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潛艇終於要翻天了:發射潛空導彈,防區外擊殺反潛機

武器 海軍 戰鬥機 武器裝備 刀哥故事 2017-04-16

中國一直在密研潛空導彈,而且走在了世界前列。這使得中國潛艇在水下潛航時,也具備了從水中打擊反潛飛機的能力。


中國潛艇終於要翻天了:發射潛空導彈,防區外擊殺反潛機

潛空導彈讓潛艇生存力提高一倍

眾所周知,潛艇是現代海戰中的重要武器,其具有行動隱蔽、突擊威力大等優點。有矛必有盾,潛艇的出現也催生了反潛武器和反潛戰。現代反潛戰則是由太空、空中、水面、水下的反潛平臺組成的立體反潛體系。其中,空中反潛主要由反潛機承擔。反潛機包括固定翼反潛巡邏機和反潛直升機,其飛行速度快、機動性強、反應迅速。反潛機通常裝備有雷達、光電搜索裝置、浮標聲吶、磁探儀、魚雷、反潛導彈(反潛火箭)、深水炸彈等搜潛設備和攻潛武器。反潛機對潛艇的威脅最大,二戰中,反潛機共擊沉潛艇412艘,佔所有擊沉潛艇總數的37%,戰後,反潛機的技術不斷髮展,對潛艇的威脅更是與日俱增。

長期以來,潛艇與反潛機的對抗是一種不對稱的對抗,在對抗中,潛艇基本上處於完全被動的狀態,潛艇一般只能採取規避、潛入深海等手段來躲避反潛機的打擊,完全沒能力攻擊反潛機。因此幾十年來,“空優潛劣”的格局是潛空對抗的主調。

為了應對空中威脅,二戰時,德國海軍就為一些潛艇加裝了高炮並取得了一些戰果。防空導彈出現後,人們開始考慮把這種在射程、命中精度、毀傷威力都好於高炮的武器集成到潛艇上。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一些國家開始為潛艇研製裝備潛空導彈,但幾十年來研製效果一直不理想。

儘管如此,模擬對抗的結果顯示,潛艇在與反潛機對抗時,未裝備潛空導彈的潛艇採用機動規避反潛機時,其生存概率為44.3%,而加裝了潛空導彈的潛艇其生存概率可達80%以上。可以看出,潛空導彈對提高潛艇的生存能力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中國潛艇終於要翻天了:發射潛空導彈,防區外擊殺反潛機

潛空導彈研發50年也沒實質突破

從60年代至今,已經有50多年,為什麼還說潛空導彈的研製沒有取得突破呢?這就要從潛空導彈的類型來說。

潛空導彈按發射環境的不同,可分為水上發射型和水下發射型。水上發射型潛空導彈是在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基礎上集成防空傳感器、桅杆發射架、火控系統等設備而研製的一種“簡陋”的潛艇防空導彈。水上發射的潛空導彈技術相對簡單、成本低廉、研製週期短。但這種導彈射程近、殺傷力不足,防空作用比較有限。

目前現役的潛空導彈基本都是水上發射型,即“簡陋”的潛空導彈,它們在水上發射還容易暴露潛艇的位置。即便如此,這些“簡陋”的潛空導彈對提高潛艇生存能力還是有很大幫助的。根據模擬計算,反潛直升機只裝備魚雷和深水炸彈時,加裝了上述潛空導彈的潛艇在潛望鏡狀態發射導彈,導彈擊毀反潛直升機的概率為81%,反潛直升機摧毀潛艇的概率為12%,潛艇的生存概率從不裝備潛空導彈的29%上升到88%。

我們著重要說的就是水下發射型潛空導彈。水下發射的潛空導彈按發射方式可細分為垂直髮射型、魚雷管發射後火箭助推至水面的潛空導彈(溼式發射)和水下運載器發射(乾式發射)的潛空導彈。

水下垂直髮射的潛空導彈一般具備發射後不管的能力,導彈出水後可自動搜索攻擊目標,如美國的“西埃姆”潛空導彈。魚雷管發射後火箭助推至水面的潛空導彈通常是光纖制導潛空導彈,如德國和挪威聯合研製的IDAS潛空導彈。採用水下運載器發射的潛空導彈通常由近距格鬥空空導彈和潛射巡航導彈的水下運載器“拼裝”而來,如美國研製的“海蛇”潛空導彈,該潛空導彈就是由AIM-9X“響尾蛇”近距格鬥空空導彈和“魚叉”潛艦導彈的水下運載器“拼裝”而成的潛空導彈。另外,英國也研製了水下發射型“斯拉姆”潛空導彈,法國則有“水下米卡”。

猛一看,全球似乎已有近10種水下發射型潛空導彈,其實它們都不成熟,有的研製流產了(如美國的“西埃姆”潛空導彈),有的則還沒服役,仍在測試中(如德國的IDAS潛空導彈,最早也要在2014年才能定型)。

中國潛艇終於要翻天了:發射潛空導彈,防區外擊殺反潛機

中國潛艇亟需新一代潛空導彈

中國潛艇防空武器與大多數老牌潛艇大國一樣,也經歷從火炮到防空導彈的歷程。中國早期的6603型潛艇就裝有雙管25毫米高炮,具備一定的防空能力。目前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039A/B“宋”級等新型常規潛艇已經裝備了水上發射型潛空導彈,這兩型潛艇裝備的潛空導彈是在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基礎上研製的,由於處於保密期,外界仍無法知道所用的具體型號。但目前廣泛裝備我軍的單兵便攜式導彈主要是“前衛”-1和“紅纓”-6導彈,因此中國潛艇裝備的防空導彈應該是在上述兩型導彈基礎研製的。“前衛”-1導彈最大射程達5000米,最大射高為4000米。“紅纓”-6導彈最大射程為6500米,最大射高3800米。和其他水上發射的潛空導彈一樣,中國潛艇裝備的潛空導彈也包括升降桅杆、發射裝置、驅動裝置等,導彈和發射裝置裝在潛艇圍殼內的升降桅杆上,發射時潛艇要上浮到潛望鏡深度或水面。

目前,中國潛艇作戰的主要區域是黃海、東海、南海及西太平洋海域,在黃海和東海海域,隨著中國海空軍的快速發展,潛艇在上述兩個海域作戰時能夠得到較強的空中、海上支援,受到敵方反潛機打擊的危險較以前大大降低。

但南海和第一島鏈以外的西太平洋海域,特別是在第一島鏈以外的西太平洋海域,潛艇得到空中、海上支援比較有限。美國、日本等國在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區域集結了大量的反潛機,這些反潛機數量可觀,性能先進且處於更新換代中,美國和日本已經開始裝備性能更為先進的噴氣式反潛巡邏機,如P-8A(美國)和P-1(日本)。因此,中國潛艇部隊在未來軍事鬥爭中的作戰環境仍非常惡劣,潛艇很可能要經常處於孤軍奮戰的環境中。因此對於中國來說,在提高潛艇生存能力方面除了採取降低噪聲、增大潛艇下潛深度等被動措施外,加裝新一代水下發射式潛空導彈就格外重要。

中國潛艇終於要翻天了:發射潛空導彈,防區外擊殺反潛機

潛射海紅旗-16擊殺一切反潛機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目前裝備的水上發射潛空導彈仍基本滿足要求,中國潛艇最需要的就是新式的水下發射潛空導彈。

中國正在大批量生產AIP常規潛艇,以增加潛艇的水下續航力,減少常規潛艇上浮到水面充電的次數,降低被發現的概率。因此AIP潛艇更需要水下發射技術的潛空導彈。核潛艇可以連續數月呆在水裡,因此就更需要水下發射式潛空導彈。值得慶幸的是,中國以海紅旗-16艦載防空導彈為基礎,發展了新一代的潛射版海紅旗-16,採用垂直髮射方式,可以在水下數百米深的地方打擊飛行高度15000米以下(反潛機在執行搜潛、攻潛任務時飛行高度都不高),二三十公里遠的固定翼反潛巡邏機。對於近距離的反潛直升機,用水上發射式潛空導彈即可。

潛射版海紅旗-16的研製進度還不得而知,但有消息稱,其將安裝在新一代的043“清”級AIP常規潛艇上,該級潛艇已經處在海試中。我們知道,海紅旗-16是054A導彈護衛艦的主力防空導彈,在世界同級別艦載防空導彈中處於領先地位,由此可以推斷,潛射版的海紅旗-16,必定性能不俗。

潛射版的海紅旗-16具有射程遠、速度快、複合制導等特點,可以說引領了同類產品的發展潮流。

導彈射程越遠,越能提高潛艇的隱蔽性。水上發射的潛空導彈主要是單兵便攜式導彈,射程一般不超過6千米,而反潛機所攜帶的反潛魚雷射程已經達到或超過10千米,因此未來中國的“清”級潛艇可以在防區外對敵反潛機進行擊殺。

現代反潛巡邏機在面對裝有潛空導彈的潛艇時,採用的戰術之一是發現潛艇並攻擊後高速撤離,待潛艇發射導彈暴露自己後再進行補充攻擊。因此,提高潛空導彈的飛行速度可以大大壓縮反潛機的反應時間。海紅旗-16最大速度可以達到2.8馬赫,打擊螺旋槳、噴氣式固定翼反潛機均不在話下。

而複合制導更是大大提高了海紅旗-16的命中精度,且具備“發射後不管”的能力,時機把握好了,還有可能幹掉低空掠海飛行的戰鬥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