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具特色的130毫米火箭炮,曾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發揮巨大作用

火箭炮,是一種通過密集的火箭彈對地方陣地進行大面積的火力覆蓋造成殺傷的武器。而在自行火箭炮的發展歷史上,最為出名的莫過於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其在蘇聯衛國戰爭的各種大小戰役中都發揮了顯著的作用。而師出蘇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自然也將自行火箭炮帶到了中國,在解放軍的自行火箭炮發展歲月中除了較為出名的122毫米以及300毫米火箭炮之外,還有一種130毫米火箭炮也裝備過解放軍,並且還參加了實戰。

極具特色的130毫米火箭炮,曾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發揮巨大作用

早在“一五”計劃期間,中國便開始了對自行火炮的研製工作,而由於蘇聯並不肯向中國出口自行火箭炮的技術,這也使得中國不得不在自行火箭炮的道路上自力更生,因此誕生了有別於華約與北約兩個陣營口徑的130毫米自行火箭炮。而在此後還研製出了63式、82式、70式、85式等多款使用不同底盤的130毫米口徑自行火箭炮。

極具特色的130毫米火箭炮,曾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發揮巨大作用

在中國自主研發的幾款自行火箭炮當中,63式自行火箭炮屬於研製時間十分靠前的一款自行火箭炮。在一九五八年立項之後,便開始了對這款火箭炮的設計定型工作,直到一九六一年終於定型並且造出了樣車進行試驗。到一九六三年,定型開始量產,63式自行火箭炮最大射程為十公里,一次可發射十九枚火箭彈。

極具特色的130毫米火箭炮,曾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發揮巨大作用

在63式量產後,解放軍並沒有滿足於這款火箭炮,而是繼續對其進行發展隨後的82式火箭炮便是在63式火箭炮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將其的發射管增加到了三十管,這也使得其火力進一步得到了增強。這也是因為,火箭彈屬於無制導武器,為了能夠有效的打擊目標也必須使用多組自行火箭炮進行密集射擊,以達到最大的火力覆蓋殺傷效果。除去火箭炮底盤和發射數量的發展,火箭炮所發射的火箭彈也在後期增加了多個彈種,除了有鋼珠彈、燃燒彈之外,還設計了增程火箭彈,這也使得其最大射程提升到了十五公里。

極具特色的130毫米火箭炮,曾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發揮巨大作用

雖然在之後,更為先進的122毫米自行火箭炮取代了各式各樣的130毫米自行火箭炮,但是由於130毫米自行火炮不錯的性能,一直深受解放軍的喜愛。而特別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各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在戰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成為了越軍的噩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