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助無人機打通物流“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隨著電商經濟的蓬勃發展以及“618”“雙11”購物節的火爆,激發了農村及偏遠地區市場的潛力,終端客戶對配送速度要求也不斷提高,物流無人機應運而生。在無人機領域,市場的佔有可行性還需要靠技術的支持。專利,將助推無人機的發展,打通物流“最後一公里”。


專利助無人機打通物流“最後一公里”


技術創新引爆市場


物流無人機通過充分利用其小批量、高頻次的物流優勢,在滿足運載需求較低的偏遠地區市場需求中具有得天獨厚的效率和成本優勢,是物流行業解決末端“最後一公里”問題的有效方案。

自2013年亞馬遜公司CEO 傑夫·貝佐斯提出“Prime Air”無人機項目開始,就引發了全球性物流無人機技術的研發熱潮。在2013年以前,我國涉及物流無人機的專利申請數量在30件以下;2014年至2016年,我國該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已經上升到200餘件;2018年我國該領域的專利申請量達500件,表明該領域已進入技術全面發展期。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國涉及物流無人機的專利申請共1000餘件,其中涉及無人機機身結構與零部件的專利申請就有700餘件。該領域國內專利申請人主要有北京京東尚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京東)、順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順豐)、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大疆創新)等,其中京東在該領域的專利佈局較多,主要涉及機身結構強度強化、自動裝卸載以及相應的飛行控制系統,以及對貨物進行自動化運輸與管理驗證系統等領域;順豐在該領域的專利申請量次之,主要涉及固定翼、機翼、尾翼、飛行器結構等的改進,以及貨艙吊艙處理系統方面;大疆創新則主要在物流無人機的飛行控制系統、管理無人機的送貨系統方法等分領域進行了專利佈局。


專利助無人機打通物流“最後一公里”


多點佈局重點衝刺


隨著物流無人機向幹線、支線、末端三級逐步發展,消費者對物流無人機的需求傾向於更遠程、更智能、更安全。要達到以上要求,技術上要從物流無人機的飛行器及其部件、載荷裝卸、飛行控制系統及通信模塊、智能分析系統等多方面突破。

飛行器結構是物流無人機技術的重要部分,相關專利申請對飛行器整體、螺旋槳、動力裝置等飛行器主體部件以及飛行器與配貨櫃的配合方式等均有改進。為改進物流無人機的機身性能,一件名為“一種飛行器的機身框架和飛行器”(公告號:CN208393615U)的專利申請公開了無人機機身的改進,通過橫臂、連接臂、中間框架等部件的設置,以及設置用於安裝動力部件的安裝座,使飛行器的整體受力都會集中在中間框架上,有助於提高整體結構的堅固性,便於操作控制,進而提高配送效率。

載荷自動裝卸是物流無人機技術實現提高配送效率的關鍵要求之一,無人機只有具備自動裝卸功能,才有可能投入規模化自動化實施利用。一件名為“一種自動拋貨裝置”(公告號:CN207466975U)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可通過無人機自動拋貨的裝置,當無人機處於運輸狀態下,掛接機構與傳動機構進行連接配合,能防止貨物的晃動,而需要拋貨時,驅動傳動機構,使其與掛接機構脫離連接,進而完成拋貨的功能。

隨著技術的發展,物流無人機的核心基礎功能逐漸衍生出一些複合技術,如機群續航利用、聯機信息交互、地空飛控標識等。就企業未來的佈局,小凡建議,相關企業在積累專利數量的基礎上提升專利質量;在對國內知識產權保護的同時,也要加強知識產權的全球戰略佈局,構築強有力的專利保護壁壘,在未來的全球物流市場競爭中佔得先機。


專利助無人機打通物流“最後一公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