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特寫  ▏工業無人機的奮飛之翼

人們對無人機的功用實則報以更多期待

已從“玩具”到“工具”

不知不覺,從源起到發展,無人機已誕生超過百年時光, 技術發展也跨越了多個層級、經歷了數次迭代,從“玩具”到“工具”,或可較為清晰地表述出人們對無人機的認知變化。

著名的《連線》雜誌展望過無人機的誘人未來,“你可能正用你的無人機(或者是想要一架無人機)來拍攝史詩般的度假照片和超浪漫的婚禮視頻。但你對無人機的想象力千萬不要僅限於此。毫不誇張地說,就像自動駕駛汽車能從根本上重塑城市的運作方式一樣,無人機也具有顛覆性的潛力。它們會改變人和貨物運輸的方式;它們會消除一些工作,創造一些工作,顛覆我們對距離的看法;它們可以把互聯網帶給那些不能上網的人,把食物和藥品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向人們發出預警;甚至,無人機還能激發出一種新的體育項目…… 在一個無人機充斥天空的世界裡,將會產生一些我們預想不到的事情。”

實際上,無論被歸結為消費級還是工業級,無人機都已經在人類無法到達或不能及時、有效執行某些操作事宜的地方,證實了自己的價值,並一直試圖助力大量的行業深入突破以往停滯不前或堪為落後的領域。

受益於技術的不斷探索與實現,最近十年,消費級無人機經歷了從火熱興起到紅利迅速耗盡、市場驟然轉為冷淡的尷尬境遇,這也引發了業界的及時反省與轉向:消費級無人機退潮,工業級無人機湧現出更多機遇。即便當前消費級無人機的市場份額仍超過工業級無人機,但後者潛在市場需求更為旺盛,超越已顯頹勢的前者是早晚的事情。

雖然消費級無人機一般體積較小、重量較輕、飛行高度低,多搭載照相機、攝像機等設備,主要滿足娛樂需求為主,但其也不是一架會飛的高級攝像機那樣簡單,僅從無人機的大小和構型來區別其是否為消費級還是工業級著實不那麼嚴謹,業界更趨於從用戶群體、工業標準、適航要求、功能性能乃至政策適應性等數個方面區分兩者。


行業特寫  ▏工業無人機的奮飛之翼

應用廣闊更顯潛力無限

企業對工業級無人機的佈局與應用早有成功先例。

2015年末,消費級無人機領域領跑者大疆創新推出首款農業植保無人機MG-1進軍農業領域,一年多後,大疆創新又正式推出首款面向工業客戶的工業級無人機,主攻電力巡線、公共安全等領域。

  • 應用者方面,霍尼韋爾公司使用英特爾公司的Falcon 8+工業無人機對公用事業、能源、基礎設施、石油和天然氣行業行業開展服務;通用電氣公司利用無人機和機器人進入一系列工程現場,進行自動和優化工業資產檢測作業。
  • 行業角度來看,航拍、農林植保、安防與電力巡檢佔據工業級無人機市場的可觀比例,但檢災、氣象、國土資源、海洋水利、城市規劃等方面對工業級無人機的需求日漸增長。

隨著技術突破的不斷深入,工業級無人機可參與的領域持續增加。

2015年被稱為“無人機元年”,技術趨於成熟、成本持續降低,應用多元拓展。

2018年12月,國內首家以民用無人機全產業鏈為主業的公眾公司易瓦特成功登陸新三板,易瓦特董事長趙國成認為工業級無人機實現發展必須考慮跨領域的定製化行業應用解決方案

“易瓦特不僅出售給客戶無人機,還要不斷開發用戶潛能。在服務用戶的過程中,發現新商機,同時創造更大的客戶價值。我們不只是一家賣無人機的公司,而是提供一整套無人機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甚至幫客戶延伸無人機的商業價值,幫客戶賺錢。跟著客戶轉,不斷挖掘用戶潛能,從無人機駕校培訓,派遣無人機操作手到無人機的運輸以及存放等問題,我們都能從中找到商機, 同時創造客戶價值。”

易瓦特的成功折射出工業級無人機企業的前行路徑: 如何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專業級服務。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工業級無人機可滲入的應用場景無比廣闊,但並非所有客戶都有心採用可帶來高效率、高價值的無人機服務。

也就是說,工業無人機領域處於“需求滯後”時期,將有一個從技術高速發展到需求高速發展的轉換期,無人機技術的不斷提升與各行業對無人機提高認知,才能讓工業級無人機更好地滲透到各行各業,成為其中的利器。

據此,悲觀者認為工業級無人機市場仍處初級階段,部分行業對其認知有限,銷售人員培育客戶要花費更多心力,有些行業甚至並沒有無人機的應用案例,持冷漠態度;

樂觀者則表示這才是市場藍海的絕佳表現,並且隨著採用工業級無人機的用戶不斷增長,它們對自身需求不斷梳理、明確,工業級無人機的機型、性能與可執行任務的方向更加細化與明確,企業可順勢釐清自身優勢, 更有針對性的開拓市場以避免惡性競爭。

正如趙國成所堅信的,工業級無人機產業尤為呼喚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的誕生

“定製化產品”更符合市場需求,“隨著工業無人機應用範圍的擴大和市場的增長,工業無人機整條產業鏈上都充滿機會,但最終能生存下來的,必然是找準自己定位,並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行業特寫  ▏工業無人機的奮飛之翼

莫被技術瓶頸拽住機翼

在工業級無人機的眾多應用場景裡,物流是被廣為看好並推進相對有力的一個,乃至於工業級無人機被視為解決配送“最後一公里”難題的絕佳手段,將成為“現代物流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助力物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事實上冰島也部分實現了無人機配送這令人歡呼的場景。

但人們的期待值不止於此,5年前亞馬遜CEO 傑夫·貝索斯曾承諾在2019年實現無人機上門送貨,此時他的食言就顯得頗為失落。這也凸顯了工業級無人機領域的一大軟肋,技術瓶頸終究還是拽住了發展的機翼,毫不誇張地說,技術問題卡住了工業級無人機一半以上的應用場景的有效拓展,在電池容量、續航距離、載荷載重等方面,企業和研發者還有很多難題需要逐一攻克。

產業熱度高、市場規模大、行業巨頭誕生、硬件和軟件均與國外同行無代差甚至有所領先,我國已是當之無愧的無人機大國。

2017年初,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在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上承認無人機的農機屬性,並表示將擴大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範圍,允許在適宜地區開展植保無人機補貼試點。這是工業級無人機在國內行業應用前景火熱的一個縮影。

但當工業級無人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各個生產活動中發揮積極效應的同時,其質量與安全問題不斷暴露,有質量問題的無人機產品帶來的危害遠超一般生產工具,並且從國家到地方,對無人機的監管細則有滯後之憂。

對此有關專家指出工業級無人機的生產、上牌、年檢、航線、服務、保險等問題應得到到較為完善的規範,方才有助行業有序發展,今年2月民航局發佈的《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管理規程(暫行)》,遵循“促進發展、先試先行、分類管理”的原則,鼓勵並有序推進典型的運行環境和情景下的試點和示範運行,探索規範安全風險較高的無人機運行,對工業級無人機領域的發展探索意義重大。

喜歡就關注產城雜誌

分享城市經濟發展建設方略與細節

來源丨《產城》雜誌五月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