇小說《學堂往事》)

玉山是個人名,姓李,一個村長起來的。都是1962年的虎,但他比我差遠了,個子矮小,頭大脖子細,尤其在他的頭頂中間部位,有一道明顯的半弧形凹痕。那是小時候被筐系子壓出來的。他家成分高,窮,學校不要他,整天就是背一個跟他身高差不多的筐子去地裡打草。一大筐青草,小山一般,背不起來,只好用腦袋頂著筐系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雞蛋粗細的竹筐系子硬生生在他的頭頂上壓出了一道凹痕。只等長到十六七歲,雖然摘了富農的帽子,個子也沒長起來。翹起腳,也不過一米六。”(短篇小說《我和玉山》)

賈平凹說:“寫作,說到底是在寫自己。”喬葉說得更直白:所有的作家都是在寫自己。李東輝的寫作是對這個觀點的最好詮釋。如果說他那些農村題材的小說是他鄉村記憶的隱喻言說,子牙河是被他藝術化了的一個文學符號,他筆下的故事人物,無一不是他自己對自然社會,世道人心,人生命運的解讀與表達,是他藉助文學寫作的言說方式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表達自己的生活認知與理性思考。那麼,他的另一個寫作領域簡直就是他自己的精神心靈成長史了。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一個曾經的高考狀元,一個風華正茂,春風得意的青年才俊,就在他寫下“生活真好,每一天的太陽都是為我升起的時候!”上帝卻看不慣他的驕狂自負了。23歲,一場大病,把他推向陰陽界的邊緣地帶,十八個月死去活來的折騰,病魔留下了他的生命,拿走了他的眼睛。用李東輝自己的話說:“沒了眼睛,心性尚存,這是一個錯誤而又不可改變的安排。”要死要活的鬧過之後,李東輝終於明白:上帝所以這樣做,是想拿他做一個實驗。上帝想看看,一個被無端拿走眼睛的人究竟會怎樣?

李東輝會怎樣呢?起初,他不想跟上帝玩這個遊戲,曾以死相拼,沒有得逞;想行屍走肉了此殘生,終又於心不甘。無可奈何間,他想起了文學。他想用寫作跟上帝討論一下天堂、原罪的問題,想通過寫作搞清楚命運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他試圖在黑暗中看清生之來路,死之去向。

《撕裂》是李東輝完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的一箇中篇。作品主人公肖暉,一個雙目失明的中年男人,妻子多情漂亮,幼子純真可愛。然而,一時的浪漫激情,擋不住瑣碎生活的消磨,曾經的海誓山盟,在物質誘惑面前不堪一擊,當年非他不嫁的妻子在一個雨雪交加的日子,亦然拋子棄夫,離他而去。因為寫作,肖暉有了點小名氣。陰錯陽差間,兩個女人走進他的生活。一個是心直口快,樸實善良的出租車司機玉珍,一個是喜愛文學,年輕漂亮的大學生紀華。前者文化水平不高,直來直去,敢恨敢愛,玉珍對所謂文化人心存仰慕,真心對肖暉好,生活上照顧,錢財上幫助。如果想做柴米油鹽的煙火夫妻,玉珍無疑是最佳人選。然而,偏偏還有個年輕漂亮,溫柔多情的女孩子站在肖暉面前,紀華善解人意,時而風情浪漫,時而孤高矜持,紀華如詩如夢的青春氣息不可阻擋地撩撥著他的心魂。於是,肖暉就在這兩難選擇中,在物慾與虛榮糾葛裡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終以自戕了斷。

《撕裂》看上去是一個司空見慣的,一個男人與兩個女人之間的情感故事。實際上,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人的生存境遇,兩個女人,實則是一種象徵,一個是現實的,生活的,一個是精神的,心靈的,兩種需求,如同兩股相反的力,神獸之間的人,在這兩股力量的作用下,就有了強烈的撕裂感。內心的矛盾重重,人格的撕裂整合,把人置於兩難甚至多難選擇,遊走於崇高與卑微的邊緣境遇之中。正如存在主義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說的那樣:生活永遠在別處。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在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寫作,視他為自己找到的一條自我救贖之路。

如果說《撕裂》揭示的是生命存在的困境,那麼,短篇小說《清明時節》、《顫抖》、《雙色蘋果》等則從不同層面,不同視角表現了人性的複雜與多元,愛願的痴迷與空渺,生命存在的悖謬與終級困惑。李東輝是一個探險者,找路人,無邊的黑暗讓他時刻睜大心靈的眼睛,對生活,對人生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他以寫作的姿態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走進歷史的深處,走進人性的角落。他在困境與絕望中尋找著,發現著,小心而執著的為自己探索著前行的路徑。

憑藉寫作,史鐵生從自身的殘疾發現了人的殘疾,並以此確立了自己的生命哲學與救贖之路。同樣的,憑藉寫作,李東輝從自身的困境發現了人的困境。他在一次獲獎感言裡這樣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都生活在某種有形、無形的限制與困厄之中,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一個掙脫與突圍的問題。沒有限制與困厄感的人生是不豐富,不完滿的……”

毋庸諱言,李東輝的寫作,遠沒達到盡善盡美的水平,存在著諸如文本過於單薄,對題材的挖掘深度不夠,敘述手法單一等諸多瑕疵。但他的寫作是真誠的,他對文學是滿懷敬畏的,苦難沒讓他的生命凌亂不堪,沒讓他的心靈蒙汙染垢,他的寫作充滿人道關懷,他對這個世界依然溫柔以待。愛是他為自己揚起的一面旗幟!行文至此,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話:“我只擔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願與東輝兄以此共勉。

2019年夏於石家莊

"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早就知道李東輝這個名字。多年前,好友楊越巒就跟我說過他。說他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就因病導致雙目失明,此後,就開始了文學寫作。2012年春,省作協散文藝委會搞了一個大獎賽,李東輝以一篇《我沒有草原,但我有過一匹馬》在六千多篇參賽稿件中脫穎而出,贏得王宗仁、李曉紅等評委一致好評,獲得大獎賽唯一一個一等獎。也就是在這次頒獎會上,我跟他第一次見了面。

東輝眼睛不好,話卻說的敞亮,舒朗。感慨之餘,就想多給他點支持鼓勵,我說:“以後有滿意的稿子就給我……”

他笑著向我致謝,說“一定,一定。”然而,至今他也沒給過我一篇稿子。偶爾在刊物上讀到他的散文,愈發覺得他那篇獲獎作品的確不是偶然僥倖,他的筆下確有獨到之處。後來,又在幾次頒獎會上見到他,算是一點點熟絡起來。

前些時候,接到他的電話,說一家出版社要給他出一本集子。本以為是散文,他卻說,是一本中短篇小說集。想請我給寫個序。我欣然答應下來。一是願意為他寫這個序,二是想看看他的小說到底寫得如何。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這本集子收錄李東輝創作的中短篇小說15篇。其中中篇小說4部,短篇小說11篇。從寫作時間上看,跨越近三十年。這正是他從青年走進中年,從光明進入黑暗的人生轉折期。閱讀這些作品,我們不僅從中看出他在小說創作方面的書寫脈絡,還可約略發現他失明以後所走過的心路歷程。

通覽李東輝收入這本集子的小說作品,農村題材或者叫鄉村敘事佔了絕大部分。這是李東輝小說寫作的基調與底色。

古老的子牙河七折八彎從冀中平原上緩緩流過。稀稀密密的農家村落依傍在河兩岸,河流連著村落,把歲月和歲月裡的故事串在一起。

十里灣,位於子牙河西南、東北流向轉為東西流向的轉彎處,在河南岸。這個村很小,不過百十戶人家,雖說依傍著子牙河,卻沒沾上啥光,歷史上就是一個窮村。解放初期,村子裡搞土改,鬧平分,全村居然沒有一戶夠資格被劃成地主的人家。”……(中篇小說《土屋裡的女人》)

河上有一架古老的小木橋,橋面上的青石板已被行人車馬踏踩消磨出道道溝痕,歲月的風塵在橋兩邊的欄杆上留下斑斑駁駁的印痕。每有負重的馬車,牛車從橋上走過,小木橋就吱嘎作響,尤其在寂靜的夜晚。當吱嘎聲響起的時候,村裡少睡的老人們便在心裡唸叨一聲“又有人趕夜路了,可要當心啊”!古老的小橋成了村裡的一種象徵,一個儀式。村裡人送別親人遠行,總是送到橋頭。他們從不陪親人走過小橋,只是站在小橋的南頭,依欄矚望,直到親人走到橋那頭,然後轉過身來,彼此招一招手,然後上路的上路,歸家的歸家。”(短篇小說《玍七》)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李東輝生於冀中平原,古老的子牙河流經的土地,是他生命成長的根之所在,祖祖輩輩的父老鄉親在這塊土地上艱辛的勞作,頑強的生存。他們悲歡離合、命運沉浮裡留下的故事與傳說,成為李東輝生命記憶的源頭,人生之路的開端;是他介入生活的一個角度,走向世界的一個起點。他早期的作品,我們明顯看出:無論是故事情節的展開,人物性格的塑造,時代背景的投射,以及作品蘊含的命運意識,批判精神無不帶有強烈的地域指向。

《土屋裡的女人》是李東輝失明後創作發表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他在小說開頭題記裡這樣寫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三年經濟困難的最後一年,村姑馬素花十九歲。她是在這年春天失的身。關於這個女人的故事也就從這裡開始了。寥寥數語,就把小說的時代背景,人物身份與遭際呈現於讀者面前,短短几行字,就奠定了這部小說的敘述基調,也給讀者營造出一種閱讀氛圍。當我們讀完全篇,回過頭來再看題目,那座土屋,似乎成了一個象徵,一種宿命。無論是母親為了幾塊錢和兩張白麵餅斷送了馬素花的女兒身,還是主人公心甘情願嫁給“肉蛋驢”王喜,給兩個比她小不了幾歲的兩個半大小子當了後媽。無論是她為了成全王家兩個兒子的婚事而委曲求全,還是她不甘受辱,與民兵連長廣會的拼死抗爭,無論是她跟王家老大發生的近乎亂倫的激情之戀,還是為了真愛跟先恨後愛的樑水泉出走私奔後度過的幾年幸福時光。無論是改革開放後生存境遇的改變,還是她回村後成了頂仙看病的仙姑,馬素花似乎始終擺脫不了冥冥之中某種力量或神祕之手的左右與掌控,最終重又回到那兩間老舊的土屋。像子牙河晨昏裡飄來蕩去的霧氣,《土屋裡的女人》的書寫語境,始終籠罩著一層傷感、宿命的意蘊,蘊含著李東輝某種命運意識的隱喻言說。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從某種意義上說,小說寫作就是敘事寫人。莫言就說,她是一個講故事的人。講故事就離不開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一部成功的小說的價值是通過他貢獻的人物體現出來的。《土屋裡的女人》就比較成功地塑造了馬素花、樑水泉、文增、文林等人物形象。尤其是作品主人公馬素花這個女人,作者通過對她的外貌描寫,習慣動作,心理活動,處事態度以及一些細節上的刻畫,使她那種隱忍而不屈服,窮困而不潦倒,為了真愛可以不顧一切,認命而不服輸的性格特徵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一點點凸顯出來,直到最後,馬素花這個女人的形象成為讀者心裡揮之不去又一言難盡的“!”號。

命運關照與人性解讀是李東輝鄉村敘事小說寫作的一個明顯特質。他不太講究小說故事情節的結構鋪排,很少刻意製造矛盾衝突和誇張的起伏波瀾,而是把更多的筆墨集中於對人在社會環境,時代浪潮裡的命運轉換,善惡糾葛等方面上來。著重刻畫人在命運轉換、善惡糾葛中的掙扎與選擇。中篇小說《出走》裡的雅茹(後叫雅儒),初中畢業,美麗純真的她,懷揣著一個作家夢,走出閉塞的鄉村,到縣城群藝館做臨時工。涉世未深的女孩子,擋不住物質的誘惑,在虛榮心驅使下,誤入歧途,失足墮落。爾後幡然醒悟,回到農村老家。她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她忍氣吞聲,她自譴諸己,默默忍受男人放肆的挑逗,村婦的冷言惡語,她低三下四的討好同學舊友,跪地哭求惡毒的嫂子:“我過去是做了錯事,給家人丟了臉,可我現在改了,我改了還不行嗎……”她甚至自毀自賤,甘心嫁給一個大她十多歲的窮光棍做老婆。然而,就連這麼一個被人蔑稱為“老廢(窩囊廢)”的男人,竟也在第一次相親的時候去扒她的衣服,雅茹不從,他竟頤指氣使的罵雅茹是“破鞋,騷貨,不識抬舉……”

短篇小說《嗚呼,金喜》裡的羅鍋子金喜,本來是一個人見人愛,健康聰明的孩子,卻在爹媽爭競拉扯中被弄成殘疾,爹媽爭來爭去的孩子又成了誰都不要的棄兒。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了財,娶了一個豁嘴齙牙的女人,貪心的他到北京大醫院為媳婦做了整容手術,媳婦卻背叛了他,捲了他的錢跟別人私奔了。此後的金喜,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他寧可把大塊大塊的肉喂狗,也不肯舍一點給年關都過不去的上門求幫的年輕村婦。在他患癌將死之時,年輕的村婦來看他,他拿出兩萬塊,說:這是還你的情分錢,拿著錢走吧,以後咱誰也不欠誰的了。就是這麼一個從身體到內心都有些畸形變態的男人,死後,卻把幾十萬塊錢捐給了希望工程。而當那位村婦知道這件事,在心裡恨恨的說:“這個死鬼,才給我兩萬塊,早知道他有這麼多錢,還不如當初……”諸如此類人物,是李東輝的小說作品貢獻給讀者的一道別致的風景。

白描手法和散文化敘事是李東輝小說寫作的風格特色。文字所呈現的田園風情與內在的詩性韻味水乳交融,完成了作者寫作意圖的表達。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子牙河近水岸邊,生長著一片片蘆葦。夏天,綠油油的蘆葦又高又密,彷彿在一片片深深的綠色裡隱藏著許多神奇的故事。葦叢裡棲息著許多水鳥”……(短篇小說《綠鳥》)

爺爺回到望帆臺後的第二天,就和劉平上路了。他們假扮夫妻,一路西行。秋天的冀中平原,呈現出一派如詩如畫的景象,處處都是一望無際的青紗帳。紅的高粱,綠的玉米,黃的穀子,白的棉花,把田野點綴的特別好看,鄉間的土路大道都淹沒在莊稼地裡,秋日的陽光暖暖地照著,如洗的藍天飄動著朵朵白雲。兵慌馬亂的年月,大自然仍是一個寧靜安詳的世界。”(短篇小說《我本無心講故事》)

這些文字,明顯帶有荷花澱派的風格。收入本書的幾個短篇是李東輝系列人物小說《子牙河風情》中的選摘,無論是《綠鳥》中,四爺爺與縣長千金的傳奇愛情,還是描寫抗戰時期戰爭與人性的家族往事——《我本無心講故事》。無論是《聖人心》裡的怪人“大頭慶”不合常理的為人處世,還是《老少爺們小寫意》裡幾個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司空見慣,又個性鮮明的典型人物,都可從中看出“荷花澱”派含蓄內斂,清新浪漫的寫作特質。

近幾年,在原有寫作基調中,李東輝又揉進了汪曾祺的寫作風格與審美追求。散彈白描的敘述中透著濃濃的溫情與人道關懷。

先生是個女的。很年輕,二十歲上下,姓馬,叫月。身材不高,但勻稱,膚色白皙,這在鄉下女子中是不多見的。我們那裡的村姑女子大都長得比較黑,可能跟水土有關。其實,在孩子眼裡,無論長得是黑是白,年輕的女先生總是美的。”(短篇小說《學堂往事》)

玉山是個人名,姓李,一個村長起來的。都是1962年的虎,但他比我差遠了,個子矮小,頭大脖子細,尤其在他的頭頂中間部位,有一道明顯的半弧形凹痕。那是小時候被筐系子壓出來的。他家成分高,窮,學校不要他,整天就是背一個跟他身高差不多的筐子去地裡打草。一大筐青草,小山一般,背不起來,只好用腦袋頂著筐系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雞蛋粗細的竹筐系子硬生生在他的頭頂上壓出了一道凹痕。只等長到十六七歲,雖然摘了富農的帽子,個子也沒長起來。翹起腳,也不過一米六。”(短篇小說《我和玉山》)

賈平凹說:“寫作,說到底是在寫自己。”喬葉說得更直白:所有的作家都是在寫自己。李東輝的寫作是對這個觀點的最好詮釋。如果說他那些農村題材的小說是他鄉村記憶的隱喻言說,子牙河是被他藝術化了的一個文學符號,他筆下的故事人物,無一不是他自己對自然社會,世道人心,人生命運的解讀與表達,是他藉助文學寫作的言說方式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表達自己的生活認知與理性思考。那麼,他的另一個寫作領域簡直就是他自己的精神心靈成長史了。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一個曾經的高考狀元,一個風華正茂,春風得意的青年才俊,就在他寫下“生活真好,每一天的太陽都是為我升起的時候!”上帝卻看不慣他的驕狂自負了。23歲,一場大病,把他推向陰陽界的邊緣地帶,十八個月死去活來的折騰,病魔留下了他的生命,拿走了他的眼睛。用李東輝自己的話說:“沒了眼睛,心性尚存,這是一個錯誤而又不可改變的安排。”要死要活的鬧過之後,李東輝終於明白:上帝所以這樣做,是想拿他做一個實驗。上帝想看看,一個被無端拿走眼睛的人究竟會怎樣?

李東輝會怎樣呢?起初,他不想跟上帝玩這個遊戲,曾以死相拼,沒有得逞;想行屍走肉了此殘生,終又於心不甘。無可奈何間,他想起了文學。他想用寫作跟上帝討論一下天堂、原罪的問題,想通過寫作搞清楚命運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他試圖在黑暗中看清生之來路,死之去向。

《撕裂》是李東輝完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的一箇中篇。作品主人公肖暉,一個雙目失明的中年男人,妻子多情漂亮,幼子純真可愛。然而,一時的浪漫激情,擋不住瑣碎生活的消磨,曾經的海誓山盟,在物質誘惑面前不堪一擊,當年非他不嫁的妻子在一個雨雪交加的日子,亦然拋子棄夫,離他而去。因為寫作,肖暉有了點小名氣。陰錯陽差間,兩個女人走進他的生活。一個是心直口快,樸實善良的出租車司機玉珍,一個是喜愛文學,年輕漂亮的大學生紀華。前者文化水平不高,直來直去,敢恨敢愛,玉珍對所謂文化人心存仰慕,真心對肖暉好,生活上照顧,錢財上幫助。如果想做柴米油鹽的煙火夫妻,玉珍無疑是最佳人選。然而,偏偏還有個年輕漂亮,溫柔多情的女孩子站在肖暉面前,紀華善解人意,時而風情浪漫,時而孤高矜持,紀華如詩如夢的青春氣息不可阻擋地撩撥著他的心魂。於是,肖暉就在這兩難選擇中,在物慾與虛榮糾葛裡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終以自戕了斷。

《撕裂》看上去是一個司空見慣的,一個男人與兩個女人之間的情感故事。實際上,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人的生存境遇,兩個女人,實則是一種象徵,一個是現實的,生活的,一個是精神的,心靈的,兩種需求,如同兩股相反的力,神獸之間的人,在這兩股力量的作用下,就有了強烈的撕裂感。內心的矛盾重重,人格的撕裂整合,把人置於兩難甚至多難選擇,遊走於崇高與卑微的邊緣境遇之中。正如存在主義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說的那樣:生活永遠在別處。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在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寫作,視他為自己找到的一條自我救贖之路。

如果說《撕裂》揭示的是生命存在的困境,那麼,短篇小說《清明時節》、《顫抖》、《雙色蘋果》等則從不同層面,不同視角表現了人性的複雜與多元,愛願的痴迷與空渺,生命存在的悖謬與終級困惑。李東輝是一個探險者,找路人,無邊的黑暗讓他時刻睜大心靈的眼睛,對生活,對人生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他以寫作的姿態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走進歷史的深處,走進人性的角落。他在困境與絕望中尋找著,發現著,小心而執著的為自己探索著前行的路徑。

憑藉寫作,史鐵生從自身的殘疾發現了人的殘疾,並以此確立了自己的生命哲學與救贖之路。同樣的,憑藉寫作,李東輝從自身的困境發現了人的困境。他在一次獲獎感言裡這樣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都生活在某種有形、無形的限制與困厄之中,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一個掙脫與突圍的問題。沒有限制與困厄感的人生是不豐富,不完滿的……”

毋庸諱言,李東輝的寫作,遠沒達到盡善盡美的水平,存在著諸如文本過於單薄,對題材的挖掘深度不夠,敘述手法單一等諸多瑕疵。但他的寫作是真誠的,他對文學是滿懷敬畏的,苦難沒讓他的生命凌亂不堪,沒讓他的心靈蒙汙染垢,他的寫作充滿人道關懷,他對這個世界依然溫柔以待。愛是他為自己揚起的一面旗幟!行文至此,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話:“我只擔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願與東輝兄以此共勉。

2019年夏於石家莊

黑暗蒙鎖了李東輝的眼睛,他卻在黑暗中看清了陽光下看不到的真實


作者簡介:李延青,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河北省作家協會巡視員、副主席。著有:《延青短篇小說集》、長篇系列散文《鯉魚川隨記》、報告文學《追蹤開國英雄》、小說集《人事》。主編:《文學立場——當代作家海外、港臺演講錄》;“中國學者海外演講叢書”——《境外談美》、《境外談佛》、《境外談文》;《曾國藩日記》(全本註釋)等。曾獲河北省“文藝振興獎”、《小說月報》第九屆百花獎、小說《匠人》入選2017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