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一線丨譚緒玉:湘潭縣分水村扶貧路上“老黃牛”

湘潭縣 攝影 創業 周勇 湖南紅網湘潭站 2019-06-19


脫貧一線丨譚緒玉:湘潭縣分水村扶貧路上“老黃牛”


譚緒玉(中)在貧困戶家走訪。攝影 周勇

67歲,早過了法定的退休年齡,可他仍每年奔走在扶貧路上。

連自行車、摩托車都不會騎的他,除了在家整理扶貧資料或到村上、縣裡開會以外,一年365天至少有250天用來走訪貧困戶,為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

他能準確地說出全村92戶貧困戶273位貧困人口的具體情況和每戶的幫扶措施及實施效果,因為每年每戶至少走訪5次並進行資料彙總,使他對這些情況瞭如指掌。

他就是被村民親切地稱為“扶貧路上老黃牛”的譚緒玉,湘潭縣分水鄉分水村負責扶貧工作的村黨總支委員。

譚緒玉擔任村幹部已有整整30年了。1989年,37歲的他被選舉為分水坳村村委會副主任,後又擔任過村主任和村黨支部書記,還是湘潭縣第十次黨代會代表和第十四、十五、十六屆人大代表。2017年,分水坳村與長豐村、沙洲村合併為現在的分水村,譚緒玉當選為村黨總支委員,分管全村扶貧工作。

自打擔任村幹部起,譚緒玉就對弱勢群體、困難群體十分關注,總是想方設法地給他們以幫助和關懷。負責扶貧工作後,譚緒玉更是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為儘快掌握全村所有貧困戶的詳細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幫扶對策,他硬是憑著一雙“鐵腳板”,走出了心中的一本扶貧賬。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幾乎每天都忙到深更半夜才回家。

“扶貧工作是一項精細活,要幹好這項工作,必須要做到兩點:一是細心和真心,就是要有繡花的技巧與釘釘子的精神;二是要勤,就是要勤走訪、勤思考,及時掌握貧困戶的真實情況和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幫助,然後一件一件地去落實。”譚緒玉對我們說。


脫貧一線丨譚緒玉:湘潭縣分水村扶貧路上“老黃牛”


譚緒玉瞭解脫貧戶產業發展情況。攝影 周勇

譚緒玉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身高只有1.4米左右的貧困戶肖加強是一位性格很要強的創業青年。肖加強的父親70多歲了,有一隻眼睛失明、另一隻眼睛視力也不好,而他母親則是一位侏儒症患者並患有腦瘤。為撐起這個家,肖加強又是養羊又是養藏香豬,成了湘潭縣的創業典型和自強典型。為支持這個典型,幫助這個家庭脫貧致富,譚緒玉除了隨時關注肖家的情況外,還堅持至少每個月上門走訪一次。肖加強養了60多頭藏香豬,由於沒有豬圈而一直是野外放養,這樣既不安全又不利於藏香豬生長。為了幫肖加強建一個豬舍,譚緒玉先是多方奔走,為他爭取了2萬元的政策補貼,接著從選址到購買建材施工再到欄舍竣工,在那一個多月裡,譚緒玉幾乎每天守在肖家。

貧困戶左慶軍8歲時死了父親,隨母改嫁後一直在繼父家生活到30多歲。前幾年左慶軍結了婚,一家子不可能再在繼父家住下去,可當他回到分水老家時,父親留下的房子已不復存在,一家人只得寄住在親戚家。為幫助左慶軍建房,譚緒玉幫他找各個部門爭取政策支持,又是幫他協調地基、請施工隊、進材料。當看到左慶軍一家三口搬進新居時,譚緒玉的心裡比自己搬新家還高興。

就這樣,在譚緒玉和同事們的艱苦努力下、在各級政府和社會愛心人士的支持下,到2018年底,分水村除了新調整增補的4戶貧困戶外,其餘的均已摘帽脫貧。

為防止已脫貧戶再度返貧,使4戶調整增補貧困戶儘快脫貧,“老黃牛”譚緒玉仍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地走在扶貧路上。(通訊員 張振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