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莆田觀察】生態與經濟齊飛,仙遊有這'十字訣'

via 福建日報莆田觀察

70期 頭版

【福建日報·莆田觀察】生態與經濟齊飛,仙遊有這'十字訣'

變害為利 造福人民

——木蘭溪綜合治理20年系列報道

仙遊:『四三一一』治水,

生態與經濟齊飛

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劍波 通訊員 鄭志忠

近年來,仙遊縣採取“四不三轉一整治一補償”辦法,保護綠水青山,提升木蘭溪水質。“四不”,即不在山區發展工業、不亂佔地建房建活人墓、不提倡傳統養殖、不隨意砍樹;“三轉”,即傳統養殖業向種植業和林下經濟轉變、小農種植向規模化經營轉變、農業生產向生態旅遊等業態轉變;“一整治”,即以主要溪流和飲用水源地為重點,推進垃圾、汙水、畜禽養殖等水汙染綜合整治,以及農村溪河溝渠清淤;“一補償”,即縣財政每年安排大筆資金,用於山區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補償。

仙遊縣委書記鄭亞木表示,要聚焦木蘭溪系統治理,堅決落實好莆田市委市政府出臺的木蘭溪治理《行動方案》,積極構建以蜚山為屏、蘭水為脈、綠地為魂、人文為韻的美麗新仙遊。

【福建日報·莆田觀察】生態與經濟齊飛,仙遊有這'十字訣'

仙遊縣委書記鄭亞木(左3)在鐘山鎮新蓮村調研生態農業 鄭志忠 攝

呵護上游生態

近日,在仙遊縣招商局,招商辦幹部吳丕圳給記者講解掛在牆上的一張規劃圖。圖上顯示的是仙遊全境,從北到南分為3個功能區,即生態旅遊區、縣城中心區和經濟開發區,以綠、紅、藍為底色,既鮮明又吸引眼球。

木蘭溪是我省“五江一溪”之一,也是莆田人民的“母親河”,從仙遊縣北部山區西苑鄉入境,流經9個鄉鎮,至三江口注入興化灣,幹流全長105公里,流域面積1732平方公里。其中,仙遊境內幹流全長65公里,佔全長的61.9%,流域面積1075平方公里,佔總數的62.1%。仙遊縣森林覆蓋率為71.08%,分佈在北部7個鄉鎮,是全縣的“綠色之肺”,也是木蘭溪上游支流的集中區,更是當地居民的“水缸”所在地。北部以山區為主,海拔較高,降雨量較大,水資源豐富,散落著大大小小的水庫,其中不乏國家級飲用水源保護區。

保護好仙遊縣北部生態,對提升木蘭溪水質至關重要。以“四不”為原則,仙遊縣不在北部發展工業,將當地鄉鎮引進的工業項目放到中南部園區,實行“飛地”政策。仙遊縣中部有個工藝產業園,南部有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按照仙遊縣出臺的“飛地工業”政策,要求山區鄉鎮每年引進一至兩個項目到工業園區,同樣享有稅收分成。

“過去,北部山區一些鄉賢在外闖蕩,現在事業做大了,要回報桑梓,就想在老家投資興業,開發工業項目。但與政策不符,所以引導他們去工業園區。”吳丕圳介紹說。陳金財是遊洋鎮人,在重慶、漳州等地經營食品加工生意,有意回鎮裡辦廠,最後在縣領導的勸說下,決定組團多個項目落戶工業園區,並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

得益於“四不”中的“飛地”政策,仙遊縣已累計引進數十個“飛地”項目,促進了工業園區的建設。目前,以工業園區為核心的產業集聚帶正在逐步形成,主要發展電子信息、工藝美術、高端製造、食品加工等產業。

【福建日報·莆田觀察】生態與經濟齊飛,仙遊有這'十字訣'

木蘭溪仙遊段夜景 許武 攝

專攻特色產業

仙遊縣將飲用水源地和重點流域源頭列為禁養區或禁建區,全面關閉、拆除畜禽養殖場。眼下,全縣畜禽養殖規模逐漸縮小,其中生豬養殖比重較大,年出欄量也僅有30萬頭左右,均為規模化養殖。該縣一共有325個村居,畜禽可養區已減少到53個村居,全部遠離水功能區和飲用水源地。

以綠色產業代替汙染產業,從根本上杜絕生產汙水,淨化木蘭溪水質。傳統養殖業的逐步退出,給生態農業和生態旅遊業騰出發展空間。特別是北部山區,自然生態條件良好,已成為木蘭溪沿線生態經濟帶。

仙遊縣北部山區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早晚溫差較大,閒置土地較多,適宜發展規模化特色農業。全縣現有8000畝優質水稻基地,主要集中在鐘山鎮和遊洋鎮。“從村民手中流轉土地,然後連成一片。”仙遊縣農業局農村環保能源工作站站長陳勇紅說,水稻生長週期150多天,畝產500至550公斤。

2017年6月,仙遊縣邀請來自省農林大學、農科院、林科院和品鑑公司的專家,為北部山區產業發展進行統籌性、整體性規劃,建設富美鄉村示範帶。按照規劃,西苑鄉、鐘山鎮、石蒼鄉、遊洋鎮、菜溪鄉、書峰鄉、社硎鄉7個北部鄉鎮將實施12個特色產業項目,包括萬畝無公害優質大米生產基地、現代設施農業項目、千畝油菜花示範片、特色水果示範基地、萬畝油茶基地、林下經濟示範基地、現代毛竹產業基地、珍貴用材樹種基地、花卉產業基地、休閒觀光旅遊農業、歐中種源生態谷和晚晴(福建)養生養老。

仙遊縣北部山區旅遊資源豐富,有4A級旅遊景區九鯉湖、3A級旅遊景區菜溪巖,還有麥斜巖、仙水巖等旅遊景點。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北部7個鄉鎮全部連接起來,交通更加便利。其中,國省幹線公路聯二線已經通車,縱三線預計年底通車,為生態旅遊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福建日報·莆田觀察】生態與經濟齊飛,仙遊有這'十字訣'

仙遊縣第二汙水處理廠 許武 攝

以補償促整治

“基本沒有工業汙染,主要是農業生產汙水和生活汙水。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帶動全域綜合整治。”仙遊縣委副書記張福清說。

從去年開始,仙遊縣計劃用3年時間實施85個項目,包括木蘭溪流域、小流域水汙染防治等。其中,木蘭溪流域水汙染防治工程包括城區汙水處理廠改造、仙遊縣第二汙水處理廠改造、榜頭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小流域水汙染防治工程重點在滄溪和柴頭橋溪,主要建設農村汙水收集管網。

仙水溪發源於西苑鄉鳳山村,是木蘭溪在仙遊境內的最大支流,全長16公里,流域面積235平方公里。早在2011年,仙水溪流域綜合整治工程就啟動建設,以防洪治澇為主,統籌兼顧水環境、水景觀等,於2015年全部完工,總投資3200萬元,來源於中央小流域補助資金。

仙遊境內市、縣、鎮級河道全長536.04公里,其中市級河道3條、縣級河道10條,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1條。河流眾多,汙水管網建設投入大,資金從哪來?

2017年,仙遊縣參照《福建省重點流域生態補償辦法》《莆田市人民政府關於飲用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的實施意見》《2017年仙遊縣流域水環境整治工作目標責任書》等文件,出臺《仙遊縣流域及飲用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辦法》。

該辦法規定,將市級分配下撥的年度飲用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資金納入生態補償範圍,同時採取縣財政預算一塊、上級爭取一塊的辦法,籌措流域生態補償金;將水質指標作為補償資金分配的主要因素,對項目設計合理、實施進度較快、水質提升完成較好的鄉鎮加大補償,反之則少予或不予補償。

在城廂區華亭鎮圓頭橋,有個針對仙遊縣的木蘭溪國考斷面。如果木蘭溪年度水質考核達標,莆田市就撥給仙遊縣6400多萬元生態補償金。“生態補償金有限,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集中資金辦大事,用於與水汙染整治有關的環保項目。”仙遊縣環保局生態股負責人陳錦鶴說。

【福建日報·莆田觀察】生態與經濟齊飛,仙遊有這'十字訣'

壺山新語

抓住治汙根本發展綠色經濟

□林劍波

木蘭溪周邊支流密集,流域面積廣,沿線居民眾多,歷史欠債嚴重。全流域綜合整治是一項複雜的系統性工程,牽一髮而動全身,既要治標更要治本,不能侷限於當下和眼前,而要放眼全局和長遠。

目前,木蘭溪水質提升工程主要集中在河道清淤、汙水收集管網建設階段,特別是生活汙水管網鋪設,每公里大概要投入200多萬元,如果涉及破路工程,投入就更多,僅憑一縣之財政,往往捉襟見肘。

不過,這幾年各地都動起來,勒緊褲腰帶,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水汙染防治攻堅戰中,城鄉汙水管網建設有條不紊推進,取得階段性成效。如果說清淤清障是治標,那麼汙水收集算得上是治本,但從更高層面上來講,比汙水整治更加根本的是產業佈局。

生產汙水大多來自落後產能,現如今,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優化進入關鍵期,更要加快步伐,讓小散亂汙主體退出歷史舞臺,讓工業企業全部進入園區,統一建設汙水處理設施。

從區域產業功能定位和劃分上,要做好頂層設計,立足當地實際,發展綠色無汙染經濟。這一點上,仙遊縣就很明確,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將全縣分為三大功能區,既有生態旅遊區和城市生活區,又有工業生產區,兼顧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

【福建日報·莆田觀察】生態與經濟齊飛,仙遊有這'十字訣'

延伸閱讀

仙遊大濟鎮:汙水集中處理出成效

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劍波

通訊員 鄭志忠

【福建日報·莆田觀察】生態與經濟齊飛,仙遊有這'十字訣'

生態氧化池塘 鄭志忠 攝

近日,在仙遊縣大濟鎮坑北村,記者看到一口小水塘蓄滿了水,大概有50平方米大小,3至5米深,四周用網狀物圍起來,裡面種著荷花、茭白等植物,養著埃及鯰魚等魚類。

這是大濟鎮打造的生態氧化塘,用於淨化生活汙水。周邊居民汙水通過管網收集後,流入氧化塘,經過1至2天生物分解後,排到旁邊的農田灌溉渠,當作肥水,回收利用,徹底達標後,再流入溪流河溝。

在文殊村的一大片耕田裡,留著幾塊沒有種植的田地,這是鎮裡從當地村民手中租來的閒置農田,設計成生態溼地,沒有生態氧化塘那麼深,但工作原理一樣,同樣是生物淨化,再回收再利用。

在無法使用生態氧化塘和生態溼地的地方,大濟鎮因地制宜,建造標準化糞池,集中收納處理生活汙水,特別是一些重要的溪流沿線地區。記者來到大濟溪邊一處居民點上,只見一名村民操作一臺抽水泵,將處理過的汙水抽到農田灌溉渠中,每天抽兩次。

“經過摸底排查後,鎮裡擠出100萬元資金,給排汙大戶鋪設汙水收集管網。”大濟鎮黨委書記張志東說,主要是鎮衛生院、大濟中學、中心幼兒園、鄉村客運站和食品加工廠。

大濟鎮位於木蘭溪上游平原,下轄23個村居,總人口近10萬。境內河流密集,主要河流有4條,其中木蘭溪河道長7.57公里,今年1至3月份水質均為Ⅲ類;大濟溪河道長11.4公里,今年1至3月份水質分別為Ⅱ類、Ⅲ類、Ⅲ類;鬆阪溪河道長12.7公里,今年1至3月份水質均為Ⅱ類;紅譁溪河道長6.13公里,今年1至3月份水質均為Ⅲ類。

在生活汙水尚未納管的情況下,大濟鎮各村因地制宜建設生態氧化塘,進行汙水消納。截至目前,坑北村、龍阪村生態氧化塘已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另有2個村生態氧化塘正在開挖建設,6個村生態氧化塘在選址中。

2017年,大濟鎮完成5個村1915戶三格化糞池建設;2018年完成9個村1430戶;2019年涉及文殊村、龍阪村、大濟社區、山岑村、尾阪村、烏石村、後林村、阮裡村、北山村9個村1340戶,已經摸底排查及委託設計。

責編|詹興妹 編審|鄭志忠

傳播仙遊聲音·講述仙遊故事·展示仙遊形象

@仙遊報道|微信、微博、企鵝號、頭條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