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MUJI 在中國的“極簡”敵人'

"

編譯 | 王睿

編輯 | 志潼

"

編譯 | 王睿

編輯 | 志潼

無印良品MUJI 在中國的“極簡”敵人

無印良品(MUJI),意味著“沒有品牌的優質產品”,起初只在日本超市裡銷售普通的家用產品。如今,其門店已接近 1,000 家,產品種類達 7,000 種;同時為與國內的類似生活方式品牌競爭,無印良品還開始涉足酒店業務。

在每個 MUJI 門店中銷售的一切產品,小到一支筆,大到一張床,甚至 Logo 本身——最簡單的字體寫出的 4 個加粗字母 MUJI,加上 4 個漢字寫出的日文名稱“無印良品”——都處處體現著簡約。不奢侈,不惹眼,不聒噪。

在一個奢侈成風的時代,MUJI 卻在日本和海外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你可以在世界最著名的購物街上看到 MUJI 的招牌——紐約的第五大道、倫敦的牛津街、新加坡的烏節路和巴黎的第九大道等等。

截至 2019 年 2 月底,包含咖啡館及其旗下的 IDéE 商店,MUJI 共開有 975 家門店,其中 519 家位於海外。這對於一個起初只是銷售普通家用產品的品牌來說,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飛躍了。

"

編譯 | 王睿

編輯 | 志潼

無印良品MUJI 在中國的“極簡”敵人

無印良品(MUJI),意味著“沒有品牌的優質產品”,起初只在日本超市裡銷售普通的家用產品。如今,其門店已接近 1,000 家,產品種類達 7,000 種;同時為與國內的類似生活方式品牌競爭,無印良品還開始涉足酒店業務。

在每個 MUJI 門店中銷售的一切產品,小到一支筆,大到一張床,甚至 Logo 本身——最簡單的字體寫出的 4 個加粗字母 MUJI,加上 4 個漢字寫出的日文名稱“無印良品”——都處處體現著簡約。不奢侈,不惹眼,不聒噪。

在一個奢侈成風的時代,MUJI 卻在日本和海外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你可以在世界最著名的購物街上看到 MUJI 的招牌——紐約的第五大道、倫敦的牛津街、新加坡的烏節路和巴黎的第九大道等等。

截至 2019 年 2 月底,包含咖啡館及其旗下的 IDéE 商店,MUJI 共開有 975 家門店,其中 519 家位於海外。這對於一個起初只是銷售普通家用產品的品牌來說,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飛躍了。

無印良品MUJI 在中國的“極簡”敵人

“無印”意味著“沒有品牌”,而“良品”意味著“優質的產品”。“無印良品”這一簡潔的名稱從 1980 年 12 月開始一直沿用至今,彼時,無印良品的商品第一次在西友超市開售。

“1980 年,無印良品(MUJI)在日本成立,是作為當時社會消費習慣的對立面而存在的,”良品計畫(MUJI 所屬集團)的公關和可持續發展部發言人如是介紹。

“一方面,外國的奢侈品牌在日益繁榮的經濟環境中越來越受歡迎。但另一方面,價格便宜、質量低劣的商品也佔據了市場,使得消費模式兩極分化。”

“而 MUJI 的出現,則被認為是對這種狀況的批判。我們的目的是迴歸‘商品價值來源於實用’的價值觀,並實現生活與物品之間的平衡。”

MUJI 產品開發重點關注 3 個環節——材料選擇、製造工藝的監控、簡化包裝。

“MUJI 的概念在於:通過合理地設計,強調物品的內在吸引力,通過細緻地消除冗餘部分,呼應日本的傳統美學——“素”的概念。“簡約”不只是質樸或節儉,而是一種比奢侈品更有吸引力的美學態度。

這種美學態度源於日本皇室、貴族和神職階層的傳統審美內核。例如,令許多外國人感到驚訝的是,雖然京都的皇宮龐大,寬敞的外部花園也被精心打理,但建築內部卻很簡單,地板鋪有榻榻米,牆壁僅以白漿粉刷,木質橫樑不加修飾裸露在外。雖然也會有精美的書卷和昂貴的藝術品,比如繪畫、陶瓷和金屬製品等裝飾其間,但整體感覺是十分簡約的。

"

編譯 | 王睿

編輯 | 志潼

無印良品MUJI 在中國的“極簡”敵人

無印良品(MUJI),意味著“沒有品牌的優質產品”,起初只在日本超市裡銷售普通的家用產品。如今,其門店已接近 1,000 家,產品種類達 7,000 種;同時為與國內的類似生活方式品牌競爭,無印良品還開始涉足酒店業務。

在每個 MUJI 門店中銷售的一切產品,小到一支筆,大到一張床,甚至 Logo 本身——最簡單的字體寫出的 4 個加粗字母 MUJI,加上 4 個漢字寫出的日文名稱“無印良品”——都處處體現著簡約。不奢侈,不惹眼,不聒噪。

在一個奢侈成風的時代,MUJI 卻在日本和海外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你可以在世界最著名的購物街上看到 MUJI 的招牌——紐約的第五大道、倫敦的牛津街、新加坡的烏節路和巴黎的第九大道等等。

截至 2019 年 2 月底,包含咖啡館及其旗下的 IDéE 商店,MUJI 共開有 975 家門店,其中 519 家位於海外。這對於一個起初只是銷售普通家用產品的品牌來說,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飛躍了。

無印良品MUJI 在中國的“極簡”敵人

“無印”意味著“沒有品牌”,而“良品”意味著“優質的產品”。“無印良品”這一簡潔的名稱從 1980 年 12 月開始一直沿用至今,彼時,無印良品的商品第一次在西友超市開售。

“1980 年,無印良品(MUJI)在日本成立,是作為當時社會消費習慣的對立面而存在的,”良品計畫(MUJI 所屬集團)的公關和可持續發展部發言人如是介紹。

“一方面,外國的奢侈品牌在日益繁榮的經濟環境中越來越受歡迎。但另一方面,價格便宜、質量低劣的商品也佔據了市場,使得消費模式兩極分化。”

“而 MUJI 的出現,則被認為是對這種狀況的批判。我們的目的是迴歸‘商品價值來源於實用’的價值觀,並實現生活與物品之間的平衡。”

MUJI 產品開發重點關注 3 個環節——材料選擇、製造工藝的監控、簡化包裝。

“MUJI 的概念在於:通過合理地設計,強調物品的內在吸引力,通過細緻地消除冗餘部分,呼應日本的傳統美學——“素”的概念。“簡約”不只是質樸或節儉,而是一種比奢侈品更有吸引力的美學態度。

這種美學態度源於日本皇室、貴族和神職階層的傳統審美內核。例如,令許多外國人感到驚訝的是,雖然京都的皇宮龐大,寬敞的外部花園也被精心打理,但建築內部卻很簡單,地板鋪有榻榻米,牆壁僅以白漿粉刷,木質橫樑不加修飾裸露在外。雖然也會有精美的書卷和昂貴的藝術品,比如繪畫、陶瓷和金屬製品等裝飾其間,但整體感覺是十分簡約的。

無印良品MUJI 在中國的“極簡”敵人

而對於普通的日本家庭來說,更擔憂的是家庭住宅空間不足,這意味著節省空間、使用便利是選購的首要條件,這關乎生活成本。

起初,MUJI 僅有 40 種產品,以低價為賣點,銷售得都是日本家庭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產品:筆、筆記本、簡易收納盒、廚房用品以及食品。一切都是用透明塑料包裹的,棕色標籤,紅色 logo。

日本的零售商經常因包裝浪費被指責,而 MUJI 為了實現減少浪費的承諾 ,甚至開始從意大利麵條的形狀上想辦法,從環形改為 U 型。

MUJI 還於 1981 年推出其首個服裝系列,並於次年推出批發業務。

“我們設計和開發的產品,從傳統標準上來看會被認為是不合格的,但我們就是通過這些產品來推廣 MUJI 這一品牌的,而且我們的產品實際上質量非常好,”品牌發言人說道。

“我們不斷向市場推出高品質的產品,但價格低於普遍水平。”

MUJI 儘量避免在廣告或其他營銷方式上的投入,而是依靠產品質量和簡化便捷的購物體驗塑造口碑。在 MUJI 商店中,從陳列到簡約設計的員工工服,都體現了這一理念。

1983 年 6 月,MUJI 的第一家獨立門店在東京的青山區開業,第二年,MUJI 開始了積極的擴張,在較大的西友百貨中開設店鋪。

1986 年,MUJI 開始在海外採購和生產部分產品;1989 年,良品計畫集團成立,以接管原西友的 MUJI 業務;1991 年與 Liberty 合作,於倫敦卡納比街開設了第一家海外店。

在海內外聲名鵲起的 MUJI,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於 1998 上市。如今,其在售品類已超過 7000 餘種。

然而,國內很多品牌也迅速抓住了 MUJI 具有開創性的商業策略,並在那些能實現極低的成本控制的國家,蠶食了 MUJI 的市場份額。例如,Miniso,Nome 和 OCE 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些品牌提供著同樣簡約,但更為便宜的產品。這無疑影響了 MUJI 在中國的銷售和盈利。

"

編譯 | 王睿

編輯 | 志潼

無印良品MUJI 在中國的“極簡”敵人

無印良品(MUJI),意味著“沒有品牌的優質產品”,起初只在日本超市裡銷售普通的家用產品。如今,其門店已接近 1,000 家,產品種類達 7,000 種;同時為與國內的類似生活方式品牌競爭,無印良品還開始涉足酒店業務。

在每個 MUJI 門店中銷售的一切產品,小到一支筆,大到一張床,甚至 Logo 本身——最簡單的字體寫出的 4 個加粗字母 MUJI,加上 4 個漢字寫出的日文名稱“無印良品”——都處處體現著簡約。不奢侈,不惹眼,不聒噪。

在一個奢侈成風的時代,MUJI 卻在日本和海外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你可以在世界最著名的購物街上看到 MUJI 的招牌——紐約的第五大道、倫敦的牛津街、新加坡的烏節路和巴黎的第九大道等等。

截至 2019 年 2 月底,包含咖啡館及其旗下的 IDéE 商店,MUJI 共開有 975 家門店,其中 519 家位於海外。這對於一個起初只是銷售普通家用產品的品牌來說,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飛躍了。

無印良品MUJI 在中國的“極簡”敵人

“無印”意味著“沒有品牌”,而“良品”意味著“優質的產品”。“無印良品”這一簡潔的名稱從 1980 年 12 月開始一直沿用至今,彼時,無印良品的商品第一次在西友超市開售。

“1980 年,無印良品(MUJI)在日本成立,是作為當時社會消費習慣的對立面而存在的,”良品計畫(MUJI 所屬集團)的公關和可持續發展部發言人如是介紹。

“一方面,外國的奢侈品牌在日益繁榮的經濟環境中越來越受歡迎。但另一方面,價格便宜、質量低劣的商品也佔據了市場,使得消費模式兩極分化。”

“而 MUJI 的出現,則被認為是對這種狀況的批判。我們的目的是迴歸‘商品價值來源於實用’的價值觀,並實現生活與物品之間的平衡。”

MUJI 產品開發重點關注 3 個環節——材料選擇、製造工藝的監控、簡化包裝。

“MUJI 的概念在於:通過合理地設計,強調物品的內在吸引力,通過細緻地消除冗餘部分,呼應日本的傳統美學——“素”的概念。“簡約”不只是質樸或節儉,而是一種比奢侈品更有吸引力的美學態度。

這種美學態度源於日本皇室、貴族和神職階層的傳統審美內核。例如,令許多外國人感到驚訝的是,雖然京都的皇宮龐大,寬敞的外部花園也被精心打理,但建築內部卻很簡單,地板鋪有榻榻米,牆壁僅以白漿粉刷,木質橫樑不加修飾裸露在外。雖然也會有精美的書卷和昂貴的藝術品,比如繪畫、陶瓷和金屬製品等裝飾其間,但整體感覺是十分簡約的。

無印良品MUJI 在中國的“極簡”敵人

而對於普通的日本家庭來說,更擔憂的是家庭住宅空間不足,這意味著節省空間、使用便利是選購的首要條件,這關乎生活成本。

起初,MUJI 僅有 40 種產品,以低價為賣點,銷售得都是日本家庭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產品:筆、筆記本、簡易收納盒、廚房用品以及食品。一切都是用透明塑料包裹的,棕色標籤,紅色 logo。

日本的零售商經常因包裝浪費被指責,而 MUJI 為了實現減少浪費的承諾 ,甚至開始從意大利麵條的形狀上想辦法,從環形改為 U 型。

MUJI 還於 1981 年推出其首個服裝系列,並於次年推出批發業務。

“我們設計和開發的產品,從傳統標準上來看會被認為是不合格的,但我們就是通過這些產品來推廣 MUJI 這一品牌的,而且我們的產品實際上質量非常好,”品牌發言人說道。

“我們不斷向市場推出高品質的產品,但價格低於普遍水平。”

MUJI 儘量避免在廣告或其他營銷方式上的投入,而是依靠產品質量和簡化便捷的購物體驗塑造口碑。在 MUJI 商店中,從陳列到簡約設計的員工工服,都體現了這一理念。

1983 年 6 月,MUJI 的第一家獨立門店在東京的青山區開業,第二年,MUJI 開始了積極的擴張,在較大的西友百貨中開設店鋪。

1986 年,MUJI 開始在海外採購和生產部分產品;1989 年,良品計畫集團成立,以接管原西友的 MUJI 業務;1991 年與 Liberty 合作,於倫敦卡納比街開設了第一家海外店。

在海內外聲名鵲起的 MUJI,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於 1998 上市。如今,其在售品類已超過 7000 餘種。

然而,國內很多品牌也迅速抓住了 MUJI 具有開創性的商業策略,並在那些能實現極低的成本控制的國家,蠶食了 MUJI 的市場份額。例如,Miniso,Nome 和 OCE 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些品牌提供著同樣簡約,但更為便宜的產品。這無疑影響了 MUJI 在中國的銷售和盈利。

無印良品MUJI 在中國的“極簡”敵人

投資者們也感受到了危機,因此 MUJI 可能要被迫重新考慮選址問題。

同時,憑藉其知名度、品牌形象和資本的幫助,MUJI 開始在與眾不同的“副業”上發力:良品計畫推出了高端系列 Blue Muji、開設能夠連接到 MUJI 店鋪的咖啡館、建立 MUJI 宿營地以及經營花店生意等。

2001 年,MUJI 發佈了限量 1000 臺的 MUJI 汽車,僅在網上銷售。這款與日產一起開發的這款車很便宜:它只有一種顏色,即 “大理石白” ,並去掉了很多一般車內的過於奢侈的內飾,比如將後座的填充物改為乙烯塑料。

MUJI 的多元化經營仍在繼續。2018 年 1 月在深圳開設了第一家酒店,五個月後在北京開出了第 2 家。而它在日本的第一家酒店,則於今年春天在東京的高端商業區銀座開業。

"

編譯 | 王睿

編輯 | 志潼

無印良品MUJI 在中國的“極簡”敵人

無印良品(MUJI),意味著“沒有品牌的優質產品”,起初只在日本超市裡銷售普通的家用產品。如今,其門店已接近 1,000 家,產品種類達 7,000 種;同時為與國內的類似生活方式品牌競爭,無印良品還開始涉足酒店業務。

在每個 MUJI 門店中銷售的一切產品,小到一支筆,大到一張床,甚至 Logo 本身——最簡單的字體寫出的 4 個加粗字母 MUJI,加上 4 個漢字寫出的日文名稱“無印良品”——都處處體現著簡約。不奢侈,不惹眼,不聒噪。

在一個奢侈成風的時代,MUJI 卻在日本和海外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你可以在世界最著名的購物街上看到 MUJI 的招牌——紐約的第五大道、倫敦的牛津街、新加坡的烏節路和巴黎的第九大道等等。

截至 2019 年 2 月底,包含咖啡館及其旗下的 IDéE 商店,MUJI 共開有 975 家門店,其中 519 家位於海外。這對於一個起初只是銷售普通家用產品的品牌來說,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飛躍了。

無印良品MUJI 在中國的“極簡”敵人

“無印”意味著“沒有品牌”,而“良品”意味著“優質的產品”。“無印良品”這一簡潔的名稱從 1980 年 12 月開始一直沿用至今,彼時,無印良品的商品第一次在西友超市開售。

“1980 年,無印良品(MUJI)在日本成立,是作為當時社會消費習慣的對立面而存在的,”良品計畫(MUJI 所屬集團)的公關和可持續發展部發言人如是介紹。

“一方面,外國的奢侈品牌在日益繁榮的經濟環境中越來越受歡迎。但另一方面,價格便宜、質量低劣的商品也佔據了市場,使得消費模式兩極分化。”

“而 MUJI 的出現,則被認為是對這種狀況的批判。我們的目的是迴歸‘商品價值來源於實用’的價值觀,並實現生活與物品之間的平衡。”

MUJI 產品開發重點關注 3 個環節——材料選擇、製造工藝的監控、簡化包裝。

“MUJI 的概念在於:通過合理地設計,強調物品的內在吸引力,通過細緻地消除冗餘部分,呼應日本的傳統美學——“素”的概念。“簡約”不只是質樸或節儉,而是一種比奢侈品更有吸引力的美學態度。

這種美學態度源於日本皇室、貴族和神職階層的傳統審美內核。例如,令許多外國人感到驚訝的是,雖然京都的皇宮龐大,寬敞的外部花園也被精心打理,但建築內部卻很簡單,地板鋪有榻榻米,牆壁僅以白漿粉刷,木質橫樑不加修飾裸露在外。雖然也會有精美的書卷和昂貴的藝術品,比如繪畫、陶瓷和金屬製品等裝飾其間,但整體感覺是十分簡約的。

無印良品MUJI 在中國的“極簡”敵人

而對於普通的日本家庭來說,更擔憂的是家庭住宅空間不足,這意味著節省空間、使用便利是選購的首要條件,這關乎生活成本。

起初,MUJI 僅有 40 種產品,以低價為賣點,銷售得都是日本家庭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產品:筆、筆記本、簡易收納盒、廚房用品以及食品。一切都是用透明塑料包裹的,棕色標籤,紅色 logo。

日本的零售商經常因包裝浪費被指責,而 MUJI 為了實現減少浪費的承諾 ,甚至開始從意大利麵條的形狀上想辦法,從環形改為 U 型。

MUJI 還於 1981 年推出其首個服裝系列,並於次年推出批發業務。

“我們設計和開發的產品,從傳統標準上來看會被認為是不合格的,但我們就是通過這些產品來推廣 MUJI 這一品牌的,而且我們的產品實際上質量非常好,”品牌發言人說道。

“我們不斷向市場推出高品質的產品,但價格低於普遍水平。”

MUJI 儘量避免在廣告或其他營銷方式上的投入,而是依靠產品質量和簡化便捷的購物體驗塑造口碑。在 MUJI 商店中,從陳列到簡約設計的員工工服,都體現了這一理念。

1983 年 6 月,MUJI 的第一家獨立門店在東京的青山區開業,第二年,MUJI 開始了積極的擴張,在較大的西友百貨中開設店鋪。

1986 年,MUJI 開始在海外採購和生產部分產品;1989 年,良品計畫集團成立,以接管原西友的 MUJI 業務;1991 年與 Liberty 合作,於倫敦卡納比街開設了第一家海外店。

在海內外聲名鵲起的 MUJI,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於 1998 上市。如今,其在售品類已超過 7000 餘種。

然而,國內很多品牌也迅速抓住了 MUJI 具有開創性的商業策略,並在那些能實現極低的成本控制的國家,蠶食了 MUJI 的市場份額。例如,Miniso,Nome 和 OCE 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些品牌提供著同樣簡約,但更為便宜的產品。這無疑影響了 MUJI 在中國的銷售和盈利。

無印良品MUJI 在中國的“極簡”敵人

投資者們也感受到了危機,因此 MUJI 可能要被迫重新考慮選址問題。

同時,憑藉其知名度、品牌形象和資本的幫助,MUJI 開始在與眾不同的“副業”上發力:良品計畫推出了高端系列 Blue Muji、開設能夠連接到 MUJI 店鋪的咖啡館、建立 MUJI 宿營地以及經營花店生意等。

2001 年,MUJI 發佈了限量 1000 臺的 MUJI 汽車,僅在網上銷售。這款與日產一起開發的這款車很便宜:它只有一種顏色,即 “大理石白” ,並去掉了很多一般車內的過於奢侈的內飾,比如將後座的填充物改為乙烯塑料。

MUJI 的多元化經營仍在繼續。2018 年 1 月在深圳開設了第一家酒店,五個月後在北京開出了第 2 家。而它在日本的第一家酒店,則於今年春天在東京的高端商業區銀座開業。

無印良品MUJI 在中國的“極簡”敵人

良品計畫的發言人表示:“MUJI 酒店旨在反映我們'反奢華,也反廉價”的概念, 我們希望以合適的價格向客戶提供一夜安眠,為遠離家鄉的身體和靈魂提供一個舒適空間,並將旅行者與當地社會聯結起來。”

她補充說,這些酒店正在與 MUJI 商店、咖啡館和餐館合作,以“提供 MUJI 式哲學的感官體驗”。

酒店業務還為品牌提供了一個展示產品的絕佳機會,房間內的產品——從床單毯子、到桌子燈具、甚至水壺——客戶都可以到與酒店同一座建築內的 MUJI 店鋪內購買。

“MUJI 酒店可以讓客戶通過體驗而熟識我們的產品和服務,而我們會參考他們的反饋來開發新產品。”

如今,雖然 MUJI 已經擁有 19,370 名員工,其中 9,203 人為日本員工,並每年發佈春夏和秋冬季節兩季的系列產品,然而該公司始終注重避免使用諸如“最成功”的表述來形容自己。

MUJI 的發言人補充道,“MUJI 的爽膚水,帶腿的床墊,收納盒和文具等產品,在全球範圍內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這些暢銷品的種類在各個國家差異都不大,因此我們產品開發的基本原則不會變。”

“這三個基本原則是:精選材質、高效製造和簡化包裝。我們的目標是為人們帶來愉悅,為生活帶來美感,並通過我們事業為社會做出貢獻。”

TOP HER | 中國女性商業財經第一媒體

北京· 上海· 香港· 紐約· 倫敦· 溫哥華

聯繫我們:段志潼

手機:17551021629

Email:[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