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武俠小說開山鼻祖不是金庸,而是他

武俠 金庸 古龍 梁羽生 邃星 邃星 2017-09-24

現代武俠小說也被稱為新派武俠小說,它有三個標誌性的人物,金庸、古龍、梁羽生。那麼新派武俠到底誰是開山鼻祖呢?不是金庸也不是古龍,而是梁羽生先生。

新派武俠小說開山鼻祖不是金庸,而是他

三位武俠界泰山北斗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廣西蒙山人,他最早呢是香港新晚報的一名編輯,主要做文史類的一些創作,本身對歷史對詩詞都很有研究。那為什麼後來他改為寫武俠小說了呢? 這還要從那時候香港的一個大事件說起。

新派武俠小說開山鼻祖不是金庸,而是他

梁羽生先生

1953年的香港,當時武術、武館非常盛行,各種宗派在香港百花齊放,當然也有各種排名攀比的現象,其中有兩個門派互相吵的最凶,一個是太極門門主吳公儀,一個是白鶴派掌門陳剋夫,這兩人互相槓上了,你說我不行,我說你垃圾,整日在報紙上相互攻擊。話說世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他倆誰也不服誰,乾脆約了一場比武,籤生死狀打擂臺。這在當時的香港是轟動一時,很多人慕名而來,要看高手比武,但結果卻令人相當失望,俗話說:醜功夫俊把式,這真過招打人,並沒有那麼酷炫,打的時間也很短,和人們想象的不一樣,令人唏噓。這時候新晚報的總編羅孚就想,既然那麼多人喜歡看比武,不如在報紙上寫武俠小說。

梁羽生先生

1953年的香港,當時武術、武館非常盛行,各種宗派在香港百花齊放,當然也有各種排名攀比的現象,其中有兩個門派互相吵的最凶,一個是太極門門主吳公儀,一個是白鶴派掌門陳剋夫,這兩人互相槓上了,你說我不行,我說你垃圾,整日在報紙上相互攻擊。話說世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他倆誰也不服誰,乾脆約了一場比武,籤生死狀打擂臺。這在當時的香港是轟動一時,很多人慕名而來,要看高手比武,但結果卻令人相當失望,俗話說:醜功夫俊把式,這真過招打人,並沒有那麼酷炫,打的時間也很短,和人們想象的不一樣,令人唏噓。這時候新晚報的總編羅孚就想,既然那麼多人喜歡看比武,不如在報紙上寫武俠小說。

新派武俠小說開山鼻祖不是金庸,而是他

徐曉東與雷公的擂臺比武

當時老派武俠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後來被拍成電影臥虎藏龍的《玉嬌龍》等等,但是時間都比較老了,新的武俠小說很長時間沒有問世過了,正處於空窗期,羅孚就想在報紙上刊登武俠小說。最初他選了兩個人,一個是陳文統一個就是查良鏞(金庸)。陳文統先寫完《龍虎鬥京華》之後,金庸才開始寫的《書劍恩仇錄》,所以新派武俠開山鼻祖,真真正正是梁羽生。話說陳文統當時寫武俠是比較牴觸的,那時武俠小說算不上好的文學作品,屬於三教九流之數,陳文統想我是個學者型編輯,你讓我寫那些不等大雅之堂的玩意兒,不是糟踐我麼,所以一開始是拒絕的,後來羅孚來了個先斬後奏,在報紙上做了個武俠小說的預告,陳文統這才不得不寫,但他沒有用自己的本名,取了個筆名叫梁羽生,借鑑當時吳陳比武的故事,寫了自己的第一篇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沒想到的是連載第一天就火的一塌糊塗,報紙在不到一天時間內就賣完了,後來又加印,又賣光。從此樑羽名聲大噪,各大報社都來找梁羽生約稿,新晚報賣的更是洛陽紙貴。梁羽生從1954年開始寫武俠小說,到1984年封筆,一共寫了三十五部小說。

梁羽生先生

1953年的香港,當時武術、武館非常盛行,各種宗派在香港百花齊放,當然也有各種排名攀比的現象,其中有兩個門派互相吵的最凶,一個是太極門門主吳公儀,一個是白鶴派掌門陳剋夫,這兩人互相槓上了,你說我不行,我說你垃圾,整日在報紙上相互攻擊。話說世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他倆誰也不服誰,乾脆約了一場比武,籤生死狀打擂臺。這在當時的香港是轟動一時,很多人慕名而來,要看高手比武,但結果卻令人相當失望,俗話說:醜功夫俊把式,這真過招打人,並沒有那麼酷炫,打的時間也很短,和人們想象的不一樣,令人唏噓。這時候新晚報的總編羅孚就想,既然那麼多人喜歡看比武,不如在報紙上寫武俠小說。

新派武俠小說開山鼻祖不是金庸,而是他

徐曉東與雷公的擂臺比武

當時老派武俠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後來被拍成電影臥虎藏龍的《玉嬌龍》等等,但是時間都比較老了,新的武俠小說很長時間沒有問世過了,正處於空窗期,羅孚就想在報紙上刊登武俠小說。最初他選了兩個人,一個是陳文統一個就是查良鏞(金庸)。陳文統先寫完《龍虎鬥京華》之後,金庸才開始寫的《書劍恩仇錄》,所以新派武俠開山鼻祖,真真正正是梁羽生。話說陳文統當時寫武俠是比較牴觸的,那時武俠小說算不上好的文學作品,屬於三教九流之數,陳文統想我是個學者型編輯,你讓我寫那些不等大雅之堂的玩意兒,不是糟踐我麼,所以一開始是拒絕的,後來羅孚來了個先斬後奏,在報紙上做了個武俠小說的預告,陳文統這才不得不寫,但他沒有用自己的本名,取了個筆名叫梁羽生,借鑑當時吳陳比武的故事,寫了自己的第一篇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沒想到的是連載第一天就火的一塌糊塗,報紙在不到一天時間內就賣完了,後來又加印,又賣光。從此樑羽名聲大噪,各大報社都來找梁羽生約稿,新晚報賣的更是洛陽紙貴。梁羽生從1954年開始寫武俠小說,到1984年封筆,一共寫了三十五部小說。

新派武俠小說開山鼻祖不是金庸,而是他

龍虎鬥京華

梁羽生既然是開始鼻祖,為什麼他的名氣,他的排名都沒有金庸、古龍他們高呢?主要是他的寫作風格不同,他的作品,沒有金庸對人物刻畫的那麼細膩,也沒有金庸那麼龐大的知識架構,和古龍比,沒有古龍小說的想象力,也沒有劇情上的酷炫多變。最大的問題是他筆下的主角們都很平淡,沒有什麼個性,提到金庸小說,郭靖、楊過、令狐沖、韋小寶,提起古龍小說,楚留香、陸小鳳、小李飛刀那都是歷歷在目,提起梁羽生,卻寥寥幾個主角給人印象深刻,這是他不如其他兩位的原因,但是梁羽生有一點比他們都強,就是他的詩詞。比如最為廣為流傳的:別後音書兩不聞,預知謠諑必紛紜,只緣海內存知己,始信天涯若比鄰,歷劫了無生死念,經霜方顯傲寒心,冬風盡折花千樹,尚有幽香放上林。這就是梁羽生寫的,所以他的書裡處處透著一分典雅,有著濃濃的書卷氣,這也和他的家世有關。

新派武俠小說開山鼻祖不是金庸,而是他

白髮魔女傳-練霓裳

梁羽生是廣西蒙山人,這個地方是太平天國起義攻佔的第一個地方,這個城市富裕而且文化底蘊很濃厚,梁羽生的家族在當地是名門望族,家裡祖上三代都考取過功名,尤其是他的外公,中過舉還去日本留過學,所以他從小在這種書香門第裡成長起來,自己也帶著濃郁的書生氣。另外梁羽生本人的性格比較低調,雖然在武俠小說界有著這麼崇高的地位,但是基本上幾十年在媒體上看不到他,個性不張揚,文雅而內斂,在內業有著很高的聲譽,難怪金庸都自稱不如梁羽生。

新派武俠小說開山鼻祖不是金庸,而是他

梁羽生與金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