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

在電影宇宙裡面,有這麼個道理——死於話多。

很多反派在殺人或者毀滅世界之前,都會叨逼叨的發表長篇大論,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強調自己作惡的正義性。就連酷炸的復仇者聯盟裡面的滅霸,也逃脫不了這個俗套。這難道是導演為了湊劇情非要添加的,還是有他們反派的內心訴求?

"

在電影宇宙裡面,有這麼個道理——死於話多。

很多反派在殺人或者毀滅世界之前,都會叨逼叨的發表長篇大論,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強調自己作惡的正義性。就連酷炸的復仇者聯盟裡面的滅霸,也逃脫不了這個俗套。這難道是導演為了湊劇情非要添加的,還是有他們反派的內心訴求?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來,接著說。“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裡沒有食吃,會到村裡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清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我的話句句聽;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後劈柴,掏米,米下了鍋,要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口看,只見豆撒得一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別家去玩的;各處去一問,果然沒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尋。直到下半天,尋來尋去尋到山坳裡,看見刺柴上掛著一隻他的小鞋。大家都說,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他果然躺在草窠裡,肚裡的五臟已經都給吃空了,手上還緊緊的捏著那隻小籃呢。……” 她接著但是嗚咽,說不出成句的話來。 ——魯迅《祝福》

這是一段再熟悉不過的的內容,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似乎也逐漸成為我們文化生活中的一個隱喻,我們說某人是“祥林嫂”,大多是在說這人受了很大的委屈,要不停的訴說。那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祥林嫂要跟人不停的訴說她的遭遇,訴說她的孩子的慘狀,難道她心裡就不會疼麼?

"

在電影宇宙裡面,有這麼個道理——死於話多。

很多反派在殺人或者毀滅世界之前,都會叨逼叨的發表長篇大論,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強調自己作惡的正義性。就連酷炸的復仇者聯盟裡面的滅霸,也逃脫不了這個俗套。這難道是導演為了湊劇情非要添加的,還是有他們反派的內心訴求?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來,接著說。“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裡沒有食吃,會到村裡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清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我的話句句聽;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後劈柴,掏米,米下了鍋,要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口看,只見豆撒得一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別家去玩的;各處去一問,果然沒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尋。直到下半天,尋來尋去尋到山坳裡,看見刺柴上掛著一隻他的小鞋。大家都說,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他果然躺在草窠裡,肚裡的五臟已經都給吃空了,手上還緊緊的捏著那隻小籃呢。……” 她接著但是嗚咽,說不出成句的話來。 ——魯迅《祝福》

這是一段再熟悉不過的的內容,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似乎也逐漸成為我們文化生活中的一個隱喻,我們說某人是“祥林嫂”,大多是在說這人受了很大的委屈,要不停的訴說。那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祥林嫂要跟人不停的訴說她的遭遇,訴說她的孩子的慘狀,難道她心裡就不會疼麼?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溝通只是說話的功能之一

很早的時候,有個調研數據顯示——一般而言,女性平均一天說兩萬字,男性也會說七千字。如果就我們日常的衣食住行而言,別說兩萬字、七千字,可能有一千字就可以解決日常的溝通必須,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說這麼多話?

這裡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一個問題,溝通只是說話的最基本功能,而且是之一。在不仔細思考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說話就是溝通,就是要讓別人明白自己的意思,瞭解別人的意思,雙方達成一致之後,形成一種共同意識,來去指導雙方的行為。

如果你去餐廳,你會說幫我來一份沙拉,一個三明治外加一杯橙汁,服務員會跟你說,好的大概需要十五分鐘,一共八十塊錢,請您旁邊稍等。這是個典型的溝通式說話,目標明確,信息清晰。但仔細思考一下,我們生活中又有多少是這樣的談話呢?

“鹿晗跟關曉彤在一起了,娛樂圈真難猜”“那個明星又出軌了,渣男”“張總昨天離職了,好可惜”,生活中,似乎充斥著這樣的話題,關於他人的八卦,對於事情的評論,這些內容似乎與我們的實際的行為沒有什麼關係,某個明星的出軌行為,並不會影響我們午飯吃什麼,但我們把這些當作話題,有很大一部分功能是社交,說話並不是需要溝通什麼信息,而是需要通過一些內容,來建立一種社交關係。

祥林嫂不停的訴說自己孩子的遭遇,一定不是為了信息傳遞,畢竟大部分人都聽過了,不需要再聽一遍這些信息,已經失去了有效性。那祥林嫂是為了社交麼?看起來也並不是,這種喪子之痛,並不適合拿來做一種社交話題,而且祥林嫂似乎也並不是為了博取同情,所以在這背後,一定隱藏著說話的一個更深層次的功能。

"

在電影宇宙裡面,有這麼個道理——死於話多。

很多反派在殺人或者毀滅世界之前,都會叨逼叨的發表長篇大論,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強調自己作惡的正義性。就連酷炸的復仇者聯盟裡面的滅霸,也逃脫不了這個俗套。這難道是導演為了湊劇情非要添加的,還是有他們反派的內心訴求?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來,接著說。“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裡沒有食吃,會到村裡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清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我的話句句聽;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後劈柴,掏米,米下了鍋,要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口看,只見豆撒得一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別家去玩的;各處去一問,果然沒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尋。直到下半天,尋來尋去尋到山坳裡,看見刺柴上掛著一隻他的小鞋。大家都說,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他果然躺在草窠裡,肚裡的五臟已經都給吃空了,手上還緊緊的捏著那隻小籃呢。……” 她接著但是嗚咽,說不出成句的話來。 ——魯迅《祝福》

這是一段再熟悉不過的的內容,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似乎也逐漸成為我們文化生活中的一個隱喻,我們說某人是“祥林嫂”,大多是在說這人受了很大的委屈,要不停的訴說。那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祥林嫂要跟人不停的訴說她的遭遇,訴說她的孩子的慘狀,難道她心裡就不會疼麼?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溝通只是說話的功能之一

很早的時候,有個調研數據顯示——一般而言,女性平均一天說兩萬字,男性也會說七千字。如果就我們日常的衣食住行而言,別說兩萬字、七千字,可能有一千字就可以解決日常的溝通必須,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說這麼多話?

這裡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一個問題,溝通只是說話的最基本功能,而且是之一。在不仔細思考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說話就是溝通,就是要讓別人明白自己的意思,瞭解別人的意思,雙方達成一致之後,形成一種共同意識,來去指導雙方的行為。

如果你去餐廳,你會說幫我來一份沙拉,一個三明治外加一杯橙汁,服務員會跟你說,好的大概需要十五分鐘,一共八十塊錢,請您旁邊稍等。這是個典型的溝通式說話,目標明確,信息清晰。但仔細思考一下,我們生活中又有多少是這樣的談話呢?

“鹿晗跟關曉彤在一起了,娛樂圈真難猜”“那個明星又出軌了,渣男”“張總昨天離職了,好可惜”,生活中,似乎充斥著這樣的話題,關於他人的八卦,對於事情的評論,這些內容似乎與我們的實際的行為沒有什麼關係,某個明星的出軌行為,並不會影響我們午飯吃什麼,但我們把這些當作話題,有很大一部分功能是社交,說話並不是需要溝通什麼信息,而是需要通過一些內容,來建立一種社交關係。

祥林嫂不停的訴說自己孩子的遭遇,一定不是為了信息傳遞,畢竟大部分人都聽過了,不需要再聽一遍這些信息,已經失去了有效性。那祥林嫂是為了社交麼?看起來也並不是,這種喪子之痛,並不適合拿來做一種社交話題,而且祥林嫂似乎也並不是為了博取同情,所以在這背後,一定隱藏著說話的一個更深層次的功能。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訴說是情緒的消解

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你遭遇了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比如早上把車撞了,或者丟了什麼東西,或者工作上做了一件錯事,被領導罵了之後,就很希望去跟周圍的人傾訴一下,而且不只是一個人,我們會把事情的經過,跟很多人重複的說上幾遍,這樣也就心裡舒坦了。

以前在學《祝福》這一課的時候,都會覺得祥林嫂是瘋了,精神不好才會這樣。那麼回想一下,我們自己是不是也瘋了,精神不好,才會把這些生活的不如意反覆的去跟別人訴說?

我們平時會說,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猝不及防。我們往往會沉溺在幸福之中,並不會因為這種突然而有任何不舒服。而幸福和不幸一定是伴生的,不幸來的腳步,甚至比幸福更加迅猛。而人類大腦的進化,似乎還不足以消化這種不幸帶來的打擊。就像牛要反芻一樣,我們需要在受到不幸的震驚之後,將事情還原,訴說,從而慢慢撫平這種情緒給我們帶來的精神的打擊。

就像很多在戰場上的士兵迴歸家園之後,會有精神上的錯亂。在遭遇大的天災人禍之後,人們的人們心裡重建的難度要遠大於實際的建築重建的難度。就像911在美國人心中撕開的裂痕,不是重建世貿大廈就可以彌合的,而十年前“512”大地震中的倖存者們,很多應該還在對抗著心中的餘震。

這也就是為什麼“心理干預”這個工作存在的原因,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痛苦,可以通過訴說,但遇到了大風浪,可能我們喪失了訴說的機會,就需要專業的心理干預進行疏導。不過也由此可見,說話的一個更深層次的作用,就是撫平創傷,在面對巨大變化的時候,用訴說來消解不安而又焦慮的情緒。

"

在電影宇宙裡面,有這麼個道理——死於話多。

很多反派在殺人或者毀滅世界之前,都會叨逼叨的發表長篇大論,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強調自己作惡的正義性。就連酷炸的復仇者聯盟裡面的滅霸,也逃脫不了這個俗套。這難道是導演為了湊劇情非要添加的,還是有他們反派的內心訴求?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來,接著說。“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裡沒有食吃,會到村裡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清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我的話句句聽;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後劈柴,掏米,米下了鍋,要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口看,只見豆撒得一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別家去玩的;各處去一問,果然沒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尋。直到下半天,尋來尋去尋到山坳裡,看見刺柴上掛著一隻他的小鞋。大家都說,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他果然躺在草窠裡,肚裡的五臟已經都給吃空了,手上還緊緊的捏著那隻小籃呢。……” 她接著但是嗚咽,說不出成句的話來。 ——魯迅《祝福》

這是一段再熟悉不過的的內容,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似乎也逐漸成為我們文化生活中的一個隱喻,我們說某人是“祥林嫂”,大多是在說這人受了很大的委屈,要不停的訴說。那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祥林嫂要跟人不停的訴說她的遭遇,訴說她的孩子的慘狀,難道她心裡就不會疼麼?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溝通只是說話的功能之一

很早的時候,有個調研數據顯示——一般而言,女性平均一天說兩萬字,男性也會說七千字。如果就我們日常的衣食住行而言,別說兩萬字、七千字,可能有一千字就可以解決日常的溝通必須,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說這麼多話?

這裡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一個問題,溝通只是說話的最基本功能,而且是之一。在不仔細思考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說話就是溝通,就是要讓別人明白自己的意思,瞭解別人的意思,雙方達成一致之後,形成一種共同意識,來去指導雙方的行為。

如果你去餐廳,你會說幫我來一份沙拉,一個三明治外加一杯橙汁,服務員會跟你說,好的大概需要十五分鐘,一共八十塊錢,請您旁邊稍等。這是個典型的溝通式說話,目標明確,信息清晰。但仔細思考一下,我們生活中又有多少是這樣的談話呢?

“鹿晗跟關曉彤在一起了,娛樂圈真難猜”“那個明星又出軌了,渣男”“張總昨天離職了,好可惜”,生活中,似乎充斥著這樣的話題,關於他人的八卦,對於事情的評論,這些內容似乎與我們的實際的行為沒有什麼關係,某個明星的出軌行為,並不會影響我們午飯吃什麼,但我們把這些當作話題,有很大一部分功能是社交,說話並不是需要溝通什麼信息,而是需要通過一些內容,來建立一種社交關係。

祥林嫂不停的訴說自己孩子的遭遇,一定不是為了信息傳遞,畢竟大部分人都聽過了,不需要再聽一遍這些信息,已經失去了有效性。那祥林嫂是為了社交麼?看起來也並不是,這種喪子之痛,並不適合拿來做一種社交話題,而且祥林嫂似乎也並不是為了博取同情,所以在這背後,一定隱藏著說話的一個更深層次的功能。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訴說是情緒的消解

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你遭遇了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比如早上把車撞了,或者丟了什麼東西,或者工作上做了一件錯事,被領導罵了之後,就很希望去跟周圍的人傾訴一下,而且不只是一個人,我們會把事情的經過,跟很多人重複的說上幾遍,這樣也就心裡舒坦了。

以前在學《祝福》這一課的時候,都會覺得祥林嫂是瘋了,精神不好才會這樣。那麼回想一下,我們自己是不是也瘋了,精神不好,才會把這些生活的不如意反覆的去跟別人訴說?

我們平時會說,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猝不及防。我們往往會沉溺在幸福之中,並不會因為這種突然而有任何不舒服。而幸福和不幸一定是伴生的,不幸來的腳步,甚至比幸福更加迅猛。而人類大腦的進化,似乎還不足以消化這種不幸帶來的打擊。就像牛要反芻一樣,我們需要在受到不幸的震驚之後,將事情還原,訴說,從而慢慢撫平這種情緒給我們帶來的精神的打擊。

就像很多在戰場上的士兵迴歸家園之後,會有精神上的錯亂。在遭遇大的天災人禍之後,人們的人們心裡重建的難度要遠大於實際的建築重建的難度。就像911在美國人心中撕開的裂痕,不是重建世貿大廈就可以彌合的,而十年前“512”大地震中的倖存者們,很多應該還在對抗著心中的餘震。

這也就是為什麼“心理干預”這個工作存在的原因,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痛苦,可以通過訴說,但遇到了大風浪,可能我們喪失了訴說的機會,就需要專業的心理干預進行疏導。不過也由此可見,說話的一個更深層次的作用,就是撫平創傷,在面對巨大變化的時候,用訴說來消解不安而又焦慮的情緒。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訴說是意義的構建

看兩個不同的描述

“X大於Y,Y大於Z,所以X大於Z。”

“國王死了,王后也死了,王子逃出了宮。”

有學者曾經總結,在人類的思維裡面,有兩種,一種可以叫做範式性的,或者邏輯性的,也就是我們常常碰到的科學性的思維。還有一種,可以叫做敘事性的,或者構建性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社會科學的思維。

剛才的描述裡面,XYZ的描述,是一種邏輯性的,在裡面我們看到的可能只有公理,但在國王王后王子的描述裡面,我們似乎看到了更多的意義。在科學思維裡,強調的是新舊範式的更替,一種新的科學思想代替舊的科學思想,他研究的是自然實在,而指向的也是自然是在。

敘事性思維裡面,我們似乎並不關心實在,而是再通過一種故事的訴說,完成一種意義的構建,完成自我的解釋和自我的形成。可能一個孩子,無法分辨漫威宇宙和真是宇宙,會覺得自己未來會變成蜘蛛俠或者覺得自己的爸爸就是天上飛的超人。但一個成人,不僅可以分辨虛構內容和現實內容,而且可以不停在虛構與現實之間穿梭,而不至於迷失自己。

所以說這種構建的能力並不是天生存在的,而是在我們不斷地成長過程中習得的。這種成長,就是我們每一次的訴說。面對大自然的花謝花開,雲捲雲舒,潮起潮落,陰晴圓缺,我們欣賞,但這些有什麼意義?怎麼去訴說,怎麼去理解,怎麼去分享呢?

我們可以如李白那樣人舞月凌亂,也可以像柳永一般衣帶漸寬終不悔,將離愁別緒,家國情仇寄於明月清秋。人生在世,可以說什麼都是沒有意義的,但也可以什麼都看作是有意義的,我們就是在無意義的自然中去尋找、去發現,去構建意義,去消解自我,再形成自我。

我們每天都在被不同的故事所感動、所激勵或者所激怒。我們聽著別人的成功,而嚮往著自己的成功,我們看著別人的愛情,而嚮往著愛情,我們感受著別人的悲劇,而希望避免悲劇。在一個雞湯氾濫的年代,故事變得廉價而且不精緻,但這些就好像是我們生活中一個個意義的單元、意義的符號,揮之不去。

很少有人會為了XYZ所痴迷,但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卻收穫了無數人的眼淚。故事的魅力,在於用時間把因果關聯起來之後,注入了人類最基本的情感,我們從故事中讀到的是他人的精力,而讀出的卻是自己的情感。

都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並不是因為我們對文字理解的不同,也不是莎士比亞的魔力,只是在於每個人的經歷造就了每個人的不同情感,不同的情感與同樣的故事會發生不同的共鳴,構建不同的意義。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讀出了復仇,有人讀出了可悲,有人讀出了背叛,有人讀出了遺棄。

"

在電影宇宙裡面,有這麼個道理——死於話多。

很多反派在殺人或者毀滅世界之前,都會叨逼叨的發表長篇大論,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強調自己作惡的正義性。就連酷炸的復仇者聯盟裡面的滅霸,也逃脫不了這個俗套。這難道是導演為了湊劇情非要添加的,還是有他們反派的內心訴求?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來,接著說。“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裡沒有食吃,會到村裡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清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我的話句句聽;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後劈柴,掏米,米下了鍋,要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口看,只見豆撒得一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別家去玩的;各處去一問,果然沒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尋。直到下半天,尋來尋去尋到山坳裡,看見刺柴上掛著一隻他的小鞋。大家都說,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他果然躺在草窠裡,肚裡的五臟已經都給吃空了,手上還緊緊的捏著那隻小籃呢。……” 她接著但是嗚咽,說不出成句的話來。 ——魯迅《祝福》

這是一段再熟悉不過的的內容,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似乎也逐漸成為我們文化生活中的一個隱喻,我們說某人是“祥林嫂”,大多是在說這人受了很大的委屈,要不停的訴說。那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祥林嫂要跟人不停的訴說她的遭遇,訴說她的孩子的慘狀,難道她心裡就不會疼麼?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溝通只是說話的功能之一

很早的時候,有個調研數據顯示——一般而言,女性平均一天說兩萬字,男性也會說七千字。如果就我們日常的衣食住行而言,別說兩萬字、七千字,可能有一千字就可以解決日常的溝通必須,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說這麼多話?

這裡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一個問題,溝通只是說話的最基本功能,而且是之一。在不仔細思考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說話就是溝通,就是要讓別人明白自己的意思,瞭解別人的意思,雙方達成一致之後,形成一種共同意識,來去指導雙方的行為。

如果你去餐廳,你會說幫我來一份沙拉,一個三明治外加一杯橙汁,服務員會跟你說,好的大概需要十五分鐘,一共八十塊錢,請您旁邊稍等。這是個典型的溝通式說話,目標明確,信息清晰。但仔細思考一下,我們生活中又有多少是這樣的談話呢?

“鹿晗跟關曉彤在一起了,娛樂圈真難猜”“那個明星又出軌了,渣男”“張總昨天離職了,好可惜”,生活中,似乎充斥著這樣的話題,關於他人的八卦,對於事情的評論,這些內容似乎與我們的實際的行為沒有什麼關係,某個明星的出軌行為,並不會影響我們午飯吃什麼,但我們把這些當作話題,有很大一部分功能是社交,說話並不是需要溝通什麼信息,而是需要通過一些內容,來建立一種社交關係。

祥林嫂不停的訴說自己孩子的遭遇,一定不是為了信息傳遞,畢竟大部分人都聽過了,不需要再聽一遍這些信息,已經失去了有效性。那祥林嫂是為了社交麼?看起來也並不是,這種喪子之痛,並不適合拿來做一種社交話題,而且祥林嫂似乎也並不是為了博取同情,所以在這背後,一定隱藏著說話的一個更深層次的功能。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訴說是情緒的消解

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你遭遇了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比如早上把車撞了,或者丟了什麼東西,或者工作上做了一件錯事,被領導罵了之後,就很希望去跟周圍的人傾訴一下,而且不只是一個人,我們會把事情的經過,跟很多人重複的說上幾遍,這樣也就心裡舒坦了。

以前在學《祝福》這一課的時候,都會覺得祥林嫂是瘋了,精神不好才會這樣。那麼回想一下,我們自己是不是也瘋了,精神不好,才會把這些生活的不如意反覆的去跟別人訴說?

我們平時會說,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猝不及防。我們往往會沉溺在幸福之中,並不會因為這種突然而有任何不舒服。而幸福和不幸一定是伴生的,不幸來的腳步,甚至比幸福更加迅猛。而人類大腦的進化,似乎還不足以消化這種不幸帶來的打擊。就像牛要反芻一樣,我們需要在受到不幸的震驚之後,將事情還原,訴說,從而慢慢撫平這種情緒給我們帶來的精神的打擊。

就像很多在戰場上的士兵迴歸家園之後,會有精神上的錯亂。在遭遇大的天災人禍之後,人們的人們心裡重建的難度要遠大於實際的建築重建的難度。就像911在美國人心中撕開的裂痕,不是重建世貿大廈就可以彌合的,而十年前“512”大地震中的倖存者們,很多應該還在對抗著心中的餘震。

這也就是為什麼“心理干預”這個工作存在的原因,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痛苦,可以通過訴說,但遇到了大風浪,可能我們喪失了訴說的機會,就需要專業的心理干預進行疏導。不過也由此可見,說話的一個更深層次的作用,就是撫平創傷,在面對巨大變化的時候,用訴說來消解不安而又焦慮的情緒。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訴說是意義的構建

看兩個不同的描述

“X大於Y,Y大於Z,所以X大於Z。”

“國王死了,王后也死了,王子逃出了宮。”

有學者曾經總結,在人類的思維裡面,有兩種,一種可以叫做範式性的,或者邏輯性的,也就是我們常常碰到的科學性的思維。還有一種,可以叫做敘事性的,或者構建性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社會科學的思維。

剛才的描述裡面,XYZ的描述,是一種邏輯性的,在裡面我們看到的可能只有公理,但在國王王后王子的描述裡面,我們似乎看到了更多的意義。在科學思維裡,強調的是新舊範式的更替,一種新的科學思想代替舊的科學思想,他研究的是自然實在,而指向的也是自然是在。

敘事性思維裡面,我們似乎並不關心實在,而是再通過一種故事的訴說,完成一種意義的構建,完成自我的解釋和自我的形成。可能一個孩子,無法分辨漫威宇宙和真是宇宙,會覺得自己未來會變成蜘蛛俠或者覺得自己的爸爸就是天上飛的超人。但一個成人,不僅可以分辨虛構內容和現實內容,而且可以不停在虛構與現實之間穿梭,而不至於迷失自己。

所以說這種構建的能力並不是天生存在的,而是在我們不斷地成長過程中習得的。這種成長,就是我們每一次的訴說。面對大自然的花謝花開,雲捲雲舒,潮起潮落,陰晴圓缺,我們欣賞,但這些有什麼意義?怎麼去訴說,怎麼去理解,怎麼去分享呢?

我們可以如李白那樣人舞月凌亂,也可以像柳永一般衣帶漸寬終不悔,將離愁別緒,家國情仇寄於明月清秋。人生在世,可以說什麼都是沒有意義的,但也可以什麼都看作是有意義的,我們就是在無意義的自然中去尋找、去發現,去構建意義,去消解自我,再形成自我。

我們每天都在被不同的故事所感動、所激勵或者所激怒。我們聽著別人的成功,而嚮往著自己的成功,我們看著別人的愛情,而嚮往著愛情,我們感受著別人的悲劇,而希望避免悲劇。在一個雞湯氾濫的年代,故事變得廉價而且不精緻,但這些就好像是我們生活中一個個意義的單元、意義的符號,揮之不去。

很少有人會為了XYZ所痴迷,但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卻收穫了無數人的眼淚。故事的魅力,在於用時間把因果關聯起來之後,注入了人類最基本的情感,我們從故事中讀到的是他人的精力,而讀出的卻是自己的情感。

都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並不是因為我們對文字理解的不同,也不是莎士比亞的魔力,只是在於每個人的經歷造就了每個人的不同情感,不同的情感與同樣的故事會發生不同的共鳴,構建不同的意義。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讀出了復仇,有人讀出了可悲,有人讀出了背叛,有人讀出了遺棄。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心是世界的,世界也是心的

我們從小被教導,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第一性的。沒錯,我們的心是世界的反應,也是由我們在世界裡面遇到的事情所構建的,我們每天經歷的事情,都會沉澱成一個個的故事,在我們心裡面不停的搭建,形成我們內心的大廈。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我們每一個個體而言,心就是我們的全部。我們關心花謝花開,因為帶給我們美感,我們關心陰晴圓缺,因為寄語了鄉愁,世界發生的一切,與我的關聯,就在於心中。每個人,對於同樣的東西,同樣的事情,同樣的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體驗,如果說世界塑造了心,而在心中,我們又重塑了世界。

在心之內,世界就是我,在心之外,世界與我何干。

"

在電影宇宙裡面,有這麼個道理——死於話多。

很多反派在殺人或者毀滅世界之前,都會叨逼叨的發表長篇大論,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強調自己作惡的正義性。就連酷炸的復仇者聯盟裡面的滅霸,也逃脫不了這個俗套。這難道是導演為了湊劇情非要添加的,還是有他們反派的內心訴求?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來,接著說。“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裡沒有食吃,會到村裡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清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我的話句句聽;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後劈柴,掏米,米下了鍋,要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口看,只見豆撒得一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別家去玩的;各處去一問,果然沒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尋。直到下半天,尋來尋去尋到山坳裡,看見刺柴上掛著一隻他的小鞋。大家都說,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他果然躺在草窠裡,肚裡的五臟已經都給吃空了,手上還緊緊的捏著那隻小籃呢。……” 她接著但是嗚咽,說不出成句的話來。 ——魯迅《祝福》

這是一段再熟悉不過的的內容,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似乎也逐漸成為我們文化生活中的一個隱喻,我們說某人是“祥林嫂”,大多是在說這人受了很大的委屈,要不停的訴說。那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祥林嫂要跟人不停的訴說她的遭遇,訴說她的孩子的慘狀,難道她心裡就不會疼麼?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溝通只是說話的功能之一

很早的時候,有個調研數據顯示——一般而言,女性平均一天說兩萬字,男性也會說七千字。如果就我們日常的衣食住行而言,別說兩萬字、七千字,可能有一千字就可以解決日常的溝通必須,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說這麼多話?

這裡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一個問題,溝通只是說話的最基本功能,而且是之一。在不仔細思考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說話就是溝通,就是要讓別人明白自己的意思,瞭解別人的意思,雙方達成一致之後,形成一種共同意識,來去指導雙方的行為。

如果你去餐廳,你會說幫我來一份沙拉,一個三明治外加一杯橙汁,服務員會跟你說,好的大概需要十五分鐘,一共八十塊錢,請您旁邊稍等。這是個典型的溝通式說話,目標明確,信息清晰。但仔細思考一下,我們生活中又有多少是這樣的談話呢?

“鹿晗跟關曉彤在一起了,娛樂圈真難猜”“那個明星又出軌了,渣男”“張總昨天離職了,好可惜”,生活中,似乎充斥著這樣的話題,關於他人的八卦,對於事情的評論,這些內容似乎與我們的實際的行為沒有什麼關係,某個明星的出軌行為,並不會影響我們午飯吃什麼,但我們把這些當作話題,有很大一部分功能是社交,說話並不是需要溝通什麼信息,而是需要通過一些內容,來建立一種社交關係。

祥林嫂不停的訴說自己孩子的遭遇,一定不是為了信息傳遞,畢竟大部分人都聽過了,不需要再聽一遍這些信息,已經失去了有效性。那祥林嫂是為了社交麼?看起來也並不是,這種喪子之痛,並不適合拿來做一種社交話題,而且祥林嫂似乎也並不是為了博取同情,所以在這背後,一定隱藏著說話的一個更深層次的功能。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訴說是情緒的消解

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你遭遇了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比如早上把車撞了,或者丟了什麼東西,或者工作上做了一件錯事,被領導罵了之後,就很希望去跟周圍的人傾訴一下,而且不只是一個人,我們會把事情的經過,跟很多人重複的說上幾遍,這樣也就心裡舒坦了。

以前在學《祝福》這一課的時候,都會覺得祥林嫂是瘋了,精神不好才會這樣。那麼回想一下,我們自己是不是也瘋了,精神不好,才會把這些生活的不如意反覆的去跟別人訴說?

我們平時會說,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猝不及防。我們往往會沉溺在幸福之中,並不會因為這種突然而有任何不舒服。而幸福和不幸一定是伴生的,不幸來的腳步,甚至比幸福更加迅猛。而人類大腦的進化,似乎還不足以消化這種不幸帶來的打擊。就像牛要反芻一樣,我們需要在受到不幸的震驚之後,將事情還原,訴說,從而慢慢撫平這種情緒給我們帶來的精神的打擊。

就像很多在戰場上的士兵迴歸家園之後,會有精神上的錯亂。在遭遇大的天災人禍之後,人們的人們心裡重建的難度要遠大於實際的建築重建的難度。就像911在美國人心中撕開的裂痕,不是重建世貿大廈就可以彌合的,而十年前“512”大地震中的倖存者們,很多應該還在對抗著心中的餘震。

這也就是為什麼“心理干預”這個工作存在的原因,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痛苦,可以通過訴說,但遇到了大風浪,可能我們喪失了訴說的機會,就需要專業的心理干預進行疏導。不過也由此可見,說話的一個更深層次的作用,就是撫平創傷,在面對巨大變化的時候,用訴說來消解不安而又焦慮的情緒。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訴說是意義的構建

看兩個不同的描述

“X大於Y,Y大於Z,所以X大於Z。”

“國王死了,王后也死了,王子逃出了宮。”

有學者曾經總結,在人類的思維裡面,有兩種,一種可以叫做範式性的,或者邏輯性的,也就是我們常常碰到的科學性的思維。還有一種,可以叫做敘事性的,或者構建性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社會科學的思維。

剛才的描述裡面,XYZ的描述,是一種邏輯性的,在裡面我們看到的可能只有公理,但在國王王后王子的描述裡面,我們似乎看到了更多的意義。在科學思維裡,強調的是新舊範式的更替,一種新的科學思想代替舊的科學思想,他研究的是自然實在,而指向的也是自然是在。

敘事性思維裡面,我們似乎並不關心實在,而是再通過一種故事的訴說,完成一種意義的構建,完成自我的解釋和自我的形成。可能一個孩子,無法分辨漫威宇宙和真是宇宙,會覺得自己未來會變成蜘蛛俠或者覺得自己的爸爸就是天上飛的超人。但一個成人,不僅可以分辨虛構內容和現實內容,而且可以不停在虛構與現實之間穿梭,而不至於迷失自己。

所以說這種構建的能力並不是天生存在的,而是在我們不斷地成長過程中習得的。這種成長,就是我們每一次的訴說。面對大自然的花謝花開,雲捲雲舒,潮起潮落,陰晴圓缺,我們欣賞,但這些有什麼意義?怎麼去訴說,怎麼去理解,怎麼去分享呢?

我們可以如李白那樣人舞月凌亂,也可以像柳永一般衣帶漸寬終不悔,將離愁別緒,家國情仇寄於明月清秋。人生在世,可以說什麼都是沒有意義的,但也可以什麼都看作是有意義的,我們就是在無意義的自然中去尋找、去發現,去構建意義,去消解自我,再形成自我。

我們每天都在被不同的故事所感動、所激勵或者所激怒。我們聽著別人的成功,而嚮往著自己的成功,我們看著別人的愛情,而嚮往著愛情,我們感受著別人的悲劇,而希望避免悲劇。在一個雞湯氾濫的年代,故事變得廉價而且不精緻,但這些就好像是我們生活中一個個意義的單元、意義的符號,揮之不去。

很少有人會為了XYZ所痴迷,但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卻收穫了無數人的眼淚。故事的魅力,在於用時間把因果關聯起來之後,注入了人類最基本的情感,我們從故事中讀到的是他人的精力,而讀出的卻是自己的情感。

都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並不是因為我們對文字理解的不同,也不是莎士比亞的魔力,只是在於每個人的經歷造就了每個人的不同情感,不同的情感與同樣的故事會發生不同的共鳴,構建不同的意義。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讀出了復仇,有人讀出了可悲,有人讀出了背叛,有人讀出了遺棄。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心是世界的,世界也是心的

我們從小被教導,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第一性的。沒錯,我們的心是世界的反應,也是由我們在世界裡面遇到的事情所構建的,我們每天經歷的事情,都會沉澱成一個個的故事,在我們心裡面不停的搭建,形成我們內心的大廈。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我們每一個個體而言,心就是我們的全部。我們關心花謝花開,因為帶給我們美感,我們關心陰晴圓缺,因為寄語了鄉愁,世界發生的一切,與我的關聯,就在於心中。每個人,對於同樣的東西,同樣的事情,同樣的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體驗,如果說世界塑造了心,而在心中,我們又重塑了世界。

在心之內,世界就是我,在心之外,世界與我何干。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死於話多?

10 minutes 祥林嫂 a day,keep 焦慮 away

訴說,是信息的傳遞,更是我們社交當中的潤滑劑,但訴說的意義遠不止於此,他可以幫我們消解情緒,構建意義,在茫茫空洞的宇宙中,建一艘能夠自己漂流的小船,用訴說當中的故事,來去對抗人生的虛無與孤獨。

回到祥林嫂,用魯迅的語氣來說,祥林嫂,許是瘋了,我們沒瘋,也不遠了。無需嘲笑,祥林嫂做了該做的,對我們而言,那樣也並沒有不好。

訴說,講故事,沒事的時候,多去試試,可以對別人,也可以對自己。哪怕是寫一封永遠也不會寄出去的信,當你將心中的故事固定在某一種介質上的時候,你會發現,心中的芥蒂,會慢慢的放開,人會釋懷,一切變得輕鬆起來。一次不行,就十次,十次不行,就在來十次。

別說反派是“祥林嫂”,所有人心中都住著一個“祥林嫂”。世界是物質的,也是訴說的,我們在訴說中,認識了世界,也認識了自己,我們也在訴說中,找到了真正的意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