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

今年是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25週年。時隔這麼多多年,為什麼這部如今看來畫面已經不甚清晰的電視老劇,還是讓我們念念不忘,有些畫面和臺詞現在看到還是想笑?

"

今年是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25週年。時隔這麼多多年,為什麼這部如今看來畫面已經不甚清晰的電視老劇,還是讓我們念念不忘,有些畫面和臺詞現在看到還是想笑?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史航老師曾經在一個場合大篇幅點評《我愛我家》,下面摘抄一部分,獻給《我愛我家》25週年。以下的話,都來自史航。

"

今年是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25週年。時隔這麼多多年,為什麼這部如今看來畫面已經不甚清晰的電視老劇,還是讓我們念念不忘,有些畫面和臺詞現在看到還是想笑?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史航老師曾經在一個場合大篇幅點評《我愛我家》,下面摘抄一部分,獻給《我愛我家》25週年。以下的話,都來自史航。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愛我家》這個劇名真是念熟了,王朔特別知道這個,就像當初《我愛我家》這個劇種,應該叫室內劇,肥皂劇,叫什麼劇,他說就直譯,情景喜劇,大家說這個不順啊,他說念念就順了。王朔對流行有天賦般的領悟,他知道什麼東西可以放到這個傳送帶上,傳到很遠的地方。他對這個戲是有信心的,雖然他自己並沒有寫多少。

《我愛我家》為什麼好?剛才做節目之前我在馬路牙子上坐著吃東西的時候,碰上一個朋友,我說一會兒我要聊《我愛我家》,他說你們北京人就特別喜歡《我愛我家》,我說第一我是東北人,第二是很多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喜歡。就像圍爐烤火一樣,一提到它周圍的溫度就憑空高了幾度,它有一種特別聚攏的氣場,哪怕這不是我家,我只是從窗外走過這一家,聽到裡面的歡聲笑語我都想多站一會兒。


而且雖然它是老北京的口兒,又有這麼多北京口兒的演員,但恰恰很多北漂會更喜歡《我愛我家》,因為他們離他們的家更遠。所以《我愛我家》應該算一個時代的大家的充電寶,主創們費了牛勁,做出這個充電寶,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沒電了去充一下,就還是好的。

《我愛我家》的外景除了西便門國務院宿舍,還有一個重要外景就是復興門橋,這本書裡也寫到了。那時候這裡應該是北京一個比較體面的比較隆重的一座橋,沒事兒拍拍這裡,代表新北京。現在的北京城,東邊肯定比西邊南邊都熱鬧,復興門橋也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一座橋,也不是人流量最大的,但它是一個過去時代的象徵,在作品裡這麼體現了之後,它就永恆了。《我愛我家》是流行,但是又進入了流傳,連帶這座橋也流傳了。

"

今年是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25週年。時隔這麼多多年,為什麼這部如今看來畫面已經不甚清晰的電視老劇,還是讓我們念念不忘,有些畫面和臺詞現在看到還是想笑?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史航老師曾經在一個場合大篇幅點評《我愛我家》,下面摘抄一部分,獻給《我愛我家》25週年。以下的話,都來自史航。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愛我家》這個劇名真是念熟了,王朔特別知道這個,就像當初《我愛我家》這個劇種,應該叫室內劇,肥皂劇,叫什麼劇,他說就直譯,情景喜劇,大家說這個不順啊,他說念念就順了。王朔對流行有天賦般的領悟,他知道什麼東西可以放到這個傳送帶上,傳到很遠的地方。他對這個戲是有信心的,雖然他自己並沒有寫多少。

《我愛我家》為什麼好?剛才做節目之前我在馬路牙子上坐著吃東西的時候,碰上一個朋友,我說一會兒我要聊《我愛我家》,他說你們北京人就特別喜歡《我愛我家》,我說第一我是東北人,第二是很多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喜歡。就像圍爐烤火一樣,一提到它周圍的溫度就憑空高了幾度,它有一種特別聚攏的氣場,哪怕這不是我家,我只是從窗外走過這一家,聽到裡面的歡聲笑語我都想多站一會兒。


而且雖然它是老北京的口兒,又有這麼多北京口兒的演員,但恰恰很多北漂會更喜歡《我愛我家》,因為他們離他們的家更遠。所以《我愛我家》應該算一個時代的大家的充電寶,主創們費了牛勁,做出這個充電寶,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沒電了去充一下,就還是好的。

《我愛我家》的外景除了西便門國務院宿舍,還有一個重要外景就是復興門橋,這本書裡也寫到了。那時候這裡應該是北京一個比較體面的比較隆重的一座橋,沒事兒拍拍這裡,代表新北京。現在的北京城,東邊肯定比西邊南邊都熱鬧,復興門橋也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一座橋,也不是人流量最大的,但它是一個過去時代的象徵,在作品裡這麼體現了之後,它就永恆了。《我愛我家》是流行,但是又進入了流傳,連帶這座橋也流傳了。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編劇高稿酬的三十年河東我沒趕上,我趕上三十年河西了。英壯在書裡說到,他當時兩千塊錢一集,我1992年中戲畢業,1993年開始當編劇,我當時寫一個戲是一千塊錢一集,已經覺得很高了,現在突然發現人家拿兩千塊錢,當然也應該認,人傢什麼人啊,是樑左他們,是當時我一個小毛頭完全比不了的。

他們稿酬這麼高我覺得有兩個原因,那時對劇本的尊重是體現在具體的待遇上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說法,第二那時候演員的文學性很強,演員越有編劇的能量,越會尊重編劇,因為他覺得親近他看得出你的好,如果演員都看不懂劇本,說這兩頁最好別用這個字我不認識,這樣的話他當然煩編劇,他覺得編劇是在難為他,是一個考他的老師。

"

今年是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25週年。時隔這麼多多年,為什麼這部如今看來畫面已經不甚清晰的電視老劇,還是讓我們念念不忘,有些畫面和臺詞現在看到還是想笑?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史航老師曾經在一個場合大篇幅點評《我愛我家》,下面摘抄一部分,獻給《我愛我家》25週年。以下的話,都來自史航。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愛我家》這個劇名真是念熟了,王朔特別知道這個,就像當初《我愛我家》這個劇種,應該叫室內劇,肥皂劇,叫什麼劇,他說就直譯,情景喜劇,大家說這個不順啊,他說念念就順了。王朔對流行有天賦般的領悟,他知道什麼東西可以放到這個傳送帶上,傳到很遠的地方。他對這個戲是有信心的,雖然他自己並沒有寫多少。

《我愛我家》為什麼好?剛才做節目之前我在馬路牙子上坐著吃東西的時候,碰上一個朋友,我說一會兒我要聊《我愛我家》,他說你們北京人就特別喜歡《我愛我家》,我說第一我是東北人,第二是很多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喜歡。就像圍爐烤火一樣,一提到它周圍的溫度就憑空高了幾度,它有一種特別聚攏的氣場,哪怕這不是我家,我只是從窗外走過這一家,聽到裡面的歡聲笑語我都想多站一會兒。


而且雖然它是老北京的口兒,又有這麼多北京口兒的演員,但恰恰很多北漂會更喜歡《我愛我家》,因為他們離他們的家更遠。所以《我愛我家》應該算一個時代的大家的充電寶,主創們費了牛勁,做出這個充電寶,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沒電了去充一下,就還是好的。

《我愛我家》的外景除了西便門國務院宿舍,還有一個重要外景就是復興門橋,這本書裡也寫到了。那時候這裡應該是北京一個比較體面的比較隆重的一座橋,沒事兒拍拍這裡,代表新北京。現在的北京城,東邊肯定比西邊南邊都熱鬧,復興門橋也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一座橋,也不是人流量最大的,但它是一個過去時代的象徵,在作品裡這麼體現了之後,它就永恆了。《我愛我家》是流行,但是又進入了流傳,連帶這座橋也流傳了。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編劇高稿酬的三十年河東我沒趕上,我趕上三十年河西了。英壯在書裡說到,他當時兩千塊錢一集,我1992年中戲畢業,1993年開始當編劇,我當時寫一個戲是一千塊錢一集,已經覺得很高了,現在突然發現人家拿兩千塊錢,當然也應該認,人傢什麼人啊,是樑左他們,是當時我一個小毛頭完全比不了的。

他們稿酬這麼高我覺得有兩個原因,那時對劇本的尊重是體現在具體的待遇上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說法,第二那時候演員的文學性很強,演員越有編劇的能量,越會尊重編劇,因為他覺得親近他看得出你的好,如果演員都看不懂劇本,說這兩頁最好別用這個字我不認識,這樣的話他當然煩編劇,他覺得編劇是在難為他,是一個考他的老師。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那時候的編劇為什麼能產生這麼大的能量?那時候一切喜劇都是草創階段,現在喜劇我們會想有那麼多編劇,我隨便抄點兒這個抄點兒那個就可以,《我愛我家》的時候沒多少東西能抄,他不能抄姜昆李文華呀。當時開創先河首先是編劇滾過雷區,不能說是演員說我先給你們演一遍,你們記錄一下當劇本,不可能,所以那時候編劇確實付出更多,也得到更多。

現在世道不太一樣了。前段時間宋丹丹跟編劇不是發生過爭執嗎?她自己也說如果都是樑左這樣的劇本,一個字也不用改的我當然佩服。一個字不用改這個事兒,不是說演員懶就不改,其實宋丹丹她們文學功底很強,她就能看出改就錯了,不改才對。我現在做了20多年編劇了,我懷念那個青蔥的編劇時代。

我自己也嘗試寫過情景喜劇,因為前面有《我愛我家》,我又很喜歡它,1997年我的第一個選擇就是古裝情景喜劇,叫《明鏡高懸》,王剛、鄧婕很多人來演,也是明星匯聚。但就是比較超前,播的時候很成問題,很多老幹部打電話要求停播,就像當年一些老幹部打電話要求文興宇不能再冒充老幹部一樣,因為只有他們家有電話嘛,當然如果有老幹部在公用電話排隊等著斥責我我就更高興了。很多年之後又有了《武林外傳》,這個就慢慢被人接受了。所以說《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也是一個不錯的高峰,我在這兩者之間,生不逢時。

"

今年是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25週年。時隔這麼多多年,為什麼這部如今看來畫面已經不甚清晰的電視老劇,還是讓我們念念不忘,有些畫面和臺詞現在看到還是想笑?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史航老師曾經在一個場合大篇幅點評《我愛我家》,下面摘抄一部分,獻給《我愛我家》25週年。以下的話,都來自史航。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愛我家》這個劇名真是念熟了,王朔特別知道這個,就像當初《我愛我家》這個劇種,應該叫室內劇,肥皂劇,叫什麼劇,他說就直譯,情景喜劇,大家說這個不順啊,他說念念就順了。王朔對流行有天賦般的領悟,他知道什麼東西可以放到這個傳送帶上,傳到很遠的地方。他對這個戲是有信心的,雖然他自己並沒有寫多少。

《我愛我家》為什麼好?剛才做節目之前我在馬路牙子上坐著吃東西的時候,碰上一個朋友,我說一會兒我要聊《我愛我家》,他說你們北京人就特別喜歡《我愛我家》,我說第一我是東北人,第二是很多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喜歡。就像圍爐烤火一樣,一提到它周圍的溫度就憑空高了幾度,它有一種特別聚攏的氣場,哪怕這不是我家,我只是從窗外走過這一家,聽到裡面的歡聲笑語我都想多站一會兒。


而且雖然它是老北京的口兒,又有這麼多北京口兒的演員,但恰恰很多北漂會更喜歡《我愛我家》,因為他們離他們的家更遠。所以《我愛我家》應該算一個時代的大家的充電寶,主創們費了牛勁,做出這個充電寶,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沒電了去充一下,就還是好的。

《我愛我家》的外景除了西便門國務院宿舍,還有一個重要外景就是復興門橋,這本書裡也寫到了。那時候這裡應該是北京一個比較體面的比較隆重的一座橋,沒事兒拍拍這裡,代表新北京。現在的北京城,東邊肯定比西邊南邊都熱鬧,復興門橋也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一座橋,也不是人流量最大的,但它是一個過去時代的象徵,在作品裡這麼體現了之後,它就永恆了。《我愛我家》是流行,但是又進入了流傳,連帶這座橋也流傳了。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編劇高稿酬的三十年河東我沒趕上,我趕上三十年河西了。英壯在書裡說到,他當時兩千塊錢一集,我1992年中戲畢業,1993年開始當編劇,我當時寫一個戲是一千塊錢一集,已經覺得很高了,現在突然發現人家拿兩千塊錢,當然也應該認,人傢什麼人啊,是樑左他們,是當時我一個小毛頭完全比不了的。

他們稿酬這麼高我覺得有兩個原因,那時對劇本的尊重是體現在具體的待遇上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說法,第二那時候演員的文學性很強,演員越有編劇的能量,越會尊重編劇,因為他覺得親近他看得出你的好,如果演員都看不懂劇本,說這兩頁最好別用這個字我不認識,這樣的話他當然煩編劇,他覺得編劇是在難為他,是一個考他的老師。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那時候的編劇為什麼能產生這麼大的能量?那時候一切喜劇都是草創階段,現在喜劇我們會想有那麼多編劇,我隨便抄點兒這個抄點兒那個就可以,《我愛我家》的時候沒多少東西能抄,他不能抄姜昆李文華呀。當時開創先河首先是編劇滾過雷區,不能說是演員說我先給你們演一遍,你們記錄一下當劇本,不可能,所以那時候編劇確實付出更多,也得到更多。

現在世道不太一樣了。前段時間宋丹丹跟編劇不是發生過爭執嗎?她自己也說如果都是樑左這樣的劇本,一個字也不用改的我當然佩服。一個字不用改這個事兒,不是說演員懶就不改,其實宋丹丹她們文學功底很強,她就能看出改就錯了,不改才對。我現在做了20多年編劇了,我懷念那個青蔥的編劇時代。

我自己也嘗試寫過情景喜劇,因為前面有《我愛我家》,我又很喜歡它,1997年我的第一個選擇就是古裝情景喜劇,叫《明鏡高懸》,王剛、鄧婕很多人來演,也是明星匯聚。但就是比較超前,播的時候很成問題,很多老幹部打電話要求停播,就像當年一些老幹部打電話要求文興宇不能再冒充老幹部一樣,因為只有他們家有電話嘛,當然如果有老幹部在公用電話排隊等著斥責我我就更高興了。很多年之後又有了《武林外傳》,這個就慢慢被人接受了。所以說《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也是一個不錯的高峰,我在這兩者之間,生不逢時。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也很喜歡《編輯部的故事》,但與《我愛我家》兩者對照起來有點兒不一樣。《編輯部的故事》是一群聰明腦殼比著打架,《我愛我家》是用樑左等人的智慧和溫存,王朔在獻給樑左的輓聯上寫到“愛家人暖朋友一世細心”,這種溫暖的智慧是特別重要的。《編輯部的故事》更多是在主流的思想中玩兒反義詞,《我愛我家》把這些晃開了。《編輯部的故事》那些句子當年好,現在還好;《我愛我家》的特點是,很多話當時沒覺得怎麼樣,現在覺得這話太厲害了。比如有一集和平老走穴,慘成那樣大家給他湊錢,結果最後她又出去走穴了,最後文興宇說了一句話,還是毛主席說得好啊,機會主義頭子改也難。

我現在講課也經常講《家庭吉尼斯》那集的例子,全家人比這個那個,文興宇老爺子不知道該比什麼了,就說我殺過人,因為他參加過革命,把參加革命翻譯成殺過人,這個很奇怪,但其他人真沒辦法,因為都是和平年代出生,跟您比真比不了。這個無厘頭就特別好玩兒。可以說文興宇演的這個傅明,是一個偉大的高級黑。

我特別偏愛的是胡學範,洋範兒的,英若誠的聲音太好聽了,我老學他聲音,而且他演了那麼多角色,最主要他的幽默感非常獨特,他經常說半截話等著被人給堵回去,就是吃癟的狀態,主動吃癟,其實這個道行很深。

"

今年是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25週年。時隔這麼多多年,為什麼這部如今看來畫面已經不甚清晰的電視老劇,還是讓我們念念不忘,有些畫面和臺詞現在看到還是想笑?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史航老師曾經在一個場合大篇幅點評《我愛我家》,下面摘抄一部分,獻給《我愛我家》25週年。以下的話,都來自史航。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愛我家》這個劇名真是念熟了,王朔特別知道這個,就像當初《我愛我家》這個劇種,應該叫室內劇,肥皂劇,叫什麼劇,他說就直譯,情景喜劇,大家說這個不順啊,他說念念就順了。王朔對流行有天賦般的領悟,他知道什麼東西可以放到這個傳送帶上,傳到很遠的地方。他對這個戲是有信心的,雖然他自己並沒有寫多少。

《我愛我家》為什麼好?剛才做節目之前我在馬路牙子上坐著吃東西的時候,碰上一個朋友,我說一會兒我要聊《我愛我家》,他說你們北京人就特別喜歡《我愛我家》,我說第一我是東北人,第二是很多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喜歡。就像圍爐烤火一樣,一提到它周圍的溫度就憑空高了幾度,它有一種特別聚攏的氣場,哪怕這不是我家,我只是從窗外走過這一家,聽到裡面的歡聲笑語我都想多站一會兒。


而且雖然它是老北京的口兒,又有這麼多北京口兒的演員,但恰恰很多北漂會更喜歡《我愛我家》,因為他們離他們的家更遠。所以《我愛我家》應該算一個時代的大家的充電寶,主創們費了牛勁,做出這個充電寶,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沒電了去充一下,就還是好的。

《我愛我家》的外景除了西便門國務院宿舍,還有一個重要外景就是復興門橋,這本書裡也寫到了。那時候這裡應該是北京一個比較體面的比較隆重的一座橋,沒事兒拍拍這裡,代表新北京。現在的北京城,東邊肯定比西邊南邊都熱鬧,復興門橋也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一座橋,也不是人流量最大的,但它是一個過去時代的象徵,在作品裡這麼體現了之後,它就永恆了。《我愛我家》是流行,但是又進入了流傳,連帶這座橋也流傳了。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編劇高稿酬的三十年河東我沒趕上,我趕上三十年河西了。英壯在書裡說到,他當時兩千塊錢一集,我1992年中戲畢業,1993年開始當編劇,我當時寫一個戲是一千塊錢一集,已經覺得很高了,現在突然發現人家拿兩千塊錢,當然也應該認,人傢什麼人啊,是樑左他們,是當時我一個小毛頭完全比不了的。

他們稿酬這麼高我覺得有兩個原因,那時對劇本的尊重是體現在具體的待遇上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說法,第二那時候演員的文學性很強,演員越有編劇的能量,越會尊重編劇,因為他覺得親近他看得出你的好,如果演員都看不懂劇本,說這兩頁最好別用這個字我不認識,這樣的話他當然煩編劇,他覺得編劇是在難為他,是一個考他的老師。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那時候的編劇為什麼能產生這麼大的能量?那時候一切喜劇都是草創階段,現在喜劇我們會想有那麼多編劇,我隨便抄點兒這個抄點兒那個就可以,《我愛我家》的時候沒多少東西能抄,他不能抄姜昆李文華呀。當時開創先河首先是編劇滾過雷區,不能說是演員說我先給你們演一遍,你們記錄一下當劇本,不可能,所以那時候編劇確實付出更多,也得到更多。

現在世道不太一樣了。前段時間宋丹丹跟編劇不是發生過爭執嗎?她自己也說如果都是樑左這樣的劇本,一個字也不用改的我當然佩服。一個字不用改這個事兒,不是說演員懶就不改,其實宋丹丹她們文學功底很強,她就能看出改就錯了,不改才對。我現在做了20多年編劇了,我懷念那個青蔥的編劇時代。

我自己也嘗試寫過情景喜劇,因為前面有《我愛我家》,我又很喜歡它,1997年我的第一個選擇就是古裝情景喜劇,叫《明鏡高懸》,王剛、鄧婕很多人來演,也是明星匯聚。但就是比較超前,播的時候很成問題,很多老幹部打電話要求停播,就像當年一些老幹部打電話要求文興宇不能再冒充老幹部一樣,因為只有他們家有電話嘛,當然如果有老幹部在公用電話排隊等著斥責我我就更高興了。很多年之後又有了《武林外傳》,這個就慢慢被人接受了。所以說《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也是一個不錯的高峰,我在這兩者之間,生不逢時。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也很喜歡《編輯部的故事》,但與《我愛我家》兩者對照起來有點兒不一樣。《編輯部的故事》是一群聰明腦殼比著打架,《我愛我家》是用樑左等人的智慧和溫存,王朔在獻給樑左的輓聯上寫到“愛家人暖朋友一世細心”,這種溫暖的智慧是特別重要的。《編輯部的故事》更多是在主流的思想中玩兒反義詞,《我愛我家》把這些晃開了。《編輯部的故事》那些句子當年好,現在還好;《我愛我家》的特點是,很多話當時沒覺得怎麼樣,現在覺得這話太厲害了。比如有一集和平老走穴,慘成那樣大家給他湊錢,結果最後她又出去走穴了,最後文興宇說了一句話,還是毛主席說得好啊,機會主義頭子改也難。

我現在講課也經常講《家庭吉尼斯》那集的例子,全家人比這個那個,文興宇老爺子不知道該比什麼了,就說我殺過人,因為他參加過革命,把參加革命翻譯成殺過人,這個很奇怪,但其他人真沒辦法,因為都是和平年代出生,跟您比真比不了。這個無厘頭就特別好玩兒。可以說文興宇演的這個傅明,是一個偉大的高級黑。

我特別偏愛的是胡學範,洋範兒的,英若誠的聲音太好聽了,我老學他聲音,而且他演了那麼多角色,最主要他的幽默感非常獨特,他經常說半截話等著被人給堵回去,就是吃癟的狀態,主動吃癟,其實這個道行很深。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與時俱進是喜劇冒的一個很大的風險,比如當時你說兩伊戰爭人們知道兩伊是誰,現在就未必知道。作為一部作品,最後你會發現你真正記得的還是那些跨越時空的人性的特別有意思的東西,我們能看到每個人的個性在劇中翻跟頭和延伸,這個是更重要的東西。

"

今年是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25週年。時隔這麼多多年,為什麼這部如今看來畫面已經不甚清晰的電視老劇,還是讓我們念念不忘,有些畫面和臺詞現在看到還是想笑?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史航老師曾經在一個場合大篇幅點評《我愛我家》,下面摘抄一部分,獻給《我愛我家》25週年。以下的話,都來自史航。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愛我家》這個劇名真是念熟了,王朔特別知道這個,就像當初《我愛我家》這個劇種,應該叫室內劇,肥皂劇,叫什麼劇,他說就直譯,情景喜劇,大家說這個不順啊,他說念念就順了。王朔對流行有天賦般的領悟,他知道什麼東西可以放到這個傳送帶上,傳到很遠的地方。他對這個戲是有信心的,雖然他自己並沒有寫多少。

《我愛我家》為什麼好?剛才做節目之前我在馬路牙子上坐著吃東西的時候,碰上一個朋友,我說一會兒我要聊《我愛我家》,他說你們北京人就特別喜歡《我愛我家》,我說第一我是東北人,第二是很多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喜歡。就像圍爐烤火一樣,一提到它周圍的溫度就憑空高了幾度,它有一種特別聚攏的氣場,哪怕這不是我家,我只是從窗外走過這一家,聽到裡面的歡聲笑語我都想多站一會兒。


而且雖然它是老北京的口兒,又有這麼多北京口兒的演員,但恰恰很多北漂會更喜歡《我愛我家》,因為他們離他們的家更遠。所以《我愛我家》應該算一個時代的大家的充電寶,主創們費了牛勁,做出這個充電寶,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沒電了去充一下,就還是好的。

《我愛我家》的外景除了西便門國務院宿舍,還有一個重要外景就是復興門橋,這本書裡也寫到了。那時候這裡應該是北京一個比較體面的比較隆重的一座橋,沒事兒拍拍這裡,代表新北京。現在的北京城,東邊肯定比西邊南邊都熱鬧,復興門橋也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一座橋,也不是人流量最大的,但它是一個過去時代的象徵,在作品裡這麼體現了之後,它就永恆了。《我愛我家》是流行,但是又進入了流傳,連帶這座橋也流傳了。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編劇高稿酬的三十年河東我沒趕上,我趕上三十年河西了。英壯在書裡說到,他當時兩千塊錢一集,我1992年中戲畢業,1993年開始當編劇,我當時寫一個戲是一千塊錢一集,已經覺得很高了,現在突然發現人家拿兩千塊錢,當然也應該認,人傢什麼人啊,是樑左他們,是當時我一個小毛頭完全比不了的。

他們稿酬這麼高我覺得有兩個原因,那時對劇本的尊重是體現在具體的待遇上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說法,第二那時候演員的文學性很強,演員越有編劇的能量,越會尊重編劇,因為他覺得親近他看得出你的好,如果演員都看不懂劇本,說這兩頁最好別用這個字我不認識,這樣的話他當然煩編劇,他覺得編劇是在難為他,是一個考他的老師。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那時候的編劇為什麼能產生這麼大的能量?那時候一切喜劇都是草創階段,現在喜劇我們會想有那麼多編劇,我隨便抄點兒這個抄點兒那個就可以,《我愛我家》的時候沒多少東西能抄,他不能抄姜昆李文華呀。當時開創先河首先是編劇滾過雷區,不能說是演員說我先給你們演一遍,你們記錄一下當劇本,不可能,所以那時候編劇確實付出更多,也得到更多。

現在世道不太一樣了。前段時間宋丹丹跟編劇不是發生過爭執嗎?她自己也說如果都是樑左這樣的劇本,一個字也不用改的我當然佩服。一個字不用改這個事兒,不是說演員懶就不改,其實宋丹丹她們文學功底很強,她就能看出改就錯了,不改才對。我現在做了20多年編劇了,我懷念那個青蔥的編劇時代。

我自己也嘗試寫過情景喜劇,因為前面有《我愛我家》,我又很喜歡它,1997年我的第一個選擇就是古裝情景喜劇,叫《明鏡高懸》,王剛、鄧婕很多人來演,也是明星匯聚。但就是比較超前,播的時候很成問題,很多老幹部打電話要求停播,就像當年一些老幹部打電話要求文興宇不能再冒充老幹部一樣,因為只有他們家有電話嘛,當然如果有老幹部在公用電話排隊等著斥責我我就更高興了。很多年之後又有了《武林外傳》,這個就慢慢被人接受了。所以說《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也是一個不錯的高峰,我在這兩者之間,生不逢時。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也很喜歡《編輯部的故事》,但與《我愛我家》兩者對照起來有點兒不一樣。《編輯部的故事》是一群聰明腦殼比著打架,《我愛我家》是用樑左等人的智慧和溫存,王朔在獻給樑左的輓聯上寫到“愛家人暖朋友一世細心”,這種溫暖的智慧是特別重要的。《編輯部的故事》更多是在主流的思想中玩兒反義詞,《我愛我家》把這些晃開了。《編輯部的故事》那些句子當年好,現在還好;《我愛我家》的特點是,很多話當時沒覺得怎麼樣,現在覺得這話太厲害了。比如有一集和平老走穴,慘成那樣大家給他湊錢,結果最後她又出去走穴了,最後文興宇說了一句話,還是毛主席說得好啊,機會主義頭子改也難。

我現在講課也經常講《家庭吉尼斯》那集的例子,全家人比這個那個,文興宇老爺子不知道該比什麼了,就說我殺過人,因為他參加過革命,把參加革命翻譯成殺過人,這個很奇怪,但其他人真沒辦法,因為都是和平年代出生,跟您比真比不了。這個無厘頭就特別好玩兒。可以說文興宇演的這個傅明,是一個偉大的高級黑。

我特別偏愛的是胡學範,洋範兒的,英若誠的聲音太好聽了,我老學他聲音,而且他演了那麼多角色,最主要他的幽默感非常獨特,他經常說半截話等著被人給堵回去,就是吃癟的狀態,主動吃癟,其實這個道行很深。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與時俱進是喜劇冒的一個很大的風險,比如當時你說兩伊戰爭人們知道兩伊是誰,現在就未必知道。作為一部作品,最後你會發現你真正記得的還是那些跨越時空的人性的特別有意思的東西,我們能看到每個人的個性在劇中翻跟頭和延伸,這個是更重要的東西。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看這本書我才明白,關凌其實並不那麼喜歡張國榮,人家喜歡小虎隊,因為我把過去看成一馬平川了,其實這裡隔著年頭兒呢。歲月有時候回憶起來是烏突突一團,只有看你喜歡的作品,才能仔細分清什麼是什麼。

《我愛我家》的編劇創作不抄近道,現在很多人特別愛抄近道,比如我寫一個古代故事突然我就提到MP3,大家會本能地笑一下,但再過幾年MP3都沒有了,大家就不見得會笑。所以最後沙裡淘金,剩下的就是人性的符號的東西。就像《茶館》,王朔說再也忘不了鬆二爺那句“這黃鳥兒我餓著也不能讓它餓著”,所以《我愛我家》有點兒像《茶館》,最後剩下的是人物身上掛著的那句話。

"

今年是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25週年。時隔這麼多多年,為什麼這部如今看來畫面已經不甚清晰的電視老劇,還是讓我們念念不忘,有些畫面和臺詞現在看到還是想笑?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史航老師曾經在一個場合大篇幅點評《我愛我家》,下面摘抄一部分,獻給《我愛我家》25週年。以下的話,都來自史航。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愛我家》這個劇名真是念熟了,王朔特別知道這個,就像當初《我愛我家》這個劇種,應該叫室內劇,肥皂劇,叫什麼劇,他說就直譯,情景喜劇,大家說這個不順啊,他說念念就順了。王朔對流行有天賦般的領悟,他知道什麼東西可以放到這個傳送帶上,傳到很遠的地方。他對這個戲是有信心的,雖然他自己並沒有寫多少。

《我愛我家》為什麼好?剛才做節目之前我在馬路牙子上坐著吃東西的時候,碰上一個朋友,我說一會兒我要聊《我愛我家》,他說你們北京人就特別喜歡《我愛我家》,我說第一我是東北人,第二是很多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喜歡。就像圍爐烤火一樣,一提到它周圍的溫度就憑空高了幾度,它有一種特別聚攏的氣場,哪怕這不是我家,我只是從窗外走過這一家,聽到裡面的歡聲笑語我都想多站一會兒。


而且雖然它是老北京的口兒,又有這麼多北京口兒的演員,但恰恰很多北漂會更喜歡《我愛我家》,因為他們離他們的家更遠。所以《我愛我家》應該算一個時代的大家的充電寶,主創們費了牛勁,做出這個充電寶,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沒電了去充一下,就還是好的。

《我愛我家》的外景除了西便門國務院宿舍,還有一個重要外景就是復興門橋,這本書裡也寫到了。那時候這裡應該是北京一個比較體面的比較隆重的一座橋,沒事兒拍拍這裡,代表新北京。現在的北京城,東邊肯定比西邊南邊都熱鬧,復興門橋也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一座橋,也不是人流量最大的,但它是一個過去時代的象徵,在作品裡這麼體現了之後,它就永恆了。《我愛我家》是流行,但是又進入了流傳,連帶這座橋也流傳了。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編劇高稿酬的三十年河東我沒趕上,我趕上三十年河西了。英壯在書裡說到,他當時兩千塊錢一集,我1992年中戲畢業,1993年開始當編劇,我當時寫一個戲是一千塊錢一集,已經覺得很高了,現在突然發現人家拿兩千塊錢,當然也應該認,人傢什麼人啊,是樑左他們,是當時我一個小毛頭完全比不了的。

他們稿酬這麼高我覺得有兩個原因,那時對劇本的尊重是體現在具體的待遇上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說法,第二那時候演員的文學性很強,演員越有編劇的能量,越會尊重編劇,因為他覺得親近他看得出你的好,如果演員都看不懂劇本,說這兩頁最好別用這個字我不認識,這樣的話他當然煩編劇,他覺得編劇是在難為他,是一個考他的老師。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那時候的編劇為什麼能產生這麼大的能量?那時候一切喜劇都是草創階段,現在喜劇我們會想有那麼多編劇,我隨便抄點兒這個抄點兒那個就可以,《我愛我家》的時候沒多少東西能抄,他不能抄姜昆李文華呀。當時開創先河首先是編劇滾過雷區,不能說是演員說我先給你們演一遍,你們記錄一下當劇本,不可能,所以那時候編劇確實付出更多,也得到更多。

現在世道不太一樣了。前段時間宋丹丹跟編劇不是發生過爭執嗎?她自己也說如果都是樑左這樣的劇本,一個字也不用改的我當然佩服。一個字不用改這個事兒,不是說演員懶就不改,其實宋丹丹她們文學功底很強,她就能看出改就錯了,不改才對。我現在做了20多年編劇了,我懷念那個青蔥的編劇時代。

我自己也嘗試寫過情景喜劇,因為前面有《我愛我家》,我又很喜歡它,1997年我的第一個選擇就是古裝情景喜劇,叫《明鏡高懸》,王剛、鄧婕很多人來演,也是明星匯聚。但就是比較超前,播的時候很成問題,很多老幹部打電話要求停播,就像當年一些老幹部打電話要求文興宇不能再冒充老幹部一樣,因為只有他們家有電話嘛,當然如果有老幹部在公用電話排隊等著斥責我我就更高興了。很多年之後又有了《武林外傳》,這個就慢慢被人接受了。所以說《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也是一個不錯的高峰,我在這兩者之間,生不逢時。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也很喜歡《編輯部的故事》,但與《我愛我家》兩者對照起來有點兒不一樣。《編輯部的故事》是一群聰明腦殼比著打架,《我愛我家》是用樑左等人的智慧和溫存,王朔在獻給樑左的輓聯上寫到“愛家人暖朋友一世細心”,這種溫暖的智慧是特別重要的。《編輯部的故事》更多是在主流的思想中玩兒反義詞,《我愛我家》把這些晃開了。《編輯部的故事》那些句子當年好,現在還好;《我愛我家》的特點是,很多話當時沒覺得怎麼樣,現在覺得這話太厲害了。比如有一集和平老走穴,慘成那樣大家給他湊錢,結果最後她又出去走穴了,最後文興宇說了一句話,還是毛主席說得好啊,機會主義頭子改也難。

我現在講課也經常講《家庭吉尼斯》那集的例子,全家人比這個那個,文興宇老爺子不知道該比什麼了,就說我殺過人,因為他參加過革命,把參加革命翻譯成殺過人,這個很奇怪,但其他人真沒辦法,因為都是和平年代出生,跟您比真比不了。這個無厘頭就特別好玩兒。可以說文興宇演的這個傅明,是一個偉大的高級黑。

我特別偏愛的是胡學範,洋範兒的,英若誠的聲音太好聽了,我老學他聲音,而且他演了那麼多角色,最主要他的幽默感非常獨特,他經常說半截話等著被人給堵回去,就是吃癟的狀態,主動吃癟,其實這個道行很深。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與時俱進是喜劇冒的一個很大的風險,比如當時你說兩伊戰爭人們知道兩伊是誰,現在就未必知道。作為一部作品,最後你會發現你真正記得的還是那些跨越時空的人性的特別有意思的東西,我們能看到每個人的個性在劇中翻跟頭和延伸,這個是更重要的東西。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看這本書我才明白,關凌其實並不那麼喜歡張國榮,人家喜歡小虎隊,因為我把過去看成一馬平川了,其實這裡隔著年頭兒呢。歲月有時候回憶起來是烏突突一團,只有看你喜歡的作品,才能仔細分清什麼是什麼。

《我愛我家》的編劇創作不抄近道,現在很多人特別愛抄近道,比如我寫一個古代故事突然我就提到MP3,大家會本能地笑一下,但再過幾年MP3都沒有了,大家就不見得會笑。所以最後沙裡淘金,剩下的就是人性的符號的東西。就像《茶館》,王朔說再也忘不了鬆二爺那句“這黃鳥兒我餓著也不能讓它餓著”,所以《我愛我家》有點兒像《茶館》,最後剩下的是人物身上掛著的那句話。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那時候的喜劇好像很便宜,但是並不簡單,很多三翻四抖的東西是非常好的。我喜歡馬三立,我喜歡樑左,但我沒想到馬三立肯說樑左這個相聲。《虎口遐想》我經常順口說成“虎口脫險”,虎口之前還能遐想,樑左寫東西很有文學性,文學性是什麼?就是分寸感,樑左的分寸感是一流的。

"

今年是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25週年。時隔這麼多多年,為什麼這部如今看來畫面已經不甚清晰的電視老劇,還是讓我們念念不忘,有些畫面和臺詞現在看到還是想笑?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史航老師曾經在一個場合大篇幅點評《我愛我家》,下面摘抄一部分,獻給《我愛我家》25週年。以下的話,都來自史航。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愛我家》這個劇名真是念熟了,王朔特別知道這個,就像當初《我愛我家》這個劇種,應該叫室內劇,肥皂劇,叫什麼劇,他說就直譯,情景喜劇,大家說這個不順啊,他說念念就順了。王朔對流行有天賦般的領悟,他知道什麼東西可以放到這個傳送帶上,傳到很遠的地方。他對這個戲是有信心的,雖然他自己並沒有寫多少。

《我愛我家》為什麼好?剛才做節目之前我在馬路牙子上坐著吃東西的時候,碰上一個朋友,我說一會兒我要聊《我愛我家》,他說你們北京人就特別喜歡《我愛我家》,我說第一我是東北人,第二是很多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喜歡。就像圍爐烤火一樣,一提到它周圍的溫度就憑空高了幾度,它有一種特別聚攏的氣場,哪怕這不是我家,我只是從窗外走過這一家,聽到裡面的歡聲笑語我都想多站一會兒。


而且雖然它是老北京的口兒,又有這麼多北京口兒的演員,但恰恰很多北漂會更喜歡《我愛我家》,因為他們離他們的家更遠。所以《我愛我家》應該算一個時代的大家的充電寶,主創們費了牛勁,做出這個充電寶,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沒電了去充一下,就還是好的。

《我愛我家》的外景除了西便門國務院宿舍,還有一個重要外景就是復興門橋,這本書裡也寫到了。那時候這裡應該是北京一個比較體面的比較隆重的一座橋,沒事兒拍拍這裡,代表新北京。現在的北京城,東邊肯定比西邊南邊都熱鬧,復興門橋也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一座橋,也不是人流量最大的,但它是一個過去時代的象徵,在作品裡這麼體現了之後,它就永恆了。《我愛我家》是流行,但是又進入了流傳,連帶這座橋也流傳了。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編劇高稿酬的三十年河東我沒趕上,我趕上三十年河西了。英壯在書裡說到,他當時兩千塊錢一集,我1992年中戲畢業,1993年開始當編劇,我當時寫一個戲是一千塊錢一集,已經覺得很高了,現在突然發現人家拿兩千塊錢,當然也應該認,人傢什麼人啊,是樑左他們,是當時我一個小毛頭完全比不了的。

他們稿酬這麼高我覺得有兩個原因,那時對劇本的尊重是體現在具體的待遇上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說法,第二那時候演員的文學性很強,演員越有編劇的能量,越會尊重編劇,因為他覺得親近他看得出你的好,如果演員都看不懂劇本,說這兩頁最好別用這個字我不認識,這樣的話他當然煩編劇,他覺得編劇是在難為他,是一個考他的老師。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那時候的編劇為什麼能產生這麼大的能量?那時候一切喜劇都是草創階段,現在喜劇我們會想有那麼多編劇,我隨便抄點兒這個抄點兒那個就可以,《我愛我家》的時候沒多少東西能抄,他不能抄姜昆李文華呀。當時開創先河首先是編劇滾過雷區,不能說是演員說我先給你們演一遍,你們記錄一下當劇本,不可能,所以那時候編劇確實付出更多,也得到更多。

現在世道不太一樣了。前段時間宋丹丹跟編劇不是發生過爭執嗎?她自己也說如果都是樑左這樣的劇本,一個字也不用改的我當然佩服。一個字不用改這個事兒,不是說演員懶就不改,其實宋丹丹她們文學功底很強,她就能看出改就錯了,不改才對。我現在做了20多年編劇了,我懷念那個青蔥的編劇時代。

我自己也嘗試寫過情景喜劇,因為前面有《我愛我家》,我又很喜歡它,1997年我的第一個選擇就是古裝情景喜劇,叫《明鏡高懸》,王剛、鄧婕很多人來演,也是明星匯聚。但就是比較超前,播的時候很成問題,很多老幹部打電話要求停播,就像當年一些老幹部打電話要求文興宇不能再冒充老幹部一樣,因為只有他們家有電話嘛,當然如果有老幹部在公用電話排隊等著斥責我我就更高興了。很多年之後又有了《武林外傳》,這個就慢慢被人接受了。所以說《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也是一個不錯的高峰,我在這兩者之間,生不逢時。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也很喜歡《編輯部的故事》,但與《我愛我家》兩者對照起來有點兒不一樣。《編輯部的故事》是一群聰明腦殼比著打架,《我愛我家》是用樑左等人的智慧和溫存,王朔在獻給樑左的輓聯上寫到“愛家人暖朋友一世細心”,這種溫暖的智慧是特別重要的。《編輯部的故事》更多是在主流的思想中玩兒反義詞,《我愛我家》把這些晃開了。《編輯部的故事》那些句子當年好,現在還好;《我愛我家》的特點是,很多話當時沒覺得怎麼樣,現在覺得這話太厲害了。比如有一集和平老走穴,慘成那樣大家給他湊錢,結果最後她又出去走穴了,最後文興宇說了一句話,還是毛主席說得好啊,機會主義頭子改也難。

我現在講課也經常講《家庭吉尼斯》那集的例子,全家人比這個那個,文興宇老爺子不知道該比什麼了,就說我殺過人,因為他參加過革命,把參加革命翻譯成殺過人,這個很奇怪,但其他人真沒辦法,因為都是和平年代出生,跟您比真比不了。這個無厘頭就特別好玩兒。可以說文興宇演的這個傅明,是一個偉大的高級黑。

我特別偏愛的是胡學範,洋範兒的,英若誠的聲音太好聽了,我老學他聲音,而且他演了那麼多角色,最主要他的幽默感非常獨特,他經常說半截話等著被人給堵回去,就是吃癟的狀態,主動吃癟,其實這個道行很深。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與時俱進是喜劇冒的一個很大的風險,比如當時你說兩伊戰爭人們知道兩伊是誰,現在就未必知道。作為一部作品,最後你會發現你真正記得的還是那些跨越時空的人性的特別有意思的東西,我們能看到每個人的個性在劇中翻跟頭和延伸,這個是更重要的東西。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看這本書我才明白,關凌其實並不那麼喜歡張國榮,人家喜歡小虎隊,因為我把過去看成一馬平川了,其實這裡隔著年頭兒呢。歲月有時候回憶起來是烏突突一團,只有看你喜歡的作品,才能仔細分清什麼是什麼。

《我愛我家》的編劇創作不抄近道,現在很多人特別愛抄近道,比如我寫一個古代故事突然我就提到MP3,大家會本能地笑一下,但再過幾年MP3都沒有了,大家就不見得會笑。所以最後沙裡淘金,剩下的就是人性的符號的東西。就像《茶館》,王朔說再也忘不了鬆二爺那句“這黃鳥兒我餓著也不能讓它餓著”,所以《我愛我家》有點兒像《茶館》,最後剩下的是人物身上掛著的那句話。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那時候的喜劇好像很便宜,但是並不簡單,很多三翻四抖的東西是非常好的。我喜歡馬三立,我喜歡樑左,但我沒想到馬三立肯說樑左這個相聲。《虎口遐想》我經常順口說成“虎口脫險”,虎口之前還能遐想,樑左寫東西很有文學性,文學性是什麼?就是分寸感,樑左的分寸感是一流的。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愛我家》的配置是天造地設,它面對的是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情懷,“我愛我家”,誰都有“我”,誰都有家,後來很多東西英達他們更用心比如《中國餐館》、《地下交通站》、《候車大廳》,但它們沒有像《我愛我家》這樣覆蓋我們內心最樸素最簡單的那部分,《我愛我家》與觀眾的共鳴點最多,最大公約數嘛。

"

今年是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25週年。時隔這麼多多年,為什麼這部如今看來畫面已經不甚清晰的電視老劇,還是讓我們念念不忘,有些畫面和臺詞現在看到還是想笑?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史航老師曾經在一個場合大篇幅點評《我愛我家》,下面摘抄一部分,獻給《我愛我家》25週年。以下的話,都來自史航。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愛我家》這個劇名真是念熟了,王朔特別知道這個,就像當初《我愛我家》這個劇種,應該叫室內劇,肥皂劇,叫什麼劇,他說就直譯,情景喜劇,大家說這個不順啊,他說念念就順了。王朔對流行有天賦般的領悟,他知道什麼東西可以放到這個傳送帶上,傳到很遠的地方。他對這個戲是有信心的,雖然他自己並沒有寫多少。

《我愛我家》為什麼好?剛才做節目之前我在馬路牙子上坐著吃東西的時候,碰上一個朋友,我說一會兒我要聊《我愛我家》,他說你們北京人就特別喜歡《我愛我家》,我說第一我是東北人,第二是很多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喜歡。就像圍爐烤火一樣,一提到它周圍的溫度就憑空高了幾度,它有一種特別聚攏的氣場,哪怕這不是我家,我只是從窗外走過這一家,聽到裡面的歡聲笑語我都想多站一會兒。


而且雖然它是老北京的口兒,又有這麼多北京口兒的演員,但恰恰很多北漂會更喜歡《我愛我家》,因為他們離他們的家更遠。所以《我愛我家》應該算一個時代的大家的充電寶,主創們費了牛勁,做出這個充電寶,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沒電了去充一下,就還是好的。

《我愛我家》的外景除了西便門國務院宿舍,還有一個重要外景就是復興門橋,這本書裡也寫到了。那時候這裡應該是北京一個比較體面的比較隆重的一座橋,沒事兒拍拍這裡,代表新北京。現在的北京城,東邊肯定比西邊南邊都熱鬧,復興門橋也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一座橋,也不是人流量最大的,但它是一個過去時代的象徵,在作品裡這麼體現了之後,它就永恆了。《我愛我家》是流行,但是又進入了流傳,連帶這座橋也流傳了。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編劇高稿酬的三十年河東我沒趕上,我趕上三十年河西了。英壯在書裡說到,他當時兩千塊錢一集,我1992年中戲畢業,1993年開始當編劇,我當時寫一個戲是一千塊錢一集,已經覺得很高了,現在突然發現人家拿兩千塊錢,當然也應該認,人傢什麼人啊,是樑左他們,是當時我一個小毛頭完全比不了的。

他們稿酬這麼高我覺得有兩個原因,那時對劇本的尊重是體現在具體的待遇上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說法,第二那時候演員的文學性很強,演員越有編劇的能量,越會尊重編劇,因為他覺得親近他看得出你的好,如果演員都看不懂劇本,說這兩頁最好別用這個字我不認識,這樣的話他當然煩編劇,他覺得編劇是在難為他,是一個考他的老師。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那時候的編劇為什麼能產生這麼大的能量?那時候一切喜劇都是草創階段,現在喜劇我們會想有那麼多編劇,我隨便抄點兒這個抄點兒那個就可以,《我愛我家》的時候沒多少東西能抄,他不能抄姜昆李文華呀。當時開創先河首先是編劇滾過雷區,不能說是演員說我先給你們演一遍,你們記錄一下當劇本,不可能,所以那時候編劇確實付出更多,也得到更多。

現在世道不太一樣了。前段時間宋丹丹跟編劇不是發生過爭執嗎?她自己也說如果都是樑左這樣的劇本,一個字也不用改的我當然佩服。一個字不用改這個事兒,不是說演員懶就不改,其實宋丹丹她們文學功底很強,她就能看出改就錯了,不改才對。我現在做了20多年編劇了,我懷念那個青蔥的編劇時代。

我自己也嘗試寫過情景喜劇,因為前面有《我愛我家》,我又很喜歡它,1997年我的第一個選擇就是古裝情景喜劇,叫《明鏡高懸》,王剛、鄧婕很多人來演,也是明星匯聚。但就是比較超前,播的時候很成問題,很多老幹部打電話要求停播,就像當年一些老幹部打電話要求文興宇不能再冒充老幹部一樣,因為只有他們家有電話嘛,當然如果有老幹部在公用電話排隊等著斥責我我就更高興了。很多年之後又有了《武林外傳》,這個就慢慢被人接受了。所以說《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也是一個不錯的高峰,我在這兩者之間,生不逢時。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也很喜歡《編輯部的故事》,但與《我愛我家》兩者對照起來有點兒不一樣。《編輯部的故事》是一群聰明腦殼比著打架,《我愛我家》是用樑左等人的智慧和溫存,王朔在獻給樑左的輓聯上寫到“愛家人暖朋友一世細心”,這種溫暖的智慧是特別重要的。《編輯部的故事》更多是在主流的思想中玩兒反義詞,《我愛我家》把這些晃開了。《編輯部的故事》那些句子當年好,現在還好;《我愛我家》的特點是,很多話當時沒覺得怎麼樣,現在覺得這話太厲害了。比如有一集和平老走穴,慘成那樣大家給他湊錢,結果最後她又出去走穴了,最後文興宇說了一句話,還是毛主席說得好啊,機會主義頭子改也難。

我現在講課也經常講《家庭吉尼斯》那集的例子,全家人比這個那個,文興宇老爺子不知道該比什麼了,就說我殺過人,因為他參加過革命,把參加革命翻譯成殺過人,這個很奇怪,但其他人真沒辦法,因為都是和平年代出生,跟您比真比不了。這個無厘頭就特別好玩兒。可以說文興宇演的這個傅明,是一個偉大的高級黑。

我特別偏愛的是胡學範,洋範兒的,英若誠的聲音太好聽了,我老學他聲音,而且他演了那麼多角色,最主要他的幽默感非常獨特,他經常說半截話等著被人給堵回去,就是吃癟的狀態,主動吃癟,其實這個道行很深。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與時俱進是喜劇冒的一個很大的風險,比如當時你說兩伊戰爭人們知道兩伊是誰,現在就未必知道。作為一部作品,最後你會發現你真正記得的還是那些跨越時空的人性的特別有意思的東西,我們能看到每個人的個性在劇中翻跟頭和延伸,這個是更重要的東西。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看這本書我才明白,關凌其實並不那麼喜歡張國榮,人家喜歡小虎隊,因為我把過去看成一馬平川了,其實這裡隔著年頭兒呢。歲月有時候回憶起來是烏突突一團,只有看你喜歡的作品,才能仔細分清什麼是什麼。

《我愛我家》的編劇創作不抄近道,現在很多人特別愛抄近道,比如我寫一個古代故事突然我就提到MP3,大家會本能地笑一下,但再過幾年MP3都沒有了,大家就不見得會笑。所以最後沙裡淘金,剩下的就是人性的符號的東西。就像《茶館》,王朔說再也忘不了鬆二爺那句“這黃鳥兒我餓著也不能讓它餓著”,所以《我愛我家》有點兒像《茶館》,最後剩下的是人物身上掛著的那句話。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那時候的喜劇好像很便宜,但是並不簡單,很多三翻四抖的東西是非常好的。我喜歡馬三立,我喜歡樑左,但我沒想到馬三立肯說樑左這個相聲。《虎口遐想》我經常順口說成“虎口脫險”,虎口之前還能遐想,樑左寫東西很有文學性,文學性是什麼?就是分寸感,樑左的分寸感是一流的。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愛我家》的配置是天造地設,它面對的是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情懷,“我愛我家”,誰都有“我”,誰都有家,後來很多東西英達他們更用心比如《中國餐館》、《地下交通站》、《候車大廳》,但它們沒有像《我愛我家》這樣覆蓋我們內心最樸素最簡單的那部分,《我愛我家》與觀眾的共鳴點最多,最大公約數嘛。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賈志國一上一下的大眼鏡,就是個變臉。《譁變》裡傳訊了七八個證人,只有楊立新演得那一段最有喜劇效果,英達看到後決定跟他合作喜劇。所以演員不管什麼演出,你好好演,機會就可能來。

十一

有很多八卦是我以前真不知道的。比如選文興宇之前還有過誰,書裡寫了,是朱旭老師。我拼命想,文興宇和朱旭我都那麼喜歡,到底哪個好?後來我覺得,還是文興宇更對一點,為什麼?朱旭老爺子太親切了,他沒有架子,沒架子的人演老傅這個角色就不如一個有架子但架子被從身上拽下來的文興宇更有意思;朱旭老爺子也可以賣萌,但文興宇由於要面子的程度強,他賣萌是被動賣萌,所以這個萌就格外的萌。

"

今年是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25週年。時隔這麼多多年,為什麼這部如今看來畫面已經不甚清晰的電視老劇,還是讓我們念念不忘,有些畫面和臺詞現在看到還是想笑?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史航老師曾經在一個場合大篇幅點評《我愛我家》,下面摘抄一部分,獻給《我愛我家》25週年。以下的話,都來自史航。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愛我家》這個劇名真是念熟了,王朔特別知道這個,就像當初《我愛我家》這個劇種,應該叫室內劇,肥皂劇,叫什麼劇,他說就直譯,情景喜劇,大家說這個不順啊,他說念念就順了。王朔對流行有天賦般的領悟,他知道什麼東西可以放到這個傳送帶上,傳到很遠的地方。他對這個戲是有信心的,雖然他自己並沒有寫多少。

《我愛我家》為什麼好?剛才做節目之前我在馬路牙子上坐著吃東西的時候,碰上一個朋友,我說一會兒我要聊《我愛我家》,他說你們北京人就特別喜歡《我愛我家》,我說第一我是東北人,第二是很多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喜歡。就像圍爐烤火一樣,一提到它周圍的溫度就憑空高了幾度,它有一種特別聚攏的氣場,哪怕這不是我家,我只是從窗外走過這一家,聽到裡面的歡聲笑語我都想多站一會兒。


而且雖然它是老北京的口兒,又有這麼多北京口兒的演員,但恰恰很多北漂會更喜歡《我愛我家》,因為他們離他們的家更遠。所以《我愛我家》應該算一個時代的大家的充電寶,主創們費了牛勁,做出這個充電寶,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沒電了去充一下,就還是好的。

《我愛我家》的外景除了西便門國務院宿舍,還有一個重要外景就是復興門橋,這本書裡也寫到了。那時候這裡應該是北京一個比較體面的比較隆重的一座橋,沒事兒拍拍這裡,代表新北京。現在的北京城,東邊肯定比西邊南邊都熱鬧,復興門橋也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一座橋,也不是人流量最大的,但它是一個過去時代的象徵,在作品裡這麼體現了之後,它就永恆了。《我愛我家》是流行,但是又進入了流傳,連帶這座橋也流傳了。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編劇高稿酬的三十年河東我沒趕上,我趕上三十年河西了。英壯在書裡說到,他當時兩千塊錢一集,我1992年中戲畢業,1993年開始當編劇,我當時寫一個戲是一千塊錢一集,已經覺得很高了,現在突然發現人家拿兩千塊錢,當然也應該認,人傢什麼人啊,是樑左他們,是當時我一個小毛頭完全比不了的。

他們稿酬這麼高我覺得有兩個原因,那時對劇本的尊重是體現在具體的待遇上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說法,第二那時候演員的文學性很強,演員越有編劇的能量,越會尊重編劇,因為他覺得親近他看得出你的好,如果演員都看不懂劇本,說這兩頁最好別用這個字我不認識,這樣的話他當然煩編劇,他覺得編劇是在難為他,是一個考他的老師。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那時候的編劇為什麼能產生這麼大的能量?那時候一切喜劇都是草創階段,現在喜劇我們會想有那麼多編劇,我隨便抄點兒這個抄點兒那個就可以,《我愛我家》的時候沒多少東西能抄,他不能抄姜昆李文華呀。當時開創先河首先是編劇滾過雷區,不能說是演員說我先給你們演一遍,你們記錄一下當劇本,不可能,所以那時候編劇確實付出更多,也得到更多。

現在世道不太一樣了。前段時間宋丹丹跟編劇不是發生過爭執嗎?她自己也說如果都是樑左這樣的劇本,一個字也不用改的我當然佩服。一個字不用改這個事兒,不是說演員懶就不改,其實宋丹丹她們文學功底很強,她就能看出改就錯了,不改才對。我現在做了20多年編劇了,我懷念那個青蔥的編劇時代。

我自己也嘗試寫過情景喜劇,因為前面有《我愛我家》,我又很喜歡它,1997年我的第一個選擇就是古裝情景喜劇,叫《明鏡高懸》,王剛、鄧婕很多人來演,也是明星匯聚。但就是比較超前,播的時候很成問題,很多老幹部打電話要求停播,就像當年一些老幹部打電話要求文興宇不能再冒充老幹部一樣,因為只有他們家有電話嘛,當然如果有老幹部在公用電話排隊等著斥責我我就更高興了。很多年之後又有了《武林外傳》,這個就慢慢被人接受了。所以說《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也是一個不錯的高峰,我在這兩者之間,生不逢時。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也很喜歡《編輯部的故事》,但與《我愛我家》兩者對照起來有點兒不一樣。《編輯部的故事》是一群聰明腦殼比著打架,《我愛我家》是用樑左等人的智慧和溫存,王朔在獻給樑左的輓聯上寫到“愛家人暖朋友一世細心”,這種溫暖的智慧是特別重要的。《編輯部的故事》更多是在主流的思想中玩兒反義詞,《我愛我家》把這些晃開了。《編輯部的故事》那些句子當年好,現在還好;《我愛我家》的特點是,很多話當時沒覺得怎麼樣,現在覺得這話太厲害了。比如有一集和平老走穴,慘成那樣大家給他湊錢,結果最後她又出去走穴了,最後文興宇說了一句話,還是毛主席說得好啊,機會主義頭子改也難。

我現在講課也經常講《家庭吉尼斯》那集的例子,全家人比這個那個,文興宇老爺子不知道該比什麼了,就說我殺過人,因為他參加過革命,把參加革命翻譯成殺過人,這個很奇怪,但其他人真沒辦法,因為都是和平年代出生,跟您比真比不了。這個無厘頭就特別好玩兒。可以說文興宇演的這個傅明,是一個偉大的高級黑。

我特別偏愛的是胡學範,洋範兒的,英若誠的聲音太好聽了,我老學他聲音,而且他演了那麼多角色,最主要他的幽默感非常獨特,他經常說半截話等著被人給堵回去,就是吃癟的狀態,主動吃癟,其實這個道行很深。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與時俱進是喜劇冒的一個很大的風險,比如當時你說兩伊戰爭人們知道兩伊是誰,現在就未必知道。作為一部作品,最後你會發現你真正記得的還是那些跨越時空的人性的特別有意思的東西,我們能看到每個人的個性在劇中翻跟頭和延伸,這個是更重要的東西。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看這本書我才明白,關凌其實並不那麼喜歡張國榮,人家喜歡小虎隊,因為我把過去看成一馬平川了,其實這裡隔著年頭兒呢。歲月有時候回憶起來是烏突突一團,只有看你喜歡的作品,才能仔細分清什麼是什麼。

《我愛我家》的編劇創作不抄近道,現在很多人特別愛抄近道,比如我寫一個古代故事突然我就提到MP3,大家會本能地笑一下,但再過幾年MP3都沒有了,大家就不見得會笑。所以最後沙裡淘金,剩下的就是人性的符號的東西。就像《茶館》,王朔說再也忘不了鬆二爺那句“這黃鳥兒我餓著也不能讓它餓著”,所以《我愛我家》有點兒像《茶館》,最後剩下的是人物身上掛著的那句話。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那時候的喜劇好像很便宜,但是並不簡單,很多三翻四抖的東西是非常好的。我喜歡馬三立,我喜歡樑左,但我沒想到馬三立肯說樑左這個相聲。《虎口遐想》我經常順口說成“虎口脫險”,虎口之前還能遐想,樑左寫東西很有文學性,文學性是什麼?就是分寸感,樑左的分寸感是一流的。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愛我家》的配置是天造地設,它面對的是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情懷,“我愛我家”,誰都有“我”,誰都有家,後來很多東西英達他們更用心比如《中國餐館》、《地下交通站》、《候車大廳》,但它們沒有像《我愛我家》這樣覆蓋我們內心最樸素最簡單的那部分,《我愛我家》與觀眾的共鳴點最多,最大公約數嘛。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賈志國一上一下的大眼鏡,就是個變臉。《譁變》裡傳訊了七八個證人,只有楊立新演得那一段最有喜劇效果,英達看到後決定跟他合作喜劇。所以演員不管什麼演出,你好好演,機會就可能來。

十一

有很多八卦是我以前真不知道的。比如選文興宇之前還有過誰,書裡寫了,是朱旭老師。我拼命想,文興宇和朱旭我都那麼喜歡,到底哪個好?後來我覺得,還是文興宇更對一點,為什麼?朱旭老爺子太親切了,他沒有架子,沒架子的人演老傅這個角色就不如一個有架子但架子被從身上拽下來的文興宇更有意思;朱旭老爺子也可以賣萌,但文興宇由於要面子的程度強,他賣萌是被動賣萌,所以這個萌就格外的萌。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宋丹丹這個角色也考慮過馮憲珍。馮憲珍老師是非常好的話劇演員,演過《愛你沒商量》,配音還配過《辦公室的故事》,都很好,但是馮憲珍的外形稍微一腦門兒官司一點兒。比如韓影演的和平她媽在沙發上一盤腿,劇本里沒寫,但女兒和平馬上也把腿盤上去,現場連帶的感覺,這個宋丹丹演合適,馮憲珍就不合適。和平作為曲藝演員,那個江湖勁兒在家裡特別扎眼。這個電視劇骨子裡其實是,當革命遇見江湖。

十二

這一家人都從劇本這裡找到了他們彼此的血緣關係,因為這些詞兒,我覺得你像我哥,她像我兒媳婦等等。

十三

笑場的“我家花絮”也是特別寶貴的東西,有時候有人要換臺我說先別換,笑場這段兒我一定要看完,看多少遍也要看,有點兒像成龍的那種NG,電影和電視劇的魔力在這裡體現了。看這本書我才知道,所有的笑場英達都要打星,也是經過精挑細選的,不是隨便塞的。

王志文、江珊當時剛拍完《過把癮》,都是當年的熱點,幸虧有《我愛我家》才把這一段留下來,包括姜文在裡面的驚鴻一現,包括我們非常可惜的張國榮沒有出現。為什麼張國榮那次就沒有拍成,而姜文那次是他主動催著“趕緊拍我”?

十四

一方面《我愛我家》本身成才,另一方面歲月給它加冕,這兩樣都是不太容易再生的。世間已無樑左,樑左後面也不是沒寫。

最簡單得說,那是一個雖然我們在嘲笑著傅明老師,但還把他當做我們的親人的時代,時代還沒有斷裂開,也沒有那麼多對立情緒,不像現在網上動不動吵架。《我愛我家》的時代我們還是一個整體,這個感覺早就沒有了,我們現在可以有更激烈的喜劇,更狗血和雞血的喜劇,但這麼溫存的喜劇不會再有了。

"

今年是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25週年。時隔這麼多多年,為什麼這部如今看來畫面已經不甚清晰的電視老劇,還是讓我們念念不忘,有些畫面和臺詞現在看到還是想笑?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史航老師曾經在一個場合大篇幅點評《我愛我家》,下面摘抄一部分,獻給《我愛我家》25週年。以下的話,都來自史航。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愛我家》這個劇名真是念熟了,王朔特別知道這個,就像當初《我愛我家》這個劇種,應該叫室內劇,肥皂劇,叫什麼劇,他說就直譯,情景喜劇,大家說這個不順啊,他說念念就順了。王朔對流行有天賦般的領悟,他知道什麼東西可以放到這個傳送帶上,傳到很遠的地方。他對這個戲是有信心的,雖然他自己並沒有寫多少。

《我愛我家》為什麼好?剛才做節目之前我在馬路牙子上坐著吃東西的時候,碰上一個朋友,我說一會兒我要聊《我愛我家》,他說你們北京人就特別喜歡《我愛我家》,我說第一我是東北人,第二是很多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喜歡。就像圍爐烤火一樣,一提到它周圍的溫度就憑空高了幾度,它有一種特別聚攏的氣場,哪怕這不是我家,我只是從窗外走過這一家,聽到裡面的歡聲笑語我都想多站一會兒。


而且雖然它是老北京的口兒,又有這麼多北京口兒的演員,但恰恰很多北漂會更喜歡《我愛我家》,因為他們離他們的家更遠。所以《我愛我家》應該算一個時代的大家的充電寶,主創們費了牛勁,做出這個充電寶,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沒電了去充一下,就還是好的。

《我愛我家》的外景除了西便門國務院宿舍,還有一個重要外景就是復興門橋,這本書裡也寫到了。那時候這裡應該是北京一個比較體面的比較隆重的一座橋,沒事兒拍拍這裡,代表新北京。現在的北京城,東邊肯定比西邊南邊都熱鬧,復興門橋也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一座橋,也不是人流量最大的,但它是一個過去時代的象徵,在作品裡這麼體現了之後,它就永恆了。《我愛我家》是流行,但是又進入了流傳,連帶這座橋也流傳了。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編劇高稿酬的三十年河東我沒趕上,我趕上三十年河西了。英壯在書裡說到,他當時兩千塊錢一集,我1992年中戲畢業,1993年開始當編劇,我當時寫一個戲是一千塊錢一集,已經覺得很高了,現在突然發現人家拿兩千塊錢,當然也應該認,人傢什麼人啊,是樑左他們,是當時我一個小毛頭完全比不了的。

他們稿酬這麼高我覺得有兩個原因,那時對劇本的尊重是體現在具體的待遇上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說法,第二那時候演員的文學性很強,演員越有編劇的能量,越會尊重編劇,因為他覺得親近他看得出你的好,如果演員都看不懂劇本,說這兩頁最好別用這個字我不認識,這樣的話他當然煩編劇,他覺得編劇是在難為他,是一個考他的老師。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那時候的編劇為什麼能產生這麼大的能量?那時候一切喜劇都是草創階段,現在喜劇我們會想有那麼多編劇,我隨便抄點兒這個抄點兒那個就可以,《我愛我家》的時候沒多少東西能抄,他不能抄姜昆李文華呀。當時開創先河首先是編劇滾過雷區,不能說是演員說我先給你們演一遍,你們記錄一下當劇本,不可能,所以那時候編劇確實付出更多,也得到更多。

現在世道不太一樣了。前段時間宋丹丹跟編劇不是發生過爭執嗎?她自己也說如果都是樑左這樣的劇本,一個字也不用改的我當然佩服。一個字不用改這個事兒,不是說演員懶就不改,其實宋丹丹她們文學功底很強,她就能看出改就錯了,不改才對。我現在做了20多年編劇了,我懷念那個青蔥的編劇時代。

我自己也嘗試寫過情景喜劇,因為前面有《我愛我家》,我又很喜歡它,1997年我的第一個選擇就是古裝情景喜劇,叫《明鏡高懸》,王剛、鄧婕很多人來演,也是明星匯聚。但就是比較超前,播的時候很成問題,很多老幹部打電話要求停播,就像當年一些老幹部打電話要求文興宇不能再冒充老幹部一樣,因為只有他們家有電話嘛,當然如果有老幹部在公用電話排隊等著斥責我我就更高興了。很多年之後又有了《武林外傳》,這個就慢慢被人接受了。所以說《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也是一個不錯的高峰,我在這兩者之間,生不逢時。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也很喜歡《編輯部的故事》,但與《我愛我家》兩者對照起來有點兒不一樣。《編輯部的故事》是一群聰明腦殼比著打架,《我愛我家》是用樑左等人的智慧和溫存,王朔在獻給樑左的輓聯上寫到“愛家人暖朋友一世細心”,這種溫暖的智慧是特別重要的。《編輯部的故事》更多是在主流的思想中玩兒反義詞,《我愛我家》把這些晃開了。《編輯部的故事》那些句子當年好,現在還好;《我愛我家》的特點是,很多話當時沒覺得怎麼樣,現在覺得這話太厲害了。比如有一集和平老走穴,慘成那樣大家給他湊錢,結果最後她又出去走穴了,最後文興宇說了一句話,還是毛主席說得好啊,機會主義頭子改也難。

我現在講課也經常講《家庭吉尼斯》那集的例子,全家人比這個那個,文興宇老爺子不知道該比什麼了,就說我殺過人,因為他參加過革命,把參加革命翻譯成殺過人,這個很奇怪,但其他人真沒辦法,因為都是和平年代出生,跟您比真比不了。這個無厘頭就特別好玩兒。可以說文興宇演的這個傅明,是一個偉大的高級黑。

我特別偏愛的是胡學範,洋範兒的,英若誠的聲音太好聽了,我老學他聲音,而且他演了那麼多角色,最主要他的幽默感非常獨特,他經常說半截話等著被人給堵回去,就是吃癟的狀態,主動吃癟,其實這個道行很深。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與時俱進是喜劇冒的一個很大的風險,比如當時你說兩伊戰爭人們知道兩伊是誰,現在就未必知道。作為一部作品,最後你會發現你真正記得的還是那些跨越時空的人性的特別有意思的東西,我們能看到每個人的個性在劇中翻跟頭和延伸,這個是更重要的東西。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看這本書我才明白,關凌其實並不那麼喜歡張國榮,人家喜歡小虎隊,因為我把過去看成一馬平川了,其實這裡隔著年頭兒呢。歲月有時候回憶起來是烏突突一團,只有看你喜歡的作品,才能仔細分清什麼是什麼。

《我愛我家》的編劇創作不抄近道,現在很多人特別愛抄近道,比如我寫一個古代故事突然我就提到MP3,大家會本能地笑一下,但再過幾年MP3都沒有了,大家就不見得會笑。所以最後沙裡淘金,剩下的就是人性的符號的東西。就像《茶館》,王朔說再也忘不了鬆二爺那句“這黃鳥兒我餓著也不能讓它餓著”,所以《我愛我家》有點兒像《茶館》,最後剩下的是人物身上掛著的那句話。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那時候的喜劇好像很便宜,但是並不簡單,很多三翻四抖的東西是非常好的。我喜歡馬三立,我喜歡樑左,但我沒想到馬三立肯說樑左這個相聲。《虎口遐想》我經常順口說成“虎口脫險”,虎口之前還能遐想,樑左寫東西很有文學性,文學性是什麼?就是分寸感,樑左的分寸感是一流的。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我愛我家》的配置是天造地設,它面對的是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情懷,“我愛我家”,誰都有“我”,誰都有家,後來很多東西英達他們更用心比如《中國餐館》、《地下交通站》、《候車大廳》,但它們沒有像《我愛我家》這樣覆蓋我們內心最樸素最簡單的那部分,《我愛我家》與觀眾的共鳴點最多,最大公約數嘛。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賈志國一上一下的大眼鏡,就是個變臉。《譁變》裡傳訊了七八個證人,只有楊立新演得那一段最有喜劇效果,英達看到後決定跟他合作喜劇。所以演員不管什麼演出,你好好演,機會就可能來。

十一

有很多八卦是我以前真不知道的。比如選文興宇之前還有過誰,書裡寫了,是朱旭老師。我拼命想,文興宇和朱旭我都那麼喜歡,到底哪個好?後來我覺得,還是文興宇更對一點,為什麼?朱旭老爺子太親切了,他沒有架子,沒架子的人演老傅這個角色就不如一個有架子但架子被從身上拽下來的文興宇更有意思;朱旭老爺子也可以賣萌,但文興宇由於要面子的程度強,他賣萌是被動賣萌,所以這個萌就格外的萌。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宋丹丹這個角色也考慮過馮憲珍。馮憲珍老師是非常好的話劇演員,演過《愛你沒商量》,配音還配過《辦公室的故事》,都很好,但是馮憲珍的外形稍微一腦門兒官司一點兒。比如韓影演的和平她媽在沙發上一盤腿,劇本里沒寫,但女兒和平馬上也把腿盤上去,現場連帶的感覺,這個宋丹丹演合適,馮憲珍就不合適。和平作為曲藝演員,那個江湖勁兒在家裡特別扎眼。這個電視劇骨子裡其實是,當革命遇見江湖。

十二

這一家人都從劇本這裡找到了他們彼此的血緣關係,因為這些詞兒,我覺得你像我哥,她像我兒媳婦等等。

十三

笑場的“我家花絮”也是特別寶貴的東西,有時候有人要換臺我說先別換,笑場這段兒我一定要看完,看多少遍也要看,有點兒像成龍的那種NG,電影和電視劇的魔力在這裡體現了。看這本書我才知道,所有的笑場英達都要打星,也是經過精挑細選的,不是隨便塞的。

王志文、江珊當時剛拍完《過把癮》,都是當年的熱點,幸虧有《我愛我家》才把這一段留下來,包括姜文在裡面的驚鴻一現,包括我們非常可惜的張國榮沒有出現。為什麼張國榮那次就沒有拍成,而姜文那次是他主動催著“趕緊拍我”?

十四

一方面《我愛我家》本身成才,另一方面歲月給它加冕,這兩樣都是不太容易再生的。世間已無樑左,樑左後面也不是沒寫。

最簡單得說,那是一個雖然我們在嘲笑著傅明老師,但還把他當做我們的親人的時代,時代還沒有斷裂開,也沒有那麼多對立情緒,不像現在網上動不動吵架。《我愛我家》的時代我們還是一個整體,這個感覺早就沒有了,我們現在可以有更激烈的喜劇,更狗血和雞血的喜劇,但這麼溫存的喜劇不會再有了。

中國情景喜劇作品,《我愛我家》是高峰,《武林外傳》是另一高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