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香港的教育“病”了 拯救病態需要勇氣與魄力'

"

中新網8月17日電 香港《大公報》17日發表社評指,香港“病”了,首先是教育“病”了。部分老師不像老師,誤人子弟;部分學生不像學生,聚嘯街頭,目無法紀。亂港集團九月開學後再搞罷課,以孩子們的學業與前途為賭注,牟取骯髒的政治利益,用心歹毒、手段凶殘。

全文摘編如下:

清朝的龔自珍在《病梅館記》中寫道,江浙一帶以扭曲病態的梅樹為美,“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這是以梅喻人,託物議政,對走火入魔、殘害人才的腐敗科舉制度進行猛烈抨擊。如果將文中的“江浙”換成香港,“文人畫士”換成“黃絲”老師,而“病梅”代表備受病態教育洗腦的年輕人,不就是香港教育的現實寫照嗎?

香港“病”了,首先是教育“病”了。無論是五年前的非法“佔中”,還是這次的“反送中”,充當“炮灰”的都是年輕人;多所高等院校的學生會組織及學聯,由“港獨”分子把持;因鼓吹“香港民族論”、“武裝起義”等謬論而被樑振英點名批評的《學苑》雜誌,正是港大學生會刊物;不少打正旗號的“港獨”組織,骨幹不是中學生就是大學生。

一張白紙,可以畫最新最美的圖畫,也可以胡亂塗鴉。孩子們的價值觀主要來自父母及學校,學校扮演的角色更重。但可悲的是,大部分的辦學團體有著鮮明的政治傾向。教育未能導正風氣,為“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培養接班人,反而歪風勁吹,為亂港勢力輸送了一代又一代的新血,令人痛心,令人嘆息。

偌大校園,早已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在持續半年的“反送中”惡浪中,不少學校捲入其中。反對派早前發動“三罷”,“罷課”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最近兩個多月,暴力不斷升級,有教師涉襲擊遊客被捕,有老師發表辱警言論,更有毒舌副校長不僅詛咒警員早死,連他們的孩子都不放過,亦有不少警員的孩子在學校受欺凌。令人莫名其妙的是,儘管這些“黃師”言行激起社會強烈反響,但至今沒有一個人受懲罰。人們不禁要問,是誰在包庇他們?

部分老師不像老師,誤人子弟;部分學生不像學生,聚嘯街頭,目無法紀。更有甚者,如今民意出現逆轉,向暴力說“不”大勢所趨,亂港集團眼見“反送中”無以為繼,決定九月開學後再搞罷課,延續“亂港”火種,這是以孩子們的學業與前途為賭注向特區政府施壓,牟取骯髒的政治利益,用心何其歹毒,手段何其凶殘。

解決不了教育問題,香港難有寧日。龔自珍誓言拯救病梅:“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香港教育能否在可見的未來撥亂反正,關鍵看特區政府有無決心與魄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